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2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7-06 22:36   责任编辑:www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发展成就及2021年主要工作

  过去五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落地实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开局起步的重要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珠海高度重视、寄予厚望,亲切勉励珠海经济特区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要求加快珠海经济特区发展,对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推进横琴开发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等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珠海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和市委“特、大、高、多”战略任务,在抢抓机遇中稳步前行,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奋进,推动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加快发展。

  五年来,我们牢记横琴开发的初心,珠澳合作开启新篇章。出台系列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政策措施,粤澳合作产业园、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等平台的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在横琴营业的澳资企业超过4700家,横琴支撑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深入推进“湾区通”工程,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横琴口岸新旅检大厅、青茂口岸先后开通运行,澳门单牌车入出横琴政策落地,实施“一地两检”通关模式,“澳门新街坊”动工建设,澳门居民在珠海工作生活更加便利。

  五年来,我们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争先进位,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跃升至全省第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稳居全省第二,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全省第一。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超过1万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五。各类商事主体超40万户,上市公司43家,格力电器进入世界500强,华发集团入选国务院国企改革“双百企业”。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规模位居全省第二,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57.1%、30.8%。金融、会展、物流等产业增长态势良好,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升至70.5%。

  五年来,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2100家,涌现出世界最大两栖飞机AG600等一批创新成果,9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中山大学“天琴计划”、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落地,澳门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横琴设立分部。引进各类人才26万余名,人才净流入率居全省前列。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7件,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全国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高新区全国排名从第24位上升至第19位,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全国地级市第2位。

  五年来,我们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优势,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横琴自贸片区推出622项改革创新举措,4项入选全国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累计为企业减负近300亿元。实施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行动,全面铺开政务服务“全城通办”,数字政府、国资国企、投融资、区域管理体制等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新增国际友好城市4个,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1万家,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成效明显,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在2020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中排名第5位。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中国航展、中拉企业家高峰会、澳珠企业家峰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论坛等重大活动。

  五年来,我们持续推进交通大会战,交通建设实现新突破。港珠澳大桥开通,珠海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次,莲洲通用机场建成启用,高栏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广珠城际珠海站通达城市74个,珠机城际轨道拱北至横琴段开通运营。洪鹤大桥、金琴快线等建成通车,兴业快线、香海大桥、金海大桥、黄茅海跨海通道、珠海隧道等项目建设全面铺开。

  五年来,我们不断擦亮生态宜居名片,城市品质有了新提升。建成香山湖公园等一批高品质公园,新增香山云道等一批网红打卡点,珠海大剧院、珠海博物馆、珠海规划展览馆等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建设管理,改造提升拱北口岸、珠海大道、机场东路等一批城市重要节点,完成主城区道路“白改黑”和情侣路沿线沙滩修复工程,整体搬迁香洲渔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稳居全国前列,完成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五年来,我们着力提升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在西部地区建成一批优质教育、医疗、文体等设施,西部地区五年新增常住人口24.97万人、增长30.82%。立足农业特色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23个。加大对乡村、海岛的基础设施投入,“三清三拆三整治”全面完成,“厕所革命”入选全国典型范例,主要海岛与市区用电同网同价、民生用水同城同价。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8万元,年均增速8.7%。区域协作不断加强,深珠互联互通、创新协同、产业对接取得积极进展,珠中江阳合作务实推进。高质量完成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省内精准扶贫、产业对口帮扶等任务,东西部扶贫协作连续4年被国家评为“好”等次,对口帮扶阳江、茂名精准扶贫连续5年被省评为“好”等次。

  五年来,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九项民生支出累计超2000亿元、年均增长5.1%。城镇新增就业年均4.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以内。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76万个、中小学学位7.18万个。建成市妇幼保健院南琴院区等一批医疗项目,推动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三级网络,居民人均寿命达83岁,被确定为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实现城乡居民和职工医保待遇均等化,镇街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6.6万套。市区镇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1元公交”通达全城。构建退役军人事务四级服务保障体系,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有效应对“天鸽”“山竹”台风等自然灾害。高质量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成为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挑战,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九届人大九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881.75亿元、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额下降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8%,进出口总额增长2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8.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0.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7%。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顺利起步。全面梳理横琴人口、土地、商事主体等事项,主动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和省有关部门开展政策研究。做好过渡期人员安置、工作交接,研究出台珠海落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的行动方案。

  二是着力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出台实施推动经济争先进位发展“1+5”综合性政策措施。推动591个项目加快建设,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20%。全年新签约重点产业项目136个、投资总额超千亿元。总投资170亿元的高景大硅片项目在金湾建成投产,总投资180亿元的爱旭光伏电池项目和总投资115亿元的得尔塔摄像头模组项目在斗门动工建设。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2500家,实际吸收外资27亿美元,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货值增长三倍。举办各类会展活动超1200场,全市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增长19%。推动市属企业高质量发展,营业总收入增长37.1%、利润总额增长32.3%。“5+1”产业集群加快构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增长50.1%,举办“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长33.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00.81亿元。

  三是加快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大力培育创新主体,1170家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育清单,新培育“单项冠军”企业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8%。落地建设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珠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深珠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平台。争取了总规模90亿元的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设计子基金、120亿元的大湾区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300亿元的广东省航空产业基金在珠海注册。深入实施“珠海英才计划”,新引进人才6.5万人。

  四是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开工建设珠海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主体工程,积极推进珠肇高铁征地拆迁工作,鹤港高速一期全线通车,高栏港集装箱码头二期泊位通过验收。动工建设香洲北工业区等一批“三旧”改造项目,开工改造135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117个。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前山河石角咀断面水质由Ⅳ类提升至Ⅲ类,国省控断面劣V类水体全面消除,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中国航展,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直播模式,传播力、影响力大大增强,现场签约总金额807亿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新年音乐会、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在珠海举办,“青春珠海”“活力珠海”号主题客机投入使用,上榜中国十大“心仪之城”。

  五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投入近3亿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66%的村庄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加快建设四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洪湾渔港获批“全国文明渔港”。推进金湾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全国先行试点、斗门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国试点工作。桂山岛环岛公路全线贯通,东澳岛新客运码头开通启用,建成东澳岛海洋馆、蜜月山公园等一批旅游打卡点,海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

  六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可办率100%,新登记商事主体4.9万户。上线“珠澳通”APP,提供超100项跨境民生服务,澳人澳企减少跑动超10万人次。完成珠海国际仲裁院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开展已供未用土地专项整治,处置已供未用土地240宗、面积1114公顷,处置2009年至2018年间形成的批而未供土地435.84公顷。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50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具备QDLP试点审批权限的地级市,新增上市企业5家。推动珠海农商行从省管到属地管理。

  七是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加大民生投入,九项民生支出454.76亿元。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民生微实事”投入3.15亿元、完成6940个惠民小项目。推出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等十大措施,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居民医保财政补贴、城乡低保以及特困人员、残疾人、孤儿基本生活标准稳步提升,建成全国首个市级云医保平台。筹集1.8万套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8940个、义务教育阶段学位2.5万个,设立文园中学斗门校区。落实“双减”政策,提供校内课后托管服务。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市口腔医院、市中心血站等项目投入使用,形成校地共建遵医五院的发展新模式。举办首届珠海艺术节,颁发第五届文学艺术“渔女奖”。

  八是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制定基层自治、城乡社区公共服务标准,建设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建成人口和出租屋信息管理系统。学校食堂、养老机构、中央厨房和集体配餐单位全部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特保服务进校园”全覆盖,交通事故总量下降15.7%。开工建设珠澳消防培训基地。省应急救援航空指挥调度中心落户珠海。实现政府隐性债务全域“清零”。成立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区级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全市违法犯罪警情数不断下降。完成“智慧边海防”试点任务。

  一年来,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实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在全省率先启用1800个房间的大型集中隔离场所国际健康驿站,中大五院承接省的任务全面收治珠中江的确诊患者。在全球严峻的疫情形势下,深化珠澳联防联控,有力有序应对突发疫情影响,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正常秩序,珠澳口岸出入境人数占全国八成。

  一年来,我们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推进“两个专项整治”,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审计监督等反馈问题整改,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统计、民族、宗教、对台、港澳、侨务、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人防、地方志、档案、气象、供销、流渔、慈善、红十字会、信访维稳、海防打私、国防动员、双拥共建等工作都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我们深刻体会到,2021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向中央和省驻珠单位,向驻珠部队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人员,向关心支持珠海改革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统筹发展和安全,既是重大原则,又是当务之急,对安全生产我们必须警钟长鸣!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我们深刻吸取石景山隧道“7·15”透水事故教训,全力以赴组织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并举一反三,开展秋冬消防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全面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珠海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工业园区配套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承载能力有待增强;传统产业正进入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新产业新业态尚处于成长期,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生态有待加快完善,对人才的吸附力还有待增强;东、西“双城”发展格局尚未成型,西部地区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速;海、陆、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有待提升,内畅外联的交通体系建设需要加速,市内高峰时段交通拥堵问题比较突出;安全生产监管效率不够高,部分区域消防安全隐患还需有效整治;民生保障存在短板,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优质公共资源分布不够均衡,基层医疗水平有待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推动加快发展的创新意识、担当作为的责任感需要进一步增强。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

  二、今后五年发展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我们既充分肯定过去五年的成绩,更要立足珠海“昨天”的坚实根基,筑牢珠海“明天”的发展优势。中国共产党珠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描绘了珠海未来五年的美好蓝图,号召我们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勇担使命、加快发展、当好尖兵。我们要全力以赴把党代会描绘的发展蓝图变成“施工图”,努力谱写新时代珠海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珠海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坚持产业第一,畅通交通网络,做强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为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珠海新的更大贡献。

  今后五年,我们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

  ——强化使命担当,当好新时代改革开放尖兵。支持服务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局起势、加快建设。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全面深化珠澳港合作,促进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落实好中央和省赋予珠海的改革试点任务,全面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现代流通体系、公平竞争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策划更多战略性战役性和创造型引领型改革。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重要支点作用,努力成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城市。

  ——坚持产业第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实体经济提速发展为牵引,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快速提升城市能级和量级,力争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超6000亿元,进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万亿俱乐部行列。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聚焦集成电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精细化工、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大力引进带动性强的头部企业,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成体系、五年上台阶”的建设目标,系统构建具有显著区域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高新区,加速汇聚创新要素,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建设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沿线重要节点城市。以珠海-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珠海片区为主阵地,统筹规划150平方公里的产业用地,以大空间、大投入,牵引大项目、大产业。加大园区配套基础设施投入,推动现有产业园区提质升级。探索“横琴政策+珠海空间”发展新机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澳珠极点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广东经济新的重要增长极。

  ——提升城市功能,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统筹珠海未来人口增长与就业机会、居住空间、出行便利的协调与平衡,适应未来五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300万以上的城市规模,进一步优化珠海的城市布局,促进产业布局、人口布局、口岸布局、交通布局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格局相协调、相适应。加快构建东、西“双城”架构,支持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力争五年内西部地区经济总量翻番。强化城市生产生活要素保障,推进澳门珠海水资源保障工程,未来五年增加水库库容1亿立方米。加快建设集空港、海港、高铁、高速、口岸于一体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积极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织密内联外拓的高快速路网,在市内形成“轨道环线”“快速环线”,构建全市域15分钟上高速、1小时通达深港的快速交通体系。加快与深圳、东莞等珠江口东岸城市以及中山、江门等珠江口西岸城市在交通对接、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优势互补。

  ——厚植生态优势,打造“美丽中国”珠海实践。传承好珠海生态环境优美的良好基础,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把珠海建设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忠实实践地,打造生态文明新典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与建设,构建“大环保”“大监管”“大治理”新体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以碳达峰、碳中和促进全面绿色转型,持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构建绿色经济体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找准薄弱环节补短板,计划五年投入500亿元建设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实现市域污水管网全覆盖,建成“无废城市”,村庄100%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增进民生福祉,建设民生幸福样板城市。面对疫情影响,我们将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推进健康珠海建设。聚焦千家万户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加快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推进年轻人、产业工人、新市民“有业有住有家”计划和“一老一小”优养优育计划,未来五年新增幼儿园学位3.7万个、中小学学位13.8万个、医疗床位1万张,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不少于8万套。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传承文明、延续文化,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做强做大村级集体的物业经济,按照“一年建试点、三年大铺开、五年全覆盖”的建设目标,实现“村村有物业”,促进共同富裕。

  ——统筹发展和安全,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珠海。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强源头治理,健全防控机制,提升监管效能,促进建立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的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坚持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以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三防”、森防等重点领域为切入口,以社会治理网格化为基础,以数字政府“一网统管”为平台,以信用体系建设为引导,构建激励引导与管治约束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并逐步拓展到经济发展领域,不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当前,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珠海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完全有能力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经济运行是一个有序演化的动态过程,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将着力落实好市第九次党代会部署,坚持“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的工作总抓手,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扎实推进珠澳港合作。紧紧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叠加的乘数效应,携手港澳不断拓展新空间、赢得新优势,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澳珠极点。

  以支持服务合作区建设引领珠澳合作。完善与合作区相关机构的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配合推进“分线管理”,联动做好项目引入。联合澳门争取中国-葡语国家科技交流与成果转化中心落地,推动成立澳珠产学研创新联盟。强化珠澳口岸的交通组织、基础设施衔接,推出更多“珠澳通”服务。加快筹建鹤洲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洪保十”片区,与合作区共建隔水相望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区。推动各区与合作区产业协同、开放协同、功能协同。

  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带动深化珠澳港合作。高标准谋划建设港珠澳大桥经济区,加快建设粤港澳物流园。完善港珠澳大桥旅游配套设施,积极推动蓝海豚岛旅游开发。建成空港国际智慧物流园,推动珠港澳航空物流合作。推进珠海机场股权多元化改革,探索与香港共同打造高端航空产业群。配合推进“澳车北上”“港车北上”落地实施。

  依托澳港平台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发挥澳港平台优势,推动珠海产品、服务、技术、品牌、标准走出去。加强与港澳离岸金融市场互动,支持珠海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赴港上市、赴澳发债。推动外贸外资提质增效。力促跨境电商进出口加快发展。整合优化全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动珠澳跨境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封关验收高栏港综合保税区。

  (二)全力打好产业攻坚战。突出创新驱动、产业带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高地,为珠海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项目”抓招商。以提升项目的获取能力为抓手,有效构建适应现代招商引资形态的体制机制,成立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专班,绘制好产业发展“全景图”、招商引资“索引图”、重点产业“补链图”、目标企业“作战图”,算好目标项目的土地、税收、产业、能耗、环保、奖补成本“六盘账”,优化项目决策程序,确保招商选资的“精准度”和“快速度”。组建100亿元重大项目招商引资资金池,聚焦产业主攻方向,谋划100个以上新兴产业项目进入招商储备库。加快引进以集成电路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为广东省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研究出台工业项目、重大投资项目落地标准化步骤,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和“双容双承诺”制度,成立土地、金融、审批服务等工作专班,强化连片用地整备、重大项目服务工作,提升项目落地效率。建立项目招引领导负责制,对各区各部门招商引资工作实施绩效评价,整合市区两级资源优势,调动市区两级积极性。

  围绕“配套”抓园区。实施“园区投入倍增”工程,2022年统筹投入不少于100亿元建设资金,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加速整备一批满足项目快速落地基本条件的连片可开发用地。今年,金湾区、斗门区各准备连片成熟用地3000亩以上,高新区准备1000亩以上,香洲区重点以园区空间再造和都市经济空间拓展提升产业承载力。推进工业园区重点配套项目三年滚动建设计划、园区配套公办学校及幼儿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完善园区配套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珠海-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珠海片区建设,打造承接大项目、发展大产业的重大支撑平台。出台工业用地红线管控实施细则,鼓励“工改工”,工业用地控制线内禁止“工改商”“工改居”。完善土地收储政策,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处置一批已供未用、批而未供土地,盘活一批低效用地,保障产业项目落地空间。

  围绕“提速”抓服务。推动领导挂点服务机制向区、镇街延伸,逐步实现“网格化”覆盖。探索建立投资、产值、税收三大“倍增名录”,在扶持资金、项目用地、能耗排放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打造本地企业增资扩产的首选地。统筹整合财政、金融、人才、保障性住房等资源,支持中小企业做强做大。

  围绕“集聚”抓都市经济。发展壮大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支持国内外知名企业在珠海设立区域性总部或功能型总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推动传统消费提档升级,培育新型消费业态。继续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宋城演艺度假区等项目加快建设,加快海岛旅游开发,推动旅游消费回暖提质增效。出台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供应链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办好澳珠企业家峰会、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首届亚洲通用航空展等高层次展会。

  (三)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推动科技与经济、金融融合发展。

  优化提升创新平台载体。高质量推进高新区建设,以6平方公里的后环片区为启动区打造未来科技城,更好承接全球创新资源,聚焦若干引领未来的科技产业新赛道,建设未来产业超级孵化器和应用试验场。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大院大所”高端资源。加强与在珠高校的合作,促进高校的研究机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珠海的产业发展需求更加紧密结合,形成“珠海更好支持在珠高校、在珠高校更多服务珠海”的良性互动局面。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优化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支持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

  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壮大和规范科技服务业。大力引进服务科技企业的各类金融机构,支持科技企业上市。推进市科技馆建设。支持企业在深圳等创新资源集聚的城市设立异地创新中心。

  构筑湾区人才集聚高地。优化升级“珠海英才计划”,支持珠海广大企业和机构引进培养工程技术人才、青年人才、创新人才。发挥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研发机构、创新龙头企业等作用,吸引留学人员归国创新创业和高精尖创新项目团队整建制落户珠海,打造全球人才创新创业优选目的地。

  (四)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主动发挥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促进投资上的积极作用。

  优化政府的引导政策。出台政策既要防止“合成谬误”,避免局部合理政策叠加起来造成负面效应;也要防止“分解谬误”,避免把整体任务简单一分了之。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既扩大短期的需求,又增强长期的动能。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年安排重点建设项目465个,年度计划投资1155亿元。

  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深化以评促改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涉企审批服务事项改革试点工作。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高水平建设珠海国际仲裁院。全面评估现有政策实施的流程和绩效,紧紧把握政策的初心、着力点和实际执行效果,对政府现有产业政策文件进行梳理、整理,确保稳预期、促发展目标的实现。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启动建设“珠海市工业博物馆”,发挥格力电器、健帆生物、冠宇电池、纳思达、全志科技等企业在质量、自主创新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培育一大批勇立潮头、在各自细分领域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健全“强授权、强监督”的正向激励机制,推动珠海国企转型升级改革,促进国资国企在引领产业、城市建设、民生服务等领域担当作为、承担更大责任。支持华发集团推进“双百行动”综合改革。推动制定保护民营企业权益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做强做大的各项措施。服务好扎根珠海的外资企业。

  推动金融健康发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关系发展和安全。我们要深化对金融发展规律性的认识,找准地方政府发展金融的着力点,紧紧把握“经济的血液是金融,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金融的基石是法治”的要义,把金融作为重点产业发展好,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打造珠海金融发展“三张网”:一是发展丰富多样的金融机构,优化金融“毛细血管”,打造通达四方的金融“血管网”;二是推动大数据信用平台和信用体系建设,打通信用体系与数字政府“一网统管”平台、社会治理网格化的全面联接,打造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信用网”;三是加强法治建设,强化市场主体的法治意识,打造公平公正的全社会“法治网”。通过“三张网”的建设,解决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个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稳预期”问题,让全社会金融合作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让更多资本流向实体经济,全面激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的动力,更好发展科技金融、产业金融、普惠金融,服务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乡村振兴。推动珠海农商行和珠海国企控股的各类金融机构加快转型升级,支持珠海农商行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影响力农商行。

  (五)优化提升交通效能。优化交通网络和枢纽节点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时序,抓紧开展深中通道连接线、港珠澳大桥西延线、市域轨道环线三条战略通道规划建设,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强化对外联系通道。加快珠海机场改扩建工程,推进珠海机场第二跑道前期工作,规划建设机场口岸基础设施。加快莲洲通用机场二期项目建设。推进珠肇高铁珠海至江门段、广珠澳高铁鹤洲至横琴段、鹤洲高铁枢纽建设,推动澳门轻轨延伸至合作区融入内地轨道交通网。优化高栏港与广珠铁路的联动。推进金琴快线北延段建设,打造连接深中通道的快速通道。推动黄茅海跨海通道加快建设。

  完善市内主干路网。加快市内主通道建设,力争香海大桥、鹤港高速二期、兴业快线北段年内通车,建成菱角咀隧道,加快推进珠海隧道、金海大桥、珠海大道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机场北快速北段工程,推动香海大桥西延线、兴业快线南延段、高栏港快线等项目动工建设。

  系统治理交通拥堵。高度关注高峰时段市内堵车问题,充分考虑未来我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的趋势,综合采取优化交通组织、增加公共停车位、提高公交分担率等措施,缓解节假日期间情侣路等重要路段交通压力,努力实现人民路、南湾大道等十条路段堵车时间大幅减少。

  (六)持续擦亮珠海城市名片。“珠海城市”是一张靓丽的名片,必须坚守珠海的城市价值,每一年都要“添砖加瓦”,不断提升“青春之城、活力之都”的城市形象。

  巩固和优化生态环境。按照打造生态文明新典范的要求,正视污水管网设施不足、大部分市域生活污水管网“最后一公里”还没有打通等问题,充分发挥市、区、镇街、村居和国企、部门等各层级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共建共享、人人参与的新格局,全面启动“美丽中国”珠海实践。全年新建污水管网120公里以上,在部分镇街、村居打造生活污水管网全覆盖的示范点,为市域污水管网全覆盖打好第一场战役。坚决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全面推进城市微改造。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运用好“绣花”功夫,做好精和细的文章,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科学绿化、绿色低碳建设。加大力度开工改造一批老旧小区,共同缔造美丽家园。加快水浸点和地质灾害点整治工作,实现重点区域17处公示的内涝点清零。推进情侣路区域防潮洪综合提升工程,优化情侣路海岸带规划建设。

  办好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中国航展已成为扬我国威、壮我军威和展示中国力量、中国价值、中国精神的重要平台。统筹航展场馆及周边的规划建设,优化观展体验,开展线上线下同步直播,办好“一展一论坛”,探索延期撤展,把珠海航展场馆打造成为常年网红打卡地。以中国航展为平台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和央企合作,带动珠海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谋划建设中国航空航天博物馆、珠海太空中心。

  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文明城市全域创建力度。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国家方志馆粤港澳大湾区分馆、珠海华侨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办好中国国际马戏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珠海艺术节等城市文体活动,打造赛事之城、艺术之城、书香之城。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支持珠海传媒集团、珠海演艺集团深化改革。提升文化产业园区及基地集聚发展效应,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入挖掘珠海特有的历史传统文化,打造一批精品力作,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七)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珠海是一座充满幸福感的城市,是大家共同的幸福家园。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每一个人的幸福融入到城市发展大图景中,不断提升全体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学校建设投资倍增”计划,今年市、区两级共计划安排50亿元建设学校、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2所、学位4500个,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17所、学位1.59万个。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开展“基础教育教师育人能力提升工程”,着力提升西部地区学校师资水平。扎实做好“双减”工作,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发展。加快建设珠海职教城,在全市职业学校启动实施“行行出状元”工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东西部均衡布局,支持市人民医院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中大五院建设省级高水平医院,加大对遵医五院的投入。建设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增量提质工程。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贴标准。健全分类分层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的救助力度。

  实施年轻人、产业工人、新市民“有业有住有家”计划。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建设正吸引越来越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到珠海发展。围绕就业和“衣、食、住、行”等具体问题,加快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让广大在珠海的年轻人、产业工人、新市民“有业有住有家”,在珠海安居乐业,以珠海为家。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鼓励灵活就业,加强就业培训,深入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年内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2万套。

  实施“一老一小”优养优育计划。根据珠海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出台“一老一小”优养优育工作方案,对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的养老托育服务,由政府承担兜底保障责任。加快建设区级养老服务机构项目。建设20家普惠性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机构创建活动。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养老和托育服务网络,建设具备综合功能的社区服务设施,引导专业化机构进社区、进家庭。

  (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动城乡融合加快发展。

  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以312平方公里的斗门生态农业园为重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美丽乡村和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珠海台创园为平台力争创建国家级农业公园。加快建设田园综合体、乡村民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海岛旅游、都市农业等多业态美丽经济。推进“美丽鱼塘”“美丽渔场”建设。打造全国海鲈交易平台。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建设洪湾渔港经济区。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实施乡村建设提质行动。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持续开展农房管控、乡村风貌连片提升工作。加强乡村传统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完善海岛、渔港、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美丽海岛。

  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扎实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城乡融合发展等改革试点。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启动“村村有物业”试点,探索采用区镇统筹、联建联购方式,支持村级集体在城镇商业区、城市社区等条件好、产业集聚度高的区域,购建商铺、店面、农贸市场、仓库、标准厂房等,发展“飞地物业”,提升集体经济效益。

  扎实做好协作帮扶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对口贵州遵义市东西部协作,做好对口支援西藏米林县、米林农场和重庆巫山县等工作,推进对口阳江产业帮扶和阳江茂名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继续做好对口黑河合作工作。

  (九)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切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防线,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分级分类管控,优化完善应急响应、流调溯源、核酸检测等机制,加强应急演练。严密做好口岸区域、医院、集中隔离点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加强对冷链进口物资、国际邮件快递等全链条监管。加快推进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全面推进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和社区防控工作。优化提升珠澳联防联控机制。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

  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风险。市场经济中收益和风险是相伴相生的,落实为资本设置“红绿灯”的要求,趋利避害规范资本行为,在全社会树立“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鲜明导向。启动探索与粤港澳大湾区审计研究院共建风险监测中心,建立重点领域风险监测的“温度计”机制,“正常”时有关注、“低烧”时有预警、“高烧”时有预案,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压实属地、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查自纠的主体责任,抓好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防范处置工作。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传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珠海版。“枫桥经验”的精髓是“发动群众、说理调处”,加快构建“法、理、情、利”相结合的政策导向和矛盾纠纷排查机制,解决好各类矛盾纠纷问题。继续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深化拓展“平安+”市域社会治理指数应用。全面开展城市风险“体检”工作,加快建设珠海市安全监测预警中心。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监管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

  (十)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把讲政治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把政府的决策、执行、服务等工作全方位纳入法治轨道。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监督、社会各界监督,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建议。深化政务公开。

  建设效能政府。提高政府决策和执行效率,实施政府流程再造,特别是加强对“产业第一”、项目落地流程的再造,招商要联动、为项目多跑动。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创新。强化绩效意识,加强对预算、土地、国资的管理,着重从以关注合法合规性为主到合法合规与绩效并重,既要管住,更要管好。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建立政府性资金由财政、发改、审计等部门事前绩效评估的工作机制,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绩效管理,努力做到“办同样的事花更少的钱、花同样的钱办更多的事”。建立区、镇街重点工作的“月通报”制度,及时掌握各区工作进展情况。推行“一线工作法”,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

  建设廉洁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强化在线审计系统建设,常态化开展审计体检。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突出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珠海是一座承担着特殊使命、肩负着重大责任的城市!珠海每个时代都有新事物、新发展、新成就!机遇催人,时不我待,工作节奏快,未来更精彩!我们要对慢节奏说“不”,学会“快”节奏,工作不满足于“干了”,更要“干出加速度”“干出高质量”,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的珠海!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勇担使命、加快发展、当好尖兵,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附件

  名词解释和有关情况说明

  1.“1+1+9”:是指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工作部署,其中第一个“1”是指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政治保证,第二个“1”是指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发展主动力,“9”是指9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新征程中持续释放“双区驱动效应”;二是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三是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四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五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六是高质量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推动“核”“带”“区”在新发展格局中一体协同、各扬所长;七是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八是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快形成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的社会发展新局面;九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2.“特、大、高、多”:是指全面深化特区改革开放、壮大提升城市能级量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四大战略任务”。

  3.“湾区通”:是针对粤港澳企业群众网上办事习惯特点推出的平台,整合提供一站式湾区资讯、主题服务和商机速递功能。

  4.“一地两检”:指在两个国家(或地区)的边境口岸,在同一处地点完成两地的出境与入境检查、检疫手续。

  5.“澳门新街坊”:2020年12月31日,横琴“澳门新街坊”项目建设正式启动,预计2023年建成。项目将为澳门居民提供约4000套住房,同步开放澳门标准的医疗、教育、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配套。

  6.“双百企业”:百家中央企业子企业和百家地方国有骨干企业。

  7.“天琴计划”:“天琴计划”是2015年7月在中山大学发起的一个科研计划,中山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正在组建研究小组开展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任务的预先研究,制定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的实施方案和路线图。

  8.“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9.“数字政府”:是指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行政管理形式。

  10.“白改黑”:是指把水泥混凝土路面(灰白色)改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黑色),达到环保、防尘、降噪和增添行车舒适性的效果。

  11.“菜篮子”:是指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等的生产、服务、流通与供应。

  12.“三清三拆三整治”:“三清”指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三拆”指拆除危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三整治”指整治垃圾乱扔乱放,整治污水乱排乱倒,整治“三线”(电力、电视、通信线)乱搭乱接。

  13.“1+5”综合性政策措施:即《落实市委财经委会议精神 推动珠海市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实施方案》与《珠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方案》《珠海市促进惠企政策落地工作方案》《珠海市工业园区提质升级工作方案》《珠海市招商引资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工作方案》《珠海市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优化住房市场结构工作方案》5个配套方案,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1+5”方案体系。

  14.“5+1”产业集群: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打印设备五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和智能家电优势传统产业集群。

  15.“单项冠军”企业: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其包含两方面内涵:一是“单项”,即企业必须专注于目标市场,长期在相关领域精耕细作;二是“冠军”,即要求企业在细分领域中拥有冠军级的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

  16.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具有小市值、高估值、高成长、高盈利、创新能力强的特点。

  17.“三旧”:指“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

  18.“放管服”: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19.“珠澳通”:是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创新打造,珠海和澳门协同推出的一站式、移动式跨境数字服务新平台。

  20.“QDLP”:即“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指在通过资格审批并获取额度后的试点基金管理企业可向境内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试点基金投资于境外一级、二级市场。

  21.“民生微实事”:是指采取“共建共享、政府奖补”服务模式,由群众作为项目申报主体,镇(街道)或村(社区)作为项目实施主体,聚焦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的惠民小项目。

  22.“双减”政策:是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开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

  23.“两个专项整治”:指机关干部作风专项整治和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24.“无废城市”:是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25.“一网统管”:依托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中心整合各类数据资源,搭建通用平台,实现一网统观全省、一网统连指挥、一网统筹决策。

  26.“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7.“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28.“分线管理”:是指将横琴与澳门之间的口岸设定为“一线”管理,横琴与内地之间设定为“二线”管理。

  29.“洪保十”片区:指洪湾、保税、十字门区域。

  30.“双容双承诺”制度:“双容”就是对企业容缺、对政府容错,改“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允许企业在缺少非关键性材料的情况下开工建设;对审批责任单位和个人,只要其依法依规履行监管职责,且没有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串通恶意侵害公共利益和牟取私利的,免于追究相关行政和法律责任。“双承诺”就是企业向政府承诺、政府向企业承诺,企业按照承诺清单在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前补齐材料;政府按照承诺清单依法实施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既不监管缺位,也不越权监管、加码监管。

  31.“工改商”“工改居”:指调整工业用地性质成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

  32.“大院大所”:指国际著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知名跨国公司实验室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知名科学家及其科研团队。

  33.“粤菜师傅”:是指为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采取职业培训与学制教育相结合模式,大规模开展粤菜师傅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提升粤菜烹饪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

  34.“广东技工”:是指广东省依托技能人才培养优势、产业基础雄厚优势,全面推进实施技能人才培养系列工程,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广东技工大军。

  35.“南粤家政”:是指围绕“一老一小”对家政服务迫切需求,以母婴服务、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护理服务等领域为重点,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而提出的一项民生工程。

  36.“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2018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参加全国政协“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专题协商会上表示,“要建立良好的行为制约、心理引导和全覆盖的监管机制,使全社会都懂得,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

  37.“枫桥经验”:指60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

  38.“四风”:一般指“四风”问题,分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