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2年芜湖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7-03 10:16   责任编辑:www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和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我市创造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奋进之年,是“十四五”开局实现“芜湖起飞”的启航之年。全市人民在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和中共芜湖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学习合肥、追赶合肥,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人民城市,招引了一批百亿级投资项目,成功举办了科博会、私募股权投资大会、机器人“恰佩克”等一批盛会,“1%工作法”入选国务院大督查典型经验做法,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较好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00亿元左右,增长11.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2%。主要指标增速在全省领先。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构建“多链协同”,产业生态不断优化

  实施“双招双引”一号工程。坚持项目全程顶格推进、顶格倾听、顶格协调,新签约亿元以上招商项目643个、增长56%,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86个、增长37%。比亚迪新能源电池、会通聚乳酸、信义玻璃七期、奇瑞未来工厂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长信科技触控显示、美的厨热智能家电、中航华东光电新型显示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实施“紫云英人才计划”,成立全省首家人才发展集团,全力打造人才工作的“总服务商”,开展“全国百所高校大宣讲”“万名高校学子进百企直通车”等活动。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74个、高层次人才1650人。

  全面推动产业升级。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4%。奇瑞汽车成为中国品牌乘用车首个年出口超20万辆的车企,名列全国企业科技创新500强第21位;海螺集团位居世界500强企业第315位。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15个,总投资36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预计增长35%。以旷视科技等人工智能龙头企业为牵引,谋划建设“中国视谷”。中电科钻石飞机出货量稳居全国第一。获批中国家电智能制造基地。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1.5%。新晋10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和集聚示范区,增量居全省第一。获批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入选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奇瑞控股集团获批国家“两业融合”试点区域和企业。宝特现代物流产业园获批全国示范物流园区。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汇集专业机构65家、国家认定实验室48家。入选全国信息消费示范城市、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方特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南陵县获评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粮食产量超27亿斤。成功召开全国智慧农业现场交流会,建成全国主粮领域首个地块级“数字农业示范基地”,繁昌区入选全国首批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营造良好发展生态。出台“民企改革发展32条”“激发民企创意创新创造26条”支持政策,设立垂直崛起奖,对快速发展的百亿级企业,给予一次性专项奖励。举办34场“畅聊早餐会”,架起政企民直接沟通新桥梁,解决企业诉求112项,促进项目落地总额达300亿元。全面实施“1%工作法”,帮助企业降低用工、用能、物流、融资等成本,为企业减、退、缓税80亿元,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1万余亩,建设用地报批面积增长96.5%。在全省率先实现中小微企业用电接入“零投资”。长江中下游首个水上LNG加注站投用。在全省率先出台政府投资基金政策,建立市县两级全覆盖和天使、风险、产业投资全周期基金架构,政府股权基金总数达16只,规模160亿元,参股子基金33只,规模达558亿元。全省首个公募基金牌照落户芜湖。私募基金规模超1400亿元,居全省首位。深化与海尔卡奥斯、信通院合作,成立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联盟,与檬豆科技合作建设区域性工业互联网集采平台,建成全国首个3D打印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登云”中小企业2612家。依托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建成全市统一的政务云服务体系。成功举办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暨首届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大赛。建成全省首个专业化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广中心和汽车行业大规模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体验中心。酷哇智能环卫、京东无人配送等一批应用场景落地见效。

  (二)培育科创矩阵,产创融合不断深化

  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突破。获批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授牌运行。启动建设“创业芜优”之城,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达43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34%,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数居长三角第6位,较上年度跃升3位。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建设初显成效。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攻关,探索科研经费“包干制”,启动重大项目“揭榜挂帅”制度,新能源汽车半固态电池等48个项目列入国家、省科技攻关计划,成功揭榜18个省重点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国产双发四座多用途飞机、碳化硅核心器件制造工艺等科技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新型研发机构蓬勃发展。筹建安徽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与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合作成立创新平台。西电芜湖研究院运营公司、海螺三碳科技研究院、美的厨热电器创新研发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成立。海螺、中国科技大学共建新材料与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奇瑞、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成立先进激光联合实验室。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总数达475家,新型研发机构占全省四分之一。净增重点研发创新平台10个,总数达55个。

  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壮大。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省级产业创新中心3家。21家企业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1家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39家企业入围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双百强”规上企业。

  (三)强化开放引领,发展活力不断迸发

  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释放“红利”。注册企业超4000家,进出口总额增长34.2%。在全省率先推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业务,4项制度创新入选全省首批10个标志性建设成果。推进以法定机构为目标的体制机制改革,面向全球招揽人才。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67%,B2B直接出口实现零突破。

  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建设全面推进。高质量编制江北“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启动“一片一路”建设,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芜湖)、皖江学院、湾谷科技园、西湾花园及中小学校等项目开工。总投资120亿元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和总投资70亿元的锂电池材料项目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布局江北。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建立健全大建设管理体制,成立人民城市建设委员会,首创“城市建设合伙人”制度,选定首批10个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在全国率先开展自贸试验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统筹发展改革,启动“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成立行政审批局,推行“一颗印章管审批”。建立十大新兴产业协同推进机制,出台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深化投资项目标准地、承诺制改革,社会类投资、工业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60和30个工作日以内。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获优良等次,其中“纳税”指标成为全国标杆。创新开展“一业一证一码”试点。在全省率先实施零基预算改革,优化处置存量资金31亿元。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组建前湾集团、中江城建集团、国投公司,市本级29家国有企业整合重组为9家,企业资产总额、净资产分别增长11.3%和14.9%。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深走实。与上海松江区开展战略合作,G60科创走廊芜湖产创中心一期项目签约,成为全省首个在上海购地自建的“科创飞地”,首批入驻企业10家。扎实推进“五个区块链接”,与沪苏浙新达成9项合作事项。与G60科创走廊城市30余家高校院所签订合作协议100余项,研发投入38亿元。芜湖航空产业园成为首批G60科创走廊产融结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芜湖-洋山港“联动接卸”入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大典型制度创新案例。建设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基地16个。

  (四)推动绿色发展,生态环保不断走实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全市PM2.5平均浓度33.8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达84.9%,国考断面由6个增加到10个,全部保持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危险废物利用和处置能力分别提升5.5万吨、1.7万吨。新增、提升绿地245万平方米,铺设城市绿道27.8公里。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有序推进,城东污水处理厂突出环境问题已经省级验收。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步推进。编制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海螺集团、南开大学共建碳中和新材料研究机构。与中石化合作启运全省首座加氢站。海螺水泥窑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填补水泥工业技术空白,捕集二氧化碳8万余吨。全国首台套CKB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竣工。开展重点工业企业节能诊断绿色技改,率先完成火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和交易开户。推进绿色金融,落地全省首单“绿创组合贷款”。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取得实效。建成全省首个智慧长江综合管理平台,实现长江芜湖段全流域、全天候、全方位监测预警。全省首个智慧生态环境平台(二期)上线试运行。完成长江生态廊道造林3.37万亩。成功举办长江禁渔暨渔文化论坛。

  (五)坚持人民至上,城市底蕴不断厚植

  疫情防控常态化开展。妥善处置3例入境和1例关联无症状感染者,3天内完成市区全员核酸检测。圆满完成3-11岁儿童和12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目标,规范化建设和改造新冠定点医院2家、发热门诊20个。在全省率先上线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信息系统。

  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出台推进人民城市建设若干意见,实施首批14个子方案。启动人民城市建设“双百攻坚”,落实“三级调度”机制,芜黄高速、赤铸山路快速化改造、高速公路芜湖东出入口等项目竣工通车,城区污水系统提质增效工程、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改造、长江路地下综合管廊等民心工程投用。改造棚户区1165套。老旧小区改造标准提高至400元/平方米,完成改造187个。建成“芜湖书房”15座,共享城市阅读空间。神山公园6.7公里健身步道投入使用。芜宣机场开通15条客运航线和3条全货机航线,通航8个月旅客吞吐量超16万人次。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通车,是全国首个全自动跨座式单轨项目,我市迈入轨道交通新时代。完成轨道交通沿线36公里道路修复、32个车站广场和25万平方米绿化提升。“芜优出行”智慧停车平台上线,接入7万个泊位,推动解决停车难问题。

  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市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乡村振兴产业要素联盟。建成高标准农田34.5万亩。投入资金4.5亿元,实施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260个。湾沚区红杨镇、六郎镇官巷村分别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农村居住环境持续改善,完成农村改厕1.9万户,实现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全覆盖,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680公里,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55个。繁昌区入选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民生类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达83.4%。扎实做好退捕渔民等重点人群参保工作,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总数225.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1%,新增城镇就业7.6万人。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至742元/月。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实现市级统筹,我市专属的补充医疗保险“芜优保”正式上线。完成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提升改造296个,开展老年人助餐试点工作。新增社会化养老机构床位1000余张。房地产领域办证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持续“双下降”,社会治安形势保持良好态势。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新成立优质学校(幼儿园)教育集团19个,优质学校办分校(分园)80所,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过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6%。推动“双减”工作落地。全面实施中小学“三心工程”,惠及22万余名学生。安工程机器人学院跻身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埃夫特智能装备产业学院、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等一批产教融合项目启动。北京天坛医院安徽项目签约,华东师大附院博士后工作站、阜外医院心血管培训中心、国家中医急重症医学区域诊疗分中心挂牌,在全省率先全面成立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出台婴幼儿照护奖补政策,设立托位数7100余个。信义慈善基金成立。成功举办市第十四届运动会,参赛人数过万,创历史新高。市奥体中心改造及田径(足球)副场项目开工。获“中国围棋之乡”称号。认真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国防动员、外事侨台、民族宗教、史志档案、科普、人防、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六)提高治理能力,政府建设不断加强

  在政府系统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群众办实事3万余件。进一步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完成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实施“共读计划”,打造学习型政府。开展全省首个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试点工作,搭建政策网上超市,让政策兑现像网购一样方便。全面兑现各类扶持资金50.3亿元。办理人大议案建议180件、政协提案255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市本级“三公”经费支出下降5%。持续开展“一抓双比五提升”行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在全省率先完成归并、率先挂牌。借助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等智库“外脑”,提升决策专业化水平。

  本届政府任期的四年,是芜湖发展史上极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阶段。我们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等重大考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含金量、含技量、含绿量、人均量全省领先,确立了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四个名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城市影响力、美誉度和市民认同感、自豪感显著增强。

  这四年,我们强主体、创平台,创新能力更加硬核。城市创新能力跃居全国创新型城市第25位,建成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3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3件,连续十年保持全省第一。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311个,人才资源总量超100万人。新兴产业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形成中电科钻石飞机、酷哇机器人、跨座式单轨列车、航瑞航空发动机等一批“芜湖制造”新品牌。一批工业产品跃居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光伏玻璃等9项全球第一、机载液晶显示模块等35项全国第一。

  这四年,我们抓统筹、促优化,城乡发展更加协调。行政区划调整有序推进,城镇化率由62%上升到7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值税占GDP比重分别达8.6%、6.4%。人均GDP突破十万元,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全省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9%,城乡收入比水平居全省前列。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这四年,我们保生态、优环境,城市颜值更加靓丽。累计投入水环境治理103亿元,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0.5万吨/日,成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长江大保护试点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水平,“芜湖蓝”成为人们生活的标配。芜湖古城、十里江湾公园、松鼠小镇等建成开放,芜湖新晋“网红城市”。

  这四年,我们抓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更加彰显。自贸区芜湖片区揭牌,叠加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试验区等多个功能区优势。全市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美元。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15万标箱,形成“一核两翼”布局。芜宣机场、商合杭高铁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开通,形成立体化对外交通网。上市公司达23家。推广38项“全创改”举措,“放管服”、财税金融、农村“三变”等改革不断深化,综合监管分类执法、企业信用贷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市场主体数量超48万户、实现倍增,民营经济、民间投资占比分别达65.3%、75.4%。网约车“芜湖模式”获中国法治政府奖。

  这四年,我们补短板、兜底线,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高标准农田占基本农田比重达78%。累计投入421.6亿元滚动实施48项民生工程。优质学校(幼儿园)教育集团达70个,优质学校办分校(分园)达229所。打造肿瘤防治、儿童医学、中医骨伤、精神卫生、康复医学五大诊疗中心,千人拥有床位数从5.5张增加到7.4张,全面取消大病保险封顶线。开展全国首个第三代社保卡试点工作,居民服务实现“一卡通”。社区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建成自助服务一体化平台。连续四届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和监督下,全市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芜湖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离退休老干部,向驻芜企事业单位、驻芜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人员,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所有关心支持芜湖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是:城市能级不高,产业和人口规模与省域副中心不匹配。产业结构不优,传统产业偏重,新兴产业规模不大,企业利润空间压缩,开发区产业发展的主平台作用发挥还不显著。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不完善,多式联运的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土地管理比较粗放,能耗“双控”约束趋紧,金融活水不够畅通。创新资源较少,人才集聚能力较弱,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产城融合存在短板,城市品质不高,公共服务与群众期望有差距。争先进位意识不强,标杆树得不高,满足于纵向比较的提升,横向比较不足。抓落实不到位,缺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

  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目光所至看到问题、耳听范围想到问题、所思所想直面问题、所作所为解决问题,持续攻克一个个问题堡垒,积小胜为大胜。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

  芜湖作为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建设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处于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长三角和经济增速最快的中部地区的交汇枢纽位置,随着城市能级的不断提升,重点产业集群的持续壮大,一批重大项目的陆续建成,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芜湖垂直崛起迎来重大利好,未来五年将是我们冲击全国50强、构筑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安徽见行动、芜湖走在前”,进一步抬高标杆、争先进位,以更宽广的视野,在新的坐标系中谋划更高质量发展,加快在一些优势领域和创新赛道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进一步把区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胜势,奋力飞得更高、飞得更稳,让全市人民因芜湖而自豪。

  面对新坐标、新使命,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变局中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围绕加快建设“五个安徽”和“六个现代化芜湖”,发展指标对标全国前50强城市,发展模式对标长三角先发地区,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人民城市,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芜湖篇章!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区域协同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开放优势不断扩大,人民健康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发展质量核心指标稳居长三角第一方阵,人均水平全省领先,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年均增长9%,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35%以上。到2026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本达到长三角中心区平均水平。建成高标准市场体系,数字化治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五年重点抓好五个方面战略任务。

  (一)推动模式变革,催生新发展动能

  我们要打破发展的思维定势、工作惯性,大胆凿开新的发展泉眼,创新垂直崛起的模式,打造新思路的试验地、新事物的生发地、新产品的首发地。创新思想理念。善于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用平台的思维成事。常态化开展“学习合肥、追赶合肥”和向沪苏浙先发地区学习,以长三角先发城市标准来检视、衡量每一项工作。抢占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区域竞争制高点,运用工业互联网思维推动产业发展、改造政府工作流程,提高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推进“全创改”,善于用市场的手段推进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全面深化城市规划建设、土地管理、财政金融、国资等领域改革,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构建绝对便利、相对便宜、持续开放、普遍公平、全面安全的一流营商环境。大力推进自贸片区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全面建设联动创新区。创新项目落实。推动“亩均论英雄”改革全面落地,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用最快的速度让最好的项目获得最优的资源要素,着力破解土地、能耗、人才、资金等要素制约。推动“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落地见效,做到“拿地即开工”。实行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确保各项目标按时按质按量落到实处。创新管理服务。树立管理的核心就是赋能的理念,持续做好“1%工作法”“畅聊早餐会”等创新服务,实施小升规奖、上台阶奖、安家补助等惠企惠民政策,推动更多政策纳入网上政策超市,实施“一屏通办”改革,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组建模式创新策划团队,引导企业发展模式变革。

  (二)深化融通赋能,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

  我们要充分发挥战略叠加效应,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提升国内外市场链接功能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促进交通融通,构建开放大通道。加快建设“翅膀上的芜湖”“轨道上的芜湖”“航道上的芜湖”“高速公路上的芜湖”,形成“空铁水公”多式联运交通体系。建设动车运用基地,提升高铁枢纽始发能力。加快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打造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开通国家航空一类口岸,建设全球航空货运枢纽港。促进数字融通,打通信息大动脉。把数字化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引领性、战略性工程,以产业数字化带动数字产业化,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竞争力,以数字化变革催生发展新动能。促进两业融通,提升产业大价值。挖掘制造业供应链消费链两端潜力,推动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节能环保、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健康、养老、教育、文旅、育幼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促进区域融通,落实国家大战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建设。共建G60科创走廊和长三角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带,推进沿江智造走廊建设。

  (三)建设“八个平台”,激发新发展活力

  我们要坚持系统谋划、统筹规划、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创新发展,加快构建“多链协同”的发展生态。做大产业平台。以拓展内需市场提高产业链稳定性,以打造本土全能冠军提高产业链控制力,以培育隐形冠军提高产业链韧性,以改善新营商环境提高产业链协同性。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首位产业,支持企业在上市融资、扩大产能、跨界融合、提升品牌、完善配套等方面取得突破,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发挥各类开发区产业主阵地作用,争创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2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5家千亿级企业、15家百亿级企业。做强创新平台。争创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总面积超300万平方米的主题鲜明、专业运营、服务完善的创新园。围绕产业链,推动龙头企业、大院大所、政府三方共建创新联合体,孵化人才团队、催生专精特新。夯实金融平台。推进企业股改上市,打造“政府母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市场化基金”联动发展的“基金丛林”。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乡村振兴新金融,实施好“政银担”、税融通、信用贷等金融政策,升级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做优政策平台。运用系统思维,强化政策统筹,破解政策碎片化问题。用政策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健全政策制定—兑现—评估—反馈体系,形成政策闭环落实机制。共享智慧平台。创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设立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大数据公司、数字治理研究院,打造“三位一体”的智慧城市管理平台,赋能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发展,把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创新生产、创新生活、创新交易、创新治理的试验场和竞赛场,催生更多传奇式创业、现象级事件和颠覆性创新。用活人才平台。大力实施“紫云英人才计划”,推进“3113”人才工程,发挥人才发展集团“强磁场”作用,建设安徽创新中心,打造“创业芜优”之城。创新场景平台。把最优质的资源和盘托出,打造“场景引领+技术突破+体制创新+产业培育”模式,将未来趋势变成现实场景,将现实场景变成具体项目,用具体项目催生创新企业。优化生活服务和社会治理平台。打造30个集社会福利、文化体育等八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两级中心”,培育连锁型、品牌型社会服务中心,构建5分钟生活服务圈和15分钟综合服务圈,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四)建设人民城市,开拓文化和社会发展新局面

  我们要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理念作为公共资源分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总遵循,让城市发展处处围绕人、时时为了人、真正服务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科学编制市县镇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形成“一湾四极”大城市空间布局。强化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现中心城区单元控规全覆盖。提升城市品质。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行动,坚持同心打造、系统锻造、共同缔造,推进楼栋微整治、空间微改造、景观微提升,让市民感受城市脉动,塑造人性化城市。实施“百年历史建筑复活”计划,让“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文化秀带”。提升城市软实力和品牌传播力,建设“两江”文旅走廊,升级“欢乐芜湖”品牌,围绕老古城老船厂老租界,扩大时尚文化产品供给,塑造城市情调,牵引城市情怀,让城市更具底蕴气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共同富裕,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和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提高职工工资占生产总值和企业收益比重。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市多层次救助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持续在“七有”上发力,加大教育投入,推动跨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办学,提高引进教师的质量和待遇,把教育办成推动城市吸引人才、创新创业、跨越发展的最积极因素。推动新生育政策落地见效,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建设老年友好型、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建设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创建全国卫生(健康)城市。

  (五)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地

  我们要把修复长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前瞻布局“双碳”战略。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加快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广应用。高位推进长江大保护。擘画百里生态湾,建设龙窝湖生态公园、惠生联圩生态公园。扎实开展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攻坚。打好“十年禁渔”持久战,建设长江渔文化博物馆。健全生态保障体系。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积极融入长三角跨区域排污权交易试点,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和损害赔偿、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三、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同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省下达任务。

  主要工作任务:

  (一)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尊重企业的创意创新创造,推动市场主体提质增量,新增市场主体8万户,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新型基础设施、十大新兴产业,引导民营经济向专精特新发展,形成国引民进、相互渗透、相互触发的格局。深化“1%工作法”,落实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创新财政贴息方式,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用好用活金融工具,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制造业、小微、科创、绿色、乡村振兴信贷规模,落地“碳减排”工具政策,发放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90亿元以上。发挥投资拉动作用,更新固定资产投资三年滚动计划和2022年项目库,切实用好用足专项债券,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双招双引”项目建设投资,计划实施项目1466个,年度计划总投资约2000亿元,市级政府性投资增长20%以上。开工建设游泳跳水馆、全民健身中心、少年宫改扩建等公共服务设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投大、投早作用,新增本地股权融资30亿元以上。鼓励有条件的商协会参与基金募集和投放。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大对青年人才购房政策的倾斜力度,提高高校毕业生留芜率,新增城镇就业8.5万人。提升新兴产业的就业潜力和容量,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实施一批生产消费双升级项目,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加快充电桩等设施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开展消费中心培育行动和“皖美消费·乐享芜湖”行动计划。

  (二)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发展创新型、服务型、总部型、开放型、流量型五型经济,促进经济循环和产业链畅通。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推动科技强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至66%,引进培育推广优质水稻品种10个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46万亩。建设省级数字乡村试点4个。实施6个百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建设行动。加快机械强农,实施农机制造优势产业壮大行动,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实施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企业倍增计划、规上企业递增计划、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60家、上市企业3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8家。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50个以上,实施亿元重点技改项目150个,新增省级绿色工厂4家。建成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和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平台,实现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监管。有序推进“双碳”战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鼓励海螺、信义等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低碳零碳负碳产业化应用,探索建设虚拟电厂,推广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实施三产“锻长补短”行动。加大对供应链消费链两端行业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科技研发、节能环保、信息服务、金融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围绕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型生产性服务体系,推动两业融合。引导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推进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计量中心建设,力争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集聚示范区3家。启动外贸倍增计划,培育贸易龙头企业、交易平台型企业,壮大贸易主体规模,进出口实绩企业达1200家。举办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增强主题公园核心竞争力,打造“周末剧场”,让城市充满更多欢乐元素、烟火气息。

  (三)打出“双招双引”新攻势

  完善十大新兴产业链“双招双引”工作方案,绘制产业链图谱,按图索骥,实行项目专员、项目专班推进制,力争引进50家以上头部企业。实施签约项目“红黄绿”亮牌预警机制,全过程动态管理项目签约、拿地、开工、入统、投产、入规、达产进度。推动美的空调绿色智能新基地、华夏云天航空发动机维修、中邮科技智能装备等项目开工。发挥商协会等平台作用,建立十大新兴产业联盟,定期举办沙龙,发布技术攻关、招商引资、人才招引、场景引领、资本需求等清单,广泛链接全链条资源。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发挥重点研发创新平台的人才团队孵化、专精特新培育作用。制定“双招双引”、政府投资重大项目金融综合解决方案,强化资金保障。实施企业资本市场业务培训专项行动,开展“上市管家”服务,形成上市流程节点可预期的工作机制。破解项目用地制约,实施存量土地盘活利用三年计划,开展闲置建设用地、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消化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1万亩以上。全面提升产业用地容积率,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实现同一地块内工业、仓储、研发、办公、商服等功能混合布置。实施“菁英人才”“返芜创业”“青年启航”等计划,设立人才驿站,全方位引育各类人才,新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60个、领军人才170名、高端人才1700名、大学生5.5万名。

  (四)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发展

  提升创新平台支撑能级,支持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创建国家和省级研发机构。推动梦溪科创走廊、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十大创新园建设。高水平建设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立“沿途下蛋”对接机制,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9家以上,新设技术转移机构2家,加大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示范应用和政府采购力度。打通专利快速申报通道,争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揭榜挂帅、定向攻关等机制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00个以上。引育科技创新主体,力争新增高企2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实施人才培育计划,对优秀人才申报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激发“创业芜优”政策效应,推出5亿元大学生创业基金,建成市级以上创业孵化载体70家,打造青年创业城,增加适合年轻人的教育、体育、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供给,让创业英才当主角、占C位。

  (五)加快培育壮大新经济

  锚定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智慧农业、数字文旅、新金融、智慧物流、电商与新零售、在线教育等10条产业新赛道,为企业抢滩登陆新经济提供“导航地图”。抓住省新经济联合会落户芜湖的契机,打造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的新经济生态圈。大力发展数字核心产业,将“中国视谷”作为引领工程,导入智能车联网、医学人工智能等板块,打造未来产业发展新标杆。聚焦首位产业,打造聪明的车、聪明的路、聪明的感知设备“三位一体”的智慧交通应用场景。建设未来城市数字治理全景实验室,定期发布“场景机会清单”,形成更多应用场景IP,打造30个典型应用案例。加快建立“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与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提升数字经济比重。推动大企业平台化生态化服务化转型,建设直播电商示范基地。

  (六)建设高能级开放大平台

  高标准建设自贸片区,有效上报30条制度创新,建设易货贸易平台,加快国际贸易创新产业园建设。争创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全面提升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开放载体功能。与宁波片区共同打造数字化港口综合服务平台,推进智慧数码港建设。完善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与主城区的空间衔接,楚江大道东段建成通车。加速推进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创新发展、联动发展,完善城市新区功能。开工建设湾谷总部经济园、数字软件园和青年创业产业园。推进开发区人事和管理机构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推进“标准地”改革,“标准地”占产业用地比重提高到50%。加快芜宣机场改扩建,力争实现旅客吞吐量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00吨,申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开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加快发展低空经济。规划建设宁安铁路与巢马扬铁路联络线,推动芜宣机场接入宁宣高铁。举办全球航空货运枢纽港启航大会、“中国视谷”发布会、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中国家博会,建立进博会和世界制造业大会“双招双引”对接机制。

  (七)开展“双百攻坚”行动

  按照清单化、闭环式方式,全力促开工、促进度、促建成。创新开展规划师进社区,以安全、干净、整洁、设施完好为标准,改造老旧小区125个、棚户区3344户,加快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设施,实现“零填埋”。加快解决“拆而未安”历史遗留问题,建成安置房6000套以上。加强市到县及周边市高等级公路联通,峨山路一期、八里湾大桥建成通车,开工建设天天高速等9条高速、通江大道等8条快速通道。提高市域通行效率,新建续建93条城市次支道路,新增公共停车位2500个,构建“三网融合”通勤体系。按照“道路平、侧石挺、绿化美、排水畅、衔接顺”的标准,实施城区道路整治。启动“小老树”整治、“增花添彩”、口袋公园项目。新增公共绿化面积170万平方米,布局更多举步可达的体育设施。实施老船厂地块改造、沿江步道品质提升等群众关心的项目,建成“芜湖书房”10座以上。开展“行走芜湖”行动,用脚步丈量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全流程管理地下雨污管网建设,争创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现有政策稳定,实施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推进“四化同步”,加快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鼓励人才下乡、能人返乡,把产业链延伸到田间地头。成立乡村振兴投资发展集团,建立工商资本下乡促进机制,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打造5条全域旅游廊道。培育新型经营主体400家,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促进农村电商与寄递物流融合发展,便利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推进水电路气网等往村覆盖、往户延伸,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810公里。实施现代种业提升行动,新增芜湖大米品牌种植面积5万亩,新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30个。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从源头确保“舌尖上”的安全。科学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新建60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加快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试点,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35%。

  (九)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健全“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机制,有序推进疫苗接种,构建免疫屏障。推进义务教育学校100%达省定标准,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新高考改革。打造“三心工程”升级版,构建中央厨房配餐系统。启动光明行动,呵护青少年和老年人视力健康。培育6所优质中职学校。支持安徽师范大学创建一流学科、皖南医学院更名大学和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高专升本,推动新设安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支持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新设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围绕我市产业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设一批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吸引国内外强校强院强所来芜建设分支机构。支持重点医院打造优势学科群。推进皖南医学院与北京天坛医院合作建设神经系统疾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依托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市二院)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空气优良率保持在85%以上。狠抓长江生态环境大保护,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将更多水域纳入地表水生态补偿范围。新增8家省级绿色矿山。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持续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对象社会救助水平。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合法权益。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打造“网络+网格”基层社会治理升级版,开工建设15个“两级中心”。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完成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建设,全面落实极端天气安全防范应急处置措施,加快重点领域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工程建设。坚决守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安全底线,打造“食芜优”品牌。强化社会面治安管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研究制定风险防范化解预案,加快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保障能源、重要资源供给,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

  (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坚决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扛牢扛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推动政府工作更科学。牢固树立系统思维,着力强化顶层设计,建立“规划-政策-行动计划-项目清单-闭环管理”的一体化工作机制,防止合成谬误和分解谬误。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善合法性审核提前介入、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等机制。推动政府工作更严格。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每一名干部真正严起来、紧起来、实起来。出台《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政府工作闭环管理机制的意见》,所有事项实施台账管理、督导督办、智慧督查,确保跟踪到底、层层落实、销号清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强审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推动政府工作更精准。精准制定和兑现公共政策,确保企业、群众快速享受政策红利。精准选择“双招双引”对象,引进更多优质资源。精准提供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动政府工作更细致。持续开展“市长在现场”,“一把手”主动“跨出一步”,坚决整治“庸懒散浮拖”,把“人民勤务员”的意识体现到政府工作的每个环节。办好初心热线等互动平台,持续推进信访积案化解,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和阅批群众来信制度。推动政府工作更专业。强化学习型政府建设,滚动选派干部赴先发地区学习实践,锻造敏锐、果断、执着的干部队伍。探索实施政府财务顾问、统计管家、上市管家等工作机制。组建新型智库,用好专家“最强大脑”。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只有一步一步干在实处,才能昂首阔步走在前列。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人民城市,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