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19 21:18   责任编辑:www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央、省市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镇干部群众,持续发扬“开天辟地、战天斗地、脚踏实地”的五峰精神,破难前行,砥砺奋进,全力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全镇财政总收入1.387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23万元。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16年2.779亿元增长到14.185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创3年新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17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735元。先后获得5项国家级荣誉、20项省级荣誉、43项市级荣誉,连续五年获得综合目标考核优胜乡镇,喜获“世界茶旅古镇”殊荣,全镇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幅攀升。
——五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大跨越,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全力向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迈进。先后签约云雾间、白岩圈、常乐茶业三产融合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协议投资2.56亿元。累计投资9亿元新建南岭风电场,安装风力发电机50台,年上网发电量19381KW,实现当年建设、当年并网。“一茶两中”、蔬菜、小水果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逐步成型,荣获“省品牌建设示范乡镇”“市电子商务示范乡镇”。全力推进县城回迁,新城建设以来累计完成土地征收13496亩、房屋征收1081栋、坟墓迁移2031座、建设安置房1414套。空间结构持续优化,城镇规划体系日益完善,为实现县城迁建百年大计贡献了“渔洋担当”。
争取宜张高速、宜来高速、十宜高速在我镇交汇,成功融入宜昌1小时经济圈。
G351、G241两条国道绕城闭合,沿江、呼南两条高铁拟在我镇设站。
实现全镇4.5米水泥路“村村通”,全县中心区、核心区的定位更加清晰,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五年来,我们坚持上下同欲大攻坚,精准脱贫全面胜利。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重要指示,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全面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压实五级帮扶责任体系,明确15名第一书记、16名大学生扶贫村官包村,108名分队长包组,1092名公职人员包户。各对口支援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勠力同心,武汉市江夏区、洪山区,宜昌市西陵区等单位倾情帮扶,先后派出8名干部赴渔洋关镇挂职,支援资金800余万元,支持消费扶贫120万元。高质量通过国家省市脱贫攻坚多项考核检阅,如期实现鞍山村、火田坑村、南河村三个重点贫困村出列,3318户9981人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5.74%降至零,群众满意率达到99.97%。易地扶贫搬迁1195人,改造危房1516户,消危减土888户,第三方验收通过率100%,确保了农村贫困群众安全住房全覆盖。新建分散水池2267座、集中水池156座,安装管网20万米,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覆盖人口2792人。全镇义务教育阶段累计补贴117.8万元,高中阶段累计补贴75.45万元,1273名困难学生享受“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资金243.85万元,实现教育扶贫政策应资尽资、应助尽助。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健康扶贫住院报销政策应享尽享,健康扶贫报销比例达到90.02%,累计金额2375.2万元,15个村居均建成规范化卫生室,本地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100%,贫困群众实现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全覆盖。有效搭建电商消费扶贫服务平台,2020年被评为宜昌市“电子商务示范乡镇”。先后涌现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省财政厅驻南河村工作队员谭江洪,全市优秀共产党员、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南河村党支部书记杨帆等一批先进典型,脱贫攻坚顺利收官。
——五年来,我们坚持共建共享大联动,基层治理质效并进。坚持党建引领打造治理品牌,组织“红色帮帮团”、“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等党员干部志愿者下沉一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71场次,参与服务累计时长940小时,服务参与率达89.2%。推行社区实行“四联四帮”工作机制,和顺小区党支部创建“情暖夕阳1+1”党建品牌,优秀做法受到《人民日报》推介报道,大房坪社区被评为“全省百佳居民委员会”,11个村“党员驿家、服务到家”的全域党建品牌有效树立。推行党员积分制度,大房坪社区“五星”党员管理、火田坑村“五心支部”、清水湾村“清水支部”等一系列特色品牌快速发展。全面完善“大党委联动治理”组织体系,每季度召开“大党委”联席会议,累计协商确定共建事项377个,解决实事74件。“自信调解室”有效发挥民间调解机构作用,建立“五方联动”协商议事机制,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700多起,化解“遗留案”“骨头案”30余件,成为我镇纠纷调解金字招牌,受到省政法委主要领导及市县各级政法部门的充分肯定。深入推进公民诚信守法档案建设,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王家坪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大房坪社区利用诚信档案治理大操大办的经验受到中央电视台推介报道。
——五年来,我们坚持城乡融合大提速,绿色发展成果喜人。大力实施道路硬化、园林绿化、环境美化、街道净化、城镇亮化工程,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启动并完成铁合金厂宿舍、黄磷厂宿舍老旧小区改造,客运站至胜利路沿河段道路、壶瓶山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得到群众广泛点赞,小区环境和城镇面貌明显改善,“四民”工作法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推介报道。探索村企共建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优秀做法刊登在《湖北日报》。扎实践行“两山”理论,五年来累计封山育林6743亩,岸线、矿山复绿68.5亩,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王家坪村被评为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推出青岗岭生态游、白岩圈乡村游、火田坑避暑游、王家坪赏花游等精品旅游线路,34家农家乐、7家民宿通过县级验收。举办“李子节”、“年猪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南河村被评为湖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沙埫村获评湖北“旅游强村”。严格落实河长制,强化人员配备,加大督办力度,全镇12条河流、溪沟水质逐年向好,2名干部荣获全省河湖长制示范人物。推进“厕所革命”,2194户农村厕所完成无害化改造。全面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处理方式,农村生活垃圾清运覆盖率100%。深化文明创建工作,“红黑榜”环境卫生评比创新举措在村(社区)全面铺开,经验得到市县推荐,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大投入,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有力推进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公共服务更趋均衡,对困难群体做到应保尽保,五年来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4000余万元。140名留守儿童走进“希望家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常年开放,日常看护、免费体检、义务理发,让幼有所养、老有所依成为现实。2018年5月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镇村党员干部不等不靠、冲锋在前,全力抢险救灾,紧急转移群众百余人,做到零伤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全镇设置防控卡口192个,封闭小区43个、楼栋293栋,近200名镇村干部与1352名群众志愿者在基层一线携手抗“疫”,并在全县率先开展村民自愿捐赠,筹集40吨“山货”驰援武汉。同时,全力稳就业、保民生,强化扶贫项目带动,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332个,全力帮助38家茶企复工复产,通过直播带货、消费扶贫等方式助力春茶销售1879吨,销售额1.42亿元,平均每亩茶园增收1600元。今年疫情反弹以来,镇村两级严格落实“快、狠、严、扩、足”的要求,扎实推进疫苗接种和隔离防护工作,精细组织、精准调度、精心协调,广大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志愿者披荆斩棘、披星戴月,翻来覆去的“排”、翻山越岭的“接”、翻天覆地的“干”,累计接种疫苗72858剂次,在构建全面免疫屏障的过程中跑出了渔洋“加速度”。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发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下放进驻“放管服”事项244项,协助群众代办帮办事项1078件,“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90%以上。牢固树立平安稳定责任意识,创新编制“五峰话+民法典”,纵深推进扫黑除恶,有效打击毒品犯罪,持续加强安全生产,群众安全感、幸福感稳步提升。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落实中央大政方针、省市县决策部署和镇党委工作要求,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镇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坚决纠正“四风”顽疾,政风行风持续好转。同时,统计、保密、档案、共青团、民族宗教、妇女儿童、人民武装、退役军人等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五年来,全镇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在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取得突出成效,在战贫、战疫、战灾和经济下行压力的严峻考验中,交出高分答卷,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筑牢了民生事业保障网。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离不开县委县政府、镇党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级对口支援和帮扶单位的鼎力支持,离不开全镇干群的奋力拼搏。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渔洋关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镇发展还存在诸多短板,主要体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尚不稳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完善、服务业业态不全面,农村环境不够美,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不够强,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需要高度警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依然繁重。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未来五年以更大决心、下更大气力、出更实举措,从多方面努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中共渔洋关镇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当好窗口、引领示范、打造样板”的目标要求,紧扣“世界茶旅古镇”定位和“三区三带”布局,抢抓“三高两铁”交通突破、县城建设扩容提能、乡村振兴对口帮扶三大机遇,着力构建以行政新区、渔洋老区、高铁新区为核心的城镇发展区,打造以G351茶旅融合示范带、G241乡村振兴示范带、桥蒿线现代农业示范带为重点的乡村振兴区,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加快推进“七个渔洋”建设的宏伟愿景,全力谱写全镇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新篇章。
主要奋斗目标是:围绕二○三五年远景目标,高标准高品质打造“世界茶旅古镇”,努力建成全省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乡镇、全省特色产业示范乡镇。力争到2025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2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到“十四五”末,基础设施水平、公共服务配套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实现以上目标任务,我们要综合研判各方面因素,特别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兼顾好当前与长远,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用非常之气魄、非常之力度、非常之举措,全力推动各领域项目规划落小落细,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动“速度+质量”双进位,让“实力渔洋”步伐更快。始终保持“身在大山,心向沿海”的发展视野,抢抓“宜荆荆恩”城市群发展机遇,深化区域合作,推进优势互补,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抓好新兴产业增量放大、传统产业存量焕新、特色产业体量跃升、未来产业变量突破,力争“十四五”时期全镇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同类山区县10强乡镇行列。高效推进城北工业园建设,加快一期标准化厂房建设,启动二期项目选址和规划设计,突出增加城镇就业,带动居民增收,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加工、特色农机具制造、特色民族手工业三大产业集群。加大主体培育力度,实行进规、进限、进高企业梯次培育,力争到2025年全镇3家规上工业企业申报认定为省级以上隐形冠军或科技小巨人,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8家,培育5亿元产值龙头企业1家,亿元产值企业5家,上市企业1家。用抓脱贫攻坚一样的力度抓实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突出大员上阵、专班负责,全员参与,全力突破,加强运用乡情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鼓励引导更多五峰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兴业,着力引进一批带动力强、富民强镇的大项目、好项目。同时,加大与民族工业园的协作,争取领导、部门、客商支持,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力争每年引进5000万以上投资项目4个以上。牢固树立品牌、品质、品位意识,着力打造精品产地、投资福地,壮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
(二)推动“改革+效能”双提升,让“活力渔洋”举措更实。持续优化服务、培育引擎,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店小二服务精神,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及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让创业环境更具活力、政务环境更具效率、营商环境更具吸引力。持续营造服务重点项目和企业发展的优良环境,突出效率至上,做好省市重点项目协调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协调服务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包保、工作人员主动服务等措施,及时解决项目推进和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序协调好宜张高速、宜来高速、呼南高铁等各级各类重点项目,推进好安置小区、柴埠溪谷底道路、沙埫村旅游民宿、农旅融合等一批民生改善项目,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等配套设施建设。切实加强与各级职能部门的争取汇报,各方人才资源的服务对接力度,营造优质的投资兴业、政策落地环境,赢得发展主动权。
(三)推动“城区+乡村”双融合,让“生态渔洋”底色更亮。聚焦高质量打造“世界茶旅古镇”目标,全面凸显古镇特色,加快提档升级。着力推进渔洋河流域景观治理、西南茶叶市场亮化美化、五峰精制茶厂文创园改造、茶博馆提档升级、青岗岭茶叶公园、茶空间和古茶道观光路线建设等一批融合示范项目,构建具有浓郁土家茶乡元素的山水公园。高品质谋划打造集地标性茶馆、茶雕塑、茶元素餐厅、茶旅工艺品研制、茶文化体验等特色鲜明、功能多样的茶旅古镇风情街区。聚焦“十四五”末县城人口规模力争达到10万人的目标,加快建设以县城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推进老街区和老旧小区改造,着力招引一批现代商贸企业进驻,补齐大型商圈空白,打造渔洋“不夜城”。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对主城区管辖范围内的配套设施不充足、垃圾清运不及时、营运管理不规范、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系统研究及时解决,全力保障城市容貌整洁有序,城市品味整体提升。聚焦制度管护,持续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推动村庄清洁行动由战役性向经常性转变,常态化组织村民开展“五清一改”,落实好“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垃圾处置体系运行,推动农村“厕所革命”成果巩固和普及率不断提升。切实加强规划管控,严控乱搭乱建、严惩乱占耕地,切实优化设施农业用地审批程序和日常监督机制。持续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严格落实禁鞭、禁烧秸秆工作。开展辖区项目砂石料运输扬尘治理,确保空气优良天数达到80%以上。持续压实“河长制”责任,加强镇域河流保护治理,扎实开展非法捕捞、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污染、城乡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和水源地保护等专项治理行动,坚决抓好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扎实开展落实公益林管护,执行限额采伐,严厉打击非法采伐行为。聚焦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力争5年内打造市级美丽乡村6个,省级美丽乡村3个,着力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地,打造省级红色研学旅游基地。
(四)推动“固本+振兴”双突破,让“魅力渔洋”内涵更足。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五年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持续健全长效稳固的脱贫机制。加大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三类对象”的监测力度,持续抓好产业、就业、消费、易地搬迁等后续扶持工作,落实各项兜底政策,精准帮扶低保、五保、“三留守”人员等低收入和特困群体,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现象发生。切实加强村级集体资产、扶贫项目资产的清查评估和绩效管理,大力盘活闲置场地、固定资产和市场主体活力,积极借鉴试点村级经营性收入增长模式渠道,推动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有效巩固“达标村”,培育更多“示范村”,力争3年内彻底消除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打造一批集体经济强村。切实筑牢产业振兴基础,全力优化产业布局,各村居紧扣中共渔洋关镇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的“一村一特、各富韵致”的目标定位,坚持把绿色生态资源作为发展突围的利器,加快推动好山好水孕育好产业。围绕G351茶旅融合示范带,加快推进“一茶两中”等特色主导产业提质增效,舞好“采花毛尖”龙头,新增销售规模5000万元以上茶企2家,培育新进规模茶企3家,高标准建好总投资1.5亿元的4个茶旅综合体项目,加快培育壮大10家以上优质茶业专业合作社。围绕桥蒿线现代农业示范带和G241乡村振兴示范带,大力推进“林药蜂”融合种植模式,力争5年内中药材面积达到2万亩,产值达到1亿元。加大中蜂养殖主体的培育引导,加强科技投入力度和风险应对能力,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套衔接,扩大蜜源植物种植和抚育面积,增强中蜂产业发展动力。持续擦亮“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金字招牌,大力发展精细蔬菜、精品水果等采摘观光研学一体化产业模式,规模化差异化发展高山蔬菜、精品粮油、优质水果等特色产品,新建3家以上果蔬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着力推进生态特色养殖增值增效,积极推行高品质、订单化、预售制养殖销售模式,做强一批优质、高效、安全的特色品牌。把握未来5年黄金期,抢抓武昌区、江夏区对口帮扶机遇,深化5家省直单位、3家市直单位、9家县直单位驻村帮扶对接,充分发挥帮扶单位资金、项目、市场、资源等优势,推动帮扶协作取得突破性成效。
(五)推动“保障+普惠”双改善,让“幸福渔洋”指数更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加快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时刻关注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持续提升村(社区)开展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妇女之家、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服务水平,健全农村“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对城乡低保、特困、残疾等特殊人群实行动态化管理,加强大数据比对运用,严格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让每一个困难群众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多种形式举办知识技能培训,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作用,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支持帮助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认真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教育整体水平,大力发展普惠性的学前教育、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实施“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文化惠民工程,推出一批富有渔洋特色的文艺精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掘先进典型、凡人善举,持续培育文明乡风。
(六)推动“治理+服务”双优化,让“平安渔洋”大局更稳。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疫情防控成果,落实好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的各项要求,扎实做好重点区域人员分流和环境卫生,重点强化中小学、幼儿园、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基层治理服务,继续推进“双基强化、三治融合”试点工作,持续推动“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化常态化,提升村(社区)自治能力和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深入落实全县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工作部署,全力打造智慧城镇。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工作,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和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有效化解信访积案。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机制化,严厉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非法宗教活动、危害国家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抢险救援指挥体系,强化气象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抓好应急管理、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食品药品监管、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推动“严管+厚爱”双落实,让“清廉渔洋”底线更牢。坚持把讲政治摆在首位,始终以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局,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体现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上。坚持把办实事作为根本,大力弘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之风,充分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不当“二传手”,一心抓落实,真正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坚持把敢担当作为追求,铸就一副铁肩,切实担起使命、担起责任,面对困难不惧怕,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挫折不气馁,以大担当担起大事业、推动大发展。坚持把守法纪作为底线,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在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动廉政勤政上立标杆、作表率,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对惠民资金、“三资”交易、工程建设等重要领域和关键岗位人员监督,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作风问题,自觉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全面提升政府公信力。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全面振兴重在实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当好窗口、引领示范、打造样板,以更加昂扬的状态、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举措,全面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奋力谱写渔洋关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