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2年天等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8-18 22:35   责任编辑:www

  2021年8月27日在天等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欧 正

  各位代表:

  我受县十六届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同时对今后五年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天等县经济发展较快、社会进步明显、民生改善较大、人民幸福感最强的一个时期。五年来,我们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洪涝灾害、新冠肺炎疫情等风险挑战,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广西山区强县、增进天等人民福祉”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崇左市委、市政府及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奋发作为、克难前行,圆满收官“十三五”目标任务,向全县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五年来,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县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49.02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75.99亿元,年均增长6.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11236元增加到2020年的17817元,年均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9%,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65%。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荣获“2019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称号。

  (二)脱贫攻坚实现历史性胜利。全县11.3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59个贫困村顺利摘帽,提前一年顺利退出贫困县序列。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2%,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农户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达100%,农户饮水安全保障达100%。特色扶贫产业加快发展,发放小额扶贫贷款5.66亿元、产业奖补资金2.64亿元,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年均达5万元以上。创建“扶贫车间”323家,带动就业人数1.43万人。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6个,安置贫困人口9726人。投入20.63亿元实施脱贫攻坚项目2449个,完成“粤桂帮扶”项目39个,中国人寿定点帮扶项目79个。“扶贫车间”“扶贫爱心超市”“脱贫故事会”、养牛保险等脱贫攻坚工作品牌在区内率先打响,脱贫攻坚“1+4模式”获自治区领导批示并建议推广。扶贫成效考核2019—2020年连续两年获得综合评价“好”等次。

  (三)产业转型实现历史性优化。东泥第二条生产线、沙钢技改、南方锰业扩建等项目竣工投产,建材业、锰业发展成为全县工业支柱产业,培育税收年超两亿元企业1家。牛头岭风电场一期项目并网发电,成为崇左市首家风力发电场。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粮食总产量累计达75.29万吨,辣椒种植面积年稳定在5万亩以上;精心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品牌,创建各级农业示范区189个。引进四野、华昊、幸福生态等龙头企业3家,建成牛养殖小区73个,规模养羊场86个,全县肉牛饲养量达10.82万头,兴宏牲畜交易市场、牛屠宰场投入运营,天等县驮堪中禾恒瑞蔗叶养牛产业扶贫项目等加快建设,县域特色肉牛产业链不断壮大发展。园区标准厂房由2015年的0.5万平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7.1万平方米,吸引入驻投产企业28家。建成县乡村三级统一配送体系,行政村电商物流服务覆盖率达100%,县电商大楼入驻孵化电商企业20家。完成上规入统企业32家。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25.6∶24.0∶50.4调整为2020年的21.2∶22.6∶56.2。

  (四)生态环境实现历史性提升。全力推行治污“四禁”(1)措施,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以上。全面实施水源综合治理,全县44条河流和41座水库实现一对一管理,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均达Ⅲ类标准,投入资金2982.92万元建设21套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地表水优良比例达100%。深入推进石漠化、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建设山水林田湖草项目6个,全民义务植树300多万株,造林9.26万亩,封山育林4.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49%。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行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强化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村庄达90%以上。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获评区级生态乡(镇)8个、区级生态村24个、市级生态村105个,荣获“自治区级生态县”称号。

  (五)文化旅游实现历史性发展。建设文化旅游产业项目32个,成功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家,3A级旅游景区3家;四星级旅游饭店2家,三星级旅游饭店1家;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2家,三星级农家乐2家。壮族霜降节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1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8个,当选广西县级行政区“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深入挖掘“立屯精神”内涵,建成壮族霜降节博物馆、立屯精神纪念馆和立屯实体隧道博物馆,情景壮歌剧《天梦》荣登广西第十届戏剧展和中国—东盟周舞台,山歌剧《天梦·钎声谣》列入全市建党百年献礼剧目,天等壮族打榔舞亮相《魅力中国城Ⅱ》舞台,《中国影像方志·天等》等文化精品亮相央视。荣获“中华诗词之乡”称号。

  (六)城乡面貌实现历史性提升。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建成区面积由2015年底的5.55平方公里增至8.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5年底的25.11%提高到2020年的31.03%。城区核心商圈功能日益完善,天富商业广场、丽阳天下步行街等成为群众购物休闲打卡地。完成县城4个片区棚户区改造,打造高品质小区6个。丽川河、棵模河、派替湖生态水系一期工程建成开放,建成6个休闲广场和一批公共绿地,新增绿化面积31.68万平方米,丽川文化森林公园、天椒广场、打榔舞广场等深受广大群众青睐。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城区道路绿化亮化率达100%,生态宜居山水园林城市初显。城市精神文明水平不断提升,建成区、市、县级文明乡(镇)、村92个,连续三轮荣获“自治区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获批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创建基本整治型村庄761个。完成福新撤乡建镇工作,东平镇、福新镇书记工程顺利建成,龙茗、向都、东平成功列入市级培育特色小镇。

  (七)发展后劲实现历史性增强。累计投入5.67亿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262个。县城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新建改建丽川路等市政道路16条,县城区道路总里程达68公里。巴马至凭祥、隆安至硕龙高速公路(天等段)稳步施工,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天等至仙桥、洞良至福新、结安至进结等8条二级公路竣工使用,实现与周边县二级公路“全通达”、二级或三级公路“乡乡通”、村屯沥青或水泥路全覆盖。水利建设扎实推进,投入4.68亿元建成水利工程463处。大力推进电力提质升级,投入3.79亿元完成第二轮农村电网改造,所有行政村均通动力电。城区累计安装管道燃气达2万户。建成通讯基站1427座,行政村网络覆盖率达100%。

  (八)发展活力实现历史性突破。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简易办”,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理率达99.2%,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单按时办结率达95%以上,群众满意率达100%。行政审批持续提效,“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登记制度改革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稳步推进,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办结,市场主体户数同比增长33.7%。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累计减税降费7000余万元。县域金融改革稳步推进,新增北部湾银行、桂林银行2家金融企业。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实现财政资金运行全流程网络化。顺利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全县机构改革和各类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荣获“全国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称号。瞄准粤港澳大湾区精准招商,引进龙头企业3家,完成项目签约42个,亿元以上项目19个,签约投资总额79.42亿元。

  (九)民生福祉实现历史性改善。积极应对“5·28”特大洪涝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稳扎稳打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县至今保持“零确诊”。民生十三项支出累计118.2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比重为81.5%。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累计投入7.55亿元,实施项目635个,新建天等县思源实验学校、天等县城西小学、天等县县直第一幼儿园等学校(幼儿园)20所;创建区、市级示范幼儿园5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督导认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顺利通过区级验收。投资2.18亿元建成县中医医院搬迁等一批卫生项目建设,全县18家定点医疗机构、县医保经办机构分别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108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村医通”结算。城镇新增就业0.96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3.4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年均控制在4.2%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参保人数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城乡低保平均补助水平大幅提高。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6.8%,“壮美广西·智慧广电”工程惠及1.6万贫困户,应急广播平台实现县乡村全覆盖。平安天等建设成效显著,“七五”普法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禁毒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有效开展,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连续15年实现维稳“五个不发生”、连续6年荣获“平安广西活动平安县”称号、连续3年荣获国家信访“三无”县称号。武装工作和国防动员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组建基干民兵队伍41支,遂行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突任务17次;高质量完成征兵工作,连续39年无责任退兵。

  (十)政府建设实现历史性加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政府行政效能明显提升。严格落实党中央“基层减负”决策部署,年均精简文件、会议达10%以上。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严格规范公务用车管理,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推动自身廉政建设,持续提升政府执行力、公信力、落实力,不断以勤政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五年来,我县督查考评、统计、审计、科技、供销、机关后勤服务、老龄、民政、退役军人、气象、民族宗教、对台、外侨、地方志、档案、消防、保密、党史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保险、邮政、通信、石油、烟草等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科协、文联、红十字会、侨联、社科联、老干部等群团组织作出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五年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不懈努力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拼搏、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区、市直驻我县单位和军警官兵、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天等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我县“十三五”发展之路,我们深刻认识到,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意识,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不断增强发展活力,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不断加快推进“建设广西山区强县、增进天等人民福祉”;必须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巩固提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成果,夯实可持续绿色发展之基,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坚持勇闯必胜信念,坚定必胜信心,凝聚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力量,大力弘扬立屯精神,全力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必须坚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统筹谋划县域特色产业、项目等,调结构、转方式、树品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体现在: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够科学,可支配财力不足,经济总量偏小;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发展不够壮大;基层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需求存在不小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仍需努力解决;城镇化水平偏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重道远;政府自身建设仍有差距,干部思想观念和能力素质有待增强,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县域发展吸引力还不够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尽心竭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二、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今后五年,天等县将进入建设现代化山区强县、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将拥有多重政策叠加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决胜乡村振兴的巨大挑战,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力抢抓新发展机遇,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实现新时代天等大发展大跨越。

  各位代表,刚刚胜利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天等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为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发出了“大力弘扬立屯精神,扎实推进‘五大振兴’(2),着力优化‘三大环境’(3),为加快建设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教育兴、旅游旺的现代化山区强县而不懈奋斗”的号召。县委作出的决策,发出的号召,提出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战略举措,完全符合上级决策部署和我县发展实际,描绘的蓝图回应了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和强烈愿望。政府的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党代会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实现天等更好更快发展。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崇左市委四届八次全会、崇左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精神和县委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抢抓用好新发展机遇,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弘扬立屯精神,扎实推进“五大振兴”,着力优化“三大环境”,加快建设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教育兴、旅游旺的现代化山区强县,全力实现“两个达到”(4)工作目标,奋力谱写新时代天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奋斗目标是:

  ——经济发展增强新动力。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台阶,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十四五”末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产业转型实现新突破。强力推动锰业、建材业等转型升级。加大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不断延伸锰产业链,努力打造“锰业强县”。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新型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高位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简化办事程序。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惠企助企服务机制,不断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依托隆硕高速、巴凭高速及国省道优势,逐步建成“一纵一横二环九联”(5)公路主骨架。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持续释放改革红利,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新突破,充分激发县域发展活力。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持久战,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擦亮绿色生态品牌。全力做好主要污染物减排控量,着力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推动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基本建成生态美丽天等。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加强城市规划,打造宜居城市典范。强化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健全可持续、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教育振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优质教育需求。不断增强社会保障能力,促进社会就业稳步提升。

  ——壮乡文旅开创新高地。优化文化旅游发展空间,建成天等全域旅游“一小时交通圈”。整合县域文旅资源,构建“一馆一带四园(6)、若干条旅游精品线路”文旅发展新格局。探索旅游发展新业态,推动文化与旅游、健康养生、体育等融合发展。加强民族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提升工程,推动文化旅游繁荣发展。

  ——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基本建成健康天等。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提高社会服务效能。“平安天等”建设达到更高水平,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力加快工业振兴,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力推动产业优化提升,不断壮大县域实体经济,加速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十四五”末,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以上。

  全力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进现有水泥等传统建材产业提质增效,积极引进新碳酸钙精细加工等高附加值生产线,不断提升干法旋窑水泥、水泥制品、碳酸钙粉体等产值产能。推动锰矿企业整合升级,强化锰矿资源规范管理和开发利用,加快建成南方锰业四采渣库、电解金属锰生产线、电解锰渣资源化利用等项目。推动南方锰业、沙钢锰业、天泰公司、金鑫公司等加快扩能技改,引进不锈钢添加剂、锰系新能源电池前驱体材料等深加工生产线,着力打造锰产业集群。积极引领企业技术改革,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立锰材料、指天椒、天等米粉等技术研发中心。

  扎实推进园区提档升级。深入实施园区提升工程,加快完成返乡创业园基础设施一期路网工程、物流园工程、标准厂房建设,切实提升园区产业配套能力和承载能力,努力构建“一区三园”新发展格局。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争取引进更多项目落户园区。培育壮大工业园产业集群,整合物流运输服务业资源,持续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始终坚持“以商招商”工作理念,努力打造表带、表壳、表玻体、表芯等全产业链。壮大发展制药产业,加快华天宝药业有限公司整体搬迁,精心打造桂龙药膏、桂龙药酒等成为国内名牌产品。充分发挥劳务输出大县资源优势,探索推广“扶贫车间+”发展模式,出台返乡创业就业扶持政策,积极搭建返乡人员创业就业平台,全方位、全体系、全领域打造天等特色返乡创业之城。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建便民商业网点150个,鼓励连锁企业向社区和农村延伸,深入实施“农超对接”,持续完善县域电子商务体系,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高效畅通。注重培育特色新兴产业,加快开发风、光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力度,推动牛头岭风电项目二期工程、风能发电等项目落地实施。

  (二)聚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向纵深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建立“一手抓到底”工作体系,不断压实各级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推动驻村帮扶机制转向乡村振兴。分类做好帮扶政策延续、调整、优化工作,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对易返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建立健全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推动易地搬迁群众“一户一薪”等后续帮扶政策落到实处。深化中国人寿定点帮扶和粤桂协作,强化产业合作和劳务协作。发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新政策优势,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全力塑造美丽乡村之“形”,持续推进村庄“多规合一”编制规划,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乡村风貌提升五年行动,精准施策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大力推进天等县乡村振兴综合示范村建设,重点实施“两高两道”沿途、旅游景区、产业示范区等村庄改造,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乡村风貌示范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强化“增减挂钩”复垦区、旱改水区、撂荒区规范管理,严守63.8万亩耕地保护任务。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农房建设管控,加快推进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适度放活闲置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建成福新镇、把荷乡供销合作社,不断释放农村改革发展新活力。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全力夯实乡村产业之“实”,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标准化示范生产基地建设。严格执行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快粮食功能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项目建设17处。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生猪生产模式,不断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力争生猪存栏量达15万头以上,出栏量达20万头以上。做大做强肉牛全产业链,引导天等好牛缘洞宁牧场建成国家级种公牛站,打造成500头以上母牛核心育种场和3000头以上繁育母牛场;扶持中禾恒瑞发展成国内最大安格斯母牛繁育圈养养殖基地之一,打造牛饲养量达20万头以上养牛大县。大力发展山羊奶项目,力争羊饲养量达10万只以上。积极引进全产业链加工企业,大力发展肉牛肉羊产品精深加工,构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体系。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推进天等县指天椒加工厂建成投产,提升天等指天椒、天等土鸡等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打造富硒米等一系列特色农产品。大力实施优果特色产业,重点推进澳洲坚果等产业发展,加大桑蚕、茶叶、油茶、八角、中药材等种植规模。加快“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发展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一批产业兴旺、环境优美乡村振兴综合示范村。

  大力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力筑牢乡村文明之“魂”,加大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健全“一约四会”(7)制度,深化“三治融合”(8)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构建文明和谐乡村社会。加大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育壮大乡土人才库,着力提升农民创业就业技能,不断夯实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硬核力量”。持续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加快殡仪馆和公墓建设,逐步完善殡葬事业配套政策,创新文明殡葬服务新模式。大力培育文明新风尚,实现文明村镇覆盖率达85%以上,民主法治村创建覆盖率达100%。

  (三)聚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幸福宜居新天等

  紧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建成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宜业宜居新天等。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科学制定城镇产业发展规划,实现县城中心城区、工业集中园区功能互补。强化水电、交通、能源、通讯、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环境。到2025年,基本形成“一核一带双轴”(9)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县城吸纳人口能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

  加快幸福宜居城镇化建设。围绕山水城景美、园林景观美、特色风貌美、城区夜景美、城市品质美“五美城市”目标,打造宜居城市典范。加快推进丽川河、棵模河、派替湖生态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建成派替湖景区,开发丽川古村落民宿;大力推进县城园林绿化美化工程,积极申报“广西园林县城”;深入实施主干道风貌改造工程,统筹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建设一批精品街区;继续实施高层建筑、县城周边山体亮化工程,不断提高城区夜景亮化率;加快进城大道仕民新区建设,完成县委党校整体搬迁建设项目;推动天隆大道城北新区科学合理开发,打造城市新亮点。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推进驮堪乡、上映乡书记工程和都康、把荷、上映、驮堪撤乡设镇工作。加大乡镇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乡镇人才公寓全覆盖。深入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实现创建成绩排全区同类城市前5名。

  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县城备用水源、若兰水库扩容工程、若兰水库向县城供水工程,持续推动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规模化建设。开工建设县城排涝工程,持续完善地下排污排水管网和天然气管道,加快城北大道、环城路经百灵上屯至外环(百旺隧道口)、天宝北路至孔林道路连通工程等市政道路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巴凭高速、隆硕高速(天等段)建成通车,开工建设平果经天等至德保高速、福新内屯至硕龙高速、巴凭高速天等南互通至县城公路及宁干至向都二级公路等,争取云桂沿边铁路过境天等,打造县城与乡镇“半小时”交通圈,所有乡镇“半个小时”上高速,加速融入首府“1小时”经济圈。持续抓好农村公路管护养护和提级改造工程,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出行需求。全力夯实县域供电能力,规划新建弄模、团乐、上映等变电站4座,改(扩)建天等、把荷、向都等变电站5座。加快“数字天等”、智慧广电、5G网络建设,力争“十四五”末5G网络覆盖率达85%以上,家庭宽带村屯覆盖率达92%以上。

  (四)聚力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县域绿色发展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天等。

  巩固提升生态功能区建设成果。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10),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构建“三大空间”(11)新格局。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大力推进烟花爆竹禁燃限放、秸秆禁烧限烧与综合利用,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以上。深入开展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确保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严格执行林长制、河长制,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和综合整治,系统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巩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成果,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方针,加快建设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推动天等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实现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持续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大力实施东平镇那造河综合治理工程、向都镇汉洞河整治工程。深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加大石漠化地区、废弃矿区、水土流失地区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全县河湖(水库)划界工作。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严格管控挥发性有机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排放,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千企技改”工程,推动重大项目技术改造5项以上,实现产业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高端化发展。严格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整体布局,积极引进大中型新能源企业,大力推进整县屋面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项目开发,构建新能源全新发展格局。提升天然气保障能力,加快崇左-大新-天等段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力,推进垃圾分类和废旧物循环利用。深入实施“五大节水行动”(12),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再上新台阶。

  (五)聚力教育全面振兴,不断满足高质量教育需求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紧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积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完善教育管理体系,全力建成现代化山区教育强县。

  抓好县域学校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天等教育发展远景规划和教育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建立天等教育特色发展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始终确保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保持稳增。加快学校扩容提质,实施乡镇寄宿制学校项目建设,规划新建城北幼儿园、城北小学、城北中学,加快推进第二高中建设,完成天等高中、民族高中改(扩)建项目。扎实推进民族高中“民族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及“自治区第二批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工作。创新探索办学新模式,推进学校教育新发展。

  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县财政每年按不低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2%、年度公用经费总额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制度,不断提升学校领导、教师、班主任综合能力。积极邀请县外天等籍名校长、名教师开展专题讲座和结对帮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大力引进名校长、名教师和优秀应届毕业生,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思政育人”办学理念,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好校长、好教师”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师队伍。

  大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加大教育评价改革,全方位激活教职工干事创业精气神,不断释放学校特色办学活力。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示范县创建工作,打造一批市级义务教育名校。改善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严格落实“双减”相关规定,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依法依规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创新“互联网+”教育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改革,全力助推学前教育“增量提质”,努力增加自治区示范幼儿园和崇左市示范幼儿园数量。

  奋力抓好高中教育提升工程。积极探索新高考改革,推动高中多元化、特色化发展,不断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建立健全助学、奖学制度,不断留住高中优质生源。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扎实推进第二高中合作办学,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健康发展,力争用3-5年打造成崇左市重要高中教育基地。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深入探索初中渗透职业教育及“中高职”联合办学模式,强化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契合度,注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力打造市级品牌职校。

  全力保障教育内涵发展。严格执行教育督导机制,深入推行领导挂点联系指导学校管理制度,为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探索设立教育发展基金、教育奖励基金,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定期召开教育工作大会,大力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切实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建立教育工作常态化激励制度,大力开展教育先进典型宣传,推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教育、人人支持教育”强大合力。

  (六)聚力文旅提档升级,推动文化旅游高水平提升

  深入挖掘县域民俗特色资源优势,打造天等旅游特色品牌,全力创建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

  提档升级县域旅游产品。着力推动“一馆一带四园、若干条旅游精品线路”协同发展,精心打造牛头岭风车山地公园、天椒乐园、“立屯天梦”景区等文旅重点项目,加快丽川文化森林公园、都康田园提升改造工程,全力推进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项目建设。着力提升都康岩林庄四星级乡村旅游区,打造天椒乐园至大新硕龙旅游线路,推出红色研学之旅、绿色生态之旅、非遗文化之旅等主题旅游精品。

  精心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充分发挥“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打榔艺术之乡”“中国指天椒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品牌效应,依托广西-东盟博览会、壮族霜降节等重大节庆及崇左市承办2022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契机,大力推介天等民俗风情、特色产品、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促进文化旅游全方位发展。充分利用立屯党史教育基地资源,加大《天梦》系列舞台文艺精品创作工作,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培育壮大“文旅+”新业态,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康养、互联网等领域深度融合。不断加大旅游营销推广,推行线上线下联动宣传模式,持续深化与旅行社、网络OTA平台合作,全力提升“世界非遗、魅力壮乡、香辣天等”知名度,促进文旅产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力争“十四五”末新增国家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2家。

  持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快构建智慧旅游管理和服务体系,打造景区景点文化特色,实现运营管理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推动景区景点联动发展。完善游客集散中心、旅游交通、星级酒店、民宿建设、景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加快建成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智慧饭店、智慧乡村旅游。创新景区景点运营模式,持续推进田园观光、休闲农庄、采摘篱园、乡村酒店等传统业态升级改造,让更多游客留在天等吃、住、行、游。

  (七)聚力守牢安全底线,坚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始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全力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保障。

  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防输入、内防反弹,慎终如始筑牢疫情输入防线。持续深化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控机制,严格执行各领域“十严格”措施,切实阻断疫情传播渠道,全力保持“零确诊”目标。

  抓好社会综合治理。完善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建立高效、便捷、透明信访维稳渠道,确保无群体性上访和赴邕进京等非正常上访事件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健全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制度,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全力提升公民法治意识。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优化城乡网格化管理,加强“天网工程”和乡村“雪亮工程”建设,统筹实现县、乡、村“三级”一体化综合治理。加快构建共建共享社会管理体系。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入实行协同、责任、评估和研判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及防范和危机管控应急预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盯征地拆迁、劳资问题、山林三大纠纷等重点领域,切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妥善解决各类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纠纷问题。

  推进平安天等建设。深入开展禁毒严打整治专项行动,持续巩固禁毒攻坚战成果。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力开展治安巡逻、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重点行业的管控。常态化开展校园、互联网整治,构建和谐稳定秩序。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强化公共安全建设。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强监管严执法”行动,始终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夯实应急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持续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八)聚力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县域发展活力

  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以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姿态为建设现代化山区强县注入新动能。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规范清理整改变相审批和许可事项。着力提高“一次不用跑”“最多跑一次”比例,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覆盖。巩固提升“简易办”成果,统筹推进24小时“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积极推行“一事通办”,努力实现“跨省通办”“全区通办”“同城通办”,实现涉企经营许可“一证准营”、行业经营许可“一码覆盖”。加快电子政务外网二期、天等县市民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实现区、市、县、乡、村“五级政务外网”全覆盖。

  不断提升服务企业水平。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开展企业住所和经营场所分离改革试点,完善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完善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监管事项清单。深入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不断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符合条件企业纳入全区电力直接交易范围。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大对广西豪辉皮具有限公司、广西桥芬迪皮具有限公司、天等县德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扶持力度,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及时兑现返乡就业创业补贴等政策。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依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企业诚信经营。推动企业信息平台建设,全面推行“企业给政府打分”市场主体评价考核机制。健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升级夜间消费经济业态,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

  持续强化精准招商引资。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积极加入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等高水平开放合作领域,主动融入全市“一区多园多中心”跨境电商发展格局。创新招商引资理念,积极引进牛制品、羊副产品、蛋类等一批食品加工项目。强化政策招商,充分依托生态功能区示范县和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政策红利,大力引进一批低能耗、低碳项目。加强项目落地全过程跟踪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好土地、用工、融资等要素保障。“十四五”时期,引进外资、外贸企业5家左右;至2025年末,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000万元,年均增长保持在30%以上。

  不断强化投融资能力。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事权和支出责任管理新机制。严格政府债务管理,健全债务常态化监督机制,不断提升债务风险管控能力。完善县域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银行融资主渠道作用,推动“政银企”合作高效畅通。加强金融服务供给,不断扩大重大项目、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信贷投放规模。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加快构建农村金融服务站点和农村信用服务体系。

  (九)聚力民生福祉事业,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持续提升更优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健康天等建设,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县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县人民医院综合门诊大楼等项目建成使用。积极发展文体事业,办好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行动,开展特色群众体育比赛;努力改善体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室内综合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功能,不断推动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扎实开展第三轮修志工作。

  不断夯实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巩固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功能。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全面落实“应养尽养”“应补尽补”政策,不断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大力推进稳岗就业工作,深入实施“一户一薪”就业机制,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持续降低城镇登记失业率。着力提升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依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社会福利、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等工作,加快建成天等养老示范园等一批项目。

  全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不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加快推动2019-2020年度棚户区(城中村、县府生活区)改造项目。努力实现乡镇公交全覆盖,积极探索实施城乡公交免费乘坐管理,方便群众低碳绿色出行。强化国家税收、社保等调节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

  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持续深化民兵调整改革,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积极做好退役军人各项保障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基础设施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高质量推动“一年两征”、双拥共建和国防教育工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我们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以崭新面貌和全新作风加强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为奋力谱写天等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提高站位,筑牢思想,把好政治航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确保上级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争当讲党性、讲政治、讲忠诚的表率。

  (二)依法行政,坚守规矩,加快法治建设。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坚持把法治理念融入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主动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建议提案。自觉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让权力运行更阳光更透明。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持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确保政府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

  (三)求真务实,提质提效,勇担时代重任。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多做有利长远的事、多做增强发展后劲的事、多办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坚持干字当先、实干为要,用9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抓发展、促改革,以工作实效接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强化创先争优意识,营造比学赶超氛围,点燃干事创业激情,全面提升政府执行能力。

  (四)从严治党,勤政廉洁,大力改进作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持之以恒纠治“四风”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工作理念,管住用好财政资金。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刀刃向内、正风肃纪、惩治腐败,确保干部更清正、政府更清廉、政治更清明。

  各位代表!起航新时代,奋斗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崇左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立屯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山区强县”、奋力实现新时代天等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附:《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名词解释

  (1)四禁:城区“禁爆”、农村“禁烧”、企业“禁污”、建筑“禁尘”。

  (2)五大振兴:指乡村振兴、工业振兴、教育振兴、县城振兴、旅游振兴。

  (3)三大环境:指生态宜居环境、企业营商环境、干事创业环境。

  (4)两个达到:是指“十四五”时期全县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到“十四五”期末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5)一纵一横二环九联:“一纵”:即G243,主要承担东西向交通,增进天等与大新县、田东县的融合。“一横”:即S309,主要承担南北向交通,增进隆安县、靖西市、德保县的融合。“二环”:即“内环”和“外环”。“内环”基于S309县城段、G243县城段、城南工业园区至城北工业区(经洪岭)公路形成的环城路,主要功能为分流县城车流量,提高过境交通的行车速度;“外环”基于进结至那样公路、S309仙桥至那样段、小山至仙桥公路、G243胜马至大隆段、大隆经驮堪至结安公路形成的县域环线,主要功能为乡镇之间的交通,提高乡镇旅游业互动。“九联”:以县城为中心向乡镇辐射,实现与乡镇之间快速交通的全覆盖,具体包括向都经宁干至天等荣华公路、独山至驮堪公路、结安经进结至平果公路、工业园至小山公路、宁干至东平公路、天等至硕龙公路、独山至进远公路、大隆至五山公路、洞良至福新公路。

  (6)一馆一带四园:一馆是立屯精神纪念馆。一带是福新选解度假酒店至硕龙高速旅游带。四园是丽川文化森林公园、都康田园、天椒乐园、牛头岭风车山地公园。

  (7)一约四会:即指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

  (8)三治融合:即指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9)一核一带双轴:打造“进结-天等-龙茗-福新”产业转型城镇带,打造“把荷-上映-龙茗-小山”和“向都-东平-进远-进结”城镇发展轴,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共建共享、双向流动。

  (10)三条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

  (11)三大空间: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

  (12)五大节水行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乡节水降损、非常规水利用、节水标杆引领等五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