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8 22:05   责任编辑:www
2022年1月16日在凌云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凌云县人民政府县长 谢旦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全域乡村振兴,保障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向党的百年华诞交出了一份较好的成绩单。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预计2021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51亿元,同比增长8.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67亿元,同比增长10.6%;财政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8.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9亿元,同比增长12.15%;建筑业产值9.79亿元,同比增长4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74元,同比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40元,同比增长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7亿元,同比增长12%。
——产业质效稳步提升。推进林业、茶叶、桑蚕等特色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逐步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优势产业格局。凌云白毫茶获批第四批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双达油茶产业园被认定为广西四星级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凌云创建成为百色首个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宏鑫茶业有限公司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实现了百色市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零”突破。
——创先争优成效明显。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应急管理等一批工作得到肯定,浩坤湖景区成为央视“东南西北贺新春”现场录制点;全区“党旗领航·乡村旅游嘉年华,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全区“智慧应急”建设现场推进会、全区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下甲镇平怀村获农业农村部推介为“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伶站瑶族乡浩坤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干事创业氛围浓厚。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全县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克难攻坚,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县税务局和上蒙村原驻村第一书记杨洋分别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县文旅局和县文旅局原党组书记冉景奎分别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称号;县应急局局长王功理获评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县扶贫办副主任冉景华获得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个人称号,等等。
一年来,全县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我们坚持精准施策,巩固成果,推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挂牌成立乡村振兴局,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防贫监测体系和帮扶机制,实行“三网”工作法[1],纳入监测888户3682人,消除风险465户2066人。持续推进就业帮扶,开发固定性公益岗位526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4期3750人次,“点对点”专列输送赴粤返岗务工人员779人。持续推进产业帮扶,聚焦县级“5+2”和村级“3+1”特色优势产业,向5769户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发放产业奖补1718.41万元。持续巩固“四大战役”[2]成果,保持适龄青少年辍学动态清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4864人次,发放教育补助资金4068.35万元;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全部参加医疗保险;完成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40362户,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9个。“泗水缤纷”综合体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核心示范点平怀村成为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
我们坚持产业引领,筑牢底盘,奠定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农业产业增产增效。坚持茶叶、桑蚕、油茶、特色水果等农业产业一体推进、一体发展;全县全年产鲜茧5310吨、干茶7050吨、水果1.4万吨、油茶籽2.4万吨。推行“养好鸡鸭·留住妈妈”工程,引进富凤集团发展家禽养殖,年出栏家禽224.12万羽。预计全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12.56亿元,同比增长9.6%。工业经济扩量提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家,强力推进绿色高端家居产业园、白毫茶加工基地、桑果酒生产线等工业项目建设,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同比增长195%。矿泉水产值破亿元,通鸿水泥厂满产达产,预计完成工业企业总产值15.56亿元,同比增长10.52%。特色旅游提档升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县旅游综合消费收入26.58亿元,同比增长38.39%,仅浩坤湖综合消费收入达1005万元,增速翻一番。成功通过“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复核。有效投资持续扩大。新开工项目16个,固投新入库14个,鸿顺高中、妇幼保健院、那位水库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成效明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成功签约重点项目8个,总投资额19.1亿元,到位资金7.67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城乡风貌显著改观。推进行政广场、进城大道、电业广场等市政设施提升工程,改造老旧小区3个140户,城区环境和市容市貌得到改善。实施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全域整治村屯575个,改造“两高”沿线[3]村屯43个2465户;组织开展“干部回乡·扮靓家园”大行动[4],村屯逐步实现垃圾不落地、杂物不乱堆、污水不见天、棚圈不乱搭、人畜不同院。
我们坚持生态优先,守牢底线,迈出了推动绿色发展的铿锵步伐。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深入开展扬尘治理等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7.2%。持续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地表水断面水质和饮用水源水质优良比例、达标率均达100%。全面落实林长制,大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工程,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森林覆盖率达84.35%。扎实推进碳达峰[5]、碳中和[6]工作,与中国广核集团合作开发林业碳汇项目,寻求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突破。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7]获生态环境部、发改委和国家开发银行等三部委批准建设,成为全国36个试点项目之一,是广西唯一入选项目,是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设立以来首个国家级试点,相关工作经验得到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肯定并向全区介绍推广。
我们坚持乘势而上,改革开放,展现了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更大作为。抢抓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左右江革命老区建设政策机遇,围绕绿色发展区的定位,强化无缝衔接,谋划和储备了一系列重大项目,为凌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落实援企助企各项优惠政策,减税降费1252.28万元;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动国有企业“抱团”发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有序推进;“信用金融+小农户+现代农业”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模式得到自治区认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业务办理速度较法定办结时限提速85.92%,全县“一次不用跑”事项比例达88.48%,政务服务事项100%实现“网上办”。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回应期盼,彰显了发展民生福祉的使命担当。社会保障更加坚实,全年发放低保7939.89万元,实施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残疾儿童康复救助13750人次,集中供养特困人员715人。就业扶持更加有力,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6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0人。教育发展更加均衡,实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7个,鸿顺高中在秋季学期顺利开学;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92.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0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3.97%。健康凌云更加进步,县妇幼保健院和疾控中心整体搬迁、县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等项目顺利推进,“先诊疗后付费”政策[8]全面落实,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9]服务效率持续提高,广西健康促进县创建取得积极成效。平安凌云更加祥和,扎实开展市域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年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自然灾害防治有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有序推进,建成3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区、5个全区综合减灾示范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全员疫苗接种有力推进,累计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36.65万剂次,疫情防控防线进一步巩固。
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依法行政,提升了政府依法履职的能力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10],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向市人民政府报告请示重要事项31件,向县委报告重大事项、重大工作102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21次,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182件,办理县政协委员提案123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大“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力度,廉洁政府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同时,督考办、编委办、民族宗教局、机要保密局、信访局、老干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司法局、审计局、统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气象局、湿地管理中心、住房保障中心、市场服务中心、国资中心、机关后勤中心、供销联社、党史和地方志编纂研究室、档案馆等部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工会、团委、妇联、残联、文联、社科联、工商联、科协等群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人民银行、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过程蕴含艰辛。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中央、自治区、百色市直属单位以及中国广核集团、深圳市盐田区的倾力帮扶,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更得益于全县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勠力同心、团结奋进。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全县各族人民和广大干部,向驻我县的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中直、区直、市直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凌云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向在我县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总量较小、发展不够充分,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不够,产业链水平不高;二是工业集群化、园区化不足,承载力和带动力较弱;三是文旅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四是社会治理、基本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五是干部队伍狠抓落实的作风与能力还有待增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综合施策,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加以解决。
二、2022年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的喜庆之年,是新一届政府班子履职赶考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我们将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努力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
根据县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发展实际,今年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11]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12]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创建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为目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13]“六保”[14]工作,扎实推进全域党建引领全域乡村振兴,实施生态立县、宜居家园、产业富民、工业倍增、法治乡村、效率凌云“六大战略”,持续保持经济运行稳健,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在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宜居、团结和谐、美丽幸福新凌云上取得新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超过11.5%,力争达到13.9%。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8.5%、20.2%、8.5%以上;
——工业增加值增长超过12%,力争达到15%;
——财政收入增长超过12%,力争达到1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超过15%,力争达到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超过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过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过11%;
——节能减排降碳控制在上级下达目标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巩固拓成果,在衔接乡村振兴上持续发力。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1.完善和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优化“三网”工作法,整合乡镇、村两委、村民小组、驻村工作队力量进行全覆盖排查,构建医保、卫健、人社、教育、住建、残联、民政等部门数据比对平台,高效、精准分析研判返贫致贫风险,及时纳入监测帮扶,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精准施策,及时补上“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短板,稳妥解除返贫致贫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2.多措并举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继续实施产业奖补政策,积极参加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化拓展消费帮扶成效;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多渠道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提高脱贫群众收入水平。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成立县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公司,市场化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在产业开发、劳务协作、人才交流等方面争取更多支持。
3.全面抓好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聚焦国家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反馈的共性问题和自治区、百色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反馈的具体问题,落实整改责任,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推进问题全面销号清零,确保不留死角。扎实开展“回头看”行动,举一反三,全方位立体式开展排查,全力补齐短板弱项,让困难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抓产业壮链条,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为重点,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结构合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效益良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推进农业高效发展。聚焦“两叶一果一家禽”[15],实施凌云白毫茶、桑蚕、特色水果、家禽养殖等特色产业提升工程,有机改造茶园5万亩、新增桑园5600亩、新种水果4000亩、新种(低改)油茶2.5万亩以上;加强与富凤集团合作,培育新增规模养殖户100户以上,出栏家禽320万羽以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农业生产“三品一标”[16]提升行动,培育农产品加工和电商销售产业主体,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50个以上。健全“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企业、农户与市场有机衔接,让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共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深入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新增高标准农田1.5万亩,将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1万亩、总产量巩固在5.3万吨以上,全面保障粮食安全。力争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3亿元以上。
2.推进工业振兴发展。聚焦“两酒一油一园区”[17],实施“工业倍增”战略,延长特色产业链条。坚持大小齐抓、签履并重,积极引进山茶油、八角等精深加工项目,全力推进洞藏版茶酒、桑果酒等项目建设,有效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坚持搭建平台、集群发展,对接融入百色市“飞地经济”“飞地园区”[18],分步推进绿色高端家居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引进木业深加工、石材产品深加工等规上工业企业,全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工业项目的聚集平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坚持因企施策、分类指导,着力破解土地、资金、用工等要素制约,积极帮助企业挖掘潜力、拓展市场,推动通鸿水泥厂、德亿兴公司、制药厂等重点企业满产达产;统筹岑山泉、呗侬山泉等县内优质山泉水企业资源,推动全县饮用水产业做强做大、健康发展。力争工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
3.推进旅游全域发展。聚焦“两园一山一古城”[19],大力提升浩坤湖、“泗水缤纷”综合体运营和推广工作,加快推进泗城州府新天地项目建设,推动县内景点与百色起义纪念园、乐业大石围天坑群等景区联动,实现串点连线,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全域旅游、全业旅游、全时旅游,大力开发景区游、乡村游、红色游,配套完善交通道路、游客中心等基础设施,做好商品、项目、美食、线路、文化、培训、住宿等文章,推动“门票经济”向“旅游经济”转变。深化与中旅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开展多形式、广覆盖、立体化宣传推介,办好“凌云人游凌云”“两会一赛”等特色活动,提升凌云旅游的影响力,繁荣旅游市场。力争全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以上。
4.推进企业优质发展。实施政策兑现行动,切实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生产、顺心办事、舒心创业。实施骨干企业提升行动,指导重点企业优化管理和技术创新,努力创立优质品牌,提高竞争力、影响力。实施壮小扶微行动,加强中小企业扶持和培育,新增“四上企业”[20]8家以上。
(三)抓特色提品质,在统筹城乡建设上持续发力。实施“宜居家园”战略,推进城镇振兴和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城乡内涵品味和发展水平。
1.实施县城扩容提质工程。加快上蒙片区、城东茶乡古城、城南民生服务小区、城西产城融合社区、城北康养特色街区等城区建设规划编制速度,优化城区空间布局。重点推进马栈农贸市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提升、市政道路白改黑、古城商业街区等项目建设,补齐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短板,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建成市政设施、交通、环境、应急等数字化监管平台,全面落实智能化、网格化管理措施,提高县城精细化管理水平。
2.实施特色乡镇发展工程。立足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采用梯度城镇化发展模式,将下甲、伶站作为特色集镇试点打造,以业建城,以城兴业,引导群众到集镇集中居住,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抓好乡镇规划编制,持续加强乡镇交通、电力、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下沉,增强集镇整体功能和承载力,让群众享受到城镇化公共服务。
3.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1],新建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200座以上。全面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垦造水田3500亩以上。持续开展“干部回乡·扮靓家园”大行动,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群众乐于参与的乡村风貌改造模式,引导群众自主开展“三微整治”[22]“三清三拆”[23],打造一批最美庭院示范户、最美家园示范屯、最美家园示范村。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发电、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乡村经济新业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区、全市水平。培育乡风文明,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逐步根除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四)抓投资补短板,在夯实发展基础上持续发力。坚持项目为王,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速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确保全面实现稳增长目标。
1.强化统筹抓储备。紧盯产业转型、大健康、生态环保、乡村振兴、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目标,主动对接上级行业部门,准确把握投资导向,做深做细项目可研论证、审核报批、信息对接、资金方案等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力争更多项目列入国家、自治区项目盘子,确保年度资金争取增幅达8%以上。
2.把握重点抓建设。以扩大有效投资三年攻坚行动为抓手,加快实施“五网”建设[24]工程,重点推进黄桶至百色铁路(凌云段)、绿色高端家居产业园、“洞藏版”茶酒、盛园茶园加工基地(二期)、桑果酒、百色鸿顺高中(二期)、蒙沙110KV送变电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巴马经凌云至田林高速公路项目早日开工,确保年内新建续建重点项目80个以上。
3.围绕产业抓招商。聚焦“三大三新”[25]及“双百双新”[26]产业项目,创新招商理念,以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加强对接,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新兴企业,力争签约项目总投资额突破17亿元。紧盯协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竣工投产率,从项目报批、土地征用、手续办理等环节入手,提供全程式、保姆式服务,力争招商引资(区外)到位资金突破8亿元。
4.聚焦要素抓保障。加强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和目标管理,统筹实施重点项目季度集中开竣工行动。用好用活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优惠政策,创新推广PPP模式[27],撬动银行和社会资本投入重点项目。破解征地拆迁难题,盘活存量土地,保证项目建设用地。
(五)抓保护守底线,在推动绿色发展上持续发力。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加快生态试点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继续迈出推动绿色发展新步伐。
1.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扎实开展扬尘、“散乱污”企业[28]整治,持续抓好秸秆、垃圾禁烧和烟花爆竹禁燃限放工作,力争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以上。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确保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生态修复,严厉打击“固废”倾倒违法行为,确保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抓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力争年内应建矿山100%达到绿色矿山[29]要求。全面推行林长制,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将森林覆盖率巩固在84.35%以上。
2.加快推进试点建设。集成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着力将“茶、桑、水”等产业链建设包装纳入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项目,提高融资效率,推动试点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充分挖掘县域良好生态蕴含的经济价值,建设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3.加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强与中国广核集团合作,扎实推进林业碳汇开发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落实落地。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确保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绿色消费、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六)抓改革促开放,在汇聚发展动能上持续发力。坚持以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破除机制障碍,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外向活力。
1.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凝聚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共识,完善政企沟通联系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企业制度,选派“驻企服务员”,建立“企业给政府打分”的营商环境服务对象评价机制,将营商环境评价纳入绩效评价重要内容。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一枚公章管审批”模式,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审批、容缺审批、先建后验等审批机制,压缩审批时限,促进审批提速,提高企业、项目落地效率,打造“广西一流、百色前列”的营商环境。
2.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完善激励约束办法,引领振凌集团开展市场化运营,发展实体经济,提升国有企业经营效益。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统筹推进供销合作联社改革,打造“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平台。
3.全面扩大开发开放。积极谋划包装项目,争取更多资金、政策和项目支持,高质量融入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左右江革命老区建设。以黄桶至百色铁路为抓手,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深层次拓展凌云融入双循环的交通网络。以粤桂协作为契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多渠道共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红利。
4.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强化政策扶持,研究制定科技创新奖励政策文件,从政策引领、人才合作、绩效考核等方面入手,做实做好科技创新工作。强化平台建设,有效整合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及数据等创新资源,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培育打造创新型骨干企业。强化人才支撑,精准培养和引进高技能实用人才和高素质管理人才。
(七)抓治理强服务,在财税金融改革上持续发力。坚定不移深化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提升财税保障能力。健全财政收入增长激励机制,实行税源分级分类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力争实现财政收入3.75亿元以上。完善资金统筹整合机制,加大社会事业和“三农”投入,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严禁无预算超财力办事,确保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达到上级要求。
2.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全面用好农业信贷服务平台,深化产融结合,做实银政担企,解决农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水平。鼓励、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桂惠贷”任务,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3.防范债务金融风险。做符合发展阶段、大致能平衡的事情,强化重大项目“两分析一评估”决策机制,做好重大项目可行性分析、投资效益分析和风险评估,加大项目运营效益性监督、考核及问责,确保重大项目精准实施、取得更大效益。强化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等债务管理,严格控制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规模,坚决杜绝大规模举债搞建设现象。强化偿债资金统筹,控制债务增量,减少债务存量,及时化解潜在风险。
(八)抓民生保稳定,在社会事业发展上持续发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增强社会治理能力,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实施教育振兴行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定位,出台教育提质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投入力度,促进教育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教育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坚持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全面解决入园难的问题,提高学前三年毛入学率。坚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力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学生学习成绩。坚持推动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统筹抓好凌云中学、鸿顺高中教学管理,减少生源外流,提高本科尤其是一本上线率。坚持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持续打造精品课程,不断促进产教融合,提高职校学生升本人数。坚持优化农村教育氛围,在农村培树“读书光荣”村风。
2.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力争新增城镇就业15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持续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加强农村五保、城乡低保和残疾人保障动态管理,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县殡仪馆和公益性公墓项目建设,不断推进殡葬改革。
3.推进健康凌云建设。坚持“外防输入”策略,压实网格化管理责任,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坚决守牢疫情防控底线。强力推进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沙里瑶族乡卫生院改扩建、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楼等项目建设,着力加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工作,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扎实做好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工作,全力争创全国健康促进县。
4.繁荣发展文体事业。以筹办享受少数民族自治县待遇3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加快推进凌云县同心文化广场改造提升等县庆项目建设。推进乡村文化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广泛开展休闲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活动,提前启动2023年百色市第七届运动会筹备工作,积极筹办“庆丰收”系列民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我县文化活动品牌。继续创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5.持续加强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化解矛盾纠纷,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反映诉求,坚决杜绝个人极端事件发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工作,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三、全面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各位代表,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要求,我们将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牢记“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
(二)全面加强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县,强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着力开展“八五”普法[30]。规范行政决策程序,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用权。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真正把人民意志转化为政府的具体行动。
(三)全面加强效能建设。围绕自治区、百色市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优化绩效考评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让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健全政府工作大督查机制和行政问责机制,实行任务清单管理,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做到硬账硬结,确保中央、自治区、百色市和县委的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落实。
(四)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组织开展务实管用的专题培训,引导各级干部当学习型干部、做研究型工作,让广大干部做到想透、说清、干实,成为运用市场逻辑谋事、资本力量干事、平台思维成事的行家里手,切实提升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
(五)全面加强廉洁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审计监督和廉政风险防控,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切实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蓝图鼓舞人心,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百色市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勇于求变、敢于求新、善于求质,为实现凌云赶超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三网”工作法:排查网、对比网、帮扶网。排查网:即网格化互助组报贫,以屯为单位,每20户左右村民组成网格化互助小组,相互排查筛选出存在的致贫返贫风险户,由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进行入户核实,将确实存在致贫返贫风险户列入报贫名单。对比网:即部门多网比对报贫,县级预警监测中心不定期组织各相关部门开展线上数据比对排查,并将疑似有致贫返贫风险名单反馈给乡镇,各乡镇组织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对重点排查名单进行入户核实。帮扶网:对按程序纳入帮扶的监测对象,原则上在10个工作日内采取帮扶措施,确保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风险消除精准。
2.四大战役: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和饮水安全“四大战役”。
3.“两高”沿线: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区域。
4.“干部回乡·扮靓家园”大行动:组织全县范围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中的凌云籍及出生地在凌云的各乡(镇)、各部门干部职工回到家乡扮靓家园,全力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主要任务是整理房前屋后形成示范、整理房屋内务形成示范、美化房屋环境形成示范、彰显乡情乡愁乡土文化形成示范、提升家庭文明素质形成示范、带头造田造地形成示范、带动邻居净化美化家园形成示范、凝聚新乡贤力量反哺家乡促振兴形成示范、打造典型形成精品示范。
5.碳达峰: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
6.碳中和: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7.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8.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困难群众在定点医疗机构办理住院手续时,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明和身份证进行登记,无须缴纳住院押金。
9.一站式结算:困难群众到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就医,结算医疗费用时,只需支付个人自负部分,实现“随来随治,随走随结”。
10.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11.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
12.四个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简称。
13.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
14.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15.两叶一果一家禽:茶叶、蚕桑、特色水果和鸡鸭养殖。
16.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
17.两酒一油一园区:洞藏版茶酒、百色红桑果酒、长寿山茶油加工和伶站建材工业园区。
18.飞地经济、飞地园区:同区域之间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跨区域合作共建园区等,推动双方经济发展,实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
19.两园一山一古城:浩坤湖湿地公园、泗水田园、茶山金字塔和凌云古城。
20.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
21.厕所革命:对发展中国家的厕所进行改造的一项举措,最早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厕所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标志,改善厕所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状况。
22.三微整治:采用“微田园、微菜园、微果园”等生态治理方法,广泛开展房前屋后、道路沿线环境整治,加大对视线廊道内影响美观和视觉通达的废弃建筑物、构筑物、广告招牌等的清拆力度。
23.三清三拆:清理村庄垃圾、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池塘沟渠、拆除乱搭乱盖、拆除广告招牌、拆除废弃建筑。
24.五网建设: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物流网、地下管网基础设施建设。
25.三大三新:大健康、大数据、大物流、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6个重点产业领域。
26.双百双新:“双百”项目是指投资超过百亿元或产值超过百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双新”项目是指新产业、新技术项目,其中新产业项目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重点项目,新技术项目是指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点项目。
27.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全程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28.散乱污企业: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规划,未办理发改、工信、土地、规划、环保、工商、质监、安全、电力等相关审批手续,违法违规排放污染物的企业。
29.绿色矿山: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制范围内,实现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
30.八五普法: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到2025年,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全民普法工作体系更加健全。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