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8 22:29   责任编辑:www
2022年1月17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长 吴国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县第十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县委“三大建设” “六大突破”部署要求,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凝心聚力、克难攻坚,推动全县经济运行向稳向好、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初步预计,202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6亿元,增长10%;财政收入5.21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10元,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62元,增长13%。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平稳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面完成新一轮驻村工作队员选派、轮换工作,选派第一书记86名、工作队员170名,继续联系帮扶全县82个脱贫村、1个易地扶贫安置区和3个后进村。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在全市首创“平安三保”防贫保险救助机制,持续跟踪脱贫人口收入变化和巩固“两不愁三保障” 及饮水安全情况,强化农村低收入人口兜底保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我县代表广西接受国家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继续加强移民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千亩千户”工程管护,累计发放产业安置补贴200多万元;引导搬迁群众转移就业5792人,实现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户每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全县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5.56万人,增长3.8%。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4.32亿元实施项目348个;获粤桂协作资金4894万元实施9个项目。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1399个自然屯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和18个示范点898栋农房特色塑造;建成乡镇片区垃圾处理中心8个、村级处理终端设施10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7个;新建农村公共厕所9个,累计完成1.66万户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8.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二)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全县酿酒、饮用水产值分别同比增长15%、20%。天龙泉酒业获认定为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总销售额和纳税金额名列广西白酒企业前列。“纳翁泉”“泉水叮咚” “甘冽清泉”等3款山泉水产品通过广东“圳品”认证,品牌价值不断提升。重点工业项目扎实推进,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2亿元,同比增长62%。落实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基金1000多万元,为企业减税降费2416万元,全力推动企业达产增效。全年新增“四上”企业12家,其中工业企业3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年完成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5.58万亩,粮食总产量10.16万吨,生猪、肉牛出栏量增长超过50%。新增棉花天坑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现代化示范区获评广西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四星级),提升罗城中国毛葡萄现代化示范区为自治区四星级。出台螺蛳粉原材料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投入1000万元高标准打造螺蛳、竹笋、豆角、木耳等4个原材料供应和深加工基地,与广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螺蛳粉龙头企业签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达成原材料采购意向2.7万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棉花长生洞开发、棉花深洞屯仫佬族民俗古村落改造、森林小火车等一批旅游设施建设,全县6个大健康和文旅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46亿元,深洞屯获命名为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全年接待游客人数180万人次,同比增长28%,旅游总消费21亿元,同比增长34%。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开工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电子商务销售额同比增长41.4%。
(三)城乡融合发展成效凸显。我们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城乡区域发展格局。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总投资237亿元的“十大产业振兴项目”“十大城市建设项目”“十大社会民生项目”。加快推进乔善至纳翁二级公路建设,新开工罗城经柳城至鹿寨高速公路、小长安镇牛毕至柳城龙美二级公路、四把至九龙、古毛至天河等一批交通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6.6亿元的板阳东水库工程,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107处,维修加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48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6%。城区管道天然气工程顺利推进,有26个小区已通气使用。开工建设县级老年人养护院。新设立自治县土地征收储备交易中心,开展征地拆迁“百日攻坚”行动,完成征地公示面积1922亩,房屋拆迁价格确认面积3910平方米,为项目推进提供有力的要素保障。
(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辖区环境质量有力提升,我县在全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继续实行县城区禁放烟花爆竹规定,开展建筑工地扬尘及渣土运输车辆整治工作和露天烧烤专项整治活动,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3%。深入推进河长制,完成232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下河流管理范围划定,以及东小江等6条河流水域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辖区内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加快推进涉重企业遗留地块风险管控项目实施,关闭销号废弃尾矿库8个。全面推行林长制,治理石漠化面积21.5平方公里,完成植树造林1.8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1.42%。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整改。
(五)改革创新迈出坚实步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率100%,服务质量和效能大幅提升,2021年12月,全区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推进会在罗城召开。初步完成县属国有投资平台城投、国投公司的布局规划、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旅投公司更名为产投公司,县属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市场主体力度不断加大,投放“桂惠贷”9.31亿元,惠及企业(含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1456户。出台自治县招商引资奖励扶持政策,签约引进项目10个,总投资35亿元,外资到位资金477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318%。
(六)民生福祉得到有力保障。我们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县民生类支出完成29.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6.2%。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实施城乡学校项目建设46个,建成罗城•深圳特殊教育学校,启动建设城东小学,开展民族高中建设前期工作,着力补齐办学短板。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4.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3%。公共服务优化升级,我县3家县级公立医院与柳州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与深圳大学总医院、龙华区妇幼保健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让群众在罗城就能享受到柳州、深圳优质的医疗服务;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全县无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病例,保持“双零”记录;新增城镇就业144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62人;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新增8个退役军人服务站获评“全国示范型服务中心(站)”;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安排800万元开展11个村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仫佬风情音舞境《妹耍去》作为献礼剧目参加自治区庆祝建党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获得社会各界赞誉,彩调剧《乡村之夜》荣获第十一届广西剧展(小戏小品)桂花金奖。仫佬族煤砂罐、仫佬族刺绣技艺2个项目列入广西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目录。平安建设深入推进,打造龙岸镇“平安小镇”,以点带面推动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深入开展禁毒严打“飓风行动”,我县毒品污水监测千人均消费总量降幅达96%,排名从全区倒数跃升到全区第8。推行领导干部分片包案下访制度,有效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县群众信访服务中心获评全区“人民满意窗口”。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七)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我们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持续纠治“四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压减“三公”经费5%。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9件、政协委员提案42件,办复率100%。坚持把法治思维融入政府工作全过程,扎实做好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一年来,机关事务、外事侨务、统计、供销、消防、保密、档案、地方史志、通信、气象、地震、水文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老干部、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保障等事业迈出新步伐。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新贡献。驻罗城中直、区直、市直各单位支持地方发展实现了新突破。民族团结进步巩固发展。人防、国防动员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各项事业呈现新气象。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过去一年,我们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困难和挑战,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在自治区、河池市党委、政府领导下,自治县党委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勠力同心、奋勇拼搏的结果,是自治县人大、政协全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国家林草局、深圳市及龙华区、自治区监狱管理局等中直区直市直各挂钩帮扶单位,以及社会各界倾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罗城的军警部队官兵、驻罗城各单位、各企业,向对口帮扶罗城的各级定点帮扶单位和深圳市及龙华区,向所有关心支持罗城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需要向各位代表说明的是,受新冠肺炎疫情、限电、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缺乏大项目支撑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一些经济指标完成不理想,未能达到年初预期。对此,我们深表歉意和自责。我们深知,在推进罗城高质量发展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偏小,综合实力较弱,加快经济发展任务艰巨;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工业发展滞后;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存在不少短板弱项;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增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还是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存在问题,一些政府部门干部安于现状、思想不够开放、创先争优意识不强,抓执行抓落实能力不足、步伐缓慢,不敢担当作为。我们一定正视差距、直面问题,勇于担当、彻底整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搬开发展路上的“绊脚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敬请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给予监督和支持。
二、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贯彻落实自治区、河池市和自治县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要以无愧于时代的使命感、无悔于机遇的紧迫感、无畏于挑战的责任感,真抓实干、赶超跨越,奋力推动罗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2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河池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和自治县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加速推动“三大建设”落实落地落细,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定不移推动罗城赶超跨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根据总体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任务的落实:
(一)强力推进产业振兴,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是强县之基、富民之要。我们要树立“强抓工业,赶超跨越”的理念,努力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抓好产业集聚发展。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把产业投资放在第一位,全面推进工业抓项目扩投资调结构三年行动,力争全年工业投资增长200%以上。聚焦优势产业持续补链强链延链,建成天龙泉配制酒、黄酒配套体验中心;扶持打造“罗城山泉水”公共品牌,开工建设太子康、西华水厂2个分别年产50万吨山泉水项目,建成中源山泉公司年产30万吨高端天然饮用泉水等项目建设,力争酿酒、优质饮用水产业总产值分别增长20%以上。推动制糖、林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产业加快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延伸中高档家具等精深加工产品,加快推进凯立新材料公司年产40万立方可饰面OSB生产研发基地建设项目,力争林木精深加工产业产值达6亿元,增长20%以上。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行动,加快建设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公司罗城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和国家电投集团四把镇光伏项目、广州沃克斯顿公司罗城制冷设备工厂、广东中旗新材料公司罗城硅晶新材料研发开发制造一体化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启动投资80亿元的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支持有色金属产业、糖业、生态肥等企业做强做大,加快红砖厂、采石场整合步伐。
强化园区平台支撑。抓实牛毕港工业园1万亩调规和3500亩土地征收工作,建成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启动河池(罗城)现代林业产业园建设,力争引进4家以上投资超亿元企业落户园区,将牛毕港工业园打造成以钙基、硅基、木业科技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园,年内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建成城东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和中小企业孵化园(高新技术产业园)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围绕现有企业不断延伸上下游配套链条,将城东工业园区打造成以特色酒、毛葡萄果汁、螺蛳粉原材料加工为主的全产业链式生态产业园。
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实行“企业特派员”制度和县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继续安排1000万元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基金用于扶持中小企业提质发展。对目前企业落地普遍存在的“五用”问题,我们要针对性地进行解决,“用能”“用电”方面,科学做好能评,积极向上争取能源、电力指标,争取通过高帮山风电场、宝坛水电站开展增量配电业务;“用地”方面,用足用活国家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倾斜土地政策,确保项目落地;“用钱”方面,大力实施供应链金融、落实好“桂惠贷”等政策措施,着力解决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问题;“用人”方面,加大劳动技能培训,深化与职业教育院校合作,为我县工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通过优化环境,不断加大企业上规培育力度,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家以上。
促进第三产业提质增效。建设“一键游罗城”全域智慧旅游平台,以棉花天坑景区为龙头,以罗城融入河池、柳州、桂林“一小时经济圈”为契机,整合全域文化旅游资源,精心谋划打造民族文化、生态康养、“红色+廉政”三条精品文化旅游产业链,积极推动小长安镇、四把镇康养小镇项目建设,支持棉花天坑、成龙湖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加快天门、米椎林等景区景点提升,推动文化旅游资源串点成线扩面,形成区域联动、融合发展的大旅游格局,力争年内成功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接待游客量增长25%,旅游总消费增长30%。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继续开展服务业行业“清零”行动和纾困解难行动。积极引进培育专业供应链产业园和供应链龙头企业,建成仫佬家园电商产业园、冷链物流园(一期),开工建设罗城商贸物流园。狠抓扩内需促消费,支持实体商业企业发展线上经济,促进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加快酒店行业发展,推动建设2家以上四星级酒店,提高接待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继续推行“五个全”措施,完善和落实防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普惠性政策,继续实施“平安三保”精准防贫救助保险项目,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持续发展“十大百万”产业,统筹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引导劳动力外出务工,稳定脱贫人口就业规模在5万人以上。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产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公益性资产持续发挥效益、经营性资产不流失或不受侵占。实施村集体经济提升工程,调整优化村集体经济项目,力争全年村级集体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超过70个。积极对接国家林草局、深圳市龙华区等定点帮扶单位,谋划实施一批帮扶项目。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5万亩,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5.6万亩以上,总产量10.3万吨以上。推动特色产业扩面提质,新种5.53万亩、巩固16万亩糖料蔗面积;新种油茶5000亩,总面积达12.6万亩;加强桑园、“三特”水果示范基地管护。继续加大生猪、肉牛、肉羊等产业的扶持力度,全面推广生猪养殖“铁桶计划”和“公司+规模养殖场”联建联养模式,出栏生猪21万头以上;完成万头奶牛场建设,引进或培育牛羊养殖龙头企业2家以上,出栏肉牛4.8万头以上、肉羊2.6万只以上。全面实施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建成仫佬稻香·乡山云集田园综合体,启动仫佬·印象棉花田园综合体和成龙湖特色农旅田园综合体创建工作,逐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做大做强“罗城毛葡萄”“罗城金玉柚”等农业品牌。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打造龙岸“酸菜小镇”,全面发展螺蛳粉原材料产业,种植麻竹2万亩以上、豆角5000亩以上,引进和培育2家以上企业进行螺蛳粉原材料深加工。
务实推进乡村建设。推行“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微田园”乡村振兴建设模式,抓好全域基本整治村屯建设,完成500栋以上农房特色塑造,以点带线,以线扩面,打造卡马新村等一批可示范、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强力推进以三清三拆、拆旧复垦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建兼爱、乔善、纳翁、宝坛等4个乡级污水处理厂,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8个以上。建设集中供水保障工程26处,推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6%以上。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建立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农户、行政村和乡镇形成层层嵌入的治理网络,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加强乡村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推动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全面提升农村社会治安管控能力,增强群众社会安全感。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逐步建立完善村民红白理事会,推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大力宣传乡贤文化,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创建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54万亩耕地红线。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开展房地一体宅基地日常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完成小长安镇“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试点建设并逐步在全县推行,加大金融要素对农村的供给力度,增强乡村发展动能。
(三)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动投资快速增长。坚持“项目为王”,高位推进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有效发挥重大项目“压舱石”作用,带动经济大发展。
积极谋划储备项目。精准把握国家政策机遇,谋划新增中央投资、专项债和“新基建”项目,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公共卫生等项目,全面提升重大项目谋划的数量和质量,新谋划储备重大项目120个、总投资100亿元以上,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0个以上,力争获得资金1亿元以上。加快包装推进3个PPP项目,总投资20亿元,完成年度投资3亿元。
加快织密综合交通网络。扎实开展罗城至宜州、罗城经柳城至鹿寨、融安至罗城等高速公路的征地拆迁工作,建成乔善至纳翁、小长安牛毕至龙美二级公路、牛毕至立新三级公路,以及四把至九龙、古毛至天河、宝坛社区至西华、黄金社区至友洞道路工程,启动牛毕港工业园至古砦互通快速路、牛毕港工业园至小长安互通快速路以及四把社区至棉花、小长安至罗东、四环路至天河维新、怀群社区至天门等一批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实施一批屯级公路拓宽改造和农村桥梁工程,争创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板阳东水库建设,建成大山水库。实施阳江龙岸镇、黄金镇、宝坛乡和东小江乔善乡、纳翁乡等一批河段整治工程及天河镇河道整治工程。实施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平方公里;在全县11个乡镇建设小型农田水利、灾毁农田修复等项目130个,新增或恢复灌溉面积9.96万亩。
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信息网”项目建设,实施5G网络项目建设,实现城区、工业园区、重点景区等5G网络覆盖,全年建设155个5G基站。加快实施数字中心、工业互联网和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形成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实行重大项目建设三级统筹协调机制,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实施周调度、月研判、季小结。全力做好要素资源保障,落实项目建设前期经费4300万元,强力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利用三个月时间开展征地拆迁大会战,力争全年累计完成7000亩项目建设用地的收储,确保项目快速落地见效。整合县级投融资平台,力争融资30亿元以上,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四)狠抓城乡融合发展,全力构建高品质宜居罗城。我们将以“十大城市建设项目”为抓手,实施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行动,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塑造仫佬山乡城市新形象。
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成迎宾大道、仫佬大道、长春路延长线、平新大道(东门镇平定路口至四把镇新印路口)、二洞至北环等城区联通路网;启动实施朝阳路、解放路等“白改黑”工程、天龙泉大道(一期)、罗城公园整体提升改造工程、县级生活垃圾中转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黄泥峒水厂扩建工程,不断提升县城区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平。做好仫佬古镇、天龙泉大道(二期)、县城污水处理厂提升工程、城区排涝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全力抓好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工程(延长线)建设,加快推进城区管道天然气工程,实施县城区和乡镇街道绿化、美化工程,抓紧启动县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着力完善城区基础设施。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依法严厉打击“两违”,努力实现“零增量、减存量”目标。大力开展城区市容市貌综合整治行动,实行归行就市管理,取缔摊位乱摆乱放,车辆乱停乱放,垃圾乱扔乱倒等“乱象”行为。有序推进城区路灯管理、园林绿化维护、环卫保洁、垃圾清运处理等工作市场化运作,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探索实施县城区智慧停车项目,建设一批城区和乡镇公共停车场、公共卫生厕所,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改造提升城乡风貌。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进一步规范农房建设和风貌管控,以筹备自治县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为契机,启动在城区朝阳路沿线打造具有仫佬族民居八大特点的风貌一条街,增强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县城区风貌改造工作有效开展。推进3个以上乡镇集镇改造提升,努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村农民的区域商聚中心。
(五)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活力。我们将坚持“政策为大”“创新为要”,以大刀阔斧的改革,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打造高效公正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网通办”“一事通办”政务服务体系。健全“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运行机制,对投资项目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企业开办等事项提供“帮办代办”和“一对一”保姆式服务。积极探索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改革,推行建设项目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缴纳土地出让金后即可核发施工许可证,实现“拿地即开工”。在11个乡镇全面铺开建设集信息公开、服务展示、查阅办理于一体的政务公开专区,打通政务信息在乡村的“最后一公里”瓶颈,让政务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公开透明。
持续加强重点领域改革。大胆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分层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报告制度,依法依规防范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持续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卫生、户籍制度、文化体育等领域改革,健全再分配调解机制。
加力拓展开放合作空间。全面加强粤桂协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与深圳市龙华区的交流力度,启动建设罗城•龙华产业协作集聚区。抢抓广西创建RCEP示范区的利好机遇,积极推动我县农产品贸易,通过做好国际认证、“圳品”认证,全面推动罗城农业提高品质,推动优势产品拓展以东盟为重点的国际市场,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深度融入柳来河一体化、河池—黔南协同发展等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承担河池、柳州、桂林城市服务功能。
加大产业精准招商力度。落实招商引资奖励扶持政策,针对我县重点发展的产业进行产业招商、补链招商、以商招商或委托招商,在深圳市龙华区设立大湾区驻点招商组,包装20个以上重点项目向区内外招商投资洽谈会推介。建立县领导领衔招商机制,每月外出招商1次以上,全年力争引进项目10个以上,其中投资额超亿元项目5个以上,总投资额20亿元以上。
加快构建“双创”平台。大力实施科技强桂行动,深入推进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以企业为盟主组建创新联盟,大力支持天龙泉、中源山泉等龙头企业创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实施人才回引计划,落实《自治县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暂行办法(修订)》,让更多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六)坚持推动绿色发展,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绿水青山是罗城的“金字招牌”,也是罗城永续发展的本钱。我们必须坚持“环境为本”,持续巩固“山清水秀生态美”的城市名片。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大气污染防控,抓好城市扬尘综合整治和秸秆焚烧管控,深入推进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管控工作,确保城区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抓好水污染防治,强化“河长制”,确保县域内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重要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全面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争创“中国气候宜居县”。
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重要生态空间保护,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化“林长制”工作,实施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新增植树造林1.2万亩,森林抚育1.5万亩,管护现有公益林、天然林面积1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1.92%。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持续巩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信访举报案件和反馈问题整改成果,坚决依法惩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
大力推动低碳循环发展。积极参与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建设,开展产业生态化发展、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消费和生活、碳达峰碳中和、绿色金融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六大示范行动”。探索创建生态导向发展模式,构建符合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的绿色产业链条,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全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把有限的财力用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加快补齐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短板,让人民群众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有新收获。
着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筑牢“外防输入”的坚固防线。倡导鼓励在外务工人员就地过年,宣传引导返乡学生、返乡农民工等人员严格遵守防疫要求,积极开展在罗城就地过年人员关心关爱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疫苗接种任务,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筑起免疫屏障。压紧压实“四方责任”,严格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到横向纵向联动、责任到人到岗,绝不能因为一人一处的疏漏失职影响大局。
着力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发展。大力推进教育强县战略,全面实施教育提质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2456”工程,构建“乡镇初中并入城区,农村小学、教学点向乡镇集中办学”的新格局,开工建设城东小学,增加义务教育学位1400个。启动民族高中项目建设。在城南片区规划900亩教育建设用地,开展“中学城”项目工程的前期工作。分期启动城南小学、城南幼儿园等10所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建设工程。创新办学模式,利用对口帮扶推动柳州、罗城一体化办学,争取深圳龙华区与我县开展合作办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三名二室一坊”建设,着力提升教育质量水平。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全面实施新高考改革。
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完善“村医通+”服务平台建设,落实家庭医生制度,为居民提供全程化、规范化的健康服务。补齐公共卫生领域短板,启动整体搬迁罗城妇幼保健院前期工作。成立自治县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提高医疗救治水平。促进中医药、仫佬医药传承和创新。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争创国家级卫生县城。落实国家“三孩”及配套政策,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
着力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大力支持帮助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实现创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保险制度,按时足额发放各类社会保险待遇;加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等特殊群体综合保障,推进社会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优抚对象优待抚恤政策。启动殡葬改革,加快推进县级殡仪馆及公益性公墓规划实施。
着力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积极培育规上文化企业,加快建设“一馆一场一剧”、文化产业园等项目。挖掘、保护和利用好廉政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高标准创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建设红七军四把战斗纪念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县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着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以龙岸镇为试点全面铺开“平安小镇”建设。加快推进基层派出所建设攻坚战,深化公安信息化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一步推进禁毒严打整治和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深入开展全县矛盾纠纷攻坚战,着力化解信访积案。深化国防动员建设,做好双拥共建工作,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能力,争创“自治区双拥模范县”。持续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加强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坚持守正创新,担起政府职责,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努力打造务实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坚持对党忠诚,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必修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各环节、各方面,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和县委的工作要求落地见效。
(二)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履职提效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法治罗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坚决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不断提高政府决策和执行落实的效能,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各方面监督。
(三)坚持务实重行,凝心聚力抓发展。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干部推进罗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本领。以“树正气、强作风、勇担当”作风攻坚行动为抓手,全面开展干部作风大查摆大整治活动,大力破除“八弊”顽疾、六种“不良倾向”,鼓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强化经济运行分析调度,规范督查检查,完善绩效考评,营造全县上下狠抓落实、加快发展、赶超跨越的浓厚氛围。
(四)坚持从严治政,廉洁奉公树形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深入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强国资国企、公共资源交易、公共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监管,强化审计监督,努力实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昂扬的姿态、优良的作风和扎实的工作,加快推进“三大建设”取得新成效,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 词 解 释
1.“三大建设”:建设好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民族自治县,建设好特色集聚、融合发展的产业振兴示范区,建设好宜居宜业、服务河柳的现代卫星城。
2.“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3.“平安三保”:由县财政出资帮助全县农村居民购买救助保险,主要目的是防止我县农村居民因病、因灾、因故、因学、因务工不正常、产业经营不善等导致家庭人均收入未达到当年年度收入标准等原因返贫致贫。
4.“两不愁三保障”: 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5.“千亩千户”工程:创建红心猕猴桃、毛葡萄和百香果等3000多亩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园,每一个产业发展1000亩以上,每户搬迁户享受1亩产业分红,连续分红10年,带动搬迁群众稳定增收。
6.“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发展特征的中小企业。
7.“圳品”:由深圳市市场管局打造的食品领域“城市品牌”,是深圳市按照“供深食品标准体系”进行认定并合格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统称。
8.“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
9.“六稳”“六保”: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10.“企业特派员”制度:选派专业干部“点对点”定点联系企业。
11.“五个全”措施:脱贫人口产业全带动、收益全链接、保险全覆盖、就业全保障、特困全兜底。
12.“十大百万”产业:核桃产业、油茶产业、板栗产业、糖料蔗产业、桑园产业、“三特”水果产业、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基地、肉牛肉羊产业、生猪产业、淡水养殖产业。
13.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耕地“非农化”是指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挖湖造景、扩大自然保护地、从事非农建设、违规违法批地用地;耕地“非粮化”是指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苗木花卉草皮、种植水果茶叶等多年生经济作物、挖塘养殖水产或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
14.生猪养殖“铁桶计划”:对传统养猪场进行“铁桶”式改造,实行滴水不漏铁桶式封闭管理的一种复养模式。
15.“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将信用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指标与获得的金融支持挂钩,信用分值越高,获得的金融支持越多,形成正向激励效果。
16.“两违”:违法建设、违法用地。
17.RCEP: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2012年由东盟发起,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制定的协定。2020年11月15日,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会后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18.“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9.“2456”工程:新建2所高中,新建(迁建)4所小学,新建5所初中,新建(迁建)6所幼儿园。
20.“三名二室一坊”: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自治区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学科带头人工作坊。
21.“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22.“一馆一场一剧”:一个仫佬族文化馆、一个仫佬族体育场、一部反映仫佬族文化的经典剧目。
23.“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24.“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25.“八弊”顽疾:尸位素餐、不想干事;精神萎靡、不敢担当;粗枝大叶、不负责任;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因循守旧、不思革新;慵懒散拖、不讲规矩;小成即满、不求上进;虚假浮躁、不讲真话。
26.六种“不良倾向”:“选择性无视”倾向;“及格式满足”倾向;“习惯性躺平”倾向;“守摊式心态”倾向;“修补型思维”倾向;“各扫门前雪”倾向。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