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31 13:36   责任编辑:www
2021年11月18日在灵台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灵台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文 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全县上下攻坚克难、拼搏奋进的五年,也是经济社会蓄势聚能、加快发展的五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到年底,全县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亿元,年均增长7.4%;固定资产投资35.1亿元,年均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亿元,年均增长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亿元,是2016年的1.6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250元和10642元,较2016年增加8184元和3636元。
五年来,我们聚焦第一民生工程,精准施策攻堡垒,全面小康如期实现。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县之力向贫困问题发起总攻,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7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与全国、全省、全市一道步入了全面小康社会。累计投入资金31.9亿元,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自然村全部通动力电,饮水安全率达到100%,农村危房动态清零,易地搬迁群众1349户,无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医疗保险、“一站式”结报等政策全面落实,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兜底保障,“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的问题全面解决。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成效明显,牛果菜主导产业覆盖所有贫困村,劳务产业“灵台模式”在全省推广。天津市津南区和省市县141个帮扶单位鼎力支持、无私援助,投入资金2.4亿元,实施帮扶项目507个,248名工作队员常年驻村帮扶,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为我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动力。
五年来,我们着眼培育发展动能,坚持不懈调结构,产业转型加力提速。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动牛果菜产业提质增效、煤电产业加速突破、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新建改建肉牛养殖场区40处,牛饲养量年均12.8万头;新植果园11.5万亩,挂果园达到16.2万亩;抓建蔬菜种植小区26个,建成日光温室285座、钢架大棚2589座,矮化果园走在了全国产业前沿,获得国家矮砧苹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现代矮砧苹果新技术集成示范县、2021年度中国苹果产业五十强县等荣誉称号。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产量稳定在19万吨以上。邵寨煤矿建成投产,灵台电厂前期工作正式启动,唐家河等矿井前期工作积极推进,百里煤田勘探取得初步成效。探索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处、AAA级景区2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培育小微企业,市场主体达到1.2万户。县乡村电商、物流网络实现全覆盖,城乡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五年来,我们立足改善基础条件,千方百计破瓶颈,城乡面貌大幅改观。始终把项目摆在突出位置,聚焦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等重点,累计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584项,总投资达到189.2亿元,交通、水利等瓶颈制约加速突破。县内首条高速公路S28灵华高速加快建设,S28东延线(长武至灵台)项目有望年内开工,即将告别不通高速的历史。新建改建三级公路4条172公里,“四纵三横”的交通网络不断完善,群众出行更加便捷畅通。新集水库、邓家川水库建设进展顺利,高效节灌面积达到3.2万亩,治理河堤32.4公里。完成农网改造483公里,新建改建加油站9座、充电站3处,4G通信网络覆盖城乡,5G网络加快普及,电力、能源、通讯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接续实施县城集中供热、雨污分流、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工程145项,城市综合功能日趋完善。新建住宅小区14个,新增住房88万平方米。小城镇街区道路、绿化亮化、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4.5%。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63个、清洁村庄186个,广大农村更加宜居。
五年来,我们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标本兼治抓治理,生态底色更加靓丽。强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治理,累计投资2.8亿元,实施污染治理和减排项目57项,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西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建成投用,新建的8个乡镇污水处理站、10个垃圾填埋场和中转站规范运行,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全面覆盖。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成效明显,燃煤锅炉整治、扬尘治理、河湖长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措施有效落实,空气质量逐年提升,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土壤环境质量稳定改善。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到位,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措施常态长效落实。生态修复治理统筹推进,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88.5平方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5.5万亩,植树造林22.5万亩,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
五年来,我们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持之以恒促改革,市场活力加速释放。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网络实现县乡村全覆盖,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进驻政务大厅,初步实现了“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不断简化办事流程、提升办事效率,工程项目审批时限压减50%以上,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减税降费、援企稳岗、“不来即享”等利企惠民政策全面落实,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和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土地确权登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顺利完成,引进培育龙头企业36家,建办农民专业合作社810个,家庭农场达到485家,新型经营主体快速成长。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农业保险覆盖所有产业。引进重大项目86个,到位资金73.1亿元。成功举办《针灸甲乙经》学术思想传承国际研讨会暨皇甫谧文化节、全国矮砧苹果标准化生产学术研讨会等重大节会,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五年来,我们顺应人民群众期盼,统筹城乡谋发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县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83.3亿元,占总支出的83%。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先后实施了职业中专整体迁建、灵台三中学生宿舍楼等项目及一批“改薄”工程,城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新增幼儿园7所,幼儿“入园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各层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653名学生考入“双一流”院校。投资3.9亿元,实施了县医院扩容提质、皇甫谧养老服务中心新建、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等项目,城乡医疗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分级诊疗、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公立医院改革等措施全面落实,群众就医负担大幅降低。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乡村文化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周末大舞台”“乡村大舞台”等文化活动惠及城乡群众。认真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年均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以上、输转劳动力5万人以上。基本医保、养老保险实现城乡整合,城乡低保、特困供养逐年提标,发放各类救助保障和优抚安置资金5亿元。持续深化平安灵台建设,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民族宗教工作全面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县委总体部署和县十七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十四五”发展开局良好。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1亿元,同比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25.6亿元,同比增长3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21.2%。一是着力扩大项目投资。抢抓政策机遇,主动衔接争取,论证储备前期项目130项,争取到位国省投资7.8亿元。严格落实重大项目“三个一”包抓、专班专责推进等制度机制,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13项,完成投资43.6亿元。聚焦产业延链补链,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1项,落实到位资金18.7亿元。二是统筹推动乡村振兴。加强已脱贫人口动态监测帮扶,精准落实“一户一策”巩固提升帮扶计划977户,扎实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大排查”专项行动和“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提升。扎实推进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新建盘活养牛场区11处,新增平凉红牛4500头;新植矮化果园4100亩,改造老旧果园1.2万亩;种植设施蔬菜2800亩。积极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完成30个村庄规划编制,抓建市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9个。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建乡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6处,改建卫生户厕6000户,拆除危旧建筑3569处。三是加速推进煤电开发。把煤电项目牢牢抓在手上,邵寨煤矿建成投产,灵台电厂项目加速推进,完成土地征收1200亩,百里煤田东南区域普查有序开展,山东能源一期10万千瓦光伏农业发电项目开工建设,煤电产业开发迈出了新的步伐。四是持续改善基础条件。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S28灵华高速年内完成投资19亿元,S320线全线贯通,硬化村组道路55.7公里;新集水库、邓家川水库年内完成投资1.5亿元。大力推进县城及重点小城镇建设,实施提质扩容项目38项,完成投资8.6亿元,县城“三口两段”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城西生态未来城规划框架初步形成。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更新行动全面启动,城市体检、拆违拆旧、占道经营治理行动初见成效。五是不断强化民生保障。持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县职业中专新校区基本建成,城东、皇甫两所幼儿园投入使用,县博物馆完成布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认真落实就业创业各项政策,安置高校毕业生481名,新增城镇就业2700人。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络,发放各类救助保障资金7200万元。科学应对疫情冲击,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全面落实防控措施,提升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能力水平,有序组织群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效防范了疫情输入,确保了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六是众志成城抢险救灾。面对多年不遇的强降雨,有效组织动员,及时开展隐患排查,转移疏散群众,避免了人员伤亡。“10.3”地质灾害发生后,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抢险救灾,短时间内恢复了正常生产生活。同时,着眼长远,谋划实施的地质灾害隐患治理、达溪河综合治理、临崖临沟群众搬迁安置等项目正在积极有序推进。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市县委部署要求落地见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办理答复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72件、代表委员建议217条。及时解决了群众信访问题。圆满完成了“七五”普法,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加快。全力支持纪委监委和法检两院工作,强化审计监督,从严纠治“四风”问题,大力推进基层减负,政府效能不断提升。
回望过去的五年,我们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转型升级中攻坚突破,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后劲活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进一步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共同推进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灵台发展的各级单位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县域经济总量仍然偏小,投资拉动能力有限,发展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和效益还不明显,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工业经济短腿问题依然突出,煤炭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文旅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条件有待持续改善,对外交通不畅问题尚未完全破解,城镇综合管理水平不高,乡村治理还有薄弱环节;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总体偏低,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部分干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工作作风同肩负的职责使命还不相适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
今后五年,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时期。国家深入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省市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陇东南能源化工基地、先进制造基地和文旅康养基地,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政策机遇。综合分析研判,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五个重要特征。一是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期。随着煤电开发取得突破,工业经济总量将快速增加,县域经济结构将由“农业主导型”向“农业优先型、工业主导型”转变。二是基础提升正处于攻坚期。交通瓶颈制约,城市基础设施滞后,是我县高质量发展中的最大短板,必须集中力量在基础设施,特别是在破解交通瓶颈上加大攻坚力度,增强发展能力。三是产业开发正处于关键期。产业规模小、链条短,对县域经济支撑带动能力不强,必须坚持全链条开发,构建富有地域特色、具备市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四是改革创新正处于深化期。“十四五”时期,全县煤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农业产业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补齐基础设施欠账与政府债务控制、城镇人口增长与治理水平不高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会更加凸显,必须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深化改革,破解难题。五是民生保障正处于提质期。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任重而道远。必须想方设法持续提升人民群众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总的来看,机遇大于挑战,前景十分广阔。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抓住机遇、奋力赶超,就一定能够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刚刚召开的县十七次党代会,科学描绘了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做好政府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及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盯“1+8”远景目标,聚焦“三新一高”发展要求,始终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条主线,坚持党建统领、项目为王、系统观念、深化改革“四条路径”,实施乡村振兴、工业崛起、交通突破、城市更新、产旅融合、民生提升“六大行动”,严守防止返贫、粮食安全、生态环保、安全稳定“四条底线”,正道直行,守正创新,聚力攻坚突破,加快转型发展,努力谱写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建设绿色兴业幸福美好新灵台的时代篇章。
主要奋斗目标是: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增速高于全市乃至全省平均水平;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提速发展,煤电一体化开发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县域经济结构加快由“农业主导型”向“农业优先型、工业主导型”转变;交通、水利等制约县域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各具特色、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加快构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生态环境质量和绿色产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生活品质不断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加快形成。
围绕上述思路目标,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力推进乡村振兴行动,厚植农业发展优势,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均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产业振兴为引领,突出牛果菜三大主导产业,坚持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深入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加快建设北部塬区节水高效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牛、果两个省级产业园,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由“扩规模、重产量”向“优结构、提效益”迈进。建立健全产业链发展推进机制,积极推行“链长制”,引进一批“链主”企业和“延链、强链、补链”项目,为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注入动能活力。积极引进和大力支持牧原集团、伊利集团等全国著名“农”字号企业,落地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大、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项目,推进农业产业扩量提质增效。纵深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土地流转、托管等经营模式,支持群众盘活利用资源,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坚持因地制宜,精准确定村庄类型,科学编制村庄规划。聚焦短板明显、欠账较大的村庄,持续完善基础设施,精准补齐短板弱项。不断深化“三大革命”“六大行动”,常态化开展村庄和农户庭院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深化“一核突出、三治融合、四轮驱动”乡村治理模式,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二)聚力推进工业崛起行动,培育煤电产业集群,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抢抓国家支持煤电一体化开发和省上建设陇东能源化工基地重要机遇,坚持稳步扩煤、加快转电、突破化工,大力发展以煤炭转化增值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向涉煤上下游产业聚集,着力打造“以煤为基、煤电联营、能化结合”的产业集群。以建设陇东能源基地核心区为目标,修编《灵台矿区总体规划》,加快整装开发步伐。加速推进邵寨煤矿技改扩能,加快开发唐家河、南川河等4对矿井。完成百里煤田东南区域资源勘探及规划编制,力争具备开发条件。积极协调做好要素保障,加快灵台电厂建设进程,力推“陇电入鲁”工程送端换流站项目顺利落地。扎实推进煤电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强化基础配套,增强承载能力。推动工业企业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促进建材、制药等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数据信息等新兴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三)聚力推进交通突破行动,打通对外高速出口,构筑内畅外联新通道。抢抓国家实施交通强国战略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重要机遇,全面落实甘陕两省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积极衔接争取、强化协调调度、优化服务保障,全面建成S28灵华高速及东延线、S203线,力争开工建设G70福银高速永寿至灵台分流线、S28灵华高速南延线两条跨省高速连接线、泾川至灵台(什字)高速公路;全力推进煤炭运输通道建设,力争灵台矿区运煤铁路专线全面建成运营;统筹做好县乡村公路提质升级,加快形成东进西出、南延北伸、内畅外联的路网体系。在改善交通条件的同时,持续推进水利设施建设,配合实施白龙江引水工程,全面建成新集水库、邓家川水库,配套实施一批饮水安全、节水灌溉项目,有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和产业发展用水需求。
(四)聚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开创城乡发展新局面。突出规划引领,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做好全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科学编制县城及小城镇发展规划,着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什字、独店、邵寨、朝那、百里5个乡镇为重点的“一城五镇”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找准城市发展问题病灶,精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统筹推进县城“三口两段”及南北两山综合治理、达溪河及蒲河县城过境段防洪体系建设,提升对外形象和风险防御能力。加快推进城西生态未来城建设,打造集生态宜居、文化创新、智慧共享为一体的“县城升级版”。持续抓好小城镇提质扩容,不断提升承载能力和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深入实施“美、洁、亮、绿、畅”五大工程,集中整治非法建设、占道经营、交通乱象,全面推行网格化、街长制管理模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筑牢思想道德基础,培育弘扬文明风尚,创设良好环境秩序,着力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城乡文明程度。坚持以文塑城,把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对“城市家具”进行整体设计,彰显灵台文化魅力。坚持文明城市创建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推动产城融合,增强内生动力,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具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基本条件。
(五)聚力推进产旅融合行动,做大特色旅游产业,培植经济增长新优势。统筹特色产业、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优势资源,以建设省内外知名文旅农旅康养基地为目标,高标准编制全县旅游发展规划,深度开发旅游产业,打响“商周文化名城·针灸养生圣地”旅游品牌。坚持绿水青山与历史文化结合、田园风光与特色产业结合、针灸康养与民风民俗结合,启动古灵台·皇甫谧文化园大景区、文王画卦山、百里镇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和建设工作;实施密须古城·红牛小镇产旅融合项目和独店苹果特色镇建设,积极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一批农业观光体验基地;加快独店张鳌坡针灸小镇建设,深入挖掘灵台独特的民间传统、饮食文化,开发一批特色项目、特色产品、特色服务,推动旅游业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与周边区域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周边旅游圈,进一步扩大灵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聚力推进民生提升行动,强化公共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发展、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促进“两考”综合改革和“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补齐基层卫生服务短板,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推动中医药、针灸传承创新发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支持创作一批文化精品,不断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就业援助服务,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全力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生产生活。启动实施地质灾害隐患治理、达溪河综合治理、临崖临沟等隐患区群众搬迁安置“三年计划”,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2年主要任务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全面履职的开局之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省市控制指标。主要任务是:
(一)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谋划论证一批稳增长、补短板、培财源的新项目,储备前期项目60项以上,争取到位国省投资12亿元以上。围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0项,落实到位资金21亿元以上。严格落实项目清单管理、“三个一”包抓、专班专责推进等制度机制,实施投资过500万元重点项目130项以上,争取年内完成投资65亿元以上。全面推行投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制度,落实容缺预审、多评合一、多图联审等改革措施,促进项目快速落地。健全完善资金、土地、市政配套等“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全方位保障项目建设。
(二)扎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及时精准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动态清零。启动实施北部塬区节水高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划分功能区域,优化品种结构,引导各类生产要素、经营主体向园区集聚,各类项目资金向园区倾斜,建办标准化种养基地。加快推进苹果、肉牛2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积极引进“链主”企业,牵引主导产业开发,加快推进牧原集团百万头生猪养殖全产业链项目,建成标准化养殖场区2处;引进伊利集团盘活闲置养殖场区,建办奶牛养殖基地。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力度,新植矮化果园5000亩,改造提升老旧果园1万亩;建成平凉红牛育种试验示范场,选育平凉红牛核心育种群500头以上;抓建设施蔬菜生产基地29处。加大灵台苹果、平凉红牛等品牌宣传营销力度,鼓励建办灵台苹果营销企业,办好“两个苹果试验示范中心”,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面落实各类农业保险政策,推进保险扩面、提标、增品。扩大苹果“保险+期货”试点范围,落实承保面积1万亩以上。有序推进村庄建设,抓好村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提升等工作,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坚持抓点示范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抓两头促中间,抓建乡村振兴示范村17个。通过建机制、激活力,完善村庄环境整治常态长效机制,新建乡村垃圾污水处理站5个,改造卫生户厕3000座,废旧建筑物动态清零。全面加强乡村治理,抓建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60个。
(三)加快推进煤电产业开发。全力抓好煤电重点项目建设,协调保障邵寨煤矿满负荷生产,年内实现产值7亿元,启动300万吨产能核增工作。开工建设灵台电厂,实施场区“五通一平”、地下管网及主厂房地基工程,年内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积极推进唐家河煤矿开采方案优化设计和前期手续办理,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启动《灵台矿区总体规划》修编,加快推进百里煤田东南区域资源普查。完成煤电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发展规划编制。推进光伏能源产业发展,建成山东能源一期10万千瓦光伏农业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支持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新增市场主体800户以上,培育规上企业1户以上。
(四)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快荆山森林公园至皇甫谧文化园旅游公路前期工作,启动密须古城·红牛小镇、独店苹果特色镇和张鳌坡针灸小镇建设,规范提升邵寨干槐树、百里古城等乡村旅游示范村,完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编制完成现代物流园建设规划,建成齐翔公司冷链物流园,开工建设邵寨物流服务中心,加快“灵台老街”建设,改造提升城乡商贸市场2处。认真落实扩内需促消费各项政策措施,广泛开展让利促销活动,鼓励支持直播带货等营销新模式,带动催生新的消费热点。
(五)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速推进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S28灵华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施工,开工建设二期工程(什字至中台水泉段)及东延线项目。力争建成S203线朝那至横渠段、雷新公路新集水库淹没区改线工程。积极推进永寿至灵台、S28南延线两条跨省高速连接线、泾川至灵台(什字)高速公路、灵台矿区铁路专线项目前期,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建成邓家川水库,加快推进新集水库建设,同步推进输水管道工程建设。完成35千伏灵台变电站迁建。
(六)深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坚持建设与更新双向发力,统筹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镇宜居宜业水平。全面完成“一城五镇”国土空间规划、中心城区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深入开展“城市体检”行动,彻查城市问题病灶,统筹推进城市建设治理。投资3.3亿元,实施县城区道路建设、管网敷设、城防能力提升等重点项目40项,加快补齐城市建设方面的短板弱项。积极推进城西生态未来城综合开发,完成土地征收和主干道路建设,同步推进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持续抓好县城“三口两段”、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综合治理,深化拆违治乱专项整治,加强街区风貌管控,提升城市品质品位。推进国家文明城市创建,落实落细“九大建设任务”,年内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县验收命名。统筹抓好小城镇建设,投资2.8亿元,实施小城镇建设项目37项,接续推进什字镇小城镇统抓统建,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七)着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优化城乡教育布局,完成职业中专整体搬迁,改建九年制学校1所。持续推进县级医疗机构提质扩能,完善乡镇卫生院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积极推进“两馆两中心”项目前期,实施全民健身工程13处。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扩大公益性岗位供给,做好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就业创业和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统筹抓好城乡低保、社会救助、优抚优待、惠残助残等政策措施落实,做到应保尽保。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稳定提升空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实施造林绿化2.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5平方公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八)全力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深刻总结暴雨灾害教训,全面查找基础设施、防灾体系等方面的短板弱项,科学合理规划,分期分批实施,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持续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完成地质灾害隐患治理、达溪河综合治理、临崖临沟等隐患区群众搬迁安置年度任务。加大河堤沟道治理力度,完成达溪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二期工程,力争实施蒲河胡家店至红崖沟段、黑河杜家沟至景家庄段、横渠至官村段河堤治理,完成湫子沟、北庄水库除险加固,提升综合防洪能力。抓好水毁道路修复和主干道路改造提升,完成G244、S320等主干道路和县乡村道路修复治理,实施雷新公路中台许家沟至下河段、水泉至杨村段、邵寨吴家什字段道路改建,提升道路抗灾能力。及时修复水毁农田、生产道路,维修加固养殖场区、蔬菜大棚,保障正常农业生产。统筹推进供水、排水、供气、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防灾抗灾能力水平。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集中力量办好10件民生实事:①硬化自然村组道路70公里,修复水毁道路119公里,新建跨达溪河桥梁2座。②实施梁原乡水源保障工程和坷台水厂改扩建,改造农村老旧供水管网60公里,为18.5万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用水保障。③改造10千伏及以下农网线路37.5公里,提升3.2万群众用电保障水平。④新建5G通信基站60座,实现5G网络县城和乡镇镇区全覆盖。⑤实施地质灾害隐患治理三年计划,年内完成中台南店子等隐患点治理,搬迁安置临崖临沟等隐患区群众240户。⑥在县城区新建停车场9处,新增车位450个,机关单位停车位有序向社会开放,逐步化解城区“停车难”问题。⑦新建中小学校舍8632平方米、幼儿园2所,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540个。⑧新建改造邵寨、什字等9个乡镇卫生院生活服务设施,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⑨新建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个,保障农村老年人集中养老服务需求。⑩引进教育、医疗专业人才60名以上,为全县教育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