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2年宜昌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7-19 21:14   责任编辑:www

  2022年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1月5日,市长马泽江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报告工作。

    报告主要由过去五年和2021年工作回顾、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2022年工作重点、政府自身建设四部分组成。报告通篇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的“落实篇”“施工图”。

    过去五年和2021年工作回顾

    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宜昌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极不容易、极为难忘的五年。

    报告中说,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宜昌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

    报告用“五个明显”,高度概括过去五年成绩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动能转换明显加快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民生福祉明显增进

    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报告总结过去五年所做的工作

    化危为机、攻坚克难,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壮士断腕、标本兼治,狠抓长江生态保护修复。

    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用情用力、共建共享,持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转变作风、提升效能,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报告中说,刚刚过去的一年,聚焦强产兴城、能级跨越,抬高标杆、加压奋进,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把应有的正增长逐步追回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重回全省第一方阵,圆满实现“开局漂亮、全年精彩”。

    报告总结提炼了“四大突出亮点”

    ◆一是重大战略加速落地。实施世界旅游名城建设五年行动,城建、交通五年攻坚行动。十大制造业综合性产业链、八大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全面推行。区域科创中心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出台区域消费中心、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加快服务业攻坚突破。高位推进“城市大脑”建设,数字底座上线运行。

    ◆二是招大引强空前突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00个,同比增长53.9%,其中过100亿元6个。投资320亿元的宁德时代邦普一体化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并将在宜大幅追加投资。与三峡集团签署1138亿元战略合作协议。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86个,一批过50亿、过100亿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

    ◆三是南翼协同破题开篇。“宜荆荆恩”城市群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宜荆荆”磷化工产业集群获工信部1000万元奖补资金。宜都、松滋协同发展先行区首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沿江高铁荆门至宜昌段即将开工。

    ◆四是惠民实事扎实推进。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小学营养午餐及课后服务、“全市一个停车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物业管理全覆盖等惠民实事获得广泛点赞。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

    未来五年,是宜昌强产兴城、能级跨越、再创辉煌的关键五年。

    报告指出,根据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落实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引擎、争做表率,打造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高素质人文、高价值生态的现代化“宜昌范式”,稳步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奋斗目标

    加快建设世界旅游名城、清洁能源之都、长江咽喉枢纽、精细磷化中心、三峡生态屏障、文明典范城市,全面提升区域科创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消费中心、活力中心功能。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筑牢万亿级城市根基,努力成为中部非省会城市龙头、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把宜昌打造成产业兴旺、功能强大、文化厚重、人气鼎盛的现代化梦想之城。

    实现上述目标,将牢牢把握“思想破冰、产业裂变、全域竞进、智慧赋能、文化铸魂、筑堡强基”六大战略要点,全力“推动五高”:

    ◆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更高台阶。推动宜都、枝江经济总量过1200亿元,当阳、夷陵过1000亿元,西陵、宜昌高新区过800亿元,伍家岗、猇亭过500亿元。实施工业“双千双百”工程,培育壮大6个千亿级产业、4个500亿级产业、4个千亿级园区、15家百亿级企业,力争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0亿元。突破性发展文旅、物流、金融、康养等现代服务业,力争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推进农业产业化成势见效,力争八大农业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2500亿元,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600家。

    ◆二是推动高品质生活实现更优提升。加快城市“东进、北拓、中优”,构筑260平方公里城市骨架。建设“国际范、山水韵、三峡情”的滨江公园城市。高起点建设东部未来城、高铁生态城、“两岛一湾区”、城市中央公园。

    ◆三是推动高素质人文彰显更大魅力。建成全省首个全国文明城市群,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传承发展屈原、昭君、嫘祖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宜昌故事。

    ◆四是推动高价值生态释放更多红利。深入落实“双碳”发展战略,实施生态价值实现工程。打造长江大保护升级版。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五是推动高效能治理取得更新突破。加快创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强力实施“筑堡工程”,纵深推进“城市大脑”、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打造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法治宜昌、平安宜昌。

    2022年工作重点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

    报告提出,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进出口总额增长13%,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冲刺全国百强城市50强。

    报告指出,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深入实施“1+5”行动,全力以赴“强产业、优功能、壮筋骨”,“干好每一天、喜迎二十大”,以更加全面的“稳”、更高质量的“进”,闯关过坎、再续精彩。

    报告用“八个全力”,对2022年重点工作作出了八个方面的安排

    (一)坚持项目为王,全力扩大有效投资

    ◆推进项目建设大提速。确保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00个,其中过100亿元17个;建成亿元以上项目500个。

    ◆推进招商引资大比武。确保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600 个,新开工入统项目不少于560个,新招引外向型项目不少于110个,实际到位资金不少于2300亿元。

    ◆推进园区开发大攻坚。支持城区各园区腾笼换鸟、提档升级。启动宜都、姚家港化工园二期建设。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园。高标准建设鸦鹊岭、双莲工业园。支持五峰民族工业园和红花套、安福寺、磨市等园区特色发展。支持城区、山区县到东部园区兴办工业。

    ◆推进生产要素大统筹。完善用工、用地、用能、资金、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协调机制。决不让一个有订单的企业停产,决不让一个有投资能力的项目停工。

    (二)坚持强链补链,全力做强现代产业

    ◆加快新兴产业裂变。实施精细磷化中心“313”建设行动,加快宁德时代、三宁化工、兴发集团、山东海科等企业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绿色化工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突破,力争产值达到1500亿元。构建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谋划新能源整车制造项目。力争生物医药产值达到600亿元、装备制造产值达到960亿元。力争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获批。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滚动实施、压茬推进新一轮工业技改行动,确保完成投资850亿元。支持宜昌船柴、达门船舶搬迁入园。力争食品饮料产值达到880亿元。力争建筑业产值突破1700亿元。

    ◆加快服务业增量提质。加快长江三峡游轮中心、古今·大南门、巴山金谷、鲟龙湾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主题乐园规划和建设工作。支持三峡大瀑布、柴埠溪、玉泉山·关陵、昭君村创建5A级景区。支持秭归、长阳、五峰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西坝不夜岛提档升级。

    ◆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确保净增规上企业100家、限上企业50家。力争新增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1家、过50亿元3家。培育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以上。新增上市企业3家、报辅报审企业5家。

    (三)坚持主城引领,全力提升城市能级

    ◆推进城建提质增能。续建、新建城建项目139个,完成投资569亿元。以白洋组团为核心,高标准规划建设东部未来城。以宜昌北站枢纽为核心,全面启动建设高铁生态城。推进“两岛一湾区”整体开发。开工建设夷陵长江大桥延伸段快速化改造、鸦猇高速至峡州大道互通、黄柏河大桥、云集路品质提升、屈原文化公园等项目。

    ◆实施畅咽喉强枢纽。加快建设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三峡翻坝铁路、当远铁路、宜来高速、呼北高速鄂湘界段、白洋港二期,确保郑万高铁宜昌段建成通车、三峡机场二期改扩建项目竣工投运。开工建设沿江高铁荆宜段、当枝松高速、枝城铁水联运码头一期。

    ◆加快建设城市大脑。加快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加快政府数字化改革。推进数字驾驶舱建设,建成城市运行管理指挥中心。

    ◆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城区经济,支持高新区打造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活力区,西陵、伍家岗建设现代都市中心,点军建设现代滨江生态科教城,猇亭建设滨江临空产业强区,夷陵建设现代产业集聚区、构建城市新增长极。加快县域经济提档升级,支持打造“当枝松宜”全国百强县域聚集区,支持宜都、枝江、长阳加速融入中心城区,支持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争创“两山”转化示范区。支持当阳和沙洋、荆州区、漳河新区共建协同发展先行区。

    (四)坚持创新驱动,全力增强科创能力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2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0家。高标准建设湖北三峡实验室。组建磷石膏产业研究院。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细化落实“1+4”人才新政。力争引进大学生等各类人才4万人。实施产业领军人才“双百”计划。成立三峡人才集团。支持兴发集团建设创新人才社区。

    ◆营造更优创新生态。加快构建以宜昌高新区、环三峡大学创新生态圈、宜昌科教城、“宜荆荆恩”科创走廊为主体的多层次创新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200亿元。支持宜都创建国家高新区、枝江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

    (五)坚持重农固本,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新增“两品一标”20个。建设三峡柑橘交易中心。加快推进三峡畜牧产业园、宜都国家柑橘公园、清江鲟鱼谷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小镇。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整县整镇、连线成片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4G网络补弱提升。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帮助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支持环百里荒、榛子黄粮、玉泉双莲、沿头溪流域争创全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

    (六)坚持改革开放,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域通办,全面推行“只说Yes不说No”、智能审批和超时默认。常态化征集营商环境“不满意”问题线索。创新“以下评上”机制。

    ◆加大重点领域改革力度。深化扩权赋能强县改革。完善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快市级平台公司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市场化转型,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5项,综保区引进企业30家、进出口额增长35%。开展县域外贸振兴、进出口回流、利用外资破零攻坚行动。新增外贸实绩企业50家,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

    (七)坚持减污降碳,全力加快绿色转型

    ◆深入落实“双碳”发展战略。科学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确保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超过50%。加快绿色矿山建设,确保达标率60%以上。支持长阳开展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支持兴山建设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

    ◆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开展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提档升级东山公园。新增城区公园绿地面积100公顷,新建口袋公园15个。支持当阳开展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全国试点。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城区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2%以上。支持宜都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八)坚持惠民利民,全力加强社会建设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支持当阳、远安、兴山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深度挖掘传承屈原文化,打造城市永恒文化地标。加强城市宣传营销,擦亮文化之城、志愿之城、好人之城、绿色之城品牌。

    ◆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7.3万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70万人以上。推进住房公积金扩面提质。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确保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0%以上。争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支持三峡大学“双一流”、三峡职院“双高”建设,建设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新校区,力争湖北航空学院申办成功。推行市直医疗机构门诊“先看病后付费”服务模式。谋划建设大剧院、科技馆、美术馆。高水平办好省十六运会、省十届民族运动会。

    ◆维护社会平安稳定。深入实施“筑堡工程”。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打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有为政府

    报告提出,将牢记初心使命,铁肩担重任,实干践诺言,努力做到“四个过硬”:

    政治过硬,信念坚定。责任过硬,敢于担当。

    能力过硬,善作善成。作风过硬,清廉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