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20年泾源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8-04 21:26   责任编辑:www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3日在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泾源县人民政府县长 马威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共同谱写高质量脱贫的历史篇章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区市党委和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坚决把工作重心聚焦到打基础、谋长远、调结构、惠民生上来,披荆斩棘,负重拼搏,高质量实现脱贫出列,经济社会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县域经济持续平稳。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有效应对“多期叠加”带来的深刻影响。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均增长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财税金融稳中有增。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亿元,同口径增长2.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3.5亿元和22.7亿元,城乡居民贷款增长7.7%。居民收入稳中有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荣获全区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区“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入选国家园林县城、“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在国家验收考核中,错退率、漏评率均为“零”,群众满意度达到99.15%,取得了宁夏脱贫史上最好成绩,一举摘掉了多年贫困的“穷帽子”。脱贫成效更加显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在巩固历年脱贫成果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卡内卡外全面发展,全年减贫212户644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14%。保障兜底不断夯实。全面推行“双兜底”机制,重点落实“五个一”社会保障政策,精准实施“肉牛集中饲养、群众入股分红”产业扶持政策,户均财产性收益达到4500元,每一个兜底户吃上了稳定脱贫的“定心丸”。培训就业全面拓展。大力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劳动力技能培训3387人,城镇新增就业359人,实现转移就业2.5万人次。金融扶贫持续给力。继续推行“五贷五覆盖”机制,累计发放小额信贷5816户3.06亿元,贷款覆盖率达到82%;涉农资金、扶贫资金支付率均超过95%,金融扶贫不断筑牢防贫减贫的“铜墙铁壁”。易地搬迁保障有力。按照“四有四配套”政策,劳务移民全部搬迁入住,617名随迁子女就近入学,394人落实了低保政策,1314人实现稳定就业,劳务移民开始真正融入城市发展之中。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大力推行“5+5”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96个行政村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人均分红增长31%,村集体的家底越来越厚实。社会帮扶汇聚合力。继续强化闽宁对口协作和央企定点帮扶机制,海沧区和中国建材集团倾注资金3900万元,实施项目57个,惠及贫困群众13969人。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社会帮扶活动,接受社会捐款202万元,资助大学生247名,援建安全住房102套,扶贫济困的社会正能量不断延续。

  项目带动持续增强。狠抓项目有效投资,全年实施重点项目65个21.5亿元,“双争”和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分别达到20亿元和10亿元。交通路网填平补齐。加快国省干道建设,S25高速公路、国道344线泾源段建成通车。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改造提升农村道路9条50公里,硬化村庄巷道9.6万平方米。深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农村网点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民生水利不断改善。大力实施农村“双水源”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进展顺利,全年铺设供水管道280公里,自来水入户改造1.4万户。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4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平方公里,水生态环境逐年改善。园区经济精准发力。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配套功能,强化要素保障,着力推进“不老子”生物制剂、智慧旅游创业谷二期加快建设,重点帮扶泾河食品厂实现恢复性生产,新建蜂蜜检测中心投入使用。闽宁电商扶贫产业园入驻企业18家,开设网店84家,创客最高月收入突破4万元。社会资本持续活跃。按照“就近就业能增收”的发展思路,紧盯有订单、轻资产、技术门槛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澳丽妃包袋、泉祥户外纺织品、矿泉水、辣椒酱等一批符合建档立卡贫困户上岗就业的项目相继落地,全年新建扶贫车间14个,稳岗就业农村劳动力1100余人,扶贫车间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梦工厂”。

  产业发展提档升级。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特色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再造优势。大力实施“旅游+”战略,补齐全域旅游发展短板,历时三年的兴盛娅豪国际滑雪场盛装开业,过去的“冷资源”变成了“热产业”,冰雪产业开始打破旅游“半年闲”的产业坚冰。继续丰富旅游要素,杨岭、冶家特色旅游示范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老龙潭、胭脂峡景区提升工程全面竣工,香水新村民宿、八方隆酒店开业迎宾,数字影院建成验收,观光夜市雏形初显,“四梁八柱”的旅游发展格局业已形成。草畜产业持续增效。坚持“一特三高”发展思路,引进肉牛1200头,安格斯肉牛存栏稳定在2.5万头。加快“四个一”林草试验成果转化,新增高产高效青贮玉米2万亩,每亩单产增收50%,科技创新让群众尝到了甜头。苗木产业不断调优。继续深化“三个一批”苗木产业发展模式,完成精准造林16万亩,外销各类苗木2000余万株。大力实施“四个一”林草产业示范工程,新品种示范推广16万亩。新民乡景松示范基地单株销售价格突破万元,产业优化升级的通道悄然打开。中蜂产业坚持提质。继续推行“1+10”养殖模式,全年引进中蜂5567箱,全县蜂群数量保持在1.7万群。天沐蜂业、泾六盘蜂业通过自治区蜂蜜无公害产地认定,泾源蜂蜜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

  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同向发力,推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城市承载力不断提升。加快城市扩容提质,荷花新城、盈德生态旅游文化街区二期交付使用,荣华园、鹏盛三期、和悦二期建设快速推进,新增房地产开发面积11万平方米;完成棚户区改造440套,安置回迁群众114户。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百泉街三线入地开工建设,一二水厂改造、县城路灯维修全部完成;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建成“口袋公园”3个、街头绿地6处,新增城市绿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乡村面貌有效改善。深入实施幸福农家“123”工程,培育示范村48个,建设幸福大院4863个。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新民乡特色小城镇快速推进,美丽村庄建设实现全覆盖。全年改造农村危房危窑903户,改建卫生厕所2876户,安装太阳能路灯900盏,绿化村庄道路35公里,美丽乡村从亮起来、绿起来、美起来到富起来序幕逐渐拉开。城乡管理继续加强。持续深化城乡管理一体化长效机制,扎实开展“三清”专项整治行动,拆除违法建筑3.8万平方米。继续推行农村“三图管控”“三支队伍”管理机制,农村环境卫生有人扫、垃圾有人清、违章有人管。

  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不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六盘山主体功能区保护要求,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蓝天保卫行动让空气清新。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削减计划,完成县城集中供热脱硝改造,乡镇清洁配煤中心投入使用,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连续两年位居全区第一。碧水清源行动让碧水更清。加快推进重点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铺设农村污水管网2.9公里。建立“两带三线”水资源保护制度,划定泾河流域保护线38.9公里,整治沟道岸线14.7公里,泾河出境断面平均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矿山复绿行动让青山常在。持续巩固绿盾行动成果,举全县之力完成了六盘山水泥有限公司搬迁、长征水泥厂拆除,啃下了整治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三关口矿区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全面完成,二期工程快速推进,矿区生态“疮伤”得到有效愈合。

  民生福祉持续给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合财力的82%用于改善民生,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教育发展更有质量。全力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建成智慧云教室106个、“一托二”网络在线互动课堂26个,多媒体教室实现全覆盖,全区“互联网+教育”现场观摩会在我县召开,“泾源经验”全区推广、全国交流。第四小学和10所农村幼儿园投入使用,“大班额”“大校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深化教师社会化补充机制,招聘中小学教师100人、幼儿园教师42人,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基本解决。中考成绩稳步提升,高考上线人数再创新高,县内二本上线人数首次突破百人关口。医疗卫生更暖人心。深化县医院改革成果,加快中医楼建设。推进农村家庭医生“三三制”诊疗服务,全年签约服务6.57万人,实现了建档立卡户和重点人群全覆盖。完善大病慢病三级服务管理机制,救治贫困患者1582人,救治率100%。创新开展“乡村医生后备”培养计划,遴选38名高中应届毕业生脱产培训,村医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文化体育更具活力。深入实施文体惠民工程,新华书店、图书馆主体完工,城市儿童公园稳步推进,开展文化下基层活动187场次,放映农村数字电影1308场次;建成足球场4个、健身步道7公里。全区青少年围棋大赛在我县成功举办,全国第十一届民运会获得一金两银的好成绩。社会保障更加完善。推动“六到家门口”服务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老饭桌星级管理,新建“儿童之家”22个、“四点半课堂”48个,“爱心超市”“家门口服务站”实现全覆盖。残疾人康复中心竣工验收,“双拥”和退役军人管理服务工作不断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和99%。社会治理更加有序。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快平安泾源建设,不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效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矛盾问题得到有效化解。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局面更加巩固。

  改革创新深入推进。一年来,我们坚持向改革要活力,以改革创新的举措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有效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力。我们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幸福农家“123”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进一步巩固;我们不断提升脱贫攻坚软实力,大力推广兴盛乡村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群众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我们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行“163”审批服务制度改革,便民服务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我们深刻拓展民生服务内涵,大力推动“六到家门口”服务站建设,实现政务服务向农村进一步延伸;我们搭建宁夏银行落地平台,金融服务严重滞后的这潭死水开始激活,服务群众和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落实“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持续增强。创新开展“两上两下”“三查三审”“四个不过关”“五项评议”等实践活动,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切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坚决落实县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均达到100%。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

  各位代表,2019年注定是泾源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过得很充实、走得也很坚定。一年来,我们经历了脱贫攻坚国家成效考核、国务院督察、国家第三方评估、省级交叉考核等历史考验,大事一件接着一件,硬仗一场接着一场,全县上下“五加二”“白加黑”“挑灯夜战”,各级帮扶干部走村入户、风雨无阻,大家用脚丈量民情、用心感知冷暖,书写出脱贫路上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最美篇章。一年来,我们顶住外部的压力,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使命担当,紧紧盯住三关口矿区整改遗留问题不放松,依法拆除砂石料企业最后的桥头堡,依法动员长征水泥厂自动拆除,一举拔下了六盘山水泥厂这颗硬钉子,把六盘山多年污染破坏的重灾区打扫得清清爽爽,本届政府承诺绝不把三关口遗留问题的尾巴留给下一任。一年来,我们坚持“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奋力推进兴盛娅豪国际滑雪场建设,历尽千辛万苦干成了多年来想干没有干成的大事,拉开了泾源乃至宁夏四季游发展的整体框架,让冰雪产业的童话不再是传说。一年来,面对税收收入下降40%、土地收入减收90%、历史性债务还款增长80%的收支矛盾,我们卧薪尝胆、咬紧牙关,向上一笔一笔争,在家一分一分找,累积20多年的民营中小企业工程款清欠是上年还款的3.2倍。可以说,这一年大家辛苦了!实践证明,只要全县上下始终保持勇立潮头的豪情、奋勇争先的劲头,担当敢为、多谋善为,必将推动泾源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长期向好!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砥砺奋进,闯隘口、度关山,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经受住了各种风险挑战的考验,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指引的结果,得益于区市党委和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智慧引领,倾注着县人大、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凝聚着全县人民无私奉献、辛勤耕耘。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劳动在各条战线的全县人民,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人民团体、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驻泾人武部指战员、政法干警、武警消防官兵,向参与泾源建设、支持泾源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政府工作也存在许多不足。一是资源优势转化缓慢,新旧动能转换更为艰难,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还未找到合理路径,配套接续产业发展还未跟上,经济增长后劲不足,还存在较多“难点”;二是特色产业还处在产业链的前端、价值链的低端,产业发展层次较低,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效益还不明显,存在较多“痛点”;三是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营商环境不够优化,企业和群众办事门槛还未彻底清除,改善民生和巩固脱贫成果面临较大压力,存在较多“堵点”;四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任务艰巨,税费逐年减收与历史债务的刚性支出矛盾凸显,存在较多“风险点”。以及隐形变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尚未根治等等。对此,我们将不掩盖问题、不回避矛盾,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努力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牢记使命铿锵前行共同绘就全面小康的壮美画卷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市委四届五次、六次全会及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紧扣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牢牢抓住“三个着力”重点,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持续实施三大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守好三条生命线,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新路子,构建“五美融合”发展新格局,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确保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描绘好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美丽新宁夏的泾源画卷。

  预期发展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区市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指标。

  分析当前面临形势,经济环境依然严峻复杂,下行压力没有根本缓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放眼全局,我们既处在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瓶颈制约的突破期,又面临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发展机遇与困难挑战并存,必须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知难而进不懈怠,担当作为不退缩,苦干实干不折腾,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扛牢政治责任,坚决守好“三条生命线”,把牢高质量发展的“定盘星”。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底线意识,把好政治安全之基,筑牢民族团结之魂,守护绿水青山之本,让社会大局更稳定,让经济发展可持续。坚决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的生命线。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成果,围绕“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化“拥护核心感党恩,同心携手奔小康”主题教育,建立健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机制,着力构建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治理宗教事务,深化“四进”宗教场所活动,稳妥有序推进宗教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营造和谐健康的宗教关系。坚决守好维护政治安全的生命线。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筑牢政治安全防线。压紧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抓好网络空间管控,牢牢掌握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坚决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有效防范重大风险,采取“八个一批”方式,积极稳妥化解政府债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决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的生命线。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柔性治理,持续开展新一轮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加大400毫米以上降水线区域造林,全力推进沿路、沿边、沿山绿化美化,全面完成三关口矿区生态恢复治理。严控“四尘”污染排放,大力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有序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工程,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5%以上。启动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和集污管网建设,完成泾河流域“两带三线”划定,确保泾河出境断面水质越来越好。深化土壤污染防治,严控农业面源污染,抓实残膜回收,推广有机肥使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向好。

  补齐短板弱项,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做好全面小康的“新答卷”。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锁定未脱贫人口,全面落实“双兜底”机制,确保小康路上不掉队;坚持脱贫攻坚“四个不摘”要求,紧盯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已脱贫户,统筹“普惠+特惠”精准扶持措施,实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坚持精准方略,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问题,逐村逐户开展“回炉起底”专项行动,下足“绣花”功夫,从最短处补齐,最难处发力,确保各类问题彻底解决、全面“清零”,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着力破解村集体经济政策扶持性项目过多现状,重新优化项目布局,推动村集体经济向实体经济发展转变,不断壮大泥土里生长出来的本土产业;着力破解易地搬迁历史遗留难题,加快房屋拆除复垦工作,开发更多的工作岗位和政策,为搬迁群众搭建更多的干事创业平台;着力破解扶贫车间“散弱小无”的问题,制定扶贫车间《管理办法》《招商优惠政策》,发挥有潜力、成长性好的落地企业带贫减贫优势,推动在建的收尾一批、建成的规范一批、闲置的盘活一批、运营的带动一批;着力破解农村基础设施存在的短板,加强项目库建设,深入推进破损道路、水毁道路维修工程,重点抓好农村饮水安全水源提升、自来水入户改造,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着力破解内生动力不足的弱项,扎实开展“三大三强”促脱贫富民行动,深入推进“两个带头人”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提振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精气神。

  强化项目带动,发挥有效投资的拉动作用,筑牢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紧盯国家政策方向、市场导向和资金流向,全年“双争”和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保持两位数增长。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内联外通”的交通体系。集中精力打通省际断头路,全面连通县外区域路网,逐一接通乡村生产道路,协调推进S25华亭段公路建设,加快推进312国道改造、蒿店至彭阳、G344线至清水沟、沙塘至蒿店公路建设,力促绕城公路、县城至滑雪场公路项目开工,畅通经济民生发展主动脉。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全年修建农村公路38公里,修复农村路网“微循环”。着力构建“河库连通、联蓄联调”的供水体系。全面推行“互联网+”水资源利用模式,加快农村“双水源”工程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宁夏水投集团资源优势,实现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着力抓好东山坡、下金、沙塘等4个小流域治理,统筹推进响龙河水生态治理,实施县城南部管线连通工程,全面完成泾河干流沙南段综合治理,力争洁净水源工程年底投入使用,进一步优化三水润城的水生态环境。着力构建“智能便捷、保障有力”的城乡电网体系。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补齐自然村动力电短板,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用电需求;启动城市地下管廊建设,实施三线入地工程,清除城市架空线路杂乱无章的“蜘蛛网”。实施配电网升级改造项目,尽快形成“交直流”协调发展、结构布局合理的骨干电网。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壮大村集体经济,建立社会补充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有效缓解农村公共服务资源匮乏和能力不足难题。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水、电、路、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发挥村集体经济和专业协会作用,重点解决“六到家门口”和农村公共服务资金缺口;加快市场链接,实现“爱心超市”“四点半课堂”等经营类服务项目市场化运营,让群众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着力构建“开放共享、集约高效”的园区发展体系。积极探索社会化运作模式,引进民间资本进入园区,最大限度地实现工业园区建设资本社会化、工程建设市场化、招商平台专业化、管理服务规范化,重点解决现阶段建设资金不足、管理服务人员紧缺的突出问题,重点完成“不老子”生物制剂、智慧旅游创业谷二期建设,重点推进蜂蜜和黑果花楸深加工项目落地,重点实施电商扶贫产业园“双百”工程,打造县域经济增长的核心板块。

  聚焦绿色发展,做足美丽经济的增值文章,打造特色产业的“升级版”。积极融入六盘山生态经济区建设,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协同草畜、苗木、中蜂、劳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深入推进“旅游+”战略,大力实施“双促”工程,做实“两带四区”战略架构,做活“南北双线”旅游业态,深度拓展宁夏旅投集团战略合作,突出抓好老龙潭4A级景区创建,启动百公里旅游服务长廊建设,加快实施爱国主义公园项目,不断完善泾河源游客服务中心配套设施。积极响应“三亿人上冰雪”的号召,规划建设兴盛冰雪小镇,开工建设滑雪培训基地,重点推进娅豪国际滑雪场夏季项目,不断丰富冰雪旅游业态,大力发展冰雪经济,让“白雪换白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全力推动香水风情堡二期收尾,重点抓好香水新村民宿改造,精心打造百花溪谷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面激活观光夜市、数字影院、城市儿童公园等“月光经济”新业态,全时、全景、全业的产业发展链条不断延伸。精心打造宁夏安格斯肉牛繁育基地。坚持“一特三高”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双闯”工程,推进“扩栏补母”,建立基础母牛“只进不出”保护机制,县外引进安格斯基础母牛1000头,自繁自育安格斯肉牛1.5万头,安格斯肉牛存栏达到3万头以上,实现规模化养殖、集群化发展。围绕“青贮饲草一体、自给供给各半”饲草供应体系建设,推广种植高产高效玉米6万亩,全年发展优质牧草12.5万亩。推行“出户入园、出村入场”肉牛养殖模式,推广生物垫床技术,建设示范场9个,完成圈舍改造3000户。建成活畜交易市场,鼓励支持现有屠宰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探索“互联网+”养殖管理模式,推进电子围栏技术应用,实现养殖环节全产业链、全过程的信息化集成,再造肉牛养殖的追溯体系,构建产品的信用评价,在加强肉牛养殖管理的同时,提升产品的高附加值,推动形成高品质扩繁、高质量育肥、高效益生产、高端化供给的产业闭环发展体系。继续加大“四个一”林草试验成果推广应用。坚持“三个一批”苗木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实施“双增”工程,全面推进精准造林,借助自治区政策,力争腾退樟子松面积90%以上,有效破解苗木产业发展中的瓶颈,为林草产业拓展出更多的发展空间;加快“四个一”林草试验成果转化,大力推广道地名贵中药材、优质蜜源植物和适地适生林草种植,推动群众收入倍增。积极推进“四个一”产业谋篇布局,集中抓好5个育苗中心建设,补强产业链上游的产品研发、技术开发、种苗培育等弱项,补齐产业链下游的生产加工、品牌培育、市场对接等短板,实现试验示范成果溢出效应最大化。着力打造国家级中蜂养殖核心区。继续推行“大手连骨干拉小手”养殖模式,大力实施“双强”工程,强化科技支撑,深化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战略合作,发挥实验基地、专家工作站核心作用,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带动一批“知蜂人”,让每一位蜂农变成养蜂的行家里手。扩大养殖规模,县外引进中蜂6000箱,建设示范场7个,中蜂养殖稳定在2.5万群,全年生产加工优质蜂蜜25万公斤以上。启动标准化智能蜂箱养殖试点,用好蜂蜜检测中心,让好蜂蜜酿出老百姓的甜蜜生活。深入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按照“订单培训、定岗就业、定向输出”模式,大力实施“双稳”工程,继续开展“雁归巢”计划,放大闽宁电商产业园孵化功能,发挥扶贫车间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创业,筑巢引凤,将劳动力牢牢吸附在产业链上。深入推进“回炉再造”行动,强化技能培训,扩大转移就业渠道,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突出区域协调,夯实城乡一体的发展基础,建设美丽宜居的“新家园”。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整流域推进、跨区域发展”思路,推动八个重点片区联动发展,构建优势互补、产城一体、融合共生的城乡发展新格局。推动城市集约发展。围绕“休闲避暑旅游县”定位,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启动建设巷、和平巷、八方隆三期商业综合开发,建成荣华园、和悦小区二期项目,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老旧小区“六个一”配套项目,推动社会资本实施城市集中供热迁建工程,改造提升城市供气、供水、供热管网,不断完善县城服务功能;巩固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加大“口袋公园”“带状公园”建设力度,打造绿色之城、花园之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实施“1+6”城乡发展战略,启动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泾河源特色小镇建设进程,完成新民、黄花美丽小城镇建设任务。继续实施幸福农家“123”工程,因地制宜推进庭院改造、“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处理,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六到家门口”公共服务能力,彻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升城乡管理水平。继续强化城乡管理一体化长效机制,落实“三图管控”,分区整治,重点突破,着力整治城市违法建筑、占道经营、打墙穿洞等乱象,集中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乱堆乱放、私搭乱建等现象,让洁净美丽成为泾源标签,让规范有序成为泾源常态。

  深化改革创新,释放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新成果”。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改革,以创新的思维破除思想坚冰,用改革的举措破解发展难题。改革集成强内力。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固原“163”审批服务模式,大力压减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为企业提供审批更快、流程更优的高效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有序推进“三权分置”,积极盘活农村“三资”,充分释放农村发展潜力。扎实推进六盘山自然保护区两区勘界立标工作,廓清生态红线与发展空间的“楚河汉界”。创新驱动添活力。借助“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机制,加强中国农大、福建农林大合作,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建好杨岭草畜一体化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区,不断提高科技成果应用率和转化率,以科技之火点燃创新发展的引擎。创新专业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制定《泾源县引进和培养人才激励办法》,广泛招贤纳士,借智借力发展。优化环境增动力。认真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面落实减税降费、信贷担保、权益保护等强企惠企政策,滋养实体经济。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推行“一企一策”,落实领导干部担任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强化跟踪服务,设立转贷纾困基金,扶壮宁夏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引导民营企业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

  坚持以人为本,顺应人民群众的呼声期待,丰富改善民生的“大礼包”。集中精力办好群众生产发展的“头等大事”,用心用情解决好影响百姓日常生活的“身边小事”,以实实在在的民生业绩赢得广大群众的“幸福口碑”。构建均衡化、优质化的现代教育体系。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向农村延伸,中小学在线互动课堂达到50%以上,直播课堂达到100%,精心打造“双师课堂”,推动优质资源互通共享。继续推进薄弱学校改造,实施城关二小、职业中学迁建,加快第四中学建设,四幼等12所幼儿园投入使用,教育资源布局不断优化。启动学前教育“幸福工程”,建立“一校一园、两园相伴”建设模式,推行“1+7”集团化管理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为学生营造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成长环境。实施“强校工程”,加强与上海方略教育、宁夏六盘山高中等校企合作,推动义务教育全面迈入优质均衡发展快车道。构建信息化、标准化的公共卫生体系。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步伐,推进医联体建设,推动妇幼保健中心健康运营,建成使用县医院中医楼。巩固农村家庭医生诊疗服务“三三制”,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完成基层卫生院标准化改造,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构建多样化、全民化的公共文化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启用新华书店和图书馆,布局“社区书屋”“城市书吧”,倡导全民阅读,建设美丽“书香泾源”。实施全民健身行动计划,开工建设荷花新城社区全民健身中心、泾河源镇全民健身馆,打造社区“10分钟健身圈”。构建均等化、精细化的民生保障体系。落实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加快县城中心敬老院维修、六盘山敬老院供暖改造,完成残疾人康复中心搬迁。制定家门口服务站管理考核机制,健全“儿童之家”“四点半课堂”长效运行体系,做好老饭桌评星定级辅导工作,全面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创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区外住院审批报销周期缩短一半。构建常态化、立体化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集中整治各种社会乱象。深入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巩固平安泾源建设成果。认真开展“七五”普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深化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着力构建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各位代表,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群众是阅卷人。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始终保持历史耐心,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努力打造对党忠诚、务实担当、干净干事的“泾源铁军”。

  坚决拥护核心,让忠诚成为政治底色。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市党委和政府及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自觉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坚持依法行政,让法治成为行为准则。始终把法治理念贯穿于政府建设的各领域,完善集体决策、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制度,提高行政决策质量。坚持重大事项向县委请示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议案、建议和提案。

  坚守初心使命,让实干成为永恒追求。坚持“干”字当头,突出实干导向,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聚焦饮水安全稳定、教师队伍断层、村医老化、土坯房拆除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全面推行工作责任清单制和“月月清”工作机制,用为民服务的不懈奋斗,诠释“人民勤务员”的政治本色。

  积极主动作为,让担当成为时代旋律。坚持低调务实不张扬,事不过夜马上办,健全以奖代补机制,营造肯干、能干、实干的浓厚氛围。坚持问题导向,当好“施工队长”,践行“一线工作法”,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主体责任链。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真正让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受褒奖、得实惠。

  全面从严治党,让廉洁成为行动自觉。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深化财政“双审制”和全员审计制,组建会计核算中心,减权限权、创新监管。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全年压减“三公”经费30%以上,节约更多资金用到保重点、促发展、惠民生上来。严厉惩治各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着力打造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中实现。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锐意进取,确保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描绘好建设美丽新宁夏的泾源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