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8 20:33   责任编辑:www
清远市市长 温文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清远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且具有特殊意义的五年。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亲自为清远的改革发展指航定向,对我们寄予厚望。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经受住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挑战,较好完成了市七届人大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们坚持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转型和创新发展,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1%、6.6%和7.3%,进出口总额实现“七连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累计淘汰钢铁落后产能500万吨、化解过剩产能62万吨,减税降费近百亿元,上市公司实现从0到4的突破,广东制造500强企业数居粤东西北地区第1。创新发展跑出加速度,高新区成为粤东西北地区唯一“全国百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数均居粤东西北地区第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长31.1%。旅游发展提档升级,新增3A级以上景区16个,累计接待游客1.49亿人次,7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是省内县级单位创建成功最多的地市。
五年来,我们抢抓“双区驱动”“双城联动”及横琴和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全方位深化广清一体化,入珠融湾迈出坚实步伐。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广清城际(一期)、“高接高”、汕昆高速、汕湛高速清远段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成,高速公路、等级公路通车里程分别居全省第2和第3,推动广清永高铁项目列入《“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清远不远”优势更加凸显。“三园一城”[1]累计签约项目581个,总投资近2000亿元。“放管服”[2]改革、“数字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在全省率先实现工建系统“一网通办”、率先实现政务服务自助机行政村全覆盖,“两减一即”[3]指标保持在全省前列,广清“跨城通办”事项达66个,各类市场主体净增10万户。更多优质资源实现互通共享,共建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成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43个,303所学校、62家医院与广州建立结对帮扶关系。
五年来,我们牢记使命嘱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夯实北部地区发展基础,城乡区域发展平衡性明显提升。燕湖新城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清新加快融入大市区,各县(市、区)城市扩容提质进一步加快。“广清接合片区”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英德浛洸镇、连州东陂镇纳入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连樟样板区成为农村改革突破口。乡村振兴成效显著,省实绩考核连续三年居粤北片区第1。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14个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5个,“3+3+X”产业体系[4]初具规模。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全覆盖。创建美丽乡村9986个,自然村100%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建设“四好农村路”[5]6283公里,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北部地区绿色发展优势凸显,民族工业园升级为省级产业转移园,连山、连南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引进总部企业514家,连南、阳山成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生态旅游、特色农林、绿色能源等产业逐步壮大。
五年来,我们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更亮。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十三五”减排目标全面完成,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河长制全面推行,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北江干流水质保持Ⅱ类以上。全部完成中央第一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完成造林和生态修复53.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63%。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12.37万贫困人口、261个相对贫困村全部按时有序退出,省扶贫开发成效考核连续两年进入第一梯队。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做好政府隐性债务“清零”工作,金融风险保持在可控水平。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年均分别下降28.9%和8.4%,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年来,我们坚持民生优先,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群众。民生累计投入1447.4亿元,支出占比78.5%。城镇新增就业20.3万人,连续三次省考核“优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4%。教育事业实现新跨跃,新建改建学校198所,新增幼儿园、中小学学位10.5万个,在粤东西北地区率先成功创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省职教城加快建设全国职业教育高地。健康清远深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功能逐步健全,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疫情应对有力有效,确诊病例在全省率先“清零”,全域连续22个月保持低风险地区。底线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社会保障实现制度和人群全覆盖。社会工作服务站实现镇(街)全覆盖。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更加完善,文明创建深入开展,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获得省运会举办资格。英德岩山寨遗址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填补岭南文明起源阶段聚落考古空白。平安清远、扫黑除恶、全民反诈、全民禁毒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五年来,我们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深入推进职能和作风转变,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明显提升。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监督,五年共办理人大议案建议642件、政协提案2127件,政府与人大、政协沟通协调机制更加完善。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不断强化,机关作风明显改善。国防动员、人民武装、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退役军人、信访、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地方志、档案、人防、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2021年是本届政府收官之年,我们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十大行动方案”,扎实做好“六稳”“六保”[6]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全力推动经济稳步向好发展。毫不松懈、从严从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加强哨点监测和院感防控,落实重点人群筛查和重点场所管控,平稳解决隔离病房工作人员感染事件,安全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全人群全程接种率82.4%,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加强经济形势研判,及时制定应对措施,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前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8.2%、15.9%、11.8%和27.4%。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3.8%和13.9%。接待游客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57.3%和24.3%。
(二)加快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获省批复实施。“三园一城”发展势头良好,新动工项目57个、投试产项目27个。广清产业园湖岸西路、华清产业大道(一期)建成,北部片区加快拓展,获省“年度经济功能区优秀奖”。广德(英德)产业园英红科创小镇、中南核心产业区、万洋美妆众创城、奥园文旅城4个特色产业板块初具雏形。广佛(佛冈)产业园万洋众创城、中创材料谷等11个项目动工建设,初步形成“两谷两园两院”产业格局[7]。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建设加快推进,锦邦冷链物流园投入运营,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启动建设。
(三)大力推进产业转型提质增效。建立“项目大招商+项目要素保障+项目落地协调”齿轮化联动机制,新引进产业项目25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8个。与14家中央、省属国有企业举行战略合作协议集中签约仪式,计划总投资1713亿元。优化企业服务,“扶优计划”试点企业21家,成功申报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园区扩能增效加快,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落户清新,新建标准厂房80万平方米,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全口径税收分别增长23%和34%。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中山大学华南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复,与广工、省农科院等4所高校院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4家,新建成省博士工作站11家。积极谋划做优国资国企,组建4家市属国企集团公司。
(四)加快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指挥协调机制,成立1个总指挥部和19个专项指挥部、6个要素保障组,积极破解资金、用地、征拆等制约,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35.5%,其中省重点项目完成率全省第4。广连高速三凤里至连州段、二广高速连州连接线、绿能环保发电、华电热电联产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使用,广清城际北延线、国能清远电厂等项目稳步推进。省职教城二期工程完成、三期先行组团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广东金融学院清远校区正式开学,省职教城在校学生达10.5万。潖江蓄滞洪区工程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20%。处置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低效工业用地4万亩,“挣”指标8634亩,均居全省第2。省运会筹备工作扎实推进,市民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英德国家女足基地足球场等18个体育场馆新建或改造完成,奥体中心等13个场馆按计划推进。
(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广清接合片区”实施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省政府正式印发,制定清远片区改革要点、重点项目清单,10项试验任务和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在全省率先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办法。第一批6个乡村振兴样板区加快建设。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实施,全面完成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任务,16条美丽乡村风貌带加快建设,引导成立乡村民宿合作社11家,美丽乡村加快向“美丽经济”转变。英德红旗茶厂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全面铺开,高规格举办专题培训班。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11.04万亩。“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和粮食安全省考核连续两年“优秀”。
(六)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开展企业VOCs排放、餐饮油烟、扬尘等9个领域专项行动,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率全省第1,PM2.5、PM10、NO₂三项指标下降幅度均居全省首位。加强漫水河、乐排河流域整治,7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11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新建改建危废处置项目2个,完成土壤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全力推进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典型案例问题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259件交办信访案件全部或阶段办结。
(七)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燕湖新城建设加速,“四馆一中心”[8]主体结构封顶,南岸公园、银泉南路、飞来峡古栈道等建成使用。启动新一轮“创文”行动,英德、佛冈入选第七届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开展市容“六乱”“三线”[9]问题整治,推动“五路二节点”[10]城市环境提升,治理违法建设面积153.4万平方米,新开工改造565个老旧小区。《清远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铺开,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成5G基站2118个,在全省率先建成千兆光纤城市。
(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工作,全面推行“5+2”课后服务[11]。市人民医院二期建成,医共体实现县(市、区)全覆盖,短缺药品稳价保供机制逐步完善。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建成市智慧养老信息平台。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清远战法”、森林防火“清远阳山经验”在全省推广。切实抓好红火蚁防控工作。“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实现100%全覆盖。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在市委带领下团结拼搏、努力奋斗,以及广州等兄弟市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驻清部队和各驻清单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清远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我市最大的短板:一是经济体量小,人均水平低,北部地区、农村地区发展底子仍较薄弱。二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和质量效益有待提高,传统低效产业占比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支柱动能,土地、环境、能耗等要素制约日益趋紧。三是绿色、安全发展底线需进一步筑牢,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基础还需提升。四是优质教育、医疗、文化资源供给不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五是行政效能有待提升,营商环境仍需优化,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有待进一步激发。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勇于担当,全力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目标任务
未来五年,是我市奋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十大行动方案”,聚焦建设“融湾崛起排头兵、城乡融合示范市、生态发展新标杆、双区魅力后花园”的目标,加快推动广清深度一体化,全面提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民族团结进步,奋力谱写新时代清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根据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面融湾迈入新阶段,城乡融合达到新水平,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生态发展开创新局面,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社会治理得到新提升。
(一)加快构建全面融湾新格局。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区位、空间、生态等比较优势,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围绕“湾区所需、清远所能”,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打通交通路网“大动脉”,全力实施“三铁工程”[12],共建“421”现代产业体系[13],推动交通互联、产业共建、营商环境互融、公共服务共享等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清远不远、清远更清”优势,在更高层次构建我市全面融湾新格局。
(二)大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引擎。坚持全市“一盘棋”,系统谋划、统筹开发各类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14],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培育壮大新材料、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时尚美妆等新兴主导产业,构建“大产业集群、大企业集聚、大项目集成”发展格局。高质量打造北江经济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推动陶瓷、水泥、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绿色化发展,清理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发挥农业、旅游资源优势,加大特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旅游全域化、品质化发展。实施更加开放、更大力度人才政策。
(三)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经验。高水平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积极探索新时代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的“清远经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城镇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加快构建“一核三心三支点”[15]城市协调发展新格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支持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
(四)不断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努力让清远蓝天常在、碧水长流、空气常新。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实施产业发展“负面清单”管理,坚守安全、环保、效益底线。高标准建设南岭国家公园和重大生态廊道。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着力打造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果盘子”“茶罐子”,推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五)持续增进增厚民生新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建立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促进机制,促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提升教育、医疗、文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着力构建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推动全域文明创建,持续提升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水平,统筹发展与安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幸福清远。
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进出口总额增长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我们将重点围绕打造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系统谋划、稳中求进,全力稳投资扩消费促外贸,确保经济平稳增长
努力营造安全发展环境。科学精准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完善“平战结合”疫情防控长效机制,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做好重点人群排查管控,加强集中隔离场所管理,稳妥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加快市公共卫生医学中心规划建设。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继续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行“双重预防机制”[16]建设,开展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100处、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整治2590户以上,确保全市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长效机制,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推动重大项目稳投资。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71项,年度计划投资286.4亿元。确保市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应急医疗中心等27个项目竣工投产,推动潖江蓄滞洪区工程等103个续建项目加快建设,力促广东江夏生态建设公司总部大厦等41个项目开工建设。加大重点项目储备,争取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规划布局。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转”,强化重大项目领导直联责任制,发挥指挥部统筹作用,积极申报专项债、中央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建立新增用地指标分配与盘活存量土地、耕地占补平衡、土地产出效益、规划空间等挂钩制度,保障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发挥优质农业、旅游等资源优势,积极对接服务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消费需求。研究出台促消费政策措施,充分挖掘消费潜力。把握传统假日、电商节日等重要消费节点,组织企业举办多元化消费促进活动。积极培育商圈经济和商贸龙头企业,鼓励连锁经营,推动汽车、家电等重点消费品下沉,促进城乡一体化消费市场发展。鼓励各县(市、区)打造直播带货基地。深化与美团、京东、阿里等合作,推进“快递进村”。培育发展夜经济,加快旅游市场恢复。
多措并举稳定外贸。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综合性展会和“粤贸全球”线上线下展会,加强对“AEO企业政策”[17]落实,激发企业积极“走出去”,开拓扩大国际市场。支持企业通过并购境外品牌、技术和生产线等方式开展境外投资实现转型升级。鼓励企业探索出口+内销的双向市场渠道,促进企业拓展内销市场,释放增长潜力。落实口岸通关提效降费措施,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保税物流中心(B型)[18]、源潭跨境电商仓储配送分拨中心等项目建设。
(二)坚持优势互补、高质协同,推动广清一体化水平持续提升,争当融湾崛起排头兵
高质量建设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快管理机构实体化运作。强化“三园一城”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力争新引进项目48个,新动工项目31个、投(试)产项目33个,投资增长22%以上。进一步提升广清产业园软硬环境,推进广州路北延线、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新塘组团、湖岸西路片区开发建设,实施“CSO首席服务官”[19]试点。加快广佛(佛冈)产业园配套设施建设,全力推进生物岛拓展区、中科天机机器人研究院等项目建设。完善广德(英德)产业园规划,做好中南片区前期工作,加快广建、温氏、皇朝家私等项目建设。理顺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管理体制机制,力争建成中国南部物流枢纽二期、启动三期建设。
深化与“双区”交通互联互通。加快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确保佛清从高速清远段建成通车,加快清远清新至广州花都高速、二广高速连山至贺州支线建设,推进京港澳高速(佛冈至广州太和段)、清连高速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完成高速公路投资30亿元以上。加快广清城际北延线、清远磁浮旅游专线等项目建设,推动广清永高铁早日动工建设,积极谋划推动广州东至花都天贵城际延伸至清远、厦昆高铁、肇庆经清远至佛冈至从化城际等项目。推进连州支线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国省道项目建设。继续提升北江航道运力,推进清远新港货运枢纽、清远旅游客运码头、北江旅游码头等项目加快建设,整合资源全力打造港口经济。稳步推进连江闸坝处置,争取同步推进航道升级改造。
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广清营商环境一体化工作专班作用,对照先进地区,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堵点、难点、痛点,多做“雪中送炭”工作,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快形成有序有效市场。推动市(区)综合政务服务大厅加快规划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下放、委托一批市级行政许可事项,进一步压减投资项目办理时限,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广州营商环境“4.0”向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覆盖。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全面推广电子证照应用,实现市县级政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继续拓展“粤省事”“粤商通”和“跨省通办”、广清“跨城通办”服务事项覆盖范围。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帮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积极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全面抓好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
(三)坚持产业兴市、创新驱动,推动制造业整体提能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围绕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推动清远国家高新区扩园提质、继续争先进位,抓好英德省级高新区发展,争取继续布局建设省级高新区。加强创新平台和主体培育,支持一批创新研究院申报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430家和130家以上。加强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对接,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一批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成果到清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中山大学华南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服务体系。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定向精准引进领军人才,实施新型高性能材料产业人才振兴计划。统筹用好省职教城、广清产业园、燕湖新城等平台资源,加强城市、产业、人才规划衔接,合理布局产业发展,更高水平促进产学城融合。
大力培育新兴主导产业。落实“大招商”机制,树牢“两低一高”[20]产业发展导向,聚焦串链补链强链,积极承接广州等大湾区城市产业转移,加强对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招商,力争全年引进产业项目165个、投资510亿元以上。进一步强化与中央、省属国企及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引导已签约项目有序布局。做好项目跟踪服务管理,强化优质项目要素保障,实施“一企一策”“一项目一专班”,推动重点签约项目尽早落地。深入实施企业扶优计划,谋划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抓好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大力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完成工业投资120亿元以上。继续加大力度扶持企业上市,力争新增1-2家上市企业,支持更多募投项目落地清远。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在建12个风电项目、18个光伏项目建设,做好连州天湖(潭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
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支持和服务好有实力的现有企业增资扩产,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力争完成技改投资35亿元以上。持续改善中小微企业服务,大力推进“小升规”,力争实现新升规企业50家以上。继续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6个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实施。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支持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转型。发展低碳绿色水泥、高端建筑陶瓷产业,推动钢铁产业升级改造,提升有色金属产业关键技术水平和高端产品价值,继续推进化工企业整治提升。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完善能耗“双控”[21]和统筹机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能耗使用效益,确保完成省下达目标。
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深化“一区多园”[22]管理体制机制,坚持向园区精准授权、放权,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配套。加快省安全应急产业园、前沿新材料产业园、海大(清新)产业园等特色园区申报和建设,规划建设船舶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战略小金属基地。加快清远经济开发区建设。支持民族工业园扩容提质,支持阳山、连南、连山申建省级特色产业园。推动清远国家高新区建设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鼓励园区建设和使用标准厂房,坚持工业项目入园集中发展,力争建设标准厂房80万平方米、全市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引导国有企业找准定位,聚焦主业发展,推动业务整合,盘活存量资源,培育和激发新的增长极,确保保值增值。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加快国资国企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强化国有资本在矿产、林业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领域的主体作用,突出国资国企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及产业示范引领等方面作用。完成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集中统一监管工作。加快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深化“三项制度”改革[23],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切实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实力、竞争力和防风险能力。
(四)坚持协调平衡、富民兴村,高水平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深化城乡融合改革探索。聚焦10项试验任务,加快清远片区建设;扎实推进浛洸、东陂2个省级城乡融合中心镇试点建设。继续完善提升第一批、推动第二批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积极开展农村“三块地”改革[24],探索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推动一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搭建市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佛冈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项改革省级试点,鼓励开展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扎实做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统筹用好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更好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美。
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用好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园平台,持续开展“五大一深化”[25]提升行动,推进“3个三工程”[26],加快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着力解决农产品“增产不增收、优质不优价”问题。高标准建设“2+14”现代农业产业园,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3个。开展镇域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持续推动“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开展品牌全面提升计划,成立市农业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围绕现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制定实施打造茶叶百亿产值行动计划,推动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连山丝苗米、麻竹笋等“清字号”特色农产品扩量提质塑品牌,激活品牌价值。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技术、销售、资本等力量。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补齐农产品烘干仓储、加工流通设施短板,启动清远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建设,支持连州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大湾区“菜篮子”清远配送中心,力争新认证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3-5个,把更多优质农产品推介到大湾区。大力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集群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完成垦造水田、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任务,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2万吨以上。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27],全力推动乡村建设提档升级。优化乡村规划编制,高水平打造美丽乡村风貌带。持续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8],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四小园”建设[29],力争6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办法,力争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0%以上。持续推进村庄主干道、通行政村自然村道路改造升级,建设“四好农村路”260公里以上。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偏远乡村光纤、4G网络覆盖质量。
(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抓好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加快建设生态发展标杆市
深化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突出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常态化管控措施,加强不良天气应急应对,全力完成省下达空气优良率目标。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实施排污口整治和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漫水河、乐排河等流域水质质量。完善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和机制,加大管网建设投入,逐步提升管养水平。完成银盏片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东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建成投产。确保7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稳定达标。完成16艘以上货运船舶LNG动力改造。严格土壤污染源头防治。
扎实推进环保督察整改。坚持标本兼治、举一反三,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重点攻坚任务。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填埋场“一场一策”全面整治,确保6月底前实现积存渗滤液清零。严厉打击稀土盗采和非法倾倒固废行为,加快清城区利维石场、石角镇九腌村、滃江流域稀土偷采点治理。稳妥有序推进小水电清理。
持续加强生态建设。严格实施“三线一单”[30]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全面推行林长制,深入实施“全域增绿”行动,推动生态公益林扩面提质,力争完成造林更新5.4万亩。加强损毁山体、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完成74个绿色矿山建设任务。积极配合做好南岭国家公园规划创建。大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确保年底前各项指标全面达标。因地制宜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提升林业产业功能,做优做强壮、瑶医药等特色中医药产业。用好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加强与广碳所对接合作,探索生态资产价值实现机制。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着力差异化、品牌化,加快推进串珠成链,提升游客的目标感、体验感、满意度,形成更多的旅游消费。配合推进南岭生态旅游公路规划建设,力争项目主线向北部地区覆盖,谋划周边旅游产业布局发展。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在南北部各谋划建设一条旅游示范路线。统筹北江沿线旅游资源,打造北江旅游经济带。协调加快清远长隆项目建设。加快瑶妃故里、浈阳坊、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一期)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继续推进连南县城民族特色化外立面改造,推动一批A级景区创建和提质升级。支持英红科创、连州摄影等特色小镇加快建设。用好红色资源,打造精品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用活田园生态、民俗风情、少数民族村寨、古村落等资源,着力打造乡村民宿集群,推动乡村旅游加快发展。持续完善旅游厕所、旅游标识、旅游交通、智慧旅游、健康旅游等公共配套,抓好旅游产品宣传推广。力争成功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六)坚持软硬结合、建管并重,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全力办好第十六届省运会。加强与省运会组委会、省体育局等沟通对接,有力有序推进各项筹备工作。精心组织好测试赛、开闭幕式等重要活动,高质量办好各项竞技赛事。高标准完成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3月底前完成全部31个赛事场馆建设。加强备战参赛工作,争取团体总成绩进入全省前10。提高综合保障服务能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安保接待、志愿服务等工作。大力开展“山水清远、激情省运”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统筹线上线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讲好省运故事,传播清远声音,打造“网红城市”,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配套。统筹清城清新一体化发展,继续完善两区交通对接。加快燕湖新城建设,全面建成“四馆一中心”,推动湖城大道、北岸公园等加快建设;积极引进金融、企业总部和高端商务产业,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省职教城、燕湖新城排涝工程建设。增强英德、连州、佛冈城市带动功能,支持连山、连南、阳山加快县城提质发展。城市更新防止大拆大建。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旧街区改造,规划建设一批小公园和公共厕所,培育一批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5G基站500个、公共充电桩130个以上。强化水、电、气“一张网”建设,新建市区供水设施管网80公里,推进天然气“县县通工程”,完成500千伏清城、220千伏省职教城等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
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实施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31],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狠抓“八个三百米”综合整治[32],力争年度测评取得优异成绩。持续推进市区治堵保畅攻坚行动,“一点一策”整治6个交通拥堵节点,加快城市骨架路网建设,继续打通一批断头路,推进城市慢行系统、智能交通建设。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处理,力争市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各县(市、区)中心城区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0%以上。大力发展志愿者、义工、社工等公益事业,广泛开展文明劝导,引导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加强“数字城管”“智慧城管”建设,推动城市管理更加精准、高效、便民。
(七)坚持发展为民、发展惠民,全力抓好各项社会事业,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力办好省、市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实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新强师工程”,推进集团化办学。加大公立学位供给,新增幼儿园学位2000个、中小学学位1.2万个以上,增加乡村寄宿制学位。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校内课后服务质量。扩大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覆盖面。加快省职教城三期先行组团动工建设,完善周边基础设施配套,推动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深入推进健康清远建设。推动12个县级公立医院升级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推进县域医共体网格化布局建设。持续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全科医生等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办好系列群众文体活动。
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落实3.0版“促进就业九条”,实施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十项行动”,持续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标准化品牌化,开展技能培训1万人次以上。持续推进退役军人创业孵化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社保扩面征缴长效机制,推动全员足额参保。探索开展基层病种按单病种结算。稳步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强化“一老一小”服务,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长效机制,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推动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持续推进儿童福利保障。加大住房保障工作力度,发放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1350户。
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深化“平安清远”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高位推动全民反诈工作。高标准创建禁毒示范城市。大力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继续完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综合治理,创建一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做好扫黄打非、打假、打传、打私等工作。
(八)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全力打造高效政府、有为政府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切实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履行职责各领域全过程。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主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沟通协商,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作用,强化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制订管理。加快行政执法“两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政务公开、审计监督力度。积极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教育。
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持续精简文件会议,统筹督查考核,切实为基层减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控“三公”经费预算,坚持政府机关过紧日子。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引导广大干部提振“精气神”、奋力“闯创干”,以最佳状态、最大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有速度更加有力度更加有温度的服务。
各位代表,奋斗成就梦想,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勠力同心、接续奋斗,奋力谱写新时代清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附件
名 词 解 释
﹝1﹞三园一城:广清产业园、广佛(佛冈)产业园、广德(英德)产业园和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
﹝2﹞放管服:“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3﹞两减一即:减少办理时间,减少跑动距离和即时办理。
﹝4﹞3+3+X产业体系:蔬菜、水果、茶叶三个种植产业,清远鸡、生猪、桂花鱼三个养殖产业,X个地方特色产业。
﹝5﹞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6﹞“六稳”“六保”:“六稳”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保”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7﹞两谷两园两院产业格局:“两谷”分别是以万洋众创城项目为中心的“美谷”和以天赐新材料、鹿山新材料为龙头,中创集团为平台的“材料谷”。“两园”分别是以晶华项目为主体的湾区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和以中大医学创新园为主体的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园。“两院”分别是华南理工大学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佛产业园分中心)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共建南方职业教育服务站(研究院)。
﹝8﹞四馆一中心:指的是图书馆、城市馆、博物馆、科技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
﹝9﹞“六乱”“三线”:六乱指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拉乱挂、乱贴乱写乱画、乱扔乱吐;三线指电线、网线、电话线。
﹝10﹞五路二节点:市区职教一路、大学东路、北江东路、环城东路和城西大道,以及环城东路与北江东路交叉口、广清城际清城站周边共五路二节点整治提升工程。
﹝11﹞“5+2”课后服务: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
﹝12﹞三铁工程:南部通地铁、中部通城铁、北部通高铁,推动“交通补短、清远不远”。
﹝13﹞“421”现代产业体系:4是指四大战略性支柱和新兴产业,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大数据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和装备制造配套产业;2是指商贸服务和生态服务业;1是指都市现代农业。
﹝14﹞“十百千”工程:推进形成一批十亿级项目、百亿级企业、千亿级产业,简称“十百千”工程。
﹝15﹞一核三心三支点: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英德、连州、佛冈为副中心,以连山、连南、阳山为支点的城市发展格局。
﹝16﹞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17﹞AEO企业政策:AEO是经认证的经营者(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的简称,AEO企业是指以任何一种方式参与货物国际流通,并被海关当局认定符合世界海关组织或相应供应链安全标准的一方,截至目前我市已有40家外贸生产型企业获海关高级认证资质。
﹝18﹞保税物流中心(B型):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一家企业法人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保税监管场所。
﹝19﹞CSO首席服务官:Chief Service Officer,简称CSO首席服务官,作为一种非审批类移动式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有温度、个性化、全流程的服务。
﹝20﹞两低一高:低耗能、低排放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导向。
﹝21﹞能耗“双控”:实行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主要目的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引导处理好能耗“双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22﹞一区多园:“一区”指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园”指广州(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花都(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德(英德)产业园、佛冈产业转移工业园、连州产业转移工业园。
﹝23﹞“三项制度”改革:国务院针对国企中劳动、人事、分配的三项制度改革,以及对公务员制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工资福利的三项制度改革。
﹝24﹞“三块地”改革:农村承包地,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
﹝25﹞五大一深化:以深加工和数字化为抓手,加快建设农业大生产基地、建立农产品大流通平台、打造清远农业大品牌、面向大市场、服务好粤港澳大湾区。
﹝26﹞3个三工程:深入实施品种、品质、品牌“三品”工程,着力打造清远鸡、柑橘、茶叶等三大主导产业,带动全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
﹝27﹞“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2018年5月,《清远市“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印发,提出到2025年,实现全市100%的自然村创建成为“整洁村”档次以上的美丽乡村,80%以上的自然村创建成为“示范村”档次以上的美丽乡村,建成特色村500个、生态村100个、美丽田园一批,全部行政村达到省美丽宜居村标准。
﹝28﹞“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2019年4月,《清远市关于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行动方案》印发,目标是到2022年底,全市6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全市建成50个以上特色精品村。
﹝29﹞“四小园”建设:在农村利用清拆出来的闲置空地,因地制宜开展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小生态板块建设活动。
﹝30﹞三线一单:三线是指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质量底线;一单是指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31﹞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乡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提升行动、农贸市场综合治理行动、出租汽车文明服务拓展行动、餐饮行业文明诚信服务行动、网络文明促进行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升行动、传承弘扬好家教好家风行动、高速公路沿线环境优化行动、文明村镇创建提质行动。
﹝32﹞“八个三百米”综合整治:指的是市场及周边、社区及周边、街办及周边、乡镇镇政府及周边、交通站场及周边、商业综合体及周边、医院及周边、学校及周边300米范围,这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测评的重点区域。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