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4 13:30   责任编辑:www
2021年11月10日
在隆德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代县长马天峡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第十七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县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经济下行之大挑战、打赢脱贫攻坚之大决战、新冠肺炎疫情之大考验,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区市党委和政府—2—以及县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经济发展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胜利翻越了脱贫路上的“六盘山”,与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了隆德发展的恢弘篇章。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亿元,年均增长6.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2亿元,年均增长5.7%;累计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90元,年均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0元,年均增长11%。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攻难点补短板,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下足下好“绣花”功夫,围绕“扶持谁”,探索建立“4个10户”精准比对机制,扎实做好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和动态调整。围绕“谁来扶”,创新“321”帮扶责任落实机制,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围绕“怎么扶”,实施“四个一”示范带动工程,创新“三带四联”产业带动模式,培育产业示范村31个、龙头企业19个、合作社102个;建成扶贫车间49个,培训致富带头人1200多人,累计带动89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注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2.15亿元,实现98个行政村全覆盖。投入资金12.6亿元,改造农村危房2.7万户,硬化道路1600公里。围绕“如何退”,健全科学评估退出机制,9985户3891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3—贫困问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开展“四查四补”和“四大提升行动”,健全防返贫监测预警网格化管理和帮扶机制,有效防范规模性返贫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提质效促升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特色农业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逐步形成了北片万头肉牛、中片川道区万亩冷凉蔬菜、中南片万亩中药材、六盘山西麓阴湿区万亩马铃薯4个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区。建成张程、杨河等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乡4个,观庄乡田滩村等肉牛养殖示范村58个,兴鸿旺牧业等千头规模肉牛养殖场6个,奠安乡张田村等百头以上规模肉牛养殖场24个,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10.1万头。建成沙塘镇新民村等千亩设施蔬菜园区15个,联财镇恒光村等永久性设施蔬菜基地10个,全县种植冷凉蔬菜5万亩。建成神林观音等千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7个,全县大田中药材达到3万亩,林药间作24万亩。建成观庄、陈靳等乡镇2000亩以上一级种薯繁育基地10个,全县种植马铃薯10.3万亩。绿色工业初具雏形。探索政府基础配套、企业建设运营、政企共同发展的“园区+工业地产”模式,引进上海医药、河南太龙等上市企业和黄土地食品、金誉生物等龙头企业落地生根,入园企业达到60家,以中药材加工、农副产品生产、特色轻工业为主的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服务业活力增强。休闲农业与乡村—4—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陈靳乡新和村等6个行政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老巷子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我县入选2017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021年中国最美县域榜单。来隆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0%,旅游社会总收入年均增长8%。建成多元广场等商业综合体,打造龙泉苑特色休闲美食街区,培育了一批快递物流、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等产业,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五年来,我们致力于强治理优环境,生态文明走在前列。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实施渝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等工程,系统解决了渝河跨界水污染纠纷,联财出境断面水质由劣Ⅴ类稳定达到Ⅲ类以上,成为全国第一批示范河湖之一,治理成效被国务院通报表扬,治理成果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全面完成县城集中供热燃煤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改造等工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以上,质量综合指数多年位列全区第一,2018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名列全国第六。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建成观庄乡等9个乡镇污水处理站和联财镇张楼村等4个村级污水处理站,改造农村水冲式厕所2.08万户,建立环卫保洁网格化管理机制,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入选“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县”“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实施400毫米降水—5—线精准造林和全域绿化提升等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6年的26.5%提高到2020年的37.47%。五年来,我们致力于蓄内涵提品质,城乡一体化发展日新月异。精心打造花园式文化旅游城市,建成三山府邸等8个小区,完成人行片区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南凤嘉园等14个小区、六盘山大道等7条道路雨污分流工程,建成“三山两河一湖”环城生态景观带,城市形象和品位进一步提升。建成神林、好水等10个美丽小城镇和温堡乡新庄村等53个美丽村庄。改扩建“312”国道、隆张、隆庄、好兴二级公路11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504公里,构建起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肌理的综合路网格局,获评自治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大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9条、农村客运线路33条,建成“全微通”智能化农村客运服务平台,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惠民生促和谐,群众生活品质显著提升。民生保障资金连续五年超过县财政总支出的80%,累计达到105亿元。新改扩建校舍9.5万平方米,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教学条件全面改善,教育质量大幅提升,高标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6—建成县医院内科综合楼,迁建县妇幼保健院和疾控中心;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全面推广“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报销”服务模式,群众就医更加便捷高效。建成第三敬老院、老年养护院、残疾人康复中心和96个农村老饭桌,全县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残疾人“托养+”模式在全区推广。建成运营“三馆一中心”(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全民健身中心),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低保2次扩面4次提标,保障覆盖面逐年扩大。五年来,我们致力于促改革优服务,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率先开展“创新优化基层政务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县乡两级政务服务实现“一窗综合受理”,网上可办率达到90%以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新增市场主体637户。完成城乡低保审批权限下放乡镇全国试点工作,社会救助时效性和精准度不断提高。“四权”改革全面铺开,土地权改革主要围绕盘活集体土地、唤醒“沉睡”资产,敲响了宁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第一锤”。持续完善政府法律顾问、政府性资金审计管理、政务公开等制度,强化廉政风险防范,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建设不断加强。依法化解信访积案、重复信访和社会矛盾纠纷,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荣获全区“平安县”和全国信访“三无”县。全面落实县委决定事项,204件区市县人大代表议案、—7—建议,184件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全部办结。“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宗教工作方针,扎实开展民族宗教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持续做靓“六盘儿女一家亲”品牌,被命名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统计、科技、地震、气象、外事、国防动员、妇女儿童、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办成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大事,解决了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难事,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就。五年的生动实践启示我们,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区市党委和政府以及县委的决策部署,才能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只有坚持解放思想不止步,摆脱传统路径依赖,以新观念应对新变化,以新理念谋划新格局,以新路径引领新发展,才能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才能汇聚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只有坚持苦干实干拼命干,盯人盯事盯过程,推动工作落小落细落到地,才能创造出让群众信服、让历史铭记的业绩;只有坚持全县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攻坚克难、无往不胜。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是习近平新时代—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隆德创新实践的结果,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区市党委和政府以及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是福建对口协作和厦门大学及社会各界无私帮扶、真诚相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区市驻隆单位、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关心支持隆德发展的各界朋友,一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隆德的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基础薄弱,总量偏小,质量不高,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二是现代产业体系仍不健全,比较优势还不够明显,缺乏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相对较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有一定差距;四是营商环境还不够优化,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对此,我们将始终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自觉扛起责任,尽心竭力解决好这些问题。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一个月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隆德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系—9—统分析了隆德未来发展的“时”与“势”,辩证研判了隆德未来发展的“危”与“机”,准确定位了隆德未来发展的新坐标,科学擘画了隆德未来发展的新蓝图,加之有历届县委和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加之有县四套班子的精诚团结,加之有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县人民政府一定会全面贯彻落实好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蓄势而起,一定会创造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新业绩。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守好三条生命线、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战略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担当先行区建设时代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路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对标对表谋发展,务实苦干抓落实,扎实推进五大特色产业、四大提升行动、“四权”改革、“1+6”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着力培育竞争发展核心优势,着力开创新型工农城乡共融发展新局面,着力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着力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明显成效,奋力谱写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隆德新篇章。—10—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聚焦全县2035年远景目标,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大发展,治理效能大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和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全县现代化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坚持在创新发展上求突破,聚力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必须依靠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围绕肉牛、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特色加工、生态经济五大特色产业,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壮链,走出一条具有隆德特色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构建以肉牛、绿色食品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肉牛产业突出打造六盘山高端牛肉品牌,全面普及西门塔尔等优良品种,积极推广“出户入园”“户繁场育”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建设百头以上高标准规模养殖场26个、示范村10个。到2026年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12.5万头,打造良种肉牛繁育基地和优质牛肉生产基地。推进冷凉蔬菜、中药材、马铃薯等绿色食品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沿渝河、甘渭河流域新建设施农业1万亩,提升改造沙塘、神林供港蔬菜基地和联财永久性蔬菜基—11—地,加快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示范,优化品质,提升效益。坚持中药材生态种植之路,持续打造有机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强品牌培育力度,延长从原料药材到药品、保健品等终端产品的产业链条,着力构建六盘山道地中药材种植带,建设良种繁育基地5个,引进培育加工企业3家以上,推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坚持种薯繁育、鲜薯外销、淀粉加工、主食开发并举,发挥六盘山马铃薯科技示范园示范带动作用,新建脱毒种薯繁育基地15万亩,打造六盘山高海拔种薯培育推广基地。打响“六盘·隆德”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扶持龙头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宁夏名牌产品,推进品牌强农战略。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树立绿色工业发展理念,科学定位、激发动力,进一步推动六盘山工业园区改革发展,提升质效,不断增强集聚效应和承载能力,推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业态向园区集聚,力争2026年入驻企业达到100家,新增规上企业10家以上。鼓励支持园企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产学研模式,畅通科技成果发现、孵化、产业化全过程,新建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实现企业从量的扩张迈向质的提升。加快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好红色、绿色、文化三张牌,加快长征精神研学基地、县级游客服务中心、自驾游(房—12—车)营地、红荞花色彩农业带等项目建设,巩固提升神林乡辛平村等6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陈靳乡新和村等12个全区旅游示范村,打造以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杨家店“红军村”为重点的红色旅游区,以盘龙山庄、神林山庄等为重点的生态农业观光、自驾游营地休闲体验旅游区,以高台马社火、魏氏砖雕等为重点的非遗传承民俗文化旅游区,培育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乡村旅游打卡地。以现代旅游消费为导向,积极引入星级酒店、农家乐、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依托丰厚的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文创产品,加大“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供给,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创新发展“旅游+”“营地+”等新模式新业态,举办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旅节会、赛事活动,推进资源、产品、业态和旅游深度融合,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旅游业社会总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依托优质林地资源,沿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外围新建一批综合性林下经济示范园,新建元宝枫、杜仲等高产经济示范林7万亩,发展以秦艽、柴胡为主的林下道地中药材16.4万亩、林下菌菇2万亩、林蜂2万箱;在移民迁出区和退耕还林区,种植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20万亩;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积极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基地,鼓励企业、农户开展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等活动,创新“生态+”发展模式,推动实现山绿与民富“双赢”。—13—二、坚持在协调发展上下功夫,聚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建设城乡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加速构建城乡一体、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格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紧盯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和低保户、五保户、重点难点监测对象,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目标、政策、力量、责任“四个衔接”,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网格化管理机制,长效化、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分层分类及时帮扶,动态清零,有效化解返贫风险。实施移民致富提升行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多渠道促进创业就业,强化社会管理,实现“十四五”期间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始终高于全县农村居民平均水平,“十四五”末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达到全县农村居民平均水平,推动21个移民安置点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制定全县乡村振兴规划,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推进产业振兴,发展多元化乡村振兴,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年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0家,村集体—14—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0%,特色产业提供居民收入的贡献率提高到29%。全面推进人才振兴,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和现代青年创新创业培养等工程,开展优秀农民工回乡创业行动,巩固提升农民田间学校15个、农村实训基地10个,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25万人,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全面推进生态振兴,实施农业绿色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功能提升计划,持续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户清洁”行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收运处置,不断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争创国家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县”。全面推进文化振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推进组织振兴,强化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机制,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和村务公开“阳光工程”。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编制完成县域行政村建设规划,建成联财、沙塘高标准重点小城镇和联财镇恒光村、神林乡庞庄村等98个美丽宜居村庄,推进城镇产业和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发展,推动市政公用设施向中心镇延伸,提升乡村水、电、路、网等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功能齐全、设施配套、资源节约、环境优美、商贸繁荣、社会和谐的发展新格局。加快数字乡村建—15—设,构建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水平。倾力打造特色品位城市。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以“三山”为骨、“两河一湖”为脉、绿地公园为底、文化元素为魂的花园城市空间发展体系。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精心打造文化、餐饮、购物特色街区,全面开展“严管街”“示范路”创建。实施添园增绿、添色增花、立体绿化等工程,新建南凤片区、南门片区4个街心公园,不断提升城区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10个社区规范化管理,配套建设养老、托幼、医疗等服务设施,实现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全覆盖。积极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和文明城市,建设六盘山下的“小江南”。三、坚持在绿色发展上出实招,聚力推动生态效益转化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坚守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深入实施“一屏七廊”(六盘山生态屏障、七大河流生态廊道)生态建设计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争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围绕南部水源涵养区生态建设定位和六盘山天然水塔、生态绿岛功能,全面推行山长制、林长制,全力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大森林草原生态系统修复,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400毫米降水线以上造林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朱庄河、什字河等流域生态治理项目,争取建设渝河自治区—16—级湿地公园,通过抚管护绿、空地植绿、见缝插绿、改建扩绿,到2026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1.8%。铁腕整治环境污染。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制度,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确保各项环境指标稳中向好,好中向优。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积极推进煤改电、天然气、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替代。深化“清废行动”,全面推进医疗、工业等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安全处理率达到100%。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农作物秸秆、残膜和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到2026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农用残膜回收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达到98%以上。科学推动绿色发展。持续加大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力度,坚守36.4万亩耕地红线。盘活用好存量土地,加大闲置和低效用地清理力度,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新增高效节水面积6.4万亩,建成渝河、甘渭河流域高效节水示范灌区,高效节灌率达到90%。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大雨水综合利用。加快35千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实现天然气进城入户。积极倡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出行、绿色消费成为新时尚。四、坚持在开放发展上作文章,聚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17—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必须把高水平开放作为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大力度释放发展活力,更深层次激活发展潜能。坚定不移推改革。抓住确权、赋能、定价、入市4个关键环节,持续推进“四权”改革。用水权改革重在“节水增效”,科学合理调配用水权管控指标,加大水资源循环利用,促进水资源向高利用率、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业流动,2026年万元GDP用水量下降13%。土地权改革重在“盘活增值”,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持续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盘活利用闲置土地,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排污权改革重在“降污增益”,倒逼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减污降碳,推动排污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发展绿色化。山林权改革重在“植绿增绿”,开展林业资源价值评估,因地制宜发展以特色经果林、林下经济为支撑的林业生态产业。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行“163”极简集成审批服务,深化“一网通办”,实现“最多跑一次”向“不见面”“零跑腿”迈进。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推行个体登记即时办结,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建立领导包抓企业机制,以“保姆式”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以赴促开放。争取兰州经定西至平凉过境铁路、隆德至庄浪高速公路、桃山经凤岭至神林二级公路、范家峡至野荷—18—谷二级旅游公路、沙塘至凤岭隧道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构建内通外达、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畅通对外开放通道。加快完善信息基础网络,实现城乡千兆光纤和城区5G网络全覆盖,探索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加力。深化闽宁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加强互联互通、互补互帮,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山海协作新格局,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凝心聚力谋项目。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城乡建设、新能源、新基建等重点领域,精心谋划和争取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基础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天然气、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养老、护残、保幼等大健康、大教育、大体育民生改善项目。建设余家峡供水管网连通、甘渭河流域库坝等水系连通工程,全面实现7大流域30座库坝互连互通,真正构建起“南水北调、丰枯补济”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加快“互联网+城乡供水”建设步伐,推动供水工程网络化、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破解高质量发展用水瓶颈。五、坚持在共享发展上重实效,聚力增强社会治理效能共享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强社会治理、改善民生需求、增进人民福祉。倾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大力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19—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育选树一批德育示范学校、自治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争创自治区“劳动教育示范县”。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巩固提升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质量,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推动集团化办学,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提升“互联网+教育”建设应用水平,落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大力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2024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实施中等职业教育优质校和优质专业“双优”计划,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全面对接,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深入开展“医教结合”康复训练,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教育公平。全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大力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紧密型医共体医联体建设,建成县域医疗中心,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力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升县域医疗救治能力和医疗服务质量,创建自治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县。坚持预防为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落实常态化疫情防—20—控措施。强化健康教育,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增加老年医疗卫生和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全面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扎实开展文艺人才培养提升和传统文化浸润工程,创作一批具有隆德地域特色的文化作品。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规范化建设,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城区15分钟和农村30分钟文化圈。传承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遗址、非遗文化系统性保护,改造提升高台马社火、魏氏砖雕、杨氏泥塑非遗传承保护基地,开发特色化、品牌化、个性化、多样化的非遗产品,提升文化软实力。大力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实施更加灵活的就业政策,做实“岗位供给”和“就业需求”两个清单,争创2个自治区级、2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就业技能和新型农民培训,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医保跨省结算范围,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兜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基本底线,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县级基础养老金增长机制,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依法保障退役军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让全县群众共享现代化建设丰硕成果。—2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扎实开展“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进一步强化“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夯实共同思想基础,形成共同价值追求,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加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着力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创建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持续优化社会治理体系。强化“1+6”基层治理,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村级治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搭建共建平台、培育志愿组织,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强化宗教治理“导”“管”“改”各项工作措施。加快平安校园建设,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推进企业工会建设,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推进企业守法诚信经营。推动社团社会化建设,加强网格化管理,激发社团活力。高压严打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纵深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着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施“互联网+智慧”监管,全面提高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全域—22—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区”。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序推进“八五”普法,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2022年重点工作2022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7亿元,增长7.5%,其中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增长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4亿元,增长8%;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96亿元,增长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9亿元,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291元和13964元,分别增长9%和11%;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保持下降,完成区市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指标。完成以上目标,我们必须全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接续乡村振兴上开创新局面。认真贯彻过渡期相关政策,建立健全“领导包抓+专班推进+驻村帮扶”机制,持续推进“四查四补”,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大力实施“四大提升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集中打造城关镇红崖社区、沙塘镇清泉村等2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社区)。争取闽宁协作帮扶资金5000万元以上,建设闽宁农业示—23—范园区2个,新建、提升扶贫车间6个,培育龙头企业30家以上,力争产业富民惠及90%以上脱贫人口,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百万元、五十万元、三十万元以上的村分别达到10个、22个、25个。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维修村组道路、排水渠150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000盏,建设凤岭乡李士村等27个数字乡村。二、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在增强发展后劲上蓄积新动能。实施高质量项目建设行动计划,从严落实“一个项目、一个包抓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名责任人、一套工作方案、一抓到底”的“六个一”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健全统计监测、排名通报、督查约谈责任链条,做好项目谋划、争取、实施、储备等工作。计划投资52.9亿元,实施光伏风电新能源开发、灌区节水改造提升配套等84个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实施天然气加气站、老年康复服务中心等88个重点项目。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精准把握政策动向,以“两新一重”为引领,围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振兴等领域,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启动“重大项目谋划引进建设年”活动,设立招商引资奖励基金,强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全年招商引资落地资金增长10%以上。三、聚焦绿色有机健康,在提升农业质效上再上新台阶。—24—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创建有机农业县,全县有机农业面积达到20万亩。种植青贮玉米12万亩,建设5000亩高产优质苜蓿基地,新建2个千头规模肉牛养殖场,创建杨河乡杨河村等36个示范村,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11万头。坚持走“优质+高端”肉牛品种改良技术路线,冷配改良基础母牛3.6万头,提升肉牛品质。力争新建设施大拱棚3700亩、露地蔬菜5000亩,建成温堡乡杜堡村等蔬菜示范园区9个,全县种植冷凉蔬菜5.5万亩以上,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蔬菜供应基地。加强与北京同仁堂、国药集团合作,种植有机黄芪、柴胡、艾草等1.2万亩。持续提升神林观音等7个千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全县大田中药材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支持桐君堂、上药中药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培育发展1家中药材加工企业。打造立足区域、面向西北的中药材交易集散地和精深加工集聚区。依托马铃薯科技示范园区,建立原种基地3000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3万亩,推广一级种薯6.7万亩,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创建六盘山(隆德)高海拔马铃薯绿色食品基地。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在做强实体经济上实现新突破。力争实施园区蒸汽管线节能改造、光伏发电、智慧园区建设项目,不断完善园区基础配套,提高园区承载力。新建兴达沥青拌合站、建佳建材和六盘春牛羊肉加工项目,加快推进源杞中—25—药材发酵项目建设和六盘山中药配方颗粒投产进度,推进弘兴玻璃提产扩能。支持爱丽纳地毯等6家企业技改升级,争取培育规上企业3家、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引进培育中药材精深加工和肉牛屠宰加工、辣酱制作等农副产品生产企业,力争新落地企业10家,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增长15%;完成税收800万元,增长20%,新增就业300人以上。五、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在促进文旅融合上构建新格局。推动文旅产品融合、生态融合,编制《北联池和伏羲崖人文生态景点旅游发展规划》,招商建设北联池、伏羲崖人文景区,讲好六盘天池、伏羲孕生地等人文故事。建成长征精神研学基地、杨家店“红军村”、老巷子旅游休闲综合服务体、观庄千亩红荞花色彩农业带等一批网红打卡地和旅游新IP,改造提升观庄乡前庄村、神林乡辛平村等乡村旅游重点村和陈靳岳家峡、盘龙山庄等绿色休闲避暑汽车露营地,扶持农户发展精品民宿、特色餐饮100家。繁荣发展新兴服务业,做优“文旅+工业”等“文旅+”新业态,把六盘山工业园区作为新的旅游打卡地,规划建设文化创意园,在人造花、正观花灯等企业发展工业观光、婚纱摄影、儿童游乐等项目;广泛布点建设房车营地,利用全县29座农业灌溉水库,发展休闲垂钓,举办全国房车旅游节、生态垂钓大赛、老巷子写生大赛。运营县游客服务中心,引进专业团队经营县内景点,老巷子争创国家4A级景点,创建凤岭—26—乡齐岔村、城关镇杨家店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县,力争来隆旅游人数突破155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达到6.2亿元。六、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建设宜居家园上展现新作为。改造中关村等4个老旧小区和长乐街、文化街基础设施,新建县城北片区雨污分流等基础工程,争取实施文化城片区商住楼项目。加强城市网格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打造阳光小区、三山府邸等25个智慧小区,建设党校片区等小微游园和龙泉苑广场等街心绿地花坛,持续推进人民路、解放街“严管街区”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加快推进联财高标准重点小城镇二期工程建设,新建、续建神林乡庞庄村等3个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全面实行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积分管理,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城乡生活污水统筹治理,为所有行政村配齐垃圾收集设施,新建杨河乡红旗村、奠安乡梁堡村等35个村级垃圾分拣中心,实施联财镇恒光村等22个行政村污水管网工程,建成温堡乡老庄村等7个村级污水处理站,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风电项目,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七、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在加强生态建设上厚植新优势。实施全域绿化行动,推进南部水源涵养林建设和乡村绿化等生态工程,新增造林7.5万亩。鼓励支持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引进—27—企业发展以元宝枫、杜仲等为主的生态经济林1万亩,在渝河、甘渭河、朱庄河流域村庄种植以早酥梨、红梅杏为主的果树2000亩。实施什字河下游红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治理面积11平方公里,全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3.5%。落实环境保护“红黑榜”制度,全面抓好各级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清凉、黄家峡、张士3个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提标改造、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推动空气优良天数、优良率等指标持续稳定提升。八、全力保障改善民生,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满足新期盼。深入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建成县第二小学实验楼、张程中心小学综合教学楼等教育基础工程,扎实推进校园治理达标县(校)创建、“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持续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互联网+教育”,大力推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普及,全力推动教育质量提档升级。深入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深化拓展与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和火箭军医学特色中心等闽宁、京宁、军地合作,加强县级重点专科和县医院胸痛、卒中、创伤、新生儿急救、危重孕产妇和危重儿童救治“五大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培养民间文化艺术人才100名,新建神林乡综合文化服务站,常态化—28—开展“书画隆德”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鼓励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创建城关镇杨家店村红色旅游和联财镇联合村商贸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力争入驻创业实体70家,吸纳就业200人以上。新增城镇就业1000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000人,转移就业4万人以上。改造提升沙塘社会福利院和杨河、桃山等4个敬老院,高标准运营老年养护院和残疾人康复中心,加强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建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九、深化推进“四权”改革,在赋能加力上释放新活力。制定“四权”改革年度工作清单,完善确权、赋能、定价、交易、监管操作流程。实施“互联网+城乡供水”项目,配套完善全县各行业用水计量设施,建立水权交易工作机制。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规范建立农村土地交易等工作制度,实现融资抵押功能,持续推进农村土地入市交易。开展工业用地“标准地”试点,多渠道盘活土地资源,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3%。有序推进碳排放交易等改革任务落实,配合完成排污权储备工作,逐步推进排污许可全覆盖。探索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和林草资源价值评估机制,拓展山林权融资等功能和规模,推行森林保险业务,招商建设国家储备林,加快建立“以林养林”“以地换林”绿色发展新模式、新路径。—29—十、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在维护和谐稳定上取得新实效。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效能,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重点加强乡村、社区、宗教、校园、企业、社团6个领域基层治理。深入开展“八五”普法,积极推进民主法治示范乡村创建活动和“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巩固壮大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筑牢化解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强化市场综合监管,防范化解金融债务等风险,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隆德。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创新推进军地共建。坚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开展“感恩、认同、法治”三项教育,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文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工作,加快形成社会有效治理新格局。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担当新使命奋进新征程,对新一届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坚定不移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到政府工作始终,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实干展现新作为、靠实干交出新答卷”,努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30—忠诚坚定守初心。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区市党委和政府以及县委的决策部署,强化政府班子建设,切实做到人民有呼声,党委有要求,政府有落实,件件有回应。务实高效担使命。从“国之大者”的政治高度和“千秋大计”的战略高度,奋力扛起先行区建设的历史使命,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增强历史担当,发扬“三牛”精神,切实做到抓学习、抓研究、抓机遇,强本领、强作风、强动力,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建立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工作推进体系,砥砺奋进求突破,锲而不舍抓落实,强力推动政府各项工作走在前、创一流,以政府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依法行政立根本。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政府工作全过程,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观念,坚持职权法定原则,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以法治政府建设的率先突破带动法治社会建设。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风险评估、专家论证和集体讨论等制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31—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政府在阳光下高效运行。廉洁奉公守底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区市有关规定,驰而不息纠“四风”转作风,特别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推进清廉政府建设。加强审计监督,从严抓好财政、投资、民生等领域审计监管,严格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到隆德发展最急需的地方,用到老百姓最急盼的地方,集中财力办大事、解民忧。各位代表,梦想是前进的方向,奋斗是时代的底色。击鼓催征,不变的是追梦步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市党委和政府以及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强力攻坚突破,强势开局起步,奋力在促进共同富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谱写隆德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