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2020年讷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7-26 21:20   责任编辑:www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4月9日在讷河市

  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代市长 李传柱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简要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省、齐市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守初心惠民生、担使命促振兴,紧紧围绕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抓住了承接百亿项目难得的历史机遇,经受住了洪水的严峻考验,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6.6亿元,同比增长9.5%;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7.6亿元,增长2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3.7亿元,增长7.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27042元和16866元,分别增长6.3%和9%。2019年度,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均位列齐齐哈尔9县第一名,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位列全省各县(市)第三名。

  ——经济基础在加快转型升级中更加稳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项目带动和产业培育,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现代农业实现新发展。战胜严重洪涝灾害,农业生产喜获丰收,粮食总产37.8亿斤,政策性种植业保险理赔8900万元。全国大豆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项目扎实推进,主办了“大豆振兴计划高端论坛暨黑龙江讷河大豆产业推介会”,种植大豆227万亩,优质大豆主产区地位更加稳固。建立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动态名录154家,培育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7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9个,带动土地流转323万亩、规模经营269万亩。应用综合高产技术1141万亩次,建成“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41个,绿色有机食品标识增加到13个,绿色食品基地发展到305万亩,被评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中国特色农产品(马铃薯)优势区和首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数字农业、土地整治等项目11个,新增耕地4800亩、高产田20万亩。坚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完成非洲猪瘟病原实验室改造,为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举办了哈尔滨、大连、临沂招商推介会,签订招商引资协议9个,总投资129.5亿元;达成意向和在谈项目42个,总投资超过150亿元。推进产业项目11个,总投资128.6亿元,完成投资8.9亿元,建成投产4个。以培育壮大食品加工、生物技术与化学制药等产业集群为重点,全力打造拉哈工业特色小城镇。其中,总投资103亿元的华瑞生物医药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与现有鸿展集团形成大豆、玉米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助推讷河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迈进。实施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户,新认定省级科技型企业14户,成长型科技企业20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户,科技成果转化22项。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0.4亿元,增长56.4%。

  新兴业态焕发新活力。打造国家级城乡高效配送试点,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高效物流配送体系。整合本地资源,包装特色地域产品30余款,“东北老三”公共品牌辨识度、知名度和美誉度明显提升。全年电商交易额实现7.2亿元。推进“码上讷河”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服务功能11项,码上商圈上线各类商户600余家,发放企业和个人信用快贷8955万元,有效提升了讷河互联网深层次应用水平。围绕旅游强市,编制了讷河全域旅游规划,推出了“年猪节”“瑟宾节”“元宵灯会”等系列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游客2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4亿元。其中,“瑟宾节”活动全程网络直播,超过10万人在线观看,自媒体浏览量近亿次,央视等10余家媒体平台进行了全方位报道。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格局正在形成,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42.6:16.9:40.5,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47.2亿元,增长3.8%。

  ——城乡面貌在统筹协调发展中得到提升。完成讷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第三次国土调查通过省级验收。出动执法人员980人次,拆除违法建筑159处,城乡建设秩序不断规范。城市海绵公园和地下人防商业街建成投入使用。城区植树13.2万株、植草2.3万平方米,新增绿地8公顷,绿地率28%,覆盖率达到31.1%。设置公交站亭137处,规划公交路线6条,更新电动公交车68台,城区交通拥堵状况明显缓解。成立物业集团,全市258座单体楼实现统一管理。改造10个老旧小区66栋楼,改造低温楼20栋,城市功能得到提升。抢抓国家支持棚改的历史机遇,争取棚改专项债券资金5亿元,棚改专项补助资金6102万元,实施征收项目8个,完成征收2787户,开工1437套。查处占道经营2750起,清理“僵尸车”370台,处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5.2万起,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造危桥41座,新建国有林场硬化路30公里,清理边沟216万延长米,中心村柴草垛全部出村。改造危房452户,建设室内水冲厕所1018户,村屯绿化1386亩,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率98.6%。

  ——生态环境在强化保护治理中明显改观。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50台。建立四级秸秆禁烧责任体系,全域全时段禁烧。完成秸秆还田196.6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80.2%。委托第三方对一水源和拉哈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我市被水利部命名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重拳整治河湖“四乱”行为,清理乱建1182处、清除各种违法障碍195处,退耕还草5.4万亩、造林11.8万亩,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引进进口节药喷头2726个,落实农业“三减”示范区25万亩,化肥、农药、化学除草剂施用量同比下降5%。加油站地下防渗改造全部完成,固废处置率达到100%。建成村屯畜禽粪污收集点20个,全市49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配套率达到95.7%,资源化利用率80.2%。

  ——发展动能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充分释放。县乡机构改革进展顺利,五大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完成队伍组建和职责划分,多头执法、职能交叉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组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181个,同步开展农村“三资”清理,债务化解率70.1%。农村宅基地改革正式启动,坚持“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规划方向进行村屯分类,对人口少、设施差的村屯实行限制投资和停止审批,为推进村屯集并打牢基础。完成整屯撤并165户,腾退建设用地156亩。探索农业共营制发展模式,建成齐齐哈尔市首家股份制合作社,规模经营耕地22.3万亩,大豆和玉米最高单产分别达到448斤、1678斤。国企改革有序推进,按农业、市政基础设施、城市物业、文化旅游、粮食仓储等不同领域对国有资本进行优化配置重新整合,组建2个集团、改组4个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完善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了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城乡环卫一体化取得实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保洁公司进行管理,乡镇配置垃圾桶2.05万个,保洁人员1716人,日清垃圾150余吨,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民生事业在推进共建共享中取得实效。坚持民生优先,财政民生支出完成47.2亿元、增长16.4%,占财政公共预算支出的93.4%。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824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扩面续保稳步推进,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发放城乡低保金和医疗救助、临时救助资金9298万元。争取国投资金6693万元,对大克浅屯270户640人进行整体搬迁移民。投入扶贫产业资金8582.9万元,建成扶贫项目38个,扶贫产业基本实现全覆盖。升级打造全新“户店”平台,“以购助扶”电商扶贫累计下单1.6万次。贫困户家庭财产保险、人身意外保险、贫困女性两癌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全市未脱贫的贫困户2608户5114人全部脱贫出列。建设教学楼4栋,维修改造薄弱学校27所,改扩建乡镇中心幼儿园3所。新建水冲厕所26处,全市所有学校均使用水冲厕所。讷河一中异地新建项目扎实推进。招录教师313名,师资不足问题基本解决。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验收。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一中高考一表、二表进段率分别达到54.9%、94.3%,较上年分别提高7.8和4.1个百分点。教育局荣获教育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优秀组织奖、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集体、齐齐哈尔市政府教育年末考评九县第一名。人民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两家公立医院分别组建医联体和医共体,提高了诊疗水平。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群众参与达59万人次。成功举办全省“武术进校园”中小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落实,事故起数和亡人数量实现双下降。坚持打防一体,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连续14年命案破案率100%,社会治安持续稳定。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功调处信访案件256件、民间纠纷1450件,劳动仲裁案件结案率100%。司法局荣获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大排查、早调解、护稳定、迎国庆”先进集体。市场监管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营商环境在提升服务质效中持续优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聚焦问题短板和群众需求,不断优化营商“软环境”。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推行“否定报备制”“一线点评制”,服务事项要件精简19.2%、承诺办结时限缩减48.9%、网上可办率99.8%,下沉乡镇、街道事项123项,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激发了市场活力。主动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7件、政协委员提案73件,办复率100%,政府工作效能持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深入推进财政监察、审计监督和政府投资项目评审,节约财政资金1.09亿元,“三公”经费支出下降2%,维护了政府清廉形象。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城市信用排名全国第108名、全省第1名,被列为齐市信用建设区域示范工作和个人信用分建设工作试点县。

  统计、物价、档案、气象、社区建设、妇女儿童、残联、民族宗教、防灾减灾、国防动员、退役军人、民兵预备役、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均取得了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远超预期,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但我们始终沉着应对、迎难而上,解决了一批难事、干成了一批大事、办好了一批实事。成绩饱含着汗水和奉献,凝聚着智慧和力量,体现着责任和担当。这是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群策群力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讷河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在产业规模、结构、层次等方面仍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亟待突破,新兴产业强力支撑尚未形成,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还很突出。我们要抢抓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这一千载难逢的窗口机遇,“抓投资、抓项目、抓招商”,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进一步激活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培育形成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发展动能不足。政府与市场关系尚未真正理顺,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资源依赖型经济增长向创新发展型经济增长转型缓慢,资源和生产要素外流严重,新旧动能转换还不够系统全面。我们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秉持创新精神、强化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为讷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三是发展质量不高。县域经济总量小、城乡差异大、财政家底薄、基础设施欠账多、要素保障水平低,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优依然是讷河现阶段的基本市情。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加注重速度背后的质量效益,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讷河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真正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四是公共服务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教育、医疗、文体、养老、交通等基本公共服务尚不能平衡充分的满足群众需求。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价值取向,始终以民之所盼为施政所向,全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我们的发展更有温度,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五是担当作为精神不够。一些单位执行力、落实力不强,个别干部观大局谋大事的能力不足,攻坚克难、创新突破的本领不够,缺乏勇于担当的精神和敢闯敢干的魄力。我们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用好一切有利于讷河发展的要素,汇聚一切有利于讷河发展的力量,全力以赴回答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考题,激发全市上下热爱新讷河、建设新讷河的激情和斗志。

  二、2020年工作任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市抢抓机遇、拼搏实干、奋力赶超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日益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以改革破除瓶颈,以创新占据先机,以实干赢得主动,奋力谱写讷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主线,以“三抓”为统领,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建设绿色、生态、健康、和谐、智慧、活力新讷河而不懈努力。主要预期指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4.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7%。

  今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遭遇严峻挑战。面对疫情,全市上下行动迅速、措施得力,筑牢了疫情防控安全屏障,确保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完成上述目标,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我们要超前谋划、主动作为,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加速度”,抓牢抓实复工复产,着力推动经济社会秩序恢复;要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提升发展能力,以决战决胜、勇往直前的姿态,跨步新时代、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力做好“六篇大文章”。

  (一)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对标对表精准落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战。努力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重点抓好产业扶贫、消费扶贫、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筑牢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基础。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打造就业扶贫爱心企业、扶贫车间,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推动社会资源向扶贫领域有效流动。积极发挥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广泛开展“青年电商培育工程”“百企帮百村”等扶志扶智行动,激发贫困户勤劳致富内生动力。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持续关注贫困户和边缘户生产生活情况,实现高质量、可持续脱贫,确保顺利通过国家脱贫质量验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加大燃煤锅炉淘汰力度,抓好秸秆打包离田、粉碎还田和综合利用。年底前基本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利用大气自动监测站对空气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测,重污染天数较上年减少25%以上;稳步推进碧水工程,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全面开展水源环境、“散乱污”企业、讷谟尔河及支流两岸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强化污水处理厂监管,确保讷谟尔河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实现一级A标准排放。优化畜禽养殖布局,推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升级,投资1亿元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200个粪污收集点、6个粪污处理中心,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超过75%和95%。完成老莱河漫滩和讷谟尔河干流治理工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全面开展净土工程,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严格落实“三减”措施,化肥、农药、化学除草剂施用量实现负增长,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超过40%和45%。加强固废物处置监管和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推广减肥增效、绿色防控、农药瓶和地膜回收处理、清洁生产等技术,确保黑土资源永续利用。

  (三)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以务实举措科学有效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及时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提高金融风险预警能力,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切实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和落实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加强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机制,建设市乡村三级立体式调访网络,打造大调解“讷河模式”,建立信息化信访调控网络,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推动信访积案化解。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持续加大线索核查、案件查办和追逃、打伞破网和打财断血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打造新时代“平安讷河”。

  (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一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扩大规模,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围绕规模农业对接规模工业,推进农业“共营制”,支持黑龙江象屿集团、讷谟尔农业公司等经济主体组建农业产业联合体,打造种、储、加、销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规模经营面积达到70万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示范公司2个,组建农民股份制合作社28家,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全市流转土地350万亩,规模经营达到300万亩。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选育抗旱节水品种,发展旱作农业,推广保护性耕作、水稻控制灌溉、水肥一体化、喷灌滴灌等技术,严控地下水开采。围绕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1个产业支撑。积极争取大连商品交易所在东北三省开展的30万吨大豆“保险+期权”试点,支持粮食集团与粮达网、大商所合作,建立粮食期货交易库,畅通农民卖粮渠道,进一步推动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二是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围绕大豆产业发展,争取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推动大豆“振兴计划”深入实施。申请国家高标准农田项目20万亩,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争取国家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打造农业生产、服务一体化样板。实施老云沟涝区治理工程,提高粮食产能。把握市场规律,用好支持政策,稳猪增牛扩鹅,保障好群众的“菜篮子”和养殖场户的“钱袋子”。全年增加生猪出栏1.2万头,全市生猪出栏达到46万头;引入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在青色草原种畜场和老莱、六合、二克浅等乡镇建设肉牛养殖基地;推动绿熙鹅业屠宰车间、种鹅基地和孵化基地建设,打造全产业链条。三是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聚焦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三项重点任务,坚持“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示范先行、分步推进”,打造A类示范村5个、B类示范村6个、C类示范村6个,所有行政村实现“十有十化六无”目标。统筹推进垃圾革命,在实现农村垃圾日产日清的基础上,投资3亿元建设年处理垃圾21.9万吨的垃圾综合处理发电项目。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坚持尊重民意、激发民智、服务民生,结合粪污无害化处理,积极推进重点示范村整村厕所改造,不断提高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推进污水革命,注重保护周边良好的生态和人文环境,在六合镇黎明村、孔国乡孔国村、长发镇平原村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3处。投资1.06亿元在讷谟尔河沿岸5个乡镇建设污水处理工程。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污水处理率达到85%。稳步推进能源革命,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围绕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大力推广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提升作业装备能力,建设一批示范工程,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开展村庄绿化美化行动,在可利用空间植树造林,彻底消灭绿化空白村屯。建设讷谟尔河二号桥,改造危桥13座,谋划讷五、国道嫩双南段道路改造工程,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五)聚焦经济提质增效,全力做好产业升级大文章。把抓投资、抓项目、抓招商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稳增长的关键一招,作为质量强市的主攻方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壮大,债券申报、项目谋划、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均要超过100亿元。一是抓投资,用好专项债券。加强专项债券项目库建设,优先在已有项目中生成专项债券项目,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紧盯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投向,围绕生态环保、乡村振兴、智能生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等方面项目,建立短、中长期项目储备库,确保持续拥有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过硬的重大产业项目储备。强化组织推进、责任落实、政策激励,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确保专项债券项目生成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持续化,今年向上申报债券资金要达到150亿元。创新专项债券使用方式,运用好专项债券项目资本金政策,撬动民间投资广泛参与,坚持形成有效投资,确保形成实物工作量。二是抓项目,打造竞争优势。坚持债券资金与项目同步分解,利用“一会三函”等绿色通道,扎实做好项目规划、土地环评和审核前期工作。在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审批、土地整理、征地拆迁进度,确保开工时限。实行重点项目目标管理,坚持项目工地就是阵地、项目现场就是考场、项目进度就是尺度,科学制定工期计划,实行挂图作战,加强调度协调、督办联动和考核问责,确保项目早投产、早达效。2020年重点推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7个,总投资132亿元,力争完成投资25亿元以上。三是抓招商,增强发展后劲。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当前发展的重点和长远持续发展的关键,依托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全力以赴培育和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以增量带存量,调结构促发展。按照“一区三园”的产业发展布局,围绕“薯豆肉”主导产业和玉米、汉麻、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建链”“强链”“延链”“补链”,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以打造工业特色小镇为引擎,依托华瑞生物、鸿展等优质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推进联合合作,拉动产业提升。出台招商引资指导性意见,着力引进长链二元酸等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高新技术项目,将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加快发展优势。四是抓新兴业态,加快动能转换。重点围绕生态休闲、健康养老、旅游度假等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强生态修复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发全域旅游打好基础。坚持点面结合,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继续抓好“年猪节”“瑟宾节”、越野车王争霸赛等旅游赛事活动。倾力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和国家森林公园、雨亭公园城市会客厅项目,适时举办“秋水诗会”“秋水歌会”,不断扩大“秋水之城”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进 “智慧城市”“码上讷河”项目建设,为三次产业升级做好配套。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树立品牌意识,打通基地、溯源、品牌、营销等电子商务各个环节,打造“讷河食材,安全可靠”金字招牌,加快产品变商品步伐,带动多业态融合发展。推动投资6.5亿元的拉哈镇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和投资36亿元的东润氢能集团风电、加氢站和氢能冷链物流、增量配电网等项目落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六)注重完善城市功能,全力做好品质提升大文章。以提升品质、丰富内涵、厚植底蕴为抓手,聚焦功能培育,聚力精细管理,聚能融合发展,打造美丽幸福新家园。编制全市国土空间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有机融合。注重城市记忆留存和现代功能填充,推进拉哈糖厂、建华村、火车站周边三个棚改地段4658户征收工作。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000套,改造老旧小区4个、低温楼10栋。筹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大市场,规范再生资源市场秩序,推进统一集中经营。打通建设文府路及部分破损巷道,敷设城东垃圾厂管线7.2公里,实施雨亭公园改造工程,建设、维修城区亮化工程和高速出口景观灯,加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推进城市污水回收中水利用项目,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实现“污水资源化”。对出城口立体绿化和中心城区两条主街路、防洪大坝、工业园区进行绿化、补植,提升城市风貌,增强城市绿肺功能。规范物业维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开展物业小区文明创建活动和物业整治专项行动,构建物业三级网格层级责任体系,努力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加强建筑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和各方主体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做好民生改善大文章。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工程和群众关心、关注的大事、实事,积极回应群众新期待,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办好优质公平教育。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优化学校布局调整,合理撤并教学点。结合新高考改革,加快推进新讷河一中、拉哈一中教学楼、职教中心食堂建设,倾力打造讷河版的“衡水中学”;加强学前教育,实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5%、普惠率80%、公办幼儿数占比50%;推进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后示范县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稳固在95%以上。巩固“四零承诺”服务成果,真正实现“上学不求人”。二是优化卫生和文化服务。强化优质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加大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完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全面提升疾病防控能力。广泛宣传接种疫苗对于预防疾病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群众关注和参与预防接种工作,预防和减少流行疾病发生。加大医疗乱象整治力度,净化行业环境,促进医疗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加快新人民医院后期建设,重点打造齐市地区首家县级三甲综合医院。谋划建设综合文体活动中心1处、高标准足球场地3处,完善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建设和数字化建设,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更加灵活就业创业政策,推进人才公寓建设,探索推广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模式,着力解决劳动者“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问题,确保城镇新增就业达到44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加大“根治欠薪行动”力度,加强劳动仲裁规范化建设,仲裁结案率达到100%。做好扩面续保和征缴工作,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扩大城乡医保参保覆盖面,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筹建残疾人托养中心,提高残疾人健康保障水平。在主城区建设1处标准化农副产品综合市场,满足市民“一站式”购物需求。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40处,不断提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争取中俄天然气项目在讷河开口通气。同步做好住房、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细事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八)积聚和释放发展新动能,全力做好深化改革大文章。坚持做好改革加减法、下好创新先手棋,切实向改革要效益、要动能、要红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持久动力。一是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加强“空心村”治理和农村宅基地管理,启动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完成171个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积极稳妥实施村屯撤并,激活农村闲置资产。二是推进农村“三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按照“一口出、两本账、三道关、四清理、五个一律”方法,规范清理所有行政村集体资源。利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土地流转平台,将农村资产资源纳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竞价处置,提高“三资”配置效率,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是推进乡镇事权改革。统筹优化和综合设置乡镇机构,持续增强基层一线工作力量。下移审批执法服务职能,扩大乡镇事权,逐步向乡镇下放产业项目土地出让金和税收地方留成返还等权力事项,建立与乡镇责权利相匹配的工作机制。探索实现乡镇审批服务事项“一门式办理”“一支队伍管执法”“一枚印章管审批”“社会治理一张网”,推动公共服务事项向乡镇延伸拓展。四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完成四个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改组工作。充分发挥国企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国有资源有效转化等方面所承担的特定功能,重点加强企业在薪酬、分配、用人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设,不断激发国有企业活力。五是推进教育领域改革。开展县管校聘改革,探索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分层级聘任和“评聘分离”的教师职称评定模式,打破校际、城乡界限,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教师动态管理机制;完成校车管理改革,统一使用标准校车,实行公司化管理;加快中高考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齐配强教师队伍。六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五项制度,继续深化“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减轻医药费用负担。加快智慧医院建设,优化预约就诊、家庭医生签约等基本医疗服务,做到“看病不求人”。同时,要积极发展网红经济、总部经济,推进电竞产业发展,持续做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五大”领域和城管等综合执法改革工作。

  (九)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全力做好政府自身建设大文章。新时代、新目标、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合理配置政府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一是优化政府职责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把该放的权放足放到位、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该提供的公共服务提供到位,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加快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二是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把全部政府工作运行纳入法治轨道。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法律顾问制度,确保政府决策依法、民主、科学。加强行政执法监管,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促进文明公正执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持续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透明,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三是坚持高效施政。围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危冷暖等重大问题,坚持从政府领导班子做起,带头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全面系统地开展调查研究,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打造便捷、灵活、透明、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精简文件会议,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政务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四是坚持从严治政。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提高政治站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健全完善源头防控机制,严惩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实干担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团结带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建设新讷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名词解释:

  〔互联网+农业〕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农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促进农业摆脱消息闭塞、流通受限、分散经营、服务体系滞后等难点,使现代农业坐上互联网的快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码上讷河〕以便民服务为主的城市应用App,主要功能包含智慧政务办理及政务缴费、水、电、供热等生活缴费、交通罚款、金融贷款、客运车购票、手机充值等便民服务。

  〔河湖四乱〕指江河湖泊环境治理中存在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现象。

  〔农业三减〕指全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

  〔农村三资〕指在集体所有制下,农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

  〔五大领域综合执法〕指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5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

  〔医联体〕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医共体〕即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实施集团化运营管理,形成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格局。

  〔三公经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

  〔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城市污水排放Ⅰ级A标准〕GB 18918-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共要求指标12项,其中化学需氧量与悬浮物以及氨氮和总磷是常规重点控制的污染物指标,一级标准的 A 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 A 标准。

  〔农业共营制〕指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破解农业“谁来经营”、农村“谁来种地”、生产“谁来服务”难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大豆振兴计划〕指推动我国大豆生产实现“扩面、增产、提质、绿色”的计划。一是扩大面积,二是提高单产,三是提升品质,四是绿色发展。

  〔一会三函〕“一会”指召开会议集体审议决策,“三函”指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函、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施工意见登记函。

  〔多规合一〕指在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下,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地与耕地保护、综合交通、水资源、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社会事业规划等各类规划的衔接,确保“多规”确定的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一致,并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建立控制线体系,以实现优化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提高政府空间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标。

  〔污水资源化〕又称废水回收,是把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引到预定的净化系统中,采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方法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可以重新利用标准的整个过程。这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四零服务〕指2019年2月14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上,省政府要求教育部门率先做到“上学不求人”,实现中小学校“零择校、零择班、零择位、零指定”,让孩子们在教育公平的阳光雨露下共同成长进步。

  〔空心村〕指一个农村村庄,住的农民很少,占用的土地很多,大面积范围是浪费和空置状态。

  〔评聘分离〕指老师达到规定的年限和满足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参评相应的教师职称,合格的获得相应的教师职称,如初级、中级和高级;但是,评上相应的教师职称,并不一定能够获聘相应职称的岗位;简言之,“评上不一定聘上”。

  〔三重一大〕指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四风〕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