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31 17:25   责任编辑:www
(2022年3月24日在玉树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扎西旺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玉树市感恩奋进、接续奋斗,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一年。这一年,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青海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省州党委历次全会精神,紧扣省委省政府“八个新高地”总体部署,聚焦州委州政府“树好三个形象、打造好六个区”的目标要求,奋力打造“四个示范城市”,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建设“健康、现代、幸福”新玉树迈出了坚实步伐。
这一年,是稳中有进的一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1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亿元,同比增长7.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3亿元,同比增长13.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23.19%,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32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14元,同比增长8.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95元,同比增长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8元,同比增长10.1%。这一年,是令人振奋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亲自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期盼玉树的子孙后代过上健康、现代、幸福的生活,期望玉树的发展越来越好。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青海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亲自研究部署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赋予我们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坚定了发展信心、增添了强大动力。这一年,是让人难忘的一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我们隆重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欢庆玉树州成立7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温党的光辉历史,从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感悟初心使命,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极大增强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一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玉树市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和“全省藏传佛教寺庙社会管理工作优秀地区”,市委政法委荣获“全国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市工商联荣获“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新寨街道代格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市人民法院三江源生态法庭荣获“全国法院先进集体”。
回望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抓保护、强治理,生态文明提升新高度。紧扣打造“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城市”的目标,开展清洁供暖改造及煤炭消费减量替代行动,实施完成投资2.4亿元的“煤改电”“煤改气”项目,改造新建燃煤锅炉31台,全面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工作。专项投入980万元,全方位推进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专项行动,高频次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域城乡环境焕然一新。投资1830万元购置新能源公交车36辆。投资2.53亿元实施巴塘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提升工程及河湖湿地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投资2615万元实施绿化提升和2万亩森林抚育等项目。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67.5%,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2.3万亩。全面推行林草长制,持续深化河湖长制。落实草原生态奖补资金1.46亿元,发放生态管护资金8914万元。投资6507万元实施重点区域和4个矿点的生态修复工程。完成64宗违法占地等问题整改工作,土地乱象整治成效明显。
(二)全力以赴抓巩固、重衔接,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认真贯彻落实脱贫五年过渡期政策,精准对标“四不摘”要求,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2077名两类人员实现动态清零,10407名脱贫人口劳动力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实现就业,940名有劳动能力的易地搬迁户实现就业,全年未发生规模性返贫。全面完成省级和州级专项督查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选派196名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员,组织开展业务培训2次。牢牢把握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政策机遇,投入财政衔接资金2.46亿元,紧扣产业发展、生产资料购置、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治理等领域实施32个产业项目,项目开工率达100%,资金拨付率达92.3%。启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5个。编制完成《玉树市巴塘乡相古村村庄规划(2020-2035年)》。
(三)持之以恒调结构、促转型,绿色产业展现新动能。聚焦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着力调结构、转方式、提效益,培优做强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农牧业。切实抓好“春播备耕”工作,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4.2万亩。落实牛羊牲畜保险、农用物资补贴、抗灾保畜等支农资金1350万元。积极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2家企业10类产品取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证书。在北京市密云区成功举办玉树市特色产品展销会。全力加大牲畜出栏力度,全年出栏7.3万头(只)、出栏率达20.8%,存栏35万头(只)。大力发展文旅业。主动融入全域旅游布局,投资1.69亿元的新寨嘉那嘛呢风情小镇项目进展顺利。成功协办“玉树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暨第十二届青滇藏川文化艺术节”,玉树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顺利举办“青藏高原东部研究暨玉树历史遗迹学术论坛”。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文物保护修缮工作,编制完成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申报材料。设立17个乡镇文化站分馆及4个综合服务点。接待国内外游客85.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54亿元,同比增长20.1%。
(四)坚持不懈夯基础、强管理,现代城市彰显新形象。按照“南北更新、重点向东、东西优化”的发展方向,全力有序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扎实推进高原智慧管理城市试点建设,稳步实施城市信息模型、地质灾害预警、城市运行管理等7个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试点推进“智慧交通、智慧生态、智慧社区、智慧校园”建设,胜利召开“智慧进阶新发展、美丽高原新时代”主题交流研讨会。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复审。树牢低碳发展理念,积极申报联合国人居奖,全力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市申报建设前期工作,完成海绵城市示范市“一方案四规划”初审。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800万元实施污水处理厂二期改扩建及污水管网配套工程,投资6269万元实施净化水厂二期扩建项目,投资1.08亿实施市区18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吸附力持续提升。
(五)锲而不舍抓项目、促投资,经济发展点燃新引擎。全面加快项目开工建设进度,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带动作用,全年落实新建项目75项。积极推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投资2.07亿元的巴小公路建设项目有力推进。实施完成投资859万元的农村公路养护项目。投资1898万元的11条自然村公路和2座桥梁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国庆水库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29亿元,完成总工程量的84.4%,有望今年10月投入运营。投资1163.6万元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和农村牧区人畜饮水工程维修改造等项目。投资1.71亿元的4个农村电网巩固提升项目和4个清洁取暖供电工程顺利完工,62个行政村电网覆盖率达93.5%,能源覆盖率达100%。投资8244万元的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落地落实。投资1761.4万元的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项目有序推进。全面完成农牧区户厕改造任务。建成投资1280万元的全民健身中心,实施完成投资1090万元的格萨尔景区提升工程和玉树市足球场建设项目。
(六)千方百计暖民心、解民忧,人民群众实现新期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市民生支出达20.6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1.32%。教育事业优先保障。持续巩固“控辍保学”成果,无失学辍学的适龄人口。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1%,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落实“双减”政策,强化“五项”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中考成绩连续八年位居全州第一。新增教师编制71个,聘用免费师范生、公招教师、临聘教师共153人,有效缓解了师资紧缺的问题。高水平打造新寨教育园区,投资2.43亿元的市第四民族中学和第九幼儿园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投资7413万元的市第五完全小学、市第七幼儿园和福利幼儿园建成并投入运行,新增学位1836个。投资3212.9万元的中小学基础设施提升项目顺利完工。健康玉树持续深化。始终把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松懈,实现了全市“零”疫情的防控目标。紧密型医共体实现“人、财、物”统一管理。投资1100万元的市八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病区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完成包虫病筛查1.07万人,免费治疗187例白内障患者。顺利通过省级健康促进市复审评估。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全市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率均达100%。在全州率先启动异地申办低保等社会救助试点工作。城镇新增就业220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770人(次),农牧民技能培训800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全面下放最低生活保障审批权限。发放城乡低保金1.6亿元、特困供养资金1109.64万元、临时救助资金2201.98万元。重拳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强力推进“两定机构”规范运行。免费救治74名残疾人,为11户重度残疾人家庭改造无障碍设施,为200名轻中度残疾人提供特色手工技能培训。全面落实各项优抚保障政策和军休人员相关待遇。
(七)精准发力破难点、疏堵点,改革创新激发新活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营商环境日趋改善。整合综合窗口办理大厅、税务专厅,实现全市31家单位567个进驻事项“一窗办理”,政务服务环境不断优化。探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不见面审批”,逐步取消和调整不合理行政审批事项,简政放权力度不断加大。继续深化税务“最多跑一次”、不动产一次办理、医院“一站式”结算等便民服务措施,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八)凝心聚力保安全、促和谐,社会治理能力得到新增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打造扎西大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命名3家省级民族团结示范单位,打造10个“石榴籽”家园(社区)。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解决寺院无序扩张问题。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全市范围内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配强机动应急处突力量,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重点乡镇综合整治工作,依法拆除私搭乱建、违规占地建筑,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经营行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9起,受理办结案件线索7条,特别是成功破获“7·14”命案积案和“7·30”特大盗窃案,有力保障了社会治安平稳有序。
(九)驰而不息转作风、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呈现新气象。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心用情用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动政府职能和作风转变,提升工作质量和行政效能。依法接受人大监督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并通过市财政1000万元项目启动资金的带动,认真办理州市人大代表意见建议56件、政协委员提案80件,办复率达100%。全面启动“八五”普法,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完成审计项目28项,涉及问题金额63.76亿元。坚持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压减15%,“三公”经费压减3%。
同时,国防、双拥、金融、统计、气象、机关事务、应急管理、工商联、残联、红十字、妇女儿童、精神文明等工作均取得了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归功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得益于省、州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来源于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的顽强拼搏,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玉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玉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很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特色优势产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市场拓展和造血功能不强,支撑作用不明显;区域间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覆盖程度不平衡,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等“瓶颈”问题依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化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
根据市委三届三次全会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州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精神,笃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发挥“服务、辐射、带动、支撑”作用,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细化“四个示范市”建设实践,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玉树,通过产业、项目、就业方面的新突破,不断夺取建设“健康现代幸福玉树”新的更大胜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以上;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增长4%,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与GDP同步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继续保持在全省前列,主要污染物减排控制在国家规定目标内。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紧扣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四个示范城市”总体目标和市委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三三二”工作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倾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今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年,我们将以建设全省城乡融合示范市为抓手,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玉树市实际、凸显玉树市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认真贯彻落实脱贫五年过渡期政策,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和“1+5+7+N”政策体系,发挥好“2411”防返贫监测机制,加强对“两类人员”的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持续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和服务管理,持续加强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突出抓好产业和就业帮扶,因地制宜推广扎西大同、甘达“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借鉴推广安冲乡结拉村“以企带村、村企共建”的发展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玉树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示范村规划编制进度。整合各类资金3.5亿元,稳步有序实施“一镇九村”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建设工程。全力做好相古村示范点建设工作,努力将其打造成全州、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全面落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措施,统筹用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27亿元,壮大提升产业项目,重点推进综合物流园区、新寨嘉那嘛呢石刻文创园等项目。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补齐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短板。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治理等环境整治工作,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更加宜居。
(二)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我们将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之大者”放在首位,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全方位推进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专项行动。积极推进“无废城市”申报建设。开工建设投资7915万元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扩建项目,争取实施垃圾全量资源化处理项目,初步建立源头减量、户村分类、末端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全链条垃圾处置体系,形成运行顺畅、管理到位、奖罚分明的长效机制,力争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5%以上。常态化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持续优化市区及交通沿线、旅游景区、村庄、寺院等净美环境。
深层次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从严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创新运用三江源生态法庭,倒逼生态保护责任落实。层层压实河湖长、林草长责任,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动完善人兽冲突、兽畜矛盾补偿和生态公益性岗位动态增长机制,让更多群众享受更多生态收益。
大力度抓好国土绿化巩固提升。树立公园城市理念,着力推进城市扩绿添彩工程,因地制宜“见缝插绿”,走好“清理、美化”两步棋,实现市区绿化提质增效。实施投资6226万元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完成2万亩的国土绿化任务。积极争取加吉娘(南山)公园、代莫滩公园建设项目,全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努力营造“城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和美景象。
多领域推广清洁能源建设。抢抓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力争引进计划投资近30亿元的风能发电项目。积极争取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项目。总结第一批煤改电、煤改气项目建设经验,在居民集中区域、重点乡镇、学校和医院逐步推行煤改电、煤改气工程,重点实施投资2095万元的新寨教育园区集中清洁能源供暖工程。配合开展“天然气进玉树”工程前期工作。广泛开展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校园、绿色家庭等创建行动,试点推广绿色建筑,增强绿色发展竞争力。
(三)聚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激活高质量发展潜能。我们将立足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特色优势,聚力打造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城市、国内生态旅游示范城市,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做大做强绿色有机农牧业。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规范耕地占补平衡,推进撂荒地复耕复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今年完成粮食播种3.2万亩。稳步推进优质农畜产品开发加工区、野血牦牛育种核心区、优质饲草种植加工开发区、青稞主产区“四区”建设,以提质、增量、补链、扩输为路径,推动农牧业向绿色有机、高品高端升级。强化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能力提升和规范管理,加大“三要素”整合力度,力争年内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分别达23%和8%。大力推进全域有机认证,培育有机品牌3个,完成绿色有机草原认证1500万亩。通过政府和企业合作的形式,积极争取社会投资,探索推进设施农业,打通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发挥保险保障作用,持续推动农业保险工作提质增效。
做精做优生态文旅业。主动服务和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布局,全面启动新寨嘉那嘛呢石经城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高质量建成新寨嘉那嘛呢特色小镇,着力打造全州王牌景点。以千年唐蕃古道为主题,全力打造唐蕃古道街区和康巴风情街区,力争将其打造成承接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核心街区。持续开展文化旅游品质提升行动,实施旅游“六要素”提升工程。树立泛博物馆理念,谋划建设博物馆小镇。加大古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积极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合理布局运动健身场地、场馆,高标准建设扎西科体育公园,掀起全民“健身热”。
做实做好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信息通信等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健康养老、幼儿托育、体育健身、家政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统筹推进会计、法律、审计等业态发展,持续优化商贸、餐饮、住宿等行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让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重点聚焦政务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大厅等服务窗口,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能。
(四)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我们将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全面启动“项目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推动更多强基础、利长远的投资项目落地见效。
深度谋划争项目。树立“以项目论英雄”的导向,抢抓国家支持“两新一重”、基础设施补短板等政策利好,对标省、州党委、政府的战略定位,建立项目争取落实考核奖励机制,主动跑省进厅、争资立项,继续开发、储备、争取一批支撑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项目滚动连续、梯次推进的良好局面,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以上。
提速建设抓增量。全年计划实施项目77个。争取在全省率先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加快推进投资2.07亿元的巴小公路建设项目,开工建设投资3.56亿元的达玉公路(玉树段)项目,积极争取隆安公路建设项目。力争于6月底前建成投资3.4亿元的国庆水库并于今年10月底前投入使用。实施完成投资2.53亿元的巴塘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提升和河湖湿地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投资970万元的相古村供水工程和农村牧区饮水维修养护项目。积极争取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优化服务强保障。深入实施投资“审批破冰”工程,加大工程审批事项“清简放并”力度,大幅压缩投资项目落地时间。积极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在征地拆迁、资金筹措、项目落地等方面的成熟做法和先进经验,不断破解项目建设中的瓶颈问题。严厉打击阻碍施工等违法行为,确保项目建设快速顺畅。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持续抓好投资统计,切实做到应入尽入、应统尽统。
(五)奋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我们将牢牢把握省部共建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机遇,加快转变城镇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让中心城市更具规模。坚持规划引领,高质量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城区空间提质与城市更新规划》,同步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把新寨新区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任务书、路线图,年内完成新区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同步争取支撑新区建设的一系列项目。出台《玉树市城乡规划和建设用地审批监管暂行办法》,依法维护城乡建设秩序。
让文明城市更可持续。巩固国家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成效。大力开展城市“微治理”,梳理排查解决各类“城市病”,实施投资8377万元的市区道路整治工程,建设一批“油色”路面,着力改善市容环境面貌。做好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申报各项工作。积极申报海绵城市示范市,力争入围2022年全国海绵城市示范市推荐城市。出台《物业管理暂行办法》,全力提升物业管理能力和水平。
让智慧城市更接地气。聚力打造高原智慧管理示范城市,落实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三年总体规划》,实质性推进“1+2+N”体系的系统建设和整合提升,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高原智慧管理城市“玉树样板”。积极落实1000万元专项资金,力争6月底前完成安全保障体系、基础平台等7大类41个项目的建设工作,持续优化教育入学、助学贷款、医疗结算、户政办理、水暖缴费等业务线上申办服务,让智慧城市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
(六)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红利。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集中75%以上的财力,倾情倾力办好民生实事。
抓好就业稳民心。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研究制定更多援企、减负、稳岗、扩就业的支持性措施,加强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和城镇富余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培育更多的就业增长点和公益岗位,拓宽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增收渠道。
发展教育顺民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升学校党建规范化水平。持续巩固控辍保学成果。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落实“双减”政策,抓好“五项管理”,强化名师名校长专业培养,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力打造新寨教育园区,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多元办学、竞争办学,着力打造学前教育样板城市,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促进健康安民心。从严从紧抓好疫情防控,夯实“四方责任”,落实“外防输入、内强管控”各项举措,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坚决守住“零疫情”防控成果。深入推进“五医”联动改革,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提高医院专科建设水平。继续加大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力度,开展新一轮包虫病和重点地方病、传染病防治行动。推进智慧医院、智慧医疗建设。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力争综合医改重点工作走在全州前列。
提升保障暖民心。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健全社保基金监管体系。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全面实行医疗救助省级统筹制度,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加快乡镇卫生院提档升级,加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力度。落实好“三孩”生育政策,着力优化“一老一小”服务,年内实现新寨慈善敬老院高原生态静养苑建设项目竣工投运。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我们将按照民生实事“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办”的理念,认真办好10件民生实事。一是建成市第四民族中学、市第九幼儿园,新增学位2760个;实施完成隆宝镇、上拉秀乡寄宿制小学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新增教师周转房39套、学生宿舍18套。年内同步建成干部周转房300套。二是建成市人民医院传染性疾病病区大楼,新增医院病室26间。三是实施200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项目。四是完成投资6482万元的3座桥梁、17条自然村道路整治工程,维修维护村级道路总里程达247公里。五是推出“玉树十景”,开通环玉一日游公交专线,打造一日游、多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六是在原有8条市区公交线路的基础上,优化新增7条公交线路。七是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争取年内增设五人制笼式足球场8个、标准室外笼式篮球场3个。八是启用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车辆管理所和驾考中心。九是实施11处市区园林景观优化提升项目。十是普及院落式垃圾分类,创建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试点乡镇1个、试点村1个、试点社区1个。
各位代表,以上民生实事,我们将一件接着一件办,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七)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我们将坚持精准发力,逐项突破,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深化改革各项举措,让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深化“智慧政务”建设,完善“一网通办、一事通办”功能。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持续清理压减行政许可事项,建好用好政务网站,更好利企便民。
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健全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面落实惠企政策,积极搭建“政银企”服务平台,缓解民营经济融资难题。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合作交流,积极参与五省涉藏地区交往交流,充分利用“青洽会”“北京·密云营商大会”及特色产业推介会,提高招商精准度,确保招商引资项目顺利落地。
持续深化对口帮扶。深化与北京市密云区和江苏省建湖县等支援地区对接,重点在产业发展、人才培育等领域扩大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继续加大“组团式”教育和医疗援玉力度。积极与北京市密云区对接,促成6个乡镇(街道)结对帮扶,实现乡镇、街道结对帮扶全覆盖。在北京密云区建设玉树特色风情体验店,加强两地文化交流。打造对口支援电商销售平台,促进玉树市名优特色农畜产品电商销售。
(八)纵深推进社会治理,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我们将始终把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来抓,聚焦社会治理重点领域,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真做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迎检工作,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扎根各族群众心中。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巩固全省藏传佛教寺庙社会管理工作成效,深化“法治寺院”“平安寺院”建设,坚决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政治安全生命线。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完善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紧盯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工程建设等事项,建立和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防控社会矛盾。用好网格化管理模式,提升网格员注册率。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常态化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接续开展重点乡镇综合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积极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力配合“双拥模范州”创建工作。
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接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聚焦道路交通、消防、危化品、建筑施工、城市运行等重点领域,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基础建设,强化自然灾害、公共安全预测预警预报,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强化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监管。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奋进新征程、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履职尽责,建设更加有为的政府。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和视察青海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把法治建设推向纵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法治玉树、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认真做好中央依法治国办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提高依法决策质量和水平。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审计监督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监管效能。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把廉政建设贯穿始终。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刻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州纪委全会精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将更多财力用在保民生、补短板、促发展上,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把作风建设抓紧抓实。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持续推进“四气”专项整治,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面加强学习,深化调查研究,增强工作本领,以实际工作成效,回应总书记牵挂、党中央关怀和全市群众期盼。
各位代表,东方风来满眼春、风起扬帆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笃定目标再出发、凝心聚力再拼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健康、现代、幸福新玉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名词解释
1.“八个新高地”: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提出,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生态安全屏障新高地、绿色发展新高地、国家公园示范省新高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新高地、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新高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新高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高地。
2.“树好三个形象、打造好六个区”:三个形象即“政治大州、生态大州、民生大州”;六个区即“高原精神文化展示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国家清洁能源普惠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主供区、高原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3.“四个示范城市”:玉树市第三次党代会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城市、国内生态旅游示范城市、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城市、高原智慧管理示范城市。
4.“四个不摘”要求:脱贫地区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5.“三品一标”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
6.“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公路建设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7.“双减”: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政策。
8.“五项管理”:2021年1至4月,教育部先后印发五个专门通知,对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作出规定。
9.“两定机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
10.“八五”普法:指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11.“三三二”工作任务:“三个主战场”即景区、城区和农牧区;“三个新作为”即生态保护、改善民生、扩大就业方面展现新作为;“二个重点”即抓好产业发展、项目建设。
12.“两类人员”:脱贫监测户和边缘贫困户。
13.“1+5+7+N”政策体系:以一个实施意见为牵引,5项行动方案为抓手,7大工作体系为保障,N个配套政策为支撑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体系。
14.“2411”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指制定动态监测和帮扶《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防返贫监测信息平台,明确监测帮扶认定4项程序,完善1套预警机制和1套针对性帮扶措施。
15.“一镇九村”:隆宝镇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相古村乡村振兴旅游示范村,禅古村、甘达村、电达村、代格村、加桥村、塘达村、结拉村、西扎村乡村振兴示范村。
16.“无废城市”:指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17.“三线一单”: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18.“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捕集封存等手段,将人为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从大气中全部消除,实现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9.“清洁供暖”:指利用天然气、电、地热、生物质、太阳能等清洁化能源,通过高效用能系统实现低排放、低能耗的取暖方式。
20.“一老一小”:指健全养老、托育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减轻家庭养老育幼负担,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12月,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
21.“五医”联动改革:指医学、医疗、医保、医药、医院改革。
22.“证照分离”改革:指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审批的改革。
23.耕地“非农化、非粮化”:202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中提出,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林果业以及挖塘养鱼、非法取土等破坏耕作层的行为,并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
24.“两新一重”: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25.“审批破冰”:是青海省委、省政府依托“省级大集中”模式投资项目建设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对投资项目审批制度进行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大力整合办理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努力构建科学、便捷、高效的投资项目审批体系,全方位改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
26.“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27.“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28.“四气”专项整治:即“官气、痞气、骄气、戾气”专项整治。
29.“四风”: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