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16 22:43   责任编辑:wzw@2022
(2021年3月9日在江口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江口县人民政府县长 杨 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2020年极不平凡。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和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挑战,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必答题”、答好“加试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历史性大考中交出了优异答卷。我们众志成城战疫抗灾。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织密疫情防控网,及时对2名新冠肺炎病例实施转诊救治,有效防止疫情扩散。迅速扎实开展“5·4”重大风雹、“6·29”特大洪涝灾后重建工作,全县抗灾救灾、处置重大疫情的应急保障能力、医疗救治能力、社会动员能力显著提升。我们全力推动经济复苏。全面加强招商营商,2020年营商环境评估位列全省第33位、全市第2位,较2019年上升15位;与万达集团等知名企业成功签约,全年共签约项目53个、开工52个,签约资金70.3亿元,到位资金47.5亿元。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14个,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成功承办2020梵净山抹茶大会和梵净山水博会,抹茶、饮用水等绿色工业快速发展。新增上规入统企业5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文化旅游业在全市率先复苏,上榜2020年中国旅游百强县,接待过夜游客65万余人次。我们优先保障民生民利。县医院传染病防治综合大楼开工建设,疫情防控“九大能力”建设全面完成。县一完小改扩建项目投入使用,新开工2所普惠性幼儿园。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分别提高到625元/月、4308元/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00余万元,调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25件,追回民工工资750余万元。我们着力抓好风险防范。化解隐性债务14亿元,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的187.11%。化解省市交办重大风险60件,化解率100%;化解县级自查风险30件,化解率100%。全年无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2020年人民群众安全感位列全省第一、政法机关满意度位列全省第二。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经过5年的持续奋斗,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五年来累计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7.43亿元、专项债券资金50.52亿元。2020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70.11亿元,年均增长8.0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8亿元,年均增长4.9%;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05亿元,年均增长12.9%;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8.9亿元,年均增长14.05%,五年累计完成投资361.46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73.5亿元、86.8亿元,分别是2015年的1.2倍、1.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2亿元,年均增长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81元,年均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02元,年均增长10%。
五年来,我们克难攻坚,弘扬脱贫攻坚“四拼四争”精神,集中力量干成干好四件大事:
──脱贫攻坚实现圆满收官。全县4.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县3537户14873人搬出大山、喜迁新居。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99.05%”的优异成绩实现整县脱贫摘帽,2016年到2019年连续4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获“好”等次,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全面普查,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成功申遗铸就世界名片。2018年7月2日梵净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13处、贵州第一个独立成功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景区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2019年全球最值得到访的28个旅游目的地之一。国际编号为“215021”号的小行星永久命名为“梵净山星”。“江口名片”更加靓丽!
──基础设施取得重大突破。城市骨干路网基本贯通,建成高速公路116公里,新建、改扩建国省干线及县乡公路350公里、新建农村通组硬化路1213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651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组组通硬化路、家家联户路,城乡公交全覆盖。水利、电力、通信等建设全面发展,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绿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奋力“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用生态引领发展,绿色产业快速崛起。建成全国最大的抹茶生产基地,全省最大的冷水鱼、小龙虾养殖基地;成功引进贵茶集团、屈臣氏、农夫山泉等全省、全国知名企业落户江口。
过去五年,我们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建成全面小康踏上新征程。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县干部群众戮力同心、战天斗地,探索建立“三个三”举措全面总攻整县退出大决战,脱贫攻坚成效突出。五年来,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9万余户、“五改一化一维”工程3万余户;资助学生52.07万人次、4.62亿元;兑现“三重医疗保障”5.79亿元;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25亿元,发展产业286个,带动全县建档立卡人口脱贫增收。东西部扶贫协作作为省委、省政府样本县顺利通过国家成效考核,并得到一致好评。创新防贫监测预警机制,先后得到李克强、汪洋、胡春华等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并作为全国防止返贫样板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作经验介绍。江口脱贫攻坚案例入选2020年高考试题。《中国脱贫攻坚江口故事》《江口绿色减贫道路》作为中宣部重点出版刊物发行。脱贫攻坚取得圆满收官,阔步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过去五年,我们致力打造全域旅游,龙头作用逐年凸显催生新动能。围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对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要求,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江口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梵净山国家5A级景区为龙头,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6个,建成非遗展示馆4个、农业观光旅游体验区4个;推进文体旅深度融合,成功打造梵净山国际登山大赛、环梵自行车赛、梵净山微型马拉松赛等赛事品牌,“月上寨沙·醉美侗情”文艺表演和“云中仙舍”土家风情演艺项目进一步提升完善;全县各类酒店宾馆、农家乐共580家,其中星级标准以上酒店5家、精品民宿40家、床位1.4万张,旅游从业人员2万余人;不断提升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实行网络预约售票、分时进入,提高了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全县接待能力和对外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呈现井喷式增长,五年来,旅游人次从779.02万人次增长到1366.47万人次,旅游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越来越凸显。
过去五年,我们全力推进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新跨越。聚焦“一核两区”奋斗目标,狠抓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县城框架逐步拉开,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展,县城面貌日新月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1%,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旧城核心区完成房屋征收3000余户、拆除房屋65万平方米,文商旅板块30栋房屋主体工程完成90%,商住部分进入主体施工,棚户区改造快速推进。完成环城西路、梵净山北路二期、磨湾大道提级改造和沙子坳道路降坡工程,新建云瓦、行政中心、凯德特色产业园区路网和楠木路、小磨王隧道等道路工程,建设县城地下综合管廊9.8Km、雨污分流管网26.42Km,城区基础设施全面更新升级。建材城、丰源家居2个建材综合市场和江城国际、月坡、梵瑞社区3个农贸综合市场投入使用,城市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建成3座中小型水库,水利工程新增库容1830万立方米,新增供水量270万立方米,新建人畜饮水工程295处、乡镇供排水工程管网60Km,供水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实现光纤“村村通”和4G全覆盖,供电保障率达99.83%。完成84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和33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成江口县城乡垃圾收运系统,县城规划区垃圾收运处理覆盖率达100%、行政村达90%以上,城乡环境更加美丽宜居。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推动绿色发展,生态产业成果丰硕迈上新台阶。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五大战役”,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主要河流水质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五年累计植树造林164平方公里,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7%,比2015年增加9.95个百分点,稳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全省第一个森林消防救援站在梵净山建成使用。率先启动国家储备林建设,申报国储林项目总投资38.53亿元,建设规模42.52万亩,成为全省规模最大、融资最多、推进最快的国家储备林项目先进县。建成生态茶叶、中药材、果蔬等标准化生产基地40万亩,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基本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8个。培育规模以上绿色企业6家。贵茶集团顺利通过AIB认证,荣获贵州省第三届省长质量奖提名奖,实现铜仁市“零”突破。凯德特色产业园区成功申报为省级特色产业园区。贵州梵净山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机构编制获得批复。江口获得“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称号,成功纳入全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太平镇成功创建全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深化改革纵深推进取得新突破。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从“政策兑现、执法环境、行政审批、政府信用”四个痛点着手,着力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能力。建成全省一流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基本实现群众办事“一网通办”“一窗办结”。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3459户,达到19141户,市场保有量大幅增加,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梵净山控股公司全面实现实体化运作,2020年获得银行融资19.27亿元,实现利税1.4亿元。创新城乡居民医保管理方式,医保控费成效明显、基金运行平稳安全,2020年结余医保基金2100万元。完成太平镇、德旺乡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改革试点,“民心党建+组委会”治理模式入选全国第五届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农村生活垃圾积分兑换机制写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
过去五年,我们全面推进社会事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翻开新篇章。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新建和改扩建各类学校60所,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15所,学前教育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县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达到95%以上,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市前列,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达到1544人。建成二级甲等医院3个,医疗卫生机构增加到144个,每千人病床数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达到6个、6.2人。建成农村公共文化设施256个,社区(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92个。五年来新增就业14788人。扎实抓好“双拥”工作,连续6次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县”。“平安江口”“法治江口”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我县顺利通过“七五”普法终期评估验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责任制,连续10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保持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同时,监察、审计、统计、档案方志、民族宗教、机构编制、政务服务、外事、国防教育、文化体育、人防战备、水文气象、科协、工青妇、红十字、人口计生、供销、邮政、住房公积金、残联、老龄、关工委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五年来,我们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290件,办结政协委员提案299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全县干部群众用勤劳智慧谱写了江口发展新篇章。五年的实践证明,“一地三区”发展战略是符合江口实际的,江口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江口的干部群众是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五年的发展启示: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速度与质量并重,在全力赶超中加快转型、在转型升级中实现跨越;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必须坚持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做大发展平台,扩大对外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必须坚持保障民生,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建成人民满意和信赖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江口发展基础薄弱的情况下,能够拼出这样的成绩,确属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奋发进取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勇于攻坚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25万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江部队、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和消防救援队伍,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向省市在江单位,向县监委、县人民法院、县检察院,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江口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财政收支矛盾大,产业竞争力不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依然繁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还需加强;先行先试还需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还需进一步转变,创造力执行力还需进一步强化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努力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根据县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部署,县政府编制了《江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关于发展目标。到二〇三五年全县发展远景目标是: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经济更加发达、生态更加美好、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的新江口。“十四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1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以上,力争达到9%,迈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县市行列;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以上;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10%以上;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生态文明、法治政府、城乡区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事业、基本公共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关于总体思路。“十四五”时期江口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一二三四”总体思路,认真实施市委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数智活市、文化兴市、和谐稳市“五大工程”,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贵州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铜仁中心城区“一地三区”为奋斗目标,努力把江口建设成为“铜仁会客厅、贵州后花园、中国最美县、世界名小城”,奋力开启江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围绕上述目标和总体思路,今后五年,我们将重点围绕“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四新”要求,奋力推动江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我们要主动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出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的支撑,把加快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作为开发的重要条件,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开发的强大动力,把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作为开发的关键,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融入铜仁半小时经济圈和构建周边区县一小时交通圈、重要景区40分钟交通圈、县内乡镇半小时交通圈为目标,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对江口县的支撑作用。补齐断头路连接线、连接桥短板,力争完成升级改造干线公路100公里。争取铜仁市规划建设铜仁—江口铁路支线。紧紧抓住贵州基本实现县县通通用机场机遇,积极争取通用机场在江口早日落地建设。基本形成全县连通内外、快速便捷、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调配格局。全面建设现代配电网。推进区域清洁发电示范工程。加快天然气门站和县域内天然气管网建设,力争实现天然气中心城区及乡镇使用全覆盖。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全县的现代化能源基础设施体系。二是加快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和布局,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服务全民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特色教育强县目标。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人才,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师资力量。建立完善人才储备、引进、培养、激励等工作协调机制,借助东西部协作平台,加大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的力度,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适应全县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万人,培养和引进500名以上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各类人才3万人次以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作用。三是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窗”“跨省通办”改革,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改革,推进财政税收体制、事业单位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壮大市场主体、提升市场活力。围绕开放带动战略,着力建好大平台、办好大活动、抓好大招商,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认真落实招商引资考核和奖励办法,坚持“东部企业+江口资源”“东部市场+江口产品”“东部总部+江口基地”“东部研发+江口制造”的合作模式,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中部城市群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引进产业链长、带动力强、影响力大、辐射面广的基地型、龙头型、节能环保型知名大企业,联合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一批科技转化基地、总部经济平台和创业产业孵化平台落户江口,加快江口优势资源开发,助推产业升级。四是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加快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建设,构建“一核、两翼、三中心、三联动”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打造城市“动力引擎”,培育一批“康养小镇”“抹茶小镇”“水产小镇”“蜂蜜小镇”等特色产业示范小镇。五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贯彻实施“和谐稳市”工程,着力推进“平安江口”“法治江口”“健康江口”建设。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增加公用服务设施,着力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加快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落实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是“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后的更高要求,“十三五”江口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取得重大胜利,实现圆满收官,“十四五”也必须在乡村振兴上有更大作为。一是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完善一体化、均等化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振兴计划,以农村“三变”改革为统揽,建立“村社合一”利益联结机制,支持盘活村级集体资产发展相应产业项目,力争到2025年创建集体经济示范村50个以上,25%乡村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成20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点。二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规划引领,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全面夯实农村农业现代化根基。加强村庄规划和风貌管控,完善30户以上村庄规划编制,严格农村宅基地和建房审批管理。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有序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把握乡村振兴长期性、艰巨性特点,实施分类推进、分类指导、分类扶持的政策导向,支持不同类别的乡村发展。鼓励和支持群众有序向产业园区、中心村、集镇和县城搬迁。三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落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以500亩坝区为重点,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施“田、水、路、林”配套工程,着力完善农业灌溉、机耕道等农业基础设施。构建以生态茶、冷水鱼、中药材三大主导产业为主和其他规模种养业为辅的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结构。打造一批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力争到2025年,建成各类现代农业园区20个左右。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提升战略,大力推行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地理标志等公共品牌认证,全力打造“梵净抹茶”“江口冷水鱼”“江口小龙虾”等一批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国知名企业品牌、大宗农产品品牌。
(三)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贯彻实施“数智活市”工程,着力构建高效便捷的宽带互联网络,推进“智慧江口”建设。一是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国家推进“新基建”建设机遇,加快推动5G网络建设,实现中心城区和重点区域全覆盖。加快开展全县数字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基本实现重点区域的公共安全、城市管理、道路交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智能化。全力推进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建成骨干网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光纤宽带网络城乡全覆盖,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0M,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200M。二是创新数字经济。围绕全省推进数字经济万亿倍增计划,深入实施大数据“百企引领”行动,加快培育发展数字经济,配套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力争取得新突破。推动大数据、“互联网+”和各行业紧密融合,着力发展一批行业性应用服务和大数据衍生产业。加快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物流等应用场景建设。加强智慧停车场、智慧仓储、综合管廊等新型物联网集成载体建设。三是大力推进数字融合发展。积极开展健康医药、绿色建材、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强信息新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创新应用。推进智慧农业设施建设,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和智慧农业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发展,基本建成集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发布和服务于一体的农业大数据云平台。大力支持利用互联网技术,在旅游、餐饮、娱乐等领域培养线上线下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让老百姓足不出户享受便捷高效服务。
(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突出绿色化、高质量,依托江口生态环境良好的最大优势,着力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一是推进大生态战略。贯彻实施“生态立市”工程,加强梵净山保护和管理,推进区域大气污染、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和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保护生态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到2025年,保护生态公益林资源78.19万亩,新增国家储备林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8%以上;实行林长制,加快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江口县境内重点流域水生态进行修复保护,建设人工湿地84座、生态修复工程73个,垃圾收运点行政村全覆盖。二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贯彻实施“产业强市”工程,以贵州梵净山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为核心,迅速构建“一区、一园、多基地”工业发展新格局。打响“梵净山水·泡茶好水”特色品牌,打造百亿级健康水产业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县矿泉水生产规模达到150万吨,健康饮用水产业产值突破25亿元。推动抹茶、冷水鱼、鱼子酱、中药材、蜂蜜等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打造百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力争到2025年绿色食品工业总产值达20亿元以上。三是推进旅游产业化。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老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旅游新六要素,贯彻实施“文化兴市”工程,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系统梳理生态文化、乡愁文化、民俗文化、传承文化基因,大力发展休闲康养、商务会展、科普研学、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科学探险、乡村旅游、夜间旅游。完善文体旅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提升江口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推进“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培养旅游新业态,延长旅游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过夜游客达到160万人次左右。
三、全力做好2021年工作
2021年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市委二届十次全会、县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努力实施市委“五大工程”,以“一地三区”为奋斗目标,奋力开启江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方生产总值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5%,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6.5%左右;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0.38%左右;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0.71%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左右;实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00元,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39元,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5%以内,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9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2000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国家调控目标范围内;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计划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奋斗目标,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面完成2021年国际山地旅游暨第十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项目建设任务,积极推进“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一是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以万达文旅项目签约落地为依托,合理规划布局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旅游业态,力争年内开工建设。以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为载体,提升“云中仙舍”土家文化、寨沙侗寨实景文化文艺演出,因地制宜将红色文化、非遗体验、乡愁展示、特色街巷打造结合起来,丰富业态和体验感,实现以文促旅。提升坝梅、快场、羌寨、泗渡、龙宿5个乡村旅游点建设,推出2条精品乡村旅游路线,打造6个特色“青少年研学旅行”基地。加强体旅融合,实施“环梵净山”骑行赛道项目,举办“梵净山国际马拉松”“梵净山国际登山大赛”精品体育赛事。二是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文件,培育和壮大民宿酒店产业,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力争建成四星级酒店3家以上。创新市场营销手段,强化运用抖音、快手等互联网平台外向型方式宣传,指导旅游景区、景点开展旅游节庆活动,将线上点击量转化为线下客源量,力争全年过夜游客达100万人次以上。三是提升旅游产品品牌。加强“大梵净山全域通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提高江口旅游产品在“一码游贵州”平台成交量。持续开发包装抹茶面条、豆腐干、牛干巴、米豆腐、生态茶、配制酒等旅游产品,不断培育壮大抹茶及系列产品、“冷水鱼”“生态虾”品牌,全年培育2家以上文旅企业入规。
(二)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乡村振兴为统揽,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帮扶资金、帮扶力量总体稳定。运用大数据技术持续完善防贫监测系统迭代升级,实现贫困监测以“人防”为主向“技防”为主转变。统筹整合好各类资金,用好县乡两级防贫资金池,做好常态化监测动态帮扶。不断巩固扩大东西部劳务协作成果,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持续推进“留雁行动”“六个优先”政策落地落实。持续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后续扶持工作,高质量落实就业帮扶、社会融入等重点任务,确保有劳动力搬迁家庭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二是大力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审批管理。江玉高速建成通车,完成“一带”江口项目建设,G354江口凯德至两路口公路改扩建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50%以上,力争开工建设新增国道G654何坝至官和段公路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新增国道G654高墙至青龙嘴段项目立项工作,开工建设溪口至和平连线公路,启动“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创建工作。加快推进新岭水库建设,力争车坝河水库年内开工。开工建设麻冲小型水库、怒溪小江河龙眉防洪堤、桃映小屯防洪堤工程和江口县2021-2022年梵净山、梵东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加快实施10千伏及以下配网升级改造工程,完成35千伏怒溪变电站扩建工程。强化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实现所有行政村、重点坝区物流全覆盖。三是抓好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围绕抹茶、中药材、梅花鹿、白猕猴桃制定全产业链发展规划,县域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年内新建高标准抹茶基地500亩、提质改造2万亩。新增中药材基地4600亩,建成淫羊藿基地2000亩,发展缬草600亩、黄精2000亩。不断巩固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县品牌,水产养殖面积达7600亩。完成蔬菜种植12万亩,新建和提质改造白猕猴桃基地500亩,新增梅花鹿1000头,全年实现产业结构调整17.95万亩。积极推动林果、林禽、林葡、林药、林蜂等林下经济发展,开展林木收储5.96万亩,完成林下种养殖1000亩以上。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模式,每个乡镇(街道)选择1-2个产业、1-2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展试点示范,确保广大农民稳定增收。
(三)全力推动高质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立足资源优势,坚持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培育壮大重点优势产业,增强产业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一是突出抓好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坚持市场导向,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至55%以上。积极推动江南大学与贵茶集团开展合作,尽快形成1-2项科研成果并实现技术转化,采取委托生产或引进建厂的方式,年内实现“抹茶+”产品从样品向量产突破。加快中国蜜都项目建设,力争5月底实现投产,年内实现蜂蜜酒产量500吨,成熟蜜3000吨,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支持和帮助苗药生物加快开展“健”字号认证和GMP认证,推动苗药生物与具有较好市场渠道和业绩的“健”字企业、“药”字企业合作。支持苏铜鹿业“鹿野仙盅”、梵之语“花仟道”品牌营销和市场推广,实现产量产值双突破,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二是突出抓好饮用水产业增效。积极扩大农夫山泉产能,年内建成农夫山泉50万吨泡茶水生产线一条。积极支持梵山净水发展壮大,实现年产量5万吨以上。依托贵茶抹茶系列产品开发,以“梵净山水·泡茶好水”为品牌,引进一家水企业与贵茶公司合作开发抹茶系列饮品,建成茶水饮料生产线一条。全力抓好水产业项目谋划,年内新增水产业企业1家以上,全年实现水产业产值3亿元以上。三是突出抓好大健康医药产业培育。以贵茶健康饮品、苗药生物系列产品和国药同济堂淫羊藿基地为载体,发展以抹茶、缬草、黄精、淫羊藿等为主的大健康医药产业,延长产品全产业链,努力提升“梵净山珍·健康养生”“梵净抹茶·香溢天下”“梵净山水·泡茶好水”等健康品牌影响力。四是突出抓好数字经济发展。坚持应用驱动大数据发展新路,深入推进大数据与城市建管、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民生服务、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培育融合示范项目6个以上,带动融合企业20家以上。快速推进智慧停车、智慧旅游、智慧消防、中国蜜都项目,力争年内数字经济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抓好场景大数据品牌建设,积极围绕行业痛点、难点、堵点主动谋划应用场景10个以上。大力开展场景大数据招商,开展“寻苗行动”,聚焦大数据产业链补短板、强弱项、引龙头、孵幼苗工作,力争新增大数据企业5家以上。运用大数据助推“黔货出山”,积极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推进上行、下行融合发展,年内实现交易额2亿元以上。
(四)全力推动城乡融合,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立足创建铜仁中心城区目标,完善县城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经济带动能力,实现产城融合发展。一是打造核心商圈。全面完成旧城项目文商旅板块建设,实现旧城区1321户商业门面回迁安置。高起点规划“休闲康养一条街”“旅游产品一条街”“特色美食一条街”3个特色街区,5月底前开街运营。加大招商运营力度,引进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商贸服务企业,逐步将“梵净小城”打造成为集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核心商圈。二是完善基础配套。龙井广场、月坡广场投入使用。启动两河口片区、三完小片区项目工程。完成太平河沿岸生态修复亮化和象狮大道、梵净山大道绿化亮化提升工程,狮子山山体公园投入使用,启动“江口之星”项目,改造提升围子董传统夜市街区及柏子林特色美食街区功能,完成环城西路电力入地、县城雨污分流三期改造,建成洋河路、环城南路一期、梵净山南路等城市路网,不断提升县城宜居水平和对外形象。启动实施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完成城乡供水能力提升项目。完成48公里县县通天然气长输管道、分输入门站和2座截断阀室建设。三是推进智慧管理。充分整合“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等数智设施,逐步打通行业系统数据壁垒,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建成城市管理大数据调度中心,实现对城区重点路段、重要区域全过程监管,切实推动城市精细化、网格化、智能化管理,力争创建智能化物业小区2个以上。四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双江商业、娱乐、旅游服务和康养休闲中心建设,逐步把凯德建设成为加工、物流、现代商贸服务中心;加强坝盘、太平经济强镇建设,推动闵孝-德旺、民和-官和、桃映-怒溪“三联动”发展。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和风貌管控,注重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修编20个以上,创建省级传统村落示范点1个。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清运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
(五)全力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一是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落实减税减负政策。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江口国有平台公司实体化转型。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二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跨省通办”“全省通办、一次办成”改革。着力构建公正有序的法治环境、清晰透明的市场环境和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推动领导干部“一对一”帮扶企业机制,主动上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手续办理等难题。持续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整治,发动媒体、社会各界进行监督。三是不断强化招商力度。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和“一带一路”建设。围绕农特产品种养殖、绿色食品深加工等绿色产业,充分利用贵州梵净山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和生态文明论坛、水博会、数博会、抹茶大会、旅发大会等开放平台,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引进项目35个以上,完成到位资金38亿元以上。
(六)全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紧盯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32项指标任务,完成《江口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评审,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启动申报程序。一是狠抓生态保护筑屏障。深入开展“土地矿产卫片执法”和“森林督察”专项行动,持续强化梵净山管理保护,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开展环境秩序常态化综合整治。加大森林防火力度,力争实施梵净山森林防火隔离带。完成国家储备林建设3.55万亩、长江防护林退化修复0.5万亩、木本蜜源植物基地建设0.3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7.2%。深入推进矿山恢复治理,完成4个已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持续抓好“河长制”,实行林长制,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要求,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进《江口县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探索建立森林生态效益和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制度,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全力配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调研组完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编制,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二是狠抓污染防治保优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和固废治理、乡村环境整治五大战役。完成德旺、官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并投入运行,实现城乡污水处理全覆盖。加强污水处理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等日常监管。地表水稳定在Ⅱ类水质标准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加强露天焚烧管控和烟花爆竹禁燃工作,抓好工地扬尘整治,确保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95%以上。三是狠抓问题整改补短板。进一步巩固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成果,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全力做好迎接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准备工作。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的问题为警醒,加大对违规开采、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河道治理等重点领域的环保执法力度,形成常态化监管体系。围绕减排任务,加强对重点行业、重要时段和敏感地区的监控排查,严厉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全面建成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牛硐岩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以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基础设施。
(七)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保障社会安全稳定。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尤其要强化底线思维,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抓紧化解各种存量风险、防范增量风险。一是严防疫情防控风险。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人”“物”同防,强化疫情监测,着力提高核酸检测、隔离保障、医疗救治等能力,坚决守住疫情不反弹底线。二是严防政府债务风险。用好“六防六化”工作方法,将政府债券利息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争取再融资债券5.12亿元。完善已划转资产产权手续,通过盘活、处置等方式筹集资金偿还到期债务;实施好国储林项目,加快政府投资项目“投转固”工作;继续支持梵净山控股公司实体化运行,全年实现利税收入1.38亿元以上,切实提高偿债能力。加大新增专项债券申报力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缩一般性支出,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债务风险底线。三是严防社会领域风险。加强社会治理,抓好信访维稳和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全力化解水泥厂、山林土地权属纠纷等涉及面广人多历史遗留问题,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底线。四是严防公共安全风险。坚守安全生产“底线”,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健全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压紧压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岗位行为责任,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八)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一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谋划启动县第四小学、第五幼儿园、县第三中学运动场项目建设,完成3所乡镇幼儿园提质升级改造。积极提升普惠制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持续巩固提升省、市示范园创建成果。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内涵发展,加强改进新时代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突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建1个市级优秀专业。二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完成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和县妇幼保健院内部装修。大力提升民和、闵孝、桃映三个中心卫生院以医疗服务、慢病管理、医养结合为核心的三大服务能力。完善怒溪、坝盘、德旺、官和4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继续完善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实现县、乡、村医疗服务水平同步发展。三是提升社会保障功能。强化分类施保、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提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服务,参保率达96%以上。全力推进殡葬改革,实现县城规划区火化全覆盖,启动城市公益性公墓二期项目。规范企业用工,严厉打击非法用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严惩恶意欠薪、非法讨薪和工程领域层层转包行为,严格按规定收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督促在建工程项目落实实名制“全覆盖”管理,保障农民工工资。着力推进“平安江口”“法治江口”建设,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四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重点抓好一批乡镇(街道)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打造一批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创建一批“平安村居”。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县的公共安全、社会治安防控、社会心理服务和社区治理四个体系,强化智能治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加快推进法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机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制定详细执法监督计划,采取灵活有效方式,不定期对执法部门开展行政执法监督与检查考核工作。每年定期组织全县行政执法人员开展培训,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能力和水平。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扎实开展“八五”普法活动,增强全民学法尊法用法守法意识。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坚持合法性、合理性与可行性并重的审查原则,严格审查把关。
(二)着重提升行政效能。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为支撑,打造“线上线下合一、前台后台打通、纵向横向联动”的公共服务新模式,实现“五全服务”目标。加大目标任务督查落实力度,强化过程监督和绩效管理。严格精文减会,控制公务接待,压缩行政开支。坚决整治机关“慵懒散漫浮”等不良作风。严格落实“十严禁”,建立“政治纪律台账”,确保政令畅通。把科学管理贯穿于政府工作各个领域,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着力加强廉洁自律。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委、市委十项规定精神,推动机关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强化廉洁自律突出问题专项监督检查,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落实用人、用钱、用地、用权的监督管理,扎紧扎密制度的笼子。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廉洁从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落实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促进勤政、廉政、优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十四五”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不我待、加快发展势在必行,让我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关心支持和监督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齐心协力、锐意进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一地三区”目标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喜迎建党100周年!
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
1.完成德旺、官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并投入运行,实现城乡污水处
理全覆盖;
2.县医院传染病防治综合大楼主体完工;
3.培训劳动力4377人次,推荐就业岗位15680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15人;
4.完成麻栗董停车场、水岸江南停车场建设并投入使用;
5.建成燃气管网50公里;
6.启动实施磨湾小区、毛巾厂小区1108户8.1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给排水、房屋立面和绿化亮化等改造;
7.完成50公里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
8.完成6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
9.实现城区5G网络全覆盖,乡镇集镇区域覆盖率达80%以上;
10.新建成两所普惠性幼儿园并投入使用。
名词解释
1.“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一地三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贵州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铜仁中心城区。
4.“一二三四”总体思路: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
5.“五大工程”: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数智活市、文化兴市、和谐稳市
6.“四拼四争”:拼全力争全胜、拼团结争荣光、拼实干争担当、拼匠心争卓越。
7.“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
8..“八要素”: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接、基层党建。
9.后续扶持“六个优先”:一是培训资源优先满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二是新增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三是新增城镇就业岗位优先推荐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四是搬迁安置门面优先让利搬迁群众;五是城市服务产业优先扶持搬迁群众;六是创业政策优先支持搬迁群众。
10.“六防六化”:一是防守如城、化危为机;二是防患未然、化隐为显;三要防微杜渐、化整为零;四是以防万一、化繁为简;五是以防不测、化难为易;六是怯防勇战、化险为夷。
11.“一核两区”:以梵净山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业,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铜仁中心城区。
12.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基层党建体系、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文化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
13.“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14.“全省通办、一次办成”:依托全省政务服务网和政务服务大厅通办窗口,打破区域限制,让办事企业和群众享受政策红利,就近申请、远程办理、协同联动、就近打证、一次办成。
15.“跨省通办”: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优化再造业务流程,强化业务协同,打破地域阻隔和部门壁垒,实现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地办”。
16.“一窗办结”: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现“一窗办结”“最多跑一次”。
17.“一网通办”:利用网络技术,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民政办理渠道。同时通过“一张网”,将政务服务资源整合起来。
18.“三重医疗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
19.“林长制”:按照“分级负责”原则,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体系,各级林长负责督促指导本责任区内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协调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重大问题,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20.“河长制”: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21.“枫桥经验”: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
22.“三统一”: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
23.“五全服务”:全覆盖、全联通、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
24.“九大能力”: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核酸实验室建设、核酸检测物资储备、冷链能力提升、冷库硬件建设、流调现场处置能力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物资储备、哨点工程建设、乡镇转运能力。
25.“三个三举措”:“三大战役”指战略总攻、全面冲锋、堡垒攻克;“三项标准”指“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江口标准,“六不改”和“五改一化一维”江口标准,产业补助标准;“三种机制”指转段动员机制、观摩互学机制、授旗奖惩机制。
26.“留雁行动”:引导在外发展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有效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27.“一核、两翼、三中心、三联动”:发展双江、凯德主城区“一核”,拓展太平、坝盘镇“两翼”,把太平建成江口后花园,把坝盘建成铜仁与江口的重要连接点;建设闵孝、民和、桃映“三个中心镇”,推动闵孝-德旺、民和-官和、桃映-怒溪“三联动”发展。
28.“一区、一园、多基地”:加快推进贵州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建设,统筹推进凯德特色工业园区创新发展,支持其他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联动发展。
29.“一带”:梵净山沿太平河、锦江河至铜仁主城区旅游观光带。
30.“天网工程”:利用图像采集、传输、控制、显示和控制软件等设备组成,对固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
31.“雪亮工程”: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服务管理和十联户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范工程”。通过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32.“四好农村路”: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