发布时间:2022-07-02 20:25   责任编辑:www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团结拼搏的奋斗历程
过去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繁重艰巨的发展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合肥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锐意进取,奋勇争先,市九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等国字号荣誉,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局面和美好前景。
—— 五年知重负重,交出奋进赶超跨越的“发展答卷”。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3个百亿元台阶,达到523.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8.3亿元增加到2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6%、11.3%。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年均分别增长29.9%、35.4%。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速壮大,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10.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由24家增至7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7.5个百分点。居巢经开区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园区规上工业企业从25家增至71家。商贸物流、线上经济、总部经济等业态蓬勃发展,规上服务业企业净增39家、达90家,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3.9%。旅游接待人数突破4000万人次,综合收入152亿元。培育电商经营主体569个,获评省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先进县。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跃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1436家增至3294家,“三品一标”认证达147个,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到29万亩,获评中国好粮油示范县、省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县。
—— 五年坚定坚决,交出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答卷”。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PM2.5、PM10浓度均值分别下降33.3%、32.5%;城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农村污水治理“巢湖模式”全国推广,主要入湖河流水质稳定达标,河湖长制工作获省政府表彰;整治修复矿山6.9平方公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推深做实“三大一强”专项行动,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及长江经济带生态警示片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巢湖“十年禁渔”全面落实,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27.8%、39.3%。梯次推进环巢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中庙藻水分离站、入湖小流域综合治理等39个项目完工并发挥效益。保护修复湿地1.1万亩,造林绿化3.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7.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2平方米,夏阁镇等5个乡镇获评省森林城镇,“三面青山一面湖”生态画卷靓丽舒展。
—— 五年先行先试,交出强基提质增效的“改革答卷”。统筹推进重点改革任务293项。政府机构改革、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圆满完成,旅游资源管理、财政体制上解、在巢储备土地等遗留问题彻底解决。改革地矿中心、路桥工程处等事业单位6家,市属国企由7家整合为5家。“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入驻安徽政务服务网事项“最多跑一次”占比和全程网办率均达100%,净增市场主体3.8万户,增长105%。商事制度、厕所革命、林长制、农村“三变”等一批改革走在全省前列。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8个服务事项实现跨省“一网通办”。引育高层次人才800余名,获评省人才强县培育典型。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完成外商直接投资5.5亿美元,外贸外资工作获省政府表彰,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加速形成。
—— 五年善作善成,交出美丽文明宜居的“建设答卷”。商杭高铁开通运营,北沿江高速、合芜高速“四改八”等国省干线建成通车,半岛大道、亚父路等交通“动脉”工程贯通,国省干线、农村道路总里程分别达到326.8公里、2231.6公里,内联外畅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速构建。引江济淮、“三达标一美丽”等水利项目稳步推进,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裕溪河治理工程完工,三次荣获省农田水利建设“江淮杯”。滚动实施大建设项目365个,完成270个、投资207亿元,房屋征收383.7万平方米,土地整治2.8万亩,建成安置房1.2万套165万平方米,城镇化率提高到67.8%。建成美丽乡村中心村115个,获评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全面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改厕8.1万户,垃圾治理全域市场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国务院表彰。入选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市,创建全国文明镇1个、文明村2个,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 五年共建共享,交出幸福和谐安宁的“民生答卷”。滚动实施民生工程154项,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83.9%。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城镇新增就业9.2万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7%、9.7%。改造老旧小区180个、农村危房1527户,三水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投入运行,16.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建制村公交通达率100%,群众生活更加幸福舒心。新建、扩建中小学22所、幼儿园19所,新增学位2万个。高考一本录取率达42.5%,高于全省16.5个百分点。获评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新建、改建医疗机构7所,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2个,市域内就诊率74%。建成城市阅读空间7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有巢氏公园、亚父祠对外开放。改造提升乡镇敬老院12个。建成公益性公墓8处、安息堂6处。化解信访积案150件,连续获评省、合肥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省先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成效显著,群众安全感稳居全省前列。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最短时间、最高效率控制住疫情,除关联病例外无本地确诊病例,在合肥市县(市)区中率先进入低风险地区,守护了全市人民生命健康;面对百年未遇的特大汛情,我们众志成城、风雨同舟,夺取了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全面胜利。
—— 五年从严从实,交出忠诚干净担当的“作风答卷”。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讲重作”“讲严立”“三个以案”等警示教育,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市委作决策、政府抓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细。定期向市人大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高质量办理各级人大议案建议940件、政协提案1237件。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政府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中介服务清单制度。坚持依法行政,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全面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率100%。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9万条。“12345”热线、市长信箱、政府总值班室来电来信办复率100%。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府会议、文件、督查分别减少62.4%、42.1%、31.7%,“三公”经费下降23.8%。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各位代表!
即将过去的2021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省、市党代会精神,以“工业立市”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为主抓手,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获省政府激励表彰,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投资环境、绿色发展竞争力位居全省第4、第5、第6,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和本届政府圆满收官。
(一)工业立市积势蓄能。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家、战新企业11家,重点工业企业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力推进55个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云海镁合金模板、竹田汽配等25个项目开工,宝玛克一期、宜安云海二期等21个项目竣工,全市首个单体总投资超百亿元工业项目欧菲光亮灯投产,开工、竣工产业项目数创近5年之最,工业投资增长54.5%。实施技改项目61个,技改投资增长31.8%。强力推进“双招双引”,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3个,其中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个。国家创新型县建设深入推进,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62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5.1%。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50%,技术合同交易额3.2亿元。中科智城正式开园,心之声、有方医疗等33家科技型企业入驻,4项科技成果进入安徽创新馆,获评省、合肥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二)发展活力有效激发。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帮助企业解决问题343个,减税降费约2.83亿元。“容缺办理”“不见面”事项达35个、295个,“家门口办”受理点覆盖所有镇街。量身制定建筑业扶持政策,新增资质建筑企业25家,建筑业总产值100.6亿元、增长7.3%。要素保障坚实有力,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7.2亿元、建设用地指标7197亩。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规模,新增贷款63亿元,新型政银担业务新增额7.8亿元。建立“金融服务队”“金融智库”,开展资本市场业务培训、股权融资路演,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16家,直接融资信息服务平台备案股份公司4家。迭代升级人才新政,慧软科技、云海镁业人才团队分别获得省、合肥市创新创业资金支持。重点改革纵深推进,处置批而未供、低效利用土地4540亩,推行“标准地”供地模式。开展国有资产专项检查,焦姥花园、人才公寓等国有公房处置规范有序推进。大建设管理体制优化完善,投促中心机构调整圆满完成。
(三)生态治理富有成效。实施环巢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12个,烔黄片节水灌溉示范区工程等6个项目完成建设,双桥河区域初期雨水调蓄等6个项目顺利推进,垃圾焚烧发电、万山存量垃圾处置项目启动前期工作。建设林长制改革示范区,“三大湿地公园”基本建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等工作有效落实,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2%。半岛污水处理厂单池通水,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面提升改造。“五清”行动全面推进,14个合肥市级以上考核断面水质达标,双桥河创成合肥唯一省级示范河湖。蓝藻防控扎实有力,基本实现无蓝藻异味。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稻绿色种植4.8万亩,化肥农药施用量持续负增长。建立环境监督长制,中央和省环保督察转办信访件整改全部完成,17处违法图斑整改销号。
(四)城市品质蝶变升级。岳武高速、明巢高速、G329改扩建加速建设,方兴大道东延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实施大建设项目174项,巢湖大桥、三中路延伸段建成通车,南巢中心消防站、二中新校区主体完工。旗山枫景三期、滨河家园一期、书香苑等11个安置点交付使用,安置1932户30.7万平方米。完成房屋征收13.5万平方米,市政处、柴油机厂等14个地块征迁扫尾清零。完成西坝口及10个城区泵站加固工程,城市防洪达到百年一遇标准。天河公寓D级危房成功解危。文昌阁竣工验收,博物馆、图书馆新馆即将开放。掀起文明城市创建热潮,拆除违法建设4.5万平方米,“地毯式”整治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环境,持续开展道德讲堂、志愿服务、干部助创活动,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检验收。
(五)乡村振兴谱写新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91家,农产品加工产值63.4亿元、增长3.1%。长三角绿色农产品“158”行动完成销售额9.4亿元。建成市级电商直播基地和槐林电商服务中心,网上零售额20.8亿元。粮食、生猪实现稳产保供。柘皋镇跻身全国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槐林镇、中垾小联圩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中庙街道和散兵大岭村、黄麓洪疃村获评省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农村闲置宅基地和“三权分置”改革持续深化,农村产权交易额6395万元,“三变”改革村达157个,集体经济强村达42个。整治提升较大自然村179个。提升柘黄、沐集等4个灌区,完成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1.9万亩。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57.3公里、扶贫工程26.6公里,获评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全覆盖。城镇登记失业率2.7%,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3%、99%。22座乡镇水厂完成收购,长江供水工程全面开工。建成小学2所、幼儿园2所,扩建中小学3所,实现智慧学校全覆盖。教育“双减”政策、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全面落实。合肥八院、骨科医院门急诊楼建设扎实推进,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内科楼及4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全面完工。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力有效,接种新冠疫苗151.3万剂次。完成499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新殡仪馆投入运行。国家信访局交办72件重复访案件全部化解,扫黑除恶、打击电信诈骗、根治欠薪等纵深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开展。“三治融合”乡村治理省级示范创建有序推进,“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通过省级验收。村(社区)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统计、档案、物价、气象、地方志等工作实现新进步。
各位代表!
五年历程极不平凡,奋斗充满艰辛。过去五年,挑战前所未有,困难超过预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内经济“三期叠加”,宏观形势复杂多变;“三大攻坚战”场场都是硬仗,“六稳”“六保”个个都是难关,环保督察、土地卫片、巡视审计全面体检,资金制约、土地瓶颈等要素矛盾加剧,转型阵痛、收支紧张、新冠疫情、特大汛情相互交织,发展任务艰巨繁重。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在大战大考中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五年经验弥足珍贵,启示尤为深刻。我们深切体会到:站位决定方位,唯有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局,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才能汇聚无往而不胜的磅礴伟力。思路决定出路,唯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工业立市为主路径、绿色发展为主基调、改革创新为主动力,把依靠之力、交通之利、产业之基、生态之美转变为赶超之志、发展之势、实干之举、民生之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勇立潮头。格局决定结局,唯有把各项工作放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格局中去审视、去定位,向最优者对标,跟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民生决定民心,唯有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政府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各位代表!
成绩凝聚汗水,担当书写情怀。一项项丰硕成果、一组组亮丽数据、一件件民生实事,每每想起都令人感叹、感怀。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指引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凝聚着历届班子的智慧和努力,凝结着广大干群的心血和汗水,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与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帮助。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驻巢各单位及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向关心支持巢湖发展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安不忘危,兴不忘忧。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问题和差距:对照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三老四小”仍是最大短板,传统产业占比高、新兴产业体量小,项目缺“大”少“新”;对照生态治理保护的目标,污染防治任务艰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全面绿色转型任重道远;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乡建设品质和精细管理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对照自身建设的要求,部分干部责任担当不够、思想观念不新、服务意识不强、能力本领不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定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将做到目光所至看到问题、耳听范围想到问题、所思所想直面问题、所作所为解决问题,以有力举措攻坚突破,不负人民期盼!
二、赶超跨越的关键五年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今后五年,是巢湖赶超跨越关键发力期,是干事创业黄金机遇期。纵观发展前景,形势向好、未来可期。实现赶超跨越“天时已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纵深推进,安徽打造“三地一区”,建设安徽自贸区和合巢、合芜马、合滁产业走廊;合肥勇当“两个开路先锋”、实现“五高”、建设“七城”等政策红利,为巢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实现赶超跨越“地利已成”。经过多年打基础、补短板、增动能,综合实力加快壮大,生态价值加快转化,城市能级加快提升,改革创新加快突破,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更加凸显,对产业、科技、资本的吸附力日益显现。实现赶超跨越“人和已聚”。经过脱贫攻坚、战疫战汛等大战大考的锤炼洗礼,全市上下发生深刻的理念之变、作风之变、效能之变,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热情澎湃释放。机遇稍纵即逝,憧憬美好未来,奋力拼搏可以创造“巢湖震撼”,松劲歇脚必将留下“巢湖遗憾”,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在扬长补短中奋力追赶,展现巢湖应该有的时代风采,赢得巢湖必须有的城市荣光!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合肥市第十二次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深入实施工业立市、生态兴市、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城乡融合“五大战略”,全力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地和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城市,全面开启巢湖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今后五年奋斗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在合肥市“增速领先,贡献提升”,综合实力进入“长三角第一方阵、全国县域百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5%,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节能减排降碳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蓝图绘就,重在落实。今后五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是围绕高质量发展,坚持“五个聚焦”,建设“五个现代化巢湖”:
(一)聚焦工业立市,建设产业兴、实力强的现代化巢湖。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转型升级之路,紧扣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配置要素链,挺起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脊梁。走好“新兴产业壮大、传统产业升级”的集聚发展之路。实施产业升级、企业增效、创新驱动、产业链集聚“四大工程”,培育400亿电子信息、100亿新材料、50亿高端装备制造、50亿生物和大健康产业集群,创建新材料省级战新产业基地,打造电子信息战新产业集群,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地;推动食品加工、建材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到2026年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产值超50亿元企业5家以上,其中产值百亿元企业不少于2家。走好“科创+产业”的科技赋能之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省级以上研发创新平台40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分别增长10%、15%。完善中科智城“孵化—产业”双创平台,打造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独角兽”和“瞪羚”企业。走好“平台高端、要素齐备”的生态优化之路。提升居巢经开区经济门户地位,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产城融合,力争产值翻番,跻身省级开发区20强。深化“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改革,推广“拿地即开工”模式,提升土地“含金量”。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深化政银企合作,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浇灌产业“良田”。
(二)聚焦绿色发展,建设生态美、环境优的现代化巢湖。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成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全国先行示范。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大气“五控”、“四水共治”、土壤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行动,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持续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铁腕整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果。打好生态提质组合拳。实施“碧水、安澜、富民”工程,谋划和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确保“一湖清水向东流”。实施“五绿”工程,提升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地率,增强生态产品供给和碳汇能力。开展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全域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争当绿色转型引领者。对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严格落实能耗双控要求,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培育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新产业新业态。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实现“全民减碳”。
(三)聚焦城乡融合,建设颜值高、气质佳的现代化巢湖。坚定不移走全域统筹、一体化发展之路,构建品质城市、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的新格局。优化区域功能布局。主城区优先发展现代商贸、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商圈经济、街区经济,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半岛区域推动与滨湖科学城一体规划、一体建设,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文化旅游、大健康产业,打造城市化、工业化、文旅化、生态化“小滨湖城”。巢南区域发挥产业和山水优势,发展休闲旅游、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巢北区域依托合滁产业走廊和便利交通,培育道口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高地。争取省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合肥市环巢湖片区建设政策资源,支持黄麓镇等乡镇打造美丽城镇。提升中心城区能级。按照中等城市标准规划建设城区,更好适应人口增长、产业发展和群众生活需求,打造合肥市域副中心。推进城市大建设,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打造宜居城市、品质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序推进房屋征收、老旧街区改造,建设一批精品地段、精品景观、精品建筑,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树立全周期城市管理理念,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智慧化水平,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接续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路径,力争所有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促进农业园区升级、产业化龙头企业跨越、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推进农村电商民生工程、乡村旅游振兴工程。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构建“八横七纵八联”县道网和现代化农村水利体系,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把乡村建成令人向往的美好家园。
(四)聚焦改革开放,建设动能足、格局新的现代化巢湖。坚定不移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之路,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抢抓重大战略机遇。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动与沪苏浙城市交流合作,积极承接高端资源溢出。主动参与合芜马、合滁产业走廊建设,加速融入合肥主城区,谋划争取产业协作配套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聚焦光电通讯设备、新能源汽车、新型液晶显示等领域,精准嵌入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及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产业地标。争当新时代改革先锋。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健全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服务企业制度,打造省内一流营商环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市属国企市场化运作、现代化管理、多元化经营,增强核心竞争力。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推进财税金融、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改革联动突破,积极探索一批巢湖特色改革试点。提升全方位开放水平。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一号工程,力争每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大力引育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推进居巢经开区与合肥市开发区产业合作,加强与安巢经开区联动发展,支持合巢产业新城建设。积极推动引江济淮、巢马城际铁路、明巢高速、巢黄高速、岳武高速、宣商高速等重大项目,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紧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机遇,加强与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联动发展,进一步拓展国内外贸易。
(五)聚焦民生需求,建设百姓富、治理好的现代化巢湖。坚定不移走人民至上、共同富裕之路,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增进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健全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登记失业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壮大旅游、康养、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创造更多工作岗位。盘活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闲置资产,增加城乡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优化教育布局,推动各类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实施“健康巢湖”行动,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建设市中医院。健全重大疾病防控机制,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三孩”生育配套政策,优化养老托幼服务供给,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保护好、利用好巢湖红色文化、特色地域文化资源,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广泛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等活动。构建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社保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的救助体系。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应急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全方位防控各领域重大风险。坚持法治巢湖、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创建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持续化解信访积案。深化平安巢湖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三、锐意进取的开局之年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是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合肥市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把“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作为政府工作主旋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冲锋冲刺、决战决胜,在新征程上迈好第一步,展现新气象。
综合考虑,建议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节能减排完成下达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更实举措推进工业立市,着力厚植产业集聚新优势。接续推进“工业立市”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培育壮大以新材料和光学电子为重点的战新产业,做强存量、做优增量、做大总量,筑牢工业经济坚实基础。壮大工业实力。实施企业培优育强行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家、合肥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家。落实“链长制”和“四个一”机制,推动电子信息、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向链条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培育战新企业10家,力争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00%,达到120亿元。鼓励传统产业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9个。支持龙头企业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建数字化车间3个、智能工厂1个。优化支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规划建设建筑产业园,培育甲级资质企业2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08亿元。强化创新驱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超50%。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皖维、富煌、欧菲光等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建省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放大中科智城创新孵化效应,打造科创型企业集聚地。主动对接安徽科技大市场、安徽创新馆、中科大,争取更多创新资源转移嫁接。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创新体系,实施产学研项目15个,技术合同成交额1亿元。大力“双招双引”。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加大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力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5个。推动先锋智能物流、欧菲光玻璃镜片、明飞汽车零配件等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借智基金公司、咨询公司、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提升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等专业化水平。开展“百企千才”专项行动,引育一批产业需求、企业渴求的高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建强园区载体。推动居巢经开区创新发展,集聚壮大镁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在全省开发区考核中争先进位。完善园区功能配套,推进标准化厂房、亚父园区供电工程、前进路延伸段、夏阁河路污水提升泵站建设,建成交付清怡公园。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开展闲置土地、低效用地清理,为新兴产业预留广阔空间。以“园区事园区办”为目标,明确职能边界,扩大赋权范围,促进财权事权统一,打造更高水平服务型园区。
(二)更大力度融入“双循环”,着力锻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格局,让“三驾马车”齐驱并进激发活力。强化有效投资支撑。坚持管行业必须管投资,强化“四督四保”“三个走”项目工作机制,实行扁平化、闭环式调度,高效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和省市重点项目。全链条服务40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力促利安科技二期、云海轻量化铝挤压型材、极兔巢湖智慧供应链等签约项目开工建设,新思考、今辰药业等在建项目竣工投产,宝玛克一期、云海方向盘骨架等投产项目达产达效,工业投资增长15%。落实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投资合理增长。推进光电新能源、镁基新材料、烔炀智能制造三大产业园等专项债项目,积极申报发行专项债。释放消费市场潜力。实施内贸流通提升计划,新增限上商贸服务业企业7家。加快构建城区“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便民生活服务圈。利用老街区、老厂区打造特色夜市,发展假日经济、直播经济、“宅经济”等新业态。试点“智慧农超”,培育电商特色产业园和电商强镇,打造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升级版”。提档升级姥山岛、银屏山景区,争创尖山湖逸趣园3A景区,打造网红打卡点10个,年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0.5%、12.5%。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合肥都市圈交流合作。服务保障明巢高速、岳武高速、G329改扩建、白鹤滩-江苏特高压输变电等重大项目。支持外商企业发展,完成外商直接投资1亿美元。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实现外贸进出口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
(三)更深层次优化发展环境,着力释放市场主体新活力。统筹重点领域改革,提升为企服务温度,促进要素加速集聚、资源高效利用,激发巢湖发展的最大潜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便民为民服务中心,提高获得用电用水用气等政务服务便利度,探索企业开工证照“多证齐发”模式。拓展“数字+政务服务”深度广度,推广应用“皖事通办”平台、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健全“四送一服”常态化机制,优化政策供给,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最大程度为企纾困、助企发展。坚持“顶格战法”,在巢涉企服务直通政府,依法依规直接给出答案,让理解、尊重、支持企业家成为价值坐标。增强金融服务能力。落实“税融通”“续贷过桥”“信易贷”等金融政策,做优做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着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扩大天使基金、兴泰徽元基金规模,争取亚行绿色发展基金落地巢湖,促成利安科技、宝玛克科技股权投资。开展资本市场业务培训,做好上市后备企业梯队培育,推动8家上市后备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力争新三板挂牌企业、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取得突破,支持富煌三珍等企业启动上市前期准备工作。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市属国企经营绩效管理、监管机制体制和薪酬制度,高效处置、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创新公共资源交易方式和监管模式。优化大建设工作顶层设计,加快项目建设。
(四)更强决心践行“两山”理念,着力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坚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污染排放的“减法”、环境改善的“加法”,让绿色成为美丽巢湖最靓丽的标识。深度着力“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实现PM2.5和PM10浓度“双控双减”,提升优良天数比率。加强入河排污监管、水源地保护和河湖“清四乱”,实施蓝藻水华防控体系建设工程,实现纳入考核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创建下汤水库省级幸福河湖。深入开展“绿盾”专项行动,推进大千寺石料厂等18个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危废规范处置率100%。从严落实环境监督长制度,扎实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坚守绿水青山生态本色。持续发力“护”。实施环巢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12个,推进柘皋河、抱书河、双桥河、兆河、滁河流域治理,完成半岛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双桥河区域初期雨水调蓄工程。系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进水稻绿色种植、烔炀河流域氮磷控制示范工程,实现一级保护区化肥农药“负增长”。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推进半岛湿地公园二期建设。全面用力“转”。引导水泥建材、冶炼铸造和电力等行业节能改造,落实“两高”项目清单管理,完成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推进省市绿色制造示范项目创建,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创建节水型单位和节约型机关,培育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示范典型。
(五)更高水平加强城市建管,着力标树文明城市新形象。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用工匠精神建设城市,用绣花功夫管理城市,让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坚持科学规划优布局。推动《巢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和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初步划定“三条控制线”,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进夏阁园区拓展、黄麓镇全域土地整治、卧牛山公园周边区域环境整治等10个地块16万平方米房屋征收,收储8个地块约1400亩土地。坚持高标建设提品质。加快建设长江供水工程、夏阁河路(涉铁段)、烔炀大道(涉铁段)。续建安置点项目33个,建设“和美小区”5个。新建标准化农贸市场、天河邻里中心。开工建设龟山路延伸段、水上公园路道路整治建设工程。实施丁岗河、青浦葛片区、亚父园区水环境提升工程。新建和提升城市绿地30万平方米。坚持精细管理固成果。改造升级数字城管平台、智能交通设施,建设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预警项目,完成5G站点建设任务。实施垃圾焚烧发电、万山存量垃圾处置项目,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闭环管理。深化违法建设排查整治,实现减存量、零增量。提升城区小街巷环境,开展农贸市场、电动车遮阳棚、文明养犬等专项整治,持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六)更广领域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提升强村富民新境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促进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推动农业高质高效。扛起粮食安全责任,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粮食产量稳定在42.5万吨以上。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实现生猪、蔬菜稳产保供。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新增“三品一标”8个。围绕优质稻米等优势农产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家。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68亿元。打响湖光山色品牌,做特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推动农村宜居宜业。建设3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完成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建设任务。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促进厕所管护“一站两体系”常态化运行。完成农村道路养护工程126.4公里,建设栏杆集、槐林、烔炀综合运输服务站及苏湾、夏阁、庙岗公交首末站。落实“田长制”,建设高标准农田2.4万亩,续建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推进“三达标一美丽”水利工程。加快交邮结合、快递进村,支持供销社、快递企业发展乡村物流。推动农民富裕富足。保持现有帮扶政策稳定,健全分层分类帮扶和持续稳定增收机制。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探索农产品“保险+期货”模式。加强与安农大、省农科院合作,加大农技推广力度。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路径,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党建引领百企兴百村”行动,完成集体经济强村培育任务。加强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
(七)更优质量增进民生福祉,着力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可观可感的实际成效赢得百姓点赞。提升社会保障“幸福指数”。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0.6万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逐步推动社会保障全员覆盖。关注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做到应助尽助、应保尽保。全面推行医保DRG付费制度,加强医保基金运行监管。改造提升乡镇敬老院,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761户。深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加快实现自来水“村村通”。建设万山市级公益性公墓和3个镇公益性安息堂。提升公共服务“满意指数”。继续实施民生工程,实现考核争先进位。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深化“县管校聘”改革,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推进烔炀中学、槐林中心小学扩建项目,新建职业教育学校,推动巢湖二中新校区秋季开学招生。推进合肥八院、骨科医院门急诊楼等重点工程,启动市中医院规划建设。科学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做好新冠疫苗接种,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实施送戏送影进万村等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博物馆开放。加强巢湖民歌等国家级非遗保护传承。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全民健身活动。提升社会治理“安全指数”。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圈阅群众来信制度,开展重复信访治理、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推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亡人数“双下降”。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全民反诈,推进雪亮工程和智慧平安小区建设,依法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巢湖”。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创建安徽省质量强县。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并优化,实现“一个号码服务”。
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打铁必须自身硬。发展新目标,人民新期待,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恪尽职守、倍加努力,着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 旗帜鲜明讲政治,打造忠诚型政府。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以实际行动和成效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自觉在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工作,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合肥市和市委决策部署,做到一个目标奋斗、一种声音落地、一个态度落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情用力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切实以真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担当使命。
—— 勤学善思强本领,打造学习型政府。健全政府班子集体学习制度,定期举办集中学习专题讲座,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持续提高干部的创新专注水平、产业感知水平、政策应用水平、难题破解水平,努力成为推动发展的行家里手。综合运用系统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增强工作的系统性、主动性和预见性,有效应对和防范化解风险挑战。主动对标先发地区,创新思想方法、改造工作方法,善于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和平台思维谋事干事成事,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 务实重干求创新,打造担当型政府。发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闭环工作法”,确保政府工作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强化部门、镇街协同联动,宁可跨越一步形成交叉,不可固守边界形成空档,提升政府整体效能。勇于改革创新,主动将工作放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坐标系”中审视,对标找差、补短强特,加快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性、系统性成果。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引导广大干部增强奋斗有我的敬业精神、保持奋勇争先的事业追求、砥砺奋发图强的干事热情、强化奋不顾身的责任担当。
—— 依法行政重规范,打造法治型政府。深入实施“八五”普法。推动政府常务会议学法规范化、常态化,全面落实政府法律顾问、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合法性审查和集体决策等制度,增强政府全体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方法化解矛盾、处理问题的能力。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群众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强化政府契约精神,及时兑现各项承诺,依法保护企业和投资者权益,提升政府公信力。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拓宽政务公开渠道,让政府在阳光下高效运行。
—— 清正廉明作表率,打造廉洁型政府。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规范检查考核,改进文风会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于促发展、保民生、补短板。提升内控质量和审计监督效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强化对政府系统“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严防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营造风清气正、政通人和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
征程万里风正劲,责重千钧再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合肥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决心闯劲、“不待扬鞭自奋蹄”的信心干劲、“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恒心韧劲,奋力谱写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地和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城市精彩华章,为合肥勇当“两个开路先锋”、实现“五高”、建设“七城”贡献巢湖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