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1年五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7-05 20:28   责任编辑:www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1日在五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五河县人民政府县长金胜庆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克难奋进创实绩,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0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和汛情的叠加冲击,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亿元、增长4.2%,财政收入18.7亿元、增长10.2%,规上工业增加值32.2亿元、增长4.5%,服务业增加值138亿元、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奋力夺取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2020年的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突出人民至上,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防汛救灾取得全面胜利

  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即启动一级响应,全面进入战时状态,落实落细“四早”措施,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疫情防控紧要关头,全县3800名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抗疫第一线,广大医务工作者奋战在抗疫最前沿,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和志愿者坚守防控主阵地,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坚固防线。全年共投入疫情防控资金3548万元,开展流调1400人次、核酸检测3.2万人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控制在3例以内,在全市率先进入低风险区域。王玉栋、张苗、尚成文被授予“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在市疫情防控专项考核中被评为“好”的等次。

  打好防汛救灾保卫战。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第三高水位,我们及时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全县4200名干部群众舍小家顾大家,昼夜坚守防汛救灾一线,全力做好淮河堤防驻守和花园湖行蓄洪区启用准备工作,力保淮河安澜。汛后,立即开展“四启动一建设”,按下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快进键”,抢种补种农作物11万亩,粮食总产达78.9万吨、实现十七连丰。

  (二)突出恢复产能,发展质效显著提升

  “六稳”“六保”政策高效落实。出台促进中小企业达产增效和商贸流通企业扶持政策,兑现各类优惠政策资金3.3亿元,其中减税降费1.3亿元。新增城镇就业4938人,创新“两单两送两激励”模式,为企业输送劳动力1201人。新型政银担在保余额2.5亿元,发放过桥续贷、税融通贷款1.5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5000万美元、增长68%,增幅全市第一。新入库项目110个,总投资288亿元、全市第一。列入市集中开工项目41个,开工39个,开工率全市第一。争取中央及省市配套专项补助资金1.36亿元、非标专项债6.6亿元、棚改及老旧小区改造中央预算资金2.3亿元。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蚌五高速主体完工,S313淮河大桥即将合龙,合新高铁五河段、G344张滩至皖苏省界开工建设,五河通用机场、小溪电厂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工业经济回升有力。实施“工业攻坚年”行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2家,全市第一。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6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加快主导产业集聚,新增美迪亚、锐程等纺织企业27家,宏绿、众喜等绿色食品企业13家,众诚机电、正盛机械等机械制造企业25家。全年投入技改资金23.3亿元,同比增长44%。完成中联水泥技改、华芳纺织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等25个技改项目。

  现代服务业全面复苏。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建成五河之光等商贸综合体,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28家。积极繁荣金融服务业,实现人民币存贷款余额471亿元、增长20.3%,增幅全市第一。做大做强电商产业,实现电商交易额42.4亿元,与阿里巴巴合作建立客户体验中心,建成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1个、示范村6个,上行农村产品20种。

  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3.6亿元,新增发明专利91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东陵机电获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东博米业、维光塑胶跻身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举行首届“政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峰华机电等企业与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万航轨道与中科院合作开发5G轨道交通车辆无人驾驶系统。

  (三)突出全面精准,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效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实施“抗补促”专项行动,压茬推进“四季”攻势,完成“354+N”突出问题整改。投入扶贫资金1.2亿元,实施扶贫项目375个。大力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实现3000余名贫困群众就地就业。建立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制度,防止因疫因病致贫返贫。持续提高“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水平,完成232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和安居工程,教育扶贫、健康脱贫政策精准落地。实现剩余249户785名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

  污染防治取得实效。全面做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提升工作。打赢蓝天保卫战,PM10、PM2.5平均浓度全市最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提升。打好碧水攻坚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建立“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怀洪新河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启动沱湖生态修复试点,开展马拉沟生态修复。实施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妥善安置渔民213人。积极争创龙河省级示范河湖。被水利部列为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打好净土持久战,新增造林1.3万亩,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96%以上,入选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

  重大风险有效防范。加强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管控,依法打击非法集资活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控制在2.5%以内。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范经验在全省推广。县永泰银行连续6年获全国十佳村镇银行称号。争取特殊转移支付和抗疫特别国债资金5.5亿元、政府债券10.6亿元。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四)突出增添动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

  综合改革纵深推进。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启用“7×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大厅,企业开办提速至8个工作时。开展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试点,携手浙江玉环跨省联办“一件事”。推进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收入50万元以上的强村达28个。启动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招商引资成效突出。组建37支驻外招商组,实行离岗专业招商。创新开展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在绍兴等地举办投资环境说明会。全年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2个,协议总投资183亿元,完成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46亿元。成功签约林洋绿色能源、可牛了高端液态奶等项目。

  园区功能大幅提升。加快开发区基础设施升级,新建改造道路、雨污、供热、燃气管网35公里。清理盘活“双停企业”5家,盘活土地459亩,经验在全市推广。基本建成绿色食品产业园,开工建设自行车产业园二期。争创省级秸秆综合利用现代环保产业示范园。开发区调区规划获省政府批复。

  (五)突出统筹协调,城乡建设提质升级

  县城建设加快推进。加快县城综合开发,征迁金岗等5个棚户区,建设东凌府邸等5个安置区,交付花园新村等安置房2288套。出让土地30宗1866亩。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县中医院门急诊楼投入使用,五蚌燃气长输管道、致远学校、新城实验学校扩建项目加快推进。完成盐业公司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建成沱湖湿地公园、龙湖儿童游乐园和老县政府遗址公园,新增城市绿地38万平方米。

  农业农村充满活力。新建高标准农田9万亩。新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5.7万亩、“一户一块田”并地1.3万亩、稻渔综合种养1.2万亩。申集盛堂水产养殖、小圩华茂生态种养殖合作社被推荐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3家,现代牧业、新希望六和获批省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25个,“五河大米”“五河莲藕”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五河葡萄”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沱湖大岗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荣获省2019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县称号。

  城乡内涵不断提升。成功获评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省级卫生县城。建设沱湖至天井湖等水系连通项目,基本完成淮干蚌浮段行洪区移民迁建。建成运行东刘集、孙湖等水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以上。开展23个村“多规合一”村庄规划试点。建成2019年度25个省市县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实施村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改厕1.5万户,打造美丽庭院5.6万个。

  (六)突出共建共享,人民福祉日益增进

  民生保障更加完善。投入资金19.7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认真办理县人大代表票决的4件民生实事,“四好农村路”扩面延伸298公里,新建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350公里,建成8个乡镇镇区和56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完成4个乡镇镇区和24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技改,新建、维修和扩建70个村级卫生室。城乡医疗、养老保险和农村低保持续提标。建设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中心,村级大病救助基金扩面至143个村。

  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县管校聘”改革,面向全国引进18名优秀教育人才,完成178所智慧学校建设。建成4处社会足球场。加强县域紧密医共体建设,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建成应急广播体系,县图书馆荣获省“十家最美公共图书馆”称号。举办农民丰收节暨第三届五河螃蟹节。推进国防动员能力建设,退役军人得到妥善安置。全面开展第七次人口普查。审计、工会、科协、气象、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事业得到新加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工作实现新进步。

  社会治理卓有成效。认真开展“七五”普法和《民法典》宣传。实施信访积案化解攻坚行动,信访年度考核位居全市前列。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实现公共场所和重点部位技防设施全覆盖。持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1+10+N”安全生产整治三年行动。成功创建省平安渔业示范县。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面加强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认真办理县人大代表议案建议42件、县政协委员提案53件。深入开展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行为自查自纠,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监督谈话,营造风清气正、干事担当的浓厚氛围。

  各位代表,2020年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三五”胜利收官。五年来,我们在县委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创新兴县、开放活县、生态优县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美好五河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这五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二三产业比重近80%,三大主导产业加速集聚。先后荣获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省双拥模范县、省级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这五年,三大战役取得胜利,全面小康成色更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1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脱贫15219户43709人,在省考核中连续3年实现进位,2019年考核取得“好”的等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空气质量连续5年全市最优,实现全域净网还湖。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这五年,改革创新成效凸显,发展活力有效激发。持续简政放权,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商事制度改革,各类市场主体达3.7万户。完成三医联动和国有林场等综合改革,推进城市执法、文化市场、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74个,利用省外资金644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实现较大提升,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5件。

  这五年,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城乡环境持续优化。县城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1.7%。累计改造棚户区122.4万平方米,回迁安置1.2万套。建成徐明高速、104国道改线、浍河复线船闸和新浍河桥等重大项目;完成淮干蚌浮段行洪区调整、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一期工程;交付使用新城实验学校、博物馆、城南地表水厂。建成淮河休闲公园等公园绿地8个,县城绿地率达37.6%。

  这五年,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三农工作充满活力。建设高标准农田55万亩,颁发土地确权证书12.6万份,流转土地60万亩。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9家。创成安徽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9个。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环境保洁和乡镇所在地污水处理厂建设全覆盖。建设农村道路畅通工程1613公里,获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

  这五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累计投入85.7亿元,持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连续4年荣获省民生工程绩效奖补先进县称号。新增城镇就业3.8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稳步提高,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验收。医疗卫生改革持续深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提标扩面。法治五河、平安五河建设深入实施,人民群众幸福感实现新提升。

各位代表,织就华章实非易,事必躬亲方知难。五年来,我们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仗接着一仗打,谱写了在困境中奋进、在转型中发展的壮丽篇章。五年来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科学谋划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依法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武警官兵、政法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各驻五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五河建设发展的企业家和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受经济下行和疫情的双重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规上工业增加值等个别指标没有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创新发展能力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产值占比小、培育难度大,高质量发展缺少有力的产业支撑;产业链物流链不完善,主导产业断链缺链问题较为突出,企业物流成本相对较高;财政收支矛盾加剧,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优质资源供给不足;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此外,政府系统少数干部干事担当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问题仍然存在。我们将直面问题,全力整改,绝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盼。

  二、砥砺前行再出发,奋力谱写“十四五”发展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们要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明确“十四五”主要目标,积极落实一系列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

  “十四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打造皖北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集聚区优选地、安徽绿色能源发展新高地、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大基地和淮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奋力谱写美好五河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经济总量达到500亿,经济增速全市领先、皖北争先,确保进入全省前25位、力争前20位,进入全省同类县先进行列;建成纺织服装、绿色食品、机械制造和新能源4个百亿级产业基地,其中纺织服装达300亿产业规模。今后五年,坚持从“六个方面”发力,实现“六个更大”发展目标。

  (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质量实现更大提升。坚定不移把创新放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主动融入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高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度对接合作,建立创新发展平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链创新,支持主导产业上中下游企业创新发展,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建立支撑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60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件,创成省质量强县。

  (二)坚持产业引领,经济结构实现更大升级。坚定不移把产业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举措,着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工业强县战略,推动纺织服装、绿色食品、机械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改造,实现规模化集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绿色环保产业,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达60家,打造多个省、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健康养老、文化旅游和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显著提升。

  (三)坚持改革开放,对外合作实现更大突破。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等战略机遇,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聚焦长三角地区和南京、合肥城市圈,沿淮城市群、合新高铁线,精准开展招商引资。积极与长三角地区开展合作共建,打造皖北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集聚区优选地。借助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设立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提高企业外向型发展能力。深化各领域综合改革,持续简政放权激发活力,各类市场主体达5.3万户。

  (四)坚持全域协调,城乡格局实现更大优化。坚定不移把协调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构建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老城区功能,提升城南新区带动力,重点开发高铁新区,到2025年,县城建成区达35平方公里,城镇常住居民达35万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12345”工程,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更加宜居宜业的新农村。实施交通设施升级,建成合新高铁、沿淮铁路、蚌五泗高速、五河至蒙城高速,打造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创成安徽省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五)坚持绿色优先,生态建设实现更大进步。坚定不移把绿色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立足之本,树牢“两山”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逐步提升,土壤污染有效防控。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深入人心,早日实现“碳达峰”目标。

  (六)坚持共享发展,民生福祉实现更大改善。坚定不移把共享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健康五河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到新水平。

  各位代表!蓝图已绘就,扬帆正当时。我们坚信,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县人民的顽强拼搏和团结奋斗,“十四五”宏伟发展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三、创新实干勇登攀,全力开创2021年各项工作新局面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县十三届党代会五次会议精神,确保各项工作实现“十四五”开门红。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建筑业产值增长4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速、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减排均控制在省市下达目标以内,力争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中进入先进行列,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为此,我们将聚力攻坚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工业强县再攻坚,推动集聚发展新突破

  实施工业决战年行动。围绕主导产业深耕细作,锻造产业长板,补齐产业短板,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水平。加快荣旺纺织、青禾纺织等项目建设,实现开发区印染产业准入,开工建设印染产业园,全力冲刺纺织服装百亿级产业规模。新希望六和项目存栏生猪100万头、饲料厂建成投产,建成可牛了液态奶一期项目,绿色食品产业园入驻企业6家以上。加快宏盛轴承、富滨实业等项目建设,建成自行车产业园二期,入驻企业5家以上。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实施现代牧业、金盛矿业等技改项目,投入技改资金26亿元,增长20%以上。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60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以上。

  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4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5件。支持华超新材料、耀洋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新增企业10家以上。组织阳明达、亿丰生物等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新增企业10家以上。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开工建设科创产业园、纺织产业园一期,组建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研究院,争创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加快企业数字化改造,在新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上取得新突破。

  推进三年倍增计划。实施优质企业倍增行动,重点支持五河春生物科技、嘉誉伟丰机电等企业实现税收倍增,力争税收超百万元企业达35家以上。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重点培育东陵机电、淮酒酒业等企业实现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发展。实施民营企业提效行动,打好减税降费、稳贷增信、惠企便民“组合拳”,新增市场主体6000户。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方式,建立规模达5亿元左右的产业发展基金。落实清欠民营企业账款长效机制,严防新增拖欠行为。

  (二)扩大投资再发力,厚植经济发展新动能

  打好项目建设关键战。按照干当年、备三年、看五年、谋十年的思路,全面加强项目工作。紧盯“两新一重”,谋划重点项目200个以上,总投资超1000亿元。落实“四督四保”和“周调度、月推进、季观摩”机制。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申报,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天嘉纺织、高铁站前片区等100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全年新入库项目100个以上、总投资240亿元,保持入库项目数和投资额全市领先。

  发动招商引资新攻势。深耕长三角、紧盯珠三角,精准开展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产业链招商和专题推介活动。大力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重点做好品牌服装、食品精深加工和整机制造类企业招商,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水平。坚持招大引强不动摇,力争在引进国内500强、行业百强、央企、上市公司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全年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3个,总投资160亿元以上,其中10亿元至50亿元产业项目2个,50亿元至100亿元产业项目1个。

  掀起服务实体新热潮。落实“五减”综合举措,持续减轻企业负担。加强实体经济融资保障,实现新型政银担在保余额3亿元,税融通业务5000万元,商标、专利权质押贷款1亿元。支持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新增省科创板上市企业15家以上。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全力解决企业用工、融资、用能等要素保障问题。营造“亲”“清”政商关系,持续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把企业家当成“自家人”,把企业事当成“自家事”,让企业家在五河安心创业、愉快生活。

  (三)乡村振兴再推进,增强农业农村新活力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坚持定期核查,发现问题动态清零,确保脱贫攻坚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严守耕地红线,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新增高标准农田10万亩。新增流转土地1.6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0个,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家,产值增长10%以上。深入推进省“五个一批”建设,做强粮食、牛奶、生猪、蔬菜和水产等优势农产品,推进磊源、润博农业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加工示范基地。争创省农产品加工20强产业园和20强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做好“五河螃蟹”“五河鳙鱼”全国名特优新产品申报工作。

  大力推进乡村建设。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县乡道路提档、农村电网升级和城镇燃气管道项目建设,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标准。持续开展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实施水系连通、沟塘清淤和堤坝升级工程,提高水资源调配和管控能力。完成2020年27个省市县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立农厕管护长效机制,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和生活污水设施运维水平。加强乡村振兴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四)改革开放再出发,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打好改革“组合拳”。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全省一单”权责清单。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机制。推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扩大跨省联办“一件事”覆盖面。深化财政预算改革,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组建五河投资集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规范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营,全面推行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主动融入长三角。积极推进园区共建,与长三角地区合作建设“园中园”,探索发展“飞地经济”,实现产业联动发展,打造皖北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集聚区优选地。加强与沪苏浙相关城市结对共建,引进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合作建设教育共同体、区域医疗中心和康养基地。借助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平台,支持企业自营进出口业务,做大做强跨境电商产业。

  搭建开放新平台。提高开发区“八通一平”标准,升级供电、供热、供气、供水等管网,建成运营城南污水处理厂。处置“双停企业”10家,盘活闲置低效土地1000亩。推进“一区多园”建设,发挥自行车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产业集聚和引领作用。加快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力争在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中进位争先。

  (五)现代服务业再提质,打造消费引领新基点

  加快服务业繁荣发展。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生产性产业,全年新增存贷款余额54亿元,同比增长11.5%,加快智慧冷链物流园建设,在县城东、南、西三个方向,谋划建设汽车综合服务中心,打造皖东北区域性物流中心。全力提升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医疗康养结合服务中心建设,发挥水资源优势,办好五河螃蟹节、浍南荷花文化节和沟东梨花节。注重发展互联网、软件信息、房屋租赁、居民修理等服务业态,全面提升营利性服务业发展水平。

推动消费回暖升级。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全年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15家以上、规上服务业企业5家以上。建成五河印象等商贸综合体,繁荣提振万福商业街、金海商城等老城区商业区,打造顺河老街、中央广场等特色商业街,支持房地产、建材、家电和汽车消费产业发展,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拓展服务业态,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行动,支持“五河螃蟹”“五河酥梨”等名优农产品拓展国内市场。实施“互联网+”工业产品出园行动,推进开发区企业建立网销平台,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大力推行云购物和直播带货模式。全年新增电子商务经营主体100家以上,在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创建上取得突破。

  (六)城市更新再提速,拓展县城建设新格局

  升级城市大建设。完成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构筑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框架。精致化提升老城区,高标准建设城南新区,高起点规划高铁新区,构建“三足”鼎立的县城发展格局。加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实施冯刘、柿马二期等4个征迁项目,新开工建设书香学苑、盛景嘉苑三期等安置区,基本建成东凌府邸、西凌安置区三期。大力推进城市综合开发,高标准开发老县委、港隆文具等地块,高品质建设润都壹品城、碧桂园等房地产项目,提高县城整体品质。

  打造综合大交通。全力推进合新高铁五河段建设,让全县人民尽快实现高铁梦。建成通车G344张滩至皖苏省界、S313头铺西至望淮岭改线工程,打通连接苏北、长三角的断头路。竣工投用蚌五高速五河段,实现与蚌埠的高速连通。加快蚌五高速五河至泗洪段、五河至蒙城高速公路建设,开工G329临北至临淮关淮河大桥,畅通对外连接通道。启动建设淮河现代港口物流园,充分发挥淮河黄金航道优势。

  推进城市大管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实施文明创建三年行动计划,积极争创省文明城市,巩固省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实施县城路网管网升级改造,延伸青年南路、女山路等道路,实现蚌五长输燃气管道全线贯通,推进供热管道进小区。持续推进“两治三改”,确保新增违建“零增长”、环境整治“无盲点”。开展县城周边环境整治提升,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规范城区犬只管理。加强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实施县法院宿舍等11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施5G通信网络提升工程。新增城市绿地30万平方米,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让全县群众推门见绿、起步闻香。

  (七)生态建设再夯实,营造绿色宜居新空间

  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五控”措施,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专项行动,确保PM10、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空气优良天数持续提升。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加强沿河污染源治理,巩固提升怀洪新河水质。实施沱湖大岗北侧水域生物多样性替代试点,加快沿湖涵闸前置库生态项目建设,实现入湖涵闸监测全覆盖,推进沱湖湖滨带建设。巩固禁捕退捕工作成效。强化土壤污染治理修复,严查固体废弃物和危险物非法转移倾倒行为,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持续减少塑料污染。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严守“三线一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加强河湖湿地生态修复,落实沱湖生态补偿机制,推进跨界河流综合整治,形成上中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体系。推深做实林长制,开展林业增绿增效和“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行动,发挥森林碳汇在“碳达峰”“碳中和”中的重要作用。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支持传统企业更新工艺技术、装备,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坚决遏制上马高耗能项目。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风能、光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推进林洋光伏、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创成省级秸秆综合利用现代环保产业示范园,打造绿色能源发展新高地。支持装配式建筑和新型建材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宝业建工、长兴新材料等企业建设。

  (八)民生保障再聚焦,促进人民福祉新提升

  织密卫生防控网。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健全完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防控机制,备足防控物资,提高县医院、中医院核酸检测能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稳定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队伍,提升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能力,建成交付县医院门急诊楼,推进县疾控中心规划建设,持续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补齐公共卫生基础短板。

  扎牢民生保障网。深入实施33项省级民生工程和县民生实事。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以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高中教育质量,规范职业教育,办好特殊教育,发展好普惠性托幼服务机构。建成城关中心小学、致远学校、北斗星幼儿园和新城实验学校扩建项目。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推进乡镇公共体育设施“三个一”建设。持续做好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提标工作。推进村级大病救助基金扩面提升。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三级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和失能半失能人员集中供养率。

  筑牢社会安全网。开展信访突出问题化解攻坚行动,深入推进“四下基层”“四最”试点,及时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开展“八五”普法,推进法治五河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五河”。推进“铸安”行动常态化常效化,加强小区企业消防设施无水整治,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加快食品药品追溯体系建设,严格冷链食品监管,筑牢食品药品安全防线。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争创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全面落实“1+9+N”总体部署,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各位代表!重任千钧,惟有担当。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和全县人民新期盼,我们必须把改革发展重任扛在肩上,把人民群众所思所盼牢记心间,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打造让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和廉洁政府。

  坚定立场,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

  牢记宗旨,务实担当干事业。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民之所呼,我必有应,民之所盼,我必有为。坚持在实干中锤炼筋骨,做到直面困难不回避,解决问题不拖延,不断提升在危机中把握新机、在变局中开拓新局的能力。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健全容错纠错和考核激励机制,让勇于担当者更有力量底气、干事创业者更加奋发有为。

  恪守法纪,从严从实厉法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工作和社会事务。完善依法决策机制,严格履行重大行政事项决策程序。坚持重大事项向县委报告制度,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廉洁履职,驰而不息转作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提升政府效能。立足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党内政治监督谈话,认真开展反腐败斗争,坚决惩治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

  新征程任重如山,新使命初心如磐。当前,五河正处于爬坡过坎、负重奋进的关键时期,要成就五河繁荣发展的美好梦想,惟有奋斗拼搏去争取、实干担当去创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奋发有为,为加快建设水韵独具最美皖北水乡,奋力开创美好五河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