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6 22:44   责任编辑:www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4月22日在凉城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政府县长尉代青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凉城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不忘初心、爬坡过坎、负重前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
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8.3亿元,同比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1亿元,同比下降3.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亿元,同比下降20.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837元和13482元,同比分别增长6.5%和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亿元,同比增长5.5%。
一年来,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民生之首,聚焦短板、精准施策,脱贫成效显著提升
“两不愁”持续巩固。紧紧围绕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以及国务院、自治区成效考核反馈意见整改,扎实开展“六清零四达标”专项行动,1236户2577人退出贫困序列,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年投入2.34亿元开展产业扶贫,菜单式扶持4945户11525人;企业链接3444户7187人。金融扶贫767户,发放小额贷款3300万元;转移就业347人,3处脱贫车间投入运营;对边缘户657户1214人、监测户536户1265人建立台账、重点关注;建立健全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产业发展指导员覆盖所有贫困户。
“三保障”不断夯实。聚焦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重点难点,强化政策落实,脱贫质量进一步提升。教育资助3884人(次)418万元,实现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零辍学;发放参保补贴201万元,医疗兜底保障121万元,送医送药161万元,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全覆盖;危房改造594户,拆除旧房1591户,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投入资金603万元,完成90个自然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水质检测全部达标。
一年来,我们把生态保护作为立县之本,严守红线、科学治理,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岱海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修编)》获自治区批复,全年实施项目15项,完成投资13.2亿元,岱海面积萎缩得到基本控制,主要水质指标稳定向好。“两节”扎实推进,全面巩固21万亩退灌还水成果,实施节水改造1.43万亩,强化机电井封停管理,年节水稳定在2400万方;岱海电厂1号、2号机组全面完成技改。“两补”进展顺利,新建五号河、步量河、天成河3条河道堤防29公里;全面完成永兴湖向岱海补水工程,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得到上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两恢复”成效明显,筹资1.2亿元,下大力气拆除清理湿地内种养殖场99家、鱼塘164个、违章建筑17处,退出滩涂湿地4万亩;弓坝河生物净化工程全部完工,栽植环湖绿化带50公里,治理水土面积20平方公里,岱海湿地系统得到有效改善。鸿茅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稳定,岱海镇800吨污水处理站投入使用;25家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成立岱海环卫所,对岱海周边230平方公里环境卫生进行管护。组建岱海保护专家组,开展监测分析研判,为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中纪委实地踏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扎实推进,15个项目按时销号。256名河湖长从“有名”向“有实”转变,累计巡河3200多公里;深入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形成三级河长抓落实、岱海流域全覆盖的治理新格局。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完成全国污染源普查,岱海电厂达到超低排放标准,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6%;完成4家加油站单层罐改造,回收废旧地膜500多吨,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率达到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一年来,我们把化解风险作为稳定之举,开源节流、攻坚克难,社会秩序安定和谐
债务化解有力有序。坚持“严控新债、理清旧债、明确责任、逐年化解”的原则,在“化”字上做足文章,统筹使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盘活存量资金,通过资产抵债、债务重组、“债转股”等措施,化解政府隐性债务6.3亿元,完成年度任务119%;清理拖欠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账款7.1亿元(含化解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工程款2.3亿元),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社会风险稳定可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摸排线索163条,判决5起22人,有力打击震慑黑恶势力,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信访包案责任制,深入开展“百日行动”大下访,累计化解矛盾716件,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实现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双下降”,食品安全“零事故”。
一年来,我们把产业发展作为强县之路,因势利导、抢抓机遇,转型升级不断加快
农牧业提质增效。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杂粮杂豆种植39.5万亩,提高21%,籽玉米种植22万亩,下降9%,粮食产量稳定在5亿斤。畜牧业产值持续提升,5处5000只标准化奶山羊示范牧场、3000头犊牛岛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万只以上规模养鸡场达到5家,全县肉牛奶牛存栏5.3万头,肉羊奶羊存栏50万只,肉鸡出栏4.6万羽,蛋鸡存栏37万羽。
工业经济逐步回稳。岱海电厂年发电量达到123亿度,完成工业增加值9.2亿元。北京忘形农业肉食及马铃薯深加工项目投资1.2亿元,建成并投入试运营。新能源开发利用项目蓄势待发,与国家电投集团签订风能、光伏合作开发框架协议。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年产值达到2.5亿元。
旅游产业加快发展。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快,马刨温泉嘉年华项目主体完工;马头山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进一步完善,岱海温泉冰雪小镇“康养综合体项目”规划性方案审核通过。冰雪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顺利承办“二青会”、冬季铁人三项等全国大型赛事,“十四冬”筹备工作有序推进。岱海四季艺术节精彩纷呈,全年接待游客121万人次,旅游业收入3.67亿元。
一年来,我们把城乡建设作为发展之基,建管并重、统筹兼顾,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城镇品质全面提升。新区光明路、规七路全线打通,光明大桥修建完成,城区路网更趋完善;新铺设燃气管网3公里,惠及居民1500户;南大街棚户区改造持续推进,征收房屋573户;新建住宅25万平方米,分配廉租房96套,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第四水源地建设全面完工,残疾人康复中心、疾病控制中心、桃园山庄社区活动中心、南大街回迁小区配建幼儿园等公建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凉城至集宁段客运线路完成公交化改造,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乡村面貌明显改善。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修65.4公里,养护57公里,S209线全面开工;对岱海周边46个自然村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鸿茅镇及旅游区垃圾处理场正在加快推进。县城荣获自治区级文明城市,岱海镇被评为“国家卫生乡镇”,元山子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级森林乡村”;“厕所革命”试点工作全面铺开,户内改厕1200多户,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年来,我们把深化改革作为治理之举,聚焦难点、敢破敢立,发展活力日益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顺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体系更加完善。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155项行政许可和247项政务服务项目全部驻厅办理,全年办结17.7万件;积极探索“限时办结”“并联审批”模式,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623户、增长15.5%。全面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全年减免税费0.56亿元。加快商事制度改革,深化“多证合一”“证照分离”,企业开办时限压减到3个工作日,窗口发照压减到5个工作日;推行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99家私营企业完成电子化平台登记注册。农村“房地一体”修补测与登记发证工作进展顺利。
社会事业改革日趋完善。巩固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成果,继续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改革,与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建立“4+1”联合办学模式[1]。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实行按病种付费,执行单病种限价11种;实行药品“两票制”和特殊药品备案采购制度,网采参与率100%。中蒙医院列入自治区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医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养老金发放实现“并轨”。
一年来,我们把改善民生作为初心之守,群策群力、共建共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改善基本民生,全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68%。投入1.77亿元,10件重点民生实事件件落地。落实积极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88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3万人,完成任务的10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建立县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1个、乡村服务站43个。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同步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困难残疾人补贴进一步提高。
社会事业发展持续繁荣。大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培训教师600多人次。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库,完善“三通两平台”[2]及同频互动课堂建设,中小学校全部实现互联互通;“公办园”“普惠园”加快建设,民族幼儿园建成,第四幼儿园主体工程完工,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加强医保基金使用管理,医疗费用及时足额报销,医保基金运行安全规范。推进自治区慢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建设;疾控中心、三苏木卫生院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完工。乌兰牧骑“送戏下乡”100多场,成功举办万名学生上冰雪活动,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此外,民族宗教、双拥共建、史志档案、红十字会、人防气象、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年来,我们把自身建设作为执政之要,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县人民政府始终注重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各项任务;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第十二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认真落实“基层减负年”要求,文件和会议数量分别同比减少40%和15%。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强化重点领域审计督察,“三公”经费下降10%;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社会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73件、政协提案63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三务公开”平台公开各类信息425万多条。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保持定力、迎难而上、坚定前行,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统筹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上下奋力拼搏、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的结果。
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可用财力严重不足;营商环境有待加强;招商引资成功率较低,重点项目落地较少;产业发展水平不高,转型升级步伐不快;卫生应急、教育事业、养老服务、物业管理等民生领域存在诸多短板;法治政府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文化旅游强县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亿元,同比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17.3%;固定资产投资34.02亿元,同比增长12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7亿元,同比增长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3493和14560元,分别同比增长5.2%和8%。
各位代表,鼠年春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义无反顾的投身到防控战“疫”的最前线,在每一次入户摸排中坚守初心、在每一次预检分诊时践行使命、在每一处道路卡口上担当重任、在每一个小区值守中守护平安,精准落实各项防控举措,汇聚起了前所未有的磅礴力量,构筑起了铜浇铁铸的坚强防线,以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的决心,实现了“内无扩散、外无输入”。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当前,疫情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季度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7亿元,同比下降3%。第一产业完成产值1.4亿元,同比下降1.5%;第二产业完成产值4.1亿元,同比下降1%;第三产业完成产值5.2亿元,同比下降5.4%。随着复工复产步伐加快,完成全年各项任务是完全可能的。
现在疫情防控重点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全县上下一定要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防控,利用国家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券机遇,有针对性的做好项目储备,积极争取上级投资。我们一定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工作力度,抢抓机遇、化危为机,打好打赢“七场硬仗”。
一、聚力两不愁、三保障,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
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紧盯“三落实”、严把“三精准”、强化“三保障”[3],以找差距、补短板和专项巡视“回头看”等各项整改为抓手,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效,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压紧责任、强化监管“不松劲”。持续落实县级领导包乡包片、科局包村、帮扶责任人包户责任制,层层传导工作压力。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薄弱环节,紧抓排查整改,填平补齐短板,在提高脱贫质量、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扎实开展信息核实核准工作,做到机账实一致,确保高质量通过国家普查。加强扶贫资金监管,严格落实公示公告制度,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加大资金审计监管力度,严防套取、截留、挪用等违法违纪行为。强化扶贫资产管理,进一步明确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落实政策、真诚帮扶“不断档”。按照“龙头企业带动、集体经济拉动、合作社牵动、贫困户联动”的思路,投入各项产业扶贫资金2.3亿元,着力破解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不完善难题,确保所有行政村有产业支撑,所有贫困户都吸附到产业链上。将易地移民后续产业发展作为重点,通过脱贫车间、公益性岗位、劳务输出等途径,确保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实现“稳得住”。按照“三保障”标准,认真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持续开展“三个一批”健康扶贫工程,严格落实“一提一降一免四保障”[4]等健康扶贫措施。加强农村住房、饮水安全保障工作,6月底前完成377户危房改造和95个自然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大力推广“爱心超市”,积极推行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激励措施,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建立健全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边缘户和脱贫户动态监测,针对因病、因灾有致贫返贫风险的农户,采取产业扶持政策倾斜、集体经济收益分红、社会兜底救助、参加“防贫保”[5]等措施,做到应扶尽扶,确保边缘户不致贫、脱贫监测户不返贫。
二、聚力筑屏障、强治理,打好生态保护“攻坚战”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湖两海”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整改,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立县、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蹄疾步稳,加快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严格执行《乌兰察布市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投资7亿元,实施增加水量、改善水质项目28个,5月份陆续开工建设。启动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建设,自治区已经成立了领导小组,发布“禁建令”,实行统一调度、协调推进,项目进入实质性阶段。用最严格的制度加强岱海流域机电井封停管理;实施水土保持防护工程26.5平方公里;疏浚清理22条主河道400公里。不断改善水质,继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完成流域内19家规模养殖场和2家屠宰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新建2万吨有机肥厂1座。全面完成西厢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湿地清理搬迁安置、鸿茅镇及旅游区垃圾处理场、建筑垃圾消纳场、污水处理厂应急池,以及岱海湖滨带管理体系建设工程。深入监测研究,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岱海流域监测预警平台,开展底泥污染治理试点、水质演变规律、三水共治等研究,为科学治理提供依据。加强治理合力,成立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指挥部,全面整合相关机构职能,集中办公、统一管理,形成精干高效、多部门协作的治理新格局。
对症下药,推动岱海治理向全流域转变。建立完善河长、湖长、断面长“三长一体”管护机制,以行政村为单位,全面推行“断面长制”监管模式,实现水里和岸上同步、治标与治本兼顾。全面开展岱海流域“四控”“三处理”行动[6],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0.5万亩,推广使用有机肥8万亩,新建废旧地膜综合利用加工厂,回收废旧地膜500吨。大力实施环岱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岱海流域523个自然村进行垃圾集中清运,60个自然村建设污水管网191公里,户内改厕2800户,建立完善后期管护长效机制,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岱海流域农村水污染源头防控,清理河床内鱼塘25家、养殖场22家;完成天成河、圪臭沟、园子沟、元山沟水质改善工程,进一步改善流域水质。
久久为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聚焦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在蛮汉、永兴等乡镇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先行区,实施国家、地方重点绿化工程1.8万亩、特色经济林1.55万亩,森林覆盖率逐步达到40%。加紧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倒排工期、压茬推进,确保9月底完工,有序淘汰建成区、主干线两侧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加强交通、扬尘和生活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城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88%。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启动使用第四水源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加大矿山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提早谋划、全面自查,积极迎接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
三、聚力化债务、除隐患,打好防范风险“保卫战”
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政策,严密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收定支”“勤俭节约办事业”的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坚决取消不必要的开支,“三公”经费只减不增,部门预算的工作经费、专项业务费等经常性支出压减10%。在“化”字上探索创新,通过转让河道采砂合作权大力推进“债转股”。采取资产重组、土地出让、盘活各类资金资产等措施,确保完成清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任务。健全完善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资金使用、政府购买服务等管理办法,严格控制新增债务。
加强金融风险防控。推动金融机构专注主业、做精专业、合规经营、稳健发展,引导金融资源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支持力度,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继续打击非法集资、恶意逃废债务、农村高利贷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优化金融环境。
加大安全风险防范。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突出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坚决防范各类事故发生。认真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大信访隐患排查力度,依法打击信访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保持信访形势总体稳定。深化“平安凉城”建设,继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巩固扩大战果,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四、聚力抓项目、促发展,打好乡村振兴“突破战”
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统领“三农三牧”工作的总抓手,立足我县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富有竞争的产业链。
培育壮大现代农牧业。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精心打造5个示范区。按照“一年示范、二年推广、三年认证”的思路,主要在“退灌还水”区集中连片种植高粱、谷黍、燕麦等杂粮杂豆5万亩,精心构建核心示范区1500亩,严格执行有机旱作农产品“六统一”管理制度[7],聘请专家团队全程指导服务,打造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的“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紧紧抓住自治区奶业振兴战略机遇,全力推进海高牧业四期、犊牛岛扩建、永兴肉牛养殖场建设,打造“奶牛肉牛养殖示范区”。依托骏羊牧业示范带动,在六苏木镇、蛮汉镇、天成乡新建3处奶山羊规模养殖基地,力争存栏达到5万只,打造“奶山羊养殖示范区”。围绕忘兴农业肉食加工项目,引进肉鸡孵化、养殖、屠宰企业,延长产业链;在鸿茅镇、永兴镇、天成乡、曹碾乡结合产业扶贫,鼓励农户发展边鸡养殖,新增出栏达到100万羽,打造“肉鸡边鸡养殖示范区”。全面总结元山子等乡村振兴试点工作经验,探索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结合马头山乡村振兴项目,继续在周泉村等8个村开展示范工作,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破解农村发展用地难题。坚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将种养殖业配建的保鲜冷藏、晾晒储存、农机库房、分拣包装等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支持农牧业企业建设冷藏存储中心,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鼓励土地经营权有序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加快土地集约化利用,流转面积达到50%,全面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加快工业提质升级。继续完善西厢食品药品园区配套建设,积极创建市级产业园区。鼓励社会资本通过投资、入股、管理等方式,参与天成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岱海电厂全面完成机组升级改造,确保发电量保持在130亿度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33亿元,年内上缴税费2亿元。推动风电二期和风火打捆项目尽快落地。积极引进北京忘形后续包材生产、复合油相材料生产等项目。支持鸿茅国药全面恢复生产,并逐步开拓国外市场。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编制完善《岱海及周边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强县建设。以岱海旅游度假区为中心,开展避暑休闲、水上游乐、草原湿地观光、万亩花海、生态采摘等体验项目;加快推进岱海景区资产回收进度,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托管经营。以温泉冰雪小镇为中心,构建集滑雪运动、休闲度假、养老养生、温泉体验于一体的新型旅游区,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区的“现代中高端康养服务产业中心”;加快推进北京龙庆温泉冰雪小镇“康养综合体”、上海世茂岱海景区开发、房车营地项目开工建设。全面总结“十四冬”筹备经验,以更高的标准、更细的服务将“十四冬”办出特色、办成精品。利用一批农村闲置房屋改造特色民宿,打造乡村旅游示范项目。
五、聚力强基础、重建管,打好城市建设“阵地战”
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定位,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巩固提升自治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突出规划引领作用。立足发展实际,突出前瞻性、指导性、科学性,精心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符合发展规律的大项目、好项目,高质量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按照城乡融合、多规合一、优化空间的要求,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乡村产业发展建设用地指标不少于10%。调整优化旧城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做好重点地段规划设计;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实事求是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建立规划审批后联合监督检查机制,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力,做到无规划不建设、无许可不动工。
构建现代交通体系。加快道路交通建设,打造内畅外联、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年内确保通用机场开工建设、S209线凉城段建成通车。新建通村公路4.2公里,积极争取县城北出口与S209连接线、蛮汉山林场防火通道和2条“油返砂”[8]改建工程开工建设。继续推进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合理调整城区出租车运营价格。规范运营公交线路4条,投入使用新能源公交车18台,为市民便捷、绿色出行提供保障。
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学海花园、幸达之家棚户区改造1200户;启动老旧小区改造7处;推进房屋征收工作,完成南大街4条道路拓宽修建,加快配套幼儿园及停车场建设进度。重拳整治房地产领域乱象,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办证难、回迁难、入住难”等历史遗留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规范物业管理秩序,对城区175个小区及单体楼,建立完善企业管理与业主自治相结合的模式,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扎实开展市容整治、违章停车、违建拆除、垃圾清运四大综合治理行动,营造整洁有序的生活居住环境。
六、聚力破障碍、激活力,打好深化改革“主动战”
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严格执行我县实施意见,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打造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
加速改革释放活力。积极稳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调整完善乡镇权责清单,理顺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县乡执法工作机制,推进执法重心下沉,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加快“放管服”改革步伐,继续深化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9],着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四统一”改革[10],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优化升级“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到90%,建立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制度[11]。稳步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宅基地管理等制度改革。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12],结合实际出台我县招商引资优惠办法;拓宽招商渠道,积极开展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引进文化旅游、农畜产品加工等企业,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建立县级领导包联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制度,坦荡真诚的同企业接触交往,确保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精准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全面清理涉企收费,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行为,降低制度性成本,让企业真正得到实惠。全面施行“双随机一公开”[13],合理确定涉企抽查、检查频率,减少政府部门的直接干预,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努力营造全社会不愿失信、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良好氛围。
七、聚力解民忧、惠民生,打好改善民生“持久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社会发展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普惠共享更有广度。
倾力保障基本民生。把稳定就业作为重中之重,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贫困劳动力、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通过忘形农业、神牛乳业等企业,多渠道吸纳就业1000人以上,新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严格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用法治手段根治欠薪问题。加强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计划分配剩余公租房、廉租房105套。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完善城乡低保、残疾人救助、抚恤优待等制度,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5%。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开工建设圪臭沟陵园、精神病康复中心项目。聚焦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扎实办好7项民生实事。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战略,巩固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实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推动绩效工资改革提质增效。整合教育资源,引进民办学校,满足群众对教育多元化需求。积极推进普高、职高特色化办学;民族幼儿园年内投入使用。加快“健康凉城”建设,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制度和总额控费政策,扩大单病种付费数量,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贴标准提高15元,让老百姓看病更方便、治疗少花钱。倡导优生优育,全面实行免费婚检。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加快县医院、中蒙医院、乡镇卫生院疾病防控能力建设,疾控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三苏木卫生院年内投入运行。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联防联控和医用物资储备,依法科学做好新冠肺炎、鼠疫等传染病常态化防控工作,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持续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继续办好“岱海春夏秋冬”四季活动,开展第四届“山水行”全民健身和万名学生上冰雪活动。落实《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开工建设旅游扶贫文化艺术中心、乌兰牧骑排练厅,促进乌兰牧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长城保护、文物保护工作。强化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年内投入使用。
此外,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继续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发挥作用;统筹做好人武双拥、民族宗教、应急救援、气象人防、机关事务等工作。
八、聚力守初心、担使命,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今年政府工作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肩负的责任光荣而重大,我们必须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定政治方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中央和区、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探索建立一批管用好使的工作制度,引导“守初心、担使命”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严格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持续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全面深化政务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促进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主动担当作为。践行为民宗旨,着力实现好、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形成“政府就是抓落实”的工作自觉。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旗帜鲜明的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保持清正廉洁。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时刻防范、及时纠正“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新表现,坚决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准则,筑牢思想防线,保持清醒头脑,自觉划清边线、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切实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各位代表!汗水浇灌收获,实干笃定前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的务实举措、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勠力同心、砥砺奋进,为推动凉城高质量跨越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报告中有关用语解释
1.“4+1”联合办学: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大专第三年学生,在县职中学习、实训一年。
2.“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3.“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精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
4.“一提一降一免四保障”:“一提”即门诊统筹报销额度提高20%;“一降”即大病保险起付线降至7000元;“一免”即县域内定点医院住院免押金;“四保障”即建立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医疗救助和政府兜底基金保障“四重保障”体系。
5.“防贫保”:是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保险公司作为承保和服务主体,对边缘户、脱贫监测户提供保障的一种商业保险。
6.“四控”“三处理”:控水、控肥、控药、控膜;畜禽粪污处理、农村垃圾处理、农村污水处理。
7.“六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收获;统一检验检测;统一产品认证;统一包装标识销售。
8.“油返砂”:沥青路因损坏严重,致使沥青面层丧失变成砂土路。
9.“三集中三到位”: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承担审批职能的科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审批事项进驻大厅到位、审批窗口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
10.“四统一”改革: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
11.“好差评”工作制度: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政务服务窗口设置评价器、二维码等,由企业、群众对服务事项、流程和服务态度等内容进行评定。
12.“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13.“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