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8 22:31   责任编辑:www
2021年9月24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自治县县长蓝胜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乘势而上、推进实现大化“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奋力谱写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大化篇章的关键期。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坚决啃下硬骨头、蹚过深水区,倾心多办实事,倾情多做好事,倾力推进利于长远发展的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总目标,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政策,着力推动一二三产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区、库区、石山区“三区”协调发展,大力实施“特色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服务业旺县、城乡融合惠县、生态美县”六大行动,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工业加快发展壮大,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规模以上工业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服务业规模显著扩大,特色服务业品牌效应明显提升;现代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改革开放拓展新局面,社会文明呈现新景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民生福祉改善达到新高度,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实现新跨越,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围绕上述目标,针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瓶颈和薄弱环节,今后五年,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新成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持续加大产业就业等后续帮扶力度,深化粤桂协作、社会帮扶等机制,做好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推动实现乡村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二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坚持以现代特色农业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依托64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1家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提质发展462个扶贫养殖场,新建和培育一批养殖(示范)基地,重点发展七百弄鸡、肉羊、肉牛、生态渔业四大产业,加快构建肉羊全产业链,全力发展肉牛产业,发展壮大七百弄鸡全产业链,打造“大化鱼”品牌,推进淡水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健全农业产业链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电子商务”“农社对接”“农超对接”等新业态发展,着力打造“供深供港”农产品基地;促进“农业+”建设,创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区。三是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巩固“美丽大化”乡村建设成果,实施乡村风貌改造提升行动,加强全域基本整治型村庄、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设,打造“两高两道”示范带、“库区美丽家园”示范长廊,谋划实施“一河两岸”乡土特色示范带项目(红水河右岸沿大化城门—坝首—贡川—百马、左岸沿都安方向进城大道—古河—都阳—岩滩—羌圩),完成“一廊一道两路口”沿线200米可视范围内所有村屯风貌改造(立面改造)。严格实施耕地保护,坚决杜绝违法占用耕地建设行为。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巩固行动,行政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5%以上,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重点传统建筑的修缮维护,建设村庄民俗文化特色家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实现“一村一景、各具特色”。
(二)坚持“三产”协同发展,全力打造现代特色产业新体系。坚持一二三产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坚定不移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稻谷生产者补贴政策,鼓励农民主动保护耕地地力,继续保持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万亩以上,总产量7万吨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8%以上。创新发展特色种植业,扩大种植规模,打造旱藕粉、白玉薯、富硒稻米等特色品牌产品,促进“三特”水果、蔬菜增量提质,力争到2025年水果种植面积达4万亩、产量达2.7万吨,年均蔬菜种植面积在8万亩以上、总产量9万吨以上。规模发展特色养殖业,落实生猪生产扶持政策,组织生猪恢复生产、稳定增长;持续打造七百弄鸡全产业链,做大做强七百弄鸡产业,推进适度规模标准化生产,推进智慧养殖场和产品溯源体系建设,提高七百弄鸡品牌的全国影响力,力争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全力发展肉羊产业,积极发展增长速度快、产肉率高、品质优的湖羊产业,加快建设县乡村“万千百”湖羊产业示范基地,提升本地山羊产能,着力打造“南方羊都”;全力发展肉牛产业,建设种牛繁育基地,创建规模肉牛养殖示范基地;推进绿色水产养殖,重点推进稻渔生态综合种养发展模式,稳妥推进圆形池养渔业养殖,继续推进“十大百万”淡水生态养殖产业提质改造,推动生态休闲渔业发展。力争到2025年,年出栏生猪28万头、肉牛2.6万头、肉羊25.5万只,水产品总产量达2.2万吨,七百弄鸡养殖量达500万羽、产值达5亿元以上。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升级,提高农业现代化经营水平;实施农业品牌工程,提升“七百弄鸡”“七百弄山羊”“大化鱼”“大化白玉薯”“七百弄旱藕粉丝”等特色产业效益,持续推进“两品一标”认证,推动农业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推进北景镇打造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继续创建一批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统筹创建田园综合体示范区,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高素质农民。二是全力推进工业振兴。坚持全产业链发展,加强工业招商引资,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做优做强绿色水电非金属材料、绿色食品、高端绿色家居、医药等重点支柱产业链,形成具有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工业产业集群,加快布局大健康、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以打造全区易地搬迁农民工业扶贫示范县为契机,以打造百亿产业园区为目标,构建“一港一区五园”工业发展格局(一港即红水河大化港,一区即大化工业集中区,五园即城南综合工业园、岩滩工业园、城西产业园、特色食品产业园和大元产业园),力争升级为自治区A类园区,着力推进城南综合工业园、大元产业园建设,重点做好城南综合工业园二期土地储备3000亩以上,完成大元产业园1100亩土地储备,启动城西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县易地扶贫搬迁就业配套产业园标准厂房、大元2个1000吨级泊位工业码头、晨安集团年产100万吨精细碳酸钙项目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实施亿元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制定龙头强优企业培育清单,积极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衔接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补链骨干企业。实施企业提质增效行动,推进落实“千企技改”工程,重点推进大化兴辉锰业公司“搬迁入园”、济民制药公司“出城入园”改扩建、都阳木材加工厂“出城入园”技改等项目建设。打造健康饮用水产业,加强万福泉、双狮泉、桂亿隆等天然饮用水地理标志性产品品牌建设,力争打造“中国健康长寿饮用水基地”。力争到2025年,重大工业项目完成总投资8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培育5亿级企业1家、亿元级企业5家、上规企业10家以上,产业链集群水平明显提升,百亿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三是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继续深入实施美食驱动战略,打造特色长寿健康美食品牌,推动康养美食产业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全力打造全国康养美食旅游目的地;提升达吽小镇、美食夜街、水岸食街“铁三角”地标夜生活街区品质,丰富夜间经济新业态。全面实施“文旅强县”发展战略,以“山水大化美食之乡”形象定位,打造健康养生、旅游观光、民族民俗、农旅结合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创建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打造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红水河百里风情画廊等景区,全力将红水河百里风情画廊景区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将岩滩景区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全力推进“六大连湖”等旅游项目建设。开展研学游、山水观光游、健康养生游等精品线路宣传推介,提升我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发展商贸物流服务业,优化全县商业空间布局,形成“县城核心商圈、特色商业街区”为主体的实体商业中心。健全城乡配送网络体系,促进形成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畅通、线上线下融合的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发展金融服务、大健康等服务业,着力建设健康养老养生产业集聚区、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试验区。
(三)统筹“三区”协调发展,着力构建城乡经济融合新格局。因地制宜、依形就势,统筹优化城乡经济功能布局,深入推动城镇区、库区、石山区“三区”协调、互补、融合发展。推进“多规合一”,推动镇村联动发展,增强城镇对乡村的带动能力,加强以乡政府驻地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加快形成城乡功能优化、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城镇区”,以县城区为中心,按照“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理念,以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为创建标准,建成多个集聚休闲娱乐、美食餐饮、壮瑶文化、民宿客栈、民俗特色展示为一体的特色街区,将县城区打造成壮瑶文化名城、康养旅游名城、红水河畔不夜城,因地制宜将都阳、岩滩、北景3个镇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充满魅力的特色小城镇。大化镇发挥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优势,辐射带动周边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都阳镇发挥交通枢纽和土司文化、佛教文化优势,建成全县次经济发展区和旅游名镇,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农旅产业发展,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高地;岩滩镇依托全国重点镇、水电名镇和库区湖光山色景区优势,全力打造全县工业旅游融合发展重镇;北景镇以获得全国农业产业强镇为契机,发挥全国淡水养殖基地、国际垂钓基地的品牌优势,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和南方特色渔旅文化名镇;其他乡根据人口、经济发展及条件,分级分批继续推进撤乡建镇工作。“库区”,统筹水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重点发展淡水养殖业、水面光伏产业和观光旅游业,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库区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库区美丽家园。“石山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合理发展生态经济,重点发展七百弄鸡、肉羊、肉牛、杂豆、白玉薯、桑蚕、旱藕、中草药等特色产业,着力修复石漠化、涵养生态环境,更好地发挥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四)完善“四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释放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坚持固本强基战略,立足长远加强统筹谋划,大力推进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释放强大动能。一是加快建设现代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红水河大化港(大元工业码头、农友货运码头)、大化及岩滩电厂千吨船闸改造工程、绕城路二期项目(大元大桥—鳄鱼岛—亮山段、坡了—双排—亮山段)和红河南路—苏灰坡—坡了码头路、大化至马山无轨高铁大道、大化通用机场等“水路空”重大交通项目,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谋划推进重大桥梁工程项目,重建大化一桥,新建大化四桥、乙圩拉巴大桥,维修加固岩滩大桥、北景巴龙大桥,加快推进大元大桥(大化三桥)建设;大力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乡乡通二(三)级路以及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二是持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供水保障、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为核心,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的水利保障体系。重点推进县城供水改造提升,岩滩镇、羌圩乡等万人以上城镇供水保障工程建设,以推进建设千吨万人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为重点,并网改造一批小型供水工程,推进农村饮水管理“三个责任”“三项制度”,构建新型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开展“智慧水务”试点工作,强化农村饮水动态监测,保障全县城乡居民用水安全。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水库建设工程、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发挥工程供水、生态补水等综合效益。三是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落实县城区“南北提升、东西拓展”部署,统筹规划城东新区(拿银新区)、城西新区和城南的开发建设,推进县城区新化西路延长线、和乐路延长线、新化东路延长线(马山方向进城大道)、古江大道延长线、沿河大道G355延长线A段至都安方向进城大道等道路工程建设,拓宽拉大城市框架;谋划建设西郊公园、城东公园、王秀公园,加快谋划推进县城更新项目,推进城区交通、地下管网、雨污分流工程,提升城区亮化、绿化水平,实施停车综合体系统化建设工程,建设大化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加快数字大化建设,争创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县。推进乡镇街道风貌改造,加快12个乡级污水处理设施、公共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改造乡镇农贸市场,完善功能布局,提升乡镇综合承载能力。四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网络深度覆盖,实施4G补盲提速工程,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性能,进一步提高光纤网络、移动信号、广电网络的覆盖率。
(五)聚焦“五个方面”民生改善,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服务新体系。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把政策措施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一是推动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优化和谐劳动关系,扎实做好“稳就业”“保就业”,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有序畅通流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县内返乡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开展创业担保贷款。二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质发展学前教育,县城区新建4所公立幼儿园,新建或改扩建一批村级公办幼儿园;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撤并雅龙乡初中等7所乡镇初中到县城集中办学,县城区新建3所中学、2所小学,建设好乡镇中心小学和村级小规模学校;实施普通高中提升计划,新建1所民族高中,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切实留住优质生源,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水平;推行普通高中“普职融通”和普通初中“普职融合”模式,推进县职业技术学校迁(扩建),办好职业教育;统筹抓好特殊教育;推进教师人才队伍、教育信息化建设。三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大化。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县中医医院、120急救指挥中心和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等项目建设,实施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强老年大学建设。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完成大规模人群疫苗接种工作。四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计划,积极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实现应保尽保;持续深化殡葬改革,加快推进殡葬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医疗保障工作措施,全面落实医疗保障服务。完善退役军人事务保障体系,落实各类重点优抚对象优待政策,倡导拥军优属,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五是推进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力争成功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民族传统特色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全面发展体育事业,构建较为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六)深化改革开放合作,不断激发经济升级发展新活力。坚持以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不断释放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一是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对表区内一流标准,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证照分离”改革、“一业一证”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推进“互联网+智慧市场监管”项目实施;优化政务服务事项,推动证照联办、多证合办,优化“网上办”“简易办”“一网通办”“一事通办”。推进政务数据“聚通用”,到2023年底基本实现“一云承载、一网通达、一池共享、一事通办、一体安全”。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推进公开资源交易与政务服务中心一体化管理,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创新市场主体培育机制,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壮大各类市场主体,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二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深化农村改革,推动“三权”分置,探索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出台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规则,建立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服务网络平台,促进农村产权流转和交易,吸引城市资源向农村流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城乡基准地价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投融资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国有企业活力。三是深化推动开放合作。集成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生态文明示范区、左右江革命老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等战略部署,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地区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好深圳宝安区的东西部协作资源,积极承接发达地区资金、技术、产业转移。积极推进大化—都安—马山三角区建设,主动融入南宁一小时经济圈。加快推进外贸“走出去”、外资“走进来”,力争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进出口企业达4家,利用外资(商务口径)年均增长10%以上,引进2家利用外资企业落地注册;培育限上企业15家,建成12家加油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以上。
(七)坚持绿色发展战略,开启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新征程。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系统质量。一是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严格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信息公开等制度,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制度,对标创建标准,扎实推进、努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实施节水节能行动,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步伐。二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严格实行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准入清单等“三线一单”管理,开展城市扬尘综合治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以颗粒物为重点,着力控制污染天气。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全力确保岩滩库区、大化库区两个国控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水质目标要求。按照“防、控、治”并重推动原则,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加强全县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推进与都安、马山合作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三是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升河湖、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八)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大化。牢固树立安全思维,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切实把安全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加强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筑牢安全屏障。一是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推进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统筹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综合防御体系建设。二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创建“网格化+智能化”社会治理新模式,强化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整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切实抓好库区及重点群体信访维稳工作。三是推进法治大化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九)时刻牢记初心使命,扎实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着力提高政府的凝聚力。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准则,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政府各项工作,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提高政府干事创业的凝聚力。二是着力提高政府的执行力。把“落实”作为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只要是决定的事情,就要实干苦干、不务虚功、一抓到底。完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强化督查督办,健全履责问责机制,建立容错纠错激励机制,全面增强施政本领、提高行政水平,狠抓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狠抓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狠抓各项重大工作的落实,狠抓各项政策举措的落实,真正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部署掷地有声、落地生根。三是着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完善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认真做好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抓好全民普法,把依法行政体现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完善行政决策程序,着力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