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0年双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7-17 12:43   责任编辑:www

2020年双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8日在双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市长 太史名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双辽加快振兴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疫情突发、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转型升级刻不容缓、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等众多严峻挑战,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视察四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在抢抓机遇中干事创业、在逆势困境中克难攻坚、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奋进,全力以赴稳增长、多措并举促转型,千方百计推动高质量发展。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3亿元,年均增长5.2%;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5.1亿元,年均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3.6亿元,年均增长11.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4.5亿元,年均增长9.7%。

  一年来,我们建网络、严防控,坚决守住“稳”的底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严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 1万余名各级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坚守岗位,累计开展全市规模兜底排查8次,排查人员超过150万人次,彻底阻断了疫情蔓延渠道。随着形势变化,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选派159名干部包保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企业复工速度、产能恢复速度位于四平地区前列。

  一年来,我们铆足劲、加油干,全力夯实“进”的基础。全年新建、续建500万元以上项目77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6个。庆达光伏、玻璃微珠生产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华能风电、沃亿佳生态肥料等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全力破解瓶颈难题,加快实施园区路网、消防、工业蒸汽等重点项目,面对超过50%淘汰率的严苛条件,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顺利通过全省首批认定。

  一年来,我们促改革、勇创新,持续提振“闯”的锐气。商事制度等改革成效显著,93%以上的政府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企业开办审批时间由7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新突破,我市成为省内首批运用工改系统的县级单位。减税降费工作进入深水区,减免退税达3907万元,减轻了企业负担,进一步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

  一年来,我们增温度、提质感,不断添彩“美”的画卷。让我们倍感振奋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平视察,冒着酷暑深入田间地头问生产、看农情,查不足、找差距,饱含深情谈未来、谋发展。让我们倍感自豪的是,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全省“四好农村路”现场会、全省供销合作社农合联建设推进会先后在双辽召开,我市5次在省级会议上介绍经验,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让我们倍感暖心的是,12万城区居民高质量供水梦想成真,铁路小区升级改造工作圆满完成,一件件事关民心向背、事关政府诚信、事关百姓安危冷暖的民生实事,让双辽人民的幸福底色更加厚重!

  同时,在2020年,我们还抓好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民生福祉更加殷实。面对新冠疫情,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广大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紧急拉动、火速集结,综合采取农村“十户联防”、城区“网格化”管理、全市反复排查、加强集中管控等有效手段,构建起高灵敏、快反应、无漏洞、全覆盖的常态化疫情防控体系,始终掌握了防控工作的主动权;各国有粮食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作用,科学防护、上门服务,有效解决了群众卖粮难问题。面对双辽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一次冻雨灾害,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妥善应对,把灾害影响消解最快、降到最低。面对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局面,我们千方百计破瓶颈、解难题,年初确定的八个方面民生实事全部落实,农村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50个贫困村达标退出,圆满完成贫困县摘帽任务。

  (二)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农业生产保持平稳。成功战胜“巴威”“美莎克”“海神”等灾害天气,粮食总产量达到29亿斤。建设高标准农田11.5万亩,“三品”认证企业达到8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达到69家,家庭农场达到859家。扎实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全年完成技术改造项目3个,振云塑业HDPE管材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学研”交流平台更加广阔,沃亿佳生态农业与吉林农大达成战略合作,“吉农沃亿佳科研中心”落户双辽。生源米业、鑫鼎新型建筑等6户“双停”企业成功重启,为工业经济增长添加了新动力。第三产业发展负重前行。积极应对疫情冲击,组织开展“惠万众消费,促百企复兴”促销活动,发放电子消费券200万元,欧亚商都、物华商厦、二百商厦运行平稳。“线上经济”带动作用逐步显现,“网红直播”“网红带货”成为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有效助力。

  (三)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积极参加四平市招商活动,通过“云招商”“云签约”等措施洽谈项目,东润清能(北京)新能源、永林化工等7个项目成功签约,硅砂工业园更是实现了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建设。2020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37.5亿元。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企业开办时间进一步压缩,用水审批环节由3个压缩至1个,接水总费用降低5000元;用电报装环节降至5个,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下大力量协调政、银、企等主体间的关系,政商交往行为进一步规范。要素保障水平迈上新台阶。出台“援企稳岗”稳就业政策措施,发放稳岗补贴601万元。向上争取各类财政资金47.35亿元,三农、教育、社保等重点支出得到保障。集双、双洮两条高速公路通车运行,商业往来更加便利,货运成本有效降低。

  (四)城乡环境不断优化。在城区,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3.5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1项。高标准完成福耀路、南广路西段等5条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城市综合体项目主体封闭,郑家屯公园等重点民生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尤其是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情况复杂等不利因素,仅用85天时间,彻底拆除铁路小区1587处、40413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同步更换地下污水、雨水管线11公里,彻底改变了铁路小区多年来脏乱差的形象。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认可,我市被评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先后有34个兄弟县区到我市学习工作经验。柳条乡厚俗村、卧虎镇卧虎村、双山镇秀水村被评为省级绿美示范村屯,辽南街城乡村、服先镇农科村、柳条乡清沟村、卧虎镇五星村被评为绿化精品村。

  (五)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圆满完成174件中央环保督察、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督察反馈问题和转办的信访案件的整改工作,秸秆禁烧管控有力,卫星遥感监测实现零火点,全市秸秆“五化”综合利用率达到85%。全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4.9%。辽河流域治理成效显著,西辽河(双辽段)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城市污水处理二期,东、西辽河缓冲带、尾水湿地工程等9个项目进展顺利,作用凸显。乡镇污水处理二期、屯级畜禽粪污集中收储点项目完成年度任务,西辽河国考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考核标准。植树造林成果进一步巩固,新增造林3.5万亩,林地总面积增至7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5.8%,初步形成了路边有树、树下有花、田边有水的生态建设格局。

  (六)履职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精神面貌、工作作风明显改变。依法行政水平持续提升,人防异地建设费依法征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承办各级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113件,满意率、办结率均达100%。充分发挥政府网站、12345市民服务热线电话平台作用,累计解决群众合理诉求1757件。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日趋完善,扫黑除恶“六清”工作成效显著,成功打掉“3.31”全省首例境外诈骗“全链条”新型犯罪团伙,“4.30”境外赌博犯罪团伙,命案现案破案率100%,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安全责任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国防动员、融媒体、调查、统计、审计、编制、档案、供销工作成果得到巩固,史志、老龄、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得到加强,供电、金融、气象、邮政、通讯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就。

  各位代表!2020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过去五年,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积极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新挑战,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顺利实现了“十三五”时期各项目标。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为要、加快转型,把稳增长调结构作为破解一切问题的关键,集中力量建成了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点骨干项目,累计组织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119个,总投资344.97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25倍,积聚起全面振兴的能量;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改革为先、扩大开放,努力破除机制体制障碍,圆满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农垦改革等重大改革任务,营商环境日益优化,155户企业的164个投资项目落户双辽,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统筹为策、协调推进,新建北富路、西善街等道路11条,升级改造辽河路、迎春街等道路6条,打通断头路6条,建设西善街文化长廊、七星湖湿地公园等文化休闲场所7处,先后有21个村被评为省级绿美示范村屯,30个村、屯被评为绿化精品村屯,实现了城乡全面进步;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民生为本、利民惠民,累计落实民生实事242件,群众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尤其是成功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让全市人民更多更好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这些成就,标志着双辽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为“十四五”开局起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面对困难挑战,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戮力同心、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和支持双辽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三产比例还不科学,融合度还不够高,与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工业经济结构不优,整体抗风险能力不强,电厂一家独大的现状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医药化工、玻璃建材板块急需延链、补链、强链;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还不够均衡;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的压力持续增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还需持续发力;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东、西辽河治理,特别是西辽河水质达标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个别干部素养不高,作风不实,不研究事、得过且过的现象仍然存在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的形势任务

  按照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双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组织编写了《双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二〇三〇年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到二〇三〇年,双辽要在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基础上,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形成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生态环境优、发展活力足的现代化新局面。到二〇三五年,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更加完善,吉辽蒙相邻区域中心枢纽作用充分发挥,开放发展优势进一步彰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实施“四大战略”:以生态环保作为基础和前提,全面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以产业发展作为骨干和支撑,全面实施产业强市战略;以改革和创新作为动力,全面实施改革活市战略;以裕民和富市作为根本目的,全面实施裕民富市战略。

  构建“一体两翼三板块”产业发展布局:一体,是依托国道G303,加快营造双辽市区、那木乡、王奔镇、红旗街一体化发展区域,形成市域增长极核。两翼,是依托国道G231和国道G203,分作左右两翼布局,分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农机配件、油气开采、汽车零配件、新能源等产业。三板块,是“一体两翼”区域格局自然形成的东向、西向、南向三个板块,也是未来的区域性增长极。

  为实现上述目标,未来五年,市政府将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着力打造“五型双辽”:

  ——产业发展要有新突破,倾力打造实力双辽。我们将紧紧围绕资源和产业优势,依托昊华、迎新等重点企业,打造出电力能源、玻璃建材、医药化工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做实文化旅游、现代农业、流通服务三个优势产业集群,努力把双辽打造成全省规模最大的“玻璃建材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东北地区最大的化工产业基地和吉辽蒙地区商贸物流中心,县域经济实力跻身全省第一方队。

  ——城乡建设要有新形象,倾力打造魅力双辽。我们将坚持统筹做好规划建设管理,深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做到优化空间、完善功能、打造精品、彰显特色,努力把双辽打造成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吉林省西南部门户城市。到2025年,中心城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

  ——改革开放要有新层次,倾力打造活力双辽。我们将紧跟顶层设计,确保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大力发展有利于中小企业成长、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信贷服务机构,形成产权清晰、流动顺畅、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让财富源泉充分涌流,力争全市挂牌上市企业实现“零”突破。

  ——生态环境要有新提升,倾力打造绿色双辽。我们将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坚持“生态立市”发展战略,严控大气、水和土壤污染,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工业用水处理达标率达到90%以上,主要江河水质达到国家要求标准,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建设天蓝、水净、地绿的吉林省西南部生态屏障。

  ——社会事业要有新气象,倾力打造幸福双辽。我们将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提升居民经营性、财产性和创业收入,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健全社会立体防控体系,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经过未来五年的不懈努力,一个经济繁荣、活力迸发、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新双辽将绿色崛起,全市人民一定会生活得更加美好幸福!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我市迎接新挑战、抢抓新机遇、化解新矛盾、实现新突破的关键一年。市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视察四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的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改革活市、裕民富市”发展战略,全力发展“玻璃建材、电力能源、现代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和“医药化工、流通服务、文化旅游”三大优势产业,着力统筹城乡发展,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改进工作作风,着力增强发展动力和发展后劲,奋力推动双辽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对此,我们将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突出项目带动,确保发展动能得到新释放。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头等大事,落地是评价标准”的理念,做到精准招商。狠抓重点领域招商。牢牢把握与东阳市对口合作的战略机遇,围绕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层层分解任务,逐级落实责任,着力引进一批投资有效益、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的环保项目,全力促成浙江解氏有机氟系列产品等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力争年内到位资金超过10亿元。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要超过7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个。盯紧“1号项目”,严格执行领导包保、全程跟踪、领办代办、限时办结制度,帮助企业解难题,破瓶颈,确保天合太阳能牧光互补光伏发电、砂玺硅砂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促进项目早投产、早见效。狠抓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把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年内完成7公里生产用水管线、1公里工业蒸汽管线、辽东园区1.36公里路网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快双回路保障电源、工业污水处理厂、特勤消防站、铁路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开发区综合承载能力。

  (二)着力推动乡村振兴,确保农业发展实现新提高。牢记总书记“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一定要大力推广‘梨树模式’”的嘱托,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良种化、机械化、合作化,探索全域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体系模式,走出具有双辽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主动对接市场需求,调优农产品品种,提升农产品质量。在确保粮食产量不低于28亿斤的前提下,稳步扩大优质水稻、花生、杂粮、蔬菜种植面积。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合作与联合为纽带,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要达到71家。深入开展特色小镇、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创建活动,努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小区。要鼓励农垦集团继续探索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努力盘活农村闲置用地。坚持“因地制宜、一镇一策”原则,重点加强节点乡镇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纵深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评选工作,力争再打造省级美丽乡村3个、美丽庭院600个、干净人家1500户。

  (三)着力推进转型升级,确保工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加快工业向中高端迈进,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实力。持续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鼓励优势企业搭建科技创新“云平台”,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聚焦硅砂资源,加快2.9平方公里硅砂矿区勘探、采矿步伐,提高利用率和附加值。全力破解瓶颈难题,推动昊华化工、天威电石尽快试车生产,推动下游企业尽快落地开工。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投入力度,为技改企业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持续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抢抓吉林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吉林”建设机遇,积极引入数字化升级、数字化贸易等一批引领未来的数字经济产业,打造“数字双辽”发展体系。创新思路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设立每年300万元人才专项开发资金,打造“引、育、留、用”闭合式链条体系,推动创新型城市的新发展。持续加大企业培植和项目建设力度。开展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认定,确保华兮通木业生产线完成升级改造。准确把握工业经济阶段性运行态势,严格落实项目秘书制度,推动项目早日发挥效能。全面落实质量安全失信“黑名单”和市场退出制度,健全企业质量档案、质量信用等级指标体系、质量信用管理档案,全面提升质量监管水平。

  (四)着力促进服务业壮大,确保产业层次实现新提升。科学谋划物流业发展方向,综合考虑商业网点布局、集聚区布局和综合交通规划,进一步推动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积极引导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与阿里巴巴等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平台合作,扩大优质农产品线上销售规模,实现广大群众从“会买”向“会卖”转变。加大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仓储等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力争实现规上非营利性服务业企业“零”突破。推动工业企业主辅分离,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引导家政、养老、健康、文体等社区商业发展,加快中医医疗保健、健康体检、体质测定等服务行业发展步伐,推动药品、医疗器械、养老康复等健康服务产业快速发展,提高第三产业整体效益。严肃整顿金融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避免发生金融风险。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银企融资对接活动,强化资本市场功能发挥,畅通直接融资渠道,促进投融资协同发展。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力争全年担保贷款达到3亿元。

  (五)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确保发展空间实现新拓展。双辽要实现发展振兴,必须以营商环境建设为突破口,以改革应变局、开新局。要强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改革向基层延伸。继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加大“无证明”城市打造力度,保持全省领先优势。要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继续深化医疗、文化等社会体制改革,构建全民享有的公共资源服务体系。要深化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着力保障企业资金链安全,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创新融资支持政策,为企业提供融资安全“防火墙”。要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加快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坚决杜绝发生系统性风险。要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土地指标交易政策,科学规划、合理出售,在解决财政困难的同时,预留好发展空间。要切实发挥城投公司的平台载体作用,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性资金及贷款,花小钱办大事,增强财力后劲。要全力拓展发展空间。积极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放大双辽区位交通优势,认真贯彻落实省“一主六双”战略布局和四平市加快长平一体化的部署,融入长春经济圈,积极承接长春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双辽-四平-辽源发展带建设,承接产业溢出和梯度转移,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六)着力加强统筹联动,确保城乡面貌实现新变化。要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推动城市功能、形象、品位全面提升。要切实提升城市规划水平。纵深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严格按照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规划路径,压紧压实小城镇规划的可操作性,全力打造完整的规划体系,持续提升城市的功能性、便捷性、宜居性。要切实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融媒体中心办公楼项目建设,确保年内投入使用。稳步推进铁路小区、尾水湿地、东春路绿化美化工程,加快城区园林化建设步伐。要切实提升城乡管理水平。结合乡村振兴,强力推进城乡拆违治乱行动,持续整治各类不文明现象,巩固省级卫生城创建成果。完善公租房租赁政策,倒逼房产租赁市场规范经营行为。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在房地产经济中的调控作用,增销量、减库存,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七)着力抓好节能减排,确保生态环境实现新改善。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良好生态环境。要全面强化水污染治理。持续推动东、西辽河水质改善,全面加快新开河(卧虎段)湿地项目工作进度,充分发挥西辽河(双辽段)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生态效益,巩固东、西辽河水质改善成果。加快破解水环境治理难题,积极建立协作机制,实现西辽河、新开河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工作,保证乡镇污水处理厂(站)稳定运行。要突出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全力推进秸秆全量化“5+1”模式,打通秸秆从田间到工厂“最后一公里”,力争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严格大气污染网格化监管,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清理,加强工业炉窑、工业无组织排放、VOC污染治理等环境执法,坚决打击生产销售排放不合格机动车行为,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要大力推进黑土地保护。强化黑土地保护利用,加快谋划畜禽粪污收储运体系建设项目,力争形成“分散收集、集中管理、统一转运”的畜禽粪污收储运体系。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确保农药化肥使用量在下降3%的基础上继续递减。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监管,巩固“绿盾”行动成果。全面实施大哈拉巴山恢复治理工程,争取早日达到“绿色矿山”标准。扎实开展森林草原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造林1.5万亩,有效维护绿色生态屏障。

  (八)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确保群众生活实现新提高。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2021年,市政府将组织办好15件重点民生实事:1.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500人,失业再就业1000人;2.开展职业能力提升行动,力争实现参与职业教育企业达到5家以上,职业技能培训5000人次;3.推动职业中专康养服务实训基地、茂林养老院项目开工建设;4.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550元和每年4680元;5.推动29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建设;6.完成那木乡中、小学运动场,第二中学教学楼、宿舍楼建设工程;7.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巩固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成果,提升各级各类教育水平;8.完成市中心医院放射治疗楼建设项目、市中心医院救治能力提升工程;9.完成新市街、北宁街、东华街部分雨污分流改造工程;10.继续实施农村公路新建和老旧路提升工程,完成双金线升级改造18公里养护工作;11.实施那木乡、柳条乡、新立乡、永加乡污水收集池和管网工程;12.完成城区23座公厕旱厕改造;13.在职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提升至12%;14.启动实施郑家屯大街等12条街巷路及场前区改造工程;15.启动实施辽河广场建设项目。

  在严格落实好上述民生实事的同时,要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 “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力推动社会保障兜底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以特困供养、低保制度、防贫保险为主,以医疗、教育、临时救助为辅,把需要“兜底”的群众认真“兜”到位。要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行为。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最大限度的化解信访积案,依法打击缠访闹访、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等严重违法行为。下大力量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稳定。要继续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十户联防”和“网格化”管理作用,构筑群防群治严密防线。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筑牢疫情防护网。深入开展疫情防控演练,着力提升行业、单位、个人的实战应对能力、防控意识,确保疫情面前指挥有序、忙而不乱。

  四、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以提升政府部门干部素质为核心,依法行政、高效施政、务实勤政、从严治政,全面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把法治理念贯穿政府工作始终,强化“府院联动”,不断提高行政决策质量。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求真务实,建设创新政府。坚持新发展理念,注重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维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坚持务实担当,牢固树立争先创优意识,践行严细深实作风,推动工作重心下沉,严格落实基层减负措施,使广大干部从无谓事务中解脱出来,真正把注意力集中到抓落实、促发展上来。

  ——担当尽责,建设责任政府。持续深化“百名干部助百企”行动,及时发现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严厉整治庸政懒政怠政,大力弘扬“钉钉子”“马上办”精神,对上级作出的决策、定下的目标,看准的事情,始终一抓到底,决不半途而废,无果而终。

  ——执政为民,建设服务政府。坚持激励约束并举,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坚持和巩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从政府管理职能、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快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从严治政,建设廉洁政府。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四平市各项规定,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督,依法规范权力和资金运行,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奋斗铸就辉煌,实干谱写新篇!当前的双辽正处在困难与机遇同在、挑战与希望并存的关键时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奋力拼搏,逐梦前行,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为推动新时代双辽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释义

  1.农村“十户联防”:是指在疫情防控期间,各村(社区)以村民组为界线,以户为防控单元,纵横向10户左右为一个联防联控小组划分联防区域,并推选出联户长,督促群众主动报告行踪轨迹,同时走访排查区域内的外来人员,将辖区内所有住户和人员全部纳入管控。

  2.城区“网格”:是指把城区的街道和社区按照一定标准细化分成若干“格”以实现分条块管理,从而提高街道、社区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确保不遗漏、不留盲区。

  3.“双停”企业:是指停产企业和半停产企业。

  4.“最多跑一次”改革:我省原称“只跑一次”改革,是指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服务模式创新,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实现“最多跑一次”的行政目标。

  5.“援企稳岗”:是指通过运用大数据驱动,不见面服务、精准人岗匹配、智能监测分析助力相关部门做好精准就业服务工作,切实解决招聘难、就业难、服务难、管理难等问题。

  6.“四好农村路”:是指将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7.扫黑除恶“六清”:是指线索清仓、逃犯清零、案件清结、伞网清除、黑财清底、行业清源。

  8.“放管服”:“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9.“无证明”城市:是指群众和企业去政府机关、公共事业单位、服务机构办事,无需提交自己跑腿开具的证明材料。

  10.“一主六双”:一主即《长春经济圈规划》;双廊即《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发展规划》和《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发展规划》;双带即《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发展规划》和《沿中蒙俄开发开放经济带发展规划》;双线即《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发展规划》和《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发展规划》;双通道即《长白通(丹)大通道发展规划》和《长吉珲大通道发展规划》;双基地即《长春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专项规划》和《白城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建设规划》;双协同即《长春吉林一体化协同发展规划》和《长春-公主岭同城化协同发展规划》。

  11.秸秆全量化“5+1”模式:“5”是指秸秆“五化”利用,分别是原料化、燃料化、肥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1”是指无害化处置模式。

  12.VOC污染物:主要包括烷烃类、芳烃类、烯烃类、卤烃类、酯类、醛类、酮类和其他有机化合物,即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

  13.“绿盾”行动:是指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海洋局等七部门联合开展的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

  14.“四个不摘”:是指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15.“百名干部助百企”行动:是指由市政府统筹选派干部主动联系对接企业,深入企业调研,贴近企业服务,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6.“数字吉林”:是指坚持以数字政府为先导,以数字经济为主攻方向,以新型智慧城市为依托,以数字基础设施为保障,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产业、新动能、新模式,打造数字经济新增长极,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新路。

  是四平市政府提出,由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各部门“一把手”直接谋划、包装、推进的系列重点项目或重大事项;其标准为产业类项目5000万元以上,基础设施、民生类项目2000万元以上。17.“1号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