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2年那坡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8-18 22:04   责任编辑:www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把握大势、抢抓机遇中开拓奋进,在应对挑战、抵御风险中担当作为,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既定目标和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任务,全县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就。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1.3亿元,比2015年增长24.98%,超额完成“十三五”时期既定的目标任务;财政收入完成3.57亿元,比2015年增长8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71亿元,比2015年增长2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7242元,比2015年增长3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0043元,比2015年增长60.9%。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十三五”期末,全县8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14095户55645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清零,摘掉了贫困县“帽子”,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开发开放迈出新步伐。主动融入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平孟口岸升级为国家一类口岸并对外开放。引领区建设扎实推进,储备重点项目100个,开工建设33个。平孟物流大道全线贯通。那坡龙岗协作共建产业园建成使用。边贸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15年的20.21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18亿元,年均增速达49%。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高速路口至百大至白马桥进城30米大道、高速路口至新车站26米大道、幸福新城26米大道建成通车,城区污水管网、市政桥梁、“白改黑”等市政项目建成使用,产城融合基础不断夯实,县城形象得到提升。推进高速路沿线风貌示范带建设,乡镇、行政村所在地和各个自然屯均实现硬化、绿化、亮化,建成5个广西乡土特色示范村,百合念银、坡荷中山等42个村屯被自治区评为绿色村屯、红旗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振兴建设步伐加快。

  ——社会事业得到新发展。民生保障力度持续加大,“十三五”期间,每年投入民生领域均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0%以上。新建了5所幼儿园、4所小学、1所初中,投入1.35亿元购置义务教育学校设备,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验收。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初中教育教学质量排在全市前列,高中升学率逐年提高,重点大学上线人数取得新突破。医疗卫生“一站式”结算系统全面建成,“村医通”系统投入使用,创建自治区“卫生县城”通过复审,县人民医院通过自治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县乡村医疗机构全部实现标准化。文旅事业发展亮点纷呈,新增6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县文化馆被评为“全国县级一级馆”,镇安公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那坡籍运动员在国家级、区级赛事中获得金牌15枚、银牌7枚、铜牌2枚。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进疫情防控,“两无三零”成果持续巩固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快速启动防控应急预案,在边境线上设立86个执勤点实行“流动巡逻+24小时值守”,在11个纵深要道设立执勤卡点全天候值守,在16个抵边村屯组建护村队负责本村屯区域值守巡逻,5支边境沿线巡控分队持续加大流动巡逻力度,构建了“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的巡防机制,织牢织密边境防控网。紧盯四类重点人群,实行网格化、封闭式管理,实现了“两无三零”目标。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后,持续加强重点人员、场所、物品的监管,有序开展疫苗接种,全县累计接种疫苗22.9万剂,第一剂覆盖率89.31%,全程接种覆盖率75.67%。全民防控意识、传染病防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共投入疫情防控经费2924.82万元,建成4个核酸检测实验室、11个发热哨点诊室和4个标准化发热门诊,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

  (二)大力推进脱贫攻坚,绝对贫困得到消除

  我们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十一有一低于”目标要求,共选派130支驻村工作队、360名驻村工作队员、5015名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形成“脱贫共同体”。累计投入28.5亿元,推进脱贫攻坚各项事业,建成13个安置点,完成搬迁2315户9465人;创新开发“定岗不定人”扶贫公益性岗位1.34万个;3.6万名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享受交通补贴、稳岗补贴;全面落实健康扶贫“五个一行动”和“198”政策,建立“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机制,“十三五”期间,贫困人口患病住院报销比例达90.34%,特殊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达82.68%,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大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96亿元建成了一批农村道路、桥梁、农田水利工程及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深圳龙岗区、中车集团、自治区安全厅等中区直单位定点帮扶成效显著,累计投入2.8亿元实施产业发展、教育医疗帮扶、基础设施等项目127个,采购和帮助销售扶贫产品达4.5亿元。全县先后有52人24个团体获得国家、自治区、市级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脱贫攻坚一类县。

  (三)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发展根基不断夯实

  招商引资实现“大突破”。实行县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机制,开展精准招商,成功引进同益新丝绸、年产30万吨铝酸钙粉、城市管道燃气、30万头生猪养殖、莱泰中药材全产业链等项目50个,总投资155亿元。项目建设实现“再提速”。弄平边民互市区、县第二水厂、黑衣壮古城古寨旅游度假区、易地扶贫搬迁、那怀现代生态养殖奔康产业园等199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那马水库、城厢镇初级中学、县中医医院等107个项目顺利竣工。交通路网实现“大提升”。那坡至富宁高速路建成通车。那坡至平孟高速路顺利开工。龙合至安德、百合至百南、那坡至隆平至那桑二级公路竣工;实施210个农村道路建设项目,全县127个建制村道路全部硬化,构建了更加高效便捷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

  (四)大力推进开发开放,开放发展成效显著

  投入1.6亿元提升平孟口岸基础设施,建成了口岸联检大楼、国门广场、口岸验货场一期工程、报关报检大楼、边民互市监管场所等现场查验设施,实行“提前审结”模式,贸易通道由原来的“两进一出”增加到“四进三出”,极大提升了通关效率,基础设施基本达到国家一类边境口岸功能运转要求。出台《边境贸易运行激励办法》、《进出口产品落地加工扶持奖励办法》,扶持落地加工企业加快发展。创新“边贸+合作社”、“边贸+互助组”模式,参与互市贸易的3916名边民每人每年增收近3600元。成功引进9家落地加工企业入驻那坡龙岗协作共建产业园。

  (五)大力推进产业转型,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全面落实产业奖补政策,实行蚕茧和板蓝根底价保护,大力扶持产业发展,累计发放产业奖补3.87亿元,桑园面积从2.38万亩发展到12.9万亩,中药材从2000多亩发展到6.08万亩,水果从2万亩发展到5.1万亩。八角管护面积23.4万亩,油茶面积15.62万亩。生猪、肉牛存栏和出栏逐年上升,特色产业覆盖率从2015年的62%提高到96.2%。建成67个脱贫奔康产业园、40个乡级示范园、131个村级示范点,成立305个专业合作社,同益新丝绸、德康、福喜乐等一批农副业企业落地投产,带农增收效果明显。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完成那坡工业园“一园三区”布局,规上企业由2015年的7家增加到10家,先后引进并建成投产了鹏翔粉体、边贸落地加工等13个工业项目,产业结构由原来的铝矿冶炼独大逐步转变为涉铝、丝绸、中药材、边贸落地加工等多元工业体系。2020年工业增加值比2015年增长了23.2%。第三产业不断加强,成功创建了2家广西四星级农家乐、2个四星级乡村旅游区;成功申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全县规上服务业企业和限上批零企业达21家,消费促增长动力不断增强。

  (六)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城区建设更“快”。完成睦边大道、人民广场、滨河一路、白马体育森林公园等市政工程的提级改造,科冬配套路网扩建、东泉片区旧城改造、城乡河道整治及“棚户区”改造等重大市政项目稳步推进,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53%,绿地率39.3%。乡村建设更“亮”。统筹脱贫攻坚和“美丽那坡”行动,投入1.57亿元建设698个饮水安全项目和165个农田水利项目,投入6.6亿元实施农网改造项目1004个,全县农村电网覆盖率达100%;建成4G网络基站1018个,所有行政村实现4G信号全覆盖;投入2.2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700户;建成26个垃圾处理终端。各行政村“农家书屋”全面建成,完成8个文明乡镇、71个文明村创建。生态环境更“好”。“水、气、土”生态三大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2016年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78.3%,高于全区15.85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良率居全区前列,集中式饮用水源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达标率100%,2个区控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生态乡村片区打造成效凸显,百南等5个乡镇荣获“自治区级生态乡镇”称号,百都村等101个行政村荣获“自治区级生态村”称号。

  (七)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发展活力逐步增强

  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265项行政审批实现“一站式”办理。出台工业发展评优和奖励办法,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和中小微企业融资再担保体系。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和档案数字化工作;出台《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实施办法》,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探索推进林长制改革,“大环保”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建成13个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设立乡、村综治中心,推动“雪亮工程”向乡村延伸,农村社会治理实现动态化、信息化。百文园区及永乐工业园区增量配电试点纳入国家第四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

  (八)大力推进民生事业,人民福祉更加殷实

  民生事业进步明显。“十三五”期间累计发放农村低保、小额信贷贴息等15项涉农补贴7.85亿元,全县每年有近3.2万名困难群众得到经常性生活救助。农村居民养老待遇人均达121元/月以上,比“十二五”末增长34.4%,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累计投入11.2亿元改善办学条件,补齐边境地区教育短板,建成深龙小学、第三幼儿园、县二小、城厢镇中学、城厢镇二小、城厢镇三小等学校,县民族高中和城厢镇二中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基本解决了入学难问题。新招聘教师871名,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完成县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迁建,县人民医院搬迁项目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98%;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床位数增加51.88%,就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全面完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成为全区首批实现项目全覆盖的县份。建成全民健身中心等体育设施,满足了人民群众文体需求。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开展法治那坡、平安那坡建设,统筹抓好信访维稳、社会治理、边境管理等工作,全县打防管控一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基本完善,是全市发案少、秩序好、社会平稳安定的县份之一。安全生产改革工作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市场“四大领域”安全持续向好。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控联管体系持续健全,宗教事务依法管理,反奸防谍深入开展,国家安全、边疆稳固得到切实维护,五年来群众安全感均达到98%以上,排名全区、全市前列。2020年群众安全感高达99.05%,排名全区第三,创历史新高。

  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精文减会,压缩“三公”经费,着力提升工作驾驭力和执行力,加强绩效考核,有效推动了工作落实。建立重大行政决策法制审核等制度,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法律顾问全覆盖,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88件,政协委员提案374件,依法监督和民主监督全面落实。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严肃查处干部违纪违法行为,营造了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政务服务环境。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收获满满的五年,五年的变化历历在目,五年的奋斗凝聚艰辛,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历届政府班子持续努力的结果,是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离退休的老领导、老同志,向中央和自治区驻那坡单位,向政法干警、驻那坡部队和单位、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那坡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五年来,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人民期盼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收支矛盾突出,欠发达后发展的县情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工业经济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压力依然很重,个别干部作风不实、担当不够、能力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快解决这些问题,以昂扬之势迎接新的挑战,夺取新的胜利!

  二、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四个突出特点”、贯彻“四个新”总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扎实推进“八大行动”,确保“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充分展现新时代壮美边关新那坡形象。

  未来五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推动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保持经济高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高于全国全区全市平均水平。力争“十四五”末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翻一番,努力实现工业总产值百亿元目标,对外进出口总额突破四百亿元。

  ——推动开放改革纵深发展。立足开放引领区定位,加快调整平孟口岸总体布局规划,推动平孟边境经济合作产业园区建设,打造边贸落地加工长廊,建成智慧口岸,构建“内联外畅”的交通路网,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现边贸经济质的飞跃。持续深化“放管服”、生态文明、农业农村、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改革,推动改革走深走实,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

  ——推动工业经济量质齐升。以“三大功能园区”为依托,突出项目支撑和招商引资,着力打造铝酸钙粉(聚合氯化铝)、铝深加工、茧丝绸加工、供粤港澳大湾区肉类加工、边贸商品落地加工等五个“10亿元”产业,着力打造中药材加工、木材加工、香料加工、茶油加工、耐磨材料加工等5个“亿元产业”,加快推进工业振兴。

  ——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调整县城总体规划,打造“四大名城”,努力构建那仕—团结片区、山体公园、永乐工业园区一体化县城发展格局。加快城镇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力争县城城区面积突破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0%,完成9个乡(镇)集镇改造,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得到提高,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乡村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区、全市平均水平。

  ——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不断完善现代特色农业基础设施,打造桑蚕、中药材、优质果蔬、种草养牛、肉猪养殖、油茶种植、八角茴油、商品林“八大”产业带。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到2025年努力实现农业总产值20亿元以上。

  ——推动生态环境向好向优。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围绕生态康养功能县目标,落实好河长制、林长制,加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打造一批自然景观优美、边关风情浓厚、民俗文化浓郁的特色生态旅游示范点。发展低碳产业,加大矿山生态修复,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美丽那坡目标。

  ——推动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民生短板加快补齐,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教育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健康那坡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人民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民族文化事业更加繁荣。

  ——推动社会治理持续深化。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更加彰显,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开创新局面。

  实现未来五年工作目标,重点抓好八项工作。

  (一)加快开发开放步伐,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扩大小微企业、“三农”融资担保业务规模,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创新开发茧丝绸、油茶等地方特色险种;深化土地制度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的宅基地确权颁证,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建设试验区县级政务服务平台、智慧那坡行政审批平台、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不见面审批”、项目行政审批代办制、首问负责制等制度,推动线上线下办事减环节。深化中越合作交流,积极探索开展矿产资源深加工、商品落地加工、跨境电商合作等试点,推动双边合作再上新台阶。深化粤桂协作、滇桂互助合作,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科技、生态环保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与云南在产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抓好“产业振兴招商引资三年行动”,围绕矿产、桑蚕、中药材、木材等优势资源进行定向招商,借助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平台,持续开展“三企入那”活动,积极做好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承接,重点加强边贸落地加工、铝精深加工、现代特色农业、丝绸纺织、金融物流、文旅大健康等领域合作。积极开展精准招商,与深圳龙岗、右江河谷地区探索运用园区共建、“园中园”、“结对帮扶”等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招商引资新格局。建立县领导联系推进重点招商项目工作机制,持续抓好项目用地、资金、节能指标等要素保障,让招商项目“引得进、落得地、能发展”。力争到2025年,每年引进500强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1个以上,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

  加快提升互联互通水平。积极配合推进云桂沿边铁路(那坡段)项目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项目落地。大力推进对外通道建设,实施普通国省道干线提级改造,推进G219云南界至那坡平孟、G359佛山至富宁(那坡孟屯至弄内段)、S307坡洪至弄陇(隆平至古隆段)二级公路建设,推进德隆至百省、三合至那万(那坡段)二级公路等县域路网建设,加快补齐交通短板,提升公路路网畅通水平。加快推进百色至那坡至平孟高速公路建设,力争百色至那坡段2021年底开工建设,那坡至平孟段2023年底建成通车,融入百色一小时经济圈,形成“内联外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增强开放平台“硬实力”。以平孟口岸为中心,打造平孟口岸经济圈,重点推进平孟—朔江口岸货运专用通道、互市商品二级交易市场、冷链物流站、平孟口岸物流大道1号线延长线和2号线项目建设。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平孟口岸验货场和互市监管场所扩容升级,完善查验设施设备,提升口岸硬件水平。到2023年,完成平孟口岸验货场扩建;弄平互市区达到通关条件并申请开放运行。   

  提升开放服务“软实力”。以智慧口岸为重点,加快口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一个窗口”服务功能。抓好特色水果、中药材、粮食、肉类、香料、水产品指定口岸资格认定工作,进一步拓展进出口商品种类海关准入目录。发展“边境贸易+互助组”和以水果、中药材为主的“互市直通车”新模式,引导边民抱团参与互市贸易,扩大边民互市贸易免税商品品种,降低加工企业物流运输成本。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拓展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渠道,打造“特色边境贸易”名片。

  打造贸易加工产业链。着力推进平孟边境经济合作产业园区和那坡龙岗协作共建产业园建设,大力引进和培育进出口落地加工企业,沿线打造一批特色加工园区,完善冷链、物流、仓储等配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坚果、中药材、矿产品、水产品、肉类加工带状经济。推动平孟口岸升格为国际性口岸。

  (二)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展现城乡融合新作为

  大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继续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和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和饮水安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深入实施特色产业、稳岗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提升行动,着力推进财政投入、金融服务、人才支持等政策衔接。

  着力健全乡村保障体系。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构建互助网、对比网、帮扶网“三网”防贫工作体系,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确保项目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发挥效益。深化粤桂协作和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扩大与深圳龙岗区、中车集团、自治区安全厅、广西大学等协作成果,深化消费扶贫行动。严格落实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抓好乡村振兴实绩考核。

  强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力开展“三清三拆”村庄整治,2021年底前完成高速路沿线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建设,打造6个乡村风貌改造精品示范型村庄。完成坡荷中山田园综合体和边境0—3公里抵边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建设。大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水、电、路、网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优先向边境0—3公里抵边村屯倾斜。分期实施集镇改造,塑造乡村之“形”。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培育新型集体经济,积极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业与生态保护、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盈乡村之“实”。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发挥好基层文化阵地作用,引领和带动群众树立良好的乡风民风,着力打造边关乡风文明示范区;推行乡村治理“四治”融合新模式,探索在25个抵边村连片创建边疆治理示范带,构建以“一委(部)两会三中心”为主体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走好乡村善治之路,塑造乡村之“魂”。

  全力打造边关特色旅游。打造以“黑衣壮文化、边关风情探秘和休闲度假养生”为主题的边关民俗风情旅游品牌,依托老虎跳、德孚两大自然保护区,打造生态康养自然科普基地;加快推进黑衣壮古城古寨旅游度假区、白马体育森林公园等项目建设,谋划建设龙文壮源民俗文化艺术村、感驮岩风情小镇、天坑溶洞

  群地质公园,打造一批乡村特色旅游示范点。完善景区交通配套,开通直达主要景区的旅游专线车,争取开通平孟口岸至越南跨境旅游通道。争创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加快工业振兴步伐,闯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做好现代化工业园区。加快“三大功能园区”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居住、商业、市政服务等配套功能,引导林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铝产业加工等企业入园集约发展,推动园区由单一工业向综合产业转变,打造产城融合综合体。进一步整合小水电站的电力储备,满足冶炼企业的用电需求,积极引导更多的优势要素向园区集中。组建工业服务中心,实行“一对一”保姆式服务,增强政府服务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有效性。

  做强铝深加工产业。充分利用那坡及周边市县铝土矿、石材等资源,重点推进年产30万吨铝酸钙粉、25万吨聚合氯化铝粉项目和新辉年产20万吨铝棒、10万吨铝精深加工项目以及大西南集装箱公铁水联运物流(二期)项目建设,加快规划建设50万吨再生铝项目。持续降低企业电力、金融、物流等要素成本和生产管理成本,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实力。到2025年,铝、硅矿产加工业总产值达60亿元,实现全县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工业增加值40亿元。

  做精茧丝绸全产业链。加快发展桑蚕综合利用、桑枝生产食用菌等产业,推动蚕沙无害化治理和蚕沙有机肥生产,把桑蚕产业打造成为全县第一大循环经济产业。以同益新数码印花生产项目为突破口,加快形成印染、服装、设计等生产环节,延伸茧丝绸产业链,做大做强茧丝绸加工产业,打造中国—东盟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引领示范区,将茧丝绸产业打造成为“十四五”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到2025年,茧丝绸产业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

  做大边境贸易加工业。充分利用边境原材料优势,加快发展以坚果加工为主的边贸加工业,大力发展边境粮油、中药材、农副产品加工、水果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及配套产业,激活边贸加工业活力。到2025年,培育边贸加工企业35家,边贸加工业总产值达35亿元。

  做活木材集中加工业。创新林业经营模式,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通过向社会收储成熟林、采伐后再造林,进行滚动开发。加大木材企业整合力度,引进林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建设木材集中加工产业园区,推动林产品多样化发展。到2025年,培育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2家以上,实现年产值1亿元以上。

  做优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引进中药制药、饮片加工、中药成分提取等企业,加快发展中药饮片生产,提高精深加工比重,延伸中药材产业链。积极引进油茶精深加工企业,重点发展高档食用油产品,创建“那坡山茶油”品牌。优化叶用八角茴油提取工艺,打造那坡叶用八角茴油品牌。引进水果加工企业,建立大型果品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到2025年,引进中成药加工生产企业2家以上,实现中药材加工业总产值2亿元以上,叶用八角产业总产值2亿元。

  (四)加快产城融合步伐,提高城镇化发展新品位

  科学规划城镇布局。设立县空间规划委员会,立足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新政策和口岸优势,科学推进城市规划设计,精细谋划重点项目布局,为“城乡一体化”开发留足空间。积极探索安置新模式,集中安置征地拆迁户,统一规划开发商业综合体。抓好永乐工业园区的整体规划,协调解决永久基本农田与建设空间的冲突问题,依托丰富的农林资源、矿产资源,布局绿色生态、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业,推动“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做好山水公园城市规划,加强河流两岸交通联系、景观融合和功能互动,打造县城山体公园。

  全面提升城镇品质。实施“北改南拓”发展战略,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出台城区立面改造提升方案,扎实抓好城区风貌管控工作。升级改造城区北部现有的服务设施,重点推进城区市政道路“白改黑”、污水管网改造、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旧城区亮化绿化净化改造项目,加快推进“城北三大片区”旧城改造;全面改善城镇供水服务,2022年底建成使用县第二水厂;加快向南拓展,推动那仕—团结片区开发,规划建设以现代物流、房地产、加工制造、小商品交易为主体的开发区,2025年前建成百大至团结30米大道,提升城区交通通达水平。

  精心打造城镇特色。大力实施集镇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建设,用3年时间分批实施9个乡(镇)集镇改造,不断提升集镇风貌和品位。引导城厢和平孟向综合型乡镇发展,加快推进城厢镇政府搬迁工作,规划发展茧丝绸、农副产品加工、金融服务、商贸、冷链物流等产业;提升平孟口岸综合服务能力,着力将平孟打造成边贸旅游特色城镇和县域副中心,争取升级为自治区重点镇。引导德隆、百合、百南向农业型乡镇发展,围绕桑蚕、油茶、中药材、八角和生猪等优势产业,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引导龙合、百都向工农型乡镇发展,整合乡镇农业和工业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打造工农融合发展示范乡镇。引导坡荷、百省向特色旅游型乡镇发展,加快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立面风貌改造,大力发展沿边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协同发展城镇产业。规划建设综合物流产业园,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和跨境物流。完善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和物流体系建设,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建设一批以民族手工制品、特色食品等为主的多形态商贸中心。积极开展大型商品展销促销活动,以消费增长促进商贸业发展。进一步扶持以黑衣壮山歌为主的演艺产业,推进传统民族手工艺品传承,鼓励演出、娱乐、艺术品市场等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五)加快现代农业步伐,打造农业产业新样板

  提质提速发展桑蚕产业。进一步完善种桑养蚕补贴和蚕茧底价保护政策,支持桑蚕龙头企业发展,巩固边关丝路桑蚕产业核心示范区创建成果,打造德隆—百合—百南河谷标准化高产桑蚕生产带、平孟—百南—百省—百都边关丝路开放合作桑蚕生产带、城厢—坡荷—龙合石漠化治理桑蚕示范带。抓好低产桑园改造,加快推进蚕种厂、茧丝绸交易中心和桑枝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形成桑蚕闭合产业链。全面推广蚕桑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生丝质量,打造区域优质生丝重要供应地。到2025年,全县蚕茧产值达4亿元以上,桑枝食用菌总规模达500万棒。

  大力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积极发展山豆根、南板蓝、草珊瑚、猫豆、鸡血藤、花椒等大宗品种种植,打造城厢—坡荷—龙合—德隆中药材产业带。推进药用植物种植资源圃建设,加快建立野生中药材抚育基地。加强与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中医药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合作,支持中药材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建立中药材种子种苗核心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重点推进万亩中药材示范基地、中国—东盟特色药材种植展示园等项目建设,打造中药材集散地。

  加快推进现代养殖业。打造城厢—坡荷—龙合种草养牛产业带,力争每年出栏肉牛3万头以上,建设饲料加工厂、有机肥厂,实现肉牛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抓好生猪稳产保供,全面落实良种补贴、贷款贴息等专项补贴政策,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重点推进深圳对口帮扶生态养殖扶贫产业示范区、深圳深淳生猪产业园建设,打造德隆—百合—百南肉猪养殖产业带,力争2—3年内形成年出栏50万头生猪生产能力。建设冷链物流产业园和农产品供应链,促进优质肉类供销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发展那坡黑猪、林下养鸡、黑山羊等特色养殖产业,采用“公司+基地+农场+农户”模式,推动“小微农场”和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提高林果蔬经济效益。优化林业产业布局,发挥林业经济功能,打造城厢—德隆—百合万亩商品林产业带。大力推行良种良法,加快建设油茶育苗基地,完善油茶产业扶持政策,高标准建设一批油茶种植基地,打造城厢—坡荷—德隆—百合油茶产业带。采取“八角+中药材”套种模式,推动八角产业立体化生产,培育百合—百省—百都八角茴油产业带,力争把那坡打造为茴油精炼基地。积极发展早中熟型芒果、柑橘、红顶蕉、百香果等水果品种,打造百合—百南、百省—百都、平孟优质水果产业带和柑橘产业示范带、芒果产业示范带,建成红顶蕉产业示范园。依托交通、地域优势,在城厢、坡荷打造蔬菜示范基地。加快配套储存冷库建设,新建一座贮量4万吨的贮藏保鲜库。到2025年,全县优质良种油茶发展到18万亩,完成八角低产改造7万亩;水果总面积达6.5万亩以上,产值3亿元以上。

  突出抓好产业示范建设。以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为重点,完善园区交通、电力、农产品冷链物流等设施。实施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建设农产品加工聚集区、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产业强镇;抓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和“一村一品”示范村创建工作。到2025年争创以八角、油茶、桑蚕、中药材为重点的4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扶持种养能人、致富带头人、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新模式,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支持鼓励农业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加大农产品生态、绿色、无公害品牌营销宣传。到2025年,力争完成“那坡生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

  (六)加快绿色发展步伐,树立生态文明新形象

  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全面落实节能减排和高效利用资源各项举措,严控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推进农网改造升级、220千伏变电站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快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控制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使用量,推进工业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支持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的服务业,推进生态与旅游深度融合。

      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群众信访件整改,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河长制”,全面推行“林长制”。建设智慧环保平台,实现生态环境数字化监管。加强废弃矿山土地整治,全面提升矿山生态恢复和利用水平。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场、建筑垃圾消纳场以及城区垃圾中转站等项目建设,全面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加强土壤环境治理与保护,推进龙合矿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生态林改造和“绿满那坡”造林绿化,持续打好青山保卫战。“十四五”时期,地表水质达到或优于Ⅱ类水体比例维持100%。

      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评价体系。控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强化社会监督,完善举报奖励机制、生态补偿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争创生态文明示范县。

  (七)加快民生改善步伐,开启人民幸福和谐新生活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持续抓好低保、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健全残疾人、孤儿等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高标准建设社会保险一站式服务大厅,打造高效便民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5%以内。持续推进粤桂劳务输出,发展就业帮扶车间、乡村公益性岗位等就业载体,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行动,拓宽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渠道。继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落实雨露计划,支持脱贫家庭子女参加职业学历教育和“两后生”就读技工院校。

  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在县城区新建3所幼儿园、2所小学、1所初中、1所特殊教育学校,在人口1500人以上的村开办幼儿园,逐步解决城乡入学难问题。完善乡镇寄宿制学校设施,提高乡镇中心校办学能力。改善边境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落实边境户籍学生各项补助,教师职称评定向边境教师倾斜。探索实施县管校聘制度,下放教师管理权限,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充分利用广西大学、深圳对口帮扶等各种教育资源开展教师培训,提高全县教师整体素质。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通过教育帮扶等模式,成立百色高中教育联盟那坡高中分校,引进教育集团承办那坡民族高中,全面提升高中教育质量,五年内重点大学上线100人以上,本科上线600人以上。

  加强健康那坡建设。完成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实施120急救(指挥)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基层公共卫生建设;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完善智慧医疗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加快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完善县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学检验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实现市县乡医疗资源共享;加快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建设应急医疗物资保障体系,提升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切实增强县乡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着力打造“健康那坡”,争创全国卫生县城和健康促进县。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每年全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切实解决“学位、床位、厕位、车位”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运营好“四好农村路”,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提升公共交通均等化服务水平。推动民歌艺术中心二期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实施非遗展示馆项目建设,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实施社区、沿边村屯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满足城乡群众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开展殡葬改革,规划建设残疾人服务中心、县级殡仪馆及配套设施和流浪汉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完成城南、城北、镇玉三个社区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及9个乡镇服务工作站的建设。

  (八)加快社会综合治理步伐,构建平安稳定新边疆

  提高法治建设水平。坚持法治那坡、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行政机关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打造高素质的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队伍,持续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加快推动县乡 “一站式”综合性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县监管中心迁建、大数据平台、9个基层司法所建设。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加快建设边境管控电子围栏、“天网”工程扩建、县城区“天网”覆盖、乡镇村“小天网”等工程,推动部门系统联网,构建县乡村三级联网联控视频监控网络。建立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引导志愿团体、社工群体、企业等社会团体参与基层网格治理;通过“一村一警务助理”模式应用、开展“枫桥式派出所”创建活动和整顿规范保安服务市场,不断改进城乡警务工作模式,构建城乡治安防控体系,共建“平安那坡”。

  强化公共安全保障。强化市场“四大领域”安全监管,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推动实施县乡村三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救灾物资储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等一批公共安全项目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完善扫黑除恶长效机制,抓好社会矛盾风险排查化解,坚决防止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加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它优抚对象优待工作,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

  三、2021年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加大工业振兴力度。全力做好企业服务工作,推动吉利百矿与田东锦鑫尽快达成铝土矿临时开采协议,确保百益矿业复产达产。建立“一企一台账”,积极争取扶持资金,落实企业达标奖励;加快推进新辉铝加工、中茧科技养蚕、鹏翔粉体公司一期第二条生产线、同益新印花生产线、百益新材料技改、莱泰制药等项目建设。大力培育规上企业,全年实现上规入统工业企业3家以上,下转上新增入库企业6家,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2家。

  (二)加大重大项目攻坚力度。抓好百色至那坡高速公路、永乐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等16个重大项目的规划包装,加快前期工作流程,推动项目尽快开工。推行县四家班子领导抓项目建设机制,重点推进S307那坡段、县民族高中、城厢二中、县人民医院迁建等19个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启动县生活污水处理厂管网改扩建工程,年底前完成高速路口至百大26米大道、百大至那仕30米大道、科冬配套路网3条市政道路配套设施的提升改造,完成第二水厂主体及管网铺设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项目开工率和竣工率,全年完成投资18亿元以上。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扎实推进“行企助力转型升级”行动,实施定点定向招商、精准招商,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深圳推介会等招商平台,组织开展特色农业、工业、边贸金融物流等专题招商,加快推进平孟边境经济合作产业园区、红谷生猪产业园、深圳深淳生猪产业园等项目签约落地,持续抓好项目用地规划、三通一平等投资要素保障工作,年内完成招商引资区外到位资金7亿元以上,全年新签约项目总投资额15亿元以上。

  (四)加大产业振兴力度。强化蚕茧收购市场监管,提高蚕茧质量和入厂率,下半年实现蚕茧产值2.3亿元以上。推进“三品一标”和“圳品”认证,年内红泥红心蜜柚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感怀八角通过自治区绿色食品认证,德孚山泉、百合芒果等5个农产品通过“圳品”认证,实现扶贫产品全年销售额2.6亿元以上。加快推进自治区桑蚕全产业链现代示范园创建,年内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3万亩以上。持续抓好防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11月底前完成扶贫项目资产清查摸底工作。加快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出进度,9月份新建项目全部开工。

  (五)加大服务业回升力度。组织企业开展“33消费节”系列活动,促进消费回补,释放消费潜力。抓好市场主体培育工作,深入走访服务潜力企业,探索产销分离奖励办法,鼓励和帮助企业推进产销分离,年内至少完成2家企业产销分离任务,培育12家企业上限入统。加快棚改项目、臻尚悦府、悦龙湾等3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下半年完成销售总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

  (六)加大开放引领促外贸力度。加快平孟物流大道1号延长线建设,争取年内建成通车;11月底完成平孟口岸验货场扩建项目前期工作,年内开工建设;加快平孟口岸特色水果、中药材、香料等指定口岸资格申请工作,力争年内获批中药材指定口岸。及时兑现边小贸易扶持资金,提振外贸企业积极性。

  (七)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工程,年内完成龙合定业等4所村级幼儿园和百南乡中心幼儿园改造项目。加强社会事务管理,完成城厢、坡荷、平孟等3个乡镇(社区)服务工作站建设;强化就业保障,下半年新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385个以上。不断提升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能力,下半年完成百都等5个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并通过自治区级验收。

  (八)加大疫情防控力度。从严从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增强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和检测能力,加快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保持打击“三非”人员高压态势,规范口岸互市贸易闭环管理,切实落实人物同防,筑牢边境防控“五道”防线。加快推进定点医院独立院区改造、高风险人群体检中心、集中隔离点和疫情防控医学观察点建设。

  四、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紧扣群众需求,提升执政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体现忠诚政府形象。把政治建设放在政府自身建设的首位,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做到政治上坚定清醒、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动上不偏不倚,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真抓实干把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贯彻到政府各个方面工作。

  (二)依法履职提效能,体现法治政府形象。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专家咨询制度。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群众监督、宣传监督、审计监督、巡视巡察监督、舆论监督,不断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和效率。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优化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

  (三)勇于担当抓落实,体现务实政府形象。大力倡导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认真践行“六破六立”,纠“四风”树新风,严肃整治庸政懒政怠政行为,为“三将”干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让实干担当成为政府的鲜明底色。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把更多精力放在狠抓落实上,把心思放在干事创业上,努力营造人人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良好氛围。督促各级干部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提高干部“六个能力”,适应新时代对政府工作的新要求。

  (四)从严治政显本色,体现廉洁政府形象。始终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扛在肩上,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加强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用好“四种形态”常态化警示政府系统干部。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完善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厉行勤俭节约,把有限的财力用到保民生、促发展上,树立勤勉务实、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新的目标已经确定,新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举措,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乘势而上,为建设新时代壮美边关新那坡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白改黑”:即,将水泥路面改为沥青路面。

  “两无三零”目标:即,无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边境零输入、零感染、零传播。

  “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和住房安全保障。

  “十一有一低于”:即,有特色产业、有住房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安全饮水、有路通村屯、有电用、有基本公共服务、有电视看、有村集体经济收入、有好的“两委”班子、贫困发生率低于3%。

  “五个一行动”:即,建立一份健康档案、提供一份健康教育处方、落实一名家庭签约医生、建立一项医疗保障制度衔接、购买一份健康扶贫保险。

  “198”政策”: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100%,住院医疗总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90%以上,29种门诊特殊慢性病按规定治疗实际报销比例达80%以上。

  “一园三区”:即,那坡县工业园区之永乐区、坡荷区、龙合区。

  “一岗双责”:即,“一岗”是一个领导干部的职务所对应的岗位;“双责”是一个领导干部既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负责。

  市场“四大领域”:即,食品安全领域、药品安全领域、特种设备安全领域、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领域。

  “八项规定”:即,一是要改进调查研究;二是要精简会议活动;三是要精简文件简报;四是要规范出访活动;五是要改进警卫工作;六是要改进新闻报道;七是要严格文稿发表;八是要厉行勤俭节约。

  “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突出特点”:即,广西地处我国华南地区西部,属于欠发达省区,改革发展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广西同东盟国家陆海相邻,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言窗口;广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同时是革命老区、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同国家安全紧密相关。

  “四个新”总要求:即,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

  “八大行动”:即,沿边大开放、乡村大发展、产城大融合、工业大振兴、生态大保护、民生大改善、治理大提升、作风大转变。

  工业“落地加工长廊”:即,在城厢镇、德隆乡、百合乡、平孟镇公路沿线布局落地加工企业。

  工业“三大功能园区”:即,永乐工业园区、百文工业园区、平孟边境经济合作产业园区。

  打造“四大名城”:即,打造山水融合名城、黑衣壮风情名城、生态宜居名城、边关历史文旅名城。

   “三企入那”:即,央企、民企、湾企入那。

  “四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和摘帽不摘监管。

  “三清三拆”村庄整治:即,清理村庄垃圾、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池塘沟渠;拆除废弃建筑,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违法违规广告招牌。

  “边境0—3公里抵边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即,在平孟、百南、百省、百都四个乡镇距离边境3公里以内的25个村261个屯7680栋农房进行房屋立面、屋顶等美化改造。

  塑造乡村“形”“实”“魂”:即,塑造美丽乡村之“形”、充盈乡村产业之“实”、铸牢乡村文明之“魂”。

  “四治”融合:即,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

  “一委(部)两会三中心”乡村治理组织体系:“一委(部)”即村党委或村党支部,在乡村治理中承担基层党建职责功能;“两会”即村民委员会和村民理事会,承担村民自治职责功能;“三中心”即乡村综治中心、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智慧乡村”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分别承担法治建设、德治建设、智治建设职责功能。

  “城北三大片区”:即,旧电影院至原工商局片区、旧党校至原县府宿舍片区、旧车站至木材加工厂片区。

  “三品一标”认证:即,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

  “四好农村路”:即,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公路提出的要求,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圳品”认证:即,符合供深食品标准体系要求,由企业自愿申报并经评价合格的食品或食用农产品。

  “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六破六立”:即,破因循守旧思想、立改革创新意识,破封闭狭隘思想、立开放合作意识,破安于现状思想、立开拓奋进意识,破甘于落后思想、立创先争优意识,破畏首畏尾思想、立敢闯敢干意识,破等靠要看思想、立主动作为意识。

  “三将”干部:即,猛将、闯将、干将。

  干部“六个能力”:即,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科学判断形势能力、依法执政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总览全局能力、正确用权能力。

  “四种形态”:即,第一种: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第二种: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第三种: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第四种: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