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2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8-02 23:37   责任编辑:www

2022年2月15日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州长 罗 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十二届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届州人民政府工作回顾

  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以来,面对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大考以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大战,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总遵循、总纲领、总指引,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扛牢推动红河与全国全省如期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使命,坚决担当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工作要求的历史重任,奋力交出了红河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答卷。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累计投入各类财政扶贫资金331.27亿元,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798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91.3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个“直过民族”实现整族脱贫;17152户7.58万贫困人口实现“挪穷窝”“置新业”,95.58%的农村人口用上自来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10356元增加到2021年的15039元,全州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效。慎终如始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防外传”,较早实现州内确诊、疑似病例“双清零”,重大疫情防控基础能力建设实现新突破,全州核酸检测日单检能力达12.02万人份,3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达99.71%。完成集中隔离场所等建设任务,设立15个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党政军警民近1万人坚守边境一线,边境管控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历史性建成了边境立体化防控设施。

  ——经济发展实力持续增强。“三张牌”建设成效初显,建成195个“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落户红河,创成9个4A级旅游景区,临安古城成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弥勒市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柱产业新优势加快重塑,弥勒市创建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水县创建为首批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蒙自市创建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14个农产品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10大名品”,云锡锡冶炼退城入园等项目建成投产,非烟工业占比上升至74%。畅通经济循环取得新进展,实现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全覆盖,商贸物流市 场主体持续增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基础设施实现重大突破。建成高速公路7条、累计通车里程达1045公里;开通复兴号城际动车,弥蒙高铁通车在即,准轨铁路通车里程达317公里;红河蒙自机场开工建设,弥勒东风通用机场正式开航,元阳民用机场完成预可研报告报送。启动实施国家重大水利工程3件,建成中小型水库13座,新增蓄水库容7495.33万立方米。建成绿色能源项目24个,新增电力装机55万千瓦;实施5条天然气管道支线建设,建成2条成品油输送管道。建设5G基站3859座,5G用户数达115.59万户;110千伏及以上高压电网全面覆盖13县市,充电桩等设施建设加快。

  ——改革开放扎实稳健推进。推动实施719项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优化重组州级三大国有企业,个旧市鸡街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累计开展证照分离改革事项1.9万余件,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171.28亿元。浙江大学红河创新技术研究院年产10万吨钢铝板数字化彩印生产线项目竣工投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54户。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获批建设,147项改革试点任务自评完成139项;蒙自经开区获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56.6亿元;红河综保区全国绩效评估实现“双提升”;红河州获批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全州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01.8亿美元。

  ——民族团结进步成效显著。践行《新时代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爱国公约》,签订红河·玉溪·楚雄·丽江共创民族团结进步联盟框架协议,建成7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65个主题公园或广场。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301个,建成4个边境小康示范村,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4个县市、3个单位分别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和示范单位,红河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和顺和谐的局面持续巩固。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13县市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1%,完成397个行政村污水治理,异龙湖保护治理力度持续加大。优化调整生态保护红线面积7666.43平方公里,淘汰落后产能123.73万吨,预计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5.1%。建成15个森林公园或湿地公园,森林覆盖率提高10.8个百分点,创成1135个美丽村庄、265个森林乡村。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屏边县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个旧市、石屏县获评“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红河成为全国首个天然氧吧州,红河元素精彩亮相COP15。

  ——协调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县域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开远、弥勒、个旧、蒙自4市先后获评云南省“县域经济10强县”,河口、泸西、屏边3县先后获评云南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先进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5个县市、8个小镇分别被命名为云南省美丽县城、云南省特色小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7.7%。滇南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建成区面积达81.6平方公里,红河大道取消收费,蒙个开同级别医疗机构医保报销比例差异全面消除,红河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进。

  ——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高。将76%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投向民生领域。累计城镇新增就业17.71万人;建成中央民大附中红河实验学校等优质学校,州一中等学校办学质量获社会好评,红河职业技术学院顺利招生,基础教育“三率”预计比2017年末分别提高21.6、12.91、21.82个百分点;建成滇南中心医院,创建三级以上医院6家,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实现跨省住院、城镇职工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改造城镇棚户区6.51万户,建成保障性住房9.6万套,改造老旧小区981个、农村危房13.47万户;建成红河书院、秋雨书院等文化地标和135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历年10项惠民便民实事全部办结。

  ——政府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坚持在州委领导下开展政府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新一轮政府系统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为基层减负取得良好实效。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完成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任务。法治红河建设持续深化,“七五”普法圆满收官,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60件、政协提案1129件,办复率均达100%。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元阳、个旧等11个县市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红河县获评首批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生产安全事故呈明显下降趋势,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率达95.75%,比2017年提高8.74个百分点。

  刚刚过去的2021年,全州各级各部门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省政府红河现场办公会和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着力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和强边固防、“三个示范区”建设、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重大项目建设、改革开放、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民生保障和政府治理效能提升9项重点工作,红河州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发展基础持续得到夯实,“三个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绿色食品牌”九大重点产业预计实现综合产值1252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户,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较2020年分别增长27.47%、26.67%。发展环境持续得到改善,完成营造林59.3万亩,46个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水质优良比例达73.9%,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向好。发展质量持续得到提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42.12亿元,增长9.1%,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三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8%。发展成果持续惠及民生,投入乡村振兴帮扶资金30.97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005个;新增婴幼儿托位数3883个,拥有养老床位达1.86万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10.7%。

  回顾四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感受到:要实现全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目标,必须增强思想定力,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必须增强政治定力,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中央和省、州党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必须增强战略定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举措有效实施;必须增强实干定力,树牢担当实干、争先跨越鲜明导向,推动务实担当成为政府鲜明标识;必须增强廉洁定力,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各位代表!四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加强统筹领导的结果,是全州各族人民务实苦干、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族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州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员以及各条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红河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红河州仍是后发展和欠发达边疆民族地区,南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依然是最大的州情,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还存在不可忽视的短板弱项:一是现代产业体系尚未形成。农业大而不优,产业化市场化水平低;工业全而不强,园区经济实力弱;服务业发展缓慢,发展层次水平低。二是沿边区位优势、开放平台潜能释放不够。开放型经济发展不足,产业链供应链存在堵点断点,营商环境亟待改善。三是统筹发展与安全责任重大。民族宗教问题和边境问题相互交织,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修复任重道远,能源建设与产业发展时序不匹配,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效能有待提升。四是基本公共服务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养老、托育等服务保障能力不足。五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艰巨,实现共同富裕任重道远。六是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系统干部理论素养、思想观念、能力本领、创新思维、干劲闯劲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要求存在差距。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不回避、勇于担当不退缩,全力团结干事、攻坚克难,以决不负时代重托、决不负红河发展、决不负人民期待的信心和决心履职尽责,作出新贡献!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面对新阶段新使命,州第九次党代会确定了奋进“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目标任务。面临新挑战新机遇,红河州优势凸显,聚力发展正当其时:一是有发展环境,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背景下,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尤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更加全面深入,引领构建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红河立足优势、奋力赶超拓展了发展空间。二是有政策机遇,国家“一带一路”建设、RCEP、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在红河交汇叠加,红河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叠加期、红利释放期、蓄积势能迸发期,尤其是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释放出产业向环境容量较大地区转移的鲜明导向,为红河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现新发展创造了新机遇。三是有发展基础,近年来全州经济总量持续跃上新台阶,基础设施实现历史性跨越,民生保障取得长足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方向阔步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有自身禀赋,全州自然资源丰富,产业门类齐全,区位优势独特,人文历史厚重,特别是州第九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统一了思想、意志和行动,全州人心思上、人心思干、人心思进,持续推动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省政府红河现场办公会和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党中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州委“13568”工作思路,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高质量建设“三张牌”示范区、沿边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主要奋斗目标是: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力争经济总量达4600亿元以上,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占GDP比重达30%以上;城乡区域融合实现新突破,滇南中心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8%以上,全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4%以上,南北、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沿边开放发展实现新突破,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成为沿边开放的示范引领区,蒙自经开区、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建成千亿元园区,红河综保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翻番;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以异龙湖保护治理为标志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进展,红河州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民生福祉改善实现新突破,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达30%以上,基本形成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边疆治理效能实现新突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不断完善,应急处置能力、自然灾害防御和救灾能力不断提高,边境安全全面筑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平安红河、法治红河建设迈上更高水平。

  聚焦目标实现,今后五年,州人民政府主要着力九个方面推动红河实现新发展:

  (一)着力建设“三个示范区”。一是建设“三张牌”示范区。聚焦“绿色食品牌”建设,加快推进全州垦造水田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百万亩高端稻谷等“五个基地”,加快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聚焦“绿色能源牌”建设,加速打造绿色水电铝材一体化、煤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电子及锡铜铝铟基新材料产业,加快建成有色金属全产业链示范区;聚焦“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建设,持续擦亮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名片,打造建水石屏“滇南最美乡愁之旅”,力争建成两个5A级旅游景区,加快建成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二是建设沿边开放示范区。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推动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河口边合区联动发展,促进县市区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以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为引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三是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力争13县市全部创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稳步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49个沿边行政村建成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宗教领域更加和顺和谐。

  (二)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巩固提升重点产业。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改造及智能制造三大工程,支持州域内央企、省企及州属国有重点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促进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紧扣烟草、先进制造、有色金属及新材料、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能源等产业,实施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三是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全面实施工业振兴行动计划,积极发展载能工业和新能源产业,擦亮“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文化旅游品牌。四是打造千百亿级产业。优化区域重点产业链布局,大力扶持产业链延伸发展,加快构建“5+6”现代产业体系,力争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增加值占全州GDP比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均超过60%。

  (三)着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一是建设交通强州。力争全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500公里,准轨铁路里程达500公里以上,蒙自、元阳两个支线机场建成通航,逐步实现“邻县通高速、邻州通铁路、南北通航空、州府强枢纽”目标。二是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统筹实施滇中引水、哈尼梯田调补水等工程以及弥泸、石屏、红河谷灌区建设,开工建设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确保新增库容1.4亿立方米以上。三是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建设云南省新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基地、能源安全保障基地和国际能源枢纽前沿,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力争电力总装机达1600万千瓦以上。四是提升现代物流网。推进“通道+枢纽+网络”物流体系建设,畅通城乡双向物流通道,加快智慧物流建设,建成滇南区域物流枢纽、西南地区重要物流枢纽和中国面向东盟的跨境物流组织中心。五是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光网、5G网络建设、4G网络全面覆盖和扩容提速,打造数字应用创新平台,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步伐,建设面向东盟的大数据中心,确保建设5G基站7500个以上,2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有效覆盖率达100%。

  (四)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高品质发展。一是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划定“三条控制线”,完成州、县、乡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优化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构建中心引领、两翼齐飞、南部振兴、沿边开放、廊带联动“五大布局”。二是加快城镇一体化发展进程。推进滇南中心城市“五个一体化”和“六个融合”,建设集滇南交通枢纽、沿边开放前沿、特色产业基地、生态人文宜居为一体的“水韵湖城”;推动弥泸一体化、建水石屏“一湖两城”建设,加快推进南部振兴。三是持续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百县千镇提质”工程,巩固提升“美丽县城”建设、特色小镇创建质量和水平,抓好中心集镇、边境城镇、美丽村庄建设。

  (五)着力推动乡村振兴。一是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一平台、三机制”,健全“1+N”政策体系,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推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二是加快推进乡村发展。大力推动4个国家级、1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持续培育壮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强化高素质农民和乡土人才培育,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干净美丽宜居乡村。三是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干部规划家乡”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打造15个以上示范乡镇、150个以上精品示范村、1000个以上美丽村庄。

  (六)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积极建设美丽红河。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示范项目,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力争森林蓄积量达1.2亿立方米。二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蒙自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以上,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和黑臭水体,异龙湖水质稳定达到Ⅳ类,启动开远解化公司、红磷公司退城入园,基本完成个旧、建水等地区固体废物及重金属污染防治。三是加快推动示范创建。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系列创建,力争全州整体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1个以上、森林乡村1000个。

  (七)着力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一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改革完善收入分配等体制机制,统筹南北、城乡、山坝协调发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二是不断提升就业创业质量。扩大就业政策供给,挖掘释放就业潜力,落实“技能云南”行动部署,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三是加力推动教育体育强州建设。着力促进教育现代化,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确保基础教育“三率”稳定在90%、95%、90%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4平方米。四是持续推进健康红河建设。深入实施健康红河16项工作,加快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确保60%县级公立医院达到国家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五是加快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持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统筹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着力解决“一老一小”问题。

  (八)着力推动改革创新。一是加快创新型红河建设。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培育创新创业主体,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10户,整体创新水平进入全省前列。二是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大力培育发展民营经济,完善经济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统筹推进农业农村、要素配置、财税金融、人才制度、社会民生等领域改革。三是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力争3年内打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

  (九)着力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一是持续筑牢强边固防铜墙铁壁。持续开展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加强国门城市、边境城镇、抵边村镇和抵边通道建设,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构建“智慧边境”和立体化防控体系。二是全力构筑平安红河。推进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建立公共安全大数据平台,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开展缉枪治爆、“黄赌毒”问题整治等专项行动,坚决打好第五轮禁毒和防艾人民战争;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构建更加有力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三是深入推进法治红河建设。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合法性审查、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四是加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着力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生态、重大公共卫生等安全风险,完善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救灾应急响应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2022年重点工作建议

  2022年,是新一届州人民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政府工作必须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四个必须”规律性认识、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七个方面政策取向,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州委九届二次全会暨州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聚焦“六个大抓”,担当作为、砥砺前行,奋力谱写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2022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系统思维,贯彻“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工作要求,统筹抓好十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聚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落实。一是抓严抓牢抓实疫情防控。抓严“外防输入”,加快“智慧边境”建设,推进抵边联防所实体化运转,推动人防物防技防深度融合,全面堵塞边境管控漏洞;抓牢“内防反弹”,持续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管控,提升核酸检测和流调溯源效率,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深入拓展爱国卫生运动;抓实“严防外传”,全面强化边境网络化管理,加大统筹协查力度,确保一旦发生疫情用最短时间阻断疫情传播链条。二是完善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和物资保障体系,提升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能力,加快红河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确保州传染病医院新建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三是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出台稳增长政策措施,稳住经济运行基本盘;落实减税降费等助企纾困政策,加大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落实技能云南“十个一批”人才培养任务,支持企业减负稳岗,确保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1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4万人以上;抓实电煤保供工作,确保能源保障安全;力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578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85万吨左右,完成政策性粮食储备任务,确保全州粮食安全;健全财税金融统筹联动机制,完善民生实事财政保障制度体系和财政投入机制,支持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二)聚焦产业建设抓落实。一是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启动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动种源创新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园区、红河谷热区绿色经济带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40万亩以上,高标准规划建设15万亩“县乡村组”四级连片示范样板烟区,完成绿色有机产品认证200个以上;积极创建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确保山东天同食品绿色食品加工项目开工建设,红河金锣生猪屠宰及肉制品加工项目建成投产达产,力争“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300亿元。二是推进工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建设。全面落实省级重点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及开发区优化提升任务,优化整合蒙自经开区、泸西工业园区空间和产业布局,推动开远小龙潭化工园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促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建设,开工建设以云南宏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为链主的铝精深加工产业集群项目,确保一期100万吨绿色铝项目年内开工、建成投产;加快全产业链重塑烟草、有色金属等产业,支持红河烟草产业园卷烟配套项目建设,推动云南戊电靶材新产品市场化应用。三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旅游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加快培育生态旅居、养生旅游等新业态,实施建水临安古城主题特色步行街等3条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建设;推进元阳哈尼梯田、建水古城景区5A级旅游景区创建,打造建水石屏“滇南最美乡愁之旅”,建设5个高品质酒店、6个半山酒店,力争建水县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弥勒市创建为国家旅游度假区。

  (三)聚焦协调发展抓落实。一是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推进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落实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计划,抓实产业就业帮扶,确保脱贫群众增收幅度高于全州农民收入增幅;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厕所革命、村庄清洁和绿化美化行动,力争建成3个以上示范乡镇、30个以上精品示范村和300个以上美丽村庄。二是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落实“百县千镇提质”工程建设要求,加快州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滇南中心城市建设“十大工程”,加快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红河综合交通枢纽建成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弥泸一体化、建水石屏“一湖两城”建设,争创建水—石屏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点。三是全力推进城市更新。加快推进“城市病”治理,全面启动城市设计,推动个旧、建水、开远等县市开展城市更新先行试点,推进城镇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确保全州开工城镇棚户区改造1.7万套,老旧小区改造195个、1.92万户;实施城镇“两污”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完善城市停车场和小区充电桩等设施,打通一批断头路和T字路。

  (四)聚焦项目建设抓落实。一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围绕中央、省预算内和专项债券资金支持方向,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持续推动“三个示范区”、现代产业体系及重大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健全重大项目常态化管理机制,推行集中开工、州级领导挂钩督导重点项目等机制,提升重点项目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能力。二是持续推进重大综合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元阳至绿春、弥勒至玉溪、勐醒至江城至绿春3条“能通全通”续建高速公路及金平至金水河、峨山至石屏至红河、泸西至丘北等“互联互通”高速公路建设,力争河口至马关、开远至建水、通海至石屏(龙朋)等高速公路实现开工,建成蔓耗至金平、建水(个旧)至元阳高速公路;确保弥蒙高铁建成通车、文蒙铁路开工;加快推进红河蒙自机场建设,力争元阳民用机场开工建设。三是加快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完成红河谷灌区、本那河水库、石夹槽水库等重大水利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加快推进弥泸灌区、石屏灌区和金平铜厂等23件在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弥勒龙泉水库等20件以上重点水网工程。四是提速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红河“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建设,力促弥勒西、开远剑角峰等5个风电基地项目逐步投产发电;统筹推动电网、油气管道等重大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争建成泸西—师宗—罗平天然气支线管道,完成小龙潭矿务局五期扩建。五是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建设。启动北部货运铁路规划前期,确保师宗至泸西段实质性开工;推进蒙自、河口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枢纽及跨境电商产业园(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动跨境直达运输试点,发展跨境电商、“农业+电商”,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五)聚焦改革开放抓落实。一是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战,推进县市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到州级集团公司;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深化能源、统计、价格、农村、农垦、供销等领域改革;加快推动跨境金融改革,创新“金融+互市贸易”发展模式,探索成立边民信用互助社。二是着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大力实施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广“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一部手机办事通”应用,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常态化开展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全面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及政务服务“好差评”“红黑榜”制度;加快推进“四减”流程再造,推行“证照分离”、企业开办“一窗通”服务,推动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全链条优化、全流程监管。三是全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力争年内培育30户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新增40户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60户以上有进出口业务外贸企业,净增5.7万户市场主体;探索“筑巢引凤”新模式,建立健全“一把手”招商、“链长制”招商和全产业链招商机制,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聚力引进一批“平台型”产业运营商和“链主”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确保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实际利用外资持续较快增长。四是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全面落实高质量实施RCEP指导意见和加快对接RCEP行动计划,抓好相关规则的学习培训和运用;加快河口边民互市落地加工产业园、中国坝洒至越南巴刹红河界河公路大桥等项目建设,推动出入境车辆换(倒)装站及配套设施等项目前期工作,启动东南亚水果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完成金水河口岸入境水果、冰鲜水产品、粮食指定监管场地验收;加快对外开放平台联动发展机制建设,全面完成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改革试点任务,推进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用足用好相关政策,力促一批优质项目落地见效。加快推进中国(红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红河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六)聚焦创新发展抓落实。一是持续建设创新型红河。落实全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实施科技创新强链补链、科技创新能力跃升、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三大工程及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行动计划,推进国家级、省级星创天地建设,建设弥勒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开远等县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推动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力争培育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成长”企业及“小巨人”企业15户以上。二是加速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红河州电子政务外网基础设施改造等项目建设,推动一批新基建项目落地,加快推动5G基站建设。三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统筹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城市建设,积极推动实施“一中心一平台六大库N应用”项目,建设数据共享交换开放平台,发展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支持企业开展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持续推进蒙自、弥勒等智慧城市试点建设。

  (七)聚焦民族团结进步抓落实。一是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行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示范单位、教育基地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创建,力争元阳、蒙自、金平3个县市创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加快构建“一圈两带三盟百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格局;持续推动宗教工作法治化、规范化、项目化、专业化、信息化。二是持续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大民族地区产业、基础设施、资金、人才等支持力度,实施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工程,持续推进乡镇通三级公路、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全面推进49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实施18个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项目。三是持续推进强边固防建设。全面压实“五级书记抓边防”责任,健全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深入开展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加强“三非人员”管理,持续强化反走私综合治理。

  (八)聚焦绿色发展抓落实。一是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按要求推进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26个问题整改、130件信访件办理;打好“湖泊革命”攻坚战,抓实异龙湖保护治理,落实“退、减、调、治、管”举措,实施“一湖两城”综合供水、异龙湖流域和沿湖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力争异龙湖水质达Ⅴ类;统筹推进红河、南盘江两大水系保护修复工程,创建一批省级美丽河湖;加强工业污染、城市和道路扬尘污染、矿山等领域综合整治,持续推进个旧、建水等地区固体废物和重金属污染防治。二是持续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修复。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全面落实林长制,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加快北部7县市石漠化综合治理和南部6县地质灾害治理,推进历史遗留矿山、城市通道和面山等生态修复,启动红河州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建设200个森林乡村;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抓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三是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创建。高质量编制红河州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产业、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计划,探索发展减碳增汇及碳交易市场,推动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碳排放权交易资源储备体系建设;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推动绿春、金平等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配合做好COP15第二阶段会议筹备工作。

  (九)聚焦民生改善抓落实。一是加快教育发展提质增效。全面落实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完成8个“一村一幼”项目建设;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工程,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试点县工作;着力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提升州属学校及县市一中办学质量;推进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双高”建设,构建以红河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职业院校协同发展格局;积极支持红河学院建设一流国门大学;深入推进“双减”“双升”工作,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规范民办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二是加快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启动州中医院一期项目建设,建成滇南区域医疗中心,推动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国门医学中心以及弥勒市、泸西县、红河县人民医院项目建设;组建滇南医疗集团,打造滇南智慧医疗中心和多个医联体互联网医院,构建“州县乡村”四级医疗服务网络。三是全力做好养老托育服务。实施“云南惠老阳光工程”,建设新时代“老年幸福食堂”,打造“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深入推进社会保险精准扩面,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加快红河州儿童福利院建设,做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四是大力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文化惠民工程,加快边境地区“国门文化”建设,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和智慧广电固边工程;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持续用心用情用力办好10项惠民便民实事。

  (十)聚焦风险防范化解抓落实。一是全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执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做好债务风险预警及防控工作,落实政府年度化债方案,持续降低政府债务风险,管好用好项目前期经费、专项债券、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资金,坚决杜绝变相违规举债。二是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实地方属地、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统筹抓好财政金融、州属国有企业等风险处置,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三是全力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风险。扎实推动“五项攻坚行动”,深化反渗透反颠覆工作和反恐怖斗争,打好第五轮禁毒和防艾人民战争,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持续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持续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清理整治,妥善整治烂尾楼项目,坚决遏制烂尾楼增量;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推动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创建,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信访维稳安保工作。

  同时,进一步做好文史、地方志、哲学社会科学、决策咨询、外事、统计、科普、测绘、地震、气象、档案、红十字、食品安全等工作,支持群团组织依法依章开展工作。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抓好军民融合、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军事设施保护、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双拥等工作。

  各位代表!面对新发展阶段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面对全州各族人民的殷切期盼,州人民政府将持续加强自身建设,在新征程中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全力打造忠诚政府,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切实推动政府系统各级干部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委、州委有要求,政府有落实”。全力打造法治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健全政府机构职能、突发事件应对、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和行政权力制约监督等体系,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全力打造有为政府,深入开展“担当实干 争先跨越”大讨论,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推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成为党员干部的鲜明特质,让“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成为干部队伍的新标识。全力打造诚信政府,不断加强政府系统诚信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推行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全过程公开,引导政府系统干部讲诚信、守诚信,切实提升政府公信力。全力打造廉洁政府,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扛牢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肃清白恩培、秦光荣、仇和等余毒流毒影响及和建、许洋、罗荣旭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恶劣影响,持续纠治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及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严控“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的好日子。

  新愿景引领新征程,新作为铸就新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闯劲,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担当实干、争先跨越,奋力谱写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