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2年蒙自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8-02 23:39   责任编辑:www

2022年1月15日在蒙自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张 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市三届人民政府工作回顾

  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市三届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的历史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为全面建设现代化蒙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47.74亿元,年均增长11.9%,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8.9:45:46.1,经济总量居全州第二。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完成1772.19亿元,年均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16年的1.55倍,年均增长9.2%。外贸进出口总额是2016年的2.65倍,年均增长17.7%。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阵营。2021年蒙自市居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32位。

  产业发展稳步提升。五年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4.29万亩,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5.6万吨,规模农产品加工产值年均增长18.6%,培育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新认证“三品一标”[1]产品42个,成功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建设名单,荣获“中国石榴城”称号。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是五年前的2.15倍、年均增长1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4%,电子信息、电力、黑色金属压延、有色金属及新材料、新型建材5大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的96.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06.44亿元,年均增长8.7%。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52.12亿元、贷款余额543.38亿元,分别是2016年末的1.35倍和1.64倍。“5+5+2”[2]“银企桥”“动力小站”等一批金融创新持续发力,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加快发展,五年来接待游客323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96亿元。

  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累计投入专项资金45.73亿元,改造农村危房1.07万户,全市64169人高质量脱贫出列,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从3160元增加到8757元,是五年前的2.7倍。西北勒乡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有效,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6%,较2016年提升6个百分点。五里冲水库库区11个村完成搬迁,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新一轮退耕还林累计4.63万亩,国土绿化植树造林36.4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6.5%提高到48.5%。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中国天然氧吧”等称号。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效。政府债务风险基本可控,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以内,10个“问题楼盘”得到有效化解。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8.6万人,较第六次人口普查增加16.88万人,城镇化率达73.44%。五年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14个、改造老旧小区166个,建成保障性住房6165套,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7%。全省首列有轨电车开通运营,公交线路实现全覆盖。建设城市道路74公里,打通道路7条,和谐号动车开通运行。新建公园9个,建成绿道92.5公里,人均公园面积达12.02平方米。5G网络实现主城区全覆盖。五年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54个,行政村100%实现通硬化路,7.2万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面完成,完成农村改厕4.7万户。乡镇级农村公益性公墓实现全覆盖。

  民生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70%以上。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89万人。投入20.4亿元开展社会救助39万人次。投入21.98亿元发展教育事业,城区学校“1271”工程[3]全面建成。“三医”[4]联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等工作深化开展,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打造“活力蒙自”品牌,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事及系列文化活动853场次。扫黑除恶斗争成效显著,军民融合、民族团结、平安建设等工作再获佳绩,荣获全国无障碍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云南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提名城市2021年度测评中,蒙自市名列全省第二。

  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五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985件,办结率100%。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加强, “七五”普法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扎实有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网通办”等一批便利化政务服务措施。市属国有公司实体化改革持续深化,闯出了“部门+公司”的投资新路子。文澜、雨过铺、新安所撤镇设街道,文澜街道析置、草坝镇部分行政区划调整顺利完成。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压减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减少61.77%。坚决扛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推进省委巡视“回头看”整改任务25项。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2021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红河现场办公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委“1125”工作思路[5],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沉着应对各种困难挑战,较好地实现了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疫情防控有力有效。抓紧抓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防输出”工作,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全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实现“零输入”“零新增”。安全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全市累计接种114.61万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7.74亿元,增长10%,实现工业增加值158.43亿元,增长1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2亿元,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8亿元,增长5.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2%。招商落地企业38家,省外实际到位资金135.73亿元,增长17%。产业发展质效并进。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设高标准农田8.34万亩,种植粮食56.86万亩,粮食仓容增加2.61万吨。提质培优石榴、苹果、肉牛、生猪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农业增加值增长8.2%,农产品加工产值比预计达2: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2.96亿元,增长17.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41.5%,入库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创成4A级旅游景区,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创成3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省级特色旅游城市。城乡建设扎实推进。高质量推进蒙自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63个老旧小区改造进场施工,7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竣工验收。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新一轮城乡电网改造项目如期完成。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历年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基本完成,五里冲水库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草坝镇大凹子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采矿权成功“净矿”出让,开创全州出让先例。倡导绿色生活,累计70余万人次参与公交、共享单车绿色出行活动。社会民生快速发展。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28万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全年新增学位5000个。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全州首创“四个率先”[6]医保基金监管举措,建成全州首个城市社区“老年幸福食堂”。优化营商环境,成立全省第一个“中小微企业之家”,在全州首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有效开展风险防范,加大“两清两防两化”[7]力度,全市法定债务率保持合理运行区间。“平安蒙自”建设深入推进,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8]。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获省级表彰,“国家卫生城市”顺利通过复审。

  在此,我向各位代表报告2021年十件惠民实事落实情况:一是南开学校如期开学,红河学院附属学校(朝阳学校)加快建设。二是文澜、文萃、雨过铺3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三是优化调整公交线路59条,开通学生专线25条、医护专线2条,建成全省首个“学生公交”人脸识别系统。四是畜禽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园区建成使用,牛、羊、禽、生猪屠宰车间已投产运行。五是市行政中心和23个社区实现智能WiFi全覆盖。六是打通锦华路(兴盛路至天马路段),硬化乡镇农村公路91.21公里。七是红寨片区、人民西路红河影剧院片区、州行政中心片区3个停车场主体年内完工。八是完成配租公租房1336户、保障人口4144人。九是市第二人民医院工程主体已完工,正实施室内外装修。十是米轨铁路遗址公园、北回归线军旅文化园、昭忠公园正在加快建设。

  各位代表!三届政府五年来的实践启示我们,推动蒙自各项事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忠诚拥护“两个确立”[9]、坚决做到“两个维护”[10],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市党委工作部署落地生根;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加快补齐社会事业短板,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民生福祉更有温度;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把蒙自发展放在省、州大局中谋划定位,在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省州重大部署中找到结合点、抢占制高点,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确保新理念转化为新实践、新行动;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上下更大功夫;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提高准确识别、精准预测、高效响应和妥善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全面贯彻市委决策部署,集中力量固根基、破瓶颈、扬优势、补短板,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在提升滇南中心城市首位度上持续用力。

  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在疫情的严重冲击下,内外发展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一是工业发展不充分,产业链条较短,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水平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迟缓。二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精细化程度不够,与州委“中心引领”的要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城乡之间、山坝之间的差距不小,统筹协调城乡建设还需持续加力。三是项目谋划储备不足,支撑蒙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稀缺,产业项目匮乏。四是营商环境有待优化,招商引资有待加强,特别是工业类项目、沿边开放类项目和现代物流类项目招引没有破题,产业基础薄弱。五是教育、医疗、养老、托幼、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治理仍有弱项,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仍有差距。六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压力依然较大,地方政府债务进入偿还高峰,税源结构不优,制约经济社会建设投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依旧薄弱,保护治理任重道远。七是党员干部“七种能力”[11]有待提升,对标“五个作表率”[12]要求还有差距。对此,我们一定正视问题,攻坚克难,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新一届人民政府工作主要目标和任务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推动蒙自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基础的关键五年。当前疫情走势仍存很大变数,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小微企业经营愈加困难、稳就业任务艰巨、经济金融领域风险依然处于易发高发期。实践证明,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观点分析形势,既要正视困难挑战,又要认清优势机遇,增强信心、坚定信心。应当看到,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更加全面深入,各级党委政府驾驭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必胜信心、增强了战略定力。应当看到,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潜力足、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这是我们的决心和底气所在。应当看到,我市发展的有利因素正在聚集,产业发展、开放优势加快释放,潜在动能正在形成,政策窗口期仍在延续。新一届人民政府将坚决扛实政治担当、发展责任,辩证把握“危”与“机”,保持定力、找准方向,以奔跑者的状态精进笃行,以奋斗者的姿态革新图强,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决心、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坚决克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切实把政府工作做好,在新的起跑线上奋勇向前。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部署和要求,深入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州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州委“13568”工作部署[13],按照市委“1125”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努力重振百年风华、提升首位度,实现“中心引领”。

  今后五年,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固树立“强州府”意识,聚焦“经济总量更加厚实、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城市建设更有品质、创新驱动更加强劲、共同富裕更加殷实”五个关键维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力争达到7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力争达到270亿元,占GDP比重37%以上;居民收入增幅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人民生活、开放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治理能力大幅跃升。

  今后五年,政府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政策交汇叠加、新发展格局构建、产业加快转移、深化国际开放、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等政策机遇,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两廊一圈”[14]、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蒙自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前沿优势,坚持内外统筹、双向开放,加大承接国内发达地区产能转移引入力度,探索共建共管共享利益分成机制,建设产业链条较为完备的产能转移基地。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大健康服务、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互补性合作,建设国际产能合作、国内产业转移基地。依托红河综合交通枢纽,完善提升铁路、公路、机场综合立体交通陆港功能,构建“一通道、五平台”[15],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

  (二)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发挥有色金属冶炼比较优势,全力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依托现有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建设电子加工制造业产业集群。通过五年努力,实现全市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培育招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户以上。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和规律抓农业,立足蒙自光热气候等优势,致力打造百亿级全国知名高端果蔬基地,全产业链打造肉牛、生猪百亿级优质肉制品产业园。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擦亮“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过桥米线”三张名片,积极创建高A级旅游景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力争五年实现旅游业产值300亿元以上。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对外构建1环8放射的高速路网和“两横两纵”电气化铁路网[16]。对内完善城市路网,打造“半小时市内通勤圈、半小时滇南中心城市经济圈、两小时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快速便捷通道。加快完善水供给保障体系,构建以中小型水源工程为支撑、以水系连通工程为补充的水源工程配置和城乡供水灌溉体系,确保新增库容1100万立方米以上,新增供水能力6000万立方米。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推动5G网络加快建设,新建5G基站2000个以上,全市城区和乡镇集镇逐步实现5G网络全覆盖,20户人以上自然村实现4G网络100%覆盖。加快数字赋能,实施数字蒙自“3310”[17]行动计划,打造数字创新应用新平台,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实施交通、能源、物流、水利等基础设施“数字+” “智能+”行动,打造AR、“区块链+”等一批数字化运用场景。加速“智慧城市”全域应用场景布局,推进蒙自市人工智能辅助、城市大脑无线泛载基建等项目建设,实现政务数据“上云”率达100%。

  (三)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保持5年过渡期主要帮扶政策稳定,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安全饮水成果,完善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长效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以“五个振兴”[18]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改造高标准农田8万亩,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56.8万亩以上。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抓好“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全国水果全产业链典型县”建设,力争农业增加值66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比达3:1。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构建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围绕滇南中心城市“五个一体化”[19]和“六个融合”[20]建设,力争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78%以上。深化与红河综保区、蒙自经开区、中国(云南)自贸区红河片区融合发展,有效释放市区“1+3>4”的叠加效应,畅通要素循环,推动实现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共管共护。加快提升城镇品质,统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改造棚户区2346户、老旧小区48个,建设城市道路25公里,建成区城市绿地面积达1.88万亩,城镇燃气覆盖率达到85%。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提高房企准入门槛,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探索“房地产+”新路子,开拓养老、度假、托幼等房地产业新领域,促进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聚焦“一老一小”,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实现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覆盖率达100%;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实现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5个。

  (四)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国防动员建设发展质效。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预警和重大疫情响应机制,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快推进人防、物防、技防深入融合、高效联动,有序推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制度体系,防范财政重大风险,加大金融风险防控力度,推动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抓好风险排查处置,全面加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建筑施工行业、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持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全民吹哨、多元响应”社会治理模式,深化“互联网+社会治理”应用,构建扫黑除恶、打击电信诈骗长效常治机制,健全信访工作联动机制,纵深推进更高水平“平安蒙自”建设。

  (五)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牢“两山”理念,举一反三整改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探索实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调解、惩戒机制。大力推动红钢、瀛洲水泥厂、蒙自矿冶公司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开启绿色低碳发展时代。科学划定“三线三区”[21],合理构建城市公园体系,实施森林生态保护建设、湿地生态保护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生态修复四大工程。持续抓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和石漠化综合治理,通过五年努力,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53%以上。持续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7.5%以上,地表水质量稳定提升。

  (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实施一批民生工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收集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落实“六稳”“六保”[22],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大参保登记力度,各类社会保险参保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教育“213”工程和“2310”工程[23],新增学位2.2万个以上,全面解决大班额、学位供给不足等问题。建设紧密型医共体,完善分级诊疗体系、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动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蒙自”。

  (七)全面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旗帜鲜明讲政治,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从严从实抓好中央、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开拓创新、破除惯性思维,更加注重按市场规律办事,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确保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发展举措实现根本性转变。着力强化依法行政,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强化诚信政府建设,杜绝“新官不理旧账”。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最大程度便利企业、群众办事。始终做到清正廉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推进全市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破坏营商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坚决杜绝大手大脚花钱。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自觉接受纪检监察监督,始终做到奉公守节、廉洁为民。

  三、2022年重点工作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对顺利实施“十四五”规划,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力争达到全州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我们要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重点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奋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在增强县域经济上有新作为。一是推进农业稳产增效。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坚持规模与效益并重做精农业,新建高标准农田4.38万亩,确保耕地数量基本稳定。稳步实施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高产创建示范项目,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绿色化水平,保障粮食生产能力。加快“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和“全国水果全产业链典型县”建设,打造千亩连片蓝莓种植示范基地、千亩高端葡萄种植基地、千亩优质桃种植基地,千亩高标准苹果矮化密植种植基地,实现产值2.8亿元,带动1万户以上群众增收致富,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和“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行动,新增绿色食品认证12个、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个。力争农业投资达55亿元,农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高质量举办中国第四届石榴博览会,积极筹备第十一届中国园艺学会枇杷分会年会。二是力促二产稳盘增量。启动蒙自矿冶公司高纯铟项目、瀛洲水泥回转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建设,确保建筑垃圾智能化处置产业链项目竣工投产,推动齐星杭萧钢结构绿色工业装配化建筑产业基地一期、二期等项目达产,绿色矿山项目复产,加快蒙自矿冶公司有色金属全产业链(园中园)项目规划并推动实施。以“工业倍增行动计划”为抓手,围绕产业链谋划一批工业项目,力争工业投资增长3%以上,实现制造业产值450亿元,新纳规工业企业9户以上。全力抓好全市在库本地建筑业企业协调服务,充分释放齐星建工、万达建工、创泰工程建设等12家本地企业获批房屋建筑、市政总承包二级资质潜力,力争新增产值20亿元以上。着力加大壮大建筑业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全年新增资质登记建筑业企业6户以上、新增产值8亿元以上。三是加速三产创新提质。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昆玉红旅游文化带,启动碧色寨游客服务中心、精品民宿群、海男书画院、东大街、文庙巷和阁学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串联碧色寨、西南联大、查尼皮等景点,打造红色旅游线路。推进碧色寨“全国首个红土网球场”论证认证工作,积极申办国际网球赛事活动。充分借鉴沙县小吃、柳州螺蛳粉品牌打造和市场化运营经验,拓展蒙自过桥米线市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丰富米线小镇文化业态。积极扩内需、促消费,挖掘和激发消费潜力,支持发展数字文化、直播经济、在线医疗、智慧旅游、智能体育等新型消费,建设滇南消费中心城市。加快数字经济建设步伐,推动医疗、教育、养老、城市管理等民生服务数字化工程建设,打造数字化运用场景10个。

  (二)奋力实施项目攻坚行动,在增强发展动力上有新支撑。一是高质量谋划储备项目。强化政策驱动导向,聚焦“两新一重” [24]“双碳”[25]、现代物流、产业集群、补短板领域等,高标准、高水平谋划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效益佳、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全年谋划项目不少于200个,其中,十大行业主管部门分别谋划项目不少于10个、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每个乡镇、街道谋划项目不少于3个、完成投资8000万元以上。二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健全完善项目评估论证机制,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项目成熟度,加快推进蒙自市蚂蚱冲水库(中型)、华盛果蔬冷链物流中心等26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力争重点前期项目转化率30%以上。三是加快项目落地进度。以“三项制度、四个集中、五个一批”[26]机制为抓手,实行全要素保障、全周期服务、全天候响应,确保列入全市今年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工率80%以上,新开工入库率达100%。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力争碧色寨水厂及管网配套工程等12个项目竣工投产,稳步实施红河综合交通枢纽、长桥海水库扩建等39个在建项目。四是优化项目要素保障。坚持资金、土地跟着项目走,积极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以及其他各口上级补助资金不少于4亿元,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15亿元以上。引导协调银行、融资担保等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制定年度项目建设用地保障计划,以土地指标“增存挂钩”倒逼节约集约用地,根据用地需求实行差别化、精准化分类混合供地,做好云南省红河蒙自军民合用机场、牛作底水库等重点项目8500余亩用地保障。实行市级领导重点项目挂联制度,深入一线服务项目,行业主管部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地、用工、审批等困难。五是强化项目督导考核。充分运用典型引路法,建立“旬调度、月分析、月排名、季评比”工作机制,及时调度进展情况,分析解决困难问题,按月排名“红黑榜”,充分运用考核“指挥棒”作用,凝聚全市上下大抓项目的工作合力。

  (三)奋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在改善发展环境上有新举措。通过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换得企业、群众办事的“爽”。一是建设诚信政府。健全政府承诺履约机制,加强项目投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今年开始对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认真履约,按时兑现“升规升限”“小升规”“个转企”等政策扶持奖励。建立政府部门失信问责机制,杜绝“新官不理旧账”。构建以企业信用为核心的监管机制,完善“黑名单”制度,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二是建设法治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着力实现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格落实、决策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增强公众参与实效,提高专家论证质量,充分发挥风险评估功能,确保所有重大行政决策都严格履行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程序。重大行政决策一经作出,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或者停止执行。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政府公职人员履行职责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办事,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着眼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创新行政执法方式,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着力实现行政执法水平普遍提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开展法律援企行动,为企业提供劳动关系、安全生产、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服务。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尽量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调解、优先执行。三是建设效能政府。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不断提高公职人员履职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推进“表、规、审、验、评”合一,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50个工作日以内,企业投资低风险小型项目在“最多20个工作日审批完成”的基础上再压缩。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探索推行“领照即开业”,落实企业开办“一窗通”,建立“承诺准营”制度,实现一般市场主体领照即开业、准入即准营。试点开展“交地即开工”[27]。试行“交房即交证”,优化办理登记前竣工验收、权籍调查、申报纳税、确权登记等各环节流程,实现“左手交房、右手递本”。强化政府督查,重点对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上级和本级政府重要工作部署落实情况、政府所属部门和下级政府的行政效能开展监督检查,坚持奖惩并举、保障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能。四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组建“蒙商办”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各方,集成化、并联化解决企业反映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成立“蒙商服”小分队,常态化开展“千企万商大走访”活动,及时掌握跟进企业诉求,协调帮助解决问题。搭建“蒙商联”产业联盟,推行政府牵头、商会搭台、金融机构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的“产业联盟”,提供精准化多层次服务,强化互助互惠、合作共赢。五是建设清廉政府。持续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更加突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机制和企业维权服务长效机制,畅通维权服务渠道,开办“问政蒙自”栏目,深化拓展“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和“12345”政务热线功能,认真做好企业投诉举报受理工作。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坚决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以“零容忍”态度惩治各种“吃拿卡要”行为,对服务企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本位主义和不作为、慢作为等损害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坚决处理、绝不姑息。

  (四)奋力抓实招商引资,在培育市场主体上有新突破。一是明确招商引资主攻方向。以更大力度实施招大引强专项行动,精准做好产业谋划、项目策划、招商计划,精准招引投资强度大、产出效益高的项目。依托蒙自石榴、枇杷、苹果等特色水果种植和鹏欣肉牛、温氏生猪等项目,重点引进水果、肉制品等食品加工生产项目2个以上。以红河综保区、蒙自经开区、蒙自工业园区为平台,依托红河钢铁、蒙自矿冶、瀛洲水泥、齐星建工等重点工业骨干企业,引进绿色新型建材、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等产业链项目4个以上。聚焦“文、游、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努力引进生态康养、休闲度假、现代物流、城市CBD、职业教育等现代服务业项目4个以上。二是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切实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招商业务能力,真正做到懂产业、懂经济,会招商、会服务。充分利用商会、协会、企业等资源优势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完善网络招商平台推行“互联网招商”,与上海、深圳等地中介机构结对开展“委托招商”,努力盘活闲置土地和厂房,促进轻资产招商。市级领导全年招商不少于10次,市属国有企业精准招商项目不少于10个,组织专题招商推介活动不少于4次,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0个、新签约3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50%以上。三是优化发展软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切实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为各类市场主体和企业家营造公平竞争、安心发展的环境。加强政企沟通、问计于企,在制定修改行政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过程中充分听取企业和行业商会意见,及时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答题、企业开清单政府领任务的“亲清政企服务直达”机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提升服务效率,融洽政企关系。对标福建等先进地区,全面梳理现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修改完善《蒙自市招商引资产业扶持办法》并及时兑现。贯彻落实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全年新增市场主体5000户以上。

  (五)奋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在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上有新成效。一是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建设。高质量完成蒙自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完成蒙自市主城区概念性城市设计、蒙自市长桥海新型城镇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红河学院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积极配合完成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修编,高品质规划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科学片区定位,提升城市品质,力争年内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5.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4万人。建成智慧审图系统和三维辅助决策系统项目,实现数据资源三维动态可视化管理,为项目决策提供规划指导和科学依据,提升城市规划管理效率。二是推进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完成棚户区改造650户、老旧小区改造972户。优化市政交通设施,完成北大街、新牌坊2个立体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位217个。着力提升内外交通通达度,加快红河蒙自机场永宁段、民航段、长冲段3条快速通道和红河综合交通枢纽周边道路工程建设,接续推进长桥海环湖西路、十里长街、启蒙大道3条重点道路建设,确保红河综合交通枢纽如期建成,推动蒙文铁路项目开工建设;畅通城市“微循环”,打通2条断头路。开展“物业管理服务提升年”活动,建立社区、部门、业主、物业联动考核机制和物业服务“红黑榜”,逐步淘汰“黑榜”企业,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三是推进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持续开展治脏治乱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治理城市私搭乱建等行为。优化环卫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加快蒙自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实现日处理餐厨垃圾100吨。建设全封闭园林式中转站,新建日转运500吨中转站1座、日转运50吨中转站2座。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分拣项目,新建输送线3条,配备分拣设备3套,新增垃圾桶1.2万个,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60%,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30%。

  (六)奋力推进乡村振兴,在促进“三农”发展上有新进展。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28]要求,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扎实开展动态监测帮扶,确保易返贫致贫户早发现、早帮扶,及时消除风险。全覆盖建立壮大村集体经济增收机制,实现每个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二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推进“五个振兴”,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异,促进城乡整体提升和均衡发展。接续实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完成8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30个。着力推进鹏欣肉牛规模化养殖,建成2个肉牛繁育中心、30个标准化肉牛育肥养殖场(小区),肉牛养殖达10万头。新建2个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加快种养加工一体化发展。培育壮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稳步推进大粮仓、观澜2个田园综合体建设。三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年内完成老寨、西北勒等5个乡镇污水处理站建设,建成西北勒、老寨、期路白、冷泉4个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实现乡镇垃圾收运设施全覆盖。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美丽村庄10个,建设美丽公路50公里,巩固好省级“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市成果。

  (七)奋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有新成绩。一是持之以恒抓实环保督查问题整改。持续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交办件信访件整改,年内完成4个反馈问题整改、13件信访转办件省级验收销号。举一反三巩固整改成效,出台《蒙自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蒙自市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若干意见》等制度措施,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过程监管长效机制。二是持之以恒抓实污染防治。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启动滇南中心城市大气联防联治智慧化平台建设,对秸秆焚烧、道路扬尘、建筑工地6个100%进行精准溯源、精准打击、精准治理;探索建立餐饮油污数字化监管平台,逐步实现城区油烟净化装置安装和清洁维护全覆盖,确保年度空气优良率97.8%以上。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实施“湖泊革命”,以提升水环境质量为目标,加快推进长桥海水库扩建工程,犁江河、沙拉河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完成蒙自市庄寨水库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五里冲水库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工程,确保五里冲水质稳定在Ⅱ类,其他断面水质保持稳定。启动蒙自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蒙自市污水再生利用项目,新改建雨污管网52公里、铺设道路管网40公里,改造老旧管网290公里,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污水收集“空白区”;年内实施12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4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90%以上。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大力推广高效植保机械运用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88%以上、粪污综合利用率93.8%以上,实现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1%,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负增长。三是持之以恒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全面落实林长制,持续推进森林建设和国土绿化行动,启动22个图斑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平方公里,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3.5万亩。创新和完善涉危涉重领域环境管理,完成上级下达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削减任务目标,积极申报国家级“无废城市”试点,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城市。

  (八)奋力增进民生福祉,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有新成果。一是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筑牢监测预警、集中管控、医疗救治等防线,以快制快、步步为营,确保实现“零感染、零传播、零输入”目标。加快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实施市人民医院、市疾控中心核酸实验室扩容改造,启动市中医医院规范化发热门诊建设,新建2个山区乡镇规范化发热“哨点”诊室,进一步提升监测预警处置能力。稳妥有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习惯。二是兜牢兜实民生底线。继续做好“六稳”“六保”,确保民生支出占比在70%以上。全力抓好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落实。加大各类保险登记力度,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以上。按照“一项目一方案”,有效化解销号剩余4个“问题楼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推动教育提质,分步实施教育“213”工程,全年新增学位1.02万个。全面落实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深化“双减”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市职教中心与州职教园区融合发展,提高高中办学质量。强化医疗服务能力,紧密型医共体成员单位增至8家以上,创建基层医共体联盟8个,新增省级重点专科学科3个。加快智慧医疗网格体系建设,实现市域内八大健康管理平台[29]全覆盖投入使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民心家园二期建设,力争主体工程年内完工。积极拓宽中等收入群体范围,年内实现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万元。加强军民融合,促进军地共建,落实拥军优抚政策,在退役军人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入托100%保障,争创省十一届双拥模范城,努力实现七连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顺利进入2023年参评行列。三是全面加强风险防范。有效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企业债务风险。夯实市国资局监管企业实体化、市场化、专业化转型基础,压实市属企业及平台公司债务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强化内控体系建设,助力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完善安全预防体系和常态化管控体系,深入推进“平安蒙自”建设,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力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战,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突发事件,严格依法实施应急举措,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办好今年十件惠民实事:一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新建文澜中心幼儿园、文萃中心幼儿园、文萃街道中学、东山学校,确保红河学院附属学校如期招生。二是稳住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0.8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3万人。三是实施家门口医疗服务提升行动,年内创建1家省级甲等卫生院、1家社区医院、1家国家推荐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是加快“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新建观澜、新安所2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新建2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0个“老年幸福食堂”;建设省级、州级社工站建设试点各1个,打造全州幸福颐养标杆。五是新建1个城市公益性公墓和2个村级农村公益性公墓。六是打通杏林路(文萃路至杏林苑)、贲古路(红河大道至朝阳路)2条道路。七是实施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项目,改善冷泉、水田、西北勒3个乡镇2.36万人农村饮水质量。八是提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改造农村公路100公里。九是打造北大街米轨遗址公园等3个城市公园,完成南湖公园改造提升。十是开展文艺精品创作,全年举办不少于50场文化惠民演出,以优秀文化浸润城市、滋养生活。

  (九)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在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上有新提升。党委有号令,政府有落实。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以“担当实干、争先跨越、提升蒙自首位度”大讨论为抓手,全面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切实增强发展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赶超意识,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市委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人民有需要,政府有落实。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政府工作始终,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压减“三公”经费5%以上。加强财政监督和绩效评价,将有限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民生短板,深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以钉钉子精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展有需要,政府有落实。强化政府系统领导干部“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意识,提高领导干部抓发展的能力,努力成为善于驾驭新经济、新社会领域的“行家里手”,坚定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迎着困难上、顶着压力冲、放开手脚干,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困难不下推、责任不逃避,把发展的事情认认真真做好,把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筑牢,以钉钉子精神打通阻碍发展的“中梗阻”,加大马力按下经济增长的“快进键”。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重在落实。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全州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作示范,为奋力建设“经济更强、城乡更美、底色更绿、活力更足、百姓更富、治理更优”的现代化新蒙自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注释:

  1.“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

  2.“5+5+2”金融创新:五项产权抵质押、五项配套政策、两个1000

万元风险补偿金的金融创新办法。“五项产权抵质押”即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农村房屋产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五项配套政策”即蒙自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实施办法(试行)、蒙自市中小企业扶持贷款实施办法(试行)、蒙自市林权抵押融资实施办法(试行)、蒙自市农村房屋抵押融资实施办法(试行)、蒙自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融资实施办法(试行)、蒙自市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抵押实施办法(试行);“两个1000万元风险补偿金”即1000 万元特色农业扶持贷款风险补偿金、1000 万元中小企业扶持贷款风险补偿金。

  3.学校“1271”工程:建设1所高中、2所初中、7所小学、10所幼儿园。

  4.“三医”: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

  5.市委“1125”工作思路:围绕“国家门户•滇南中心”这一发展战略目标,以建设云南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为工作主线,聚焦建成省域副中心和滇南区域首位城市两大任务,抓实林果乡村、绿色新型加工基地、滇南枢纽中心、公园城市、文明蒙自建设五个载体。

  6.“四个率先”:率先聘请社会监督员,率先引入第三方监管,率先试点开展医疗机构医保基金使用绩效评价,率先开通机关团体补充医疗保险“一站式”结算。

  7.“两清两防两化”:清理债务、清理国有经营性资产,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债务风险。

  8.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无进京越级上访、无大规模集体上访,无因信访问题引发的极端恶性事件。

  9.“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10.“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11.“七种能力”: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12.“五个作表率”:在旗帜鲜明讲政治上作表率、在担当作为上作表率、在勤政为民上作表率、在善于团结协作上作表率、在清正廉洁上作表率。

  13.州委“13568”工作部署:州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13568”工作部署。“1”即聚焦“一个目标”: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经济总量达到4200亿元以上,力争比2020年翻一番;“3”即建成世界一流“三张牌”示范区、沿边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5”即形成中心引领、两翼齐飞、南部振兴、沿边开放、廊带联动五大布局;“6”即经济发展、城乡区域融合、沿边开放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生福祉改善、边疆治理效能实现新突破;“8”即高质量建成世界一流“三张牌”、高质量建成沿边开放示范区、高质量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高水平推动新型城镇化提速提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设美丽红河秀美山川、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八项重点工作。

  14.“两廊一圈”:“昆明—河口—河内—海防”、“南宁—凭祥—河内—海防”两个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

  15.“一通道、五平台”:“大沿边”的开放通道和现代物流中心、进出口加工贸易中心、跨境电商中心、国家绿色金融试验区、国际旅游文化中心五个开放新平台。

  16.“两横两纵”电气化铁路网:两横:蒙自至普洱、蒙自至文山;两纵:昆河铁路、红河州北部货运铁路。

  17. “3310”:建设“3示范、3中心、10个数字专项”的数字行动计划。“3示范”即建设以数字治理提升、数字经济转型、数字生活体验为重点的省州先进示范市。“3中心”即以数字城市更新技术培植、数字乡村振兴转型服务、数字生活应用推广为中心实施数字蒙自建设。“10个数字专项”即在城市治理领域、经济发展领域、民生服务领域每年建设10个数字专项。

  18.“五个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五个方面。

  19.“五个一体化”:国土空间、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公共服务、生态绿色一体化

  20.“六个融合”:产城、城乡、社区、服务、生态、文化融合

  21.“三线三区”:“三线”即根据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三区”即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

  22.“六稳”“六保”: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23.教育“213”工程和“2310”工程:2022年启动建设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初中1所、小学3所。到2025年建成普通高中2所、初中3所、小学10所。

  24.“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25.“双碳”:碳达峰、碳中和。

  26.“三项制度、四个集中、五个一批” :三项制度”即一日一分析,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四个集中”即集中力量、集中管理、集中任务、集中攻关;“五个一批”即每月下达一次项目编制计划,每个领导每月向上协调汇报一次项目,各乡镇(街道)、各部门每月分析一次项目,全市每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项目,督查通报一次项目进展情况。

  27.“交地即开工”:政府交地后企业1个工作日内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28.“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29.八大健康管理平台:心电网络诊断中心、区域影像诊断中心、区域检验病理中心、智慧化高血压管理平台、精准医学中心、消毒供应中心、慢性疾病管理平台、睡眠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