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6 21:45   责任编辑:www
2020年1月15日在个旧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个旧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 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实现个旧高质量整体脱贫的决战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省委、州委全会及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州委“13611”工作思路和“六个新”①要求以及市委“12536”工作思路,聚力“5+1”大抓②,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奋力推动全市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5亿元,增长8.5%,经济总量突破300亿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亿元,增长3.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9亿元,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6亿元,增长11%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932元、16852元,增长9%、9.5%。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完成。
受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社会投资信心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项指标增速放缓,但干部群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在增强,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在上行。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补齐短板弱项,跨越发展基础更牢
紧扣稳中求进总基调,突出抓好“六稳”③工作,持续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重点项目推进有力。实施市级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07项,完成投资89.67亿元,省“四个一百”重点项目④有序推进。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州政策导向,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全年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3.64亿元。大屯海生态综合治理、个旧市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暨“牛奶小镇”二期、北部选矿试验示范工业园区三道水片区等14个项目纳入国家财政部专项债项目库,总投资78.82亿元,申请专项债券资金37.39亿元。个旧市公共停车场、鸡街火车客运站、沙甸冲坡哨冶金加工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等6个项目列为省财政厅提前下达2020年度专项债券项目,获批专项债券额度6.8亿元,全省排名第5位。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实际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33.55亿元,增长20.3%。中科曙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锦海电器年产150万支电感器、现代种养一体化循环产业链配送中心等项目实现开工。红星美凯龙国际家居馆、雅艺500万套服装生产等项目签约并实质推进。比亚迪有色金属产业融合及绿色出行、世界锡都(个旧)工业文明遗址公园等在谈项目进展顺利。服务企业精准高效。全面落实市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工作机制,实现锦海电器、圣比和新材料、华兴通、永良矿业、联兴贵金属等11家企业纳规升规,新增规上工业产值9.61亿元,非公经济总量占全市GDP比重进一步提高,达到46%。完成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2591.58万元,进度达62.65%。风险防范有力有效。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领域系统性风险,有效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2.75亿元。个旧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获评联合信用评价AA等级,资本市场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狠抓打击非法集资、房地产领域风险化解等各项工作,有效维护地方金融秩序。对外贸易持续发力。云锡物流、旭众、超拓等企业跨境贸易取得新突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800万美元,增长12%。创业就业平稳向好。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637万元,拨付贴息资金508.42万元,配套奖励资金200万元。认真落实职业技能提升和企业稳岗补贴,城镇新增就业727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8%。
(二)聚焦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后劲更足
聚焦重点产业、特色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产业结构持续改善。工业转型全面推进。立足“产业链延伸+产业更新”的复合型模式抓工业,锡冶炼异地搬迁、12.5万吨阴极铜升级改造、华鼎100万吨冶炼废渣资源化综合利用等项目加快推进。沙甸冲坡哨冶金加工产业区优化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旭众、达明威铅冶炼技改升级开工建设。个旧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正式签约并启动实施,采石企业及商品砼生产企业智慧监控平台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企业云上平台建设有序开展。惠丰铜业年产4万吨铜杆、惠铜新材料年产1万吨电解铜箔、云锡年产1.4万吨胶状乳化炸药生产线等项目顺利投产,实现产值36.75亿元。圣比和50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竣工试生产,新增产值0.68亿元。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成为拉动工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引擎,增加值增长2.56倍。现代农业多点推进。红河州百万亩高原特色示范区个旧片区建设加快推进,完成14万亩“两区”⑤划定任务,建成8座100吨果蔬冷藏库,稳步开展91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建设鸡街棚旧2000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场项目,20万头生猪标准化项目积极推进,建成20座温氏家庭农场,优质九叶青花椒现代农业产业园落地见效,完成一期工程3400亩花椒种植,发展草果、三七等药材种植4.61万亩。乍甸乳业公司获批成为全州唯一一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产品种类达到84种,主要奶产品销售额增长20%。“蔓耗雨林”注册为国家热区农业品牌示范商标,阴山草莓等一批“绿色放心”果蔬市场反响良好。大屯龙腾、金益牧业等一批新兴农业企业茁壮成长,巨丰生物成功进入云南第九批创新企业公示名单。全市农业总产值增长6.3%,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27.3%,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1.52:1提高到1.61:1。第三产业加速推进。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着力构建旅游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和智慧营销体系,开启智慧旅游新体验。不断开发“+旅游”新模式,积极推进阴山旅游综合开发,阴山玻璃栈道正式投入运行,成为城市旅游新热点。蔓耗镇黄草坝村、马堵山村进入全省旅游扶贫示范村名单。宝华公园大型游乐场开工建设,丫沙底、尼格“水疗”旅游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先后举办加级寨梨花节、戈贾森林公园国际ITRA越野跑、云南美丽乡村农民足球赛总决赛等活动,旅游知名度明显提升。年内共接待国内旅游者493.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8.37亿元,分别增长16%、9.2%。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南天物流城集散中心落地开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6%。接续产业稳步推进。以云河药业、唐人生物为龙头的医药企业加快发展,企业效益明显提升。电子商务取得新进展,大红屯与建行善融商城紧密合作,年销售额突破755万元。沙甸电商服务站搭上淘宝快车成为电商“网红”,商品交易额达250万元。个旧成为阿里巴巴集团、云南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授权“村播”试点县。
(三)聚焦双城联动融合,开放发展空间更广
遵循“主城要疏,新区要建”的思路,统筹推进双城联动、市区融合,着力擦亮“世界锡都·宜居个旧”名片。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坚持只拆不建、提质增绿,统筹推进主城提质改造。完成个旧市工业遗址及城区风貌提升方案策划,“多规合一”管理平台加快推进。启动“美丽县城”建设,完成年度投资7.33亿元,开工建设17个项目。实施2019年棚户区改造15516套93.1万平方米,改造户数居全州第一。怀源芳圃地面工程、州财校片区人居环境提升、宝华公园改造项目建设完工,新景路、冶炼路、工人北路等9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行,老旧小区改造、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新冠商城综合农贸市场、生活垃圾收转运设施等一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城市“短板”加快补齐。实施“点靓个旧”专项行动⑥,打造靓丽街区示范点,金湖书吧、金湖南路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持续加大控违、拆违力度,重点区域及路域周边“脏乱差”现象明显改善。国家卫生城市成果进一步巩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率分别达100%、90%。园林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提高到46.9%、4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花漫金湖、绿染锡都”成效凸显。新区建设展露新颜。按照滇南中心城市产业服务中心建设定位,坚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先行,大力推进大屯新区整体城镇化项目,实施重点项目建设22个,累计完成投资19.9亿元。大屯环湖西路、星河路、东盟(红河)义乌商品交易博览城片区内道路等项目建成通行,奥体路、环中海路、个屯路延长线等一批市政道路及大屯新区中医医院、安置房、一期排污干管等配套项目稳步推进,大屯海清淤扩建、城市绿道水景观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进展,大屯至滇南绿洲往返公交开通试运行,滇南绿洲片区市政管理有序开展,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服务中心框架基本成型,产城融合、双城联动更加紧密。
(四)聚焦污染防治攻坚,绿色发展环境更优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污染治理作为发展和转型的契机,加快绿色生态靓市建设,“绿色”成为个旧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底色。问题整改务实有力。全面推动中央、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整改,2016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涉及个旧市问题18项,已完成13项,达到时序进度5项;2017年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涉及个旧市问题26项,已完成17项,达到时序进度9项;2018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涉及个旧市问题8项,已完成5项,达到时序进度3项。综合治理力度空前。念好“建、入、关、转、治”⑦五字诀,重金属污染防治“五大工程”建设成效明显,累计完成投资29.8亿元,南部选矿试验示范工业园区进入验收阶段;北部选矿试验示范工业园区基本建成,14户入园企业已投入生产;沙甸冲坡哨片区工业废渣“三废”⑧集中处置场、鸡街镇工业废渣集中处置场一期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累计清运历史遗留冶炼废渣40余万吨;象冲、花坟尾矿库建成开库,小凹塘、冲坡哨、黑神庙坡等片区综合整治初见成效,全面完成58座粗铅冶炼鼓风炉淘汰任务,关停拆除选矿企业364家,稳步实施淘汰关停企业“两断三清”⑨工作,大屯海综合治理项目稳步开展,环湖绿廊主体建设完工。污染防治精准有效。抓住云南省首家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的机遇,与上海环科院共建沪滇环保科技合作工作站,扎实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积极探索土壤安全利用,在鸡街镇开展土壤污染修复示范。《个旧市冶炼废渣管理办法(试行)》正式颁布实施。加强对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的建设、运维和监管,污染源在线监控监测机制不断完善。水体污染综合防治深入开展,红河流域浑水河沿线选矿厂已全部关停,倘甸双河断面重金属达标,黑冲河、浑水河(卡房大沟)水质已达功能区划要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滇南中心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有力有效,空气质量优良率98.9%,达到新标准实施以来最高水平。生态保护持续加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生态红线评估工作顺利完成。实施人工造林及森林抚育3.4万亩,通道面山绿化完成种植2.25万亩。沙甸民族团结主题公园和民族团结林建成开放,阳山生态湿地公园主体完工,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取得新进展。白云山国有林场荣获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连续25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河长制工作向纵深推进,排查“四乱”⑩问题73个,整改销号73个。“清河行动”清理河道31.6公里,妥善清理处置河道垃圾及淤积物3000余立方米,红河马堵山电站库区(个旧段)、大屯海网箱养殖捕捞乱象全面整改完成,市域辖区内河长制管理的河湖库渠水质达标率86.20%。
(五)聚焦脱贫攻坚决战,协调发展步伐更稳
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州各项决策部署,投入脱贫领域资金4.28亿元,19个村脱贫出列,1066户3587人稳定脱贫,全市整体性脱贫如期实现。攻坚责任全面夯实。深入落实五级书记遍访和市级领导脱贫攻坚挂包责任机制,全市贫困村、贫困户遍访和挂包实现全覆盖。组织开展10轮调度,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21个问题、省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的14个问题和州督查调研反馈问题全部整改销号。精准扶贫措施有力。实施“菜单式”扶贫与新型经营主体带贫益贫,投入菜单式产业扶持资金732.6万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63个,发展烤烟、马铃薯、甘蔗等产业2.88万亩。抓实异地集中式产业扶贫,与乍甸乳业等共建扶贫车间17家,覆盖462户1111人特殊贫困群体,实现稳定增收;着力带动贫困就业,实现建档立卡户就业4985人;强化饮水安全保障,投资1638万元实施26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市4.14万农村人口(含4864人贫困人口)受益,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住房安全保障到位,农危房改造4597户全部实现竣工入住。2096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顺利完成,大屯“幸福小区”城镇化安置点作为先进经验全省推广;教育保障提质增效,控辍保学“双线六保”⑪责任机制和“四步法”⑫得到深入落实,开设职业教育体验班,全市41名不稳定学生返校就学。贫困人口“病有所医”得到保障,贫困户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住院报销比例达90%以上,大病救治率达100%。乡村面貌明显改善。编制完成《个旧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全市574个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完成确权登记36.15万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美丽公路、农村公路建设里程235.19公里,个旧至元阳公路成为全州第一条“美丽公路”。石洞坝、火把冲、邦干、戈贾冲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进展顺利。4G网络已覆盖城市建成区及集镇,城乡光缆通达率100%,全市行政村全部实现“网络村村通”。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洁行动,大屯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全市423个自然村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和文明村规民约,农村“厕所革命”完成新建、改建8225座,“大棚房”违法问题得到全面整治。沙甸街道金川社区成功创建云南省美丽村庄。
(六)聚焦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更强
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把准关键点,找准突破口,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向纵深发展。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GDP比重达1.41%,高新企业总产值达到65.07亿元。云铝润鑫“电解铝智能制造技术开发应用及智慧工厂建设”项目被工信部确定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并入围2019年云南省智能制造试点。振兴集团、云南乘风进入2019年云南省非公企业100强及制造业20强,圣比和实业、云河药业先后被认定为“云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供给侧改革纵深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重点任务全面落实,淘汰拆除合众锌业4万吨和6万吨硫酸生产线;房地产风险防范化解有力,租购并举制度加快建立。年销售商品房面积3.39万平方米,泰和晟景、明悦酒店广场项目复工建设,都汇银座、景秀文华、米兰春天等6个项目陆续颁发不动产登记证624本;严格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共减免税费2.87亿元;大力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为1042户企业退补电费7717.98万元。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新突破,红投实业与永良有色混改成立红投永良矿业有限公司,红河发展集团出资收购云河药业股权,企业活力充分激发。“放管服”改革深入人心。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深入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取消各种证明材料225项,基本证照凭证统一规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开办时限压缩在3个工作日内。中介服务选取数连续两年排名全州第一。“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络政务服务平台投入运行,“一部手机办事通”推广使用位于全州前列,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公共资源交易严格规范,群众和企业办事创业更方便。
(七)聚焦民生福祉改善,共享发展成果更实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大力气解决好市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年内投入民生领域资金37.92亿元,增长9%。教育事业取得突破。义务教育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基础教育“三率”⑬名列全州前茅。全市8所幼儿园达云南省一级示范园标准,排名全州第一。中考核心指标排名全州第一;高考总上线率100%,本科上线率排名全州第二。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实现招生办学,有力助推大屯新区开发建设。医疗健康亮点纷呈。个旧纳入全国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并启动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稳步开展,医疗保障基金安全运行。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获批为全省第二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市妇幼院完成提质改造并顺利通过“二级甲等”评审,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进,药品采购两票制全部覆盖,云河药业复方龙血竭胶囊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大屯新区中医医院、市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主体完工。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统筹扎实推进,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抚恤优待标准逐年提高,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完成8个乡镇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社会治理卓有成效。大屯、沙甸撤镇(区)改街道获省政府批复并完成挂牌授印。沙甸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效显著,和平社区“四梁八柱”⑭、市法院“三注重三坚持”⑮典型经验受到国家民委和省民宗委充分肯定,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成功创建贡献了“个旧力量”。深入开展反恐、禁毒人民战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更大实效,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综合满意率全省排名55位,较18年上升27位。全面开展“七五”普法,依法治市工作成效显著。成功化解一批信访积案,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全市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连续四年保持“三下降”态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同时,应急救援、防灾减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民族宗教、退役军人服务、外事侨务、档案史志、残疾人、老龄、妇女儿童、红十字会等工作不断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深入推进,全市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更加美满、更加充实。
一年来,我们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开展“践行新思想新理念展现世界锡都新风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扎实推进政府系统机构改革,完成市级行政中心改造,全市21家部门实现集中办公,政府系统作风形象、服务效能、工作成效持续提升。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坚持不懈整治“四风”,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坚决查处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6件、政协提案146件,办复率均达100%。十件惠民实事基本完成。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上级党委、政府支持关怀、精心指导和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力监督、倾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干出来的,是新时代各行各业奋斗者拼搏奋斗出来的!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驻个部队、武警官兵和消防救援队指战员,向关心支持帮助个旧建设发展的省州驻个部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标新发展理念,当前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困难叠加,新旧动能转换面临不少挑战;有效投资增长乏力,事关全局、带动性和支撑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总体偏少;主城更新力度不大,新区还未形成规模,城市精细化管理还需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还需加大;污染治理任务依然艰巨,风险防控还存在薄弱环节,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领域仍有不少短板;部分干部专业素养、法治思维有欠缺,担当意识、工作作风还有待加强。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2020年重点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科学谋划“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之年,做好2020年工作意义重大。尽管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但也要看到我市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我们要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发展变化,增强必胜信心,善于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抢抓绿色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以及滇中城市经济圈和滇南中心城市一体化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努力实现个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推进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个旧建设迈出新步伐。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按照州委“13611”工作思路和对个旧提出的“六个新”要求,践行新思想新理念,擦亮“世界锡都”名片,打响“宜居个旧”品牌,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个旧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开创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个旧建设新局面。
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单位GDP能耗完成州级下达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转型升级上真抓实干
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六个大抓”⑯突破年要求,推进产业结构、投资结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力开创个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全面谋划“十四五”工作。坚定不移落实天天抓实、月月抓紧工作要求,确保今年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全年稳增长。扎实做好“十三五”规划收官工作,全面如期完成规划《纲要》提出的31项主要指标。对标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十四五”规划相关要求,科学提出“十四五”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编制引领个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经得起历史检验、高水平的“十四五”规划。突出政策供给,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进人民福祉、改善营商环境等,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政策,为“十四五”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注重开放发展,主动融入自贸区试验红河片区、红河综保区、蒙自经开区,做好联动融合文章,在对外开放上取得更大进展;全力谋划项目,围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补齐民生事业短板等方面,研究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扎实做好“十四五”重大项目包装和“金点子行动计划”,积极争取市级一批重大项目纳入省、州“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强弱项、补短板,夯实个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在大抓产业上力求突破。一产方面,确保202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3万吨左右,生猪出栏达到23万头,农业总产值增长6%以上。围绕打造“绿色食品牌”,积极推进全省“一县一业”⑰示范县创建工作。北部坝区重点抓好优质稻、冬早蔬菜、优质水果、生猪和奶牛肉牛养殖,支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加工和中药饮片发展;南部山区重点抓好热区水果、烤烟、甘蔗等经济作物种植。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开始端精耕细作、农产品终端精深加工“两端两精”工作,着力实施6900亩高标准农田、白巫山片区万亩热区作物立体栽培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现代种养一体化循环产业及冷链配送中心、100座现代化生猪养殖“温氏家庭农场”项目建设,实现优质九叶青花椒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期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培育发展50户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稳定增长10%左右;二产方面,坚持“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上加快形成引领,推动以制造业为重点的产业聚集发展,加快实施“红河制造2025行动”和大抓工业行动计划,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工程,抓实“规下升规上”和新建纳规工作,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户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80户以上。加快新型工业投资公司组建,设立工业产业投资基金。着力培育10家以上“专精特新”⑱的中小企业及一批科技型民营企业“小巨人”;三产方面,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旅游革命”,争创“中国天然氧吧”⑲,打造“宜居康养之城”。切实做好金湖商圈规划编制,打造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餐饮聚集地,加快推进尼格温泉酒店、宝华公园大型游乐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展老阴山旅游A级景区达标工作,争创云南特色旅游城市。围绕“工业+旅游”,实施个旧市博物馆提升改造工程,推动云锡博物馆改造和锡主题浮雕文化墙项目建设,继续打造青年路下河沟“老个旧”文化街区,加强鸡街老火车站、宝丰隆商号、云庙片区文物修缮保护和利用,启动云锡选厂锡文化街区建设,实现锡文化遗址连点成线、串线成片,打造工业遗址城市。
在大抓工业上力求突破。坚持“立足有色、超越有色、延伸有色”发展思路,聚焦有色金属深加工和新材料优势产业,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企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企业“新树长强枝”。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实现锡冶炼异地搬迁升级改造、铜业分公司电解系统年产12.5万吨阴极铜升级改造等项目年内建成投产,预计新增产值20亿元。推动云锡年产8000吨“两步法”制备二氧化锡生产线、年产5000吨精制硫酸镍项目提升改造及专用型产品生产等产业链延伸项目建设。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支持惠丰铜业、惠铜新材料扩大生产,推动润鑫铝业加快发展铝合金板材、型材加工制造,确保云锡年产1.4万吨胶状乳化炸药、锦海电器年产150万支电感器等企业稳定生产。加快推动“一味药(云河药业)一瓶奶(乍甸乳业)一袋米(大红屯)”壮大发展,保持产值年均5%以上增长,努力形成全州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产业。加快推动园区绿色发展。充分利用炼铅鼓风炉淘汰腾退空间,重点打造以冲坡哨片区为核心,八抱树片区、黑神庙坡片区、泗水庄片区协同发展的锡铅锌产业链集群,加快形成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有色金属全链产业。全面完成北部选矿示范工业园区建设,实现15户入园企业纳规升规,新增产值5亿元以上。
在大抓项目上力求突破。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始终把大项目、好项目作为带动产业层次提升的重要支撑,以项目落地建设牵引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健全指挥部推进和市级领导挂包机制,牢牢抓住项目审批、建设、投产等关键环节,强化工作专班调度,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实施好3000万元以上219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00亿元以上。着力推进市人民医院妇产综合楼、坡背水库等138个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大屯新区城市绿道水景观工程、大屯海环湖观光北路等30个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加快建个元高速公路、大屯新区中医医院、红河州垃圾焚烧发电、新冠商场综合农贸市场等34个在建项目进度。力争个旧市生活垃圾收转运设施、云计算中心及大数据服务等17个项目竣工投产并发挥投资效益。抓实政府专项债券落地,确保冲坡哨冶金加工产业园、个旧市公共停车场及配套基础设施等6个项目实现一季度开工建设,全面推进鸡街火车客运站及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实现2020年底竣工运营。抓好项目库动态管理,精心策划项目包装,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级计划盘子。实施重点项目“一对一”跟踪指导服务,形成“开工一批入库一批,入库一批开工一批”的稳投资良性循环机制。
(二)坚持融合发展,在双城联动上精准发力
坚持以城市转型带动经济转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宜居、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聚力提升城市品质。以建设工业遗址城市为目标,围绕“工业遗址、人文锡都、经典怀旧”城市定位,坚持“功能做加法,建设做减法,品质做乘法”的原则,着力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盘活空闲地、扮靓主城区,把“美丽县城”建设作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推进实施。持续开展“点靓个旧”行动,力争年内全面实现干净、宜居、特色目标。完成生活垃圾收转运设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雨水管网改扩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项目建设。继续抓好“两违”建筑治理,整治率达到95%以上;启动原市委、风雨馆等城市停车场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火车站商场片区、工人村片区等提升改造项目,稳步实施城市绿化亮化工程,继续抓好城镇棚户区改造,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271户,不断提升公租房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宝丰隆片区文化休闲旅游商业街区、云庙片区历史文化街区、三街七巷片区商业文化步行街等特色鲜明的主题街区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味。
全面加快新区建设。紧紧抓住新型城镇化试点和滇南中心城市建设机遇,坚持规划引领和绿色发展,以滇南中心城市产业服务中心为定位,全力推进生态融城。持续加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力度,继续抓好滇南绿洲综合管理。加快大屯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进个屯路延长线、奥体路、环中海路、新区双水源供水及配套管网等项目建设,确保供水工程、强电入地改造项目年内完工;稳步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抓紧实施安置房及其配套工程项目建设,力争大屯海清淤扩建、城市绿道水景观等项目开工建设。规划建设新区幼儿园、小学等项目,确保老年人康复护理院、中医医院年内竣工,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2020年6月底建成并实现扩招1000人,努力营造良好就学、就医、居住环境,提高滇南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动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发展。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坚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理念,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以“五抓五强”⑳为重点,着力构建“两城、一带、三片”㉑城乡发展格局。扎实推进鸡街镇包家庄村、老厂镇对门山村2个州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年内力争创建8个美丽乡村。抓好农村路网建设,实施24条72公里农村公路,巩固个旧至元阳美丽公路建设成果,构建“畅、安、舒、美”的公路交通环境。推进花果山、三岔河水库等除险加固工程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开工建设。实施邦干水库、石洞坝水库试水运行,加快火把冲水库、滇中引水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学习浙江“千万工程”㉒经验,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年内力争新建城市公厕2座,改建5座,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8933座,实施学校卫生厕所标准化建设,确保年内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0%以上。打造“一村一品”㉓示范点5个,建设乡村旅游点5个,打造精品乡村旅游线路2条,乡村旅游收入实现新突破。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强化新型农民培训,推广示范智能型设施渔业养殖。着力实施“牛奶小镇”二期工程,努力实现特色小镇争创上有新突破。
(三)坚持保护优先,在绿色发展上久久为功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个旧的鲜明导向,以保护优先为前提,绿色发展为核心,生态恢复为根本,生态建设为重点,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全面提升个旧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奋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把污染防治攻坚战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战,不折不扣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坚持标本兼治,打好净土保卫战。着力打好固体废物及重金属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推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完善相关治理机制,抓好源头防控。加快全省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试点建设,建立关停企业污染地块生态恢复示范模式,强化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环境风险管控,加快推动农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冶炼废渣堆场原位风险管控技术示范等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积极探索符合个旧实际的治理模式。严格执行《个旧市冶炼废渣管理办法》,用好工业废渣集中处置场,全面完成清废行动40个渣堆整治任务。坚持联防联治,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滇南中心城市大气联防联治及柴油货车标志性战役,实施建材行业、建筑工地和渣土运输车辆专项整治,全面推行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㉔管理制度;实施清洁运输、清洁油品等行动,确保柴油货车污染物排放问题明显下降。严格节能环保准入,严控“两高”㉕行业新增产能。加强大气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和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提升环境监测能力,确保城市空气优良率达97.2%以上。坚持精准治污,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推进倘甸双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加快推进金湖水质提升综合治理、老虎山、冲坡哨雨污分流及废水集中处理工程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持续开展水源地保护工作,确保水质达标率100%。
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坚持经济生态化思路和生态经济化方向,强化“六个大抓”,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治污项目化、项目产业化、产业绿色化。立足资源可持续发展,实施固废综合利用计划,利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机遇,加大历史遗留废渣处理力度。支持鑫联环保、联兴贵金属、华鼎等民营企业开展低品位难选矿、尾矿及烟尘回收利用的工艺研究,推动铟、金、银等稀贵金属产品开发和高效利用。依托红河砷业持续推进冶炼系统砷害的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建设,积极推进含砷物料高效富集与高品质砷材料制备项目建设。打好“循环产业牌”。加快消化历史遗留工业固废,支持华鼎、旭众、达明威等企业开展固废综合利用,推进云锡营通、双井等公司开展尾矿资源利用,打造“尾矿及冶炼废渣—回收利用—精深加工”的循环经济产业。推动鑫联科技公司加大实施炼铁高炉烟尘成熟技术应用,年内在科创板上市。力争实现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56%以上。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方针,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继续抓好全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加快申报国家储备林项目,推动阳山生态公园后期工程建设,实施营造林1.5万亩,确保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持续抓好河(湖)长制工作。坚决完成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任务,解决好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完善“一河一策”“一湖一策”治理方案,突出抓好红河干流(个旧段)、泸江河(个旧段)、乍甸河、沙甸河等重点河湖保护治理工作,努力创造“山美、水清、河畅、岸绿”的优美生态环境。
(四)坚持创新驱动,在扩大开放上借力借势
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依靠创新驱动引领发展,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主动融入“三区”㉖建设,为实现个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添不竭动力。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中科曙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建设,出台《个旧市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借助“云上个旧”数据优势,服务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有色金属产业链向数字化、互联网化转型,助力传统产业生产向智能制造转变。立足实体经济主战场,加强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5G网络规划和建设,增设5G基站和改造存量基站,推动个旧信息化走在前沿。做强做大报纸、电视、新媒体等媒介相融合的融媒平台,讲好个旧故事,传播好个旧声音。加快推广和完善“一部手机游云南、一部手机办事通、一部手机云品荟”系列品牌,提升优质服务供给能力,做大做强数字经济,积极争创红河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区。
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始终把创新作为提升产业层次的核心环节,深化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营造创新创业创造的浓厚氛围,实现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占GDP比重达1.45%以上,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加强与云锡研发中心、昆明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华鼎100万吨冶炼废渣资源化综合利用、圣比和实业5000吨正极材料和5000吨前驱体技改等项目建设,继续支持云铝润鑫、振兴集团、云南乘风等企业做强做优。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扶持力度,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户、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户,争取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依托中科曙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加快“数字个旧”建设,积极打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着力培育一批“众创空间”“星创天地”㉗、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深入推进“6+6”人才强市战略,力争培养“领军企业家”8人、“教学名师”25人、“名医”25人、“拔尖乡土人才”50人以上。
不断扩大开放发展。着力在大抓开放上力求突破,瞄准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融入“三区”建设,在“市区融合”上取得实效。依托蒙自经开区,积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引进出口型零部件加工项目;依托红河综保区,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特色食品等产业;加强与自贸区红河片区互联合作,积极发展加工及贸易、大健康服务、跨境电商等产业。着力在大抓招商上力求突破,持续强化“一把手”招商,与省外招商服务机构建立合作机制,突出园区招商,探索中介招商,着眼强链补链延链,力促在电子信息制造、有色金属深加工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努力引进国内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及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产业,力争年内举行2次招商推介会,引进5000万元以上重点招商引资项目10个,省外到位资金增长10%,外资利用实现新突破。着力在大抓电商上力求突破。积极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搭建市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整合乡镇、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加强与淘宝、京东等平台合作,统筹推进农产品网上批发、大宗交易和产销对接等电子商务业务,打通“农货上网、网货下乡”双向流通渠道。加快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快递物流建设村级服务点,打通物资集散配送“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
(五)坚持深化改革,在优化环境上常抓不懈
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着力补短板、强实体、促转型,确保经济行稳致远。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成立大数据发展中心,统筹推进与中科曙光集团深度合作,全力推进使用“一部手机办事通”,搭建“智慧政务”服务平台,致力打造智慧政务新模式。优化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功能,建立行政服务大厅窗口服务质量电子评价系统,提升“一窗通办”能力,加快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全面推行工业园区“极简审批”模式,实现“一张网审批”覆盖到园区。创新服务方式,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和全程电子化建设,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落实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坚决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贯彻落实“好差评”“红黑榜”制度。
全力做好企业服务。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全面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切实减轻个人税负。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领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平台公司实体化进程。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制定出台个旧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搭建民营经济服务大数据平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问题。更大力度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深入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探索设立民营企业纾困基金和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扶持小微型企业20家以上。
持续推进财税改革。深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全面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增强市级财政统筹能力。加大对实体企业支持力度,做好实体经济的分类指导和“一企一策”,加快建立重点税源企业分类清单,在政策支持、融资贷款、人才培养、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更精准扶持。全面抓实地方专项债券申报,持续抓好政银、政企、政府和社会资本等合作模式的探索与推广,做好公司债、企业债发行工作,积极争取2020年地方专项债券额度不低于10亿元。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依法打击和遏制非法集资,维护地方金融稳定。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压减一般性支出达到10%以上。
(六)坚持民生为本,在全面小康上稳步前行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持续改善,以“民生之暖”保稳定、促发展。
全面巩固提升脱贫质量。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和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集中力量打好 贫困歼灭战。围绕目标标准,坚持精准施策,做到“领导力量、资金投入、帮扶政策、挂联帮扶、工作力量”五个不减,确保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落实,扎实做好市级领导挂联帮扶和挂牌督战工作,从严抓好责任、政策、工作“三个落实”;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支持,年内安排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00万元,深化菜单式产业扶贫和新型经营主体带贫益贫产业扶贫模式,巩固“扶贫车间”成果,继续做好“万企帮万村”社会帮扶工作,确保每个贫困户有1个以上增收产业;继续打好基础设施、政策保障、就业增收等系列“组合拳”,实现年内转移农村劳动力3000人,稳步提升贫困群众抗风险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认真落实巩固措施20条要求,建立脱贫攻坚返贫风险防控和贫困对象巩固提升机制,有效巩固脱贫成果;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推进“爱心超市”等载体建设。围绕接续推进减贫工作,科学谋划好扶贫工作“十四五”规划,与乡村振兴形成有效衔接。认真做好脱贫攻坚全国普查工作,确保“十三五”期间消除农村绝对贫困。
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成“一村一幼”项目建设,实现农村学前教育全覆盖,确保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4%以上。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均衡水平,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95%以上。加快高中教育扩规提质发展,力争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以上。深化新高考综合改革,提升个旧一中、中央民大附中红河实验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教师“县管校聘”㉘改革,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完成“四个100%”㉙建设达标任务,全力确保校园安全。
稳步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深入推进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试点建设,力争到2020年底,市域就诊率达到90%,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全面落实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的政策措施,探索城乡居民医保资金打包付费改革工作,加强医保统筹监管,确保医保基金安全。深入推进健康红河行动,实现市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年内竣工启用,规划新建个旧市医养结合康复中心、市人民医院鸡街院区,提升村(社区)卫生室综合功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切实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造提升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倡导全民阅读。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全市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项目,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继续举办国际ITRA越野跑赛事,做好云南省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游泳比赛项目承办,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品牌。
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继续组织开展公共就业专项行动,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以上,动态消除城乡“零就业家庭”。继续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整治工作,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抚恤优待等标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普惠、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探索推行医养结合试点。确保残疾人托养中心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心关爱、伤残军人和军烈属优抚、残疾人康复等工作。不断推进全国殡葬改革试点工作,逐步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
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深入开展“七五”普法,谋划好“八五”普法工作。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创建模式”转变为“示范模式”,着力推进沙甸地区社区融合、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平安创建,推动“四梁八柱”工作法进社区,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持续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㉚,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全面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深入推进“五员+”工程,深化平安个旧创建,提升公安机关的整体效能和核心战斗力。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化严打暴恐专项行动,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全力推进房地产领域风险防范化解,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稳妥做好问题楼盘化解工作。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祥和的生活环境。
扎实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做好大屯、沙甸撤镇(区)设街道后“村改居”等各项工作。统筹做好民族宗教、哲学社会科学、档案史志、外事、科普、测绘、地震、气象、红十字会、保密机要等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支持群团组织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抓好国防动员、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管理。着力办好十件惠民实事㉛。
(七)坚持求真务实,在自身建设上狠下功夫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就必须有新视野、新担当。我们将以人民满意为最高追求,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抓改革,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作风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不断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自觉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确保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及州委、市委工作要求落地见效。
扎紧制度笼子,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制度化建设,用规范完善的制度更好地提升治理效能。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阶层意见。抓实抓好政务公开,加强政策解读,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树牢宗旨意识,深入践行初心使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贯穿政府治理和服务全领域,更多地从群众的角度去想问题、办事情、定政策、抓落实,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把群众最关心、最迫切要办的事办好、办实,不断提高市民对政府服务的感受度和体验度。把解决问题、优质高效作为检验政府效能的重要标准,让政府瘦身,给市场松绑,为百姓谋利。
严明纪律规矩,全力打造廉洁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秦光荣案为镜鉴,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自我革命的精神,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坚决肃清白恩培、仇和等特别是秦光荣流毒影响,全面彻底清除和建、郭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影响,不断加强权力的制度性约束,从思想和行动上筑牢“五个必须”,坚决防止“七个有之”,着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强化廉政监督和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不忘初心担使命,重任千钧再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锐气涉险过滩,以背水一战、誓破楼兰的决心攻坚克难,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推动个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进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个旧建设迈出新步伐。
名词解释
①六个新:转型发展要有新动能,城市发展要有新突破,生态环保要有新思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要有新局面,脱贫攻坚要有新成效,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要有新气象。
②“5+1”大抓:大抓产业、大抓工业、大抓项目、大抓开放、大抓电商+大抓招商。
③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④省“四个一百”重点项目:云南省100项竣工投产项目、100项在建项目、100项新开工项目、100项前期工作项目。
⑤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
⑥“点靓个旧”专项行动:以实现“花漫金湖、绿染锡都、点靓个旧”为目标,启动“绿化、花化、亮化、净化、美化”五化专项行动,营造一街一景、一路一品的城市园林绿化格局,形成移步换景、处处美景、处处文明的效果。
⑦建、入、关、转、治:在“建”字上下功夫,加快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在“入”字上作文章,筑牢生态环保基础;在“关”字上出实招,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在“转”字上见实效,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在“治”字上抓突破,强化环境源头治理。
⑧三废:即废水、废渣、废气。
⑨两断三清:即断水、断电、清原料、清设备、清场地。
⑩四乱: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⑪双线六保:乡(镇、街道)人民政府与村委会、村委会与村小组为一线,教育体育局与学校、学校与教师为一线,两条线均要层层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对每一位未入学、未到校、未升学的适龄儿童少年,均按双线控辍保学责任机制,明确教育体育局领导分片负责、校长负责本校、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明确乡镇领导分村委会负责、村委会领导负责本村委会、村组干部负责本村小组共六人为该学生劝返、复学、升学的包保责任人。
⑫四步法:宣传教育、责令改正、行政处罚、申请强制执行或提起诉讼。
⑬三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⑭四梁八柱:搭起“大创建、大宣传、大服务、大融合”之四梁,立起“政治站位高、组织体系全,宣传内容实、宣传载体多,社区治理新、权益保障好,外来人口融、矛盾纠纷少”之八柱。
⑮三注重三坚持:注重“讲党性”,坚持思想建党;注重“守党规”,坚持制度治党;注重“严党纪”,坚持从严治党。
⑯六个大抓:大抓产业、大抓工业、大抓项目、大抓开放、大抓电商、大抓招商。
⑰一县一业:聚焦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8个优势产业,兼顾其他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县。
⑱专精特新: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
⑲中国天然氧吧: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组织,符合“年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达‘舒适’的月份不少于3个月,年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不低于1000个/cm3,年均AQI指数不大于100,旅游设施齐全、服务管理规范”等基本条件的区域可申报“中国天然氧吧”。
⑳五抓五强:抓环境卫生、抓产业建设、抓设施配套、抓风貌改造、抓建章立制;强组织、强产业、强环境、强基础、强文化。
㉑两城、一带、三片:两城:个旧主城、大屯新区;一带:热区农业示范带;三区:鸡街沙甸片区、卡房老厂片区、贾沙保和蔓耗片区。
㉒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㉓一村一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㉔六个百分百: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出入车辆100%冲洗;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物料堆放100%覆盖。
㉕两高:高污染、高能耗。
㉖三区: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
㉗众创空间、星创天地:众创空间,即创新型孵化器;星创天地是众创空间在农村基层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对星火计划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㉘县管校聘:指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都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㉙四个100%:中小学封闭化管理(中小学校园围墙建设)达到100%;一键式紧急报警、视频监控系统与属地公安机关联网率达到100%;城市中小学专职保安员配备率达到100%);中小学幼儿园护学岗布建100%。
㉚新时代“枫桥经验”: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
㉛十件惠民实事:一是红河州个旧市鸡街火车站建设工程(站房及进站道路、站前广场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项目(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75公里);三是个旧市脱贫攻坚农村公路改造项目(涉及6个乡镇,30个自然村,建设72.05公里的个旧市脱贫攻坚农村公路);四是建设社区足球场项目(建设社区足球场20个);五是城乡癌疗早诊早治项目(城市完成1000例,乡镇完成1000例);六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0场;七是实施2020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计划完成城镇棚户区改造5726户改扩建工作,住房困难人员2000户的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工作);八是市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在原市政府原址启动实施市民服务中心建设);九是“一村一幼”幼儿园建设项目(完成8个村级幼儿园改扩建任务,改扩建面积1518平方米);十是社会保险补贴发放(计划完成2000人次700万元社会保险补贴发放)。
个旧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秘书处
2020年1月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