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2年浑源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7-11 20:14   责任编辑:www

  2022年1月25日在浑源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浑源县人民政府县长 赵昱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浑源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对标贯彻省市县党代会、经济工作会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要求,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方向,高举文化生态牌、走好旅游康养路、建设特色休闲城,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54.7亿元、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亿元、增长23.94%。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除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未达预期外,其他指标都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特别是,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市第一方阵,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文旅康养持续发力。总投资5亿余元的全域旅游服务中心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3.7亿元的神溪湿地公园PPP项目完成投资8000余万元;总投资2.3亿元的柳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顺利动工;总投资1.59亿元的汤头温泉疗养院改造一期工程正在完善设计;总投资1.75亿元的长城板块旅游公路建设完成39.48公里,完成投资1.1亿元;实施了恒山南北路立面整治和环境综合提升工程;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已通过两轮专家评审;“一码游浑源”全域通上线。

  (二)古城魅力持续彰显。实施永安西街街巷立面、环境整治提升和雨水下游工程,完成恒利源片区风貌整治,修复鼓楼、永安寺牌楼等古建筑160多座,改造1.14千米的古城区5条街巷,建成州署、沙河桥、文庙3个群众休闲广场,建成停车场3处,实施永安寺牌楼周边环境绿化工程,古城休闲街区功能进一步完善,打造出城市形象鲜明、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亮点。

  (三)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打通了天峰北路北延、恒山南路南延两条“断头路”,畅通了连接新区和恒山悬空寺景区的交通动脉;统筹实施“两下两进两拆一提升”专项行动,推进雨污分流、道路照明、城市绿化、电网改造工程,拆除县城内不协调建筑和消极空间3万多平方米;新区5.38万平方米休闲公园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扩容至每天处理4万吨;投资847万元改造老旧小区9个。

  (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要求,推行“344383”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分配光伏收益资金2931万元,惠及全县213个行政村的脱贫人口;全年输出农村劳动力19035名,安置脱贫户劳动力就业8112人;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超4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500万元;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67亿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固守68.4万亩耕地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3.78万亩,发展有机旱作农业5万亩,完成粮食储备1000万斤;打造了二岭、破兑臼、东葫芦头、净石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完成农村改厕2650座,推进建设了1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人居环境提升村和33个人居环境整治村。

  (五)重大项目持续落地。坚持不懈推动项目建设。总投资89.23亿元的15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式进场开工,走在全省前列;合肥阳光20万千瓦、西安隆基10万千瓦光伏项目和大唐1万千瓦分散式风电项目已并网发电,2个在建风电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投资3.5亿元的小分子肽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投资0.8亿元的黄芪文化园项目,博物馆展示区已对外开放,销售区已具备全面开放条件;百草园5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和多利公司5200头母猪繁育场项目扎实推进。

  (六)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大力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和空气质量巩固提升行动,实施完成煤改电44580户,取缔散乱污12处,淘汰不达规燃煤锅炉60台,查封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15台,完成2座供暖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全县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267天,较2020年增加11天;投资0.12亿元,新建占地83.3亩的人工湿地,寺庄、王庄堡断面地表水监测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完成造林7.39万亩,建成1500亩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600亩特色林业产业示范基地。

  (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国企改革,完成23家国企改革任务;政务大厅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梳理“马上办”事项242项,“就近办”事项627项,“网上办”事项640项,“一次不用跑”事项636项,“最多跑一次”事项1项;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民化,取消审批7项,审批改为备案2项,实行告知承诺17项,优化审批服务39项,全程网办率达99.7%,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437户。

  (八)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全年各项民生事业和社会保障累计投入24.8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8.24%。恢复浑源二中,迁址重建穆岳小学,新建的1.3万平方米县人民医院住院楼投入使用,建成全市县区第一家高压氧舱;农村建档立卡户医保参保率达10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65%;新增城镇就业85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2%;持续纾困解难,全年减税降费1539万元;建设5G基站82座;殡仪馆改扩建项目点火调试,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对外开放,年初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实。特别是,我们众志成城,成功经受住了10·22疫情防控“大考”,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九)行政效能持续增强。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政府公信力、凝聚力和执行力进一步增强。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市、县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204件,办复率100%;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压减一般性支出及“三公”经费4493万元,盘活财政存量资金4316万元;全面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廉政风险防范,不断规范政府重大事项决策行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整治“慢、假、庸、散”作风顽疾,政风行风持续好转。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没有犹豫、懈怠和退缩,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一份社会满意的成绩单,凸显着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正确领导,蕴含着历届政府班子团结拼搏、励精图治的责任担当,凝聚着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同心同德、锐意进取的为民情怀,挥洒着全体干部群众攻坚克难、昂扬向上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为浑源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一是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重大项目支撑接续不足,加之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疫情变化还存在不确定性,经济企稳基础不牢靠,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现代产业体系不完善,农业总体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低端,生产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不足,转型升级任务紧迫;工业经济结构单一、量小质弱,新动能培育滞后;服务业水平总体偏低,与旅游大县地位不匹配。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还存在欠账,乡村建设和治理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还需久久为功。四是城市功能不完善,供热、供气、便民市场、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欠账大,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小区物业等精细化管理跟不上,城市更新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五是财源培育乏力,增收渠道有限,民生保障、消化欠账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支矛盾突出。六是“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仍有差距,审批慢、程序多,部门利益等顽瘴痼疾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些问题,我们要迎难而上,下大力气加快解决。

  二、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深入贯彻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省委、市委、县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的要求和部署,坚持举文化生态牌、走旅游康养路、建特色休闲城,持续推动一二三产业向文旅汇集汇聚,统筹发展和安全,织密织牢织严织实疫情防控网,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决打赢经济翻身仗,全方位推动浑源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GDP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9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GDP增速。各项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统筹布局、塑造优势,做强高质量发展支撑

  坚定不移举文化生态牌、走旅游康养路、建特色休闲城,坚持把文化和旅游统筹起来谋划、与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一体推进,全力打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山水景城联动、“一业兴、百业旺”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以鲜明特色叫响浑源古城。突出古城核心引导作用,围绕“文脉”“气息”“业态”三个重点,推动“文化观赏区、休闲娱乐区、生活体验区”三区建设,倾力打造既有传统神韵、底蕴深厚的文化旅游之城,又有现代生机、宜居宜业的休闲康养之地。配套完善古城基础设施,统筹推进浑源古城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尊重历史文化,深入推进州署、永安寺等资源活化利用,通过民俗文化、非遗展示、艺术体验、传统美食、休闲民宿、现代艺术等特色功能业态的植入和培育,让文化遗产融入社会生活,让居民和游客可触、可听、可感;创新州署运营方式,完善文庙、永安寺功能布局,培育引进高端酒店民宿、会展服务,让古城成为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市井气息、丰富多元业态的文化载体;推进古城周边环境整治,实施二级旅游服务中心、钟鼓楼片区保护修复、古民居院落修复以及庆永兴巷、大石头巷、大寺东巷东段、郭家巷东段、钟楼北巷北段5条历史街巷改造工程,通过完善功能、复兴活力、传承文化、延续风格,打造富有古城特色风貌的休闲街区;转变开发方式及经营理念,打造富有韵味的城市客厅,开发特色鲜明的步行街区,盘活广源商厦二层空闲资源,建设休闲文化商业广场,实现古城“烟火气”、城市“洁净美”与街巷“古韵味”和谐共生,不断增强古城保护和更新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以现代理念塑强旅游品牌。牢牢抓住我省实施A级景区倍增计划机遇,大力推进北岳恒山5A级景区创建,力争年底通过国家景观评审;挖掘名山名寺名家资源,围绕29处文保单位,在保护中守正创新,科学适度发展服务业和休闲文化旅游,积极创建A级旅游景区;搭建国内高端合作交流平台,精心办好节会活动,推动神溪湿地创建省级旅游休闲度假区;构建全域旅游公路网络,形成山上山下融合、景区景点连接、城里城外贯通的体系,6月底前完成国道239改线扫尾工程并全线通车,加快总里程34.84公里的5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推进省级旅游示范村创建,重点谋划二岭、东葫芦头等10个特色村,年内力争创建2—4个;拓展浑源传统文化优势,持续提升“厚道浑源”品牌影响力,编印出版《浑源县文物志》《浑源县旅游志》。

  以市场导向丰富旅游业态。推动景区景点集中开发、组团发展,树立“旅游+”和“+旅游”理念,加快旅游与文化、生态、农业、工业、体育等领域融合发展,形成游山、玩水、品文、赏景多业态旅游体系;加快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汤头温泉疗养院改造,继续实施国家神溪湿地公园、柳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引入一批具有高端IP、自带品牌流量的旅游项目落户,做大游客流量规模;积极培育“恒山人家”新业态,谋划推进“恒山小镇”开发利用,着力打造一批文旅康养消费聚集区;开发一批具有浑源特色的“山西礼物”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和提升“旅游后备箱”经济。

  以精细标准提升旅游服务。推动全县康养产业规划编制,按照产业集聚、协同发展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模式,依托资源禀赋,加快构建以县城为中心,神溪、汤头、千佛岭等为支撑点的规划布局,全力打造康养产业的发展引擎;强化景区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三优一满意”工程,深入推行“十项服务”,持续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提高游客出行的便捷性、游玩的舒适度,让浑源成为更多游客的目的地、打卡地。

  (二)厚积优势、构建体系,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

  契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省市发展布局,坚定不移强化“项目是经济发展第一支撑”的理念,以更大力度抓项目、争资金、增后劲,培育发展新动能。

  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坚持传统新兴并重,新老基建并举,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协同,政府社会两端发力,强力推进74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9.27亿元。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全力保障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加快进度,加速谋划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推进内蒙电设王庄堡50MW风电、同阳沙圪坨50MW风电、京能100MW光伏发电+10MW储能项目3个风光电项目,6月底前并网发电;中广核龙王堂50MW风电项目、沙圪坨30MW风电项目,6月底前并网发电;加快源网荷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建设,确保静脉产业园垃圾处理项目4月份开工;推动高端深加工企业项目落地,确保小分子肽项目5月份投产运营。

  打好项目争取大会战。完善招商目录和产业政策,建立全流程的招商引资管控机制,进一步提高签约项目落地率,全年签约项目金额力争达到70亿元以上,新签约项目开工率50%以上,新开工项目计划完成投资22亿元以上,通过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量军”和“单项冠军”企业,宁可赚大概率的小钱,不赚小概率的大钱;全力做好10个专项债项目、26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工作,积极谋划总投资87.52亿元的76个储备项目,做到常年筛选储备、上报跟踪、梯次推进;积极争取低碳转型基金,支持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升级,加快形成纵向上下游、横向前后端的产业链条;用好革命老区扶持政策,从政策里找机遇、找项目、找资金。

  打好要素保障主动战。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抓好资金保障,既瞄准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省级补助资金等政策资金支持方向,又要加快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着力破解资金困难问题;抓好土地保障,用好占补平衡政策,保证重大项目建设所需的环境容量,推动产业结构变“轻”、经济形态变“绿”、发展质量变“优”。

  (三)聚焦聚力、赋能提质,集聚高质量发展动能

  立足休闲旅游城市建设,积极挖掘和培育城市空间特色,持续推进城市保护与更新工程,实现城市功能进一步优化,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精心构建城市格局。立足文旅振兴的总体目标,坚持规划先行,从自然禀赋、文化特征、时代风貌、发展需求四个方面入手,高标准完成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力推进乡镇空间规划及村庄规划编制,强化规划刚性约束,“零容忍”打击违法建设,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

  匠心推进城市更新。大力实施安居改造工程,推进幸福里、翠屏里小区10.54万平方米棚改项目建设,实施14个老旧小区改造,续建恒山府、顾册新苑住宅小区,6月底交付使用;大力实施道路畅通工程,贯通朝阳路,新建恒麓街,改造和顺南路,整修北岳东街,实现新老城区贯通,形成古城交通环线;大力实施功能配套工程,建设全域旅游服务中心至唐家庄村段城市文化大道、步云路城市景观大道,高标准实施恒山南路南延段绿化工程,开工建设浑源县工人文化宫,新建停车场2个,布局充电桩30个,增设公共卫生间2-4处;引入社会资本,谋划推动栗毓美广场片区整体开发,植入高端业态;统筹抓好永安、西坊城、王庄堡等小城镇建设,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强劲的区域中心集镇。

  倾心提升城市形象。配套完善古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大“智慧交通”“数字城管”应用,加快5G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整治车辆乱停、摊点乱设、垃圾乱倒和噪音扰民等“顽疾”,全方位加强环卫保洁、小区物业、供热供气服务管理,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新成效;深化全域无垃圾治理,集中整治各种乱象,全力营造靓丽舒适的人居环境;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让城市处处洋溢人文关怀、文明气息。

  (四)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巩固脱贫成果,让乡村振兴更畅。精准落实产业、就业、兜底、小额信贷、防返贫保险等帮扶措施,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普惠性政策,巩固好“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实施“雨露计划”,落实脱贫户务工补贴和农村困难学生“双减”经费财政保障政策;管好用好产业、光伏、扶贫车间等扶贫项目资产,确保农民持久受益。

  抓好粮食生产,让饭碗端得更稳。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建设高标准农田2.2万亩,全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耕地保护面积不少于68.4万亩;瞄准米袋子、菜篮子,实施优质粮食、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推进20.6万亩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粮食产量稳定在3.7亿斤以上。

  坚持特优战略,让黄芪产业更强。申报筹建国家级黄芪保种实验室,加强与中科院、山西农大等科研院所合作,研发黄芪系列新产品,推动黄芪标准化基地建设,做好恒山黄芪道地药材原产地保护工作,扭住药食同源这一重大契机,提升黄芪精深加工能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谋划每年举办一次正北芪全国论坛,组织一次正北芪交易会,推动恒山黄芪走向全国。

  做活产业经济,让农民腰包更鼓。推动一产接二连三,继续实施万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加快推进凉粉产业园项目,推进百草园5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多利公司5200头母猪繁育场项目投产达效,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加大拳头产品打造、优势品牌创建力度,持续推动浑源好酒、好肉、好粮、好药等“浑源好吃”叫响全国。

  推进城乡融合,让农村面貌更美。大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行动,继续实施唐峪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加快破兑臼—黑石段、韩镇线—南榆林段公路改造,完成金砂线浑源段县道改建工程;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生活污水防治项目,新改造农村户厕2650座,实施年处理能力4000吨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建设项目;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继续深化“六乱”整治成果,新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深耕乡村文明,重塑乡村文化。

  (五)坚守底线、绿色发展,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打好绿化灭荒攻坚战,计划实施荒山绿化4万亩,争取上级投资1.6亿元的储备林建设项目落地实施;持续巩固矿山生态修复成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提升自然生态监管能力和保护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落实“双碳”“双控”要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大力扶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

  坚守生态保护红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清洁取暖、燃煤锅炉取缔、施工工地六个100%,严禁秸秆和垃圾露天焚烧,加强散煤治理、道路扬尘管控,继续实施建成区“煤改电”2000户,确保县城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积极争取资金推进泉峪保护治理工程、唐河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大清河河源区修复与保护工程,完成新建人工湿地项目,确保寺庄国考断面、王庄堡省考断面水质长期达标。

  (六)守正创新、释放潜能,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新优势。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分类推进国企改革,盘活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不断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潜力;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改革;持续巩固教育改革成果,推动农村初中布局不断优化;引导金融机构推出更多符合浑源经济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为全县转型发展增添活力。

  倾力优化营商环境。紧盯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问题,最大限度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高标准搭建智能化、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让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办一揽子事”,把“一表申请、一窗受理、超时默认”落到实处,以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招引企业、落地项目、集聚产业。

  (七)以人为本、力补短板,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强化惠民利民安民举措,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力用情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让公共服务更有厚度。坚持教育优先,进一步改善城乡办学条件,继续实施示范中学公寓楼项目,新建永安镇中心校初中部,推进思源社区小学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完成穆岳小学迁址重建、东关幼儿园建设工程;加强健康浑源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和医疗两大体系,推动县中医院迁址新建项目、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项目年内开工,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5个行政村“颐养工程”试点;新建思源社区便民市场;牢牢守住疫情防控底线,精准细致抓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健康卫生习惯,坚决守护好人民身体健康。

  让保障体系更有广度。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就业创业帮扶力度,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培训工程,全年培训5500人次;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权益,大力发展红十字会、慈善公益、残疾人事业,稳步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完成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5万人;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统筹推进退役军人事务和拥军优属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让社会治理更有深度。坚决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认真落实防灾减灾救灾各项措施,高质量完成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严守安全生产底线,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深入推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巩固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扎实做好“八五”普法,统筹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推进平安浑源建设,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加快浑源振兴崛起、高质量发展的正能量。

  (八)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强化高质量发展保障

  为政之要,重在力行,贵在担当。我们要始终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面对发展的重任、群众的期盼,把重实干、强落实作为政府工作最鲜明的底色,着力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提高公信力和执行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是强化政治建设,全面提升战斗力。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以“日夜兼程、快马加鞭”的紧迫感,“舍我其谁、夙夜在公”的责任感,“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执行力,确保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法治建设,全面提升保障力。坚持把法治理念贯穿政府工作始终,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制定和执行,严格执行民主决策程序,重大事项向县委请示报告,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加大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等信息公开力度,让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阳光运行。

  三是强化廉政建设,全面提升公信力。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过好日子,严控“三公”经费,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全面推进清廉政府建设,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本色。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起全县上下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砥砺前行,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全力推进全县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名词注释

  1、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称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

  2、“两下两进两拆一提升”:管线下地、广告下墙,停车进库进位,拆除违建、拆除围墙,提升城市品质。

  3、四个不摘: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

  4、“344383”动态监测帮扶机制:三类对象、四方预警、四步认定、三级干预、八策帮扶、三步消除。

  5、“三公”经费: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产生的消费。

  6、“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7、“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8、“三优一满意”: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让群众满意。

  9、“十项服务”:用心服务、诚信服务、微笑服务、文明服务、礼貌服务、标准服务、悉心服务、精细服务、周到服务、优质服务。

  10、“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

  11、“两不愁三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12、“雨露计划”:以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就业为核心,以政府财政扶贫资金扶持为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通过资助、引导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培训、培养贫困村产业发展带头人等途径,扶持和帮助贫困人口增加就业发展机会和提高劳动收入的专项扶贫措施。

  13、“双减”:在义务教育阶段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4、“六乱”整治: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治。

  15、“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双控”: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

  16、“两高”项目: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17、施工工地六个100%: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土方开挖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

  18、“颐养工程”:为具有县区户籍或县区常住五年以上,60周岁及以上的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低保及低保边缘户、防返贫监测户、无生活自理能力且子女无法照料或无赡养能力的老年人和70周岁以上的空巢、失独、独居留守老人提供养老服务。

  19、“人人持证、技能社会”:以未就业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未就业退役军人为重点群体,构建“技能培训+劳务派遣+就业服务”一体化培训新模式,整合就业培训资金和岗位资源,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