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1年三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7-10 11:17   责任编辑:www

三明市人民政府市长余红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连同《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很不容易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困难和挑战,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战疫情、稳经济、保稳定、惠民生,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做实“四篇文章”、推进“四个着力”、深化“五比五晒”,促进了经济稳步回升和社会大局稳定。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2702.19亿元,增长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16亿元,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1%;外贸出口106.6亿元,增长-39.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1亿元,增长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1.71亿元,下降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70元,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10元,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3%;节能减排年度任务可以完成。一些重要领域、重点项目实现突破:

  ——疫情防控受到上级肯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指导组充分肯定三明疫情防控工作“行动早、措施实、防控严、见成效”。我市创新建立金融服务、交通物流、线上对接、“手拉手”等四大产业链协作配套平台,成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典型案例,“数字抗疫”经验被公安部肯定。

  ——项目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三明和大田、泰宁分别获得全省“五个一批”项目综合考评正向激励,全市新增开工项目数居全省第一,新增项目总数、投产项目数居全省第二。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全球最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贝特瑞集团石墨烯导热膜、全省最大单体农业项目温氏集团肉鸭一体化等项目落地建设。莆炎高速公路、浦梅铁路、兴泉铁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龙头企业培育富有成效。三钢集团主业实现整体上市,位列中国500强企业第227位、福建制造业百强第6位;福建一建集团综合产值超百亿元,位列福建百强企业第86位、服务业百强第43位;翔丰华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位列福建战略性新兴企业百强第65位。南方制药、奥翔塑胶、金圣特钢、森美达4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特色改革继续领先。三明医改、河湖长制工作和将乐县生态文明建设分别获得国务院正向激励表扬,在全国率先探索医防融合新机制。林改、扶贫改革、基础教育改革获得国家有关部委肯定,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成为全国文化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

  ——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实现“六个全省第一”。市区和10个县(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100%,全省第一;8个县进入全省58个县级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排名前十名,数量全省第一;7个县进入全省62个县级行政区水质排名前十名,数量全省第一;主要河流Ⅰ-Ⅱ类优质水比例100%,全省第一;国(省)控和小流域断面水质排名全省第一;我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有4个月进入全国前30名,全省第一。

  ——城市品牌更具影响力。中央媒体先后两次深入我市开展万寿岩遗址保护工作宣传和“三明实践”主题宣传报道活动,进一步打响“风展红旗如画三明”品牌,三明、沙县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三明、永安分别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五连冠”。将乐、清流、明溪、建宁4个县进入2020年度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厦门航空开通北京大兴——三明每天往返航班。我市继续摘得高考理科、美术专业全省第一名,本科上线率保持全省前列。三明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由2018年的第246位跃升至第35位、全省第2位。

  一年来,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效。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筑牢“五道关口”“三道防线”,全市疫情在1个月内得到有效遏制,实现零扩散、零感染、零死亡;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全市自2月17日以来无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坚持一手抓复工复产,第一时间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12条、促“六稳”30条、提振消费12条、加快项目有序开工复工18条、打通复工复产“五难”操作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深化“访企业、解难题、促‘六稳’”专项行动,3月10日起,全市重点项目、规上工业企业、限上商贸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复工率均达100%,全年累计减轻企业负担超过35亿元,我市减负做法被国务院减负专项督查确定为典型案例;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建立“五个十”重大项目推进机制,784个重点攻坚项目成效明显;成功举办首届“乐购三明”直播节,当天销售额超亿元,分期发放总额3000万元普惠性居民消费券,带动全市超过1000家各类商贸企业参与促销,全市限上企业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1.3%。

  (二)“四篇文章”持续做实。持续做实“红色三明”,常态化开展红色故事宣讲79场,“风展红旗如画”情景音乐剧完成公演,我市12个县(市、区)全部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重点建设区并启动建设,三明中央苏区革命纪念馆建成,5个原中央苏区县纳入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范围,全市向上争取各类补助资金175亿元、增长11.93%。持续做实“工业三明”,深入实施“百千”行动计划,新增签订“一企一策”56家,全市钢铁与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1246.34亿元,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97.58亿元;实施新一轮技改行动计划,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2.4%;出台加快人才集聚24条措施,持续推进三明氟化工研究院等“6+1”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市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9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6%,普诺维、科宏生物入选全省首批产业领军团队;开展市县联办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开发区高质量发展12条措施,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持续做实“绿色三明”,建宁、宁化入选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泰宁、尤溪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增万寿岩文旅小镇等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获财政部绩效考评正向激励,全市文旅康养实现总收入642亿元,特色现代农业产值1620亿元。持续做实“文明三明”,《三明市公共行为文明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文明积分管理平台、积分入学平台投入使用,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展览馆(三明)项目扎实推进。

  (三)攻坚克难取得实效。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精准脱贫任务全面完成,三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扎实推进,“两不愁三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受疫情影响的208户75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对2813户9409名相对贫困人口开展常态帮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成效显著,全市不良率降至0.94%,为近五年最低;新增贷款达174.4亿元、增长11.46%,为近五年新高;污染防治纵深推进,加快实施三钢、青纸、智胜化工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国土绿化和森林经营面积130.5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68万亩,7个县获省环境质量提升奖励。聚焦破解“四篇文章”推进中难点堵点问题,深化开展“五个一批”项目攻坚专项行动,全市新增“五个一批”项目2406个、总投资4249.4亿元;深化重点产业招商引资专项行动,建立县(市、区)招商服务中心,组建16个专班集中突破重大工业招商项目,全力抓好16条百亿特色产业链,建立“链长制”工作机制,实行“招商地图工作法”,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96个、总投资2295.2亿元;深化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专项行动,第一轮、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涉及我市的整改任务全部按序时进度推进,永安金银湖矿山、尼葛开发区异味扰民等突出问题整改基本完成;深化城市管理“五难”治理专项行动,全市新增停车泊位5813个、新(改)建标准公厕110座、整治农贸市场39个、治理背街小巷261条、治理和提升小区170个。

  (四)区域协同深入推进。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不断深化,泉三高端装备产业园累计入园企业26家,10家企业动工建设,安德凯重工、恒冠达重工2家企业投产;厦明火炬新材料产业园新增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65.4亿元,台氟科技、福碳新材料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5个山海协作产业园加快推进,厦门三明山海文旅合作深入开展。京闽(三明)科技合作取得重大进展,京闽(三明)科技合作“云签约”视频会议成功召开,首批31名北京科技特派员到我市开展科技帮扶,三明中关村科技园从签约到揭牌开园仅用100天,首批总投资58.23亿元的44家企业签约入驻,总投资45.26亿元的13个入驻项目正式开工。

  (五)城乡建设发展加快。持续抓好市区经济社会发展,169个市区经济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8.2亿元,9个专业特色工业园区新增规上企业22家,六路商圈、荆东片区产教融合、夜间经济等项目加快实施;“城市双修”持续深化,建成贵溪洋生态湿地公园、市区老年儿童微游乐园等项目,23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和市区东侧后山地灾工程治理项目全部完成;“依法和谐征迁”强力推进,市区完成征迁1218.5亩,徐碧“城中村”等一批“老大难”问题有效解决;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稳步推进,编制完成三沙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市区与沙县产业民生领域同城化步伐加快,生态新城发展提速,生态康养城、市第一医院生态新城分院、市委党校迁建等项目加快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宁现代种业产业园获批创建国家级产业园,沙县、泰宁列入国家武夷岩茶特色产业集群,大田被授予全国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尤溪被评为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一革命五行动”加快推进,建成1个省级重点特色乡镇和12个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13个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1400公里,清流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六)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积极推进“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医改3.0版,探索构建新时代健康保障体系,完善慢性病分级分类分标管理机制,推进医防融合改革,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实效。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累计发放“福林贷”“益林贷”等林业普惠性贷款140.7亿元,“林票”制度、“福林贷”、林业金融风险综合防控机制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探索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保险为一体的绿色金融改革,全年绿色贷款增长21.2%。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深化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制度改革,市投资集团主体信用评级提升到AA+。扎实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新型住宅小区集中建设试点,建立“两统筹、两统管”农房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林票、地票、房票“三票制”改革,沙县列入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坚持“线上”“线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第一时间为国际友城匈牙利布达佩斯十五区和意大利等5个国家海外侨胞捐赠防疫物资,成功举办第16届林博会、第26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纪念朱熹诞辰890周年等活动;鼓励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网上广交会平台开拓国际市场,推动汇天药业等7家企业获得商务部出口白名单。

  (七)民生事业不断改善。全市用于民生的重点支出272.64亿元、增长7.8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42%。30项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目标任务。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8%,发放各类稳就业奖补资金1.46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亿元,带动就业5484人。在全省率先建立革命“五老”人员遗偶生活补助自然增长机制,率先将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最低工资标准的45%,特困供养平均标准从每人每年16413元提高至20094元,临时救助封顶线从每年8000元提高至20000元,全市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人均每月分别增加养老金146.3元、189.9元。全市新增中小学和幼儿园学位28515个,推出中高考五项关怀举措,全市1595个中高考考场在全省率先实现100%安装空调,我市被教育部评为全省唯一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闽西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县域远程医疗服务100%覆盖。新建114个农村幸福院,乡镇敬老院床位使用率提高到60%以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尤溪“四创四融”模式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百姓大舞台”“周周有戏看”活动持续开展,泰宁影视基地建设有序推进,沙县小吃制作技艺、大田杂剧作场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成功举办泰宁环大金湖骑行赛、将乐国际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等一批“运动山水”特色体育赛事。平安三明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胜利,市网络生态治理中心投入使用,10个县(市、区)被授予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省级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县(市)全覆盖,安全生产较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降”。国防建设、人民防空、双拥优抚等工作进一步加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开展。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扎实推进,实施贫困留守儿童“雏燕”关爱行动,全市27625名留守儿童全部建档立卡跟踪服务。老龄、慈善、红十字会、计生协会、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科普、档案、地方志、侨务、水文、气象、地震、库区移民、对口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八)政府服务提质增效。着力建设效能政府,深入开展“六最”营商环境对标活动,31个主要指标中有26个全省最优,38个市直部门各类审批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压缩率84.89%、继续保持全省最短,市直180项、县级600项审批服务事项在“e三明”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五办工作法”获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着力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启动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组建市政府法律顾问团、法律服务团,在交通、城市管理领域探索开展柔性执法试点;向市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三明市市区环城山体保护条例》议案,制定出台《三明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组织实施《三明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参政议政,认真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215件、政协提案267件。着力建设廉洁政府,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完善财政资金和扶贫资金使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国资国企监管、政府招投标等重点领域防控制度。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负面清单专项整治,以市政府、市政府办印发的文件和市政府召开的会议分别同比下降3.2%、3.1%,政府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赶超任务超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持续形成了全面贯彻落实新思想新理念的“三明实践”,谱写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展现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三明的生动画卷。

  这五年,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的五年。“十三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1712.99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2702.19亿元,增加近1000亿元,增长40.7%;人均生产总值达10.4万元,比2015年末增加3.6万元,增长36.6%;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从2015年的130.67亿元增加到170.15亿元、增长30.21%(加上减税降费和疫情影响,达到195.47亿元,同口径增长49.5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5年的93.68亿元增加到111.16亿元、增长18.65%(加上减税降费和疫情影响,达到126.63亿元,同口径增长35.1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27393元、12806元分别提高到39270元、19410元,分别年均增长7.5%、8.7%,增幅均居全省前列;五年实施省市重点项目807个、总投资4078亿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3%、保持全省前列水平,“五个一批”新增项目总数和新增开工数、新增投产数近三年连续保持全省前3名,产业项目占比提升至80.6%;五年共化解政府债务402.01亿元、处置不良贷款316亿元,不良贷款率从2015年最高8.58%下降至0.94%,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从2015年的1207.93亿元提高到1698.26亿元,增长40.6%;五年新增市场主体37.72万家,增量是“十二五”时期的5.8倍。

  这五年,是产业升级取得突破的五年。“十三五”期间,三次产业比重由2015年末的13.3:54.2:32.5调整为2020年的11.6:51.9:36.5,形成钢铁与装备制造、新材料、文旅康养和特色现代农业四大主导产业,稀土、氟新材料、石墨(烯)、生物医药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超20%,三明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015年的11.3%和13.4%分别提高到20.2%和25%;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556.13亿元提高到985.72亿元,增长48.4%;电商产业产值从2015年的13.1亿元提高到48.8亿元,增长272.5%。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6.6%,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47家、较2015年末增长2.5倍。工业投资在2018年增长22.6%、2019年增长28%的基础上,2020年增长17.8%,均居全省前列,规上工业增加值2017年以来连续三年保持8%以上增幅,策划实施了计划总投资105亿元的三钢转型升级项目、计划总投资96亿元的顺源纺织产业链延伸项目、计划总投资33.2亿元的克劳斯玛菲高端智能注塑机项目、计划总投资31亿元的三化高纯超净电子级氟化氢项目、计划总投资28.2亿元厦钨新能源稀土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22亿元的海西重汽技改提升项目、计划总投资22亿元的明一乳业项目、计划总投资12.2亿元的翔丰华高端石墨和石墨烯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6.23亿元的月兔空调白色家电产业园项目等一批龙头企业支撑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的科顺新型防水材料、计划总投资50亿元的韵达电商产业园等一批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开工或竣工投产。

  这五年,是市区发展持续加速的五年。“十三五”期间,市区GDP占全市的比重从2015年的20.4%提升到2020年的22.3%、提高1.9个百分点,市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比重从2015年的19.9%提升到21.8%、提高1.9个百分点,市区级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全市的比重从2015年的31.06%提升到34.47%、提高3.41个百分点,市区建成区面积从2015年的37.5平方公里拓展到40.5平方公里,增加3平方公里。市区环境更加优美,实施“城市双修”重点项目93个、完成总投资60.3亿元,完成“依法和谐征迁”9146亩,累计修复地灾隐患点整治面积达35万平方米,建成公共自行车道18.3公里,市区老旧小区改造修复比例从2015年的20%提升至30%,市区公厕提前2年达到每万人4座以上的标准,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2015年的14.03平方米提升到15.61平方米,城市建成区路网密度从2015年的8.14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9.16公里/平方公里。市区教育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累计新增幼儿园和中小学学位15895个、增加医疗床位2300张。

  这五年,是城乡面貌显著改善的五年。“十三五”期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5年的56.3%提高到2020年的61.6%。三明沙县机场建成使用,开辟北上广深等11个城市8条航线,南龙铁路、厦沙高速建成通车,兴泉铁路、浦梅铁路、莆炎高速公路三明段即将全面建成,铁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490公里、860公里,铁路、高速公路路网密度位居全国前列,五年新增普通公路725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785公里,“城市有机场、县域有动车、县县通高速、镇镇有干线、村村通客车”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优,2017年在全省率先消灭劣五类水体,2018年率先消灭四类及以下水体,水环境质量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333个地级市排名前30名,市区和10个县(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实现100%,连续4年省对市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优秀。森林覆盖率从2015的76.8%提升至78.73%,三明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5个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87.7%的乡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标准,88.1%的村达到市级以上生态村标准,提前两年基本消除乡镇和农村公共旱厕。

  这五年,是重点改革纵深推进的五年。“十三五”期间,医改成为全国样板,中央深改委(组)4次会议涉及三明医改工作,国务院先后5次对三明医改工作进行激励表扬,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总结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三医联动”“两票制”和组建医保局等做法上升为国家顶层设计。林改保持全国领先,首创“福林贷”等金融产品并在全国推广。生态文明改革走在前列,生态综合执法、河湖长制、环保“三项改革”等创新做法在全国、全省推广。依托三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348”精准扶贫、城市困难家庭“347”精准帮扶、农村相对贫困“239”精准帮扶等一批“三明经验”。绿色金融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基础教育改革等成效明显,营商环境总便利度相当于位列全球190个经济体中第45位。

  这五年,是民生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十三五”期间,每年全市公共财政民生支出约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其中教育经费从2015年的49.72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70.21亿元、增长41.2%,卫生健康投入从2015年的26.71亿元增加至37.35亿元、增长39.8%。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市“回头看”后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943户54569人全部脱贫,37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0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退出。五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9.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五年全市共实施棚户区住房改造28924套、建设公租房21091套,累计解决4.94万户14.82万人住房困难。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五年累计分别上调25.4%、27%;全市低保、特困供养标准五年分别提高54%、183%,并率先在山区市全面实现低保、特困供养标准城乡一体化。学前儿童就读公办幼儿园占比达到62.1%、就读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94.6%,均居全省第一,基本消除中小学大班额,初中“壮腰”工程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试点项目,2017年以来中考成绩城乡差距全省最小,我市在全省率先提前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目标,是全省唯一入选“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的设区市;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5.89张、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3.67名、每千人养老床位38.9张、人均期望寿命79.82岁,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我市人均医疗费用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市被评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市12个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馆(艺术馆)达到部颁二级以上标准,万寿岩获批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奥运会、残奥会金牌实现零的突破,“周周有戏看”“月月有比赛”“半台戏”公共文化服务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品牌深受群众喜爱。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综治“长安杯”。

  各位代表,“十三五”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和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劳动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有力支持与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及社会各界人士,向积极发挥作用的中央和省属驻明单位、驻明部队、应急救援队伍,向关心支持三明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常态化疫情防控任务繁重;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困难面较大;产业发展质量还不高,新兴产业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群众收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公职人员服务意识、担当精神还有不足,等等。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持续推动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

  各位代表,“十四五”时期是高水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新时代新三明建设的关键五年。

  根据市委九届十三次、十四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关于制定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组织编制了《纲要》,提出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是:与全省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各项目标努力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实现局部领先,“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三明展现新局面。这就是,我市经济实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大台阶,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产业结构全面优化、素质全面提高,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实现市域治理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建成法治三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体育强市、健康三明,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生态文明建设跃上新水平,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开放型经济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全市居民收入总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三明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立足“十四五”时期,《纲要》明确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持续推进以新思想新理念为指导的“三明实践”,做实做足“四篇文章”、推进“四个着力”、深化“五比五晒”,打响“风展红旗如画三明”品牌,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推进新三明建设。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为全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作出三明贡献。主要任务是:一是持续做实做足“四篇文章”,打响“风展红旗如画三明”品牌;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三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四是积极扩大内需,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五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六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七是促进共同富裕,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八是夯实发展基础,完善高质量基础设施体系;九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三明。

  各位代表,“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奋斗目标令人振奋,但决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够实现的。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大变局”这个新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双循环”这个新发展格局,稳稳抓住“十四五”这个新奋斗起点,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努力工作,确保“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圆满实现,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任务顺利完成。

  三、2021年政府主要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积极服务并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巩固拓展提升“三明实践”,持续做实做足“四篇文章”、推进“四个着力”、深化“五比五晒”,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外贸出口增长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完成节能减排降碳目标。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积极构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压实“四方责任”,严格落实“四早”要求,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坚持“人”“物”同防,注重“大数据+网格化”管理,严格实施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入明人员闭环健康管理,加强重点场所管控,强化物资保障、检测能力、医疗救治、应急处置能力等建设,严格疫苗全流程管理和有序组织疫苗接种,切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抓紧抓实各项防控工作。

  我们要全面落实市委部署,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创新发展,着力增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支撑。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用第一力度狠抓第一生产力,持续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做实做足“四篇文章”。“红色三明”坚持常态化开展红色故事宣讲、红色情景音乐剧展演,加强红色遗址遗迹保护开发,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等红色标志性项目建设,推动军民融合、红色旅游、教育培训等产业发展;抢抓国家新一轮支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支持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等机遇,促成一批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落地。“工业三明”坚持做优做强钢铁和装备制造产业,抓好三钢集团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支持海西重汽、天华智能等成套装备制造企业扩规上量,集聚提升金瑞高科、普诺维机械等高端零部件“专精特新”企业,力争年内实现产值1500亿元以上;提升壮大新材料产业,加快贝特瑞石墨烯导热膜等项目建设,着力突破稀土分离指标,引进发展5G导电导热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力争实现产值210亿元以上;加快发展新型建材、高端纺织、现代种业三大优势产业,积极鼓励扶持数字信息、生物医药、建筑产业发展。落实落细“一企一策”,支持三钢集团加快成长为千亿企业集团,厦钨新能源、顺源纺织等9家企业加快发展为百亿龙头企业,力争新增规上企业150家。“绿色三明”坚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河湖长制工作,全面实行“林长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清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将乐、三元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文明三明”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开展中国“志愿之城”建设,全面推广市民文明积分制,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展览馆(三明)等项目。

  深入开展“五比五晒”。深化“项目攻坚年”活动,完善“五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实施市级以上重点项目310个,突出“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实现县城以上5G信号全覆盖,持续做好入明高铁、三明核电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全市新增“五个一批”项目1500个以上。全面促进消费,深入开展“全闽乐购·乐购三明”促消费行动,举办第二届“乐购三明”直播节,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网红”热点消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支持发展养老、托幼“一老一幼”服务业。做实财税金融工作,落实财源培植政策措施,强化项目融资服务,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发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年内新增信贷150亿元以上,力争2家企业上市。强化大招商招好商,聚焦“433”产业新体系,用好“招商地图工作法”,突出抓好16条百亿特色产业链、220个重点项目的招商推介,推动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力争全年签约项目投资总额1500亿元以上。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统筹安排2000万元,持续强化“6+1”科技研发平台建设,推动机科院海西分院打造成为福建省超精密数控机床加工基地,启动试行氟化工研究院技术研发“悬赏揭榜制”,加快永清石墨烯研究院检测中心建设,支持市农科院重点攻关种质资源创新,推动新能源研究院、医工总院三明分院建设发展。强化企业创新,制定新一轮技改行动计划,推动规上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支持三钢集团争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力争全市R&D投入经费同比增长18%以上,年内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以上。强化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建立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梯度培育库,全面落实加快人才集聚政策措施,推广人才“编制池”做法,推进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建设,选派省、市、县级科技特派员500人以上。

  持续深化重点改革。高举三明医改旗帜,推动“三医联动”向“全联”“深动”发展,完善医保打包支付政策,持续推进医防融合改革,持续探索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保障体系。推进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设,完善“福林贷”“益林贷”等林业普惠金融产品,探索国有林场改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新模式,深化林业碳汇改革工作。认真实施《三明市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方案》,争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强做优做大市属国有企业。完善园区企业集团运营管理机制,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及标准化建设。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不变政策,积极稳妥推进林票、地票、房票“三票制”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二)坚持协调发展,着力提升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品质。强化城乡统筹、城乡互补、城乡融合,大力培强“龙头”、壮大“躯干”、激活“细胞”,促进城乡更加均衡发展。

  持续加快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市区是全市发展的“火车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持续做强市区产业,深入实施市区经济重点项目建设行动计划,提升“9+2”专业特色园区建设水平,加快三钢产能置换、台氟科技含氟精细化工等56个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大坂城市物流园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大力发展以“夜景、夜游、夜唱、夜娱、夜市、夜购、夜健、夜养”为重要内容的“夜经济”,推动市区业态提升、人气集聚。持续做美市区环境,巩固提升“城市双修”成果,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启动建设三明植物园,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深化城市管理“五难”治理,开展41个老旧小区微改造,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300个以上、新建改造农贸市场10个以上,扩大小区物业管理覆盖面,支持民房加装电梯。持续做优市区公共服务,推进三明教育学院附属幼儿园、陈景润实验小学富兴堡校区等10个项目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完善市区小学积分制入学制度,持续打造市区优质教育高地;加快闽西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做好消化内科、泌尿外科、妇科、心血管、康复治疗、睡眠医学等6个重点特色专科,不断提升市区医疗服务水平。持续做大市区空间,稳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推动市区与永安交通、产业一体化发展,加快荆东产教融合示范区、陈大、富兴堡、贵溪洋、三沙生态旅游区等重点区域开发,统筹抓好洋溪、荆西、莘口、岩前、贡川等市区周边小城镇建设;推进生态新城产城融合发展,依托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创新中心、三明陆地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智能互联、生命健康、综合物流等特色产业,加快康养城、市第一医院生态新城分院、市委党校迁建、市档案馆等项目建设,促进生态新城产城融合,造业态、聚人气。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支持各县(市)对接融入福州、厦门、泉州、南昌等城市,加快发展以特色现代农业、文旅康养为重点的绿色产业带。深入实施“大城关”战略,创新城镇落户机制,推进教育、医疗、人才房等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大力吸引各类人才和农业转移人口向中心城镇集聚。总结推广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经验,因地制宜培育一批特色小镇,积极推进新阳中心片区建设发展。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全面推广农村相对贫困家庭“239”精准帮扶和城市困难家庭“347”精准帮扶机制,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扎实推进12个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110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持续推进沙县夏茂镇、将乐县高唐镇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推进高优粮食、绿色林业、精致园艺、生态养殖和现代烟草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抓好12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26个“一县一业”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强化“中国稻种基地”建设,打响沙县小吃、美人茶等特色品牌,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30个以上,稳定粮食生产面积240万亩、粮食产量94.5万吨以上;推进国家级电商示范县“升级版”建设,打造一批“网红”产品和“食尚三明”等区域公共品牌。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落实农村居民住宅规划建设“两统筹、两统管”机制,全市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1000公里以上。着力推动海峡两岸乡村融合振兴,实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交流合作平台等五大融合行动,建设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

  (三)坚持绿色发展,着力厚植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优势。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实。

  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蓝天工程”,重点推进“散乱污”清理整治,强化对城区扬尘监管,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9%以上。实施“碧水工程”,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开展问题小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垃圾、规模养殖污染、河湖生态环境、农村小水电治理等五项整治提升行动,力争水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30位。实施“净土工程”,持续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污染地块开发利用过程联动监管,开展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2万亩,实施植树造林和森林质量提升90.9万亩。

  完善生态文明长效机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实行“多规合一”管理,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统筹推进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完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建立健全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压实各级政府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继续深化环保“三项改革”,落实储备排污权管理和出让办法,创新推出“水质指数”保险,调动各类企业环保主体积极性。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开展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提升生态产业化发展水平。做好“绿色+”文章,培育文旅康养、教育培训、体育休闲、水美经济等新业态,推动绿色生态与特色现代农业、现代生活服务业等有机结合。全域全产业链推进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抓实一批森林康养基地项目建设,推动万寿岩—格氏栲文化生态旅游区提质升级。着力把都市消费人群引进来,抓住国铁集团对口支援、厦航与三明机场合作等机遇,完善职工疗休养、干部培训、医保报销等优惠政策,用好沪明联谊会等平台,力争全市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5%以上。

  (四)坚持开放发展,着力拓展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空间。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做好“融”的文章,加快“同”的步伐,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深化京闽(三明)科技合作。全力推进10个方面合作共识和既定工作落实,争取更多科技合作项目落地。抓好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围绕“一中心、一基地”,全力推进已签约入驻的57个、计划总投资103.49亿元的产业化项目加快落地转化,依托三明经济开发区、金沙园、永安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加快三明中关村科技园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强化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开展联合招商,力争引进科技企业100家以上。深化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福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挥好北京科技特派员作用,促进更多技术成果在三明转化落地。

  深度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全面打通连接通道,确保年内浦梅铁路建宁至冠豸山段和兴泉铁路、莆炎高速三明段建成通车,力争开工建设武夷新区至沙县、大田广平至安溪官桥高速公路,续建及开工建设普通国省道100公里以上,加快建设闽江沙溪口至三明台江航道整治工程。着力提升泉三高端装备产业园、厦明新材料产业园共建水平,力争年内新增入园企业20家以上、投资超40亿元,新增开工项目16个、投产项目15个。持续抓好明溪(鲤城)、清流(集美)、宁化(泉港)、泰宁(龙海)、建宁(台江)等山海协作产业园发展,加快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合作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加强闽西南市场协作,发行“厦明山海康养卡”,开辟三明农特优产品进入沿海地区的“绿色通道”,打造闽西南协同区“后花园”和“菜篮子”“果园子”基地。

  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提升“引进来”质量,积极复制推广福建自贸区创新成果,发挥进博会、“9·8”投洽会、“11·6”林博会等重大活动效应,用好三明台湾青年创业基地、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尤溪朱熹诞生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等平台,密切与港澳台、海外华侨华人及社团的联系,加强与国际友城交流合作,吸引更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来明创业就业。完善“走出去”体系,融入海丝核心区建设,打通三明陆地港直通福州马尾、江阴口岸,培育“互联网+外贸”新业态,争创国家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支持外向型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力争全市自营出口比重超25%。

  (五)坚持共享发展,着力扩大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成果。老百姓的愿望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力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着力办好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像抓经济一样抓教育,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化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培养、“1+4”正向激励三大机制建设,深化“总校制”改革,推进国家级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和3所示范校建设,创建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继续实施中小学建设和教育补短板项目31个、新建公办幼儿园14所,新增学位15550个;实施优秀年轻校长培养工程,加大公费师范生培养力度,壮大名师名校长队伍。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三明学院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和创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支持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启动省级“双高”建设计划,支持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创建本科高职院校,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积极发展特殊教育、终身教育、老年教育。

  完善新时代健康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健康三明建设,实施县级以上综合医院业务用房建设和改造工程11个,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抓好重点特色专科建设,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培养壮大医院院长、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医师和乡村医生队伍,提升区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建设,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实施乡镇敬老院提升改造工程,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新增各类养老床位1000张以上。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抓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注重发展老年人体育事业,做好我市运动员备战东京奥运会、西安全运会的服务保障工作。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朱子(闽学)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打响客家祖地、闽学之源、闽人之源等特色文化品牌。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抓好万寿岩、明溪南山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做好“世遗”大会重点考察展示点提升工作。抓好市、县融媒体中心建设,打造高水平传播体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常态化开展“周周有戏看”、全民阅读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社会科学、档案、史志等工作。推动文化和旅游、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抓好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支持泰宁影视基地建设。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把促进居民就业摆在突出位置,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培训提升各类技能人员2万人以上,组织各类职业技能鉴定1万人次。抓好社保扩面提质工作,持续做好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工伤人员待遇定期调整工作。构建困难群体分层、分类梯度救助帮扶体系,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养老兜底保障工作。坚持“房住不炒”,科学调控房地供应节奏和房价水平,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用心用情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扎实开展贫困留守儿童“雏燕”关爱行动,办好“1+N四点半学校”。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社会福利、红十字会、慈善及残疾人事业,增进民生福祉。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着力统筹发展与安全,牢牢守住社会稳定和安全底线。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化、法治化,加快推动农村“居安工程建设”,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多元化解,建设更高水平的阳光信访、法治信访、责任信访。深化治理“餐桌污染”,坚决守住食品药品安全底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做好防汛防台风、地震、水文、气象等工作,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国家安全、人民防空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再上新水平。强化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联系,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发挥更大作用,做好民族宗教、侨务、统计、供销、对口援疆等工作。

  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各级政府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坚持“务实、高效、创新、廉洁”的工作作风,持续打造效能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以“六最”营商环境对标活动为重点,持续深化效能政府建设。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抓攻坚,确保中央、省和市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敢于对标、善于达标、勇于超标,推动“六最”营商环境对标活动往深走、往实抓。大力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e三明全流程网上办事平台,有效拓展“五办工作法”的广度和深度,让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深入开展“访企业、解难题、促‘六稳’”专项行动,做到“政企直通车”直达全市规上企业,不折不扣精准落实国家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发扬“店小二”精神,把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既要“清”更要“亲”,切实当好企业和企业家的“娘家人”“贴心人”。健全完善正向激励、容错纠错机制,鼓励部门和干部在“放管服”改革中先行先试,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创新创造。

 (二)以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抓手,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坚决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的意见》。推进依法行政制度化,探索建立政府立法项目库,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管,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1+1”模式,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对行政执法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完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深化审慎包容执法机制,及时总结推广城管、交通柔性执法等试点经验做法,提升行政执法的社会效应和法律效果。启动“八五”普法,深入宣传贯彻实施《民法典》。

  (三)以严实深细的作风为保证,持续深化廉洁政府建设。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0个方面负面清单突出问题,拓展提升基层减负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资金使用、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落实零基预算改革试点要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审计监督,防止各类资金变成“唐僧肉”。坚决勤俭从政,做到“有保有压”,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兜牢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底线,以政府过“紧日子”,保障群众过“好日子”。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梦想,奋斗赢得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埋头苦干、攻坚克难,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推进新时代新三明建设,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三明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