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2年合水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7-31 13:38   责任编辑:www

  2021年11月20日在合水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合水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陈会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本届县政府五年任期即将届满。五年来,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重重困难和重大挑战,县政府在省、市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高质量发展总要求,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创新实干、狠抓落实,促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显著成就,开创了合水又一个辉煌时期。

  这五年,是合水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持续提升的时期。五年共争取实施重大项目1501个70.3亿元,招商引资142项172亿元,拉动全县经济总量不断扩张,质量效益持续提升。预计年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亿元,是五年前的1.4倍;财政收入达到3.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1亿元,分别是五年前的1.4倍、1.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4亿元,是五年前的1.6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571元、11608元,是五年前的1.5倍、1.6倍。多个领域工作亮点纷呈,农村公路建设、棚户区改造、全域无垃圾、智慧城市建设等,为全国和全省、全市贡献了合水经验。

  这五年,是合水脱贫攻坚全力推进、取得完胜的时期。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按照“五个一批”要求,累计投入资金15.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734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626户、住房提升改造4150户、农村危房改造1179户,2.8万人告别了危房和窑洞,农村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历史性改善;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6处,15840户71230人喝上了安全放心水;新建改建规范化合作社383个,经济合作组织覆盖到了各个特色产业,带动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项目;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728个,开展实用技术培训4.16万人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77%,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8%以上。3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3604户55825人稳定脱贫,实现了整县摘帽,撕掉了绝对贫困的历史标签,同全市全省全国一道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

  这五年,是合水经济结构加大调整、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时期。纵深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年均播种粮食作物23万亩,年均产量达到7万吨以上,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作用充分显现。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五个十万”工程,果园面积达到9万亩,畜牧养殖达到80万头(只),瓜菜面积稳定在5万亩,种植各类牧草14万亩,特色产业格局拉开架式,现代农业体系初步成型,主导产业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能源资源开发稳步推进,原油产量年均增长3.6%。地方工业企业规模达到390户,百跃羊乳等13户重点企业入驻工业集中区。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建成扶贫光伏电站12兆瓦,并网发电4342万千瓦时,被确定为全省分布式光伏整乡推进试点县。着力培育现代新兴产业,太白生态康养、花溪谷等文旅项目顺利推进,陕甘红军纪念馆、包家寨子会议旧址成为延安-南梁精品红色旅游线路重要节点,累计接待游客120万人次以上,年实现旅游收入3.9亿元;投资8000万元,在全市率先建成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智慧农业、智慧教育、智慧城管等多个领域数字化应用迅速发展,成功举办了2021合水县域城市智能体峰会;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面建成,电商交易额达到10.7亿元,文化旅游、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为全县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五年,是合水城乡面貌彻底蜕变、焕发新颜的时期。又一条高等级公路——甜永高速过境并在我县设立出口,投资6.5亿元新建改建省道、县乡道路、通村通组道路563公里,建成了一批群众期盼的产业路、入户路,全县路网格局进一步优化,通行能力大幅提升,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农村道路交通状况的大幅改善,成为合水人民最为满意的事情之一。完成农网线路建设850千米、配变增容4.82万千伏安,供电可靠性和抗事故能力全面增强。城乡水源建设稳步推进,莲花寺水库建成蓄水,为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奠定了坚实基础。抢抓棚户区改造大好政策机遇,完成征迁39个片区4980户,储备建设用地3600多亩,实施阳光苑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乐城、万象、福城等房产项目10个;新修市政道路20条12.4公里,完成城区雨污分流、集中供热、燃气、弱电管网等市政工程,城镇综合服务和承载功能全面提升。棚户区改造是近年来合水群众受益最多最广的为民实事之一。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太白、何家畔等小城镇提升改造项目224个,建成美丽示范村40个、美丽庭院1600户、绿树花廊景观带4条1446公里,改造卫生厕所2.69万户,拆除危旧房4200处,干净、整洁、漂亮已成为外界对合水最为突出的印象。

  这五年,是合水生态环境和康养条件显著改善的时期。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固沟保塬和生态治理“三大工程”,治理水土流失11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68%。全面推进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治污、抑尘、控煤和重点区域污染防治措施,淘汰改造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57台,新能源公交实现城乡全覆盖,县城重点区域烟花爆竹全面禁放。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建成乡镇污水处理站9座,封堵自然保护区油水井11口,污水直排、垃圾乱倒、非法采砂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水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行动,县城“六乱”和农村“十乱”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效。

  这五年,是合水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时期。统筹推进各项民生事业,集中办理民生实事144件,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的44%。落实教育惠民资金2.2亿元,实施全面改薄等教育项目170处。分级诊疗、先看病后付费、“一站式”结报等制度全面推行,累计为12万城乡群众报销医疗费用4亿多元。“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新增城镇就业1.7万人,安置高校毕业生486人、退役军人36人,引导462名大学生到非公企业就业,提供创业贷款3175万元,输转劳务25.07万人次,实现收入54亿元。按照应保尽保、应兜尽兜要求,为困难群众发放各类保障资金17万人次4.59亿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养连续5年扩面提标。国防动员能力和全民国防意识进一步增强,321名适龄青年应征入伍。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行业领域乱象整治成效显著,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更加安定。同时,统计、气象、人防、地方志、外事、供销、红十字会、扶残助残、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在服务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妇女、儿童、老龄、双拥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这五年,是合水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服务能力快速提升的时期。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坚决修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政府系统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始终坚持和自觉服从县委领导,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8件、政协委员提案182件。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控楼堂馆所建设和财政供养人员数量,“三公”经费支出较2017年下降51.7%。持续优化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建成县级政务服务大厅,乡村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承接下放服务事项2000多项,“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高效运转,受理办结群众诉求1.1万件;全面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新增市场主体837户,入驻保险机构3家。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县委总体部署,我们紧紧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紧盯重要指标、重点项目、重大活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完成了县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财政总收入增长10.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6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12.8%。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引领,大力实施“五个十万”工程和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小康迈上了新台阶;以上争内引外联为依托,加快实施重点项目,70个市县列项目顺利推进,支撑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以实施工业强县为目标,支持石油开发扩能上产,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涉企扶持政策,地方工业持续壮大,发展动能集聚释放;以城市更新为牵引,启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三纵九横”路网建设,棚户区改造顺利收官,城市功能全面提升;以绿色发展为根本,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国土绿化、“一村万树”生态项目,巩固提升“三大革命”和全域无垃圾治理成效,严格落实水、气、土“三个十条”,人居环境更加宜居;以扩大开放合作交流为抓手,通过天津农产品推介会等区域交流平台和央视等重要主流媒体宣传推介我县,圣象福地·林海赤碧大美合水的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宗旨,倾心办好民生实事,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健康合水”持续推进,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各位代表,五年砥砺前行,五年改革发展。我们既经历了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阵痛”,也收获了民生改善、城乡巨变的喜悦;既承受了经济下行、增速放缓的压力,也增强了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今天的合水,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干群思想更加解放,干事劲头更加有力,为创造合水更加美好的明天汇聚起了强大的正能量。所有这些都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航定向、科学指引,得益于省市的坚强领导、鼎力支持,得益于县委的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协同用力,得益于各乡镇、各部门辛勤努力、苦干实干,得益于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关心关注、理解支持,凝结着全县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的巨大心血和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奋战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合武警官兵和省市驻合各单位,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合水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五年的奋斗历程令人难忘,取得的巨大成就弥足珍贵,但是我们面临的困难挑战也不容忽视。一是县域经济总量较小,综合竞争力不强,纵向看发展依然滞后,而且经济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实质性破解,地方工业短腿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新兴产业成长较慢,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骨干财源不足,债务负担较重,财政保障能力不强,运行压力很大。三是和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滞后,与服务和融入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新任务还不相匹配。四是还有一些民生要事没有完全办好,高中教育质量不高,生源流失较多,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能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要。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与主要任务

  刚刚闭幕的县十六次党代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发展形势作出了科学判断,对未来五年全县发展的思路和重点作出了系统谋划。按照县委的判断,未来五年,是我县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后发赶超的“机遇期”,是补齐民生短板、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攻坚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期”,是浴火重生、振翅腾飞的“蝶变期”。根据县十六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今后五年县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富强幸福美好新合水目标,坚持农业产业化、城镇特色化、工业集群化、数字多元化“四轮驱动”,强化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业强县战略、科教兴县战略、文旅融合战略、智慧合水战略,打造大型能源基地、绿色农业领地、生态康养净地、智慧应用高地、引资引智洼地、安居乐业福地,全面补齐发展短板、厚植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迸发、行稳致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奋斗目标是:三产比例达到8:60:32;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各项约束性指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目标之内,实现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显著优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公共服务显著提升、群众收入显著增加。

  (一)打造大型能源基地,建设动能积聚新合水。围绕国家推动陇东重要能源基地示范区战略目标,聚焦传统能源,着眼新型能源,加快建设优质配套设施,健全完善能源产储供销体系,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持续提升油气开发水平。深化企地融合,支持油田企业勘探开发,积极推进石油扩能上产,新打油水井800口,原油产量突破200万吨。紧扣“油”字作好地方发展文章,认真研究政策,着力打破壁垒,争取地方企业以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参与石油资源开发,鼓励支持建办油田服务企业,发展配套服务,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推进“气化合水”建设,争取实施庆城-合水天然气输配管道工程,建成县城天然气储配中心,居民小区输配管网全覆盖。推动煤炭资源开发取得实质性突破。积极融入全市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快合水西区块煤田出让,加大合水东区块煤层气勘探开发,把合水建成陇东最大的煤层气采供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以建设全省重要的光伏基地为目标,加快推进电能替代、农网改造,大力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整县推进项目,推广“互联网+光伏”“林果光”循环技术,带动光伏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推动地方工业振兴。立足资源禀赋、面向内外市场,以合水南、板桥、老城3个工业区块为依托,大力发展乳品精深加工、农产品综合开发、油气开发配套、光伏产业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力争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0户。重新规划和建设工业园区,进一步明确定位、优化布局、完善配套、理顺体制,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吸附能力,年产值突破4亿元,使其真正成为优秀企业的孵化器和优势产业的集聚区。

  (二)打造绿色农业领地,建设繁荣富庶新合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特色产业兴旺,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全力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坚持“331+”模式、“四类分类”“一户一策”等制度机制,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持续完善稳定过渡、巩固拓展、动态监测、后续扶持、扶贫资产监管、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六大机制”,健全治理相对贫困的政策框架体系,全面靠实力量、政策、帮扶、监管责任,全力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争取更多更大支持,推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换挡升级。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防死守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播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产量7.5万吨以上。开展耕地田间整治和土壤有机培肥改良,配套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6万亩以上。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聚焦“一轴两翼五带”,大力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深入推进“五个十万”工程,着力打造鲜食苹果试验区、优质奶源核心区、良种肉牛特产区、有机瓜菜示范区、绿色草畜主产区等特色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建办果品加工、畜禽屠宰、蔬菜冷链等精深加工型、运销带动型、出口创汇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助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三)打造生态康养净地,建设秀美宜居新合水。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托子午岭自然资源和黄河象文化资源,以创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县为抓手,大力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扎实开展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县创建,持续推进“再造一个子午岭”提质增效、小流域综合治理、三北防护林、固沟保塬和“一村万树”等生态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加快建成葫芦河、县川河、固城河、马莲河四大生态走廊。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强力整治水体、土壤、农业面源、固体废弃物污染,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完善生活污水处理管网,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收集率均达到100%。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康养”战略,着力构建“一心连两环、一廊贯五区”的空间布局,加快黄河象远古文化游、秦直道探秘观光游、古石刻艺术鉴赏游、子午岭绿色生态游、陕甘边红色圣迹游五大基地建设,打造红土林、秦直道遗址、花溪谷等精品景区,努力将合水建设成陇东生态康养福地和陕甘边红色旅游胜地。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持续推进“千村美丽、万村整洁”“三大革命”“拆危治乱”工程,建成美丽示范村40个,美丽庭院覆盖率达到80%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危旧房屋整治率均达到90%以上,实现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传统村落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四)打造智慧应用高地,建设数字智能新合水。紧盯数字技术变革机遇,抢抓国家“两新一重”建设政策,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加快“智慧合水”建设,努力创建全省数字经济改革先行区。夯实数字基础。紧跟全市“东数西算”数字经济创新集聚区建设步伐,以合水大数据中心为支撑,培育壮大信息产业,加快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大5G网络覆盖面,推进电子政务、农业、旅游、生态等“云上合水”平台建设,构建全领域云服务体系。发展数字经济。鼓励支持数象、数投等企业推进产品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促进改造升级换代。大力发展数字乡村,建立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体系,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建立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服务体系,打通景点智能物联网数据链路,信息化助推旅游产业发展壮大。持续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升级版建设,推行“基地+村组直供”新模式,促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上行“双向”流通,实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建设数字政府。加快建设纵向贯通、横向协同、上接省市、覆盖全县的数字政府体系,破除信息壁垒,集聚数据资源,推进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公共安全、城乡建设等领域数据集成共享、深度运用,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五)打造引资引智洼地,建设活力迸发新合水。立足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加强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的合作交流,按照“接轨延安、融入西安、对接庆阳”的发展思路,实施以交通联动、产业联动、旅游联动和文化联动为主的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把硬环境建设得更好。全力支持庆阳市陕甘宁毗邻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争取兰太高铁途径我县,力争西合一级公路建成投用,改造提升国道2条、省道2条、县道4条、乡道4条、村组道路218条,全面提升路网通达能力。积极推进莲花寺引水工程,配合做好白龙江调水工程前期工作,改造升级供水设施,改善提升水资源质效,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水质达标率100%。实施农村电网提升改造、主变增容工程,提升配网供电能力。把软环境营造得更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下决心破壁垒、拓空间、提效能,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支持非公经济创新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大力推行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提高办事效率。主动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依托进博会、兰洽会等投资贸易平台,吸引大集团、大客商来合投资兴业。坚持“人才强县”战略,聚焦教育医疗、创新创业、新业态培育等行业领域,引进一批高学历、专家型、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智添力。把争取、引进和建设项目的工作抓得更紧。紧盯国家投资导向和政策机遇,谋划争取实施一批涉及农业产业、资源开发、新型工业、文旅康养等大项目、好项目、惠民项目。重点实施好城乡供水设施配套等85个基础项目、马莲河生态长廊等21个生态环保项目、合水东西煤田开发等8个工业项目、物流园区等11个服务业项目、圣象世界景区等19个文化旅游项目、羊乳智能加工体系建设等60个农业项目、秦直大道开通等71个城镇建设项目、三里店小学整体搬迁等51个民生项目,力争谋划的8大类326个重点项目全部建成投用。

  (六)打造安居乐业福地,建设幸福美好新合水。牢固树立民生至上理念,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努力构建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发展格局。建设有品位的城市。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以子午主干道为轴心,建成东西两条景观廊道,打通提升子午大道、圣象大道、秦直大道“三纵多横”路网,自南向北打造工业集中区、综合商贸区、生态休闲区、公共服务区、政务文化区五大重点区块,加快推进地下综合管廊、绿地水系公园、雨洪集蓄保塬等工程,力争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7.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7%。丰富县城文化内涵和服务功能,在标志性建筑、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建设上,充分融入黄河古象、石刻艺术、红色基因等文化元素。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拓宽智慧应用领域,加快推进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警务、智慧城管建设,努力形成立体化、智能化、现代化共建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创建有内涵的乡村。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开展村庄规划、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农村消费“五大提升”行动,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实现村景融合、产村融合、串点成线、联线成片,建设产业强、生态美、活力足、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先行区和美丽乡村集聚圈。重点打造西华池城郊经济综合示范区,吉岘现代农业示范区,何家畔、店子苹果产业示范区,固城、板桥、老城瓜菜生产示范区,段家集、肖咀特色采摘观光区,蒿咀铺易地搬迁后续产业扶持试点区,太莪生态畜牧区,太白生态康养区。高标准建设何家畔至太白产业循环经济带、肖咀至太莪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带,加快构建功能完备、产业集聚、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村镇。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纵深推动移风易俗,深化乡风文明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办好有温度的民生。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素质教育增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提质增效、民办教育支持规范、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职业教育现代化“七大工程”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就近上好学的目标。逐步探索建立校长竞聘、团队重组等机制,促使高中教育力争两年提质进位、三年更上一层、五年挤进中游、十年跃升前列,让教育质量问题不再成为合水人民心中之痛。持续推进“健康合水”建设,依托“医共体”优质资源,加快形成“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把县医院打造成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医院打造成集预防保健、康复养老于一体的特色医院。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加大面塑、编织等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培育壮大剪纸、刺绣等文化产业,大力发展融媒体、新媒体、全媒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文化需求。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推进医养结合,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各位代表,上述目标任务,是县委对合水发展的战略要求,承载着全县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展现了合水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不忘初心、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就一定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彰显新担当、展示新作为、谱写新篇章!

  三、2022年政府工作主要目标和任务

  202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各项约束性指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目标之内。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大抓项目,持续汇聚发展动能。把项目作为扩投资的“助推器”、稳增长的“动力源”、夯基础的“总抓手”,强化争取对接,狠抓有效投入,不断增强项目支撑力。

  把握机遇抓争取。精准把握国家投资导向,深度谋划争取一批助推乡村振兴、改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发展、提升民生保障的重大项目。全年论证储备项目400个以上,完成项目前期50个以上。持续加大文化路片区老旧小区改造、乐蟠小学教学楼等44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积极争引城乡供水、棚户区改造(二期)设施配套等专项债券项目36个,力争到位各类项目资金10亿元以上。

  围绕优势抓招引。紧盯现代农业、新能源、商贸流通、文旅康养、节能环保等优势特色领域,组建招商专班,通过兰洽会、文博会等节会平台,持续开展精准招商,力争新签约引进项目20个以上,合同签约资金40亿元以上。对前期已有一定基础的工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玉米淀粉饲料加工、数字农业产业园等项目,持续加大对接沟通洽谈力度,争取尽快落地实施。

  建管并重抓实施。严格落实“三个一”包抓责任制,配合实施好太华一级公路、莲花寺引水等省市重大工程,加快推进52个市县列重点项目建设,力争阳光苑安置房、分布式光伏整乡推进试点等25个续建项目建成投用,养老服务中心、才兴苑二期等27个新建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黄河象旅游基地、圣象大道等前期项目年内具备开工条件。

  (二)大抓产业,深度挖掘发展潜力。围绕保存量、扩增量,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做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并重,改造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齐抓,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22.8万亩、产量7万吨以上。以“五个十万”工程为抓手,建设标准园1万亩、改造郁闭园1万亩,种植各类瓜菜9.5万亩、新增设施大棚1000亩、完成集约化育苗600万株。建成500只以上规模羊场21个、200头以上肉牛养殖合作社13个,力争奶羊存栏达到7万只,肉牛饲养量达到7.5万头以上。青贮秸秆20万吨以上。

  壮大工业经济规模。新打油水井200口,完成产能建设41.5万吨,产量达到158万吨,实现石油税收2000万元以上,落实企地共建资金2400万元。全力支持工业企业达标达产、升规入库,新增规上企业2户,培育骨干财源企业2户,地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鼓励百跃羊乳、陇象集团等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振海塑业、科进环保等企业改造升级,不断提升工业企业竞争力。健全完善工业集中区管理机制,加快给排水、供热、环保、道路等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强化要素集聚功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力争年内入驻企业4户以上,投资额达到1亿元。

  优化三产层次结构。加快推进花溪谷景区建设,完善项目区域内节点布设,确保8月底前正式运营。加快推进太白生态康养区建设,范公山、水上乐园等重点项目建成开放。鼓励支持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升级提质,扩大实体消费;大力培育“互联网+消费”“互联网+货运物流”等新业态,加大苹果、黄花菜、白瓜籽等特色农产品网上促销,推动线上线下消费“双向提速”,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理顺大数据中心管理体制,加大数据收集共享力度,力争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数字农业、数字乡村等领域建设取得较大突破。

  (三)大抓建设,聚力改善发展面貌。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城乡大建设、大经营、大管理,跑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度”。

  城市更新增颜值。加快经一路、人民路延伸、富康西路拓宽改造等7条市政道路和子午大道绿化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黄河象大剧院、智能停车场、永宁广场,力争黄河象体育公园和秦直、思文、“明月之门”3个广场落地实施。全力推进华浩新天地、环西住宅小区、福城佳园等房地产开发项目。改造文化路片区老旧小区32栋608户,集中力量解决历年棚户区改造遗留问题。加快推进圣象大道拓宽改造、中街智能停车场前期办理,力争年内具备开工条件。完成子午大道、乐蟠路两条主线弱电改造,持续完善县城供热、供水、供气、排污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扮靓城市形象。

  乡村建设显特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完善低收入群众常态化帮扶机制。持续拓展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用足用好帮扶资金。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打造2个集中安置示范点,确保脱贫成色不变。积极创建全国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加快推进县乡主干道提质改造,新建村组道路50公里,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0公里,提高县乡道路通行能力。实施农村危房、农房抗震改造56户,改造农网96千米,新增配变器50台,完成农户改厕2800户。以创建段家集、太莪2个乡村建设示范乡为抓手,完善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厚植文化元素,提升特色风貌。

  城乡治理提水平。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巩固提升“风貌革命”和村庄清洁行动成果。全面实施乡村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创建美丽庭院3000户。开展城市管理综合大整治行动,集中解决占道经营、非法营运、乱停乱放等“城市病”。发挥“智慧城管”平台作用,提升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让城市管理更走心、更贴心。

  (四)大抓生态,全面彰显发展魅力。始终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最靓的底色,坚持全民共治、源头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让合水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风景更美。

  保护生态在“修复”上发力。持续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集中抓好城乡面山、县城出入口、道路沿线等重点区域绿化,全力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六期、“再造一个子午岭”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等重点生态工程,全年完成国土绿化2万亩、绿树花廊600公里,“一村万树”达标村17个。坚决守住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红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森林资源监管保护和生态治理,完成固沟保塬、老旧淤地坝维修改造等工程,治理水土流失45平方公里。

  减少污染在“防治”上攻坚。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和净土保卫战。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升级改造乡镇二级优质煤炭配送中心2处,新增村级煤炭销售网点10个,实现优质煤炭销售全覆盖。加强餐饮油烟、秸秆焚烧和扬尘管控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以上。深化水污染防治,巩固提升“河长制”,全面落实“湖长制”,强化葫芦河国考断面、马莲河省考断面水质监测,加快肖咀、吉岘等5乡镇污水处理站建设进度,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抓好土壤污染防治,确保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残膜回收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1%、85%、83%。

  绿色生产在“减排”上出招。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和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强化“能耗双控”目标责任考核,严控“双高”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十大生态产业,积极构建绿色生态体系,推动苹果、瓜菜种植加工向无公害、鲜品化发展,打响合水果蔬“绿色”品牌。不断完善医养游多元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光伏等重点清洁能源项目,全力促进产业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严把工业集中区企业入驻环保关,引导相关企业开展废渣、废液、废气综合利用,推广资源互用、产业联结、变废为宝、利益互动循环发展模式。

  (五)大抓民生,有序共享发展成果。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织密“保障网”、筑牢“民生网”、守护“安全网”,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群众生活更有质感。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600人。加强技能培训服务,组织输转劳动力4.3万人次以上,创收12亿元以上。全面落实城乡低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加快构建多层次、标准化的医养服务体系,全力维护残疾人、老年人和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确保广大群众更公平、更有尊严、更高质量地生活。

  办好优质公平教育。全面推进义务教育薄改与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办学条件,加快何家畔中心幼儿园、北区实验学校建设和三里店小学整体搬迁,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推进“三优+”工程,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行绩效挂钩、末位淘汰等制度机制,大力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力争高考二本上线率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加强职专建设,创建职业教育特色品牌。落实东西部教育协作“3617”计划,力争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点落户我县,持续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大校园周边综合治理,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推进健康合水建设。新建县医院传染病楼,县医院住院楼、中医院门诊楼建成投用。持续深化卫生计生改革,加大“医联体”建设力度,着力提升重大疾病诊治能力和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实施全民健康计划,开展“双品双安”行动,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药品从生产到使用全过程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现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常态化。筹备参加第十届全国“百馆联动”活动,举办2022年敦煌壁画泥版作品展,继续办好金秋文化月、非遗项目展演等文化活动。实施红色革命遗址修缮和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强化文物、文化遗迹保护。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办好“秦直道”系列品牌赛事。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持续深化平安合水建设,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加强交通管理技防措施,完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深化信访制度改革,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代表,民之所望就是政之所向,民生工程就是暖心工程。2022年县政府将从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入手,办好9件民生实事:①新建县城城区公厕3处,为6乡镇新建11座水冲式公厕。②解决全县40个小区7441套房屋“登记难”问题。③为困难家庭大学新生救助1万元、困难家庭高职和大专新生救助8000元、困难家庭高中新生救助5000元。④新修村组道路50公里、入户路1600户6.4万平方米,实施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0公里。⑤新建固城水厂蓄水池1座,提升改造农村水质检测实验室,巩固提升5.6万人安全饮水质量。⑥北区实验学校秋季建成招生,增加中小学学位2000个。⑦为全县1000户易返贫致贫人口购买防返贫致贫保险。⑧县城区建成停车区17处,增加停车位1000个。⑨招聘引进农业、教育、卫生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30名。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经济社会新发展和人民群众新期盼,全县政府系统将视使命如生命,视责任如泰山,坚持不懈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依法行政、从严治政、高效施政、廉洁从政,努力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政府。

  坚定政治信仰,铸就忠诚之魂。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政治眼光观察分析经济社会问题,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升政治领悟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升政治执行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高效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坚持依法行政,履行法治之责。完善重大行政集体决策机制,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主动听取各方意见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法公开各类政务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持续真抓实干,大兴务实之风。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牢固树立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聚焦关键部门、重点岗位,精准打出“组合拳”,向“推脱绕”问责,向“管卡压”亮剑,坚决打通“中梗阻”,着力解决新“四风”问题。大力倡导“钉钉子”精神、马上就办的作风和干就干好的精品意识,建立健全责任指标体系、重点工作体系、督查考核体系、结果运用体系和组织保障体系,做到个个部门有任务、人人肩上扛担子,真抓实干保落实。

  牢记初心使命,胸怀为民之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做到财力向民生集中、工作向民生倾斜、项目向民生聚焦、服务向民生覆盖。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优化办事程序,畅通为民便民服务渠道,降低群众办事门槛。将民生事业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一件接着一件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筑牢纪律底线,恪守廉政之要。把廉洁从政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保障,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勤俭办事,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使用到保民生、补短板、增后劲的“刀刃”上。加强对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财政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从源头上预防违纪违法问题发生,坚决与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作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只争朝夕的豪迈干劲、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凝心聚力、砥砺前行,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新时代合水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富强幸福美好新合水而不懈奋斗!

  名 词 注 释

  1.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指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指教育有保障、医疗有保障、住房有保障。

  2.五个一批。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3.“五个十万”工程。指10万只奶羊培育、10万亩苹果提质、10万头肉牛扩繁、10万亩瓜菜增效、10万亩牧草保障。

  4.四好农村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12日提出,要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5.固沟保塬。指以“塬水不下沟、沟头不前进、沟岸不扩张、河床不下切”的治理目标,保护塬面土地,治理沟头,减少水土流失。

  6.生态治理“三大工程”。指退耕还林工程、采砂整治工程、环境污染治理工程。

  7.县城“六乱”、农村“十乱”。县城“六乱”指乱泼乱倒、乱摆乱占、乱停乱放、乱涂乱画、乱行乱穿、乱运乱撒。农村“十乱”指柴草乱码、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杂物乱放、畜禽乱跑、棚圈乱搭、广告乱贴、摊点乱设、房屋乱建。

  8.三馆一站。指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

  9.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指商事主体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刻章许可证、社保登记证,在商事登记部门“一表申请、一门受理、一次审核、信息互认、五证同发、档案共享”登记模式的基础上,只发放记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不再发放商事主体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刻章许可证、社保登记证,赋予营业执照具有以上证(照)的全部功能。

  10.六稳、六保。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和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11.三纵九横。三纵指子午大道(西华街)、圣象大道(环城西路)、秦直大道(环城东路),九横指乐蟠路、新民路、文化路、永宁路、文景路、黎庄南路、纬一路、纬三路、纬五路。

  12.三大革命。指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

  13.四个不摘。指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14.“331+”模式。第一个“3”指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三方联动的利益共同体,创新农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机制。第二个“3”指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创新资源配置合作经营方式。“1”指建立统一科学的品牌化质量管理体系,创新扶贫产业发展方式。“+”指“+党建”、“+村集体经济”,选派优秀党员干部担任龙头企业、合作社党建指导员,以党建引领脱贫产业发展;采取股份合作办法,通过村集体领办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村级组织服务群众能力。

  15.四类分类。指根据贫困户劳动力状况和收入来源两个要素,将贫困户划分为有劳动力且有技术的贫困户、有剩余劳动力且可输转的贫困户、有一定劳动力可打零工的贫困户、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四种类型。

  16.一轴两翼五带。“一轴”指太白—何家畔主轴;“两翼”指马莲河流域、固城河流域;“五带”指西华池—吉岘塬、店子—太莪塬、肖咀—段家集塬、何家畔—定祥塬、太白坳塬五大片带。

  17.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指的是二氧化碳达到最高值以后,渐渐从高处往下降。碳中和指大小工厂或企业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种植树木、节能减排、建筑节能、节约用油、节约用煤、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形式,来相抵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18.一心连两环、一廊贯五区。“一心”指围绕县城及周边区域打造全县旅游集散中心、发展中心、服务中心,“两环”指文化体验环、农业休闲环;“一廊”指大美合水走廊,“五区”指旅游综合服务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历史文化休闲区、红色精神感悟区、森林石刻休闲区。

  19.两新一重。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20.东数西算。指把东部的数据流动到西部存储、计算。

  21.医共体。是农村开展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重点探索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22.能耗双控。指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

  23.双高。指高耗能、高污染建设项目。

  24.十大生态产业。指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军民融合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数据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产业、循环农业产业、中医中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通道物流产业。

  25.“三优+”工程。指优秀学校+、优秀校长+、优秀教师+。

  26.东西部教育协作“3617”计划。指借助东部优质人才资源优势,开展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3”指围绕党的建设、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全市选派300名党务干部、种子校长、骨干教师赴天津市挂职锻炼;“6”指围绕教学指导、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协调天津市选派60名教学专家、教研骨干、优秀教师赴我市培训指导;“1”指完成100所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帮扶;“7”指完成7所中职学校的结对帮扶。

  27.“双减”政策。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28.医联体。指以1家三级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若干城市二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1+X”医联体,纵向整合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