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10 10:10   责任编辑:www
志丹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 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和2021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志丹发展史上极不容易、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埋头苦干、砥砺奋进,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五年来,我们聚焦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坚持把能源化工作为强县之基,以天然气液化、轻烃综合加工为主的能化工业发展迅速,总产值达到57亿元,比2016年翻了四番,在带动经济、促进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原油年产量保持在450万吨以上,天然气产量突破12亿方,风电、光伏等一批新能源项目落地建设。被评为全省“新型工业强县”。坚持把苹果产业作为富民之源,实现由面积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总面积稳定在30万亩,挂果面积达到15万亩,产量由2016年的5万吨提高到2021年的14万吨,产值由2016年的1.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2亿元,贮藏能力达到3万吨。被评为全省苹果北扩西进先进县。生猪养殖迅速兴起,引进新希望和东方希望两大集团,在全市率先形成村集体经济与规模养殖场“六统一”合作代养模式,“以果定畜、以畜促果、果畜结合”的循环农业初步形成。棚栽品种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效益持续提升。坚持把繁荣三产作为转型之要,全域旅游蓄势待发,九吾山景区、保安革命旧址和红大旧址、刘志丹烈士陵园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永宁镇被评为省级旅游名镇。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新兴服务业逐步兴起。经济结构由“一油独大”向“多业支撑”转变。
——五年来,我们发力三大攻坚,全面小康目标如期实现。突出重点补短板,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累计投入扶贫专项资金5.2亿元,5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233户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全面达标并得到巩固,全县人民同步够格迈入小康社会。产业扶贫“四轮驱动”案例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和陕西省产业扶贫案例一等奖,受到国务院扶贫办肯定推广。标本兼治抓源头,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城区空气质量稳居全市前列,雨污分流、污水处理、河道综合治理等一批项目相继实施,县域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全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统筹财力守底线,竭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落实“三保”的基础上,分期分批清偿历年贷款本息和历史遗留债务24.8亿元,积极稳妥处置了一批突出矛盾问题,弥补了许多历史欠账,化解了不少潜在风险,卸掉了一些发展包袱。
——五年来,我们狠抓项目建设,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城市承载功能不断提升,投入15.5亿元实施棚改项目10个,2629户群众迁入新居。实施了市政道路、美化亮化、垃圾污水处理、供水供气供热等一批公共服务项目,城市更加宜居宜业。扎实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志丹至南梁红色旅游路、靖志路志丹段改建等一批升等改造项目建成通车,109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一横三纵五辐射”的路网结构基本形成,群众出行更加便利。乡村面貌不断优化,生态建设和林政资源管护全面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纵深推进,建成省级美丽宜居示范镇1个、省市县示范村49个、生态村68个。
——五年来,我们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充分释放。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切入口,深入推进商事制度、证照分离、工程建设审批、相对集中许可等改革举措,建成线上线下融合互通的政务服务平台,“一站式”“一次跑”“自助办”等服务机制进一步优化,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利。农村改革成效显著,探索推行了村集体经济“1551”模式。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承包地确权颁证工作全面完成,产权交易平台建成运行。积极动员返乡下乡创业,发展20亩以上苹果产业大户3800户,培育家庭农场2889家,被评为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开放合作深入推进,引进现代农业、高端能化、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一批企业参与志丹发展,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协议101个,总投资505.8亿元,借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
——五年来,我们积极回应关切,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推动第三中学、第八小学及三所幼儿园校建项目落地建设。提出“铁腕治教、铁腕治校、铁腕治学”思路,教育被动局面正在扭转。校园足球健康发展,荣获“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三医联动”改革取得成效,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有效防范了疫情输入风险。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文艺创作成果丰硕。惠民政策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提标扩面,扫黑除恶三年攻坚行动扎实推进,安全信访形势平稳。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上率下,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党组集体学习,政府系统科学决策、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配套制度,严防“四风”反弹回潮,严控财政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年均下降5%。全面加强依法行政,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65件、政协提案369件,办复率均为100%。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被评为全省基层政务公开示范区。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扎实开展“以案促改”,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极为困难的一年。一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县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6.4亿元,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27.9亿元,下降1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7亿元,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838元、14288元,分别增长7.3%、10.9%。一是工业转型加速推进。园区产值增长了89.8%,安全风险整改提升通过省市专家评审,精细化工园二期、石油伴生气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同步有序推进,义正金润、顺宁久久、纸坊风达和长高等风电项目进展顺利。二是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新建高标准农田4万亩,复耕复种撂荒地1.9万亩,产粮6.5万吨。扎实推进绿色有机苹果基地建设和“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创建,打造山地苹果示范点960个、示范带28条,苹果总产量突破14万吨,产值达到7.2亿元。东方希望集团纸坊仔猪繁育场基本建成,新希望集团与村集体建成合作代养千头猪场21个。三是第三产业加快发展。长征长城文化公园、猫巷峡谷、永宁山基础设施配套等文旅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共接待游客44.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3亿元。新增市场主体2040户,培育入库“五上”企业9家。完成服务业增加值30.4亿元,占GDP比重为15.5%。四是脱贫成果巩固拓展。扎实做好防返贫致贫监测预警,投入1.35亿元强化产业、就业、生态、金融、消费等扶持措施,乡村振兴在有效衔接中稳健开局。五是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开工重点项目85个,完工25个。获批中省预算内投资3703万元,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32个24亿元,已发债5个2.08亿元。签订招商引资合同、协议12个,总投资121亿元,省际到位资金41.47亿元。六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统筹推进大气、水体、土壤环境综合治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1天,全市排名第一;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新营造林18.92万亩,全民义务植树90万株,县域森林覆盖率37.72%。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新建无害化卫生厕所1300座。依法处置批而未供土地973亩、闲置土地497亩,获得省政府500亩用地奖励指标。七是财政运行保持平稳。狠抓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大幅降低“三公”经费,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5700多万元,争取上级资金4.2亿元,清偿历年形成的政府债务6亿多元,其中银行贷款本息4亿元。八是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5所校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招聘特岗教师100名、同工同酬教师27名,高考本科上线率突破70%。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被评为“陕西省全民健身活力县”,县校足办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健康志丹战略扎实推进,中医特色优势明显,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县”。文化惠民活动扎实开展,舞蹈《致富果》获陕西省第七届“荷花奖”舞蹈大赛创作奖。多渠道推动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1287人、再就业516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9%。对家庭低收入户实行动态监测,积极开展因灾因疫救助。实施老旧小区改造7个,惠及群众995户。扎实开展社会治安大清查、信访积案大起底、安全生产大整治专项行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审计、统计、老龄、助残、气象、通信、金融、保险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过去五年,面对各种艰难考验,全县各级干部振奋精神、勇毅担当,在应对挑战中主动作为,在爬坡过坎中迎难而上,一路风雨兼程,终获春华秋实!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依法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15万红都儿女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志丹建设与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成绩来之不易,问题不容忽视。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从经济发展看,新旧动能转换不足,有效投资增长乏力,非油工业带动有限,农业产业竞争力不高,服务业占比较低,民营经济活力不强,三次产业结构仍然不优,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从财政运行看,新型财源培育不足,税收收入增长乏力,延长石油拖欠巨额开发费,历年贷款还本付息和债务化解任务非常繁重,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从群众期盼看,一些重点项目未能如愿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还有弱项,教育事业短板明显,医疗卫生问题不少,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从自身建设看,一些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思路不够开阔,创新担当和服务意识还有待增强,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敢于负责,全力攻坚,绝不辜负全县人民的信任与期待!
二、新一届政府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县调整产业、优化结构的关键期,是动能转换、爬坡过坎的突破期,是乘势而上、再创辉煌的攻坚期。当前,国家实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出台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省上制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市上提出构建“三区一基地”、支持洛河经济带发展,为我县加快发展带来重要历史机遇。同时,我县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良好,能源深度转化潜力巨大,特别是石油伴生气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县第二十一次党代会描绘的未来五年发展宏伟蓝图,进一步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劲头,全县上下形成人心向上、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良好氛围。只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齐心协力,低调务实,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必将迎来峰回路转、再度崛起、更加辉煌的未来!
按照县第二十一次党代会和全县“十四五”规划部署,本届政府任期五年的工作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紧扣“双强县三基地”目标,大力实施“现代产业富民、工业转型强县、文化旅游提升、改革创新驱动、绿色协调发展”战略,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任务,以新发展理念为基本引领,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实现更有质量、更高效率、更为安全、更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持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努力去顽瘴、破痼疾、提效率,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必须把人民需求作为第一信号,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千方百计满足群众需求、维护群众利益,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愿、我有所为”;必须把狠抓落实作为第一职责,树牢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持之以恒落实落细,努力建设“落实型”政府。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以更大的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坚持把工业作为县域发展的第一引擎,以“亩均论英雄”理念抓园区、抓招商,进一步延伸LNG和轻烃深加工两条产业链,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发展壮大,努力打造百亿级高端能化产业集群。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以园区化模式统筹农业、以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全面抓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持续做好产业链延伸文章,努力形成产加销协调、农工贸一体的农业融合发展格局。围绕全域旅游做文章、锚定主导产业抓配套、紧盯城乡消费抓提升,不断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全面提标传统服务业、支持发展新兴服务业,逐步完善提振消费的政策和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二)以更高的效率推动乡村振兴,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对标国家“1+32”配套政策,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抓紧抓好政策落实,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十条措施》及系列政策性文件,综合应用各项政策、优化配置各种资源、整合使用各类资金、统筹调度各方人才,实施政策惠农、改革兴农、人才支农、产业强农,着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三)以更强的决心保护生态环境,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国家“双碳”战略,围绕延安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定位,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发挥“三线一单”分区管控硬约束作用,严格执行能耗“双控”要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全面推进主导产业绿色化转型,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打好生态环保“三大保卫战”,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发力,全面落实制度减排、源头管控、联防联控措施,系统开展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推广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处置,切实保护好志丹的生态环境。
(四)以更硬的手段防范化解风险,坚守高质量发展底线。扛牢政治责任,强化底线思维,坚持系统观念,全面防范化解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安全风险。树立还债也是政绩的理念,加强政府财源建设,每年预算一部分偿债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化解存量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着力消除债务风险。进一步强化安全信访、社会治安、金融秩序等领域风险防范预警机制,下茬处置突出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以更实的举措增进群众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集聚各种资源和力量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认真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经费、项目、人才上全面倾斜,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坚决打赢教育“翻身仗”。精准落实健康志丹战略任务,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升级,着力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志丹文化软实力。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双创平台服务能力,健全完善自主择业、市场调节、政府促进相结合的就业机制,促进群众多渠道就业,持续增加群众收入。
三、2022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贯彻落实县第二十一次党代会的开局之年,是新一届县政府履职的第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经济工作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认真打好产业转型攻坚仗、乡村振兴主动仗、污染防治持久仗、社会治理整体仗、教育事业翻身仗,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左右。
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任务:
(一)调结构、促转型,推动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坚持“稳原油、增气量、促转化、扩非能、建园区、抓保障”的思路,全力以赴推动工业转型,促进县域经济提档升级。
全力稳住油气产能。牢牢把握石油和天然气稳大局、稳投资、稳财税的核心作用,积极协调争取油气企业增加投资和生产计划,全力做好生产服务保障,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生产秩序,通过技术创新提产能、增效益,力争全年原油产量稳定在470万吨以上、天然气产量达到15亿方,坚决稳住经济增长主板块。督促油气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扎实推动企地共建、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大力支持工业园区发展。按照“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集群化发展”的要求,将工业园区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加快精细化工园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化工园区重新认定和省级特色产业园区认定,启动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工作,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把能源深度转化作为工业转型的主攻方向,促成LNG产能整合和效益提升,推进石油伴生气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建成年产6000吨石油助剂项目,助力经济发展换档提速、质效并增。力争年底工业园区总产值突破60亿元、上缴税费3亿元以上。
加快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紧抓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和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机遇,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义正金润、顺宁久久、纸坊风达和长高总装机规模164兆瓦的风电项目建设,力争延长石油金丁100兆瓦、大唐宝鸡双河100兆瓦、久天泽新能源顺宁200兆瓦等风电项目开工,让我县工业结构更加优化。
(二)强产业、促提升,全力稳固“三农”工作基本盘。把乡村振兴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力推动五个高质量发展意见落地见效,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以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为主线,以进村“六查”、入户“六问”为抓手,继续落实脱贫户产业、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措施,加强防返贫长效机制建设,又快又准做好因灾因病等困难农户监测帮扶工作,动态消除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按照“一主两翼”产业发展思路,集中力量做实做好苹果产业,统筹提升棚栽和畜牧两大产业,努力提高农业产业质量和效益。苹果产业方面,以“十百千万”示范工程为引领,落实果园包抓责任,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强化果业技术服务保障,引导果农加大投资投劳力度,改造提升一般园、做精做优高产园,不断提高果园管理水平,创建市县两级示范园20个,实现苹果产量、质量“双提升”;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全面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农业投入品监管,逐步优化品种结构,加快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全力打造30万亩绿色有机山地苹果基地,不断提升苹果产业市场竞争力;跟进配套果园基础设施,落实5000亩防雹网建设任务,健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统筹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防控,因地制宜、因时施策,千方百计增强苹果防冻、防雹、防风、抗旱能力,推广农业政策性保险和“期货+保险”模式,夯实果农增产增收基础;加快实施3万吨气调保鲜库项目,进一步完善冷链冷藏、分拣包装、果品集散、精深加工等基础设施。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果农建立产销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果业经纪人、代办人等营销队伍闯市场、拓销路,通过举办产销对接、果品推介等活动,大力宣传志丹苹果,以优质的服务吸引大企业、大果商线上线下参与我县苹果营销,让苹果卖好价、让果农得实惠。畜牧产业方面,按照“以果定畜、以畜促果、果畜结合”的思路,严格执行准入政策,支持东方希望、胜利集团现代化生猪养殖产业链项目布局和建设,鼓励集体经济、养殖大户与新希望等规模养殖场合作养殖,适度发展特色养殖,提升动物疫病防治能力,筹建肥料饲料加工、畜禽屠宰、肉制品加工等配套产业链,坚定不移走好果畜循环发展路子。设施农业方面,运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理念,采取“公司+”的方式,巩固提升顺宁保娃沟门棚栽业发展成果,有序恢复金丁胡新庄、杏河沙湾棚栽业集中区,优化品种结构,强化技术保障,提升产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全力保障粮食稳产增值。认真落实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粮食安全责任制,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有序扩大小米、玉米、大豆等杂粮种植,实施间作套种,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争创区域旱作农业示范区。精准落实各项种粮补贴,积极推广“公司+”“合作社+”生产模式,扶持粮食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实现粮食播种面积28万亩,生产粮食7.2万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持续开展乱占耕地和“大棚房”专项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因时因势因地发展肉品、瓜菜、小杂粮等精深加工,在农产品供给、物资流通、冷链仓储、绿色认证、电子商务等方面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促进农特产品加工增值。
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总结推广“1551”发展模式,健全完善集体经济管理制度,加强资金、资产、资源监管,不断提升集体经济效益和带动能力。巩固全省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成果,持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
(三)扩投资、促消费,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通过项目带动、投资拉动、消费促动,努力让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发展活力充分迸发。
坚持项目为重,扩大有效投资。坚定不移把重大项目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综合考虑产业准入、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等因素,计划实施重点项目66个,估算总投资15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8亿元。全面统筹县级可用财力、积极争取上级投资、充分激活企业和民间投资,重点办好群众密切关注的民生实事,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有序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强提升工程,做深做实前期工作,加强要素保障,加快建设进度,为稳增长、促投资、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撑。高度重视项目策划包装,精心谋划一批引领性、创新性、支撑性较强的项目,动态充实项目库,形成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紧盯中省政策方向、投资导向、资金投向,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及乡村振兴、城镇建设、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项目和资金,主动出击、全力争跑。今年,争取使城乡冷链基础设施、生活垃圾分类及转运体系、粮食储备库升级改造等群众关切的项目落地。依托特色资源禀赋,围绕能源化工、生猪产业、文化旅游等领域,突出亩均效益、税收贡献、科技创新等核心要素,严控能耗、排污等环保指标,大力开展以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招商引资,精准招引一批含金量高、含绿量多、含新量足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石油装备制造、地热开发、果汁加工等项目签约落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坚持文旅带动,促进消费增长。把文化旅游摆在“三产突破”主引擎位置,以延安创建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为契机,以打响叫亮“红都志丹、将军故里”品牌为主攻方向,围绕中央奠都志丹、西北革命历史和刘志丹将军革命事迹,深度挖掘我县红色革命、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等各类资源,加快推进猫巷峡谷开发、永宁山基础设施配套等重点文旅项目,统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努力打造品质景区、讲好志丹故事,跟进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使我县成为陕甘宁和延安红色旅游版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行“旅游+民俗”“旅游+农业”“旅游+休闲”模式,大力弘扬我县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充分发挥顺宁保娃沟门、永宁崾子川乡村旅游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农民利用自有房屋发展民宿、农家乐等经营形式,探索培育观光采摘、特色度假、生态康养、体育休闲等业态,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促进消费结构转型升级。
坚持市场创优,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更大力度推进“放管服”改革,将全部行政许可事项纳入清单管理,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创新“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一次办结”服务模式,实现更多的政务服务事项即来即审、快批快办。积极开展民营企业“扶小创优”“扶弱创强”行动,有序清欠历史账款,用好用活“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帮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优化金融服务、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进民营企业改革创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产业类、民生类和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民营企业贡税供岗作用。开展“五上企业”入库攻坚行动,对基本符合入库标准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尽快培育入库。充分发挥资源和市场优势,探索推行志丹特色小吃常态化培训、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推广、规模化经营,努力形成新型特色富民产业。进一步完善县域商业体系,优化网点布局,畅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支持电商销售、直播带货,让特色产品走出志丹,提升价值。全面加强市场监管,从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不断净化消费环境,坚决维护消费者权益。
(四)补短板、提质量,构建宜居宜业城乡环境。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努力提升城镇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让城市文明靓丽、乡村美丽宜居、生活幸福美好。
提升城乡宜居水平。围绕城市建设提品质,尽快完成城区片段改造尾留工程,加快推进怡馨苑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认真实施城区基础设施提升、文明城市补短板、供水管网延伸、停车场配建等项目,持续提升县城建设品位。全面贯彻《物业管理条例》,扎实开展物业管理专项治理,逐步解决运行机制不畅、管理主体缺位、监督机制不强、大修基金管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加快改善物业服务质量,切实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围绕乡村振兴强基础,完善镇区基础设施配套,推进17条村组公路完善工程,新建13条46公里产业路,改造218公里电力线路。科学编制村庄规划,立足生产生活需要和尊重农民意愿,务实推进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纵深推进以“八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建设美丽宜居示范村10个、无害化卫生厕所3778座,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为抓手,深入推进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市政公用设施养护、园林绿化管护,努力打造亮美街道、生态巷道。加大城市执法力度,全面规范停车秩序,从严整治无序经营、乱搭乱接、乱贴乱画、乱修乱建等行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努力营造整洁靓丽、规范有序、温馨舒适的城市环境。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全面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认真实施国家储备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持续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和林分结构调整,进一步夯实各级“林长制”责任,全面加强林政资源管护、封山禁牧、森林防火等工作,着力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适度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碳汇开发,使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紧盯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强化管控措施,加快推进燃气锅炉低氮改造,扎实开展建筑扬尘、餐饮油烟等专项治理,有序实施城乡清洁取暖改造项目,让我们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好。从严落实河长制责任,纵深推进河道“清四乱”“千人治污”和排污口整治行动,加快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完成县城雨污分流年度改造任务,整合提升镇办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效能,实施北洛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促进重点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努力实现“一泓清水送下游”。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开发地表水,规范地下水开采,严格执行采油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回注的底线要求,坚决杜绝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城市噪声污染,加强广场活动管控。推进垃圾源头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规范收集、转运、处置工作。统筹做好农业生产废弃物收集和畜禽粪便综合处理,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鼓励使用农家肥,全面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认真做好中省环保督查问题整改,加强环境保护执法监督,夯实企业主体责任,从严、从快、从重查处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行为。
(五)兜底线、保基本,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事,一件一件办,一点一点做,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质量第一、五育并举”的工作理念,落实“普惠学前、巩固小学、强攻初中、提升高中、发展职中”的思路,研究出台《全面振兴教育事业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全面实施教育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加快县城第三中学、第八小学及三所幼儿园建设,确保今年秋季建成投用,有效缓解城区“上学难”“大班额”问题。严格落实校(园)长竞聘选聘制度和“能上能下”考核机制,努力打造作风正派、能力突出、敢于担当、善于管理的校长队伍和师德高尚、充满激情、精于教学、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坚定实施“名校+”战略,不断拓展与西安高新一中学生委培范围,加快推进合作办学,循序渐进提升教育质量。加强正面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使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充分理解、积极支持志丹教育,让尊师重教深入人心、蔚然成风。主动融入“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做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利用工作。进一步完善城镇运动休闲设施,推进太平山山体公园建设,维修改造体育设施,建成全民健身步道。认真落实健康志丹年度任务,加快实施县医院传染病区等医疗卫生项目,扎实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规范诊疗行为,提升医疗质量,改善群众就医体验,落实好医保“三重保障”,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烦、看病累等问题;始终绷紧思想之弦,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快疫苗接种进度,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坚决守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进一步扩大文明实践成果,依托“文明大篷车”“百姓大舞台”等载体,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文化下乡等活动,积极推出更多弘扬主旋律、反映正能量、提振精气神的文艺作品和文化品牌,让全县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研究建立劳务用工信息平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做好就业供需对接,促进农民工就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实现更加充分、更有质量的就业。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持续推进养老、医保等参保扩面,精准落实低保、残疾、优抚优待等政策措施,努力提升救助、救灾保障水平,全面规范服务行为,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
增强社会治理能力。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从严落实企业主体、镇办属地、行业监管责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切实抓好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城市燃气、非煤矿山、地质灾害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和隐患排查整改,持续提升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提升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和严打整治专项斗争,持续加大人员密集场所巡逻防控力度,着力提升“九率一度”,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志丹。扎实做好“八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综合运用道德约束、信用监管等手段,教育引导群众不撞法律红线、不破道德底线。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加快推进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健全完善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持续开展涉稳风险专项排查整治。围绕“事要解决”导向,坚持领导干部包案、约访、接访、下访机制,扎实开展信访矛盾排查化解,用好网上信访平台,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依法分类化解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今年财政支出预期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我们决定投资1.2亿元,竭力办好群众密切关注的民生实事,启动实施第三中学人行天桥及人行道工程,保障学生进出校园安全;启动实施城区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新建西马岔集中供热站,强化城北区域冬季供暖保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感。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坚持科学务实谋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政府党组集体学习制度不动摇,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新发展理念,切实增强政府班子科学决策能力。
(二)坚持依法行政办事。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完善并落实好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切实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健全完善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制度,慎重决策、慎重用权,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法治化、民主化。坚决执行县委决议决定,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与政协协商,自觉接受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加强审计、统计监督,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
(三)坚持倾心为民做事。坚持为民用权、为民谋利,想问题以民意为重,办事情以民生为本,把政府的公共资源更多地安排在社会事业发展上,把政府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把政府的职能职责更多地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真正办好群众暖心的实事,干成群众拥护的大事,将为民服务宗旨落到实处。
(四)坚持严格问效成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建设三年行动,下茬整治“庸懒散慢虚粗拖”作风顽疾,大力倡导“勤快严实精细廉”工作作风,切实把精力集中到“想干事”上,把水平体现到“会干事”上,把效果落实到“干成事”上。对作出的决策、决定的事情、部署的工作,及时制定时间表、明确工作量、细化路线图,层层夯实责任、传导压力,跟踪督查督办、问责问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五)坚持清正廉洁干事。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常抓不懈、时刻警醒,让清正廉洁成为政府每一名工作人员的行动自觉。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坚守节约裕民之道,进一步缩减“三公”经费,把宝贵的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督,严查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做到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重任在肩,鞭策我们追赶超越;未来可期,激励我们不懈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勇毅前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奏响“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强音,奋力谱写志丹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词解释
1.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出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2.固定资产投资:指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地方财政上划完中央、省级财政收入之后地方留成部分收入,主要包括税收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
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农村居民当年从各个来源渠道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获得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按汇总人数得来的均值,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它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
7.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8.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9.“四轮驱动”:指产业扶贫行政推动、“三变”改革牵动、互助资金撬动、村集体经济带动多元化发展路径。
10.“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11.集体经济“1551”模式:每个行政村建一个千头养猪场、发展50亩果园、投入50万元互助资金、建一个冷库。
12.“三公”经费: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
13.五个高质量发展意见:是指县委、县政府2021年制定出台的《关于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五个政策性文件。
14.苹果产业“十百千万”:村小组发展十亩以上、行政村发展百亩以上、镇办发展千亩以上、全县发展万亩以上苹果产业核心示范区。
15.“五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商贸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房地产企业。
16.“三区一基地”:即延安建设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国内一流苹果研发生产营销基地。
17.“双碳”:即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和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
18.“四水四定”: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19.“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20.“两高”:指的是高污染和高耗能的产业。
21.“三大保卫战”:指生态环境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
22.“一主两翼”:指以苹果产业为主,统筹发展棚栽和畜牧两大产业。
23.“六查”:查主导产业发展情况、查饮水安全巩固情况、查健康帮扶保障情况、查驻村帮扶工作情况、查搬迁后扶推进情况、查风险隐患排除情况。
24.“六问”:问收入支出、问产业就业、问住房安全、问饮水安全、问教育保障、问医疗保障。
25.“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
26.“期货+保险”模式:指农业保险与期货市场对接形成的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保险,即保险公司和投保该产品的农户都利用期货市场所具备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两项基本功能来进行自身风险的分散,充分利用农业保险与金融衍生品工具的优势将二者结合,可以帮助农户有效地应对在市场经济状况下经常会面临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27.“八清一改”:全面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室内外卫生、清理乱堆乱放乱搭建、清理废弃房屋和残垣断壁、清理农村河道(排碱沟)卫生、清理农村道路沿线卫生、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
28.“名校+”:通过与“名校”签订委托管理协议,明确各方责任、权利和义务,实现“名校”对“+校”的全面统一管理。
29.医保“三重保障”: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
30.“九率一度”: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公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公众对扫黑除恶斗争的满意率,公众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满意率,公众对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交警系统工作的满意率;一度即平安建设满意度,为九率的平均值。
31.“法律七进”:指的是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工作,简称“法律七进”。
32.双强县三基地:全省油气化工强县、陕北山地有机苹果强县、全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全省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基地。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