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0 15:31   责任编辑:www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5月26日在平南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上
代理县长 杨大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贵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县人民法院和县人民检察院的司法保障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持续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按照“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总目标总要求,紧扣市委“13446”工作思路,围绕县委提出的“六个打造”,实现“六个高质量发展”工作目标,坚持“稳中求好、好中快进”发展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全力应对困难挑战,综合实力持续攀升
过去一年,面对经济复苏乏力的国际形势和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国内环境,县人民政府敢于拼搏,克服了种种困难,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发展。全县完成GDP 272.6亿元,增长8.6%;完成财政收入21.5亿元,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增长8.1%;规上工业增加值61.2亿元,增长12.8%;固定资产投资148.7亿元,增长13.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89元,增长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3亿元,增长9.7%;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比重提高5.2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获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共获得上级奖励资金5.3亿元和建设用地指标300亩。
(二)大力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显著提升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各类证明材料594项,实现1410项依申请和公共服务事项100%网上审批,乡镇、村级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7项审批事项的办结时限从20个工作日缩减至6个工作日,全县行政审批提速89%。扎实开展“县长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先后为46家企业协调解决融资、办证、用地等问题56个。首创设立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和项目帮办中心,为项目招引和开工提供“一条龙”服务。连续3次在自治区营商环境样本抽查核验综合排名全区前列,是广西唯一连续两次在自治区营商环境大会做典型发言的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经验获《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简报》刊登,全区纳税人满意度调查排名位居全区第11名。县大数据发展和政务局被评为2018年度全区政务服务工作突出贡献奖单位。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入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全年新引进项目138个,总投资200多亿元,分别完成市下达任务的552%、305%。引进了海大集团等2家中国500强企业。大湾区科技生态纺织园、丽森木业等13个亿元以上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招商和产业发展工作分别获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在《工作情况交流》和《每日要情》刊登。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完成政府系统机构改革,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进一步优化。深化经济、农村和生态文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体制改革。扎实推进行政审批、财税体制、国资国企等20多项改革工作,完成县房产开发公司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大力清理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市场主体更有活力。供销社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效,大新供销社获全国“基层社标杆社”称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进度和质量位居全市前列,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成立,我县在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在全市率先引入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获自治区2018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第一名,并在自治区工作会议作典型经验发言。加大审计监督力度,领导干部监督全覆盖制度获全区推广。智能化警务改革巡防警务站建设和“一标三实”工作获全市推广。
(三)强力打造园区平台,工业经济提速增效
深入实施“工业兴县、工业强县”战略,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进一步补齐工业发展短板。不断完善园区道路、员工生活住宿小区、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为企业落地和发展夯实基础。坚持“八同步一优先”原则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园区储备土地4380亩。狠抓纺织服装、木材加工、水暖五金三大产业,已引进三大产业项目130个,总投资220亿元,大湾区科技生态纺织园入选自治区“双百双新”产业项目。大力推进项目提质工程,宝佳钙业年产40万吨碳酸钙、金达钙业年产10万吨氧化钙、东宝塑胶制品、双胞胎饲料(二期)等项目竣工投产,大湾区科技生态纺织园、保利高塑胶制品(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工业投资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四)努力夯实农业基础,“三农”工作成效明显
深入实施农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程和农业增效工程项目,成功打造区县乡村四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园、点)107个。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盛世田园、大玉余甘果农业示范区分别获评为广西休闲农业示范点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垌美生态游乐园、德湖山庄和生态石斛农庄分别获评为广西五星级、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和四星级农家乐;全区休闲农业现场推介会在我县召开。平南补骨酒被列为第一批广西特色健康食品,是全区仅有的4个产品之一。9个石硖龙眼产品获认定为绿色食品。新获认定富硒农产品3个,全县富硒农产品品牌达20个,排名全市第一;龙鼎茶获“中国富硒好茶”称号。平南石硖龙眼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评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平南石硖龙眼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大玉余甘果获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县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13家、家庭农场33家,颖绿龙眼、明乐果蔬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力度,大鹏镇石门屯、思旺镇上宋屯、镇隆镇中团屯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大力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着力打造“五化”+文化的农村新风貌,完成955个精品型、设施完善型、基本整治型村屯建设,工作进度和成效名列全区前茅;镇隆镇拥平村、官成镇新建村被评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示范村。建立健全非洲猪瘟联席会议等制度,形成联防联控长效机制,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推行“铁桶计划”,生猪恢复生产加快;连续12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亿元,增长4.9%。
(五)致力全域旅游,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狠抓全域旅游发展,强力推进三产提速工程项目,打造了旅游绿道、风景道、汽车旅游营地等一批旅游设施,提升了涉旅场所、交通场站、城市公共场所等公共设施的旅游服务功能。举办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中国旅游日贵港分会场、富硒石硖龙眼节、国际龙舟邀请赛、登山节等一系列旅游节事活动,创建大五顶森林养生公园、江北诗词文化公园等9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平南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年接待国内游客、旅游收入分别增长49.4%、54.2%。新增批零住餐企业25家,完成率达125%,居全市第一;批零业、住餐业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水陆路运输平稳增长,水路、公路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16.9%、6.8%。武林港作业区二期建成运营,全县港口吞吐量完成2518.5万吨,连续15年位居广西内河县级港口第一位。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实现外贸进出口10.85亿元,增长107.72%,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出口总量9.82亿元,增长97.82%,出口量连续6年位居全市第一。金融、保险、邮政、电信、快递等服务业稳定发展。
(六)有力维护 “绿水青山”,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统筹城乡发展,全力推进城乡升级工程项目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投入2亿多元,推进市民中心、三环大道拓宽、工业大道延伸段和梧柳高速(平南东连接线-工业大道延伸段)互通式立交等6个重大市政设施项目建设。完成二环大道、迎宾大道龚州大道等市政道路路面和排水修复,加强城区二桥匝道、江北大道、迎宾大道等彩化、亮化、美化建设,进一步扩大城区清洁保洁范围,完善管理机制,城区地更净、树更绿、景更美,得到群众一致肯定。稳步推进“四城联创”工作,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实地考察测评成绩排名全区第二,镇隆镇拥平村和大安镇获评为自治区文明村镇。投入5.4亿元,加快城乡路网建设,完成三环大道(龙祥小区段)路面硬化、朝阳大道延长线(罗合至污水处理厂段)道路拓宽工程,荔玉高速(平南段)、江南大道、大安至镇隆一级公路等项目顺利推进,世界最大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跨径拱桥——平南三桥主拱肋成功合龙。扎实推进农村道路建设,连续两年被评为“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示范县,全市“四好农村路”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强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建筑垃圾、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和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大力推进河长制和林长制工作,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江河湖库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全区西江干流河长制工作暨“清四乱”专项行动推进会在我县召开。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3天、优良率94.6%。连续三年森林覆盖率保持在56.8%以上,有力维护了“绿水青山”。被授予“自治区级生态县”称号,丹竹镇、思界乡、国安瑶族乡被授予“自治区级生态乡镇”称号,官成镇朝新村、育梧村、思旺镇花石村、镇隆镇富藏村、大鹏镇罗德村被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
(七)极力推进数字平南建设,数字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
投资5.67亿元的智慧城市项目进展顺利,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平台和智慧政务综合平台等8个子项目投入使用,在全区率先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区市县乡村五级纵向全贯通和政务部门、自治区直属国有企业全接入。开展“智慧广电”工程进村入户攻坚专项行动,新增“村村通、户户用”用户2.36万户。筹集资金10.98亿元,推动数字化、信息化产业融合项目建设,在建、新建公安、消防、住建、教育、农业等领域数字平南建设项目52个,大大提升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和服务民生能力。
(八)着力改善民生,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为民办实事,民生支出60.87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6.3%。
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力打赢“四大战役”“四场硬仗”,连续2年(2018、2019年)获得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评定“综合评价好”等次和连续3年(2017、2018、2019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获评为A等,实现17个贫困村27387人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22%。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获得各项教育资助率、贫困人口参保率、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达标率实现“三个100%”。率先在全市建设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县级“5+2”产业覆盖率达93%,全县277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社区)率先在全市完成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4万元以上的目标。全县共有11项脱贫工作在全区领先或在全区性大会作经验介绍,被列为全区扶贫信息员队伍管理试点县、全区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县;获自治区、贵港市扶贫奖励资金1931万元;县公安局、平南商会被评为全区脱贫攻坚先进单位。
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投入2.2亿元建设县工业园幼儿园、小学、初中和迁建平南街道四中等一批教育项目,新建成公立幼儿园4所,开设幼儿园220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前教育工作全市领先,拥有自治区级、市级示范园14所;我县被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高考成绩再创辉煌,一本上线人数达1125人,二本以上上线率59.38%,位居区内前列。3名考生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平南县中学第三次获授予“清华大学生源中学”称号。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被评为自治区星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累计建成县乡村老年学校291所,实现老年教育村级全覆盖;县老年大学有学员8600多人,全区规模最大,是全国十所县级领航老年大学之一。
卫生健康事业稳步发展。有力推进全县医疗卫生能力建设,扎实开展分级诊疗工作,有效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县建设医疗共同体5家,22个乡镇卫生院参加医共体建设。县人民医院完成整体搬迁;入围全国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达标300强,是广西入围5家医院之一,获“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标杆医院”称号。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3项,同庆机械制造、桂山特种橡胶、康愉生物等3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承办世界大跨度拱桥建设技术大会现场观摩会,80多名院士、国内外专家学者到“世界第一拱桥”平南三桥施工现场观摩考察。获认定为广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单位。
社会和谐稳定。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和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获评为全市高铁环境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寺面镇罗苏村获评为自治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深化新时代平安平南、法治平南建设,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上渡司法所被评为全国先进司法所,丹竹镇被评为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乡镇。高度重视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监督案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刑罚执行监督精品案件”。侦办“907”涉恐专案经验在全区推广。建立健全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长效机制,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并取得压倒性胜利,打掉黑恶势力犯罪团伙和“保护伞”数居全市第一,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食品安全保障有力,全县没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城镇新增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8%。下放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审核审批权限,提高社会救助精准度。提高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切实保障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水平。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发放各类救助供养金和残疾人补贴2亿多元,受益群众30多万人次。县残疾人托养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是全区首个投入运营的县级托养中心。总投资3亿多元的72个居民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扎实推进。积极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县民政局获评为全区地名普查先进集体。县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在全区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获评为自治区双拥模范县。工商联获确认为2018-2019年度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马练瑶族乡获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2019年度绩效考核获全市优秀等次。
同时,统计、地方志、老龄、人事、机关后勤服务、市场服务、二轻联社、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稳步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残联、社科联、红十字会和法学会等事业健康发展,税务、公路、调查队、汽车站、火车站、邮政、海事、通信、水文、公积金、气象、石油化工、烟草、船舶检验等中区市直驻平南各单位和驻平南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队伍为平南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九)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专项整治”为抓手,立行立改、限期整改检视出来的问题,进一步夯实执政为民基础。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活动,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推进法律学习宣传教育常态化。健全“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和县政府法律顾问机制,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狠抓政务信息公开,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信息22万多条。工程招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产权出让等821宗项目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交易,交易金额达33亿多元,节约财政资金1852万元,增收金额1119万元。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进一步压减“三公”经费。提升督查工作效能,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结率100%。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是平南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硕果累累,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县人民法院和县人民检察院司法保障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和全县160万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社会团体,向中区市直驻平南各单位及驻平南部队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为平南发展做出贡献的各位老同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平南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工业短板依然突出,新引进的重大项目尚未产生效益,发展后劲不足;二是现代农业发展程度不高,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少,附加值低;三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短板突出;四是财政收入增收压力大、可持续性不强,收支矛盾愈加凸显;五是民生事业离群众热切期望还有差距。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敢于担当,主动作为,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之年、“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三大攻坚战”的最后攻关之年,重大计划必须完成,重要目标必须实现。我们一定要坚定发展信心,科学研判形势,牢牢把握机遇,争创一流目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担当实干,脚踏实地做好平南的各项工作。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县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上级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坚持把上级稳经济增长政策落到实处,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复工复产文件,推动和鼓励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和满负荷生产运营;为企业赠送价值150多万元的口罩、消毒液、体温枪等防控物资一批,投入700多万元帮助企业错峰复工复产;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企业牵线搭桥,对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复工复产中小微企业共给予财政贴息300多万元,共发放贷款16亿元;投入900多万元,做好学校防疫和复学工作;全县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
202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全区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总目标要求,深入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六稳”和“六保”目标任务,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紧扣市委“13446”工作思路和县委“六个打造”“六个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好、好中快进”工作主基调,贯彻落实市委“五个冲刺一全胜”六个年活动,大力开展县委“工作落实年”行动,奋力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全面推进平南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9%,财政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完成2个贫困村、2982名以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6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1万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8.1%以上;再次全力争夺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更大的决心狠抓项目,凝聚发展强劲动力
牢固树立“项目就是财源、项目就是后劲,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发展”的理念,着力推动更多的项目落地,拉动经济的大发展。
跑步前进争项目。发扬放下架子、不要面子、开动脑子、迈开步子、才能多进票子的精神,充分利用平南籍在外乡贤多的优势,在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社会事业等方面挖掘、筛选和包装一批项目,争取更多中央预算内资金、债券资金和区市级政策指标支持。
狠抓招商引项目。进一步强化“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瞄准世界500强、全国500强,重点围绕三大产业,全面激发千军万马招项目、千山万水找项目、千辛万苦攻项目、千言万语谈项目、千方百计促项目的干劲,努力形成全县上下联动招商、全面参与招商的浓厚氛围。着力在纺织服装、木材加工、水暖五金、农产品加工、旅游开发等产业狠下功夫,力争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3个、合同投资额73亿元以上。
争分夺秒建项目。进一步优化服务,树立“一切为了企业、一切服务企业”的理念,以“五最”服务精神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即要以最快的速度为客商办理各类手续和证件,缩短办事时间;以最高的效率为客商解决实际问题,简化办事程序;以最优的服务全程跟踪项目建设,提供全天候一站式服务;以最严的措施整治软环境,杜绝“吃、拿、卡、要”等问题;以最强的力度推进项目建设,对历年招商引资的项目进行排查分析,加大处级领导帮扶挂点力度,促使项目尽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壮大财源保项目。强化财源培植,加快重点支柱产业、现有骨干企业发展,想方设法做大财政、做强财力。重点抓好世纺集团纺织服装产业园、临江森林工业城重点项目建设,培植新的税收增长点。坚持有保有压,把更多的财力用于保障项目建设。
(二)以更大的气魄主攻工业,做大做强经济总量
牢固树立“工业兴县、工业强县”理念,以硬核措施克服疫情影响,坚定不移主攻工业、强攻园区,推动原有企业复产达产,新建项目全力推进,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
打造工业“主阵地”。夯实项目承载平台,重点打造大湾区科技生态纺织园、林产品加工循环产业园、五金水暖科技园等三大产业园区。力争今年内一次性收购原新桥农场1.6万亩土地;抓好工业园土地的“七通一平”以及园区主次干道、地下管线等工程建设,提升承载能力。健全配套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园区通讯、供水、供电、学校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完善企业帮扶平台,积极主动帮助现有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千方百计帮助现有企业扩能增效。加强政金企对接,强化与广西金投、贵港小微融资担保等金融机构合作,充分发挥县产业招商和服务中心作用,解决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用工难、项目前期推进慢等难题。力争实现园区工业总产值170亿元以上。
植好工业“产业树”。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全力打造产业集群,推动三大产业集聚发展。重点抓好世纺集团纺织服装产业园、东莞大朗毛织园、临江森林工业城等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华润水泥、万机电子等一批升级改造项目,力促企业更上规模、上档次,力争在“植产业之树、造企业之林”上取得新的突破。建立纺织服装广西检测中心、研发中心,加快完善县纺织服装科技产业园、县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等基础配套设施,力争130家三大产业签约项目上半年实现全部开工、年底实现60家竣工投产。
壮大工业“支撑力”。加快发展丹竹镇、平南街道、马练瑶族乡等一批资源有优势的乡镇工业,培育壮大平山镇、武林镇、思旺镇等一批产业有特色的乡镇工业,做大做强上渡街道、镇隆镇、大安镇等一批企业有规模的乡镇工业。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原材料紧缺问题,逐步形成乡镇工业集聚发展,壮大全县工业“支撑力”。
(三)以更新的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用创新的理念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途径,以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为带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方针,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集中打造一批集观光体验、实地采摘、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年内创建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自治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自治区“金绣球”农家乐示范点和自治区五星级农家乐5个(家)以上,争创全区休闲农业示范县。
创建特色产业基地。抓好粮食安全生产工作,用足用活上级和县制定的政策,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4.5万吨以上,争创全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和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先进单位。着力抓好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争创全区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努力培育富硒品牌,新认证富硒农产品2个以上。整合力量,打造平南县第二个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加快推进石硖龙眼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石硖龙眼供应基地,全力创建石硖龙眼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升级,重点争取将平南陈桂、益豚养殖示范区创建为自治区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打造生猪产业链。继续实施“铁桶计划”,加快推进德康集团、海大集团和国通集团种猪场、生猪养殖小区建设,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推动生猪加快恢复生产,确保全县年出栏生猪100万头、年末存栏50万头以上。加大生猪产业链项目引进力度,以国通食品加工、屠宰、冷链项目为龙头,以海大益豚、德康农牧、双胞胎饲料等项目为支撑,合力打造从饲料生产、育种、育肥、屠宰加工、冷鲜储存、冷链物流到畜禽粪污收运处置等完整的生猪养殖产业链,建设从养殖场到餐桌全程可追溯的全产业链项目,为粤港澳大湾区市民提供安全放心的绿色产品,为我县提供可观的税收和就业岗位。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国通雄森农业产业城、红心食品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突出抓好石硖龙眼、葛根、玉桂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力度,力争新增自治区级、市级龙头企业3家以上。积极引导和支持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新增自治区级、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8个以上。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三年行动方案,推进中药材、葛根和玉桂等7个万亩产业基地建设,集中连片发展水果、蔬菜、茶叶、中药材等农业产业,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区(带), 做好石硖龙眼品牌策划,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加强平南石硖龙眼、大玉余甘果地理标志商标的培育和平南石硖龙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打造平南农产品品牌。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严厉打击占用耕地建房行为,下大力气整治清理违规占用耕地建房问题。切实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好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积极申报实施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完善防洪体系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城南城北防洪堤和官成、东平水库除险加固及田间工程等项目。继续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建、扩建、维护一批乡乡通二级路、村村通双车道道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优化农村环境。全面完成村庄规划任务,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大力实施“幸福乡村”的“环境秀美”“生活甜美”“乡村和美”专项活动,争取年内完成12个文化精品村建设。继续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和乡村文化提升三年行动,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打造一批精品型、设施完善型、基本整治型村屯。加快推进90个村级活动场所达标建设,以打造鹏山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带为重点,年内完成3个县级乡村振兴示范点、5个幸福乡镇、5个幸福街区、10个幸福村和10个幸福屯建设,带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深入推进。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废弃矿山恢复治理,促进土地综合整治、矿区生态保护修复、矿山与土地一体化规划利用。大力实施“清洁乡村”工程,加强村屯清洁、保洁管理,扎实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健全垃圾清运机制。推进农村改厨改厕改圈,实现无害化厕所普及率90%以上;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干净、整洁、优美新农村。
(四)以更强的举措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立足县情,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着力发展具有平南特色的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拉动内需,打造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继续提升“南雄北帝”旅游品牌,启动雄森动物大世界、北帝山旅游区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工作,力争将“一江两岸”景观带、安怀石硖龙眼示范园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加快推进老木棉大瑶山文化艺术村、大鹏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东华温泉康养旅游特色小镇、旅游特色街区、大安古镇等旅游项目。倾力办好2020年中国(平南)富硒石硖龙眼节、国际龙舟邀请赛等活动,打造特色旅游新名片。加强景区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高旅游业服务水平。聘请一流的旅游龙头企业,加大文化旅游的策划、运营和宣传力度,力争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消费分别增长20%以上,全力启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
做大做强物流运输业。依托公路、铁路、水路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规划建设物流、农产品加工、建材仓储配送中心及交易市场、快递电商物流中心等项目,构建以专业市场、物流基地为支撑的现代物流大通道。培育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支持和鼓励工业、商贸、农业企业与物流企业构建区域物流合作联盟。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重点企业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的应用水平,建立互连互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专业化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加快推进大安、武林、城东新区现代物流园、大成工业园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建成西江流域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
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充分依托信息网络服务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加大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新型服务业扶持力度,促进康养服务、休闲保健、营养食品等大健康产业和家政、环境卫生、医疗保险等社区服务业蓬勃发展。
(五)以更强的勇气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提升发展动力活力
改革创新是高端绿色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以改革创新的更大成果促进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快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行“一表申请,套餐审批”“一网通办”“简易办”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分领域综合受理和无差别全科受理事项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打造“24小时不打烊”政府。加强诚信建设,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全力打造全区一流、全市领先的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县市民中心综合大楼项目和智慧政务综合平台建设,在镇村推广使用“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贵港市智慧政务综合平台”,推行“套餐式”和“跨层级审批”。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着力推动机构改革向纵深发展,不断完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实现机构运行体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不断巩固和发展机构改革成果。加强政务数据资源管理与应用改革,稳步有序推进经济、开放合作、民主法制和社会、文化教育体制等重点领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应急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社会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学前教育、供销社改革,提高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减税降费政策,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完善“4321”新型政银担保合作制度,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化解流动性风险,支持民营企业直接融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深化“银税”合作机制,力争实现纳税信用贷款直连直办。加强强优民营企业培育,培养树立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典型。努力打造丹竹、上渡、大安、平山等4个民营经济示范镇,争创广西民营经济示范县。
(六)以更大的手笔打造城市,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大县城战略,以经营城市为手段,以重点项目为载体,高标准修编城区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区东扩西张南延北伸,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
着力提升城区基础设施。完成城区街道“白改黑”和人行道改造、江南大道、龚州大道至二桥延长线、三环大道(龚州公园东大门至大将桥段)拓宽、朝阳大道东段延长线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县综合客运枢纽站、县文化体育中心、龚州公园(二期)、江北大道和江北公园诗词景观提升等城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大成大道拓宽、江北大道延伸段(乌江广场至平田湾)、三环大道(大将桥至三桥连接线段)拓宽、原大安烟厂至大安高中路口拓宽工程等道路建设项目,着力打通城区“断头路”。
扩大完善城乡路网布局。完成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平南段)、平南三桥、G358大安至镇隆一级公路、新利至大五顶森林公园等8个公路桥梁项目建设;加快推进S304县绕城公路(四环大道)、平南至武宣高速公路(平南段)、动界至寺面、思旺至大鹏、岑溪糯垌至平山泗灵、平南三桥南至临江产业园、荔玉高速木圭连接线至临江产业园入园大道、平南三桥连接线至荔玉高速思界出口、平南高速西出口至思旺、东荣至平南(安怀至平南段)等10个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梧柳高速大鹏互通出口至圣堂山(高坪至金秀段)、东荣至平南(新雅至安怀段)、城区至荔玉高速思界出口等项目。做实平南武林浔江大桥,平南至容县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全面优化交通路网。
大力抓好城市经营。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强化底线约束,优先保障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国土安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承载力、聚合力、竞争力。积极盘活土地资源,提高供地率,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积极整合城市资产,坚持市场化运作,着力破解城市建设资金难题,加快推进城市建设。补齐城区道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短板,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设施,提升城市品位。加大征地拆迁工作力度,积极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开展百日攻坚行动,严厉打击“双违”行为。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全县征收土地2.7万亩以上,拆迁房屋4.7万平方米以上。
加快建设特色小镇。用好用活政策,扎实推进大安节庆装饰品、平山侨乡工艺、马练瑶乡生态休闲、安怀石硖龙眼、思旺农产品加工、东华康养休闲度假等特色小镇建设。落实“一镇一业”行动,每个乡镇(街道)打造1-2个特色产业,培育1-2家龙头企业,重点促进已具有较大知名度的六陈桂油、平南石硖龙眼、官成红薯干、思界花生饼、安怀团罗茶等特色产品提高产品品质,提升产品包装,强化宣传推广,逐步打造成乡镇(街道)的支柱产业。
重拳整治城乡环境。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工作力度,以“五城联创”为载体,以建立健全“街长制”长效机制为抓手,集中力量整治市容市貌,重点治理城区“五乱”,大力整治平南至丹竹道路的粉尘问题,严厉打击超载行为,着力解决好城市脏、乱、差和占道经营问题。进一步抓好二环大道、朝阳大道等城市主次干道的绿化、美化、亮化及风貌改造;加强城区公共停车位管理,完善雨污分流系统,营造干净卫生、文明整洁、美观舒适的城市环境。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完善治理机制,抓好源头防控,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快推进环保发电厂,大新镇、六陈镇等10个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全力争创自治区文明城市,加快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公园城市创建,扎实开展“五城联创”活动,切实提升城市品位。
推进数字平南建设。进一步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5G网络覆盖和产业融合。加快推进数字化、信息化产业融合项目、“智慧广电”工程和智慧城市建设。加强与上级的数据对接,力争实现五级联通、市级纵向和县间横向的数据动态共享。深入推进“一云、一网、一图”和“一标三实”建设,完善全县的数据共享、开放目录、数据采集和治理,挖掘大数据在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领域的价值和创新应用,大力推进总投资126亿元的平南5G智慧新城项目建设,加快建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新型智慧城市。
(七)以更大的投入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幸福平南
进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统筹各项事业发展,筑牢民生之基,夯实民生之本,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广大民众。
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与全国上下如期完成脱贫摘帽任务。以被列为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县为契机,加强两类监测对象跟踪管理,统筹推进精准防贫工作。大力实施产业脱贫,加快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完善县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强化产销对接,积极开展订单式产业扶贫,每个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基地100亩以上。大力壮大村集体经济,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村委+贫困户”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培育“电子商务+”等新型模式,进一步完善“811”“721”产业基地利益分配机制,确保277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含)以上。继续抓好贫困村基础设施、教育培训、金融服务、公共服务保障和社会帮扶工作。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管理和扶持力度,推进旧房拆除和土地复垦,完善安置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抓好脱贫攻坚普查,确保我县脱贫攻坚普查数据质量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化教育投入,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加快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教育的需求。突出抓好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到90%、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争创广西学前教育集团试点县。重点抓好义务教育,筹集资金1.2亿元建设、维修义务教育学校校舍10万多平方米,加快推进平南街道五幼、罗井幼儿园、大安三小、县工业园小学、工业园初中、平南街道四中迁建、官成三中扩建、平南县中学城南校区、龚州中学城北校区、华中师范大学平南附属学校、启迪(平南)外国语学校等学校建设。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免除中职学杂费和免除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做实广西西江生态职业学院建设,早日实现平南人民的“大学梦”。继续做好职业教育、老年教育和特殊教育等工作,均衡发展教育事业。
加快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加大县级医院和基层卫生院投入,促进基层医疗卫生能力建设。筹集资金10亿多元,加快推进新建县第三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综合楼和迁建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完成国安、寺面、富藏和大成卫生院整体迁建以及武林、马练、思界卫生院扩建等18个乡镇卫生院业务楼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县级精神病院、老年人康养医院、军人疗养中心,改善医疗条件。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健康平南建设,争创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加强与自治区级三甲医院合作,着力打造1家三级医院。
推动科技创新。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促使更多企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力争完成科技成果转化3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个,申报自治区、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个以上。积极开展群众性科技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全力创建广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做好养老、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的扩面工作,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突出解决好困难群体就业;加强城乡低保精细化管理,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完善乡镇敬老院管理制度,将上渡街道、大鹏镇创建为广西养生养老小镇。更加关注和维护弱势群体权益,加大对残疾人、困难儿童、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的关爱保护服务力度,力争年内建成县级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加快推进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康复中心项目,力争自治区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强化食品安全治理,确保成功创建全区食品安全示范县。认真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行党建引领全周期基层治理制度,构建全流程、跨区域、差异化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探索平南特色乡村振兴新路子。加强基层信访室、司法所、派出所建设,密切关注社情民意,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反恐怖斗争,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涉枪涉爆、“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完善“五户四联”社会管理机制,继续推进“天网”工程,筑牢村屯治安管理防线;全力做好“一标三实”电子门牌安装工作,将社会综合管理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深化法治建设,抓好“七五”普法教育。继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严格落实企业主体、部门监管和属地管理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深化全民国防教育,不断强化全面国防观念和爱国拥军意识,扎实做好征兵、民兵和双拥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完善消防器械,加强消防管理和专项督导,不断提升防灾防控能力。加强统计、水库移民、档案、人民防空、地方志、绩效、机关后勤服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等工作;创造更多平台,让红十字会、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牢固树立“四为”为政理念,大力弘扬“四干”新作风,以更大的勇气、更积极的姿态推进解放思想大跨越,从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践行敢作善成当标兵,努力打造为民、务实、法治、廉洁的人民满意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一)开拓创新,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力
要以对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科学决策前尊重人民的意愿,充分征求专家、学者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实施重大事项决策风险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决策机制,规范决策程序,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重大项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集体研究、集体决策,提高决策的质量。
(二)真抓实干,进一步提高政府执行力
坚决摒弃“行动在嘴上、决心在会上、落实在纸上”的不良风气,对定下来的事情,要说办就办、办就办好,要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直面问题和矛盾,让问题在一线解决、难题在一线破解。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和“说不”报告制度。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坚决纠正和查处执法不公和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决服从县委的领导,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确保政令畅通,政出必行,令行禁止。
(三)勤政廉政,进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始终把廉洁从政、廉洁自律作为人生境界和行为准则,保持敬业心、平常心、进取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政绩观。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重大投资项目、公共资源交易、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监督制度;全面制定和实施《二层机构领导干部离任交接办法》,做到用制度管财、管事、管人。支持纪委监委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新形象。
各位代表,奋斗成就伟业,创新铸就辉煌。让我们更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敢作善成,以奋发向上的精神、以不畏艰险的勇气,为谱写平南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注解:
1.“13446”(P1):“1”是实现一个总目标,即加快建成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和新兴工业城市;“3”是大力实施“工业兴市、工业强市,改革引领、创新驱动,东进融合、开放带动”三大战略;第一个“4”是坚决打赢“贵港经济翻身仗、城市提升主动仗、脱贫摘帽攻坚仗、作风建设持久仗”四场硬仗;第二个“4”是打造“四力”新贵港,即打造实力、活力、魅力、给力新贵港;“6”是确保实现“工业大发展、项目大兑现、服务大提速、城市大变化、县域经济大突破、脱贫攻坚大成就”六大目标要求。
2.“四好农村路”(P2):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3.“放管服”(P2):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4.“一标三实”(P3):指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和实有单位。
5.“八同步一优先”(P4):指征地拆迁与安置规划及安置同步进行、征地拆迁与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同步进行、征地与房屋征收同步时行、征地拆迁与坟山迁移同步进行、征地拆迁与打击“双违”同步进行、征地拆迁与司法征拆同步进行、征地与养老保障同步进行、土地征收前期工作与土地调规和报批同步进行。优先解决土地与房屋征收的安置规划和安置工作。
6.双百双新(P4):“双百”项目是指投资超过百亿元或产值超过百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双新”项目是指新产业、新技术项目。
7.“五化”(P5):亮化、硬化、净化、绿化、美化。
8.全域旅游(P5):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9.“清四乱”(P6):2018年7月,国家水利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全国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于从2018年7月20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10.两不愁三保障(P7):“两不愁”是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是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
11.四大战役(P7):指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和饮水安全“四大战役”。
12.四场硬仗(P7):指群众增收、易地扶贫搬迁、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四场硬仗”。
13.“5+2”特色产业(P7):“5”是指在自治区认定产业目录中选择5个以内特色产业,“2”是指由县自主选择确定2个以内特色产业。
14.“六稳”(P12):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15.“六保”(P12):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16.“五冲刺一全胜”六个年活动(P12):指工业发展冲刺年、招商引资冲刺年、营商环境冲刺年、城市发展冲刺年、县域经济冲刺年、脱贫攻坚全胜年等六个年活动。
17.铁桶计划(P16):指在防控非洲猪瘟和生猪恢复生产中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即把猪场建成像铁桶一样坚实,切断由人、车、料、食品、物资、水、苍蝇、蚊子、老鼠等外界因素引起的病毒传播途径,从而达到防控非洲猪瘟等疫情的目的。
18.三品一标(P17):指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分别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9.街长制(P22):指将各片区按路段划分为若干道路网格,由挂街片区领导、街长、具体负责人、监督员、社区干部、社区民警、保洁员等组成的工作网,负责片区道路沿线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项制度。其本质是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进而延伸管理触角,让城市治理更有成效。
20.城区“五乱”(P22):指摊点乱摆行为、车辆乱停行为、垃圾乱扔等不文明行为、广告乱张贴行为、工地乱象。
21.“五城联创”(P23):指文明城市、食品安全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公园城市“五城联创”。
22.“四为”为政理念(P26):指自治区党委提出的“担当为要、实干为本、发展为重、奋斗为荣”为政理念。
23.“四干”新作风(P26):指市委提出的“敢干、实干、苦干、善干”的工作作风。
24.行政审批部门“说不”报告制度(P27):指县直各拥有行政审批权的部门(包括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单位)对服务对象(以下简称“申请人”)提交办理审批申请,承办部门工作人员“说不”前应逐级协调和请示报告,并按照“马上办、办就好”的要求提高服务效率的制度。
25.“四个意识”(P28):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6.“四个自信”(P28):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7.“两个维护”(P28):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