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2年吴川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7-07 23:27   责任编辑:www

吴川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冯德联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16年以来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吴川经受大考验、实现大发展、蓄势大赶超的五年,也是吴川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群众,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顺利完成了第十六届政府的任期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五年来,我们致力稳增长、扩总量,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221.9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78.47亿元,年均增长6.3%;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7%;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8%,连续三年排湛江市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18341.9元提高到2020年的24734.6元,年均增长7.8%,其中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湛江市率先突破20000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4%;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31.1%。

  五年来,我们致力抓交通、强基础,发展支撑持续夯实。湛江吴川机场成功试飞,深湛铁路湛江吴川机场支线预埋结构工程完工,深湛高铁吴川站开通营运,成功争取广湛高铁在吴川设站,广湛高铁吴川段动工建设,吴川历史性迈入“空铁时代”。汕湛高速(吴川段)、汕湛高速吴川支线建成通车,机场高速、沈海高速吴川段改扩建加快推进。空港经济区起步区(一期)路网工程即将完工。滨江路、火车站进站公路建成通车,新(改)建国道、省道、县道及主干线公路157.94公里,改造桥梁21座。重建高岭拦河闸、吴阳拦河坝,完成吴阳海堤加固达标项目第一标段、山雅水库除险加固、博铺坡内涝排水等一批水利工程,治理中小河流83.48公里,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控制在0.5%以内。累计完成光纤接入23.6万户,建成4G基站2199座、5G基站633座,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网络全覆盖。电网系统安全有效运行,能源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五年来,我们致力促转型、优结构,产业经济持续升级。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13.4︰30.5︰56.1。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16年的49.6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65.68亿元,年均增长3.5%。建成高标准农田32万亩,完成垦造水田2231.86亩,改造灌区渠道167.6公里。王村港渔港项目基本完成。建成生猪、对虾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0家,培育“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35个,打造了东农大米、稳村番薯、长岐橘红等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9%。工业集聚化进程加快。完成华昱产转园回收,国内水产龙头国联水产等7个超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引进恒洲水产、港洋水产等水产企业集聚发展,园区两次获评省管理优秀园区,成为全省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市经济开发区引进项目11个,入驻企业增至86家。三大传统产业质效稳步提升,羽绒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2.1%,产品跻身世界最优质行列;荣获“中国塑料鞋之都”称号;食品产业基地(一期)完成开发建设,“吴川月饼”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录。全市招商引进项目67个,总投资203.47亿元。现代服务业焕发新机。鼎龙湾国际海洋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成为粤西滨海旅游新热点。“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209.7万人次、总收入230.6亿元,分别是“十二五”的2.3倍和3.2倍。新增的金沙广场商圈日渐成熟,同德城商圈不断升级完善,夜间经济持续畅旺。成功入选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一批知名房企纷纷进驻,商品房销售面积年均增长36.5%。吴川建安、庞大粤西等建筑企业实现较快发展,建筑业产值和税收年均分别增长16.8%和29.99%。

  五年来,我们致力提品质、塑内涵,城乡环境持续美化。城市建设提质升级。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实施“三旧”改造项目54个,总面积2901.65亩。新建一城大桥,重建上、中、下隔海桥,全面改造解放路、人民路、海港大道、迎宾大道等一批主干道,全新升级东风路、建兴路、长安路以及克平路、敏宁路等一批大街小巷,有效改善群众出行环境。高标准改造江心岛生态公园,建成水口渡湿地公园、梅菉水闸公园,累计实施绿化带补种面积9.77公顷,城区绿地面积增加至245.01公顷。大力开展“创卫”“创文”工作,城市“六乱”和交通秩序得到有效整治,市容环境显著提升,成功创建“广东省卫生城市”。乡村振兴成效明显。高质量编制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和1409个自然村村庄规划。全面完成自然村“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在湛江市率先实现自然村硬底化公路通达率100%,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建成9个镇级污水处理厂、465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1136个自然村雨污分流管网。农村保洁覆盖面和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均达100%。创建国家级文明村3个、省级文明镇2个、省级文明村6个、湛江市级文明村96个。黄坡镇唐基村被评为“中国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村镇”,黄坡镇稳村被评为“广东贫困村创建名村”,吴阳镇“银滩耀彩古镇新姿”入选广东美丽乡村精品路线。

  五年来,我们致力深改革、提效率,发展活力持续迸发。重点改革纵深推进。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精简9个职能部门。基本完成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下放564项综合行政执法事项、37项政务服务事项至镇(街)。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并轨”工作基本完成。科创能力不断提升。投入技改资金48.38亿元,累计获专利授权2527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至18家。引进1家国家检测实验室,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行政效能稳步提高。搬迁政务服务办事大厅,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实施率达100%,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可在线办理率达90.13%以上,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压缩50%以上。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各类市场主体增加至4.27万户,注册资本(金)增加至566.3亿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53.6%和222.9%。政府建设持续加强。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以党建引领政府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建议、提案614件,办复率100%,法治政府扎实推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三公”经费年均下降15%。“数字政府”建设加快,大力推广使用“粤省事”“粤商通”“广东省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建成全市统一电子政务外网,完成政府门户网站集约化建设,累计公开各类政务信息3.36万条。累计办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事项2.39万宗,办结率100%。

  五年来,我们致力攻难关、补短板,发展底线持续稳固。疫情防控精准有力。面对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织密织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防线,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对今年6月突发的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央、省、湛江市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兄弟县(市、区)的无私支援下,我们全面动员、众志成城,认真落实“快、准、狠、稳”硬举措,科学调度开展全市三轮大规模核酸检测,精准甄别隔离密切接触者563人、次密切接触者1390人,用较短时间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脱贫攻坚全面胜利。16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8831户2372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黄坡镇稳村驻村第一书记汤旭希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4个单位被评为“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扶贫协作深入开展,助推广西三江县实现脱贫摘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实效。建成市环保热力发电厂、滨江污水处理厂,完成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大力推进高位池养殖尾水治理工作,整治面积达9229.72亩,在湛江市率先完成整治任务。依法关闭废塑料加工和“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460家、拆除禽畜养殖场320家。严格落实“河长制”,鉴江、袂花江国考断面水质均值每年达标。6项空气污染物浓度值每年达标,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优良。完成2.51万亩生态公益林改造、6700亩沿海防护林营造、2.28万亩省级森林碳汇林抚育工作。风险防范化解科学有效。推动农信社成功改制组建农商行。完成28家国有“僵尸企业”出清重组。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和限额管理,合理发挥债券资金撬动作用,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完全可控。积极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区域金融秩序稳定。

  五年来,我们致力办实事、解民忧,民生事业持续繁荣。民生保障越发有力。累计完成民生支出202.6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4%。每年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开展技能培训、适岗培训,新增城镇就业3.9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7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04万人。涉及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困难残疾人等多项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73间,完成区域性敬老院建设。建成回迁安置房740套、公租房465套。建成6.5万吨粮食储备库,粮食安全政府责任制考核连续三年获湛江市第一名。质量工作考核连续两年获评湛江市A级。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扩)建清源小学、向阳小学等一批优质公办学校,建成市特殊教育学校,新增省实附中金沙学校、广大实验学校等优质民办学校,增加学位超1.2万个,获评“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成立市医共体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基本完成,完成10间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143间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市人民医院被核定为“三级综合医院”,荣获中国市县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奖。创新推出“吴川智慧武装”系统,高质量完成每年征兵工作,镇(街)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走在粤西地区前列,民兵整组工作在省军区专项检查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全面建成市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体系,连续两次获评“广东省双拥模范市”。实现镇(街)残疾人社区康园中心和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服务全覆盖,累计免费为1.6万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食品安全抽检量达每千人5批次,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获评湛江市A级。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旧址修缮开放。林召棠故居、芾南图书馆、茂山书院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体育馆、工人文化宫等公共服务设施有序建设。组建市融媒体中心。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民族宗教、海防打私、统计、审计、人防、工会、外事、物价、妇女儿童、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力开展禁毒人民战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累计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4个,扣押冻结涉黑恶犯罪集团(团伙)案件资产约2142万元,接报涉黑恶类警情比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前下降51.6%,获评湛江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县(市、区)。“平安吴川”建设不断深化,实现现行命案破案率100%,侦破多宗逾十年命案,没有发生暴力恐怖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重特大刑事案件等,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提高。积极推进基层治理,累计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42万件,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和按期办结率均达100%。提供法律援助案件3360件。积极做好防范自然灾害、森林防灭火等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事故。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结果,是市委坚强领导、科学谋划的结果,是历届班子奠定基础、厚植优势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监督支持、建言献策的结果,更是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广大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吴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医务人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吴川发展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五年风雨兼程,五年春华秋实,我们更加真切而深刻地体会到,要推动吴川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湛江市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推动党的建设在政府系统走深走实;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和难题,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打造幸福吴川、平安吴川;必须坚持真抓实干,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进一步发扬团结实干、开拓奉献的精神,勤政务实、夙夜在公,坚决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地区发展指数。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任务依然艰巨,产业振兴任重道远;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民生保障、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仍有不少短板;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风险隐患还一定程度存在;个别干部作风不实、懒政怠政的问题依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主要任务和工作安排

  今后五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五年,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湛江“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重大使命和“与海南相向而行”的重大任务,省委省政府支持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湛江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和重要窗口期。吴川被省定位为湛江市域副中心城市、湛茂阳沿海经济带重要滨海城市,是湛江连接“双区”“双合作区”的桥头堡,随着湛江吴川机场即将通航,未来广湛高铁通车,高速、国省道路网的进一步完善,将为吴川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和发展支撑力,极大强化吴川的战略地位和发展动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已经为我们绘就了宏伟发展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号角。希望在望,未来正来。我们只要紧紧围绕国家、省、湛江市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乘势快进、迎难勇进、聚力奋进,一定能够开创吴川更加灿烂的未来。

  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湛江市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三化三大”发展理念,坚持“工业兴市、生态建市、商旅旺市、文化强市、依法治市”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吴川,努力把吴川打造成为湛江对接融入“双区”建设的门户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2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390.57亿元,年均增长7.0%以上;三次产业比例从13.4︰30.5︰56.1调整为11.6︰34.9︰53.5,工业增加值6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233.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43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2.7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4亿元。

  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更加奋发有为做好吴川各项工作。

  (一)聚焦产业提档升级,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坚持把做强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加速工业化进程,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努力建设湛茂阳沿海经济带黄金走廊。

  全面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围绕发展循环生态型工业园区、打造百亿产值工业园区的目标,聚焦“一园三基地”和空港经济区建设,进一步提升规划、完善配套、改进服务,加快打造产业集聚、功能清晰、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工业新城。产转园要做好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依法回收低效或停产企业土地,推进园区二期商务居住配套服务组团项目建设,加快园区三期3413亩土地开发。以国联水产为龙头,加快推进港洋水产、恒洲水产、海豹信息科技等入园项目建设,积极构建以水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打造中国南方重要海洋产业示范园。到2025年末,园区规划建设总面积达7251亩,规上企业投产超20家,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8亿元以上。扎实推进羽绒产业基地(二期)、鞋业产业基地(二期)、食品产业基地(二期)规划建设。到2025年末,“三基地”规划建设总面积达6300亩,规上企业投产超50家,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30亿元以上。按照“一核一轴三中心”“两廊三区多组团”开发保护总体格局,高标准规划建设空港经济区,加快推进空港经济区起步区征地拆迁工作,统筹产业布局、土地开发、市政和公共服务基础建设,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加快传统产业升级。依托“中国塑料鞋之都”“中国羽绒之乡”“中国月饼之乡”“中国建筑装饰之乡”金字招牌,实施产业倍增计划,培育优势传统产业集群。做大羽绒产业。引导羽绒产业向研发、设计、品牌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到2025年末,培育年产值超亿元羽绒企业10家,实现羽绒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10亿元以上。做精鞋业产业。建立鞋业B2B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引导中小鞋业企业由家庭式生产向企业化经营转变,鼓励采用先进原料、工艺,加强款式、功能等设计提升,支持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创建知名商标,助推鞋业产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到2025年末,实现制鞋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15亿元以上。做优食品产业。支持食品企业向产品多元化、品牌化、全年化发展,培育发展航空食品。依托“吴川月饼”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录,扶持吴川月饼走出国门。到2025年末,实现食品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5亿元以上。做强建筑产业。大力发展绿色新型建材业,建成年产80万立方米装配式建筑预制PC构件生产项目、年产8万吨智能绿色建筑新材料项目,拓展绿色建材产品市场空间。深入实施建筑业“回归工程”,建成吴川建工大厦,新建广东湛江建筑职业学院,申报“中国建筑之乡”,引导全市建筑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建筑业总部经济。到2025年末,力争新增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2家,形成100家以上建筑企业的产业集群,建筑业总产值达500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空港经济。借鉴国内外成功空港经济区产业发展经验,着力发展航空运输保障、航空物流、空港旅游、先进装备制造、航空循环、商贸会展、大健康和现代农业等8大产业,建成若干个主导产业明确、配套产业完备、资源共享的产业集聚区。重点优化空港综合交通、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功能区建设,争取空港综合保税区功能,提高国际航班开通后的货物通关效率,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在空港经济区设立物流中心、采购中心,实现空港门户功能的全面提升,打造区域性空港物流节点城市。

  提速发展全域旅游。以推动滨海旅游业加快发展为重点,持续发力推进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提质升级,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鼎龙湾国际海洋度假区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推动艾美酒店年底开业迎客,加快鼎龙湾医院一期、鼎龙湾圣比斯公学一期、圣塔尼酒店、德萨斯水世界三期建设,大力推进野生动物王国、海洋王国主题公园规划建设,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推进南海明珠、荣基吉兆湾旅游观光度假区、吉兆湾养老特色小镇等滨海旅游项目建设,着力连片建设高品质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带。全力实施“大文旅开发”战略,推动塘

镇杨赤里新村、吴阳镇蛤岭新农村等乡村旅游项目提质,加快推进鉴江明珠金龙岛观光农业生态示范园、德宝现代农业智慧田园综合体等生态农业项目建设,打响陈兰彬、林召棠等名人故里和“吴川三绝”、粤剧南派艺术等文化品牌,全面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化发展,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准确把握国家扩大内需带来的市场需求新变化,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加大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培育引进力度,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5G网络建设,实现市镇中心区域和产业园5G网络全覆盖,5G基站达1000座以上,带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企业入驻,积极发展电子信息、工业互联网等产业。鼓励发展科研孵化、文化创意、数字生活等产业,全面提升新兴产业集群粘性,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二)聚焦改革开放创新,着力打造新发展阶段新动能

  坚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主动融入国家、省区域发展战略,持续强化创新驱动,不断激发发展活力、汇聚发展动能。

  坚定不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基层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权限。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接稳、管住、用好上级委托、下放事项,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和审批流程,提高办事便利度,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压缩政府投资、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清理盘活市属国有资产。深化市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让预算改革在财政管理中发挥核心关键作用。持续深化税收改革,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优化提升PPP投融资模式和运行管理机制。

  主动服务和融入区域发展战略。把握“双区”“双合作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主动服务承接上下游产业发展,着力在羽绒、食品、水产加工等领域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探索在智慧城市、大数据以及疫情防控、医疗救援、教育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主动对接海南现代服务业发展,拓展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加强两地商贸流通,争取纳入海南自贸港合作拓展区,打造成海南自贸港重要战略腹地。进一步完善与北部湾城市群、湛茂阳都市圈快捷通达路网,在产业转移、商贸业、文旅产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开拓沿线国际经贸市场,推动企业和产品“走出去”。

  激发创新活力。充分利用旧厂房、旧仓库更新资源,积极培育一批创意工坊、创新创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行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骨干企业申报产业核心和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实现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倍增,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新增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以上。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促进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升级,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技术迭代快的中小企业。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壮大本土创新人才队伍。

  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队伍建设。依托“一园三基地”、空港经济区,实施专业招商、以商招商、推介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模式,面向全国一流羽绒、鞋业、食品、水产品加工等企业开展招商,积极引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取每年引进产值超亿元企业2家以上。

  (三)聚焦城市强芯提质,着力打造现代化滨海城市

  坚持“东扩、南移、西进、北拓、中优”的城市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强化精细管理,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

  加强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全面升级换代。全力保障湛江吴川机场如期建成运营,加快推进深湛高铁机场支线、机场高速吴川段等配套工程,完善机场集疏运体系和通用航空保障功能,努力打造成为联通“双区”“双合作区”、对接海南自贸港和北部湾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全力保障广湛高铁吴川段顺利建设,推动吴川站房扩建工程如期投入使用。加快推进沈海高速吴川段改扩建工程、广东省滨海旅游公路吴川段、汕湛高速吴川支线东延长线、G228吴川穿城段改线工程等项目,实施S544、S286等线路优化升级工程,新(改、扩)建一批县道和重要联系通道。积极实施危旧公路桥改造,逐步消除安全隐患。完善能源保障体系。建成湛江220千伏苏村输变电工程、湛江110千伏鼎龙输变电工程等供电项目,加快推进管道燃气项目,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专项债券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力争到2025年末,中心城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40万人,建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深入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加快滨海新区、鉴江西岸、高铁新城、空港新城等新区建设,综合开发东隅片区、城北片区(万亩坡)、肖山片区,扎实推进一批“三旧”改造项目,稳步实施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全面拓展城市框架和容量。持续优化城区交通条件,扩建迎宾大道,建成滨江南路、环市西路等城区道路,完成大山江桥、塘尾桥、水口渡大桥扩建工程,建成明珠桥,深入实施城区道路“白改黑”工程、小街小巷硬底化。逐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市体育馆、工人文化宫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完成市图书馆、文化馆升级改造工程,新建市麻纺公园、站前公园、城北生态湿地公园以及一批具有吴川风情的小游园和林荫路,优化提升“三江六岸”景观,为市民增添更多休闲娱乐好去处。完善同德城、金沙广场等核心商圈,加快奥园冠军城、时代广场等一批商业综合体建设。坚持以夜间经济发展释放消费潜能,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业态多元的“夜吴川”地标、商业街区。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坚持用“绣花”精神治理城市,深入开展“巩卫”“创文”工作,加大城市“六乱”整治力度,完善垃圾收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强力推进城区交通秩序整治,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数字化管理手段,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项目,分步推进“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水务”等专项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四)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努力建设富裕美丽和谐的现代新农村。

  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加强对易返贫致贫人口的监测,盯紧有返贫风险、易致贫等重点群体,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村庄帮扶机制,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坚持对扶贫产业的长期培育和支持,促进内生可持续发展。持续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完善多方参与的帮扶机制。大力推进与广西三江县的协作交流,促进两地协同发展。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积美拦河坝重建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稳步推进袂花江灌区等7个大中型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升级工程,加快博茂渔港(塘尾一级港区、博茂二级港区)建设进度。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确保畜禽产品稳产保供。高质量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新建3个以上省级农业产业园。加快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推广种植砂糖桔、木瓜、番薯等传统农作物,拓展牛大力、橘红等特色农产品多元价值;发挥淡水养殖资源优势,创建“中国烤鱼之都”,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效融合,建成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一批农业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提质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增至80家。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严格落实“路长制”,实施农村公路提级工程,规划建设一批农村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巩固“厕所革命”和“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果,建成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持续加大对老区的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全域推进农房管控和村庄风貌提升,加快补齐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短板,高标准创建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大力开展文明乡村创建、村规民约修订等专项行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

  (五)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碧水蓝天的吴川画卷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大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高。

  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水环境改善,严格落实“河长制”,重点开展鉴江、小东江、袂花江、隔海河等流域综合治理,扎实做好小东江、袂花江上下游污染防治的联防联控工作,全力保障国考和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持续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大对工业源、机动车尾气排放、露天焚烧、扬尘等污染的整治力度,推进燃煤锅炉和窑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实现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5%以上。加强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农业面源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抓好塑料制品业、水产和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巩固废塑料加工和“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整治成果。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大力推广绿色生态养殖,严格管控高位池养殖排污,切实保护好海岸资源,打造蓝色美丽海湾。

  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面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协调优化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区三线”布局。严守“三线一单”,加快盘活利用闲置土地,加大土地卫片执法力度,推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严控“两高”项目建设,落实能耗“双控”目标,积极推行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抓紧推进垃圾填埋场封场整治,完成老鸦埇生活垃圾填埋场三期(应急扩容填埋场)修复工程、飞灰填埋专区改造。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实行“林长制”,实施新一轮绿化大行动。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推进低碳城市建设,让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社会各领域,加快形成健康、简约、低碳的生活方式。

  (六)聚焦民生民本,着力打造幸福和谐吴川

  坚持人民至上,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办好年度民生实事。坚持就业优先,扎实抓好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持续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深入实施“农村电商”“乡村工匠”等工程,以就业提升带动收入增长。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临时救助和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力度,加强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权益保护,建立健全普惠养老托育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双拥”工作,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积极融入省“数字住房”一体化平台,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构建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推动全市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加强价格监测预警,确保物价秩序平稳。

  全面推动社会事业繁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缩小校际、城乡、区域差距。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城区中小学扩容工程,建成梅岭小学新校区、梅东小学、海滨实验幼儿园等一批学校。办好普惠性学前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深入实施健康吴川行动,建成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规划建设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医院),支持市人民医院创三甲。加强“三医联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市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建设。积极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出生缺陷预防、免费婚前孕前健康检查项目。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建设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三馆一中心”建设,大力弘扬民间传统艺术,高水平办好粤剧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打造一批具有吴川特色的文化艺术精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修缮吴川学宫、茂山书院等文物保护单位,深入挖掘和申报非遗项目,鼓励培养非遗传承人。推进融媒体中心光纤网络全业务到户,做大做强“吴川融媒”品牌,全面提升新闻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发展慈善、社工和志愿服务事业,进一步抓好国防动员、民族宗教、海防打私、统计、工会、外事、地方志等工作,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深入开展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专项行动,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的破坏活动。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提升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应急处置、物资储备等关键能力,推动疫情防控从“应急式治理”向“集成式治理”跃升。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毒品、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强化信访矛盾源头化解,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强化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加强市场监管风险防控,保障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紧盯危化品、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驰而不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使命、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政治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政治担当,提高政治能力,全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方面,严格执行省委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五个必须”,杜绝“七个有之”,不断提高政府系统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政府工作在法治化轨道运行。完善政府行政决策规则和程序规定、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和合法性审查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开展“八五”普法,严格规范文明公正执法,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应诉等工作。深化政务公开,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效能建设。持续深化“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不断增强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把事关吴川未来发展、群众关心关注的各项事业抓住、抓牢、抓好。健全政府部门抓落实体制机制,发挥“两函两书”督查利剑作用,推行正向激励、容错纠错机制,激发领导干部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加快政府数字化建设,完成电子政务外网安全体系及IPv6升级改造,拓展推广“粤省事”“粤商通”成果应用,推动政务管理服务精准化、智能化。优化提升12345市民服务热线效能,架好便民服务的“连心桥”。

  筑牢防腐底线,加强廉政建设。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把财政资金更多地用在促发展、惠民生的“刀刃”上。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力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健全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迈进“十四五”,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共同用智慧和汗水把吴川打造成为湛江对接融入“双区”建设的门户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名 词 解 释

  六乱: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拉乱挂、乱贴乱写乱画、乱扔乱吐。

  三清三拆三整治:“三清”即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三拆”即拆除旧房危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非法违规广告、招牌等;“三整治”主要是整治垃圾、生活污水及水体污染。

  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僵尸企业:指丧失自我发展能力,必须依赖非市场因素即政府补贴或银行续贷来维持生存的企业。

  双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双合作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三化三大:在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融合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动力变革;在加快大园区建设、推进大文旅开发、深化大数据应用中塑造后发崛起新优势。

  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

  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两高”项目:指高污染、高能耗项目。

  能耗“双控”:主要指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

  “双减”政策: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三医联动: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

  五个必须: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七个有之: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

  两函两书:设立市政府预警函、督办函、表扬书和批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