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2年东兴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8-14 13:51   责任编辑:www

2021年9月15日在东兴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东兴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李 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兴市第五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全市各族人民,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在挑战中迈出新步伐。据统计,“十三五”时期,全市GDP年均增长3.9%;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4%,第二产业年均增长0.9%,第三产业年均增长4.7%;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1283.9亿元,是“十二五”的1.6倍;2020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是“十二五”末的1.6倍。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首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等国家级荣誉称号71个,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自治区兴边富民示范县等自治区级荣誉称号64个。

  ——五年来,开发开放在探索中取得新突破。试验区、跨合区和我市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区市一体化”改革初显成效。先后获得中越人民币/越南盾现钞跨境双向调运、外国自然人经营登记等多项先行先试政策。成功探索跨境贸易结算、商事制度改革等36条可复制推广经验模式,先后获国务院表彰3次。“互市+落地加工”“跨境旅游六联合”等东兴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跨境金融创造3个全国第一、多个全区第一。中越北仑河一桥口岸查验通道由24条增加到48条,中越北仑河二桥正式开通,边民互市便民浮桥建成运营,“一口岸多通道”的发展格局加快形成。进境水果、中草药进口和互市冰鲜水产品、互市水生食用动物等监管场地获批运营,口岸功能更加完善。电子商务连续四年荣获“中国电子商务百强县”,“跨境经济助力兴边富民”发展模式成为全国59个经验案例之一。与越南芒街市、柬埔寨吴哥通县、山东齐河县等6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国内外“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五年来,城乡面貌在创建中发生新变化。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率达72%,高于全国、全区和防城港市平均水平,获批创建国家首批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公共停车泊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市政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宽带光纤覆盖率达100%,免费WiFi、5G信号热点实现主城区全覆盖。建成中越友谊公园、外滩公园、带状公园,新建友好大道、跨越大道、界河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再造一个“新东兴”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乡村风貌进一步提升,完成高速公路沿线农房塑造605栋,成功创建了各级生态镇、生态村27个,生态村命名率达68%。建成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36个,率先在全区实现“村村有示范点,镇镇有示范区”目标。竹山村、交东村分别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东兴镇、江平镇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我市荣获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工作先进县、全国十佳乡村振兴示范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等荣誉。

  ——五年来,人民幸福指数在发展中有新提升。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55户2815人的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农村危房改造实现清零,42个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边贸+”扶贫模式被商务部选为全国商务扶贫典型案例,“党旗领航电商扶贫”东兴模式得到自治区肯定,扶贫成效考核累计3年获得“好”等次,涌现出一批国家、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个人;京族人民实现整族脱贫,率先迈向全面小康。教科事业提质发展,各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验收,高考本科上线率实现“五连升”,成为全区基础教育教学示范区试点;获批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公共卫生应急和医疗救治能力不断提升,构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的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中央及国务院指导组的肯定;建成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市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等项目,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乡镇卫生院参与率达100%,成功创建“自治区卫生镇”2个、“自治区卫生村”13个,获自治区健康促进示范市等荣誉。文化体育事业全面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通过验收,京族民歌、独弦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上国内外舞台,荣获中国十佳特色文化旅游名县、广西特色文艺之乡等称号;体育馆、游泳馆建成使用,成功举办中越武术比赛、广西游泳系列大赛等大型文体活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五大保险参保人数实现历史新高,异地就医实现北钦防直接结算一体化;财政“三保”支出从每月4500万元提高到9700万元,年均增长15%。平安建设明显提升,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无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打赢了反走私综合治理、毒品犯罪治理、群众安全感“三场翻身仗”,社会矛盾纠纷及时调解率、治安问题及时解决率、扫黑除恶和群众满意度均排名全区前列;先后荣获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市、“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县等荣誉,成为最安全的边境城市。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政治建设为引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始终坚持把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作为努力方向,持续转变政府职能和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结率达100%。

  五年来,我们全面统筹各方面工作,海关、边检、税务、烟草、供电、气象、邮政、国际运管、落地签证等部门优化服务、提速增效,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展现新作为;国防动员、海关缉私、海警、边境管理、消防救援、海事等部门主动作为、协同作战,在稳边固边方面彰显新担当;统计、审计、退役军人事务、档案保密、外事侨务、边海人防、机关事务、地方志等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工会、共青团、妇联和红十字会等群团工作实现了新发展,全市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人民安居乐业。

  各位代表,五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指战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向驻东兴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五年的工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存在的差距和困难。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综合实力排名靠后。“十三五”末,GDP总量在全区111个县(市、区)中排86名,县域经济在28个重点开发区中排26名。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短板更加凸显。特别是工业存在支撑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不强、贡献严重偏低等问题。“十三五”期间,我市工业税收7214万元,工业税收贡献率不到2%。多项工作不够理想。开发开放平台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沿边优势没有充分释放;教育和医疗卫生两大民生事业还有明显短板;干部队伍在发展经济方面大胆试、大胆闯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还没能形成,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满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需要,等等。

  各位代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我市正处在迎难而上的攻坚期,标兵越来越多,追兵越来越少,固守必后,不进则退,推动我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是形势所迫、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我们必须改革创新、担当实干,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千方百计谋发展,全力以赴抓产业,在新征程上赶超跨越,加快构建东兴沿边经济发展新格局。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走深走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即将落地生效,广西高水平推进“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东兴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特别是随着越南芒街口岸经济区建设总体规划调整方案获批实施,芒街将成为越南国家主要口岸经济区、重要经济发展中心。同时,国家、自治区对支持边境民族地区发展也出台了系列措施,等等。这些将为东兴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全方位深化区域合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防城港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提出“五个扎实”新要求、“四个新”的总要求,以及“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总目标,紧扣防城港“12345”发展思路,争取创建沿边开放开发先行区,着力补齐教育和医疗卫生两大突出短板,大力发展沿边绿色加工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三大产业,重点推进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城市品质、市域社会治理等工作,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各项要素,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担当实干、赶超跨越,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东兴新篇章。

  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按照东兴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沿边经济实力强、改革开放动力足、陆海生态城市美、共建共享程度高、民族团结边疆稳、国门党建品牌亮”的奋斗目标,创建沿边开放开发先行区,打造沿边绿色加工制造业先行市,建设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建好边境地区共同富裕示范市。

  各位代表,2026年恰逢我市建市30周年,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必须再上新台阶:到2023年,奋力实现全市GDP突破100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5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8亿元;到2026年,奋力实现全市GDP和财政收入比2020年翻一番,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40亿元,综合实力走在广西边境县(市)前列,以优异成绩向建市30周年献礼。

  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

  今后五年,我们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改革争先,用好一个重点平台,创建沿边开放开发先行区

  以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获批十年为契机,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形成跨境合作新格局,奋力创建沿边开放开发先行区。

  (一)加快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围绕“一年出形象,两年大变样,三年新跨越”目标要求,进一步优化“前岸中区后城”空间布局,完善实施跨合区“1+7”产业规划。加快口岸二桥进出口通关查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配备海关、边检监管所需的设施设备,推动已建海关指定监管场地通过验收,争取获批进境肉类、高风险动植物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和开通互市贸易专用通道,提高“前岸”便利化通关能力。申建综合保税区,优化跨合区、边境深加工产业园、冲榄工业园、江平工业园功能,强化“中区”产业支撑作用。加快高铁片区建设,推动新旧城区在交通、物流、服务业等领域融合发展,实现互联互通,发挥“后城”服务保障作用。

  (二)统筹推进各类开放平台建设。主动融入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推进进境实验动物隔离检疫场建设,依托口岸优势,承接中药材、食药同源物质等贸易加工,并加强与越南等东盟国家医疗合作,谋划旅游康养项目,大力发展医学康养特色产业。用活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政策,把东兴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国家的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基地。发挥边境旅游试验区优势,加强与越南等东盟国家以及国内城市旅游合作,打造边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边境经济合作区跨越发展,争取“小组团”滚动开发方案尽快获批实施,实现“开发一片、成熟一片、受益一片”的良性循环,争取上级支持广西自贸区协同发展区建设。坚持“一盘棋”思想,加快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与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边境旅游试验区、东盟金融开放门户、边境经济合作区联动发展,推动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升级、跨境劳务合作、“两国双园”产业合作等,积极探索沿边开放开发新模式,争创先行区示范标杆。

  (三)不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深入与越南芒街市在商贸旅游、口岸建设、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司法警务等领域交流合作,谋划升级中越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规格。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支持本市企业和产业“走出去”,争取与东盟国家在产业、医学、技术、劳务等方面合作取得新突破。积极拓展与港澳台地区、沿海沿边城市和其他试验区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争取联谊缔结更多国际国内友好城市。加强与发达地区高新产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交流合作,共同开发园区管理与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探索发展“飞地经济”。

  (四)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借鉴自贸区成功经验,试行“四个一”审批制度,强化与广西自贸试验区及国内其他自贸试验区联动试验和系统集成。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法治环境。深化国有平台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划清政企界限。深化投融资改革,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

  二、共建共享,补齐两大民生短板,建好边境地区共同富裕示范市

  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补齐教育和医疗卫生两大民生短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不断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建楠木山、松柏等一批公办幼儿园,实现学前三年幼儿教育毛入园率达95%。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续建市三中二期工程,迁建竹山小学、松柏中学等一批中小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通过自治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认定,力争跻身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确保东兴中学通过自治区示范性特色高中复评;新建市民族实验中学,打造成市级课改特色示范性高中。统筹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迁建市职校,谋划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培育更多产业人才,基本形成职业教育由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大力推进国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面开展“爱边固边强国防”爱国主义教育,建成竹山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学实践基地。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深入推进“名师领航团队”建设,实施优质师资轮岗制,用好竞岗制和绩效考评,提高人才吸引力,争取留住高水平教师人人才。全面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落地,让孩子享受公平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二)建设“健康东兴”。全面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推出深化现代医院制度改革新举措,进一步加强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的紧密型医联体合作。深入实施“名医培育工程”,争取到2026年培养出骨干医师150人、学科带头人30人。加快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完备市人民医院门诊楼相关设施设备,确保尽快全面投入使用;谋划新建中医院、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楼等一批项目,推进妇幼保健院迁扩建;加强各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完善市镇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实现医疗卫生一体化,让人民群众享受平等可及的医疗服务。

  (三)建设生态东兴。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健全科学高效完备的生态治理体系,认真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巩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成果,让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四)提升城市品质。坚持东扩北移空间发展战略,高标准抓好国土空间规划。加快高铁片区、跨合区片区建设,提升边贸片区、金滩片区规划,优化城市设计,打造优美天际线。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一批老旧小区、旧城改造,打通长湖路、纬二路等一批断头路,持续推进城市主干道、重要节点的美化亮化改造,建设湖南路、新华路、国门老街等一批特色街区,增强城市美感。实施惠民工程,推进边境体育公园、金湖公园、街心公园等公共设施建设;全面开展城区河道治理,完善城区排水、排污设施,提高污水收集与处理率,实现城区截污全覆盖。强化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开展市容市貌“脏乱差”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占道经营、室外洗车、店外维修等“城市病”;启动建设以5G为重点的新型基础设施和“智慧停车场”,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实现城市管理智能化,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门城市。

  (五)创新市域社会治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抓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工作,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共享的“智能化”平台,完善网格化社会综合治理体系。持续开展扫黑除恶、禁毒、校园安全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三非人员”、走私、传销、网络犯罪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健全反走私大协同多锁链综合治理体系,坚决守好祖国南大门。

  (六)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积极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推动社会保险全覆盖。积极推行分层分类精准救助,完善低收入群体、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救助帮扶和兜底保障机制。强化社会养老服务,谋划建设市老年人养护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对大学生、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和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精准培训,提升就业技能。到2026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万人以上。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争取实现大部分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超10万元以上。大力推进繁荣文化“八个一”工程、智慧广电固边试点工程和全民健身工程,实现城乡一体的现代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全覆盖。完善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人人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

  三、担当实干,加快三大产业发展,构建边境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绿色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中国-东盟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做好“老、新、特”三篇文章,按“七个一批”项目滚动发展要求,构建以沿边绿色加工制造业为基础,以现代物流业为依托,以现代服务业为先导的产业体系,担当实干,赶超跨越,努力在沿边经济高质量发展赛道上领跑争先。

  (一)推动工业振兴,打造沿边绿色加工制造业先行市。以实施工业振兴三年行动为契机,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边境加工产业承载区。

  做大做强进口加工产业。充分发挥口岸一般贸易和互市贸易创新优势,发展海产品、果品类、薯品类等三大进口加工产业。发展壮大海产品加工业,引进全国农产品加工百强企业,重点发展海虾和巴沙鱼等冷链食品,以及鱼干、虾仁、鱿鱼丝等包装食品,不断拓展延伸海产品产业链,推动海产品加工向高端、精深发展。培育做大果品类加工业,推动多方式进口与生态种植基地协同,不断拓宽果品类供应链;对标“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等全国性品牌企业,引入供应链生产商;扶持加工企业创新提质发展,做优做强腰果、夏威夷果、开心果等坚果加工。培育发展榴莲、火龙果、菠萝蜜等鲜切水果、冻干果脯和饮品加工业,提升果品价值链。拓宽延长薯品类产业链,主动连接东盟原材料源头和国内龙头企业,发展木薯、红薯、葛薯等健康食品加工业,推动薯品类加工向淀粉水解糖、可降解淀粉制品等环保类领域拓展,发展淀粉化工类制造业。通过培育壮大海产品、果品类、薯品类加工产业,引领东盟原材料落地加工健康可持续发展。到2026年,力争形成产值超百亿元的进口加工业集群。

  高效承接出口制造业。主动融入东部发达地区供应链体系,发展轻纺、通讯电子、玩具类等三大出口制造业。做大轻纺制造产业,通过“一企一策”等方式,加快引进广东、浙江等地知名品牌企业,大力发展服装鞋帽、羽绒被服、运动休闲等轻纺出口制造产业,培育轻纺出口产业集群。做强通讯电子制造业,发展以出口为主的通讯电子制造业,找准细分行业龙头,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引入产值高、增值比例大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基地。做实玩具类制造业,瞄准因疫情和国际经济结构调整而有意回流的玩具类企业,发挥劳动力优势,打造产品种类齐全、生产能力强劲、质量管理完善的玩具类出口制造基地。到2026年,力争形成产值超百亿元的出口加工制造业集群。

  主动承接防城港临港大工业延链补链项目。推动临港绿色制造业向沿边延伸,重点发展金属新材料、粮油食品、香料精深加工、食药同源、生物制药等产业,实现产业链融合发展。到2026年,力争形成50亿元以上总产值。

  积极探索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践行产城融合的新型园区发展理念,探索政企合作模式,将边境深加工产业园等多个园区建设为现代产业园区。园区科学规划2-5平方公里,合理布局工业区、商务区、居住区等功能区,配套建设员工公寓、超市、商场等设施,全面提升工业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聚集能力和融合发展能力。同时,做大做强冲榄工业园,做优做精江平工业园和高端红木产业园,超前谋划松柏产业园,走出一条产业聚集、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园区发展新路子。到2026年,力争形成1-2个以上百亿级产业园区。

  (二)壮大现代物流业,打造边境口岸国家物流枢纽。加强与贵州、四川、重庆、陕西等西部重点城市交流合作,建设面向东盟最便利的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共享西部陆海新通道新机遇。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实施交通强市战略,建成防东铁路、国门大道、G219防城峒中至东兴公路等项目;重点实施东马一级公路、冲榄工业园至高速公路快车道、广西滨海公路(东兴至江平段)等项目建设;推动互市简易钢铁桥、东兴港(潭吉散货码头、天鹅湾渔业码头、竹山旅游码头)、东兴通用机场建设,谋划中越北仑河三桥、中越铁路口岸、东兴-凭祥沿边公路、东兴-凭祥铁路等互联互通项目建设。

  构建多式联运物流网络体系。推动东兴口岸、互市贸易区内部物流体系提质升级,建设跨合区智慧物流园、保税物流、边贸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分拨等一批基地,开通中越、中泰水果和海产品等跨境冷链直通车,衔接防城港市东盟国际物流中心,以“多式联运”方式做大做强物流体系;建设综合物流信息平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流业深度融合,实现信息集成、共享、监测智慧物流功能;全面整合物流发展要素,提升运输组织、口岸通关、区域分拨、金融服务等功能,形成双向物流的规模化、集约化、便捷化,打造面向东盟国家、服务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供应链组织集散地。到2026年,整体货物通关时间缩短10%以上,货物运输全流程成本降低5%以上。

  培育商品交易市场。积极推动市场采购贸易出口模式试点,建设水果、中草药、花卉种苗(景观树)等一批进出口商品专业市场,升级赋能红木、海产品、纺织品市场,谋划推动建材、五金、家电和小商品市场。构建在线交易、实物交割、金融功能等一体化服务体系,促使货物、人才、资金等市场要素有效流动,形成商品交易的东兴“价格指数”,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话语权。

  (三)做强现代服务业,打造国际综合性服务集聚区。立足“边、海、山”优势,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旅游、金融、电商等现代服务业升级发展,打造国际综合性服务集聚区。

  推进全域旅游升级。大力发展边关风情游、滨海休闲游、生态康乐游。提升旅游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建设东盟国际旅游集散中心等一批配套设施,加快泰国文化园、房车露营地、自驾游基地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响边关旅游品牌,挖掘历史文化底蕴,用好红色文化、侨批文化、伏波文化、中越友谊文化,讲好黄谷柳、齐白石等名人的“东兴故事”;持续推进一桥国门景区、北仑河口景区等提档升级,建设二桥国门景区,推出国门观光游、界河游等旅游路线,打造中越界河风景带;大力推进恐龙化石产地保护与开发利用,谋划建设恐龙主题公园、恐龙化石保护区和恐龙科普博物馆。打响海洋文化旅游品牌,补齐京岛风景名胜区短板,提升金滩品质和管理水平,建设京族民俗村,开发海上游精品路线,持续办好京族哈节、开海节等节庆活动,开发独弦琴、京族服饰等京族非遗传承旅游项目,打造京族滨海风景旅游带。打响长寿康养旅游品牌,妥善解决屏峰雨林历史遗留问题,挖掘彭祖长寿文化旅游资源,带动建设一批山水医疗康养基地,开发生态长寿游精品路线。打响跨境旅游品牌,推动跨境旅游转型升级,谋划开发免税购物游,探索疫情常态下的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巩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成果。

  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谋划建设集商品交易、物流仓储、融资担保等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并引入有实力的文创和直播网红企业,推动网红产业发展,吸引网商、服务商等经营主体进驻东兴,形成资源集约、共享合作的电子商务生态圈。申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打造面向东盟区域国际邮政快递节点,推动国际快件监管中心落地,解决进出境电商产品监管难题,建成跨境电商进口商品分销基地。联合海关等部门探索在芒街建立海外边境仓,制定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申报流程,实现通关便利化。推动本地跨境电商平台与越南等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实现电商新业态产业链上下游纵深发展。

  创新发展跨境金融。探索设立东盟跨境保险服务中心,争取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为企业开展跨境贸易、跨境结算等提供优质的“金融支撑”。以东兴边境贸易服务中心和智慧综合数字化平台为依托,进一步优化边贸互市贸易结算“东兴模式”,提高边境贸易、采购、物流、产业等全链条数字化管理水平。引导符合资质的企业征信机构开展市场化合作,打造跨境征信服务体系。积极争取数字人民币在边境地区应用试点,畅通两国本币回流渠道,解决双边银行越南盾与人民币现钞来源及头寸消化难题,打造边境金融创新集聚区。

  四、砥砺奋进,塑造“形实魂”,打造边境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市

  聚焦“产业做实、风貌塑形、文化铸魂”,不断增强乡村发展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充满活力、安居乐业、和谐有序的边境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市。

  (一)建设产业兴旺乡村。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发展“红姑娘”红薯、金花茶、肉桂、中草药、茶叶、咖啡等特色种植业,建设规模化、优质化、品牌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巩固提升国家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创建成果,继续推动陆基工厂化养殖、近岸筏式养殖、离岸深海养殖,高标准发展虾、鱼、贝类等海产品养殖,加快推进天鹅湾渔港码头建设,打造“蓝色粮仓”和“海洋牧场”。加快建设乡村振兴产业车间,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开发乡村休闲旅游等新业态,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引进和培养,鼓励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创新创业,带动乡村产业“旺”起来。聚焦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健全产权制度,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发挥保险抵御风险功能,推进集体经营性经济产权股份合作制,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促进村集体和群众增收。到2023年,力争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8万元;到2026年,力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5万元,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其中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的示范村(社区)10个以上、超50万元的强村(社区)5个,让农村农民“富”起来。

  (二)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建设,加快“两高两沿两边”行政村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建设,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在2026年前,实现全市31个行政村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处理率、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均达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打造自治区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市,让乡村环境“美”起来。

  (三)建设乡风文明乡村。充分挖掘乡村人文、生态等特色内涵,巩固提升一批乡风文明建设示范村。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行组建乡风文明理事会,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村创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铸牢乡村文明之“魂”。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严格管控农房建设。有效协调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确保和谐有序,让乡村风气“正”起来。

  (四)建设优势特色小镇。突出因地制宜,围绕农业工业化、农村产业化、农民市民化,鼓励支持各镇做大做强集体经济,集中力量主攻1-2个优势突出、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农业或旅游主导产业,形成“一镇一拳头产业”格局。充分发挥东兴镇“城关镇”的优势,做足“边”的文章,重点发展沿边特色涉农产业,打造以农产品交易和文化旅游为主的边关风情小镇。充分发挥江平镇“山海联动”的优势,释放“海”的潜力,发展壮大海洋渔业养殖加工、滨海休闲旅游为主的向海经济,打造京族海洋文化特色小镇。充分发挥马路镇生态山水资源优势,激发“山”的活力,发展肉桂、八角、金花茶、中草药等种植业,谋划发展长寿康养旅游业,打造生态休闲小镇。

  五、凝心聚力,强化要素保障,厚植经济发展基础

  坚持“项目为王、落地为要”理念,转变观念,凝心聚力,谋“好项目”,选“好企业”,多措并举稳招商、推项目、优服务,全面落实项目政策、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确保支撑产业落地见效,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一)强化要素保障。坚持市场化有效配置资源,到2023年实现工业、物流等产业供地4500亩,到2026年实现7000亩;开展闲置和低效用地清理,力争盘活存量土地约5000亩;争取列入自治区农地入市试点,获得上级用地指标倾斜,全力保障产业项目用地、用林、用海需求。推行重大项目容缺审批制度,重点抓好项目报建、减税降费、水电气等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成立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专班,健全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制度,确保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用好PPP、EPC等模式,充分利用广西征信融资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政银企对接机制,努力实现企业融资的一站式服务。探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继续开展跨境劳务合作,为入境越南劳工争取延长到180天的停留期限。建设招工用工信息平台,开展务工人员组织、培训、委派等相关工作,为企业提供用工保障。强化引才育才政策支撑,加大加工制造、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人才引进力度,构建“人才+项目+产业”创新创业体系。

  (二)抓好精准招商。聚焦绿色加工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等三大产业,转变招商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亩均论英雄”,建立“行业负责、专业把关、招商统筹”工作机制,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招商、上门招商,积极引进投资强度大、带动能力强、产出效益高的项目,实现引资项目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根本转变。建立“央企、民企、湾企”企业库,用好“行企助力”发展平台,重点引进一批“双百双新”项目,为投资的持续增长提供项目支撑。建立健全外来投资促进服务体系,做好产业上下游配套服务,留住优质企业,提升招商引资协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施工交地率、竣工投产达产率。

  (三)推进项目建设。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建立完善项目储备库,加强项目策划包装,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自治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储备库,全力推进“五网”工程建设,形成“七个一批”项目梯次推进、滚动发展格局。重点谋划医药、食品、轻纺等工业产业项目,推动冲榄中药产业园、中医院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高铁片区、跨合区路网和北仑河、罗浮江“两江三岸”文旅、体育等重大项目,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

  六、行政为民,全面提升能力,建设高质高效法治政府

  把法治政府建设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为东兴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推行依法行政。全面落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好法治东兴建设总体规划。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法律法规制度,全面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决策程序。规范行政执法管理,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保证行政执法程序前后划一,执法标准统一。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健全行政权利制约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权利规范透明运行。加快市党校阵地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员领导干部培训教育。积极推进“八五”普法工作,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水平,引导群众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二)加强执行力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干部”标准要求,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大力培养善谋划、敢改革、懂业务、会创新、勇担当、能成事的经济型“好干部”,在落实上一抓到底,做到能办即办、能帮就帮、能快不慢,打造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市场主体和群众意见,切实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进一步优化整合行政执法队伍,厘清综合执法权责关系,明确执法主体职责。加大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口岸管理等领域执法力度,有效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督查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体现公平公正,推动政府高效履职。

  (三)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市场法治化,建立信用体系,畅通合法正规商品流通渠道,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破除隐性准入壁垒,普遍落实“非禁即入”。全面落实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着重整治变相设置行政许可事项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严禁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招商引资、债务融资等领域的政府失信行为。健全行政审批评价制度,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创建“南宁-东兴-芒街-下龙”边境法律服务链,为中越双边提供涉外公共法律服务。建立政企沟通机制,弘扬“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企业家精神,正确把握监管与服务、程序与效率、守法与发展的尺度,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四)强化廉政建设。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自觉接受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和巡视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司法监督,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带头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担当,实干成就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担当实干、赶超跨越,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东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