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5 20:53   责任编辑:www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2月4日在大埔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大埔县人民政府县长 熊锋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0年主要工作和“十三五”发展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实业富县、文旅兴县”发展思路,坚持生态优先,突出人文引领,推动绿色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县生产总值91.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3.55亿元,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5亿元,分别比增1.7%、2.8%和1.5%,增速分别排在全市第五、第四和第四。
——精准施策强推进,“三大攻坚”成效显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达到20625元。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累计筹集扶贫资金6.86亿元,实施到村项目3100多个、到户项目21万多个,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4805户、贫困人口10478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57条省定相对贫困村均达到退出标准,全面小康胜利在望。消费扶贫深入开展,20家企业80个农产品进入省扶贫产品信息名录,实现销售收入2.02亿元。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100%,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99.7%,水环境质量、大气质量分别排在全市第一和第二。国家生态功能区考核取得较好成绩,获得中央奖补资金1.9亿元。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重点领域风险有效防控,政府全年无新增隐性债务,金融秩序保持稳定。
——聚焦聚力稳增长,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号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县动员、全民行动,迅速构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唯一1例外省输入型确诊病例经过16天治疗康复出院,实现本地防控“零感染、零扩散、零死亡”。我们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夺取“双统筹、双胜利”,及时出台实施17条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3月初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复工,新增减免税费1.42亿元、降低社保费8781万元、延期还本付息2.49亿元。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5家企业建成新生产线,建成10家展销展示中心、2家创新孵化中心,高陂镇青花瓷小镇初具雏形。县城工业小区入园企业5家,其中鸿富瀚全年产值4100万元,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上规;旭平首饰建成4栋厂房,预计春节后可正式投产。博富能公司实现逆势增长,全年产值达2.27亿元、比增30%。引进梅州市博钺电子有限公司落户大麻镇,有效解决高陂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就业问题。大埔电厂实现产值16.47亿元,二期工程征地拆迁基本完成并签订了三大机组采购合同。启动赤山园区规划建设工作,初步确定了选址。投入4.7亿元完成省级蜜柚、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建设,建成大埔蜜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科研平台,完成西岩山万亩茶文化产业园建设。成功承办第三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投入2200万元建成全市唯一的5G+农业大数据平台,在全省茶叶产业大会和2020世界数字农业大会参展期间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领导的好评。大埔入选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名单,获得“2020中国茶业百强县”称号,西岩茶叶、凯达茶业上榜2020中国茶业百强企业。顺兴、万川千红2家蜜柚企业产品获得出口美国市场认证。梅州柚•大埔蜜柚获“欧盟认证”,正式受到欧盟协定保护。与顺丰集团丰农科技联合成立梅州柚都都果业有限公司,区域公用品牌“嘟嘟蜜柚”初具影响力。动工建设蜜柚康养小镇酒店,完成长寿文化馆建设。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增国家3A级旅游景区2家。三河坝红色主题历史文化游径入选省历史文化游径名单,陶瓷文化之旅线路入选省级工业旅游精品线路。
——破难攻坚补短板,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全力以赴推进总投资399.32亿元、年度投资计划96.44亿元的121项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77.56亿元。大潮高速(含大漳支线)建成通车,进一步拉近了与潮汕揭和厦漳泉的时空距离。大丰高速进入勘察设计阶段,大埔至潮州港疏港铁路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完成高陂赤山至留田段过境公路一期、三河至松口、茶阳至三河、西河北塘至纯德、根子栋至光德、大麻坑尾至裕洲、枫朗隔背至岽顶湖等路面改造工程和密坑大桥建设,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225公里,县城过境公路二期基本完成。省道S221线湖寮至枫朗段、S222线坑口至高陂段、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库周公路改建、莲塘大桥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三河坝干部学院主体工程全面封顶。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完成12138亩土地、701座房屋的征拆,如期下闸蓄水,实现无上访、无阻工、无障碍。第二自来水厂正式动工,完成富溪水等3宗28.12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梅潭河三河至湖寮段等碧道建设扎实推进。集中精力、破难攻坚,顺利解决了新诚基五丰稀土矿扩界、县城工业小区山林纠纷等问题,征拆了张云栽实验小学路口2栋旧房、岭下堤水路1座老屋,新争取建设用地指标1790亩、新征土地2025亩,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坚持不懈优环境,城乡发展出新出彩。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打通县城内环东路、梅潭河堤岭下段和文化路延伸段,完成大埔大道一期、大兴路、黎家坪河堤路提升改造,县城垃圾填埋场除险加固全面完成,县城第二水质净化厂建设扎实推进。奥园商业综合体建成开业。西河镇“十村联动”、大麻镇“六村共同缔造”等示范片取得新进展,成功打造枫朗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示范带。深入开展“两美”行动和“三清三拆三整治”回头看,245个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其中123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新增“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22个,建设了15个联村兴业富民服务中心。西河镇漳北村获评“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建成高标准农田1.55万亩,完成水田垦造5659亩。拆旧复垦累计交易面积852亩,获得交易资金3.8亿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0.8万亩以上,生猪存栏出栏水平加快恢复。
——坚定不移激活力,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14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免证办”,行政许可事项时限压减率93.9%,即办率96.6%,下放627项事项至镇级、63项至村级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现全流程“一个窗口”“一站式”服务,不动产登记全面提速。“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扎实推进,167项可查询事项进驻“粤省事•梅州”。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县工程,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专利申请量达449件。成功引进全市首家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梅州市中兴达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成功承办2020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推进会暨梅州市特色产业知识产权主题研讨会,挂牌成立全省首个县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站。
——倾心倾力惠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县八成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虎山中学老校区主楼东西两翼改建和城东实验学校、高陂实验学校建设加快,动工建设西岭实验学校。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内儿科楼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县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业务用房综合楼、县慢性病防治院门诊楼、光德卫生院迁建工程和大东、洲瑞卫生院保障房建成投入使用,高陂中心卫生院迁建工程宿舍楼封顶、住院大楼和综合楼建设有序推进。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3574户、增长53%;城镇新增就业20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平安之乡先行地建设成效明显,扫黑除恶纵深推进,社会持续和谐稳定。百侯侯南村评为“全国文明村”,西河漳北村、百侯侯南村成功创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红色政权首个公安局——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历史陈列馆开馆。县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县档案馆新馆、气象综合探测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从严从实强自身,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坚持向县委、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情况,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7件、政协委员提案38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为100%。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自觉接受省委巡视监督,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巡视发现指出的问题。加强审计监督和整改,严格预算管理制度。积极创建模范机关,涌现出一批抗疫先进、劳动模范等典型。
各位代表,2020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胜利收官。时间丈量着发展的进度,也标示出攀登的高度。“十三五”时期是全县上下开拓进取、跨越赶超的五年,是外在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扩大的五年,是县域实力加速提升、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基本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这五年,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91.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 23601元,分别是“十二五”末(2015年,下同)的1.29倍、1.26倍,年均分别增长5.3%和4.8%。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十二五”末的1.35倍、1.31倍和1.25倍,年均分别增长6.2%、5.6%和4.6%。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不断提高。放大全省推进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的效应,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十三五”期间获得中央和省转移支付资金149亿元、各类政府债券资金25.4亿元。
这五年,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末的25︰25︰50调整为30∶20∶50。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院士工作站1个、“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升级为省级产业转移园,入园企业30家,其中“上规”16家;县城工业小区成功享受省级产业转移政策。实施技改项目85个,16家企业申报技改扶持资金4474万元。陶瓷产业基地认定为全市首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高陂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成功申报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省级以上“星创天地”5家、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1家。圆满完成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梅州(大埔)分会场等系列活动。大埔获评“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柑橘产业30强县” “中国最美茶乡”,嘉应茶•大埔乌龙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梅州柚•大埔蜜柚入选中欧地理标志、获评“中国气候生态优品”,北塘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文旅兴县取得显著成效、大放异彩,全县4A级景区达到2个、3A级景区9个,获得国家级荣誉15项、省级荣誉17项。
这五年,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十三五”期间,扎实推动479项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76.22亿元。完成交通投资112.1亿元,比“十二五”翻一番。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455公里,五年增加72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34.3公里,比“十二五”末增长22.1%。大潮高速公路(含大漳支线)建成通车,新改建、改造国省道170.3公里,100人以上自然村通达公路624公里,完成357条1835公里县乡道生命防护工程,新建大桥5座、改造危桥12座。投入11.75亿元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7宗131.5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和79宗村村通自来水、83宗人居环境集中供水工程。完成电网投资5.8亿元。
这五年,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实施城市更新“微改造”,县城建成区面积8.5平方公里,比“十二五”末增长16.4%。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8.2%,比“十二五”末提高2.6个百分点。实施“三旧”改造项目5个,提升改造县城28条16.77公里市政道路。圩镇建设扎实推进,百侯镇、西河镇入选“广东旅游风情小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效明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厕数10.3万户、普及率达100%,建成公厕1067个。完成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
这五年,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完成碳汇造林5.4万亩、森林抚育71.7万亩,森林覆盖率78.99%。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五年居全市前列,出境水质常年保持II类以上,韩江入选全国“最美家乡河”,成功创建世界长寿乡、阴那山国家森林公园,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获得备案,西河镇北塘村、黄堂村评为“国家森林乡村”。河(湖)长制全面落实,“五清”“清四乱”成效明显。新建镇级污水处理厂19座、村级污水处理站30座、镇村污水管网83公里,新增污水治理能力2.13万吨/日。
这五年,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坚持每年办好省市县十件民生实事,五年投入财政资金32.06亿元实施重点民生工程建设。新增城镇就业1.14万人,城乡低保等6项底线民生保障水平逐年提高。投入8.62亿元,新改扩建学校21间,增加学位8100个。筹集2.2亿元成立县教育发展基金。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投入16.7亿元,迁(改扩)建医院15间,新建乡镇卫生院保障房7间,完成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232间。成功创建9个省卫生镇、160个省卫生村。全县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6处、超过全市11处的一半,23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群众体育蓬勃发展,镇、村级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100%,新建各类足球场58块。平安大埔、法治大埔建设深入推进,获评“广东省最安全城市”,圆满完成扫黑除恶三年专项斗争,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保持全省前列。完成“七五”普法工作,西河司法所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兵员征集和退役军人、双拥等工作扎实推进。稳妥应对强台风、强降雨等自然灾害,三级应急体系基本建成。妇女儿童、老龄、慈善等事业取得新进步,食品药品监管、信访、外事侨务、机构编制、档案、方志、民族宗教、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五年的艰苦奋斗,五年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大埔乘势而上、加速振兴的坚实基础,开启了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崭新局面。这些成绩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奋力拼搏及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大埔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驻埔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省市驻埔单位,向关心支持大埔发展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稳不忘忧,好中知难。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大,主导产业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经济结构还需优化;融入大湾区、海西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各类要素还不够集聚,平台还需优化,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还存在压力;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短板仍较突出,生态环保任重道远,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尚有差距,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亟需破题;部分干部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增强斗争精神,强化使命担当,直面短板问题,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和2021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十四五”时期,是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抓好“十四五”时期各项工作,极其重要。根据县委提出的《中共大埔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我们编制了《大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全会要求和“1+1+9”工作部署,市委七届十次全会要求和“123456”思路举措,县委“456”工作举措和“12341”原则,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系统观念,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抓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实业富县、文旅兴县”发展思路,坚持生态优先,突出人文引领,推动绿色发展,打造梅州康养文旅融合之星,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县,确保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全县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协调增长,全县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展望2035年,全县综合实力将大幅跃升,生态优势更加凸显,特色经济体系基本建成,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民生福祉改善更有温度,人均主要经济指标更加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全过程、各领域,努力实现大埔中长期和远景规划目标。
——坚持创新发展,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强化创新平台和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动力和活力。至2025年,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1.35%以上,主导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占比持续提升,“四新”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坚持协调发展,形成城乡融合新局面。统筹推进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乡发展短板。全力推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建设,加速融入湾区“123”交通圈,逐步形成“井”字型对外高速路网。进一步优化县域城镇空间格局,合理配置城乡资源,加快城乡协调融合发展。至2025年,县城补短板强弱项、重点镇提质升级、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力争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美丽宜居村达到90%以上。
——坚持绿色发展,塑造生态文明新优势。始终坚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建设高质量水源涵养林、生态景观林带、乡村绿化美化等林业生态工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河(湖)长制,全面提升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质量,让绿色优势更优质。至2025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生态优势更加凸显,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坚持开放发展,开拓合作共赢新格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围绕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主动参与“双循环”,积极融入“双区”“双城”建设,深化海珠—大埔对口帮扶,高标准建设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赤山园区,承接大湾区、海西区产业外溢辐射,参与区域产业分工,推动陶瓷、农业等传统产业融入“双区”产业创新链、价值链。至2025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外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高。
——坚持共享发展,谱写民生福祉新篇章。加大投入,构建更加优质均衡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加强特殊群体关爱救助。统筹安全与发展,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大埔、法治大埔。至2025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有效缓解,社会更加安定和谐,人民生活满意度显著提高。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2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与去年基本持平;完成市下达能耗双控指标。重点抓好 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抓项目稳增长,筑牢更加坚实的发展根基
精准发力谋项目。紧盯上级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动态,围绕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优质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投资计划。强化动态管理机制,充实完善“十四五”重大项目储备库。聚焦产业转移方向,全面对接大湾区、海西区,大胆谋划引进一批体量大、质量高、带动强的重大项目。
凝心聚力建项目。坚持“项目为王”,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确保总投资474.04亿元的104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4.9亿元以上。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大丰高速,完成大埔至潮州港疏港铁路前期工作,积极争取梅漳厦高铁、平蕉大高速、韩江三河坝至潮州港航道扩能、梅坎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列入规划。推进县城过境公路(三期)、省道S221线湖寮至枫朗段、S222线坑口至高陂段、S227线枫朗至高陂段、国道G235线胜坑至丰埔桥和茶阳至县城段改建,以及湖寮至高陂、高陂赤山至留田段过境公路二期等项目建设,抓好高陂赤山至桃花段、大东镇坪山至花萼楼和洲瑞赤水至党溪旅游公路、大麻至高陂旅游产业道路、莲塘大桥等项目建设。推进国省道提档升级和美丽公路建设,完成60公里新农村公路硬底化。完成湖寮镇密坑水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和韩江治理工程大埔段等5宗中小河流治理、梅潭河等3宗碧道建设,抓好茶阳防洪堤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三河坝干部学院建设,争取7月1日前建成投入使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统筹资源抓保障。用好县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总指挥部和专项指挥部,统筹各类项目库建设,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和“五个一”机制,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 强化要素保障和全程跟踪服务,全力突破征地拆迁、用林、用地、环评、资金、基础配套等瓶颈制约,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二、调结构促转型,构建更高质量的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制造业。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推动电力、陶瓷等传统产业上规模、增效益、壮品牌。引进陶瓷上下游大型龙头企业,探索陶瓷与酒店、酒类、家具、茶叶、文创等行业跨界合作。发挥大数据作用,推动陶瓷等企业“上云上平台”。支持陶瓷等企业利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短视频等载体,稳住国际市场、拓展国内市场。突出高陂青花瓷小镇产业特色,推动陶瓷文化和旅游文化深度融合,打造特色街区。全力确保大埔电厂二期上半年动工建设,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首台机组3月份发电。支持博富能等企业扩能增效;加快德达陶瓷智慧园区建设,确保欣红光电功能陶瓷和玉丰特陶延链扩产项目年内建成投产,丰富大埔陶瓷品种;支持吉玉、欣红等企业合并上市,全力打造制造业“龙头”。抓好“保规上”“育上规”,新增规上企业3-5家。
发展壮大文旅康养产业。做好“红色、绿色、古色”三篇文章,加快创建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水库为核心,以水为轴、文化为魂,串联周边景区景点,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标准建设九龙湖风景区,抓好周边环境和公共设施建设,打造“韩江画廊”,力争打造岭南地区最佳滨水康养度假胜地。加快规划建设大埔客厅,6月底前完成梅潭河五丰段碧道和红色苏区旅游接待中心建设。全力确保5月20日前邹鲁故居椿森第和老县委办公楼完成修缮重新开放、张弼士博物馆和田家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开放,力争张弼士故居旅游区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规划建设世界长寿博物馆、长寿食品产业园,举办长寿讲坛,抓好蜜柚康养小镇建设,努力打造康养产业发展示范区。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投入2.36亿元新建123个移动5G基站,谋划建设县产业转移工业园智慧化改造工程、5G+农业大数据二期等项目,有序推进市政、交通、能源、水利、农业等领域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支持企业研发机电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的陶瓷新材料,加快融入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条。大力鼓励支持快递物流行业发展壮大,加快建设县城物流园。
加快建设产业园区。推进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赤山园区(一期)建设,打造闽粤经济合作区(大埔园区),力争两年内成功申报为省级高新区。加快县城工业小区配套设施建设,谋划建设工业小区大道。加强服务、创造条件,力促卓粤汇鑫、旭平首饰、国良食品、嘉颖新材料、鸿富瀚上下游企业(聚酰亚胺及石墨片项目)等入园企业当年建设、当年投产。推动蜜柚、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争创油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强化要素保障和平台服务,完善园区绩效评价,提高项目亩均效益。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压实镇(场)和部门招商责任,强化驻外招商工作队前哨作用,瞄准大湾区、潮汕揭和厦漳泉等重点区域,深入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用好商会、展会、乡贤等资源,推动“客商回归”工作常态化、项目化,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个。
三、重科技强创新,打造更加强劲的发展引擎
加快创新载体建设。规划建设县工业园产业创新中心和科技孵化园。加快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支持大埔蜜柚研究院、大埔茶学院、光电功能陶瓷实验室等产业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促进农业新品种、种植新技术、陶瓷新材料等创新成果应用转化和产业化。力争新增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力争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40%,新培育认定5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专利500件、专利转化400件。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建设,依托中兴达知识产权公司和大埔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站等平台,提升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努力建设人才高地。认真落实省“科创12条”、市“科创20条”和县“人才发展17条”,培育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科研团队。支持大埔职校与嘉应学院合作开设特色专业,加大农业种养、陶瓷生产、食品精深加工和销售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在医疗保障、子女入学和配偶就业等方面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优质服务。
四、夯基础促统筹,推动更加协调的城乡发展
加快城镇提质扩容。启动新一轮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实施“三改一建”工程。科学制定县城“三旧”改造规划和统一的拆迁补偿安置标准,抓好奥园广场及城东等3个“三旧”改造项目建设,配套规划建设市场、学校、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推进8个县城老旧小区改造。确保内环东路综合市场建成投入使用。加快大埔大道等12条道路二期、北环路提升改造工程,打通人民东路和内环中路,抓好翰林华府路口和大埔大道人行天桥建设。加快第二自来水厂、第二水质净化厂、城区截污管网等建设。统筹财政资金1500万元通过竞争方式选定1个镇(场)打造特色示范圩镇,加快推进高陂青花瓷小镇建设,统筹抓好三河红色小城镇、百侯和茶阳历史文化小城镇规划建设。加强城市综合执法,实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引入社会资本建设智慧停车场,推进城区公共车位智慧化管理。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持续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掀起“互看互比互学”乡村建设行动热潮,大力推行“10+5”竞选机制,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加快推进以百侯为中心的客家人文示范区、以高陂为中心的韩江人文生态瓷乡示范区、以三河为中心的红色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以茶阳为中心的生态功能保护示范区,以及高陂桃源“人居环境+陶瓷”、三河湖寮“红色+研学点”示范片建设。推进美丽细胞和回乡联村工程,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完成293个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加强镇村自来水管理,让群众喝上“放心水”。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实施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大行动,抓好“四沿”乡村风貌带建设。
打造农业特色品牌。以蜜柚、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龙头,加快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争创国家级、省级数字农业试点县,运用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产品“种、管、采、销”精准化。建立蜜柚生产标准,加强“三品一标”管理,用好大埔蜜柚研究院科研阵地,培育一批新优品种,扶持梅州柚都都果业等龙头企业打造蜜柚高端精品。与省农科院合作建设大埔茶叶研究院,强化技术、人才、品牌等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促进茶叶品质提升。加快广东供销(梅州大埔)天昭冷链物流产业园建设,推动建立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路径,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让大埔的优质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加强种子库建设。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水田垦造、拆旧复垦工作,加强粮食仓库建设。
五、深改革增动能,推进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千方百计保企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推行“证照联办”改革,探索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优化企业投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和审批服务便民化。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实施“粤系列”移动应用触达工程,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完成大埔政务云中心、公共财政综合管理平台(一期)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行承诺制,完善失信约束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提高信用大埔建设水平。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化镇级体制改革,赋予县级行政职权,动态完善权责清单,实行镇级综合行政执法。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深化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土地管理等领域改革。完善重大疫情及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模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全面铺开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打造一批农村“三变”改革示范点,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积极融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主动服务国内大循环,以大埔所长湾区所需为导向,全面对接“双区”“双城”、海西区和沿海经济带,参与区域产业分工,推动陶瓷、农业等传统产业主动融入“双区”产业链。深挖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内需潜力,立足“搞活大流通、对接大市场”,深化与顺丰速运等物流公司战略合作,加强产品品牌体系和流通体系建设,鼓励陶瓷工业和茶叶、蜜柚等特色农业企业在国内大中城市设立分销点,让更多的大埔产品进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供应链。以陶瓷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为契机,建设好陶瓷博物馆、青花瓷广场和展示中心、陶瓷大卖场等,提升陶瓷产业国内大循环水平;探索海外仓建设,培育跨境电商和外贸新业态,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六、治环境优生态,推动更可持续的绿色发展
持续夯实生态屏障。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完善跨界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实施韩江流域水质保护规划项目,确保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落实森林火源管理条例,全面实施“林长制”。开展高质量国土绿化行动,抓好广东南岭国家公园辐射区大埔段建设,推进“碳普惠”“碳中和”项目和碳排放交易,全力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和森林小镇。
持续强化环境保护。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新增村级污水处理设施89个、新建污水管网25.8公里。坚持治污精细化管控,确保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98.5%以上。积极创建“无废城市”。推行垃圾分类,加快推进大麻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抓好全县生活垃圾转运至梅州市奇龙坑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工作。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
七、惠民生增福祉,促进更加公平的成果共享
强化兜底保障暖民心。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800人次以上。加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服务,托底帮扶困难人员就业。高质量推进“粤菜(客家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加快大埔小吃线上平台建设。做好劳资纠纷预防处置和矛盾化解工作。办好养老、医疗保险,加大低保救助、特困供养、孤儿保障力度,确保城乡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机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的关爱服务。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理顺医保经办机制体制。
发展社会事业聚民心。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稳定教育投入,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坚持每年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4%用于教育。加快推进西岭实验学校建设,完成高陂实验学校和城东实验学校二期工程,新增学位2700个。积极争取省政府再投入60亿元支持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政策资金,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二期改扩建、高陂中心卫生院迁建、县人民医院后勤保障综合楼、县妇幼保健院(原疾控中心)升级改造、大埔县慢性病防治院精神科住院大楼、县中医康复中心建设。加快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推进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编制全县公墓建设规划,加强骨灰安葬(放)设施建设管理和违建墓地专项整治。建设一批非遗展示馆、传习中心和传习所。谋划建设县城群众文体中心。开展乡村文化、社区文化等基层文化活动。创作更多文艺精品,打磨提升《血色三河》等作品,争取全国巡演,扩大文艺影响力。
提升治理水平安民心。抓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项目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常治长效扫黑除恶机制。探索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红色基因引导乡村善治”等基层治理大埔模式,全面构建“五治联动”乡村治理体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动社会治理向基层放权赋能。强化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提高应急管理、抢险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完善信访制度,强化排查化解稳控。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推动国防动员、军民融合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今年首次实行人大代表票决制,我们拟订了2021年县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交会议审议。我们将把更多财力用于保障民生、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切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八、讲政治敢担当,建设更加高效的服务政府
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两个维护”贯彻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上级和县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能力。坚持重大事项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向县政协通报,办好建议和提案,自觉接受依法监督和民主监督。认真落实巡视整改事项,加强审计监察,推进依法治统,加大政务公开力度。
坚持高效执政。坚持不懈转作风,将老区苏区精神和特区精神充分融合,坚持“实在、实干、实绩”工作导向,对重点工作、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实行项目化管理,努力让政府工作“定必干、干必成、成必优”。积极创建模范机关,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
坚持廉洁从政。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纠“四风”与树新风并举,紧盯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关键岗位监督问效,实现勤政廉政两手抓、双促进。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持之以恒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确保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
各位代表,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扩散蔓延,我国多地接连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我们必须慎终如始,时刻绷紧防范之弦,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坚持做好内外同防、进出同防、城乡同防、人物同防,强化重点场所、重点人员和重点环节管理,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各位代表!百年征途谋新篇,雄心壮志启新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逐梦前行,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奋力谱写大埔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