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2年石渠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7-26 20:50   责任编辑:www

  在石渠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泽

  2021年12月15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五年工作回顾

  十三届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信心、聚力攻坚、全力落实、真抓实干,办成了很多事关石渠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的大事,建成了很多打基础、攒后劲、利长远的重大工程项目,全县呈现出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五年奋力拼搏,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56亿元,同比增长2.6%,是2016年的1.9倍,年均增速6.7%;人均GDP达到19012元,同比增长1.2%,是2016年的1.8倍,年均增速5.3%;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006万元,是2016年的1.0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803元,同比增长4.4%,是2016年的1.3倍,年均增长7.6%;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902元,同比增长9.2%,是2016年的1.5倍,年均增长11.1%;三大产业结构比由2016年的42.5∶2.8∶54.7调整为2020年的32.4:8:59.6,第二、三产业对全县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越来越大;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78亿元,是2016年的1.1倍,年均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99亿元,是2016年的1.3倍,年均增长7.9%。五年内,新增企业193家,新增注册资本17.4亿元,登记注册内资企业达到548家。

  五年攻坚克难,重点工作同步推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整合涉农资金31.72亿元,强力推进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4亿元,实施6308户农村危房改造和涉藏地区新居建设;投入6.93亿元,建成56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3429户12099人搬入新房;发放农户小额贷款4.1亿元,8216条脱贫攻坚问题销号清零,5691户25507名贫困人口11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脱贫攻坚实现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兜底措施全面落实、产业发展提档升级,群众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三,获得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五个好”评价。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制定并大力宣传《甘孜州石渠县重要生态系统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草原管理规则》《野生中藏药材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政策措施,群众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的自觉意识越来越强;完成91.4万亩网围栏建设,人工种草23.8万亩,退化草地治理3万亩,天然草原改良22万亩,鼠虫害防治533万亩;投入1.6亿元完成划区轮牧围栏、退耕还林及造林绿化等530.7万亩;完成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809亩,投入905万元完成呷依、长须干玛等6个乡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环境治理逐步提升,常态化治理城区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等乱象,清理生活、建筑垃圾500余吨,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7件;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新(改)建城乡公厕148座;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河长体系,224名县乡村河长巡河7.3万余次,整改倾倒河道垃圾等问题71个,清理河道垃圾700余吨、疏浚河道38.5公里;大气环境质量、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江河水质均达到国家Ⅰ级标准,位列省州前茅。

  五年整体提升,农牧产业不断增强。投入2.6亿元建设并成功创建省三星级石渠县现代蔬菜农业产业园区;完成青藏药谷“万亩中藏药材”等特色农牧产业基地建设;投入4.89亿元打造现代畜牧业产业园区。粮食播种面积21.8万亩,总产量达3.8万吨;各类牲畜存栏44.83万头(只、匹),完成牦牛、绵羊选育、改良3.95万头(只);投入3127万元建成生态旅游、中藏药业等51个富民项目;投资1215万元建成大黄加工厂及配套设施,建成3100亩人工饲草、天然草地改良基地;依托对口支援平台的技术资源优势,开发推广枸杞原浆、石渠白菌酱油等32种产品,申报认证“三品一标”农畜产品18个,藏系绵羊、石渠白菌等4类产品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五年奋力推进,城乡面貌不断改变。投入39.6亿元完成“做强县城”“做优乡镇”“做美村寨”等47个项目;投入28.08亿元创建国、省级传统村落11个、解决1万余户干部群众住房问题;改造人行道4.99万平方米,埋设排水管道6公里,完成县城自来水厂供水能力提升工程。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大力整治乱占耕地现象,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1580亩,5.86万亩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投资5800余万元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项目27个。投入25亿元,建成通乡油路、通村硬化路3922公里;建成农村客运站点4个,农村公路实现2个100%,成功创建全省第五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县交通运输局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投资3.7亿元建成深水井、压水井2167眼,有效解决了9万余名群众的饮水安全;投入7843.8万元建成7个防洪治理工程。建成298个4G基站、19个5G基站。

  五年改革创新,发展活力不断提升。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现有政府工作部门27个,机构职能体系更加完善,政府运行更加高效;扎实推进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完成麻呷乡撤乡并镇工作,减少行政村5个;“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大力推进“一卡通”改革,累计发放各类惠民资金16.03亿元,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实现网上办理全流程、全区域、全业务、全类型、全覆盖,办理时限压缩60%以上,涉税事项网办率提升到96%。

  五年倾心为民,群众福祉持续增进。一是社会保障日趋完善,投入18.3亿元完成省州民生实事150件;及时兑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补助资金,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9 %以上;受理农民工工资信访案件180起,追回农民工工资1830万元;招录引进专业技术人才425人,投入2501万元开展技能培训5762人次,开发各类公益岗位2776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就业形势稳中有进。二是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投入5.16亿元,扩建县第二完全小学教学楼及学生宿舍、新建洛须九年一贯制学校等项目;投入2.59亿元实施“三免一补”,做到了“应免尽免、应补尽补”;为11659名困难学生兑现教育资助资金1659万元,通过特岗、免费师范生等方式增加65名教师,培训教师3537人(次);出台《石渠县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教师队伍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五年来在校生增加8137名,藏语文教学名列全州前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三是卫生事业不断巩固,统筹推进县级医疗卫生单位达标升级,县人民医院、县藏医院成功创建“二甲”,招聘医护人员81人;投入1.03亿元实施医疗卫生保障项目12个,卫生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投入1100余万元用于医疗单位药物采购,群众日常用药得到基本保障;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建成特色藏医药浴康复中心和藏药制剂室,中藏医药有序推进。四是包虫病防治成效明显,按照“两抓四管六结合”石渠模式,投入逾6.5亿元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解决89个定居点的饮水安全深水机井、自流饮水760处,全县包虫病人群患病率从2012年12.09%下降到2020年5.76%;筛查包虫病89432人次,人群筛查率99.01%,确诊患者6453人,接受药物治疗4745例,药物治疗率达99.92%,规范治疗管理达93.15%;建成306个犬粪无害化处理池,规范处置染疫及疑似染疫犬4.12万只,综合防治试点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终期评估验收。五是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坚决扛起“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责任,严格执行省州疫情防控措施,加强防疫物资储备,实现“零感染、零传播”目标,筑牢了群众生命安全屏障。六是文化旅游深入推进,成功举办石刻科考、岩画论坛等活动,“守望地球—野外科研志愿者基地”落户石渠;建立完善文物档案928处(件),确定麻达寺等25处省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成功申报5个国家4A级景区、31项州级非遗项目、9名州级非遗传承人;探索高寒特色文化旅游等发展新路径,累计接待游客28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03亿元。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净网”专项行动,着力净化文化市场环境。

  五年创新管理,社会大局持续向好。一是社会治理扎实有效,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持续巩固寺庙分类管理达标升级成果、“五二三”等学教活动,寺庙水、电、路、通信、民管会待遇等得到有效解决;出台《露天宗教造像管理办法》,率先完成10处露天宗教造像治理工作,整治经幡乱挂现象204处。按照“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原则,成功侦破“4.12”黑社会性质组织专案,依法判决18人,扫黑除恶取得新成效;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23起,开展治安乱点整治行动,收缴非法枪支851支、子弹5915发、炸药125公斤、雷管1557枚,侦破省厅挂牌督办案件6件;开启法律援助便捷通道,建成法律援助服务中心2个,聘请161个村法律顾问,完成法律援助咨询服务1000余人(次);各级调委会调解各类纠纷40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县调委会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七五”普法顺利通过州级验收,“八五”普法有序推进。二是应急管理能力不断完善,持续推进防灾减灾、地灾防汛工作,组建乡镇、村群众义务扑火队2353人,投入788万元购置救灾物资、应急救援装备,投入140万元建成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全灾种应急救援力量得到提升;开展重点时段安全隐患排查,消除交通、地质灾害等隐患2万余起,查处非法违法行为1500余起,关闭取缔违规非法生产经营单位2家,停业整顿3家,打非治违成效显著;全面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十个方案”“四项清单”,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三是食品安全得到保障,开展专项执法检查480次,食品安全排查整治立案29起已全部结案,没收销毁“三无”食品8.9吨,食品市场秩序更加规范,食品质量得到提升,食品安全状况得到好转。

  五年自我革新,政府效能全面提高。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等活动,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建议和提案的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

  各位代表!奋斗伴随艰辛,收获凝结汗水!五年探索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切体会到:只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就一定能够形成强大合力;只要我们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凝聚起石渠腾飞的磅礴动力;只要我们锚定目标任务,就一定能够开创出石渠发展新局面;只要我们始终秉持“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的工作态度,就一定能够谱写新时代现代化石渠建设的壮丽篇章!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各对口支援帮扶单位,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县武警官兵、政法干警以及所有关心支持石渠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一年来,我们紧扣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州委“12346”总体工作格局和县委“12345”发展思路,充分履行政府职责,紧紧依靠全县人民,抢抓重大发展机遇,沉着应对风险挑战,统筹推进各项工作。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下同)完成 20.52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0.61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56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4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亿元,工业增长率达到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74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244元,圆满完成预定目标。

  一年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抓项目、促投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坚持落实重点项目“五个一”推进机制,采取动态管理、跟踪督办、限时办结等措施,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和管理;投资11.9亿元新续建项目62个;投资1.5亿元实施州级重点项目6个;落实财政衔接资金1.69亿元实施产业发展等86个项目;中央预算内下达“十四五”涉藏项目6个,总投资2.6亿元;编制完成《石渠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储备项目417个,总投资716亿元。

  抓机遇、抢先机,夯实农牧产业基础。一是投入1500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5000亩;连片开发粮蔬种植基地600亩、高原特色产业基地1.6万亩;扎实推进石渠县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五星级农业产业园区工作。二是紧扣州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甘孜牦牛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专题会议精神,把甘孜州牦牛优势特色集群建设园区摆在未来五年全县农牧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快打造“种草、养殖、加工、销售”分工明确的石渠现代牦牛产业集群,力争实现“4+4+10+10+18”发展目标,实现从“畜牧大县”到“畜牧强县”迈进。

  抓基础、育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制定石渠县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等措施,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体系;5次跟踪回访“风险消除”的86户347人的帮扶落实情况;全覆盖排查23559户98689人,6月,对新增监测户5户18人和“风险消除”户86户347人,共91户365人落实帮扶责任人,制定“一对一”帮扶措施;11月,新增突发严重困难户45户220人、脱贫不稳定户71户337人,边缘易致贫户56户277人,共计172户834人正在复核检查。截止12月1日,新增监测对象752户2511人,排查发现问题1871条,445条问题正在整改,并对1426条问题做教育、解释工作,确保了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对1769个扶贫项目57.4亿元进行了确权;整合1.77亿元资金完成72个乡村振兴项目,安排财政衔接资金1.2亿元用于产业发展项目。成都金牛区、浙江临平区、中粮集团、川庆钻探等省内外对口帮扶力度不断加强,实现消费扶贫2555.5万元。申报消费扶贫商家名录2家,录入农畜产品24个,带动了本地特色产品、民族手工艺的发展。

  抓重点、攻难关,生态建设持续推进。一是生态建设纵深推进,投入833万元完成长沙贡玛生态缓冲带建设,投入327.4万元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项目;投入368万元完成142条河流岸线划定打桩定界、验收审查和划定成果入库工作;投入4193.5万元实施防洪治理、安全饮水、牧区水利改造等项目;县乡村三级河长巡河4510余次,整改完成发现的问题15个,清除河道垃圾128余吨。二是生态修复积极推进,投入3505万元完成退牧还草、天然草原改良、“三化”治理、封山育林等370.7万亩;投资5729万元,实施长沙贡玛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完成恢复湿地退化植被6700公顷,修筑微型拦水坝88处。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水质达II类水质,达标率100%。三是加强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完成中央、省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29项,执行行政处罚案件2件;受理环境信访投诉2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抓安全、防风险,不断巩固平安石渠。一是加强重点地区治安整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等各项工作;全年发生刑事案件88件,破获案件76起;破获1起电信诈骗案,追回被骗资金22.82万元;办理行政案件195起,行政拘留299人;收缴各类枪支6支、子弹139发,收缴管制刀具6422把;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8700余起。二是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7次,排查整治安全隐患464条,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164份,整改率达100%;开展防汛抗旱及地质防治综合应急演练3次,地震应急演练3次;充实石渠县森林草原专业防灭火大队100人,投入520万元购置接力水泵、高压水枪等消防设施装备,乡镇、村群众义务灭火队和林业等企事业单位灭火队备战力量持续增强。三是全面推进“八五”普法工作,接待法律援助咨询和代书服务254人次,开通服刑人员远程会见视频,减轻群众经济负担30余万元。

  抓创建、严管理,城镇体系日趋完善。一是市政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投入1.4亿元完成县城供暖二期项目面积达10万平方米,投入1.25亿元实施唐蕃风情小镇项目;投入1942万元改造完成城区干道、广场修复、城市亮化、县城路灯广告牌改造更换等工程,完成危房改造207户;投资1500万元启动城市防洪防涝设施建设,投入1706万元启动色须市政道路及给排水设施建设。二是城市综合治理持续深入,紧盯乱圈乱占、城市环境、交通秩序,在洛须、温波、尼呷镇深入开展中心城镇专项综合治理行动,整治市容市貌环境问题70余次,坚决打击未批先建、乱圈乱建、非法买卖土地等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土地乱象12起,整治占道经营341起,城镇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三是城镇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投入1.33亿元启动温波镇生活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色须镇污水处理站等9个项目,投入2850万元完成石渠县污水收集管网和洛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投入1500万元建成县级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城镇生活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75%、60%。

  抓改革、优环境,凝聚经济发展活力。完成集体产权改革工作,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网通办”工作持续推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企业动态名录库,严格落实“双随机”抽查机制;投入1450万元实施蒙宜农畜土特产加工园二期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组织本土企业赴上海、成都、浙江、康定等地开展推介会;电子商务交易、网络零售额分别达到2868万元、574万元,同比增长40.57%、26.08%。

  抓对接、促交流,对口帮扶力度加强。一是金牛区投入2652万元,实施10个涉及产业帮扶、基层干部提升、公共服务、基层治理项目,积极对接有实力的新经济企业、外贸出口企业,努力拓展销售渠道,目前,已完成部分产品的报关手续,年底前有望实现石渠产品出口零的突破;二是临平区投入援助资金4200万元,实施蒙宜农畜土特产加工园二期、残疾人辅助器具采购等项目3个;三是金牛、临平、中粮集团等引导社会力量,落实援助资金1070万元,开展教育、医疗等帮扶活动。

  抓文化、强保护,提升石渠文化内涵。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嘛呢石刻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展有序,积极申报黄河流域文化产业发展项目30个,总投资7.9亿元;开展黄河流域文物普查及麻达寺文物本体的加固、抢修工作;投入1800万元实施雅砻江源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5个4A级旅游景区游客中心基础设施的提升完善与对接工作;启动太阳湖创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居·米旁文化园创3A级景区工作;全年接待游客135.43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4.9亿元。成功申报24项州级非遗项目、6位州级非遗传承人;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4个、省级文保单位7处、州级文保单位4个;开展送文化下乡114场次;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净网行动”,文化市场环境整治明显。

  抓教育,防疫情,社会事业不断提升。一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投入8410万元大力实施“三免一补”等教育惠民政策;投入5355万元新建洛须九年一贯制教育学校等项目,2021年学生数突破历史记录,在校生达2.2万人;二是严密防控新冠疫情,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5次,新冠疫苗注射162829人(次);购置快速检测设备、口罩等疫情应急物资;三是卫生事业不断提升,投资4800万元实施石渠县人民医院第二医疗区(洛须镇)建设项目,投资2516万元实施石渠县藏医院康复理疗中心及制剂室建设项目;完成3.2万人包虫病筛查、1.9万人结核病筛查、2.2万人艾滋病筛查工作,实施乡镇卫生院“双重管理”制度。

  抓保障、解难题,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一是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投入4510万元统筹推进30件民生实事,群众幸福指数得到提升;进一步落实“三重医疗保障”体系政策,超额完成参保目标任务;足额兑现城乡低保、特困群体补助、救助资金1.29亿元;全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9万人;发放退休职工养老金1.23亿元。二是就业创业稳步推进,招录考调各类专业技术人才62名,开展技能培训17期900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招录310名公益性岗位。三是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投入7785万元完成水毁路修复、农村公路抗灾能力防洪治理、安全饮水等民生工程,荣获第五批“四好农村公路”省级示范县称号。

  全年,审计、统计、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地方志、征兵、外事、侨务、文联、科协、档案、气象、工青妇、老龄、残疾人、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县域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慢、质量差、内生动力不足问题有待加快解决;城乡发展不充分不均衡,城乡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牧产品规模和品牌影响力还有差距;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教育质量、基础医疗服务能力等还存在薄弱环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人居环境与广大农牧民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人才流失的状况有待改善;社会治理尤其是基层治理水平仍需提高,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的长效治理机制还需健全;政府职能转变仍需加快,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国有资产企业的清理管理有待加强;部分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有待提高,落实力差、执行力弱、攻坚克难的本领、真抓实干的作风有待加强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敢于真正触及、切实解决,不断在破解矛盾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四届政府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省委涉藏专题工作会、州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部署以及县委十三届一次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州委“12346”战略部署、县委“12345”发展思路、“十四五”规划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坚决扛起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政治责任,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稳定,确保生态建设持续推进,文化事业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实现“生态、文化、幸福”社会主义现代化石渠而不懈奋斗。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下同)实现28.1亿元,年均增速达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7785万元,年均增速达5%;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35.3亿元,年均增速达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实现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3亿元,年均增速达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5.99万元,年均增速达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27万元,年均增速达9.8%。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是:

  聚焦乡村振兴,不断夯实农牧产业发展基础。建设金沙江流域现代农业开发区,以五星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龙头,带动金沙江流域乡镇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构建农牧产业新格局。围绕“4+4+10+10+18”发展目标,打造雅砻江流域牦牛优势产业集群带,重点发展牦牛产业,因地制宜地扶持培养一批种草、养牛等专业户,坚持走“种草+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发展路子;加强与帮扶地龙头企业合作,促进石渠农牧产品销售,扩大“石渠产”影响力。加强与成甘、甘眉园区等地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引进1家知名上市企业,培育2-3家具有特色的本土知名企业。

  聚焦石渠文化,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力争完成“石渠嘛呢石刻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完成石渠博物馆建设任务;大力发展石刻产业,提升石刻艺术产品附加值及品牌影响力,厚植石渠文化旅游内涵,创新“生态农牧业+特色文化+生态环境+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加大真达锅庄传承、保护、提升力度,发展特种旅游建设;实施黄河流域民族文化影视、艺术振兴行动,推出一批富有时代特色的精品力作,完善旅游通道、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升服务游客的能力;科学规划文化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等项目30个,总投资7.9亿元。

  聚焦生态建设,不断树牢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坚决扛起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抢抓长江经济带、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机遇,保护高寒湿地,守护“中华水塔”,筑牢长江黄河石渠段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冰沙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全力创建国家、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强力推进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三化”治理、灭鼠、湿地恢复、高寒草甸修复等工程;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持续推进农村污水和厕所革命等项目,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100%,主要江河水质等保持国家Ⅰ级标准;强力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等工作,全力抓好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

  聚焦社会事业,不断提高民生福祉质量水平。在教育教学上下功夫,积极争取政策,着力破解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在加快健康石渠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医技建设,切实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发展;全面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建设以县医院第二医疗区和藏医院康复理疗中心为主的康养医疗园区;建立中藏药材繁育基地和野生资源保护区,加强中藏药材人工种植力度;加强现代中藏药饮片、保健食品、药浴药膳研发力度,打造特色中藏药知名品牌,走“藏医、藏药、藏浴”为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在包虫病第二轮攻坚上下功夫,扎实开展“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第二轮攻坚战”,巩固深化“石渠模式”;在完善医疗保障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医保支付和医疗救助制度,实现群众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全面推动医疗保障服务迈上新台阶;在健全社会保障上下功夫,严格落实城乡低保、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政策,充分关爱困难群体;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待遇保障等工作;在基础建设上下功夫,积极争取S97(称多—石渠—甘孜)高速公路建设,全力推动S227线呷长路、S578线国长路建设,加强县乡道路改造提升,使路网更加科学合理;实施金沙江洛须段防洪治理、雅砻江干支流防洪治理及雅砻江长沙干玛段和温波段防洪堤工程;加快重点乡镇供排水、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聚焦城乡发展,不断提升幸福美丽城市形象。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城乡空间形态,优化乡村“三生”空间和镇村等级体系,构建“两核五极两区”城镇空间布局,以尼呷镇、洛须镇双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加快新型城镇化进度,加大县城周边地区的改造升级,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塑造整洁有序、幸福美丽的城市形象。

  聚焦和谐稳定,不断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深化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依法治理作为维护社会团结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继续深化“五二三”学教活动,不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在“扫黑除恶”等工作方面持续发力,推进平安石渠建设;把防疫、防火、防灾、防事故作为重中之重,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全力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强化“三大调解”,促进社会长治久安。

  2022年主要工作

  各位代表,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预计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1.75亿元,同比增长6.2%;工业增加值(规下)同比增长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78亿元,同比增长6.5%;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0.62亿元,同比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5655元,同比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754元,同比增长10.6%。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坚持不懈推动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全力做好项目策划和前期工作,进一步规范招投标程序,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对项目推动不力、不作为、慢作为的现象,严格逗硬奖惩;健全落实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定期督导、适时通报等机制;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机遇,加强项目策划包装工作,争取更多的生态保护、农业农村等项目、资金纳入中央、省州规划“盘子”;统筹推进“十四五”6个涉藏规划项目、对口援建10个项目,推进尼呷镇供水设施建设(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跑出石渠发展加速度。

  ——坚持不懈促进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监测户、边缘户动态管理,坚决防止规模化返贫,积极备战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情况后评估。围绕做大做强现代农牧业,以现代牦牛产业为抓手,实施“石渠牦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建设优质人工牧草、草料储藏库、晾草棚、牛舍、奶源收集站等项目,实施农业渠系配套、草场灌溉建设;着力打造松格嘛呢特色小镇。加快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推动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向“三农”领域倾斜,集中力量创建一批省州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

  ——坚持不懈推动城乡发展。加强市政基础建设,计划实施县城供水二期建设项目、温波供水入户管网项目,实施石渠县公共服务场所供氧试点工程;启动建设色须等8个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等项目;健全完善城市功能,坚持城乡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统筹推进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加强土地乱象整治力度,常态化开展依法打击买卖土地、乱圈乱占、乱搭乱建等违规违法行为;打造功能齐全、生态良好、治理有效的城乡环境,让精细、精致、精准体现在城市管理的每个角落。

  ——坚持不懈加强生态保护。贯彻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运用好“三线一单”成果,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大气、水、土壤等治理措施,抓好两个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完善垃圾填埋场封闭工作,力促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退化草原修复、黄河流域水源涵养补给区项目建设,实施5个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项目,提升生态功能;常态化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等工作;扎实开展生态环保领域监测和执法工作。

  ——坚持不懈建设平安石渠。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切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持续加强宗教寺庙管理;推进平安石渠建设,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深入开展交通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坚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建设三级避难场所25处,配齐各种消防设施设备;巩固森林草原防灭火成果,将“守住山、管住人、防住火”抓到底、抓到位,坚守“两条底线”;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加大缉查办案力度,严惩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不发生食品、药品等安全事故;提升法律援助质量,确保法律援助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等重点工作,维护社会和谐安宁;统筹社会治安、扫黑除恶、抓好双拥共建、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工作,全力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让人民群众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坚持不懈保障民生福祉。夯实完善社保体系,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贫困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开展唐卡绘画、牲畜养殖、畜产品加工等技能培训;完善养老、工伤、失业等基本保险制度,狠抓医保精细化管理;规范城乡低保、社会救助工作,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力保欠薪案件办结率达100%以上。不断改善基础条件,实施水毁恢复、通村通畅及养护等工程,做好危桥改造、旅游路线等项目前期工作,主动对接、争取交通项目;完成呷依乡日月潭防洪治理工程,新建3处11.5公里的防洪治理工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关心教师队伍建设,逐步解决教师缺编的问题;加快推动洛须九年一贯制学校等重点教育项目建设;建立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入学率达98%,辍学率控制在0.62%内,巩固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落实“四早”措施,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加强入县人员的排查管理,全面动员群众提高警惕、群防群控,坚决守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提供优质健康服务,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异地就医结算;修建县医院第二医疗服务区及配套设施设备,实施卫生系统信息化及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切实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突能力;持续加强包虫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筛查力度;加强中藏药资源保护,提升中藏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全面加强医德医技医风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启动松格嘛呢石刻群申遗等工作,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实现5个4A级景区提档升级;加大对基层放映和文艺出版工作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净化文化市场环境。

  ——坚持不懈深化改革创新。继续深化改革,切实提高“一网通办”服务效能;运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系统,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保证监管有效、市场有序;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市场准入,最大限度放宽降低准入门槛;深化财税改革,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持续深化对口帮扶,强化招商引资力度,把石渠打造成为营商高地、发展福地。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的清理和管理,规范国有企业行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经济、重大项目、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审计力度。

  各位代表!我们将牢固树立开拓创新、攻坚破难、争创一流的导向,营造感恩奋进、担当实干、合力战斗的氛围,为石渠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打造法治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法治石渠、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带头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打造高效政府,将抓落实、强执行作为政府工作的抓手,大力弘扬严实作风,凡事想在先、干在前,处处创一流、站前列,以拼搏韧劲破解矛盾难题,以苦干实干推动事业发展,深入整治“松散浮推慢”等作风顽疾,落实“严细深实快”要求,着力提升政务效率,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议案、提案。打造廉洁政府,进一步强化规矩意识,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自觉净化工作圈、社交圈、生活圈,坚决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踩“高压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严惩各类违纪违法行为,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打造学习型政府,坚持用新思想、新理念谋划工作,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注重学习先进理念,打破思维定势,养成研究问题、研究政策的习惯,以思想观念的解放,引领行动的自觉,助推发展的动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各位代表!奋进号角震天响,厉兵秣马踏征程。让我们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州、县委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发扬“石渠精神”,同舟共济,求真务实,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只争朝夕的豪迈干劲、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奋力谱写“生态、文化、幸福”社会主义现代化石渠绚丽篇章!

  名 词 解 释

  1.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一干”指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多支”指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推动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竞相发展,形成四川区域发展多个支点支撑的局面;“五区协同”指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推动成都与环成都经济圈协同发展,推动“三州”与内地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内各市(州)之间协同发展。

  2.州委“12346”总体工作格局:围绕建设美丽生态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甘孜“一个目标”,突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两个关键”,统筹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州“三创联动”,切实抓好稳定、发展、生态、民生“四件大事”,大力实施依法治州、生态建设、乡村振兴、交通先行、产业富民、新型城镇化“六大战略”。

  3.县委“12345”发展思路: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统筹乡村振兴和生态保护两个重点,突出抓好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做好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提升、脱贫成果巩固、基层社会治理四篇文章,着力发展绿色农牧业、民族文化业、特色旅游业、清洁能源业、生态中藏药业五大产业。

  4.对口支援“五大帮扶”:产业就业帮扶、住房保障帮扶、义务教育帮扶、基本医疗帮扶、重点村镇特色示范精准帮扶。

  5.“4、4、10、10、18”发展目标:即4大产业园区(现代牦牛产业园区、藏系绵羊产业园区、奶制品加工产业园区、畜牧产品加工园区);4大基地(牦牛保种繁育基地、优质牧草青贮基地、育肥基地、优质牧草种植基地);新增出栏10万头;优质牧草种植面积10万亩;18个集体牧场。

  6.“四个意识”: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7.“四个自信”: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8.“两个维护”: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9.“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0.“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1.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突出南向、提升东向、深化西向、扩大北向”的战略方针,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

  12.四张名片:世界最美湿地、千年唐蕃古道、石刻艺术王国、吉祥太阳部落。

  13.五大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14.32130:最远建制村至县城客货3小时抵达,最远乡镇至县城客货2小时抵达,最远建制村至乡镇客货1小时抵达,农村公路至国省干线30分钟抵达。

  15.11113:一条过境铁路,一条城际轨道交通,一条高速公路、一个二类通用机场,三个三类通用机场。

  16.2个100%:22个乡镇实现100%通油路,165个行政村实现100%通硬化路。

  17.“三生”空间:生态环境、生产空间、生活空间。

  18.“两核五极两区”:“两核”指以尼呷镇为中部牧区经济中心,以洛须镇为南部农区经济中心;“五极”指将色须镇、虾扎镇、温波镇、蒙宜镇、阿日扎镇建设成为区域副中心;“两区”指雅砻江城镇带和金沙江城镇带。

  19.“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20.“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21.“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2.“两条底线”: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