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2年天镇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7-11 20:14   责任编辑:www

  2022年1月26日在天镇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

  天镇县人民政府县长 闫伟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我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县第十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描绘了壮丽蓝图,吹响了进军号角。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团结一心、开拓奋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0.22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4.62亿元,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33亿元,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24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51亿元,增长17.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45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10元。

  这一年,我们牢记领袖嘱托,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脱贫成果更加巩固。一是守牢防返贫底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指示及视察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紧盯“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组建14个工作专班,制定系列衔接方案,狠抓问题排查整改,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精准识别“三类户”856户1998人,量身定制帮扶措施,累计消除风险527户1427人,消除准确率100%,守牢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加大产业投资。统筹整合涉农资金2.54亿元,用于产业发展1.27亿元,占比50%,实现产业投资有效增长。易迁后续扶持、特色产业持续发力,加快万家乐移民新区生产生活新业态,万家乐食品加工园、恒宗茶艺园稳步推进,“一城三园”框架效果初显;周边商铺出租运营率达到85%,引进银行、电子商务、大型超市等限额服务业5家,繁荣有序的商贸业态初步形成。培育特色农产品种植原料基地2.75万亩,采摘黄花233.7万斤,新发展药材种植1500亩,发放小额信贷1461户7262万元。三是坚持“特”“优”战略。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基地6万亩、设施蔬菜基地1.8万亩、长城沿线景观农业1万亩,引导龙头企业延链补链强链,推进农产品出口精深加工,带动出口创汇4000万元。新认证有机品种6个、2800亩,一家企业申报“圳品”、建立基地1000亩。推进畜禽良种工程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全县猪、牛、羊、鸡饲养量分别达到25.5万头、4.2万头、53万只、36万只,畜牧业总产值预计实现9.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9%。四是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建设高标准农田2.5万亩、集约化育苗场1.1万平方米,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2.15万亩,粮食产量4.14亿斤,守住了粮食安全底线。

  这一年,我们着眼转型发展,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项目建设更加有力。一是强化项目引领。全年实施重点项目55个,总投资89.3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0.52亿元。东瑞集团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基地有序推进,正方利民建筑产业园智能化及内装部品生产项目和山地阳光年产3万吨罐装茶饮料项目建成投产,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二是强化能源支撑。山西国际能源、国华等5个31.9万千瓦已核准开工建设,凯迪3万千瓦生物质发电项目稳步推进,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挂牌,高温地热资源详查换挡提速,梯次综合利用各项实验成果指日可待,全县新能源产业“风光储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三是强化融合发展。积极与京东、苏宁、832扶贫电商平台对接,31种农副产品推送上线,网络销售农副产品3400万元,电商交易额达1.54亿元。四是强化提质增效。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户,按照重组、注销和改制三种模式,圆满完成71家国有企业改制工作。五是强化招商引资。围绕“一带两城、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先后引进中国电建、中物集团、永定河流域公司、山西水控、神农集团、山西大地生态修复公司、东瑞集团、恒宗集团、山地阳光等大型企业,发展后劲更加充沛。

  这一年,我们突出品牌建设,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化,文旅基础更加坚实。一是提升品质。李二口长城博物馆、阎秀峰故居保护修复、摄影书画家驿站等一批文旅工程稳步推进,长城文旅基础更加坚实。二是重点打造。在长城一号旅游沿线薛三墩、白羊口、水磨口等9个村实施风貌管控和产业布局,全力打造长城文旅经济带,长城旅游精品线路初具规模。三是叫响品牌。李二口长城景区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李二口长城文化旅游节、“五一”李二口乡村游活动、“校园公益星文化之旅”、“乡约天镇·礼赞丰收”系列活动,天镇李二口长城文旅品牌持续叫响。

  这一年,我们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推进为民常态化,民生福祉更加殷实。抓实疫情防控。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8.3万剂次,国省道、县域边界检查站累计检查出入境车辆人员19.52万辆次、45.79万人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1428.26万元,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办好教育事业。全年教育各类投入3.11亿元,实施一中、安家皂等40所中小学新建改造工程,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与中国政法大学等5所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招聘教师78人,高考二本以上达线人数651人,达线率51%,600分以上19人,全市中考状元落户天镇,教育改革初见成效。加强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分别达到17.59万人、12.43万人,城乡低保3.76万人,应保尽保、应纳尽纳。在财力紧张、刚性支出持续增长的发展环境下,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从有限的可支配资金中,拿出专款5590.76万元,解决退役军人、改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部分等历史欠账,保障了职工权益、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强化培训就业。依托人社部帮扶队伍力量和人社技能培训基地,开展技能培训,累计培训5241人,全年新增就业400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21人。完善医疗基础。新建县人民医院主体完工,电子健康档案建档17.29万份、建档率75%,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2.42万人、健康管理率达到97.3%,全年医疗累计投入1.65亿元,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兜住民生底线。投资3351万元,加快灾后重建,重建修复受损房屋58户177间,从节水灌溉、棚膜补贴、小额信贷等多渠道支持设施农业重建;受煤价上涨影响,投资100万元购买洁净煤780吨,保障边远农村困难群众温暖过冬。保障信息通畅。完成78个4G基站建设,全县172个行政村实现了光纤宽带、4G网络信号全覆盖,开通5G基站92个,通信网络覆盖升级换代高速推进。

  这一年,我们坚持城乡统筹,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面貌更加靓丽。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完成府东街道路管网、第六小学道路路面改造,学府街街景立面整治基本完工;化肥厂家属区及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顺利推进、完成征收;建设公共停车场6处、停车位639个;洋河国际商业及住宅、天汇时代商业综合体、湿地公园、慈云寺学府东街公共区域改造等项目全面推进。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县城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改造老旧小区11个;投资8400万元,对9个示范村、20个提升村、33个整治村进行环境集中整治,农村改厕2000座,城乡面貌不断改善。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长城板块旅游公路唐八里至高家店段、县道南张线左所沟至张辛夭段竣工通车,实施建制村通双车道7.6公里、街巷硬化4.32公里,国道512线县城段改线工程堵点打通、5月通车。

  这一年,我们践行“两山”理论,全力推进生态一体化,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环境保护,加快建设美丽天镇,着力构建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天镇印象。石佛寺水库顺利完工,新城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二级以上优良天数334天,比2020年增加13天,宣家塔国考断面达到地表Ⅲ类标准,美丽天镇全面展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新的竞争力。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成国土绿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9万亩,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持续做好森林防火风险防范,营造山水共生、林田互动、湖草相谐的生态景观,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坚持铁腕治污,完成“煤改电”2.61万户,4家重点污染企业秋冬季错峰生产,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切实保障了空气质量。

  这一年,我们坚持放管结合,全力推进政务高效化,发展大局更加稳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梳理全县改革事项66项、监管事项1093项,目录清单认领率、实施清单编制率均达100%;全力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137户。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非煤矿山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深入推进新一轮“平安天镇”建设,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认真落实县级领导接访和包案制度,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履行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廉洁高效、为民务实的方向有序前进。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加快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进程,《法治保障巩固脱贫成果》荣获山西省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项目称号,入围国家级法治政府示范创建项目。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高效履职,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全力将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各位代表!耕耘汇集收获,拼搏铸就辉煌。过去的一年,我们积极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克服了比预料中更多的困难,取得了比预想中更好的成果。收获来之不易,成绩更显珍贵。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民主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苦干实干、勇毅前行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县单位以及关心支持天镇发展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回首2021年,天镇发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城乡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民生活实现了成效显著的跨越。一年来,我们的辛劳记在了老百姓的心头上,我们的作为写在了天镇的大地上。在宏观环境新变化、复杂局面新考验中,全县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在问题中找方法,在困境中谋发展,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党的领导是最有力的保障,凝心聚力是最坚实的基础,人民满意是最坚定的底气,安定和谐是最基本的底线,经济发展是最核心的根本,守正创新是最强大的动力。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总量不大,项目谋划储备不足,大项目好项目不多,投资增长动力不强,突出矛盾和问题还很明显;财政收入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用于保发展、促转型的可控财力十分有限;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保障水平与群众期盼相距甚远;服务环境不够优越,行政效能有待提升,市场主体培育不足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更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二、2022年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贯彻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六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都对今年的经济形势作了精准的分析和判断,对经济工作作了非常务实的安排部署。从全国看,2022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总体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大压力”,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性增多等不利因素。打通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国内经济大循环格局初步成型,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宏观利好政策,增强了我们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文旅康养和大县城建设的发展信心。从全省看,发展的有利因素正在聚集、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转型的重要窗口期仍在延续,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着重对新能源发展、农业稳产增收、市场主体培育、稳就业促增收、兜底公共服务、打造良好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更加厘清了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从全市看,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快速发展的主基调已形成共识,强化投资、发展新能源,特别是地热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资源费收取,深挖服务业潜力,加速培育市场主体,创优营商环境,创新思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抓好就业、教育、医疗三件民生大事的任务清单清晰明了,更加精准地定位了我们的发展目标。

  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共生。做好2022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我们必须静下心来谋发展,狠下心来抓落实,结合天镇实际,明确2022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按照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市委“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奋斗目标,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为根本目标,围绕打造对外开放“第一窗口”、当好能源革命“第一标兵”、领跑出口农业“第一梯队”、建设文旅康养“第一驿站”、赋能融合发展“第一福地”“五个第一”发展思路,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主责主业,以特优农业、长城文旅康养、新能源新型建筑材料为发展方向,推动三次产业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六个领域”、“三个体系”贯通协同的工作矩阵,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跑出天镇加速度,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达到50.0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达到26.8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达到8.2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达到1946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达到29.6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达到15.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水平;统筹完成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和约束性指标。

  三、2022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在逆境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走稳当下路,开好顺风船,是党和人民对本届政府的殷切希望。我们将坚定时代的使命、发展的号召、人民的期盼,以实际行动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实践自觉,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准则,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遵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靠奋斗、靠改革破解发展难题,靠环境、靠方法答好历史答卷,努力成为新时代天镇发展的实践者和见证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主责主业,加快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主责主业,按照“十稳十提”要求,以乡村振兴统领“三农”工作,全力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防返贫致贫稳机制、提后劲。健全防止返贫动态帮扶和监测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动态监测“三类户”,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政策,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强化产业就业帮扶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大受灾群众救助帮扶力度,加强扶贫资产管理运营,发挥扶贫项目联农带农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抓好历次督导检查、审计评估问题整改,聚焦问题、举一反三,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产业发展稳链条、提效益。坚持“特”“优”战略,以“两种两养转加工”思路为重点,夯实产业基础,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展现代畜牧业,做精做细现代化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两种指发展有机旱作种植和设施农业种植。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依托资源禀赋,引深“市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支持通航粮贸、博诚蔬菜、同心源、神山任启、锦林农业、汇地农业、京利农业等龙头企业壮大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发展高粱、谷子等有机旱作农业6万亩、设施大棚10000栋,打造谷前堡智慧设施农业、卅里铺酿酒高粱、米薪关有机旱作等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两养指养牛养猪。全力推进神农集团5万头奶牛、大伟嘉二期5000头种猪项目,带动发展青贮玉米种植3万亩、连片优质苜蓿种植3000亩,为养殖业稳定发展提供饲草保障。转加工指聚焦精深加工延链强链,推进发展粮油、黄芪饮料等精深加工产业,积极对接伊利、蒙牛、神农等农、牧、乳龙头企业,引进肉类、乳制品和饲料加工项目,通过政策引导和股权合作等模式,将现有和引进的纯农业企业逐步转化为加工型企业。成立农业发展平台公司,探索采取混合所有制模式,适时吸纳县域龙头企业参与,集中优势力量打造拳头产品、响亮品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经济效益。

  (二)聚焦项目建设,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紧扣龙头带动、项目支撑、要素保障总思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千方百计加大产业类项目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天镇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强化龙头优势带动。做大新能源基地,在并网94万千瓦的基础上,推进山西国际能源、国华、盛风、华能、福皓5个装机总容量31.9万千瓦的续建项目,启动投资4.5亿元晋能10万千瓦光伏、3.86亿元凯迪3万千瓦生物质发电项目,全县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39万千瓦,大力推进投资6亿元的源网荷3万千瓦储能项目,打造碳中和示范县。做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紧抓省委省政府鼓励发展地热能资源契机,在梯次推进地热资源利用和资源收费统筹发展上,谋求新的进展和实质性突破;探索推进县城供热和地热利用涉农项目及早见效;坚持引外结合固内,将地热梯级利用作为有利于地方发展、有利于群众受益的“一号工程”来抓,让地方和百姓共享发展成果。做强绿色建材园区,推行“链长制”,培育引进一批头部企业、“链主”企业,以商招商、补链强链,加快推进正方利民15条双皮墙、PC楼板生产线技改提升,胜峰铝业年产60万平方米铝合金制品项目,提升本地配套率,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促进全产业链发展。

  强化项目牵引带动。优化项目结构,实施项目126个,总投资140.85亿元,年内力争完成有效投资38.58亿元。围绕长城沿线农文旅示范经济带,聘请专业团队科学规划长城沿线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实施项目25个,总投资56.67亿元;围绕产业发展、基础提升,实施项目43个,总投资36.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54亿元;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16亿元,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人畜分离、生态修复治理四大类项目。以2022年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为统领,加强招商引资、项目谋划和项目储备,营造全县上下谋发展、抓招商、搞项目的良好氛围,为加快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强化要素高效供给。进一步优化项目推进流程,采取项目推进中心“接办”、土地收储中心“协办”、审核办理中心“终办”的“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创新机制,压缩项目手续办理时限,加快立项、土地、施工许可证办理进度,全力推进“冬季行动”各项任务。强化项目用地基础设施配套支持,用足用好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加强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更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

  (三)聚焦提质增效,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商贸活则经济活,实体兴则产业兴,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围绕2022年全县市场主体增长15%以上的发展目标,梯次推进个转企、小升规,企业数量增幅达到2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净增10户,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

  做优文旅康养圈。实施李二口长城遗址保护利用和明长城李二口段展示工程,加快长城博物馆建设,不断完善李二口长城文旅基础设施。以李二口4A级景区为龙头,在沿线9个村布局观光农业、产业项目,夯实文旅产业基础,全力打造长城一号沿线文旅经济带和乡村振兴示范带。依托高铁便捷优势、温泉资源禀赋和保姆金字招牌,全力推进大同魏来国际康养城、温泉药王康养小镇2个10亿元级项目,以“银发经济”为导向,引进企业投资建设以养老和护理为主的高铁小镇项目。着力推动康养与旅游、农业、文体、医疗等产业提档升级、融合发展,打造天镇文旅康养品牌。

  做活县城商业生活圈。按照育小、培中、壮大的总体思路,扎实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基于既有资源和优势,科学布局县城商圈发展,积极引进培育商业主体,丰富商贸业态,提升城市品位,在餐饮住宿、加油加气方面寻求突破,更好发挥商业在城市经济中的引领作用,加速形成富有特色的城市商圈,为城市生活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

  做强产业生产圈。年内完成投运恒宗茶艺园,利用标准化厂房和优惠招商政策,发挥“鸟巢效应”,引进孵化更多优质企业,对效益不高的进行“腾笼换鸟”,激发市场活力。完成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搬迁重启,扶持农产品收购和加工龙头企业建立电商平台,完成农副产品溯源建设,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电子商务体系,农产品线上销售完成1000万元以上的目标。

  做大商贸物流圈。投资1.05亿元建设大型冷链仓储现代化农业物流中心和20个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产业化扶持农业企业,深耕细作农产品优势领域,做大做强农产品特色品牌。

  (四)聚焦深化改革,创优高质量发展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企业群众服务中心大楼建设。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对标“三无三可”“五有套餐”,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推进“一件事”集成服务,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推行跨部门综合监管、协同监管、依法监管,对新业态新领域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做到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按照“可承受可持续”的原则,深入谋划项目招引、建设和运营的全链条配套扶持政策,严格落实减税降费和支持民营经济各项政策,强化微笑服务意识,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打造诚信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优良发展环境争取优异发展成绩。

  深化乡村经济改革。深挖农村资源要素潜力,探索多元经营合作模式,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方式,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强化合同管理、成员管理和组织管理,构建权责明晰、管理科学的运转体系,以制度的形式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在全县范围内探索培育3个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农民增收能力,着力构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农村洁净美化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五)聚焦基础建设,统筹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坚持规划先行,优化空间布局,按照城东加快“一城三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城南产城融合构建农产品加工园,城西推进地热开发、温泉康养,城北发展长城文旅、高铁经济,城内立面整治改造,同步统筹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方向,着力推进高品质宜居宜业宜养的新型城乡发展新格局。

  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化肥厂家属区及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年底完成主体和二次结构;推进洋河雅苑住宅小区三期和4.45万平方米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及灾后房屋重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新世纪大道500米延伸段年内竣工通车,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做好县城部分路段道路管网改造及亮化工程,加快推进县城雨污分流改造,补齐城市防洪排涝、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短板,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加快殡葬制度改革,年底建成投运县级殡仪馆。

  加强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慈云寺学府东街区域公共项目和商业开发、扶贫产业城食品加工园和恒宗茶艺园建设,完成府东街仿古立面改造工程,实施天镇县南洋河恐龙湿地公园建设及道路管网、南环路周边基础设施完善,完成高铁站配套建设项目,重新启动高铁小镇征收安置,加快产城融合,增强新旧县城产业、人口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

  提升城市管理。加强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整治,提高市政公用设施运行能力,规范公共空间秩序管理,提升环境卫生水平,优化交通管理,加强违法建设治理,改善生态系统,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提升便民服务能力,推进网格化综合管理,积极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大力倡导社会文明,实现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城市形象大幅改善,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

  统筹乡村建设。扎实稳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统筹推进16个先行示范村、9个整体推进村和10个重点帮扶村村庄规划编制,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旅游振兴示范村、数字乡村建设示范村、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各1个,实施孤峰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兰玉堡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3500座厕所改造任务,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往村覆盖、向户延伸,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天镇样板”。

  (六)聚焦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

  严格污染防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建设绿色天镇、生态天镇、美丽天镇。加强空气污染防治,合理扩大集中供热面积,加强“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严厉打击超标排污行为,毫不放松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禁烧,完成煤改电2000户,做好空气监测设备更换和空气监测点挪移工作,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水平,不断改善和提升空气质量。加强水污染防治,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南洋河天镇县污染防治雨水收集工程,完成马圈庠村、西阳坡村和胡家屯村3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强化巡查检查,加密水质监测频次,严肃查处违法排污行为,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日常监督巡查管理,推动治水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加强土污染防治,坚持“生态兴县”,围绕“造好林、补好林、营好林、管好林”四大任务,完成2022年京津风沙源治理人工造林工程、古长城生态修复工程、退化林修复工程,严格农用地污染预防,强化未利用地土壤保护,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完成胡家洼、塔儿村、窑沟3个村环境整治。

  突出生态修复。围绕“一带双城,古今同辉”目标,启动投资3.08亿元的南洋河天镇县核心区生态修复二期工程项目,加快推进西洋河生态修复旅游康养综合体,实施张西河乡全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对县域范围内历史形成的砂石土坑进行回填修复,不断改善全县生态环境。

  坚持长效管控。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当前和长远,聚焦“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打造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先锋。严格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全面落实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和“三线一单”要求。规范地下水、地热资源和矿产资源开采秩序,引入科技手段,加大私挖滥采等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着力培育稳定健康的生态体系。

  (七)聚焦民生改善,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强化就业创业。统筹当地就业和劳务输出。落实“人人持证、技能社会”要求,开展全民技能提升培训工程,完成培训2600人、持证800人。依托人社部定点帮扶资源和优势,建设万家乐创业孵化示范园和李二口创业示范园,主动对接产业园企业用工需求,加快培养“人岗精准对接”的产业工人队伍,带动各类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3000人。提质升级“天镇保姆”特色劳务品牌;大力发展新时代职业教育,加快山西边塞技工学校筹建,着力打造“天镇技工”,努力成为继“天镇保姆”后的第二个劳务输出品牌。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大县级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实施5000平方米一中综合楼项目建设,推进新平中心校、安家皂学校宿舍楼,洋河校区餐厅建设,完成一中、文安校区、二小3所数字化校园建设;优化学校布局调整,撤并玉泉镇滹沱店小学、卅里铺乡高家店学校、逯家湾镇宣家塔中心学校3所小学,张西河中心学校、马家皂中心学校初中部,压减民办义务教育规模,完成八中停办及学生分流,推动全县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聚焦“双减”政策,开展专项整治,严肃查处乱补课、乱办班、乱收费等违规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加强专业培训,深入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实现高考大文大理二本以上达线510人以上、清华北大“保一争二”的任务目标,尽早再现天镇教育的“昔日风采”。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围绕打造“健康天镇”,持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年内竣工新建县人民医院,加强11个乡镇卫生院和172个村卫生室管理,为群众提供更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投资1500万元,新建集中隔离点,加强医疗集团发热门诊设备投入,改善防疫条件;加强医疗保险政策宣传,引导动员群众积极参保,完成参保率95%任务。逐步探索提升县级医疗体系服务水平、压减医疗支出机制,适时启动医疗系统工资改革。

  完善养老服务。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按照出行方便、活动丰富的原则,拿出财政资金,加快推进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以单设或与社区活动中心、养老中心相结合的模式,为老干部活动搭建平台、提供场所。按照新建、改善、提升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财政补贴、衔接资金、光伏收益多种筹资方式,建设5个颐养中心示范点,提供服务多样化、运行可持续、费用可承受的养老服务,探索建立起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运转有序的养老模式,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丰富文化事业。加快工人文化宫内部装饰、工人文化活动中心、恐龙馆、玉石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场馆布设,上半年投入运营。盘点文旅资源,完成全县文旅线路设计包装,筹办好长城文化节、农民丰收节活动。深入挖掘天镇红色资源和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涵,组织创作具有边塞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讲好天镇故事,发扬天镇精神,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勇于拼搏、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发挥新时代文明中心作用,以历史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引导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群众文化素质上台阶。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强乡村文艺小分队、乡村文化带头人、文化能人艺人队伍建设,开展送戏下乡100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八)聚焦风险防范,厚植高质量发展基础

  防范疫情风险。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全面压实四方责任,严把入境关、筛查关、转运关、隔离关、诊治关,做到“凡进必检、凡进必消、人物同防”。健全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转换机制,完善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统筹党员干部、群团组织、民兵、志愿者各方力量,强化应急处置实战演练,推进重点人群新冠疫苗加强免疫,全面加强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集中隔离、医疗救治、院感防控、物资保障等方面能力建设。做好返县人员排查工作,坚决守住家门、把牢关口、建好屏障。

  防范安全生产风险。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三管三必须,压实三方责任,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主线,深入开展“百日攻坚行动”,重点围绕开采矿产资源、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森林防火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全覆盖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检查、大整治,切实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消除隐患。

  防范社会重大风险。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要求,粮食产量稳定在4亿斤左右,储备粮规模达到900万斤、成品粮油应急物资储备规模达到225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7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2万亩以上。强化金融风险防范,加强监管、严控风险,加快农信社改制化险步伐,年内启动改制程序。加强矿产资源、森林防火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强化巡查巡护,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创新社会治理,改进信访工作,加强社会面风险排查管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九)聚焦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紧扣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提升服务能力,创优发展环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效率导向,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全面构建服务型、效率型、务实型、法治型、廉洁型政府,为全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保障。

  政治坚定,让“两个维护”成为使命追求。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和省、市、县委重大决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政治上的清醒、明白、主动,赢得发展和全局的主动。

  人民至上,让履职尽责成为全体共识。牢记初心使命、践行为民宗旨,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常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健全完善民生工作问需问计于民、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理长效工作机制,对群众反映问题,及时交办清单,全程跟踪销号,切实做好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工作,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赞誉。畅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政府工作评价监督渠道,确保良政善治。

  依法行政,让学法守法成为自觉行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纵深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善法律顾问参与机制,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常态化实施政府常务会议学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等制度,自觉以法治思维看待问题、用法治手段解决问题。

  求真务实,让奋发有为成为鲜明特质。建设学习型组织,推行研究型工作,提倡一线办公。围绕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发挥考核督导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建立高质量考核督导体系,引导全县干部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奋发有为、勇争一流,牢固树立狠抓落实的鲜明导向,紧盯重点任务、重大项目,注重闭环推进、销号管理,开展定期督查、专项督查,确保善作善成、善始善终。

  从严治政,让清正廉洁成为品牌形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持续强化政府招投标、采购、审批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管。坚决营造亲清政商关系,坚持打造清爽同志关系,坚定推进反腐败斗争。健全厉行节约长效机制,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力抓好各级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锲而不舍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大力营造政治清明、政府清廉、政风清朗的政务生态。

  各位代表!实干托起梦想,奋斗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的总目标,和“五个第一”发展思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天镇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