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2年古蔺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7-24 21:15   责任编辑:www

  2021年12月19日在古蔺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古蔺县人民政府县长赵源华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第十六届政府工作回顾五年来,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本届政府任期目标。——过去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根本,做强优势、做足特色,奠定了跨越赶超、奋进百强的坚实基础。2021年,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03亿元,是2016年的1.5倍,年均增长7.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是22016年的1.24倍,年均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3亿元,是2016年的1.6倍,年均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559元,是2016年的1.5倍,年均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985元,是2016年的1.6倍,年均增长10.1%。酱酒产业高速发展,主营业务收入连续4年破百亿,累计上缴税收82亿元;农业产业全域发展,“4+5+N”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种植基地突破70万亩,建成规模以上养殖场201个;文旅产业释放活力,新创国家4A级景区2个,高分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建材、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成势。我们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过去五年,面对全面小康的历史使命,我们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上下同心、尽锐出战,书写了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精彩篇章。五年艰苦奋斗,全县11.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消除,古蔺历史性摘掉贫困县“帽子”。回望来路,党员干部奋战一线,广大群众自立自强,社会各界鼎力支持,汇聚起脱贫奔康坚强力量。整合投入资金近150亿元,精准实施扶贫项目5307个,新建农村公路4500公里、农村供水工程4940处,完成易地扶贫搬迁9105户、危房改造16887户、农网改造207个村,广大农村地区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先后荣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明显3县等12项国家级荣誉,1个帮扶单位、4名扶贫干部获得党中央和国务院表彰。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创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古蔺奇迹!——过去五年,面对城乡建设的瓶颈制约,我们坚持以项目攻坚为抓手,谋定而动、乘势而上,绘就了人城相融、山水相依的美丽画卷。累计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33个、完成投资227.4亿元,S80古宜高速全线贯通,古金高速加快建设,赤水河农村扶贫公路建成通车,观文水库、朝门水库等骨干水利工程全面竣工,实现管道天然气“零突破”、通讯网络“全覆盖”。建成四渡赤水文化广场等72个城市提质项目,完成棚户区改造64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520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面积突破11平方公里、拓展超过四分之一,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创成国省级特色小镇6个、传统村落16个,获评省级宜居乡村83个。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取得重大成效,绿色发展亮出新成色。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夯实城乡发展基础,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实现城乡建设“量”“质”齐飞!——过去五年,面对日益增长的群众需求,我们坚持以民生优先为导向,用心用情、精准发力,办成了惠民利民、百姓称赞的大事好事。民生改善支出累计达19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6.2%。新建教辅用房50万平方米,金兰高中、东区实验学校、古蔺第四小学相继投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标准通过国家评估验收,连续12年荣获全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县4妇幼保健院新建投用,县人民医院创成“三乙”,县疾控中心创成“二甲”,全民预防保健实现全覆盖。成功举办“出彩古蔺人”“百姓大舞台”等本地特色文化惠民活动1000余次,创作《古蔺花灯》《画说四渡赤水》等文化精品。落实就业创业补助1.85亿元,实现转移就业147万人次,医保社保扩面提标,城乡低保应保尽保。“七五”普法顺利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全面提升。我们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明显、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过去五年,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坚持以作风建设为保障,廉洁从政、高效理政,凝聚了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磅礴力量。“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下放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187项,取消证明事项680项,“最多跑一次”事项覆盖率达96%。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顺利完成。法治政府建设纵深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落实。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其他各方面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854件、办复率100%。我们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干部作风持续向好,行政效能稳步提升!与此同时,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退役军人事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统计调查、应急管理、防灾减灾、人防、对台、保密、气象、消防、双拥、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5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届满之年。这一年,我们知难不言难、迎难不畏难,在极不寻常的年份取得了极不寻常的成绩。这一年,倍感振奋的是:我们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以酒业突破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5项主要经济指标提速进位,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和20亿元大关,跑出了逆势奋进、顶压前行的古蔺速度!令人感动的是:我们成功应对“8·9”“8·25”“9·12”特大暴雨灾害,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社会各界倾情相助,灾区人民坚强自救,彰显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古蔺精神!十分不易的是:我们从严从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万众一心迎挑战,众志成城战疫情,交出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古蔺答卷!值得总结的是:我们全力做好迎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以铁的作风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展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古蔺决心!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坚持优势优先,酱酒产业做强成势发展动能加快聚集。“四大产区”谋划起势,“1+1+2”招商服务专班高效运转,6家中小酒企整合重组,新包装30亿元以上项目13个。酱酒产能加快提升。郎酒5万吨露天罐区迁改、吴家沟生态酿酒区(二期)等5个项目建成投用,仙潭1.5万吨基地技改、盘龙湾生态酿酒区等9个项目加快建设,全县优质酱酒产能突破7万吨。品牌效能加快彰显。全面实施“三品战略”,积极参加进博6会、酒博会等世界级展会,荣获“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中国酱酒之乡”称号。二、突出衔接精准,乡村振兴开局有力返贫防线更“牢”。持续深化“四级包保”,动态锁定监测对象,稳定消除498户监测户返贫致贫风险;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开发公益性岗位4200个,带动11.7万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富民产业更“旺”。粮食产量35.2万吨,出栏生猪62万头、肉牛5.8万头,巩固发展甜橙20.7万亩、猕猴桃5.5万亩,带动16万名群众致富增收,创成全省高标准农田整区域推进示范县,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66亿元。乡村建设更“快”。新建燃气管网150公里、5G基站120个,完成农网改造16个村、供水工程管护200处,创成市级以上乡村振兴先进乡镇1个、示范村4个。基层活力更“强”。扶贫资产清理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实现全覆盖,创成国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4个,郎酒股份公司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三、致力绿色发展,城乡面貌更加靓丽城市发展赋能提质。中心城区详细规划加快推进,“一轴两心四片”空间布局初步形成;蔺州大道(一期)建成通车,滨河路棚户区改造全面完成,墨宝寺农贸市场竣工投用,老旧小区改造1500户,府河新城(二期)等7个房地产项目加快建设;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试点推行,市政设施完好率保持95%以上,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城镇建设加力加速。完成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片区划分,7空间布局更加优化;茅溪28°水口坊(二期)全面完工,双沙天澜锦谷(一期)、太平首府加快建设;天宝峰至复陶绕场公路建成投用,二郎、茅溪成功入围省级百强中心镇候选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累计投入2.3亿元,实施环保项目13个,县城污水处理厂(三期)全面竣工,新建高台位垃圾库212座、垃圾中转站9座;关闭小水电站22座,完成工矿废弃地复垦1676亩,整治炼磺区废弃渣堆74.6万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8%,饮用水源达标率和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四、聚焦重点发力,改革开放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提质优化。实施“跨省通办”,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助企融资60亿元;严格落实惠企利企政策,减税降费4.2亿元,新增“四上企业”46户,实现民间投资63亿元。开放合作再拓空间。争取到位上级各类财政资金47亿元,成功引进省外国内资金42亿元,古仁高速、泸古高速完成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4家企业入驻泸州国家高新区古蔺异地扶贫产业园。重点改革纵深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改革红利持续释放;财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税收占比高达85%;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入实施,政府隐性债务有序化解。五、着眼民生民计,幸福指数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第五幼儿园等4所公办幼儿园建成投用,高考本科上线2099人,203名本土培养学子考入清华、北大等“双8一流”名校;县人民医院新院区主体封顶,鸣兴精神病专科医院等项目有序推进,完成全民预防保健体检25.6万人,地氟病危害全面消除;获评“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川省健身球操之乡”。社会保障持续加强。稳岗就业深入实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分别达96.5%、98.2%,医保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全省推广。社会环境和谐稳定。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乡镇(街道)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一村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箭竹乡富强村创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8·14”椒园镇回营小学滑坡避险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极为特殊、极其艰难、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化危为机、加力加劲、自我超越的五年。五年来,古蔺人民以非凡的胆略和气魄,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办好了一批惠民生、增福祉的实事,攻克了一批除痛点、疏堵点的难事,在古蔺改革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每一位亲身经历这段峥嵘岁月、并为之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干部群众,都有理由为之振奋、为之骄傲、为之自豪!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奋斗历程充满艰辛,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国家开发银行、省检察院以及浙江省常山县、青田县等各级帮扶单位倾情帮助的结果,是历届县政府班子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9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县各族人民、工商联、人民团体、党外人士、驻蔺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关心、支持、参与古蔺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古蔺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还不充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任务十分艰巨;外联内畅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还有薄弱环节;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良性互动的体制亟待健全。对此,我们一定坚持问题导向,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更严作风补齐短板弱项,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今后五年,是古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综观发展形势,古蔺正处于跨越发展的机遇期、转型期和黄金期。经过历届班子的探索和实践,古蔺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产业支撑更加强劲,全县上下追赶跨越的氛围更加浓厚。我们要放眼全局、统筹谋划,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在新一轮发展中奠定良好基础、积蓄强大动力,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古蔺新征程。10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全力实施市委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高品质生活“八大工程”,认真落实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生态立县、酒业强县、农旅富民”三大战略,科学构建“一带四区”战略布局,聚力“八大攻坚”、建设“八个古蔺”,全力做强泸州“南翼”发展核心支撑,确保实现“三个走在前列、五个显著提升”,高质量建成西部百强县,奋力进军全国百强县。到2026年,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实现“三个翻番”,即:经济总量翻一番、冲刺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全口径税收收入翻一番、超过1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翻一番、突破50亿元,跃居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聚焦六个方面,一以贯之抓落实:——聚焦乡村振兴,在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中谱写共同富裕篇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重要论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举全县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古蔺”,创成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到202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聚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加大就业和产业帮扶力度,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聚力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新建高标准农田40万亩,巩固提升“4+5+N”农业特色产业,培育肉牛、生猪、中药材3个百亿产业,打造“1+4+9+7”四级现代农业园区,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聚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成农村公路3000公里以上,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8%以上、卫生厕所覆盖率100%、垃圾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100%;写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科学构建“村级片区—中心村”体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聚焦富民强县,在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中厚植区域竞争实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重要论述,坚持把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全力做足特色、彰显优势,建设以优质酱酒为重点的优势产业发展带,实现“千亿产业、千亿项目、百亿税收”目标。以培育二郎、茅溪、太平、永乐4个全国领先的优质酱酒产区为引领,做强“实力古蔺”产业支撑。推动郎酒上市发展,助推仙潭、川酒、金美做大做强,健全种植、酿造、商贸、文旅于一体的酒业链。以“红色文化、酱酒文化、生态文化”三大品牌为依托,描绘“多彩古蔺”美丽画卷,协同打造以“四渡赤水”为重点的红色文化传承带、以山地避暑康养为重点的生态价值实现旅居带,加快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古蔺部分,创建四渡赤水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荆老林国家级旅游12度假区,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四川省天府旅游名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强东城产业园区,有序推动风力、光伏等新能源开发,建成龙山“一园三区”建材产业园区,打造成渝地区优质建材供应基地。——聚焦城乡融合,在构建撤县设市格局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增强城市宜居性,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要论述,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四生”空间,全力建设“便捷古蔺”“品质古蔺”,着力构建“一核两区五中心多节点”现代城镇体系,创成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到2026年,县城建成区面积突破15平方公里。实施“基础补短”攻坚行动,建成投用古金高速,加快建设古仁高速、泸古高速、古蔺(大村)至遵义铁路,打通G352古蔺段、S555金兰至椒园、永乐至二郎等交通干线,开工建设郎酒机场,大力实施乡村客运“金通工程”,积极参与汉中至百色高速铁路前期工作;竣工投用观口水库等8个重点水利项目,实现城镇管道天然气、5G网络全覆盖。实施“小县优城”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统筹新城开发、旧城更新,同城化建设彰德、金兰、永乐、德耀,打造金兰、永乐产城一体化新城区,打通蔺州大道、兰西大道、同城大道、城北环线,实施县城三水厂等配套工程,推行“三精三智”城市管理,创成全省“小县优城”试点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实施“美丽小镇”建设行动,加快发展五大区域中心镇,联动发展特色镇,创成全国百强镇1个、国省级特色小镇7个、省级百强中心镇4个,建13成“美丽小镇”10个。——聚焦绿色引领,在拓展和谐共生路径中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重要论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绿色古蔺”,高质量建成乌蒙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验区,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四控一防”措施,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9%以上、跻身全省前列;强力推进流域综合治理,确保赤水河(古蔺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古蔺河水质稳定保持Ⅲ类,协同推动赤水河建成具有全国示范价值的美丽河湖;大力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综合治理矿山尾矿库污染,保持土壤环境总体稳定。全面发展生态经济,建立健全“五大机制”,培育“两山银行”“两山公司”,布局生态利用型、赋能型、影响型产业,探索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实现GDP和GEP同步较快增长。——聚焦改革开放,在健全优质服务体系中释放跨越赶超动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开放的最大优势谋求更大发展空间”重要论述,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最大限度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全面彰显“活力古蔺”魅力,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深化重点改革增动力,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健全国有企14业运营管理体制;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推动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权责对等的财政体制;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打破行政区域限制,科学构建“一带四区”战略布局,打造有机融合、一体发展的蔺郎经济带,建成东部优质酱酒拓展经济区、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区、中部绿色转型发展经济区、南部农旅融合发展经济区。扩大对外开放强实力,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深化东西部协作,加快飞地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古蔺经开区扩区调位、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添活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强化普惠金融服务,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打造川南黔北审批流程最简、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之地。——聚焦民生改善,在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中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实施“民心守护”工程,投入260亿元以上,全力以赴打造“幸福古蔺”,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弱有所扶、老有所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集团化发展,新改建幼儿园、中小学校26所,推动古蔺中学创成省级引领性示范普通高中、金兰高中创成省级特色办学普通高中,建成古蔺职教中心、争创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打造川南黔北高品质教育示范县。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争创“三甲”,15建成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6个,创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省级中医药产业发展重点县。深入实施“文化惠民”“体育惠民”工程,建成一批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体育场。支持少数民族聚居地建设特色民族村寨,深入挖掘民俗文化,争创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健全完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和城乡基层治理,深入推进依法治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2022年工作安排2022年,是我县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梦想与辉煌同在。我们要聚焦新目标、拿出实举措、展现硬作风,奋力推动新一届县政府开好局、起好步。202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围绕2022年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抓好发展改革“四件大事”发展是第一要务,改革是制胜法宝。我们将始终坚持在推动发展上求实效,在改革创新上显作为,奋力向人民群众交出满意16答卷!一、突出农业农村提质提效,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突破在巩固成效上出实招。持续推行“四级包保”责任制,整合国家开发银行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等资源,确保做到“四个不摘”。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规范扶贫资产管理,巩固提升扶贫车间15个、脱贫产业园218个,带动脱贫户持续稳定增收。支持二郎镇率先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村3个。创成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3个。在农业发展上做文章。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加快高标准农田整区域推进示范县项目,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粮食产量稳定35万吨以上;加快巨星、新希望生猪养殖项目建设,带动生猪出栏突破70万头;推动古蔺肉牛现代农业园区市场化运作,带动肉牛出栏8万头。发展高粱15万亩、中药材1万亩,巩固提升甜橙10万亩、猕猴桃2万亩,示范打造稻鱼共生基地1万亩,创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新建烘干仓储保鲜冷链设施10座,启动东城畜禽屠宰精深加工项目;新增“三品一标”10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示范社5个,健全蔺州全媒体数字营销体系,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5%以上。在乡村建设上铆足劲。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管护农村供水工程36处,整治河道15公里、病险水库174座,完成31个村农网改造。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改造农村户厕2000个,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98%,打造省级宜居乡村3个。开展抵押土地经营权融资试点,实施乡风文明行动,创成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1个、示范村4个,争创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显著县。在文旅融合上见成效。以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带为引领,启动创建四渡赤水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成投用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四渡赤水分院古蔺校区,启动红色旅游基础设施项目、长征文化长廊建设,打造赤水河红色旅游文化圣地。围绕建设生态价值实现旅居带,有序开发黄荆金鱼溪、茅溪两江沟生态康养基地,大力发展特色民宿、观光采摘、精品农家乐。厚植全域旅游支撑,建成投用箭竹至双沙、黄荆至界牌旅游公路,全面推动S317红色旅游示范公路、太平至二郎沿线风貌整体提升工程,打造县城旅游集散中心和大数据平台。创成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创建四川省天府旅游名县。二、突出酱酒产业做优做强,推动县域经济迈上新台阶全力以赴扩产能。实施酱酒优势产业发展带示范项目,完成吴家沟基地技改(二期)、盘龙湾基地技改(二期)、金美酒业扩能技改(一期)、郎酒临河车间技改,加快推进仙潭1.5万吨基地技改项目,开工建设川酒酱酒扩能技改(三期)、二郎沙滩酱酒基地等项目,有序推进太平唐家沟、煌家沟等项目前期工作。精准施策优产区。深度开发优质酱酒“四大产区”,加快推进18“十大项目”,启动建设酱酒产业孵化园,助推以郎酒为引领的“1+3+N”酒企梯度发展。提升产区标准化水平,深入实施“三品战略”,支持酒类企业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专利申报和利用。规范产区市场环境,坚决淘汰低效无序产能。强化产区推介,支持建设品鉴体验中心,打造“古蔺酱酒”IP,擦亮“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中国酱酒之乡”品牌。多措并举强招引。优化酱酒产业扶持政策,深化“1+1+2”招商服务机制,全面提升招引质效。紧盯酒类行业头部企业和业内外优势资本,聚焦酒类重点招商项目,大力开展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协会招商,积极参加进博会、酒博会等大型展会活动。打造一站式审批平台,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实现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见效。三、突出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推动城乡环境展现新面貌扩容提质建公园城市。高品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中心城区详细规划,完成城镇全要素提升方案编制,探索建立“多规合一”服务平台,有效提升城市规划前瞻性、实用性。拓展城市骨架,完成同城大道可行性研究,启动建设蔺州大道(二期),建成蔺州大道1至3号支线,加快建设西区路网工程。提升城市品质,有序推进齐安宫、望城路、墨宝寺(四期)棚户区改造,全面完成天立一期等39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城区供水体系提升工程,启动打造酱酒特色街区,有效激活府河金街商圈经济。强化城市管理,大力推行“街长制”,探索建立“一体化”数字监管平台,19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强基补短塑美丽小镇。坚持“人、产、镇”融合发展,统筹“六网”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培育壮大五大区域中心镇,联动发展特色镇。全力推进郎酒特色小镇建设,推动二郎、茅溪创成省级百强中心镇。打通叙古高速二郎互通、太平古镇快速通道,建成龙山场镇新区大道、双沙胜利大道,完成石丹路、仙潭绕厂公路改建;启动二郎红花苑(四期)、双沙天澜锦谷(二期)建设,打造二郎镇特色街区、双沙镇红军街。生态优先绘绿色画卷。坚决落实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严格执行河湖长制,认真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古蔺河综合治理,启动建设古蔺河绿色廊道,确保古蔺河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提升酒企废水处理能力,加快建设永乐酱酒集中生产区、茅溪九坝片区、二郎沙滩片区、太平片区、马蹄片区酱酒废水处理厂;规范运行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启动赤水河左岸古蔺段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开展赤水河流域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强化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加强采煤沉陷区、露天开采区生态修复,治理水土流失20平方公里。科学高效发展生态经济,全面加强资源保护,不断增强碳汇能力;充分发挥“两山学院”引领作用,加快培育生态产品市场经营主体,大力开展生态资源调查,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启动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四、突出改革开放扩点扩面,推动创新驱动释放新活力20让对外开放有力度。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等机遇,深化毗邻区县融合互动,打造泸州“南翼”开放合作桥头堡。加快古金高速建设,推动古仁高速、泸古高速、美酒河特大桥破土动工,开展古蔺(大村)至遵义铁路、郎酒机场前期工作,持续畅通对外通道。大力实施人才聚集计划,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筑牢科技人才支撑。让招商引资见广度。深化“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常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强政银企沟通协调,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四上企业”60户。坚持招大引强,借助西博会、农博会、侨博会等平台,深度对接百强企业、行业龙头,力争引进到位省外国内资金突破100亿元。让改革创新显深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摸清国有资产家底,合理配置资源,扩大资产规模,推动国企实体化运营、市场化运作。深化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县乡事权、财权和支出责任。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经开区实体化运行。让项目攻坚增强度。坚持“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实施重点项目175个、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竣工投用川铁集团新材料产业协同(一期)等36个项目,加快推进郎酒酒歌广场等11个项目,开工建设皇华风力发电场等78个项目,快速推进金龙水库等50个项目前期工作。全力开展“五争”工作,争取到位亿元以上项目30个、财政资金40亿元以上;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争取融资授信40亿元以上,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000亩以上、节余周转指标1800亩以上。第二、以人民幸福为己任,持续夯实民生福祉“三重保障”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是社会和谐之本。我们将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幸福蔺州“十大民生工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一、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更加均衡全力改善办学条件。投入6.7亿元以上,新改建一批学校,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建成凤凰城幼儿园、皇华镇中心幼儿园、黄荆镇中心幼儿园、双沙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建成投用古蔺县实验小学,完成金兰高中、复陶中学、崇文中学、永乐中学改扩建,启动古蔺一小、交通小学改扩建和古蔺职教中心建设,新增学位3000个以上。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推进集团化办学,探索校长职级改革,推行教师“县管校聘”、学校“经费包干”,持续增强发展动力。落实“双减”政策,坚持“五育并举”,实施“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养工程,着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打造一批优质学校,推动蔺阳中学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古蔺县实验学校创建省级义务教育办学管理标准学校、古蔺职高创成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古蔺第四幼儿园创成省级示范幼儿园,建成大村职业教育实践基地。二、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更加优质22夯实医疗卫生基础。建成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投用县中医医院门诊综合大楼、鸣兴精神病专科医院,打造茅溪、二郎、双沙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扎实开展县域医共体试点,加强远程医疗协作,建立区域医疗专科联盟。推动县人民医院争创“三甲”、县中医医院创成“三乙”,启动二郎中心卫生院、太平中心卫生院“二乙”创建。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实施城市医疗集团共建行动,培育引进专业医学人才100人以上,实施基层卫生人员能力提升行动、培训400人以上,创成省级重点专科3个、市级重点专科3个。纵深推进“三医联动”,实施公立医院薪酬制改革,建设“互联网医院”。加快老年病房建设,县域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率达50%以上。完成婴幼儿健康管理3万人次、全民预防保健23万人。深入实施“五名战略”,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启动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三、促进民生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就业创业“提质”。落实就业创业政策,竣工投运双创孵化基地(一期),招引入驻企业7家以上,提供就近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抓实重点群体就业,开展劳动技能培训1250人次以上,开发公益性岗位1500个以上;积极组织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等活动,带动转移就业29万人以上。大力实施“春风行动”,常态开展欠薪整治,切实提升农民工就业服务保障水平。23养老服务“升级”。启动全县养老规划编制,加快构建“1+5+N”养老服务体系。建成投用古蔺老年养护院、彰德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新增床位550个。探索设立5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特困老人提供集中管理服务。以二郎敬老院“公建民营+智慧养老”为试点,有序推进全域养老改革,完善特困老人医疗护理保障机制,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社会保障“扩面”。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保持98%、96%以上。健全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筑牢民生保障基础。大力实施助残工程,加快启动残疾人康复中心、托养中心建设,不断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深入开展“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行动,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第三、以社会和谐为前提,牢牢守住安全稳定“三条底线”安全是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头等大事。我们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营造高质量发展良好环境!一、从严从实织牢疫情防控网络。压紧压实“四方责任”,精准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强化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将疫情风险降到最低。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完善防疫物资轮换机制,储备集中隔离房间1380间,增强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建成核酸检测方舱实验室和二郎实验室,提升疾控中心核酸检测能力。有序推进新24冠病毒疫苗接种,构建全民免疫屏障。二、从严从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化清单制管理,强化联动执法,扎实抓好煤矿、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深入推进“林长制”,巩固深化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成果,新建防火通道55公里。夯实安全基层基础,建成太平中心消防站点,完成白沙河防洪治理工程,实施地灾治理项目5个,新建安保工程50公里,创成安全标准化企业5家。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打造“一专多能”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严格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健全完善化债项目库,化解债务存量,严控债务增量;持续开展非法集资专项整治,全力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三、从严从实营造安宁社会环境。常态开展扫黑除恶,打好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民转刑案件防范力度,高效运行“135”快速反应机制,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扎实开展“法律八进”,积极营造全民知法守法浓厚氛围。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构建社会网格化管理体系,强化县乡村三级治理联动,巩固提升“六无”平安村建设成效,建成智慧平安小区10个。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推进“最多访一次”,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同时,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25建设,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工作。积极发展妇女儿童、青少年等社会事业,不断推动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统计调查、人防、保密、对台、气象、消防、双拥、档案、地方志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各位代表!高质量发展使命在前,人民期盼重任在肩,我们将从学习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谋事中求发展、干事中树形象、成事中赢民心,全力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全面加强政治建设。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全面加强法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切实加强审计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加强廉政建设。坚定不移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26反腐败斗争,勇敢面对“四大考验”、坚决战胜“四种危险”,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先进本色。坚持过紧日子,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资产,强化财政预决算刚性约束,严控一般性支出、压减“三公经费”,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毫不松懈纠治“四风”,持续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弘扬“马上就办”工作作风,拿成果说话、以实绩交卷。坚持创新落实,健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机制,完善全程可量化考核体系,让广大干部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时不我待的赶考心态、永不懈怠的拼搏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励精图治,为高质量建成西部百强县、奋力进军全国百强县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27附件12022年十件民生实事1.实现古蔺县实验小学开班招生,建成凤凰城幼儿园、皇华镇中心幼儿园、黄荆镇中心幼儿园、双沙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完成金兰高中、复陶中学、崇文中学、永乐中学改扩建,新增学位3000个以上。2.建成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及茅溪、二郎、双沙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投用县中医医院门诊综合大楼。3.新建古蔺河(保安桥至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段)滨河步道4公里,配套建设截污干管、绿化景观等工程。4.投用县城污水处理厂(三期),新建县城雨污分流管网42公里。5.完成39个老旧小区改造。6.完成111户446人搬迁脱贫村剩余掉边掉角农户搬迁入住。7.开通德耀、大寨、箭竹3个乡镇管道天然气。8.建成叙古高速二郎互通,竣工投用箭竹至双沙、黄荆至界牌旅游公路,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9.完成31个村农网改造、大村沙田110kV变电站扩建,新建5G网络基站80个,建成投用丹桂、马蹄、永乐3个乡镇(街道)35kV变电站。2810.建成投用古蔺老年养护院、彰德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新增床位550个。29附件2名词解释1.“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2.“4+5+N”农业特色产业:甜橙、猕猴桃、肉牛、丫杈猪“四大农业特色产业”,中药材、高粱、烤烟、茶叶、土鸡“五大传统优势农业”和N个精品农业产业。3.“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4.“最多跑一次”: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政务服务模式创新,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实现少跑、最多跑一次甚至不跑。5.“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6.“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7.“四大产区”:二郎、茅溪、太平、永乐4个优质酱酒产区。8.“1+1+2”招商服务专班:由1名县级领导、1名科级领导、2名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专职从事酒类企业服务、招引、项目落地相关工作。9.“三品战略”:品质、品牌、品味三大战略。10.“四级包保”:县级领导包乡、科级领导包村、党员干部包30组和一般干部包户的脱贫帮扶机制。11.“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12.“一轴两心四片”空间布局:“一轴”即依托古宜高速、同城大道、G352和古蔺河等形成的东西向贯穿中心城区的城市发展轴;“两心”即城市东区的老城商业服务中心和城市西区的现代综合服务中心;“四片”即主城区的城市东区和西区以及金兰片区和永乐片区。13.“跨省通办”:群众可在各地区申办规定范围内的高频政务服务,无需往返出生地或户籍地,即可实现跨省政务事项受理、信息后台审核、邮寄送达。14.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工业延链强链补链行动、服务业提质增效行动、乡村全面振兴行动、城市有机更新行动、交通物流枢纽构建行动、改革创新突破行动、开放合作提升行动、酒城人才聚集行动。15.高品质生活“八大工程”:富民增收工程、教育提质工程、全民健康工程、社会保障工程、文化涵养工程、生态惠民工程、社会治理工程、民心守护工程。16.“一带四区”战略布局:构建有机融合、一体发展的蔺郎经济带,建成东部优质酱酒拓展经济区、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区、中部绿色转型发展经济区、南部农旅融合发展经济区。17.“八大攻坚”:乡村振兴攻坚、酒业强县攻坚、文旅融合攻坚、城镇提质攻坚、基础建设攻坚、民生改善攻坚、生态环保攻坚、改革开放攻坚。18.“八个古蔺”:美丽古蔺、实力古蔺、多彩古蔺、品质古蔺、便捷古蔺、幸福古蔺、绿色古蔺、活力古蔺。19.“南翼”:泸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一体两翼”战略,“南翼”即以叙永、古蔺为主体的功能区。20.“三个走在前列、五个显著提升”:三个走在前列,即经济综合实力走在全省前列、特色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五个显著提升,即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节点城市功能显著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显著提升。21.“1+4+9+7”四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9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22.“一园三区”建材产业园区:龙山建材产业园,龙山建材集中加工区、鱼化大理石加工区、石屏大理石加工区。23.“四生”空间:生态、生产、生活、生命空间。24.“一核两区五中心多节点”:以彰德主城区为核心、金兰和永乐新城区为骨干、五大区域中心镇为支撑、重要节点镇为基础。25.“金通工程”:对既有乡镇及建制村客运服务的一项提质升级工程,以统一乡村客运标识、招呼站(牌)、车辆外观和从业人员管理为抓手,建设美丽清新、安全绿色、便捷优质、精细管32理的乡村客运服务体系。26.“三精三智”:“三精”即精品、精致、精细,“三智”即智能、智慧、智联。27.“四控一防”:压煤、抑尘、治车、控秸和防重污染天气。28.“五大机制”:生态产品调查监测、供需对接、开发经营、价值核算、保护补偿五大机制。29.“两山银行”:将山、水、林、田、湖、草等碎片化资源资产进行摸底、整合、确权、评估,并进行市场化交易的平台,是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载体。30.“两山公司”:生态项目收储、评估和交易服务平台。31.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指一个地区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总和,包括提供的物质产品以及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及其所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的综合性指标。32.“一枚印章管审批”:通过行政许可权改革,实现一个机构管审批、一枚印章发证照、一个大厅办成事,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便捷服务。33.“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34.“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35.“十大项目”:郎酒集团系列扩能项目、二郎沙滩奢香酒业33扩能项目、古郎洞酒庄项目、茅溪九坝项目、茅溪天富项目、仙潭1.5万吨基地技改项目、美酒河酒业技改扩能项目、太平煌家沟项目、永乐金美酒业技改扩能项目、川酱公司扩能项目(三期)。36.“1+3+N”酒企:1即郎酒集团,3即仙潭酒业、川酒酱酒、金美酒业,N即多个中小酒企。37.“古蔺酱酒”IP:古蔺酱酒地标文化品牌。38.“多规合一”: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全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39.“街长制”:将各片区按路段划分为若干道路网格,由街道居委会主任担任道路管理街长,负责道路沿线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项制度。40.“六网”:路网、水网、电网、地下管网、油气网、互联网。41.“一网通办”: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通过规范网上办事标准、优化网上办事流程、搭建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总门户、整合政府服务数据资源、完善配套制度等措施,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推动企业群众办事线上只登录一次即可全网通办。42.“一窗通办”:一个部门的所有审批事项整合为一个综合窗口或多个部门整合为一个综合窗口,并分类设置综合窗口。前台统一收件、受理审核、按责分办、统一窗口出件。后台分类审批与综合窗口对接,实现企业和群众到现场办理事项“只到一窗”。3443.“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做到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44.“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四类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45.“亩均论英雄”:以提高“亩产效益”为核心,围绕节约集约用地、节能降耗减排等重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6.“五争”:向上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争平台、争试点。47.幸福蔺州“十大民生工程”:教育教学提质工程、卫生健康补短工程、社会保障阳光工程、就业创业促进工程、城乡基础改善工程、安全住房保障工程、用水保障和污水处理提升工程、城乡道路畅通工程、平安古蔺建设工程、政务服务便民工程。48.“县管校聘”:县管编制,校聘教师。49.“经费包干”:按照学生人数测算教师人数,按照教师人数测算经费。50.“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51.“五育并举”: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52.“三医联动”:医保体制、卫生体制与药品流通体制联动改革。3553.“五名战略”:名院、名科、名医、名药、名县。54.“1+5+N”养老服务体系:在城区建成1个集老年大学、失能照护等为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逐步建成二郎、茅溪、双沙、龙山、黄荆5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同步在有条件的村(社区)建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55.“135”快速反应机制:在县城主城区,接报涉恐涉暴袭击和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等重特大警情时,街面定点执勤力量快速反应,实现重点部位1分钟、中心城区3分钟、其他城区5分钟到达现场进行处置。56.“治重化积”: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57.“法律八进”: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宗教场所。58.“六无”平安村:无黑恶、无毒害、无邪教、无命案、无重大公共安全事故、无群体性案件的村(社区)。59.“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60.“八项本领”: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61.“七种能力”: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