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3 10:16   责任编辑:www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及过去五年发展回顾
2021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在芜湖市委、市政府和无为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75亿元,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一)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科技创新驱动有力,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0%,4家企业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跻身“科创安徽”试点城市,电缆产业入选“科创中国”试点。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新增规上企业26家,电线电缆、绿色食品、钙新材料、羽毛羽绒产业产值分别增长40%、33%、23%、2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52%,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8家,楚江高新电材产值突破100亿元,华菱、新亚特入选全省百家优秀民营企业,电缆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成效受到省政府督查激励,再次荣获“中国羽毛羽绒之乡”称号。服务业提档扩面,新增重点服务业企业22家。建筑业持续壮大,新增一级资质企业9家。
(二)城市能级加速提升。建立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制度,选定首批6个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东部新城一期开工建设,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国道347、省道218建成通车,西南4个镇告别不通二级公路的历史。金塔东路加快建设,军二北路、安康路延伸段、幸福北路建成通车,城市路网更加通畅。改造棚户区住房580套、老旧小区49个、城市雨污水管网32.5公里,新建停车场5处、标准化菜市场2个、足球场6个、公交候车亭62座,五星级酒店年内封顶,城区水厂扩建工程建成通水,完成1148户住房保障工作,1791户居民迁入新居,城市更新纵深推进。“门前三包”持续深化,非机动车整治工作在芜湖市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扎实开展,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三)乡村振兴蹄疾步稳。投入财政资金3.9亿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建设高标准农田18万亩,粮食总产超55万吨。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10亿元,增长24%。蓝田农业成功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字号”龙头企业实现零突破。开城现代农业示范区升级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改造农村厕所9108户,入选全省农村改厕长效管护示范县(市)。建成15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在全省考核中位列第一,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红庙镇入选全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神塘河泵站、凤凰颈新站加快建设,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62公里,新建、改造低压台区156个,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四)有效投资提质加力。招商引资顶格推进,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15个,总投资643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13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3个,总投资342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5个。重大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总投资20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长三角制造中心项目实现半个月签约、一个月开工,创造了新的“无为速度”,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项目建设推进有力,105个省“大新专”项目完成投资147.6亿元,三只松鼠产业联合体等77个项目竣工投产。开发区基础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承载力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五)重点改革持续深化。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典型做法被多家中央和省级媒体专题报道。为企服务更加高效,“1%工作法”稳步推进,新设市场主体9000户,新增减税降费1.9亿元,为企业提供政策性担保贷款16.5亿元、续贷过桥20.9亿元。金融风险化解取得重大进展,彻底化解地方法人银行风险,电缆行业风险防控基金解除企业风险担保5000万元。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濡须集团组建运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实施,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全面完成,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人才发展机制不断健全,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3支、高层次人才70人,荣获“全省人才强市”称号。
(六)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全省率先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智慧长江”平台建成使用,禁捕水域“六无四清”常态长效。中央及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序推进,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项目基本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竣工投产。“五控”措施全面落实,空气优良率达81.1%。深入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加强地质环境治理,完成5座废弃矿山治理修复。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启动田长制,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纵深推进。开展“四旁四边”绿化提升行动,完成人工造林1.3万亩、长江生态廊道造林5100亩,实施道路绿化提升工程252公里,天蓝水净地绿山青成为常态。
(七)民生福祉普惠共享。投入28.5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低保标准与芜湖市区并轨,兑现医保补偿金8.8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9家公办养老机构启动标准化改造,86家村级养老服务站建成使用,全市首家社区食堂投入运营。“双减”工作扎实推进,5所公办幼儿园开园招生,八中、城东小学、鼓楼小学开工建设,电缆工业学校入选全省校企合作示范学校。上海新华医院与市人民医院结成合作联盟,中医院综合楼二期建成使用。完成142.7万剂次新冠疫苗接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文体活动成功举办,无为好人馆建成开馆。顺利完成村(社区)委员会换届工作。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加强,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化解重点信访积案118件,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个,建成市、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获省通报表扬。国防动员、统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史志档案、媒体融合、关心下一代、工青妇、残疾人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的成绩。
(八)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建立市政府党组会议、常务会议“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政府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明显。“一抓四比八看”专项行动纵深推进,全省政务公开重点工作现场会在无为召开。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133件、政协委员提案201件。加强审计监督,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中央、省委巡视整改工作扎实推进。
各位代表,2021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为本届政府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五年来,面对脱贫攻坚、疫情汛情等大战大考,我们始终坚定必胜之心、奋力攻坚克难,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呈现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城乡建设大为提升、社会民生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五年,我们坚持发展为上,综合实力迈上更高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三个百亿元台阶、年均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2%,无为连续三年入选中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首次跻身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县(市),无城、高沟、泥汊等3个镇连续两年入选中部百强镇。
这五年,我们坚持项目为先,产业发展迈上更高层次。实施省“大新专”项目396个,完成投资686亿元,比亚迪跨座式单轨钢结构产业基地、楚江铜导体产业园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投产,项目支撑更加高效有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23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9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50家,重点服务业企业发展到115家。
这五年,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城乡建设迈上更高品质。顺利实现撤县设市,城镇化率提高4.1个百分点,成功创建安徽省文明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新建国省干道122公里、农村公路2128公里,万亩圩口达标、裕溪河无为段和西河上段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八个一体化”顺利实施,123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展现新貌。
这五年,我们坚持民生为要,人民生活迈上更高水平。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高水平实现全面小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百年一遇特大洪涝灾害。闻令而动、果断决策,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民生工程连续五年位列芜湖市优秀等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三中和杏花泉小学分校、十一中、全民健身馆、疾控中心、人民医院综合楼、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等相继建成使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胜利收官,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各位代表,五年风雨兼程,五年春华秋实。五年来,全市上下汇聚起攻城拔寨、移山填海的磅礴伟力,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攻坚战,创造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骄人业绩。发展是拼出来的,成绩是干出来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源自于芜湖市委、市政府和无为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更要归功于120万勤劳勇敢、开拓进取、可敬可爱的无为人民。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无各单位干部职工、部队和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和消防指战员,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广大外来投资者和本土企业家以及所有参与和助力无为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双招双引”氛围不够浓,重大项目不够多,实体经济不够强,城乡建设存在短板,社会民生尚有欠账,社会治理仍有弱项,少数干部担当作为不够的现象仍然存在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新征程赋予新使命,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市第一次党代会全面擘画了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打造“一地四区”、建设芜湖市域副中心城市的前进号角,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激情、奋斗热情、攻坚豪情充分迸发,想干事的氛围、能干事的环境、干成事的基础都已具备,无为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只要我们知重负重、勠力同心、矢志前行,就一定能够开创无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根据市党代会精神,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市第一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奋力打造“一地四区”、加快建设芜湖市域副中心城市。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力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发展质量核心指标进入全省县级第一方阵,市域经济总量持续位于全省前列、跻身长三角前50强、全国前100强。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开放合作,全力奋勇争先,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始终把“双招双引”作为一号工程,以招商引资重塑产业结构,以招才引智激活发展动能,奋力提升无为的区域核心竞争力。突出招大引强,注重建链补链强链,加快电线电缆、羽毛羽绒两大传统产业振兴,加速新能源、绿色食品、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集聚,全力打造中国坚果制造中心、中国蓝莓产业珠峰。再拼搏五年,我们将建成总产值超1000亿、力争1500亿元的五大特色产业集群,“一区四园”塔吊林立、车水马龙,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热火朝天的繁荣景象。
(二)突出协调推进,聚力蝶变升级,打造城乡融合先行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高标准建成东部新城,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让城市更有质感、更有温度、更具颜值,努力呈现“古今辉映、水绿相间、城乡融合、产城一体、宜居宜业”的人民城市风范。大力实施以产业为龙头的乡村振兴战略,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有滋有味的美好生活。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八个一体化”,全域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全面建设快速交通网络。再奋斗五年,我们将实现高等级公路连接所有镇,每个集镇15分钟内上高速,十字交叉的高铁线路两旁,村庄鸟语花香,城市整洁靓丽,到处呈现出一派江河安澜、家园美好、人民安居的文明美景。
(三)突出创新引领,着力聚势赋能,打造创新创业引领区。按照“一个主导产业一个公共研发平台”的思路,创建主导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制造业创新中心。深化产学研合作,大力实施“雁归”工程,让创新创业在无为大地蔚然成风。全面落实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打造一批重点产业基地,建设一批重点产业工程,实施一批重点产业专项,重塑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再奔跑五年,我们将变成创新场景随处可见、创业项目遍地开花、各类人才摩肩接踵的创业热土,呈现出一幅万马奔腾、铺天盖地、生机勃勃的生动画面。
(四)突出生态优先,强力治理保护,打造绿色发展转型区。扎实开展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丽长江(无为)经济带。推进林业增绿增效,加强生态修复治理,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让绿色成为无为发展的最美底色。科学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再冲刺五年,我们将重构无为的生态之美、田园之风、乡愁之韵,举目远眺,到处都是一幅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画卷。
(五)突出民生改善,努力增进福祉,打造宜业宜居共建共享的民生福地。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幸福。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再奋进五年,我们将更高质量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广阔的无为大地呈现一派温暖幸福、和谐美满的民生新气象。
各位代表,实现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一刻不停勇往直前,一招不让抓好落实。要始终坚持政治导向,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遵循、第一要求,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更加坚定地做到“两个维护”,沿着正确的方向乘风破浪、奋勇前进。要始终坚持目标导向,把创先争优作为第一反应、第一状态,学习合肥、追赶合肥,以思想解放引领发展突围,见到红旗就要扛、看到红花就去争,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奔跑领先、赶超进位。要始终坚持发展导向,把“双招双引”作为第一话题、第一要事,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营造炙热的发展氛围,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平台的思维抓产业、谋项目、促发展,推动无为在新的起点上蓄势聚能、再攀高峰。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目光所至看到问题、耳听范围想到问题、所思所想直面问题、所作所为解决问题,建立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以实际行动和成效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要始终坚持人民导向,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第一宗旨、第一自觉,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主动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回应群众期盼,从群众的角度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分、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要始终坚持未来导向,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以长远眼光谋划中等规模城市建设,以超前理念引领产业发展,以未来思维开辟蓝海市场,在新时代新征程奋力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三、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综合考虑,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打出“双招双引”攻势,培育经济发展新支撑
突出招大引强。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编制招商地图,深挖上下游企业,开展定向重点招商,引进一批产业链头部企业落户,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0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10个以上,超20亿元项目4个以上。制定从项目线索到落地开工全流程管理办法,完善考核激励办法,建立“产业招商中心+重大项目专班+项目专员”机制,提高招商实效。深入摸排无为籍在外企业家,建立“双招双引”工作站,完善定期联系、主动服务工作机制,举办“雁归大会”,铺就乡贤“回归回乡回报”路。
壮大新兴产业。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方案、一个政策、一个链长、一套机制、一个招商中心”的思路,加快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确保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长三角制造中心项目建成达产,加大产业上下游精准招商力度,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加强靶向招商,力争引进食品行业头部企业3家,创建省级绿色食品新兴产业基地。推进楚江铜导体产业园建设,确保二期项目投产、三期项目开工。着力引进绿色环保新材料、绿色建筑新材料和高性能粉体原料重大项目,打造绿色新材料产业集群。
加强载体建设。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优化“一区四园”产业布局,抓好产业规划、管理规范和园区扩容,加快开发区南区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组建园区服务中心,谋划建设仓储物流园、商业中心、学校和医院等配套建设,持续深化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完善园区综合服务功能。盘活闲置土地和厂房,鼓励镇工业集中区腾笼换鸟,最大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好项目准入关口,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二)铸牢产业发展基础,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
推动传统产业振兴。大力实施电线电缆产业振兴行动,组建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举办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高峰论坛,制定产业专项扶持政策,积极招引行业头部企业,启动工业互联网垂直平台建设,加快担保基金设立运行,有效化解联保互保风险,推动电线电缆产业“二次腾飞”。完善羽毛羽绒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羽毛羽绒产业园二期建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羽毛羽绒产业基地。建立上市后备企业管家服务机制,引导企业直接融资,推动东隆家纺主板上市、南洋新材料新三板挂牌。实施服务业企业培育计划,新增重点服务业企业20家以上。推进建筑业提档升级,力争特级资质企业实现零突破。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家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实施一批重大技改项目,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推动产业数字化,培育数字化车间10个以上。加快数字产业化,启动“数纽”中心建设。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确保开发区科技孵化器建成使用。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30个以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授权发明专利100件以上。建立健全人才机制,加大人才招引力度,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创优营商环境品牌。建立重点产业和企业定期服务机制,深入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现场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健全“惠企通”服务功能,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落实“1%工作法”,助推企业降本增效。优化工业20强企业扶持措施,培育“单打冠军”、瞪羚企业。搭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融资服务体系。加快政府投资基金发展,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实体经济。大力发展种子、天使、风险和产业基金,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基金体系。搭建用工平台,拓宽用工渠道,深化校企合作,着力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常态化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工作,持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权益。
(三)推进人民城市建设,实现功能品质新提升
实施舒心工程。着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堵心点”,让广大市民生活得更加舒适、更加顺心。新建、提升菜市场9个,推动农批大市场投入运营。推进背街小巷整治,实施城区内涝治理工程,完成农文化广场改造,加大城市停车位供给力度,新建城市公交候车亭96座、公厕3座。启动13个镇垃圾分类工作,推动城区垃圾分类全覆盖。完成地下生命线工程建设,建立三维综合地下管线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及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完善“一网统管”运行机制,集中开展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占道经营、弱电杆线、违规广告专项整治,逐步规范小区物业管理,建设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体系。
实施美好工程。着力提升城市魅力和颜值,让广大市民因生活在这座城市而自豪。统筹布局城市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强化重要节点、关键地段的规划设计和风貌管控,提高城市设计总体水平。实行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东部新城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实施3条城区道路“白改黑”,确保金塔东路竣工通车。完成环城河综合治理,实施“三化”提升工程,新建桥梁3座,精心打造城市“翡翠项链”,形成一批“网红打卡点”。实施城市增绿添彩工程,建成福渡公园,规划建设西河森林公园、渡江公园,新增绿化面积40万平米以上。推进高铁站广场、高速及城区“四门”出入口改造升级,启动城市客厅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对外形象。
实施幸福工程。完善现代城市的服务功能,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丰沛的精神滋养。实施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改造老旧小区60个、棚户区578户,启动前新街、无开路党校段改造,新建幼儿园2所,加快八中、城东小学、鼓楼小学建设,完成博物馆布展和老年大学规划选址工作,加快米芾文化公园、西河文化公园和五星级酒店建设,新建特色商业街区1个、城市书房2个,建成环城河内环慢道6公里。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让城市更加绿色宜居。支持民间协会、艺术团体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打造一批志愿服务品牌,让文明之花在无为大地绚丽绽放。
(四)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开创农业农村新局面
聚力特色产业引领。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设22万亩高标准农田,实施稻渔综合种养20万亩。推深做实“无为螃蟹”“无为有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高无为农产品知名度。围绕螃蟹、龙虾、虾稻米、蓝莓、荸荠、茶叶等特色产业,促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营。坚持示范带动,新建一批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示范园。组建安农大无为乡村振兴研究院,创建全省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增芜湖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0%以上。
致力基础设施赋能。推进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探索农村集体土地入市,科学布局农村生态、生活和生产空间。启动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建设五千亩以上圩口防洪达标二期、西河马口河下段、花渡河环城河段防洪治理工程,建成神塘河泵站、凤凰颈新站主体工程,确保百子桥站、泥汊南新站建成使用。推动宣商、天天以及和县至无为高速加快建设,推进高沟港区综合公用码头建设,开通上海方向高铁班线,启动通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天天高速石涧互通出入口建设,做好国道347泥汊至泉塘段以及省道449赫高路改建工程前期工作。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129.4公里,规划建设无六路公交停泊场、十里电商物流园,推动镇级综合物流服务站全覆盖。推进25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和60个宜居村庄建设。加快城乡供水、燃气、污水处理一体化进程,完成白茆取水口迁建及3个镇支管网改造,启动城东自来水厂、污水厂、污泥厂及高沟污水厂扩建工程,实现镇政府驻地管道燃气全覆盖。
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投入财政衔接资金3.9亿元,实施140个项目,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权分置”改革,启动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建成黄汰农文旅融合项目,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增50万元以上强村20个。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鼓励广大农民投身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因地制宜发展农事体验、民宿客栈、研学康养等新业态,培训新型职业农民650人以上,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五)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推动群众福祉新改善
完善社会保障。开发公益性岗位不少于400个,力争新增就业8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改造升级公办养老机构10家,推动90个村级养老服务站提质增效,完成适老化改造50户。新建邻里中心2个、社区食堂2处,打造10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和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合法权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和社会救助水平。
发展社会事业。有序推进集团化办学,稳妥实施小规模学校整合,积极落实“双减”工作,推动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加快西九华4A景区、万年台3A景区和高沟电缆小镇创建,举办羽毛球邀请赛和全民健身运动会,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有线电视城乡一体化进程。启动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三甲创建工程,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争创安徽省健康促进市。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老龄、气象、史志、工商联、工青妇、红十字会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强化社会治理。科学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食品药品监管责任,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完成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达标,推进雪亮工程二期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无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发挥村(社区)群众说事室作用,让群众事有地方说、问题有人管。创新社区治理和服务模式,打造3个智慧社区示范点。争创市、镇两级退役军人全国示范服务站。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启动“八五”普法工作。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塑造为民务实新形象
提高政治能力,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扛牢扛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高法治能力,把依法行政贯穿到政府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推动镇级政府合法性审查工作全覆盖。提高落实能力,建立项目化推进工作落实机制,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市政府负责同志每年牵头抓5件发展大事、办5件民生实事,各镇各部门比照执行,列出清单,张榜公布,狠抓落实,造福桑梓。提高服务能力,凝聚“为自己人办事就是办自己的事”的社会共识,建立健全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服务企业制度,鼓励干部挺起胸膛为企业站台、为企业办事,主动与企业家交朋友,做到为企服务真敢亲近、从政为官真能清廉,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提高专业能力,政府系统各级干部要深入企业、深入群众、深入项目现场搞调研,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模式,强化专业化历练,打造专业化团队,提出专业化方案,实现专业化履职。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及社会各界监督,不断提高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质量和效率。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实施细则,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一般性支出,最大限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美好家园需要共同打造,幸福未来必须接续奋斗。让我们在中共无为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担当作为、锐意进取,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奋力打造“一地四区”、加快建设芜湖市域副中心城市而不懈努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