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14 23:38   责任编辑:www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集安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疫情持续冲击等严峻挑战,砥砺奋进,精准施策,狠抓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平稳向好。
五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发展基础更加坚实。预计到年末,五年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5.8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20.45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3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70.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8亿元。累计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32个,其中总投资5亿元的清河(澳洋)野山参国际交易中心等100个项目竣工投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累计实施工业项目30个,为企业发放贷款73亿元、减免税费10.5亿元,益盛汉参产业园一期等22个项目投入运营;累计开发旅游项目22个,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80亿元,高句丽文物古迹景区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特色产业可圈可点,成功创建国家人参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人参、山葡萄2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冰葡萄酒斩获55项国内外大奖。我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省争先晋位优胜市等荣誉称号。
五年来,我们坚持创新赋能,改革开放成效卓显。政府机构、国地税征管体制、国有林场、公车等改革顺利完成并稳定运行。农村改革完成土地确权20.96万亩,发放集体产权股权证书4.6万本,被确定为全省“三变”改革试点市。“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深化,常态化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办结,百项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荣获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市称号,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标兵单位。边合区建设稳步推进,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获批,薪酬制度改革完成,公路口岸正式开通,出境免税店即将投入使用。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引进江苏澳洋集团、河北麦吉翁酒业等企业40余户,签约项目53个。
五年来,我们坚持建管并重,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更加靓丽,累计投资50亿元,实施10万吨净水厂、云水路等项目60个,建设道路12条、供热供水管网102.5公里,改造老旧小区31个、棚户区15.2万平方米,滨江音乐广场、大吉他主题广场、东城商厦农贸市场等投入使用。城市管理全面加强,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出台规范城区养犬、烟花爆竹燃放等相关规章制度,累计拆除违建6万平方米,接管弃管小区74个,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审。乡村更加美丽,累计投资8.66亿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850个,改造农村危房1633户、卫生厕所7578座,打造省级千村示范村11个,成功举办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连续两年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中排名第一,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交通体系不断完善,累计投资12亿元,新建改建公路25条、危桥31座,清财、头财、集青、引道引桥等项目投入使用。总投资73.7亿元的集通高速竣工通车,结束了我市无高等级公路的历史,集安人民翘首企盼的“高速梦”得以实现。总投资76.35亿元的集桓高速完成工程总量的40%,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交通运输部“十四五”发展强国战略。
五年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日益改善。面对新冠疫情,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慎终如始,各条战线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有力地保障了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累计投资1.42亿元,实施脱贫项目189个,全市10个贫困村、619户1199名贫困人口全部摘帽脱贫,连续两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评中位列“好”的档次。就业创业扎实推进,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2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7亿元,被评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优秀单位。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累计投资2.2亿元,新建维修校园校舍138个,招聘教师455名,以全省县域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累计投资2.3亿元,新建改建核酸检测实验室2个,中医院异地新建完成主体建设,疫情防控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我市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累计投资2162万元,新建文化体育健身场所280个,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中国边疆重镇”高峰论坛、全国博物馆首届文创中国行之“走边防”活动,霸王朝山城、良茂墓群被评为全国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共打掉黑恶势力团伙7个,查处“保护伞”14人,工作战果连续三年列通化地区第一。“法治集安”建设有序推进,荣获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称号。信访维稳成果喜人,成功化解委培生安置、城市BT管网改造等信访案件177件,率先在全省开展无籍房权属登记,仅用三年时间就解决了11396户居民的后顾之忧,受到时任省长景俊海两次批示肯定。“双拥”工作持续加强,蝉联省级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五年来,我们坚持勤廉务实,行政效能有效提升。高标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市“严新细实”作风正浓,被评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显著市。民族团结工作扎实开展,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725件。公安局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应急管理局被评为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先进单位、气象局被评为全国气象部门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被评为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文明单位。
各位代表,五年砥砺前行,成绩来之不易;五年探索实践,经验弥足珍贵。这五年的发展深刻启示我们:
政治引领、把牢方向是推进集安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前提。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决做到即刻响应、果断执行,保证了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高质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牢记使命、接续奋斗是推进集安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五年来,我们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件接着一件办,相继办成了过去很多想办而未办成的大事,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赢得了广大群众的鼎力支持,汇聚起了气势磅礴的前进力量。
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是推进集安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五年来,我们秉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聚力思想再解放、站位再提高、举措再加强,敢于破旧立新,勇于开拓进取,生态振兴、开放发展、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精彩不断,好事连连,经济社会步入了发展快车道,新时代绿色转型、全面振兴谱写出华丽新篇章。
善抓机遇、彰显优势是推进集安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立足区位实际和资源禀赋,抓住关键点,找准切入点,主攻引爆点,敢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善于“应机而动、顺势而为”,在与时俱进中奋勇向前,跑出了集安发展加速度,我市对外知名度、美誉度再创新高。
同心同向、精诚团结是推进集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五年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始终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携手并肩,共同奋斗。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中,大家凝心聚力、众志成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齐心合力、向心而行已在我市蔚然成风。
二、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及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1234”不动摇。
“1”就是聚焦一个目标,即打造中国最美边境城市。主要是通过五年的持续努力,努力把集安建设成为祖国边境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2”就是加快两区建设,即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矿产新材料集聚区。主要是依托人参、葡萄、石墨、黄金等特色资源,建基地、壮龙头、重研发、创品牌,构建起基础牢固、特色突出、带动全域的全链条产业发展体系。
“3”就是实现三个突破,即经济总量、旅游产业、民生改善均有质的提升。在经济总量方面,通过持续抓招商、上项目、兴产业、促开放,到2026年,全市GDP总量力争突破100亿元。在旅游产业方面,聚焦全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主动融入长通白延吉长避暑休闲冰雪旅游大环线,进一步深挖“红色”资源、突显“绿色”基础、展现“白色”魅力,打造特色生态文化旅游名片。在民生改善方面,围绕就业创业、住房保障、百姓增收、社会救助等做足文章,弱势群体保障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升,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
“4”就是推进四个转变,即产业结构、发展方式、人居环境、基层治理均实现新的发展。在产业结构方面,稳定一产和三产,集中精力提升二产发展水平,到2026年,三次产业结构趋于科学合理,从根本上解决我市产业发展不均衡问题。在发展方式方面,注重从“数量”向“质量”、从“粗放”向“集约”、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人居环境方面,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精细化管理,不仅让“面子”好看,“里子”也同样精彩,全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在基层治理方面,突出以人为本理念,通过“党建+”服务模式,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科技支撑”的新基层治理体系。
重点工作任务是:
(一)坚定不移强支撑、建机制、聚能量,全力推动创新发展再添新活力
夯实创新基础。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提升人参研究所、人参产业创新中心、葡萄酒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创新能力,鼓励规模企业与高校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建技术平台,共享创新成果。加强资金保障,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占GDP比重逐年提高。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形成人才智力汇集、人才活力迸发、人才脱颖而出的浓厚氛围,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瓶颈。完善创新机制。优化边合区管理体制,创新园区招商引资与乡镇、街道分税机制,推行弹性绩效工资制度,采取“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继续深化农业农村、林业、教育、卫生等领域体制改革,提升行业发展水平,最大限度让群众享受改革红利。强化创新成果。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统筹抓好益盛、康美、博祥、佳信等骨干企业新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振源胶囊二次开发和甲元卿片等产品取得新进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数字农业、现代工业、智慧旅游、电子商务、网红经济等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到2026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户以上,科技企业众创空间、“专精特新”企业、限上电子商务企业均达到10户以上。
(二)坚定不移调结构、消弱项、保均衡,全力推动协调发展再现新突破
统筹城乡协调。城区按照“东拓、西改、南靓、北融”的城市总体空间布局,围绕打造智慧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目标,加快推进城市更新,重点抓好东部水城建设、西出口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打通云水路,连通边合区,构建起东中西三大城市板块。到2026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农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统领,全面整合涉农资金,集中利用2年时间,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村环境实现新跃升。特别是对鸭绿江沿线村屯,坚持优先建设原则,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到2026年,127个村全部达到“九有六无”千村示范村标准。优化产业布局。岭南巩固提升健康、旅游、外经外贸等产业,开发鸭绿江太极湾、云峰湖等景区,新建葡萄酒庄10个左右,新培育外贸企业50户;岭北全力构建以清河镇为城市副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抱团发展的新格局,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补齐产业南强北弱短板。促进行业均衡。围绕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教育、卫生、文化等行业,在人员、资金、设施等方面重点向薄弱领域倾斜,逐步解决行业之间差距。加强城乡互动交流,建立长期结对帮扶制度,实现互助共进、共同提高。加大专业技能人才引进力度,用人才引领和促进行业均衡发展。
(三)坚定不移筑平台、引外资、优环境,全力推动开放发展再上新台阶
筑牢开放根基。完善边合区口岸服务区、进出口加工区、仓储物流保税区、旅游新区建设,打造老虎哨、青石、财源、头道等工业园区,构建“一区多园”开放发展新模式。增添开放动力。以壮大产业集群和丰富产业链条为目标,建立全域招商、全员招商机制,推行飞地经济模式,确保项目能够引进来、接得住、落得下。加强与延边、丹东等地联系,建立互推互动机制,推进鸭绿江开发开放经济带向纵深发展。强化开放保障。精准落实扶持政策,包保帮扶解决难题,全力营造“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浓厚氛围,用优质服务让客商安心投资、放心创业。积极创建“集速办”服务品牌,力争把我市打造成东北县域最优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和全国信用示范城市。
(四)坚定不移树理念、强保护、促融合,全力推动绿色发展再谱新篇章
加强生态建设。全面巩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围绕绿化美化、污水处理、饮用水源保护等重点领域,谋划建设一批重大生态项目,完成各类造林、森林抚育3万亩以上。做好生态保护。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对标“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主动整改、自我完善,杜绝秸秆焚烧、非法采砂、毁坏林木等不法行为。严把产业准入关、项目审批关,坚决守护好集安的碧水、青山、蓝天、净土。大力提倡节约型消费、绿色消费,逐步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旅游产业重点开发红色游、冰雪游、养生游、乡村游等旅游产品,全力把我市打造成东北最佳旅游目的地。到2026年,旅游综合收入力争实现30亿元。健康产业围绕种植标准化、加工精深化、产品品牌化、价值最大化做文章,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到2026年,健康产业力争实现产值30亿元。矿产新材料产业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科学设置探矿权、采矿权,杜绝无序开采、圈占资源和破坏生态等行为。到2026年,矿产新材料产业力争实现产值10亿元。
(五)坚定不移重投入、补短板、惠民生,全力推动共享发展再结新硕果
抓牢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布局学前教育,有序增加公办园数量,力争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谋划新建城区小学,实施校园校舍改造,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标准做好医疗卫生工作,针对短板弱项,加大投入力度,完成标准化改造,提高防控救治能力;全力加快医共体建设,形成市医院辐射覆盖岭前、中医院辐射覆盖岭后的医疗卫生新格局。兜牢社会保障。全面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抓好保障房建设,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让弱势群体住有定所、居有所安。持续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困难群众生活得到充分保障。盯牢社会治理。围绕金融、征收、信访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全力保障平稳运行。强化“平安集安”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加强边境管理,确保全市安全稳定。
三、2022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坚定不移促发展,凝心聚力抓落实,全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突出强支撑、增后劲,积蓄振兴发展新动能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工作专班作用,依托边合区、产业园区等平台,围绕人参、葡萄等健康资源,鸭绿江、云峰湖等旅游资源,石墨、黄金等矿产新材料资源,紧盯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找准发力点,科学谋划招商项目,力争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进一步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加强与中铁集团、红星美凯龙、光明福瑞投资等有意向企业跟踪对接,加快推进一批投资强度大、发展潜力好的项目签约落地。
大力抓好项目建设。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十大行动、百项工程”为抓手,推行“五化”工作法,压实项目包保责任,充分发挥项目中心、项目秘书作用,着力破解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加快形成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结构。全年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3个,总投资14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亿元,其中总投资4亿元的双创大厦等20个项目投入使用。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和资金争取力度,围绕上级政策导向、资金投向,新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项目15个,争取资金不少于20亿元。
大力推进消费升级。组织开展放心消费行动,紧盯重要节庆节点,充分发挥消费券的杠杆效应,举办汽车家电、装修建材、日用百货、名优地产等优惠促销活动,制造消费热点,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能。积极探索街区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提升传统商业街区,建设大吉他美食休闲广场,做活“夜经济”。着力发展电子商务,完成慧聚双创产业园二期创建,打造省级电商直播示范基地,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
(二)着眼挖潜力、显优势,构建产业升级新体系
努力壮大工业经济。充分发挥工业经济“稳定器”作用,强化动态监测,做好要素保障,推动益盛、博祥、佳信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嘉元绿宝等新兴企业增产增效。突出抓好企业转型升级,泰威新材料扩建、中科管业新型管材生产项目开工建设,益盛化妆品人参精深加工产业联合体、长青参业年产1.5亿粒刺五加人参果软胶囊正式投产。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申报科技项目15个,预计争取资金600万元,益盛化妆品新品上市15种以上,新增科技企业众创空间2户。加大服务企业力度,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户以上,为企业发放贷款14亿元以上,博祥药业力争上市。
努力做强旅游产业。巩固拓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投资3.3亿元,实施鸭绿江太极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抗美援朝第一渡红色教育基地等项目6个。其中,总投资3亿元的太平旅游度假区,主要建设集餐饮、娱乐、购物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区,项目建成后将为我市再添一处新的网红打卡地。进一步提升旅游承载力,加快A级景区智慧旅游设施建设,钱湾乡村旅游度假中心、雅苑宾馆、果树村精品民宿投入运营,全年新增床位1000张以上。积极开展旅游品牌创建,鸭绿江国门景区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治安村争创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不断强化旅游宣传,精心筹备“野山参节”“枫叶节”“冰酒节”“摇滚音乐节”等节事活动,聚集人气,拉动消费,扩大旅游知名度。继续深化旅游市场整治,重拳打击“黑导游”“黑车”和欺客宰客行为,全面规范和净化旅游市场。
努力厚植健康产业。聚焦全产业链布局,发挥链长制和专项工作推进组作用,推动健康产业取得新突破。打牢种植基础,大力推广非林地种植技术,实现人参产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北冰红、威代尔等种植面积,增加葡萄总产量。做强精深加工,益盛药业人参制品固体制剂生产线、通葡酒庄、福海酒庄葡萄酒罐装生产线开工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抓好品牌创建,探索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国家人参及地产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投入运营,提升我市人参、葡萄知名度。强化市场营销,充分发挥清河(澳洋)野山参国际交易中心平台的集聚带动作用,重品质、出精品、广宣传,提高林下参产品价值、影响力和信誉度。积极发展养老产业,倡导市场化运营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机构,满足群众多元化养老需求。着力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逐步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区域性知名养生福地。年内,澳洋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水畔江南康养中心开工建设,清河等4所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完成改造。
努力优化矿产新材料产业。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完成《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坚决关停不符合绿色发展的矿山企业。有序开发金矿,积极推动古马岭金矿与守信矿业战略合作,妥善解决万国黄金遗留问题,门坎哨金矿实现开采。加快石墨产业发展,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力争石墨烯深加工一期竣工。
(三)紧扣活体制、优服务,激发内外联动新活力
进一步深化改革。聚焦边合区瘦体强身,完成社会事务剥离,激发边合区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探索农村“三变”改革新路径,推广投资入股、收益分红等合作模式,实现农民变股民,收入可持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进财政业务一体化,逐步构建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快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体系。积极融入东北东部林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成立集安林投公司,推动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
进一步扩大开放。充分发挥边合区政策及区位优势,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形成产业聚合效应,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总投资2.5亿元的万资创新产业园、总投资1.7亿元的嘉元现代综合物流园区、总投资2500万元的麦吉翁酒庄二期开工建设,总投资5.6亿元的医药健康产业园一期投入使用。持续发展外经外贸产业,启动老虎哨口岸、青石临时过货通道园区规划设计,总投资5000万元的老虎哨口岸海关监管场所开工建设,全年新培育外贸企业10户以上,力争中朝互市贸易区获得批复。加强与路桥区深度合作,争取在商贸流通、游客互推、企业交流等领域取得新进展。
进一步优化环境。扎实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全力打造“无证明城市”。抓实“绿色通道”服务,重点项目全程代办,助推项目尽早开工。落实各项惠企政策,确保减税降费、政策性奖补等红利落地见效。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再升级,推动政务服务向公共服务、便民服务拓展,切实把“集速办”打造成集安营商环境标志性品牌。完成政务大厅整体搬迁。
(四)聚力靓城市、美全域,打造协同共进新格局
持续建设精致城市。坚持用规划引领城市建设,以主体功能区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年内完成市区规划编制。坚持用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加快推进东部水城建设,新建燃气管网3.3公里、净水厂联接管线4.6公里,改造老旧小区5个、供热管网5公里。着力改善出行环境,集青街、云水路(民桥街—锦绣街)等7条街路实现开工,集桓高速完成工程总量的70%,花甸至双岔、欢喜岭至热闹公路竣工通车。坚持用管理优化城市质感,坚决整治店外经营、乱停乱放、共享单车违规行驶等城市顽疾,巩固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物业党群服务中心和监管平台投入使用,新建改建智慧信号灯34个。
持续打造美丽乡村。以鸭绿江沿线村屯为重点,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投资5.5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和村屯巷路618公里、边沟大墙4万延长米,改造农村危房46户、卫生厕所2000座。扎实做好千村示范创建,严格按照“九有六无”标准,高质量打造省级千村示范村26个,创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4000户。全力推进产业发展,着重抓好凉水二参场休闲农业旅游度假区、榆林食用菌基地等项目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5.3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1亿斤以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资3500万元,实施产业帮扶等项目20个以上。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优化村规民约,改进民风民俗,顺利通过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验收。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完成人工造林2300亩、森林抚育3000亩,耕地治理360亩,顺利通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复审。打响蓝天保卫战,铺开“人防”模式,增加“技防”手段,实现全域秸秆禁烧,推进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打赢碧水保卫战,落实“河长制”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打造国门景区绿水长廊,建设防洪工程7.7公里,完成榆林河、苇沙河重点段治理。打胜净土保卫战,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绿色增效技术,加强污染地块管控与治理修复,不断提升土壤质量。
(五)坚持惠民生、促和谐,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全力提升保障水平。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城镇新增就业1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0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搭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平台20家以上。动态调整社会救助标准,分散供养不低于上年度城乡低保标准的1.3倍,集中供养不低于上年度城乡低保标准的2倍。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及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保待遇。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全力发展社会事业。坚定不移抓好疫情防控,因时因势调整应对举措,从快从严做好排查管理,织密防控网,筑牢防护墙,坚决守住“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关口,确保广大群众生命安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投资1800万元,新建改建幼儿园3所,维修校园校舍14所;扎实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年行动,实施立德树人、教学优化等5项工程,推动教育教学水平提档升级。持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通化市第五人民医院划归我市管理,中医院异地新建投入使用,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完成博物馆升级,举办市民文化节和农民文化节,建设体育主题公园,全年组织大型全民体育赛事15次以上、送电影送戏下乡1600次。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诈骗、非法集资、跨境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打造和谐安定社会环境。创新“八五”普法举措,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妥善化解信访案件,积极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不定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检查,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持续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定不移讲政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深悟透把握内涵,对标对表抓好落实,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集安落地生根。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按照市委安排部署开展工作,坚决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凝心聚力抓落实。聚焦重点发力,放开胆子想、迈开步子抢、甩开膀子干,突破惯性思维,打破常规俗套,用新思想新理念推动新发展,让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坚守一线作为,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让“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办”成为常态。立足本职担当,始终保持“有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奋进状态,知难不避难,扛事不避事,让勇担当、敢担当、善担当成为自觉行动。
一以贯之重法治。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依法行政,规范政府决策,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进一步擦亮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招牌。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力推进政务公开,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廉洁从政塑形象。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常提醒、多叮嘱、勤督促,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走深走实。始终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强化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监管,坚决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行者方致远,奋斗正当时!集安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把集安建设成为中国最美边境城市而努力奋斗!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