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2年黄龙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7-08 22:09   责任编辑:www

  黄龙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陈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及五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进入新时代、推动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之年,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突出生态赋能,坚持改革引领,强化项目支撑,激活发展动力,增进民生福祉,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经济指标逆势而上、稳中向好。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2.53亿元,增长1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8亿元,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262元、12955元,增长7.8%和10.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856万元,增长6.2%。新增“五上”企业7家。

  农业产业多元发展、优化升级。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完成粮食播种13.7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35万亩。出台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奖补办法。新增苹果园5000亩、老园改造2.1万亩,建设美丽果园6个、防雹网1130亩,果品深加工2000吨。完成核桃示范园提标1.07万亩,改造升级核桃加工厂14家。建成成熟蜜生产基地10个、中药材种植基地2个、畜禽规模化养殖场3家。发展蔬菜1.12万亩、食用菌100万棒。认定国家示范农业合作社1家、省市级7家。3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完成“黄龙山连翘”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

  生态旅游品质提升、服务更优。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通过省级初验,偏石民俗文化村获批国家3A级景区,旅游集散中心、黄龙山国家4A级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龙园研学基地投用,新改建旅游公厕4座,增设旅游标识牌365块,锦绣黄龙获批四星级旅游饭店。出台旅游市场营销扶持奖励办法,避暑季、线上红叶节和文化旅游推介会、第二届讲解员大赛成功举办,全国越野滑雪滑轮赛和全省老年人执杖健步走大赛、湖南卫视“快乐垂钓”公开赛、延安黄龙森林半程马拉松赛圆满承办。

  重点项目高效建设、强力推进。6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84亿元,其中市级重点项目14个,完成投资22.8亿元。隆基三岔100MW平价光伏和龙庆崾崄30MW、科林崾崄20MW分散式风电项目建成并网,小南沟110KV变电站建成,大旗路改建、水磨湾至龙湖路域环境整治完成。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22个招商项目总投资46亿元,年度到位资金20.917亿元。

  城乡环境明显改善、更加宜居。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面启动,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8个,新建“微型”便民停车场9个,增加车位165个,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北山山体公园、自行车漫道、“龙城逸境”商住楼、水磨坊住宅楼建成。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界子河、邢家塬等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成效明显,改造农村卫生厕所513座。“河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一期、城市防洪排涝二期、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项目建设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通过省级验收,空气优良天数达317天,出境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以上。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稳步拓展。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农村饮水安全,扎实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到村“六查”入户“六问”行动,中省市反馈和自查问题全面整改完成。出台行业配套衔接政策32项,投入各级财政衔接资金6792.56万元,113个产业发展类、基础设施类项目建成投用,开发公益性岗位1009个,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1435人,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助销农副产品3280万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得到有效衔接,成功承办全市有效衔接工作现场推进会,典型经验全市推广。

  民生福祉保障有力、不断增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通过省级过程督导,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通过省级评估验收,麻地湾幼儿园投用,完成18所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提升。评选“三级三类”骨干教师61名,“双减”要求全面落实,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健康促进县创建通过省级验收,“行走的医院”和县医院综合住院楼投用,唐都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对口支援取得实效。文化惠民活动扎实开展,“三馆”建成。放心消费创建和质量强县、知识产权试点县建设深入推进,培育省市放心消费示范单位6家,申报示范街区1个。开展就业创业培训660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19万元,城镇新增就业31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3.72%。制定农村困难群众入住养老服务机构补贴办法,发放低保、五保、临时救助等资金3785.17万元,追讨农民工工资983万元。

  平安建设深入实施、治理有效。“七五”普法圆满收官,扫黑除恶长效常治机制不断完善,“无黑无恶县”创建深入推进,“交所合一”和执法监督试点改革顺利实施,瓦子街镇综治中心投用,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服务更加完善。国家反诈中心APP广泛推广,群众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安全意识不断提升。严格落实县级领导信访包案、视频接访制度,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解决。组建专职应急救援大队,森林防火、城市消防、道路交通等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各位代表!在黄龙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县政府向全县人民承诺的老旧小区改造、电力农网建设、办学就医条件改善、便民停车场建设等民生实事得到全面落实。2021年,我们遭遇了多重极端天气,造成严重风雹、洪涝灾害,全县上下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扎实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得到及时恢复。面对突然爆发的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白衣勇士无畏前行,志愿者、干部群众携手战“疫”,全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年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民生保障更加有力,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画上了圆满句号。

  回首往昔,我们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这五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生产总值从2016年15.4亿元增长至22.53亿元,年均增长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9.17亿元,年均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23亿元增长至4.38亿元,年均增长7.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9228元增长至34262元,年均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0531元增长至12955元,年均增长9.1%;地方财政收入从5690万元增长至10856万元,年均增长13.79%。连续七年位居全市目标责任考核第一方阵,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这五年,我们聚力生态产业发展,新增苹果5.4万亩、核桃示范园2.6万亩、中蜂养殖基地42个,中药材产业园区建成投用,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8.16万亩,粮食生产持续稳定。认定省市龙头企业7个,新增家庭农场125个、农业专业合作社64个。511.6MW风电、光伏项目并网发电,生态工业园区入驻企业6家。黄龙山国家4A级景区、澽水源省级旅游度假区获批,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4个,3镇5村入选全省旅游特色名镇、乡村旅游示范村,三次产业突飞猛进。

  这五年,我们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重点项目208个,完成投资133.02亿元,招商项目落地建成59个,到位资金84.987亿元。完成棚改安置房建设296套、老旧小区改造57个、危房改造474户、易地扶贫搬迁974户、避灾生态搬迁596户。黄蒲高速、延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改造国省干线、农村公路190.6公里。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实现全覆盖,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成果持续巩固。完成各类营造林28.3万亩,土地综合整治2.19万亩,水土流失治理235平方公里,中小河流域治理60.67公里。供水、供电、供气、停车等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变化令人瞩目。

  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完成减贫任务1747户3966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黄中教学楼、水磨坊幼儿园投用,中考成绩连年位居全市前列,高中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县医院二级甲等、中医院二级乙等医院获批,妇幼保健院、县医院发热门诊、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投用,率先在全省实现国家卫生乡镇全覆盖。城镇就业、社会保险、各类救助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市场秩序持续向好,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民生福祉不断攀升。

  这五年,我们向改革要动力激活力,机构改革、执法体制改革、国有林场改革、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实施。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相对集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成效明显,网办率达到95%,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府性债务防范化解风险可控,各项改革全面深化。

  这五年,我们从严从实加强自身建设,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三公”经费持续下降。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60件,政协委员提案412件,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行政管理、政务公开、审计监督不断加强,效能建设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民族、宗教、慈善、人防、金融、通讯、电力、气象等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各位代表!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我们也收获了满满的成绩。五年来,我们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卫生县城、“十三五”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法治县创建先进县、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群众体育先进县、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等殊荣,亦收获了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县城建设先进县、森林城市、绿化模范县、旅游示范县、平安建设示范县、全民健身示范县、双拥模范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先进县、环境卫生工作先进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荣誉。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守正创新、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黄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五年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我们必须坚守的方向。绿色是黄龙发展的底色,坚持举生态旗、走生态路、打生态牌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是黄龙立足生态优势、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必然选择,只有一以贯之、再接再厉,才能在生态赋能中更好的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生态文明。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只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新思想引领,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才能找准比较优势,突破制约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各项事业向新台阶、新高度迈进。

  善谋善思、善作善为,是推进事业进步的关键。只有谋在深处、想在细处、干在实处才能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大局大势,保持战略定力,做到未雨绸缪面对风险、从容应对风浪挑战,在实践中完善提升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举措,集中精力办好县域发展的大事、办好民生期盼的实事。

  争资引项、大干快上,是赢得发展先机的核心。项目建设是拉动投资、稳定增长的重要抓手,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只有把项目建设作为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突出抓好项目策划、包装、争引,持续做好要素配置、服务保障和环境优化,才能抢抓机遇补齐发展短板,增强发展后劲。

  勤政廉政、担当作为,是书写幸福答卷的保障。“廉”字当头,“勤”字为要,是我们干事创业的“硬要求”,只有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理想信念、依法行政履职、担当作为干事,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谋民利,才能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立足新发展阶段,聚焦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扛起职责使命。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方面,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我们在城乡建设、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绿色经济转型等方面将会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机遇;“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和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意见的出台,黄龙新能源产业集群化发展、碳汇交易突破发展的前景更加广阔;黄蒲高速、延黄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黄龙已融入西安、延安“两小时经济圈”,区域交通枢纽的形成,为我县发展生态旅游、促进生态经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路网支撑;随着社会多元化、高品质生活需求的日益增加,社会化养老、旅居、研学等新生活方式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围绕“慢城黄龙”建设,大力发展以康养度假为主线的旅游产业,我们将会占据更大的服务市场。挑战方面,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面对疫情冲击带来的“阵痛”,我们在稳经济、促发展方面,将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面对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我们在打通“两山”双向转换通道过程中,持续增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三大动能,更好实现生态效益、生态经济“双提升”依然任重道远;随着城乡建设、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在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防范化解好各类风险,全力保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依然是重中之重。我们必须看到发展不足依然是最大县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依然是最大问题,发展质量不高依然是最大的实际,发展动能不足依然是最大的困扰。

  二、今后五年发展目标

  按照县十四次党代会的安排部署,未来五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生态立县、产业富民、文旅带动、全面振兴”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紧扣追赶超越定位,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创新实践“两山”理念,加快构建具有黄龙特色的现代经济体系,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谱写黄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达到28亿元,年均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2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8%;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培树生态农业“新名片”,在增收增效上实现新突破。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链接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着力打通每个产业产业链,提升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配置和聚集引领水平,调整现有生产关系,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升生产力水平,打造绿色底色足、联农带农紧的农业全产业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稳固粮食生产基础,产量保持在7.42万吨以上。苹果、核桃、成熟蜜产量分别达到13万吨、5万吨、40万斤,持续做优中药材、高山冷凉蔬菜、食用菌、畜牧等特色产业,启动“中华蜂蜜”区域销售中心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

  (二)打造生态工业“新高地”,在扩规延链上实现新突破。以建设全省绿色能源示范县、新能源建设基地为目标,持续扩大风电、光伏项目装机规模,建成330KV汇集站3座、110KV变电站10座以上,装机总量力争达到3000MW。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延伸绿能产业链条,推进“风+光+氢”立体式开发,在碳汇交易、储备林建设上实现突破。强化“亩均论英雄”导向,加快生态产业园区整合升级。

  (三)绘就生态旅游“新图景”,在内涵丰富上实现新突破。按照“县域发展围绕旅游谋、城乡建设围绕旅游做、要素配置围绕旅游定”的思路,以打造“慢城黄龙”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着力提升以康养度假为主线,科普研学、休闲体育、绿色培训为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内涵,实施一批融合发展类、市政完善类、功能互补类、景观提升类项目,积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精品路线、主题活动,推动旅游业态多元化、服务优质化发展,持续提升旅游市场活力。

  (四)扮靓城乡环境“新颜值”,在品质提升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城乡一体,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园林绿化、城市给排水、通讯网络、便民停车、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加快休闲垂钓小镇、体育旅游示范小镇、旅游特色名镇和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建设,描绘“产业强、镇村美、民风淳、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景,形成功能互补、发展互促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五)激发项目建设“新活力”,在投资拉动上实现新突破。坚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导向,更加突出项目关联度,用系统思维、链式思维谋划储备和争引项目,落地建设一批现代产业、乡村振兴、市政提升、交通建设、民生保障类项目。韩黄高速公路、242国道县城过境路建成通车,争取实施242国道瓦子街至澄城、327国道黄龙至韩城二级公路改造,力争庆阳-黄陵-黄龙高速公路列入规划,改造县乡路7条176.5公里、通组路8条33.4公里、通村联网路18条154.2公里。

  (六)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在共建共享上实现新突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长效机制,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提升政策保障、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育人环境,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共享和教育教学质量“双突破”。持续深化健康黄龙建设,构建卫生健康“七大体系”,全面提升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2022年工作任务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全面履职的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当前和长远,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大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民、文旅带动、全面振兴”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奋力谱写黄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年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突出生态优势,贯穿生态文化,着力增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三大县域经济发展动能,完善城市服务、社会治理、民生保障三大体系。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更加注重生态农业发展质量,以精细化管理、集约化发展、市场化运作推动乡村振兴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圪台、崾崄、三岔、界头庙农业产业带,健全完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打通产业链,贯通产销链,延伸价值链,助推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

  围绕多元产业标准化提质量。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3.6万亩。健全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奖补办法,列支1500万元落实精准奖补、促进质量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达到14.9万亩。建成苹果高质高效示范区3个、千亩出口基地1个,新增冷气库3000吨、防雹网3000亩。完成核桃示范园建设5000亩,改造提升核桃加工厂4家。建成蜂蜜加工厂1个,成熟蜜产量达到10万斤以上。坚持中药材野生保护利用和种植增量并举,改造提升中药材产业园区。建成万亩蔬菜示范基地1个、肉牛肉羊养殖基地3个和瓦子街食用菌基地,实施石堡镇生态休闲渔业暨微循环工厂化养殖示范园建设。启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建设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基地7个,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4个、地理标志1个。

  围绕链条延伸产业化增效益。构建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加工型、服务型、基地型等农业经营主体100个以上,扩大“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覆盖面,打通农资供应、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实现产销衔接、增值共享。以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为引领,有效整合农机、农技等资源,用现代设施、装备、技术武装传统农业,积极推进春耕春播、病虫害防治、秋收等社会化托管服务,服务面积达到2万亩,加快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绿色高效现代农业发展。扎实开展省级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家庭农场示范县、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县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二期建设,培育认定省市级龙头企业2个、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0个以上。

  围绕农村改革精准化激活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和资产管理,构建权责明晰、科学高效的运转体系。坚持把“三变”改革作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深挖农村资源要素潜力,加快推进农村资源资产确权登记,盘活用好土地、房屋等闲置资本资产,探索开展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办法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通过村社一体、村企联建、社企联合、入股联营等方式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强化人才支撑,大力开展高素质农民和“田秀才”“农博士”等培训,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年收入达到800万元以上。

  围绕生态宜居示范化抓带动。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围绕因地制宜做产业、对标补短强弱项、建改结合提颜值、移风易俗促文明,坚持因村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结合灾后重建和避灾搬迁,统筹群众意愿和村庄实际,先规划后整建。启动实施石堡镇、白马滩镇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和爱曲河村、三岔村、屈家塬村等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全力建设生态宜居家园。

  (二)更加突出生态工业增势赋能,以规模化发展、资源化利用、区域性带动加快绿能释放

  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聚焦重点产业、重点产品,加快风电、光伏新能源项目落地和园区生态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动三产深度融合。

  加快绿能项目建设。推进三峡将军庙200MW、隆基红石崖200MW、长宁河隆飞绿电350MW、延长石油木耳坪150MW、大唐三岔50MW平价光伏和330KV汇集站建设,力争启动西安隆基绿电+制氢+生物质科研装备厂、混凝土管桩厂、绿电制绿氢科研中心等新能源配套产业建设,积极推进生物质能资源化利用,加快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清洁能源取暖改造。

  突出园区聚集引领。全力推动生态产业园区建设,优化“一县一区、一区多园”功能布局,持续完善园区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统筹推进新能源配套、仓储物流、畜牧养殖、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板块建设。发挥园区“筑巢引凤”作用,紧盯延链补链强链,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强化生态产业项目招引落地,支持产业链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链创新发展。

  强化服务要素保障。以新能源项目快速落地、投产达效为目标,突出土地有效供给、环境优先保障、服务跟进落实,充分盘活土地资源,强化土地开发整理、增值利用,建立经发、自然资源、生态环保、行政审批、交通等部门联合预评审、会商研判、协同推进机制,确保新能源产业合理布局、建管有序、高效发展。

  (三)更加着眼生态旅游市场活跃,以特色化打造、内涵化提升、主题化推介吸引定向客源

  依托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打造瓦子街、石堡、白马滩旅游产业带,推进“旅游+”向“+旅游”转变,打造特色主题旅游产品,以新形象吸引游客“目光”,以优服务赢得游客“信赖”。

  做靓“面子”,做实“里子”。以生态旅游引领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配套,推进城乡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功能要素更加完善。实施城市“微改造”“微提升”,加快老旧小区改造、防洪排涝管网建设,完成城区绿化提升工程和因灾受损7个市政工程、17个小区修复。持续完善A级景区基础设施,做优产业带和偏石、梁家河、圪崂等特色乡村旅游。将文化植入旅游发展,深挖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等文化资源,积极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旅游商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旅游发展生命力。

  做强“品牌”,做活“市场”。紧扣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围绕康养度假、科普研学、休闲体育、绿色培训培育业态、发展产业,打造精品旅游目的地。做优康养度假品牌,提升文旅康养综合体、特色小镇、旅游乡村服务功能,力争启动“悠然山居”康养中心建设,支持中医养生、康复保健配套产业发展。拓展科普研学市场,丰富树顶漫步、龙园研学基地等科普内涵,打造研学旅行“热地”。办好垂钓、弹弓等品牌赛事,推动体旅融合发展。提升绿色培训质量,发挥党校党性教育主阵地和生态馆等资源优势,吸引企事业单位团建、冬夏令营等客源。出台更加优惠的奖补政策,列支2000万元用于旅游业发展奖补和贴息,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与旅行社、涉旅企业、周边市县建立更广泛的“互惠共赢”合作机制,推动餐饮住宿、文娱休闲、商品购销等业态发展,让游客停下来、住下来,让消费市场活起来、火起来。

  做优“服务”,做精“管理”。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功能,推进智能导游、实时信息推送等服务智能化,加快5G网络建设,为游客出行提供便捷优质体验。推行城区环卫保洁、绿化管护政府购买服务,强化涉旅经营单位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旅游形象。常态化开展城警联勤,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广泛开展全民旅游培训和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建立专业化导游队伍,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旅游向导、讲解服务,加快形成全民服务旅游的大格局。

  (四)更加聚焦资源要素科学配置,以系统化布局、高效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促进经济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持续加大争资引项和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效益,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当改革“实干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按照国有企业功能定位构建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出台县属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打造“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体系,整合功能相近、业务相通的国有企业向生态农业、城市建设、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产业集中转型升级,清退乡镇空壳企业6家。加快融资平台整合升级,成立黄龙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公司,通过股权运作、价值管理盘活国有资产存量,打造融资能力强、运营效益好的平台公司。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发力,加快推动市场主体培育和品牌商标注册,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健全民营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加大科技创新服务力度,引导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强化“个转企、小升规”企业服务和“五上”企业培育力度,促进非公经济快速发展。

  当金牌“店小二”,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60个,总投资76.1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0.37亿元。紧盯项目全环节抓保障,从项目规划、审批、开工到投产,实施项目全周期管理服务。严格落实重大项目县级领导包抓和周督查研判、月会商调度、季点评通报推进机制,完成公寨沟水库、石堡镇泄湖产业融合示范园、三岔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渭北公司服务中心建设,建成工人文化宫、三岔加油站、圪台油气综合站和餐厨垃圾处理厂,加快推进后街住宅小区等项目建设。

  当出色“勤务员”,全力以赴争资引项。以“需要什么发展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导向,科学谋划包装和争引项目,系统布局落地项目。紧盯中省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健全领导带头、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全力以赴做好对上争取、衔接跟进。坚持精准招商、以商招商,突出招新引优,大力推进节会招商、叩门招商、中介招商、小分队招商。强化招商绩效考核评价与奖励激励运用,加快形成全员招商格局,争引一批含金量足、含绿量高、含新量多的好项目。

  (五)更加珍视宝贵生态环境资源,以强有力保护、实举措治理、新风尚形成助力生态文明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系统推进生态建设、生态治理,坚持统筹兼顾、精准施策,着力构建保护与发展协调共享大格局,筑牢高质量发展绿色根基。

  健全完善生态保护体系。以建设国家“两山”理念实践创新基地为目标,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强化水土保持,注重源头预防、过程控制、综合整治和全覆盖保护,以全民护绿、全域增绿、全业兴绿,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夯实生态底色。

  强化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林长制”,加快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积极实施储备林建设,完成各类营造林3.2万亩、“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1万亩,严厉打击乱砍乱伐、乱征乱建、乱捕乱猎等违法行为。狠抓建筑工地扬尘、餐饮油烟治理,确保空气质量稳定向好。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河长制”,强化重点河流水环境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国家试点项目和石堡河污水处理厂下游生态保护修复,完成泄湖河流域治理、算子村至磊庄段防洪工程和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二期建设,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万亩,推进秸秆“四化”利用,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引领,不断提升生态文化内涵,增强全民生态意识、生态素养,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转变。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出行、绿色环保消费,深入开展中水综合利用和节水节电、节能减排示范创建,推进绿色机关、绿色校园、绿色社区等建设,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着力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弘扬崇尚节约理念、树立绿色环保观念,形成共建共享、绿色健康文明社会新风尚。

  (六)更加关注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以严要求推进、高标准服务、细心思落实积极回应关切

  从“小切口”入手,围绕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群众息息相关的热难点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以强有力举措、高质效服务,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农村饮水安全,扎实推进“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紧盯“三类人群”,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把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有机结合,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强化衔接工作机制运行,统筹推进产业培育、稳岗就业、衔接资金使用管理、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完善社会兜底保障体系,全力补齐农村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巩固提升脱贫质量成果。

  用心用情办好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突破发展高中教育,内涵发展职业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提高教育发展质量。着眼于“教好”,围绕教育资源优化、师资力量配备和教师培养培训、激励奖励等体系建设,探索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切实在素质教育上取得新突破。着眼于“学好”,围绕高考综合改革、职业教育“双达标”,不断提升高考升学率、职中就业率,全面落实“双减”要求,坚持立德立志、增智健体,扩大义务教育优秀学生比例,立足健康安全、快乐成长,办优办好学前教育。着眼于“管好”,围绕提升校园长管理能力和餐饮服务、校园安全等保障水平,强化从严治校,全面推进初中、高中“一体化”管理改革,不断健全教育管理机制。着眼于“建好”,围绕三岔小学改扩建、麻地湾幼儿园活动场地建设、行知实验学校“公参民”改革和县中心小学、范家卓子小学综合楼投用等,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全力守护群众健康。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满足群众就医需求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突出抓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加快健全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新机制,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治理结构、人事薪酬、编制管理和绩效考核改革。依托“行走的医院”核心支撑作用,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推动县级医院差异化发展、乡镇医院上下联动发展、村卫生室巩固提升发展,运用好“健康180”指挥平台,建立更加紧密的对口支援关系,提供更优质远程诊疗服务,扩大省市三甲医院进修培训、跟岗培训覆盖面,推动县域医疗信息共享化发展,启动实施村级标准化卫生室补缺工程建设,健全县域内医疗救治服务体系。倡导“大健康”的生活理念,持续推动“八大细胞”建设,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十八项专项行动,以医养、康养结合为抓手,发挥中医和全民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保健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全民健康。全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精准化防范风险,积极推动疾控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功能,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地方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卫生监督服务网络建设,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优化提升交通路网。加快道路交通重点项目实施,织密道路网络。全力推进韩黄高速公路建设,完成圪崾路、店界路改造,实施通村联网工程21.7公里、通组路14.8公里、巷道硬化18.22公里,实现县域交通便捷再提速。重点修复因强降雨受损的中赵路、白胡路等23条县乡公路。以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抓手,聚焦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标准养护、高效率运营,打造店范路、圪崾路市级“美丽乡村公路”,争创市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示范乡镇2个,疏通疏畅道路交通“硬”动脉,实现全县交通新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和培训力度,新增城镇就业2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做好社会保险参保征缴,全面提升助残、救孤、济困工作水平,残疾人康复中心投用。按照“小县大养老”的理念,积极推进养老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土地养老”路径,建成5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事业发展,提供多元化优质养老服务。实施新一轮双拥模范县创建,完成退役军人优待证发放。开展婚俗改革实验县试点,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七)更加专注和谐平安黄龙建设,以法治化规范、高效能管理、制度化建设实现共创共享

  聚焦百姓安居乐业,着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夯实安全之责,筑牢稳定之基,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多元联动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两说一联”“四警包村”工作机制,健全排查预警、分析研判和多元化解制度,着力构建以人民调解为主,司法、行政为辅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持续完善欠薪信息共享、预警防控、协同处置、联合惩戒机制,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加大煤矿、道路交通、危化品、建设工程、城市消防、特种设备等领域安全执法检查力度,全力抓好防汛防雹、森林防火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多措并举推进平安建设。围绕平安黄龙、法治黄龙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县,深入实施“八五”普法。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大力推进农村智慧联防建设。深化警务机制改革,健全瓦子街镇综治中心运行机制,稳步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纵深抓好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建设,加强治安乱点整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健全“全民反诈”工作机制,严防电信诈骗等新型网络犯罪。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深化放心消费创建,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四、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我们将始终把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遵循,以勇超越的姿态、敢担当的魄力、干成事的决心凝聚强大合力,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五型”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建设法治型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深入推进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县创建,严格执行县委决策、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面深化政务公开,全力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坚持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建设创新型政府。创造性地用好机遇、推进改革,打通资源配置“堵点”。坚持需求导向,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中寻找发展方向、重点和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问题和突破瓶颈作为工作的着眼点,把补短板和强弱项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坚持效果导向,在工作推动上求实效,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上谋实绩。紧抓融资平台建设、金融杠杆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在实践探索中创新思路,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

  坚持倾力倾智、实干担当,建设服务型政府。始终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百姓满意为目标,从细处着手、小事做起,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跟踪服务等机制,不断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办理时限,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群众办事环境和营商环境。

  坚持勤政有为、落实有力,建设高效型政府。将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贯穿政府工作始终,把“讲效率、重结果”作为衡量效能建设的标尺,坚持雷厉风行、立说立行,定了就干、说了就办。推进政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政策落实的责任机制、激励机制和常态化督查督办机制,加快形成主动干事、勤勉尽责的浓厚氛围。

  坚持正风肃纪、秉公用权,建设廉洁型政府。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强化财政预算刚性约束和财会监督、审计监督,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监测,严控增量、化解存量。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干事创业氛围。

  2022年,我们将紧紧围绕群众期盼、民生需求,认真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启动实施天然气气源建设项目;二是启动242国道县城过境公路建设;三是实施公益性公墓和龙湾公墓二期建设;四是新建5G基站39个、铁塔17个,实现5G信号县镇和重点村全覆盖;五是完成8个老旧小区改造和3.25公里城市防洪排涝管网铺设,建成西河南路、幸福门2处便民市场;六是实施20个居民小区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安装工程;七是开展教育、医疗和旅游从业人员培训2800人次以上;八是农网改造53.69公里,农村供水管网铺设23.4公里;九是新建全民健身越野滑雪赛道5.1公里;十是完成农村清洁取暖建筑能效改造1600户以上。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举措,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谱写黄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