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17 13:26   责任编辑:www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1月7日在洪湖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洪湖市人民政府市长 沈先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洪湖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容易的一年!我们全力“战疫”“战洪”“战贫”,攻坚疫后重振和灾后重建“经济发展战”“民生保卫战”“社会稳定战”,在硬仗苦仗中前行,在大战大考中奋进,交出了一份斗争敢为、担当作为、奋发有为的历史答卷!
这一年,我们万众一心取得了战疫的重大成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我们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以战时状态抢抓防治先机;第一时间组织2万多名党员干部、1.5万名志愿者和社区村组干部,下沉到防控一线、驻守基层,动员一切力量严防死守阻断疫情传播;第一时间启动定点医院改造和开发区急救医院新建,快速实现“床等人”。全力支持配合广东、海南两省医疗团队,率先建立居民健康大数据库、提速核酸检测能力,科学制定诊疗方案,不惜一切代价争分夺秒救治患者,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用一个月时间控制住疫情,用两个月时间实现确诊和疑似病例“双清零”,打赢了疫情防控“遭遇战”“追击战”“阻击战”“歼灭战”。我们千方百计确保防疫物资和基本生活必需品稳价保供,群众生活安定有序。随着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我们始终紧绷防疫这根弦不放松,慎终如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格全覆盖、全流程闭环管理,坚持“人物地”同防,全力以赴确保疫情不反弹。
这一年,我们众志成城夺取了战洪的全面胜利。去年梅雨期间,我市遭受八轮强降雨袭击,累计降雨量居历史第4位,燕窝站达百年一遇级别;洪湖、沙套湖、下内荆河等骨干河湖水位超历史,“一江三河两湖”[1]上保证水位以上时间为历史最长。外洪内涝,全市受灾37.8万人,农作物受灾90.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5.4亿元。面对最强洪涝威胁,我们先后启动Ⅱ级、Ⅰ级应急响应,实行全市总动员,全部进入防汛战斗状态。在最艰难的时候,全市上堤布防530.7公里,上防汛人员4万人;空降兵某旅500余名子弟兵紧急驰援,380名民兵闻令而动,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线,成功处置沙套湖漫溢、北合垸散浸、洪狮大垸内脱坡等大小险情45处。妥善安置9000余名受灾群众,以最强的力度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我们全力实施生活救助,以最大的努力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及时组织抢种、补种、改种,将损失降到最低。取得了“不溃一堤、不倒一垸、不亡一人”的全面胜利,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中部战区的高度肯定。
这一年,我们全力以赴通过了战贫的大考检验。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实“四个不摘”[2]要求,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面对疫情冲击,第一时间加大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扶贫小额贷款等帮扶力度,及时组织2.2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发放各类产业奖补资金2600多万元,新增扶贫小额贷款2015户近8000万元,实施村级扶贫项目230个。积极应对特大洪涝灾害,出台支持贫困对象抗灾赶本措施,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种子种苗、办理“产业扶贫保”理赔、及时发放抗灾奖补资金。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对农村重病、重残、重灾和突发变故等困难家庭及时监测和帮扶,249户脱贫监测户、387户边缘易致贫户风险全部消除。6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6148户51702人如期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124元增加到2020年底的11890元。在全省市县党委政府扶贫成效考核中位居非贫困县第三。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
这一年,我们集中精力加快疫后重振灾后重建。全面开展“双扶双助”抗灾赶本活动,用足用活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全力以赴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争取中央直达资金4.2亿元、省级补贴资金5.3亿元,居荆州第一。为各类企业减税降费2.1亿元,新增各类贷款18.5亿元,千方百计服务企业“活下来、留下来、强起来”。全市大工业用电量同比上升23.9%,工业入库税金3.55亿元、增长7.6%,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上云企业[3]48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组织“直播带货”、展会交易活动,提振消费成效显著;旅游市场持续复苏,实现综合收入30.2亿元;公共交通、商业网点、物流快递快速恢复运营,跑出了复工复产复市加速度。我们抢抓机遇,前瞻性地策划争取了一批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共到位省级财政调度资金40.6亿元、债券资金12.6亿元,落实中省预算内项目资金8.1亿元,完成融资10.9亿元;被纳入全省三年水利补短板强功能建设项目14个,总投资近130亿元。新引进签约项目73个,其中10亿元项目2个,总投资近150亿元;开工建设万安环保产业园、闽洪国际水产城等重点项目53个,大江润业、杰精精密等8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疫后重振、灾后重建步入“快车道”。
这一年,我们坚定不移改进民生确保社会稳定。全市上下继续发扬连续作战优良作风,自觉执行“1+8+1+2”[4]创卫工作机制,战高温斗严寒,向城市各类“顽疾”发起最后猛攻,凝聚起“爱我洪湖,我爱洪湖”强大正能量,实现国家卫生城市首创首成。完成交通投资近50亿元,江北高速东延段完成主体工程,乌林长江大桥即将合龙,国省干线新建和改扩建、通道绿化等项目全面完成。投资16亿元的文旅新城基础设施项目正式启动。金湾酒店、新党校、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江滩公园二期等项目建成。完成城区6个集贸市场改造并开市运营。“一河两岸”二期房屋征收拆迁基本完成,4个棚改还建小区封顶。红色湘鄂西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面完成11.7万亩退垸还湖破口通湖,湿地生态修复加快实施。切实把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土地卫片执法和耕地保护督察整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退捕禁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全面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反诈禁毒专项整治,突出“疫后综合征”矛盾化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高风险领域安全防范,打赢防范化解重大社会风险攻坚战,连续三年获评“荆州市综治(平安建设)优胜县市区”。
2020年“两会”票决的“十件民生实事”,除“一河两岸”二期、第三水厂、西部中心水厂、农村危桥改造等项目需按计划跨年度建设外,其他民生项目均已完成。其中:城东公交首末站及配套工程全部完工,城市公交运行形成闭环;10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升级,惠及1839户城市居民;134处农村公益性公墓基本建成;中医院风湿大楼完成主体工程、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投入使用、228个村卫生室配备了基本医疗器械及设备、33个不合格卫生室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医疗卫生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79所义务教育学校完成新建或维修,教育教学条件大幅改善;狠抓城区水环境治理,集中实施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城区水环境实现新改善。
各位代表!回顾2020年,挑战前所未有、斗争艰苦卓绝、成效好于预期!人民群众是战疫、战洪最深厚的伟力。洪湖人民识大体、顾大局,积极支持配合中央、省、荆州市和市委的各项工作措施,守望相助、同心协力,用平凡铸就伟大,唱响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广大医务人员、公安干警、民兵、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志愿者闻令即动、冲锋在前,筑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钢铁长城,诠释了光辉伟岸的英雄形象!广东海南两省医疗队、空降兵某旅子弟兵雪中送炭,星夜驰援,为我市防疫、防汛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谱写了波澜壮阔的英雄诗篇!在此,让我们向所有为守护洪湖家园而不舍昼夜、不畏生死、不辱使命的英雄致敬!
各位代表!克难奋进的2020年,为波澜壮阔的“十三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首“十三五”,我们努力奔跑、项目筑梦,经受了疫情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见证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时刻,开创了洪湖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历史时期,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五年大发展、大跨越,综合实力倍增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超过8%;累计引进项目310个、投资总额930亿元,争取项目资金228亿元,创历史新高;三次产业比例由30.0:34.4:35.6调整为28.5:30.6:40.9。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79亿元,年均增长13.9%,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5%;实现旅游总收入161.5亿元,年均增长16%。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年均增幅全部超过10%,稳居荆州前列,总量实现翻番。2019年县域经济位列全省二类县市区第12位,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工作进位显著单位。五年来,我们尽心尽力、善作善成,逢冠必争、遇奖必夺,一次次谱写了后发先至、跨越赶超的新篇章:赢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全国加强基层民政工作试点县市、省级森林城市、省级水生态文明优秀试点县市、全省投资和项目建设贡献单位、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等一系列荣誉,实现了“一年一突破、五年大跨越”。
五年大投入、大建设,城乡面貌提档升级。在基础设施领域累计投入资金近400亿元。洪监高速、武汉城环高速洪湖段、燕窝长江大桥等重大交通项目建成通车,实现了不通高速到高速里程荆州第一的跨越。高速公路“两纵两横”、过江通道“两桥两港”和“一铁路一机场”[5]综合立体交通格局基本形成,融入大武汉成为洪湖后发赶超新优势。全市防洪“关大门”工程基本完成,整险加固堤防142.4公里,新增外排能力250m3/s,成功抵御了特大洪涝灾害。东分块蓄洪工程基本建成,安全工程建设方案即将获批。完成城区43个片区4305户60.2万平方米居民房屋征收和拆迁,“一河两岸”、市政园林、城管环卫等一批重大功能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洪湖岸边是家乡”文旅新城一期、新滩新城拔地而起,城市形态实现单中心向多中心、组团式转变,中等城市框架基本形成。江泗口电站建成并网,220千伏、110千伏等主干线路长度均增长2倍以上,相当于再建一个洪湖电网。统筹推进“21246”[6]美丽乡村工程建设,乡村振兴热火朝天,率先实施全域“禁鞭禁香”、中心城区禁建,全面完成“五清一改”[7]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基本建成,美丽乡村覆盖面位居全省前列。
五年大保障、大改善,民生事业全面发展。五年累计投入16.93亿元用于精准扶贫,着力改善贫困乡村基础设施,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每年将新增财力四分之三用于民生领域。深入推进河湖长制,持续开展大湖拆围、渔民上岸、退垸还湖,重现水清、岸绿、景美的水乡芳华。累计新增就业3.4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稳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连续5年提高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等六大改革试点,成为优秀案例并全国全省经验推广。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累计发放各类民生资金7.5亿元。城市公交实现公车公营。改造农村危房4048户,新建公租房372套。累计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3.5亿元、年均增长30.7%。与“洪湖舰”开展双拥共建,退役军人就业安置、拥军优属等工作全面加强。完成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76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91座。校园安全“3个100%”[8]全面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血吸虫防治达到国家传播阻断标准。累计投入260亿元,实施83项民生工程,新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改建搬迁、“农村学校改薄”、新堤中学、职教整合、城乡福利院、公益性公墓等一大批民生项目投入使用,有力解决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等民生热点问题。
五年大变革、大提速,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党政机构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农业农村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重点改革落地见效。40家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全部完成。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进一般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多证合一”和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市场主体总量达5.4万户,年均增长13%,居荆州第一。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登记和“七五”普法。坚持科学决策,自觉接受监督,累计办理八届人大代表建议案322件、政协委员提案297件,满意率均达100%;强化审计监督,查处违纪违规资金5亿元,核减投资9亿元。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反诈禁毒”人民战争、信访积案化解攻坚、风险防范“先手行动”,统筹抓好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等工作,积极防范和化解“两链”[9]风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大大增强。深入开展“三比三促三争创”主题实践活动,全市上下集中精力、心无旁骛,聚力打基础、强基层、惠民生、聚民心,塑造了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
此外,统计、国调、税务、外侨、民宗、烟草、气象、保密、邮政、国防建设、新闻出版、档案史志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工会、文联、共青团、妇女、儿童、残联、红十字会、慈善、科协、老促会等事业取得了新进步。
各位代表!“十三五”期间,我们取得了令人欣慰的工作业绩,积累了应对复杂环境的宝贵经验。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洪湖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和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行各业辛勤劳动的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团体,向驻地官兵、政法干警和垂管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洪湖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首“十三五”历程,总结2020年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展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洪湖发展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综合实力依然不强,人均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工业经济增势放缓,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重大项目支撑不足,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二是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仍存在短板弱项,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发展与群众期盼存在差距,普惠性、均等化公共服务亟需加强;三是投融资政策收紧,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放缓,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有待加强,各乡镇协调发展未能实现同频共振,各板块之间发展仍不均衡;四是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指标增幅、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未能达到预期。此外,营商环境有待优化,少数干部存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干劲不足等问题,执行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问题再多,总有解决的办法;矛盾再大,总有突破的路径。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实干中寻找良策、在攻坚中破解难题。
“十四五”的发展目标和主要思路
未来五年,是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时期,更是我们全力攻坚洪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洪湖比较优势明显、区位优势独特、生态环境优美,发展空间广阔,完全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抢时间、抢机遇、抢要素,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把洪湖发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根据《中共洪湖市委关于制定洪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制定了《洪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始终围绕“立足大荆州,争当排头兵;融入大武汉,争当先行者”目标,牢牢把握“四个第一”理念,着力构建“四区引领、全域协同”[10]区域布局,全力建设“工业强市、水产大市、旅游名市”,努力创建“四个示范区”[11],奋力开启新时代“三个洪湖”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根据市委八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做好未来五年洪湖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始终坚持“四个第一”:
(一)坚持工业兴市为第一路径。牢固树立“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理念,立足我市现有产业基础,提升质量、引进增量、盘活存量,全力育龙头、壮集群、强园区。围绕技改扩规、重组合作、创新孵化,重点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推进园区改革创新发展,加快构建具有洪湖特色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在工业兴市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荆州前列。
(二)坚持招商引资为第一抓手。始终坚持“大招商、招大商”,以产业精准招商为主措施,以大项目、好项目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创新招商理念、明确主攻重点、加快项目落地。凝聚“全民招商、人人参与”的招商氛围,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四最 ”营商发展环境,全面激发招商活力,提高招商质效,奋力打造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三)坚持项目建设为第一载体。要把“项目为王、项目为实、项目为先”理念贯穿到发展全局,统筹推进产业类、城建类、补短板类、文旅融合类、民生保障类等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构建综合立体交通格局、健全防洪减灾体系,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为加快推动洪湖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四)坚持作风建设为第一保证。敢担当、善作为、争一流、抓落实,大力弘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务实政风,大力践行“我要落实、马上落实、落实才踏实”的良好作风,切实增强大局服务意识、提升实干服务质效、坚守“亲”“清”服务原则,勇作“实干型、攻坚型、创新型”的“三型”干部,坚决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为“争当排头兵、争当先行者”提供坚强保障。
今后五年全市努力实现以下六个目标:
(一)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三大产业园区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凸显,农业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占比明显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链产品链迈向中高端,县域经济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二)改革开放实现新跨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扎根洪湖大地,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更大突破,产权制度、要素市场等重点改革释放活力,以投资、技改、消费、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体系逐步完善,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显著增强,营商环境竞争力位居全省前列。
(三)城乡发展实现新跨越。深度融入大武汉的城乡区域发展格局全面形成,交通优势更加明显。东分块安转工程启动实施,基本建成文旅新城、新滩新城,城镇化率快速提升。乡村振兴全域推进,城乡风貌更具乡愁记忆。“全域旅游”深度拓展,城市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位居荆州前列。
(四)生态建设实现新跨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更加优化。洪湖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实施,长江大保护和大湖生态修复成为湖北名片。全面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生产生活方式绿化转型成效明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实现双提升。
(五)民生改善实现新跨越。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收入突破3万元。群众对教育满意度显著提升,基本医疗更加普惠、更加公平、更加均衡,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养老、保险、文体等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群众生活品质明显提高。
(六)社会治理实现新跨越。平安洪湖、法治洪湖、信用洪湖建设扎实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明显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党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圆满完成本届政府任期目标,实现“十四五”精彩开局至关重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20%、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分别增长20%、15%、20%,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3%、12%,主要指标增幅继续保持荆州领先领跑。我们将牢固树立“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攻坚理念,全力冲刺“开门红”、攻坚“双过半”、决战四季度,以更优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坚决夺取“十四五”首战全胜。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全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织密织牢防控网络。时刻绷紧冬春季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晴天带伞、撑伞避雨、打伞干活、修伞补强”,堵住一切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窟窿和漏洞。健全市、乡、村三级战时指挥体系和防控机制,定期调度会商。抓好“双报到”[12],压实属地辖区、行业部门、单位、个人家庭“四方责任”,严格落实“四早”[13]要求,牢牢守住小区重要防线。
从严紧盯防控重点。坚持“人物地”同防,加强发热病人、发热门诊、药店等哨卡管理,严格加强客运站、交通要道等城市出入口管控,对中高风险地区来洪人员实行最严格出入管理和检测留观,严格执行闭环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切实加强对学校、集贸市场、餐馆酒店、医疗机构及养老院、福利院、看守所、救助站等重点场所防范。严格加强食品尤其是进口冷链食品的检验检疫,坚决掐断由地及人、由地及物的传播和扩散路径。
补齐疫情防控短板。修订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快人民医院滨湖院区、市中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市急救指挥中心、智慧医疗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提升群众健康素养。
(二)坚持“大招商,招大商”,在高质量发展上聚集更强后劲。
全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唱响唱红招商引资主旋律,营造全员参与、人人有为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完善6个产业招商指挥部、4个招商分局、10个驻点招商组的全员招商作战体系。聚焦产业链“大招商、招大商”,完善产业政策和招商目录,瞄准长三角、广东海南、大武汉等重点地区,梳理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投资意向,强化以商招商、委托招商、驻点招商,开展精准化、专业化对接推介活动。加强招商项目预审评审,严格亩均税收、投资强度、能耗、环保、安全等指标约束,提高签约率、落地率。确保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0个,上市公司5家,10亿元以上项目5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协议资金200亿元。力争现有存量项目全部重组盘活。
全面加快项目建设速度。组织开展“重点项目落地年”活动。紧盯国家、省、武汉市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高质量谋划申报项目,争取更多项目投资和政策性支持;跟踪推进东分块人口转移工程、长江大保护等项目,实现重大项目储备在800亿元以上。加快国投生物、雅居乐、中山柏力、储力医药等20个以上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推动一泰四期、三立产业园、亚东环保建材等项目落地。加快完成天赤高速洪湖至天门段、新滩港等25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前期谋划策划类项目投资规模达1200亿元。健全项目签约、开工、竣工、投产协调服务机制,以落地为导向、以拉练为抓手,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25个,年度计划投资200亿元,项目开工率达到80%以上,继续保持重大项目建设在荆州领先领跑。
全面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坚决落实国“10条”、省“30条”和荆州“32条”,树立“有呼必应、无事不扰、服务前移、细心周到”的服务理念,当好金牌“店小二”。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进一步深化企业开办“5210”改革[14]、优化不动产登记“2320”改革[15],细化实化“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和全程电子化等便民服务措施,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推进“一件事”联办改革,力争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40个工作日。实施民营企业“扶优解困”工程,深化政银企联动,年内新增10亿元专项信贷支持;助力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力争全年新增股份制公司10家、“银种子”3家、“金种子”[16]1家。深入组织“百名干部驻百企”帮扶活动,切实解决行政审批、招工稳岗、基础配套等实际困难。
(三)坚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上迈出更快步伐。
推动工业板块转型升级。持之以恒“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坚持存量提质与增量选优并举,力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00亿元。采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帮助华贵集团、威弘鞋业、新宏业、万农水产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扩展能级,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支持长江、昌发、远春、思搏盈等优质企业技改扩规,力争戴家场重型装备组装基地开工建设。支持一泰科技、洪乐电缆等龙头企业向资本市场进军,拓宽市场份额,提高行业话语权。支持长利三期光伏玻璃产业园建设,打造全省最大玻璃深加工产业园;支持美好集团打造华中地区最大装配式建筑制造基地,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群提升。帮助洪湖浪、昌兴林业、天冠生物等企业加快重组,摆脱困境。实施“小进规”培育工程,推动农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实现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新入规企业15家,申报省级隐形冠军企业6家,新增省级“两化融合”[17]企业5家,上云企业30家。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与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产学研深度融合,举办各类对接活动10场以上,确保协议合同成交额6亿元以上,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5%。支持企业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鼓励企业自主建设创新孵化平台,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增长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争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个以上。申报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市)。用足用活人才政策,健全人才“引、育、用、留”机制,引进30名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营造更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环境。
促进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全力建设瞿家湾红色旅游小镇,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坚定市场化导向,推进华年生态实质性重组。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市文体中心建设,推动悦兮半岛景区提档升级,启动洪湖岸边是家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建成环湖绿道一期并启动续建项目,举办中国龙舟公开赛、休闲垂钓大赛、环湖自行车赛、半程马拉松等赛事,积极开发个性化旅游产品,逐渐丰富和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需求,力争全年接待游客520万人次。实施农村电商优化升级工程,拓宽特色农产品、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渠道。加快推进专业市场建设。鼓励引导育幼、康养、文化教育、智慧物流等新兴消费。积极引进龙头型、优质税源型企业,大力培育总部经济。
加快产业平台拓展升级。进一步深化新滩经合区合作共建,加快推进二期土地收储、主次道路和市政项目建设;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一期、美好未来新城、绿地智慧生态小镇建设步伐,启动人才公寓二期、新滩市民中心、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确保安置房、新学校等投入使用。高标准建设府场曹市中小微企业孵化园,主动策应、加速融入荆州石油科技城产业链。进一步理顺开发区体制;依托城东配套建设和临港片区开发,完善开发区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配套;推进外贸综合服务全覆盖,提速发展纺织鞋服、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聚区。积极争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落户万全,打造全国最大的莲藕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全面扩大洪湖莲产业全国市场份额。
(四)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抓重点”,在城市能级上谋求更多突破。
全力补齐基础短板。坚持铁、路、空、港并进,确保江北东高速公路、乌林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开工建设沿江高速武汉至万全段;实施国省干线大修17.5公里、通道绿化70公里。建成新堤港综合码头及新堤砂石集并中心,开工建设临港物流园。力争新滩港、仙洪监铁路和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全力开展水利补短板三年攻坚行动,开工建设老闸泵站、下内荆河系统治理、沙套湖堤、洪狮围堤、三八湖堤等21个项目,加固堤防275公里,治理河道530公里,全域提升防汛抗旱能力。确保东分块安全建设工程开工。争取110千伏大兴变电站开工建设,完成文泉、回风亭和燕窝变电站增容改造,全面补齐供电短板。
全力推进新城建设。编制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等重大规划,狠抓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划定与保护,优化城市发展空间。重点加快实施施墩河湖中心河片区综合治理,全面拉开文旅新城框架。启动沿江路、外环路、河岭大道建设。完成人民路、跑马路等7个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城区污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实现老城区路段、老旧小区、企事业单位雨污分流。建成“一河两岸”二期工程,打造全省县城最美景观带。继续实施江滩公园三期,新建长渠公园二期绿道、盛家岭公园、石码头电排河绿道,加密市区主次干道垂直绿化、院内屋顶绿化,增加城市绿量。推进水乡文化名城建设,重建西轿巷、一桥河内老码头、《洪湖赋》碑廊亭,支持贝雕学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颜值和气质。
全力加强城市管理。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有序推进小街小巷整治和城市积涝点治理。深入开展违章停车、占道经营、非法广告等专项治理,引导流动摊贩划行归市,进一步增设停车位,缓解道路拥堵和停车难问题。加快推进长渠路、人民路等“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创建。对中心城区实行深度保洁。有序实施垃圾分类,打造“无废城市”。深入推进道路运输治违治超工作,强化超限超载源头治理。严格规范出租车经营行为,加大“黑车”打击力度,进一步优化区域公交线网。大力培育“红色物业”,推动社区准物业扩面提质。以市民素质提升为重点,广泛开展好人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阵地,丰富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五)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在乡村振兴上开创更新局面。
发展高质高效农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做优再生稻、小龙虾、清水蟹、莲藕等特色产业。落实粮食安全党政负责制,加强6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40万亩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建设,推进黄家口等片区7.08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力争粮食增产2%。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着力将燕窝打造成武汉“菜篮子”基地。加强生猪等畜禽稳产保供,建成4个规模化生猪养殖小区,确保生猪存栏增加20万头以上。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个、河蟹养殖优势区1个,支持龙口打造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新增3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新增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绿色食品标志2个;巩固和培育4个区域公用品牌,积极创建“洪湖小龙虾”公用品牌。力争沿江引水灌溉工程、下内荆河灌区、沿湖灌区改造等农田水利项目尽早实施。
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全面启动“擦亮小城镇”三年行动计划,支持螺山、沙口、汊河、滨湖通过退垸还湖还湿改善沿湖地区基础设施;统筹谋划小港航空小镇、老湾慢游小镇、乌林温泉小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提升行动,完成农村厕改年度建设任务,启动“污水革命”二期建设,建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运行,确保城乡生活垃圾清运和无害化处理覆盖率达100%。改造县乡公路20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2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60座。全面实施沿东荆河、洪湖、高速公路等生态廊道景观绿化。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大力整治“人情风”,树立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力打造胡家湾村、吴王庙村、月池村、水口村、中原村等一批美丽乡村试点村。
扩宽富村富民渠道。推进洪湖市垦区区域集团化,加快大沙、大同、小港三家国有农场企业化改革。有序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示范试点。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产权有序流转交易。鼓励发展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筹建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完成省级农业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市建设。全力构建以市乡村三级基层供销社为核心的为农服务体系。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切实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财产性收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跟踪相对贫困家庭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在制度、规划、政策、产业和考核等方面,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有效衔接,农业项目向贫困乡村倾斜,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帮助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做到应兜尽兜,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绿色发展上彰显更强决心。
加快生态项目“建”的速度。全面推动洪湖全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洪湖大湖二期、三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完成金湾湖心B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治理小微水体800处,彻底清除河湖“四乱”,实现沿湖沿河绿化全覆盖。加强河湖水系连通建设和岸线整治,打造最美岸线。高标准启动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程建设;确保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85%。支持理昂发电扩大秸秆收购面,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
加深问题整改“治”的程度。完成中省“四位一体”[18]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坚决杜绝回潮反复。纵深推进长江大保护,年内确保十大标志性战役15个专项全部完成。进一步巩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成果,建立健全十年禁捕长效严打高压态势。以四湖总干渠新滩国考断面水质达标和大湖水质改善为重点,结合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入湖口“消五减四”整治,开展河湖长制绩效考核。统筹推进全域“禁鞭禁香”、秸秆禁烧、机动车尾气治理,确保空气质量荆州领先。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加大危险废物监管力度。
加大生态文明“创”的力度。全力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创建行动。全力支持长江新螺段白鱀豚保护区、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实现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常年禁捕。加强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监管,实现建设项目环评和环保“三同时”[19]执行率100%。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重点行业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违规探伤、酸洗、超标排放等行为。推进环保信息公开,畅通多元化监督渠道。
(七)坚持“改革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在激发动能上达到更高水平。
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发展动力。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市、街道、社区管理职能。持续深化峰口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预算就是决算”,深化财政支出收入管理、预算绩效和投资评审等“十大改革”,全面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综合治税、协税护税机制,提高税源管控和挖潜增收实效。大力支持弘瑞公司、新滩建投加快转型,全面提升文旅投、市政集团、交通建设集团融资和项目建设能力。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严格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全流程管控。依法依规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工作,全力打造“信用洪湖”。
以重点领域改革提升发展张力。健全稳就业、促就业机制,继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强化学前教育普惠性,全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巩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强公共检验检测中心能力建设。深化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领域改革,确保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水上训练基地完成主体工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创建知识产权示范区。
以加大要素供给挖掘发展潜力。扎实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土地卫片执法和耕地保护督察整改,对全市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进行全面清理,牢牢守住129万亩耕地保护红线。启动实施全域国土整治项目。高质量推进第三次国土调查,有序推进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加快立项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实施,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用地供给。全面完成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精准把握经营性土地供应节奏,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八)坚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民生福祉上拿出更实举措。
筑牢社会保障网。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集中精力加快禁捕退捕、退垸还湖渔民转产就业安置,实现一户至少有一人就业;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加大社保基金征缴力度,实现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稳中有升。从严查处欺诈骗保违法行为,逐步建立并完善综合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全市农村福利院“两集中一转型”改革,试点建设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启动新堤福利院新建和新滩区域性养老中心扩规,加快康亦健医养中心项目落地;扩大村级老人幸福食堂覆盖面,加大“三留守”关爱服务力度;启动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全面开展散埋乱葬专项整治。
扩大公共服务面。坚持教育优先。完成贺龙中学、实验小学等校园改造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城西九年一贯制学校,规范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全面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整治教师违规补课行为。倾力打造“健康洪湖”,加强与广东南方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省中南医院合作共建,加强基层基本医疗服务,打造紧密型医共体、医联体“洪湖样板”。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和受益面。认真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大力实施“文化三市”创建和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提升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免费对外开放水平。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与非遗传承。全力推进乡镇综合文体中心、农村智能广播系统、非遗园等项目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进省体育强县示范县(市)创建。
共建社会和谐体。进一步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覆盖面,占领意识形态高地,讲好洪湖故事。全面提升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水平,构建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开展重要领域、重点时期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全面推进信访积案攻坚,力争实现“零非访”。持续打赢防范化解重大社会风险攻坚战,守住政治安全底线。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涉毒、涉赌、涉诈等违法犯罪行为,健全常治长效工作机制。推进“数字警务”“智慧公安”建设,不断提升政法智能化建设水平。深化“平安洪湖赤卫队”建设,推动落实“一居一警”“一村一辅”,强化社会治安多维管控,确保“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位次前移。狠抓质量强市。对照“四个最严”[20]要求,严守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及产品质量“四大安全”底线。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持续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安置、优待抚恤、教育管理和拥军拥属、烈士褒扬纪念等工作。巩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消防、危化品、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有效防范一般事故,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
继续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文联、科协、侨联、残联、老促会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认真抓实全民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强化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民族宗教、对外交流、台湾事务工作,扎实做好老干部、保密、气象、烟草、邮政、通信、保险、石油等工作。
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按照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要求,经市政府各部门广泛征集、市政府常务会讨论、市人大常委会初审、市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形成了10个候选项目,提请本次大会票决。对票决出来的8个项目,我们将加大投入推进、严格督查考评,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确保办实办好办出成效。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把握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奋斗,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旗帜鲜明讲政治。我们将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市委有号召、政府有行动。切实增强“八大本领”“七种能力”[21],发扬斗争精神,勇于碰硬,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在洪湖落地见效。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做到步调统一、令行禁止。
依法行政重法治。健全政府人员学法、政府系统普法等制度,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畅通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推进法律顾问制度进农村、驻企业全覆盖。推进“谁执法谁普法”,启动“八五”普法,全力建设法治政府。坚持重大事项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向市政协通报,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办结率。
狠抓落实强担当。推动政府各项工作精细化、行动精准化,每季度梳理各乡镇、各部门矛盾问题清单,定盘子、理路子、开方子,在具体中深入,在深入中落实。对确定的事项,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督查倒逼落实,加大行政问责力度,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坚决避免“有想法没办法、有上文没下文”,坚决杜绝“讲得到做不到、说得好干不好”。群众利益无小事,再小也要用心办、细心办、耐心办。政府工作重执行,做到决策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承诺说一个做一个,个个兑现;工作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
改进作风树形象。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上率下层层压实“两个责任”,继续做好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力整治各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实做好“每周聚焦”“政风热线”等栏目,坚决查纠不作为、“浅落实”等懒政怠政行为。树牢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坚守“三保”底线,把有限的财力用在推动发展和改善民生上。自觉接受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司法监督,严查违规行为,严防权力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同志们!发展路上,惟有不断追赶,埋头苦干,方能不负人民重托!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市人民,立足大荆州,争当排头兵,融入大武汉,争当先行者,为奋力开启新时代“三个洪湖”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名词注释:
1.一江三河两湖:即长江,洪排河、下内荆河、东荆河,大湖、沙套湖。
2.“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3.上云企业:是指企业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业务等方面应用,并通过互联网与云计算手段连接社会化资源、共享服务及能力的过程。
4.“1+8+1+2”创卫工作机制:即每天早上提前1个小时上班、工作时间不少于8小时、晚上推迟1个小时下班、周末2天不休息开展创卫。
5.“两纵两横”“两桥两港”“一铁路一机场”:“两纵两横”即武监高速、武(汉)松(滋)高速,武汉外环城市圈高速、江北东沿江高速;“两桥两港”即乌林长江大桥、燕窝长江大桥,新堤港综合码头、新滩港综合码头;“一铁路一机场”即仙桃至洪湖监利铁路,洪湖通用机场。
6.“21246”美丽乡村工程建设:即每年打造2条示范路线、1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6个整治村。
7.“五清一改”:“五清”即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残垣断壁、清理杂物。“一改”即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
8.校园安全“3个100%”:中小学封闭化管理达到100%,一键式紧急报警、视频监控系统与属地公安机关联网率达到100%,城市中小学专职保安员配备率达到100%“三个百分百”的工作目标。
9.“两链”:是指资金链和担保链。
10.“四区引领、全域协同”:以新滩经合区、洪湖开发区、曹府工业园区和红色文化旅游区(新堤、瞿家湾为重点)为龙头,引领全市协同发展。
11.“四个示范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
12.“双报到”: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
13.“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14.企业开办“5210”改革:是指企业开办的设立登记、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申领发票、社保登记5个办理事项实行一表申请、一窗发放2个环节、1天办结、零收费。
15.不动产登记“2320”改革:是指登记2个环节,一般登记3个工作日,抵押登记2个工作日,抵押注销等6个登记类型即时办结。
16.“银种子”“金种子”:“银种子”即纳入全省上市后备企业库的企业;“金种子”即进入全省重点上市后备梯队的企业。
17.“两化融合”企业: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18.“四位一体”环保督察:即第一轮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回头看”及专项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统称。
19.环保“三同时”:即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0.“四个最严”: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21.“八大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等“八个方面”本领。
“七种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0月10日中央党校秋季学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