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2 11:29   责任编辑:www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0年5月30日在石首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代市长王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拼搏2019,我们砥砺前行,硕果累累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延续了2018年以来县域经济大幅进位的良好态势。201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3.49亿元,增长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436万元,增长3.0%[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35亿元,增长11.6%;外贸出口7938万美元,增长91.1%;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3635元、18644元,分别增长10.1%、9.25%。
一年来,我们重抓产业,筑牢“石首基石”。
——工业经济创新突破。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1个,总投资344.5亿元。新引进工业项目52个,海珥玛精细化工、亨思特等一批重点项目成功签约。网瞳物联、易制科技3D打印、德尔能新能源等一批高科技企业成功入驻石首市双创中心,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成投产。新备案进出口企业6家。绿城体育、荆江源制药等9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转化科技成果11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4.7%。医药化工产业集群纳入全省重点产业集群。
——现代农业量质齐升。建成“鸭蛙香稻”示范基地2万亩,再生稻示范基地6.8万亩,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34万亩,“鸭蛙香稻”绿色生态种养模式走向全国。水产品产量达11.39万吨,小龙虾产量突破4.16万吨。大力培植龙头企业,新增示范新型经营主体12家,鑫盛农牧、江南农谷等4家企业进入全省农产品供应链储备库,石首牧原成为湖北省生猪稳产保供重要基地。“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专家工作站”在我市挂牌。全国水稻绿色防控新技术与示范区建设培训班、全省抗灾春管春耕备耕现场会、全省水稻高质量发展推进现场会在我市举办。
——第三产业活力迸发。中央城、才知文化广场、钰程欢乐园等项目顺利开建,汽车综合市场、德瑞置业五星级酒店项目落户城东新区。西普体艺中心入选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鄂南明珠和调弦酒业被授予“荆州老字号”称号。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5家,村级电商服务站达259个,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 29.1亿元。“桃源小镇”项目进展顺利,天鹅洲国际特色文旅小镇项目完成第一期招投标工作,走马岭遗址保护加固与展示工程有序推进。成功举办“2019湖北·石首桃花季”“万人紫米糍粑节”等旅游推介活动。李花山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过脉岭村被评为湖北省文化旅游名村。
一年来,我们融合城乡,刷新“石首颜值”。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绣林大桥建成通车。全面完成山底湖公园、蔡家潭公园、廖家渊公园绿化亮化和陈家湖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山底湖公园获评全国园林绿化优质金奖工程。高标准完成笔架山、皇叔街、界山口等9座农贸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取缔关停莲花台市场,改造原纺织机械厂等35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拆除历史违建86处2570平方米,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顺利通过省级考核和国家暗访。城东污水处理厂建成通水,城南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
——美丽乡村魅力俱增。完成17个示范村村庄规划编制。小河口、罗家台等4个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过脉岭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李花山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新港口、披甲湖等7个村入选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南洲子、高陵岗等29个村入选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整治村。开展“三清两治一绿化”,清理堰塘765个、沟渠1350条,整治杆线635千米,完成村庄绿化1.8万亩,打造绿色示范乡村53个、生态庭院2000多个。深入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累计建改农户无害化厕所22317座、城乡公厕240座;13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通水试运行;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成运行,全市乡镇及行政村垃圾收运、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交通瓶颈全面突破。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浩吉铁路建成通车。G234石首段、S221城区至桃花山段改扩建进展顺利;东岳山路、S220挖口子至麻布拐大修工程改扩建全面完成;解放东路延伸段、楚天大道南延伸段建成通车。调鲁路、焦山河大桥等荆州第三批“建养一体化”项目有序推进。完成通村公路82公里、道路安防工程375公里,提档升级公路280公里、美丽农村路400公里。石首市荣摘“四好农村路”[2]省级示范县桂冠,东升镇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乡镇。
一年来,我们共筑生态,擦亮“石首底色”。
——生态修复持续加强。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办理非法采砂刑事案件22起,涉案资金7000余万元,涉案砂石6万余吨。纵深推进河湖长制,落实长江及支流岸线管理员巡查制度,开展巡查585次,全市998处小微水体全面纳入河湖长制考核体系。大力开展“清四乱”整治,完成堤防除杂271.8公里、沟渠管护832.3公里,清除渠道回笼、渔网280处,恢复湿地1400亩。开展美丽湖区试点,拆除上津湖、中湖等拦湖围坝,增加湖泊面积2300亩。
——环境保护成效明显。扎实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坚定不移打击环境违法,查处违法案件11起。全面实施秸秆禁烧、全域禁鞭、城区餐饮油烟专项行动,中心城区PM10、PM2.5累计浓度分别下降4.8%、4.5%,空气优良率达83%,位居荆州第一。严格治理水环境,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及以上,9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绿色发展再创佳绩。完成长江两岸造林绿化13.06万亩,建成滩岸防护林3.7万亩、规模防护林基地29个、沿江堤防生态廊道45公里,高标准复绿码头38处、岸线9公里。完善通道景观林网络,完成通道绿化1.1万亩,通道绿化景观化改造76.5公里。桃花山镇获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镇。全省长江两岸绿化造林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召开。
一年来,我们倾力民生,抒发“石首情怀”。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统筹财政资金2.06亿元,全面落实各项扶贫政策,11个贫困村、2167户5309人脱贫出列,全年减贫率100%。设立产业扶贫资金4000万元,特色产业带动率达92.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率达80.6%。实施健康扶贫新政策,贫困人口住院报销补偿率达92.6%。进一步完善教育助学,发放各类教育扶贫、学生资助资金1013万元。完成农村“四类对象”危房改造1675户,易地扶贫搬迁329户845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32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5%。“石首建筑防水工”获评全国典型劳务品牌。基本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障水平提高。实验初级中学、高陵镇小学建成开学,高考一本和本科上线人数实现双增长,中高考成绩进入荆州市先进行列。全面推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今日石首》荣获“湖北十佳政务微信(县区)”称号。成功发行二期城投债6.7亿元。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获评省级先进。
——社会大局平安稳定。扫黑除恶行动评价位居全省第二。破获涉黑涉恶案件63起,抓获涉案人员208人,涉黑“1号”案件公开宣判。打伞惩腐厚积薄发,立案调查28人,采取留置措施5人,党纪政务处分10人,移送检察院起诉5人,均位列荆州第一。“保大庆、保军运”取得全面胜利,“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3]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石首市获评全国信访三无县市、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市,市司法局获评全国社矫工作先进单位,高基庙镇、小河口镇获评湖北省“七五”普法先进集体。退役士兵保险续接工作位居全省前列。食品药品、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湖北省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暨“安全生产楚天行”启动仪式在我市成功举办。成功处置北门口崩岸险情。
一年来,我们真抓实干,彰显“石首担当”。
——攻坚拔寨破顽症。坚持对城市建设历史遗留问题敢于担当、敢于亮剑,不到1个月的时间拆除了原市农药厂存在几十年的违章建筑,拆出了公平正义。坚决开展“大棚房”“违法别墅”专项清理整治,在荆州率先完成17宗违法违规“大棚房”整治,守住了耕地红线。坚持对项目双征遗留问题不畏难、不避艰,对症下药、集中攻坚,有效解决了解放西路棚改、S221沿线征地拆迁等问题,赢得了发展空间。
——千方百计优环境。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77条,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次办好”“一窗受理”“一网覆盖”改革,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90%,政务服务“一张网”工作领跑荆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交易5个工作日内办结,工程建设项目实现48个工作日获得施工许可。率先开展跨区域远程异地电子评标。行政服务中心新大楼顺利封顶。
——转变作风提效能。深入实施政府工作交办、落后工作督办、差异化绩效考核制度,探索制定政府中心工作任务清单,实行清单化管理,行政效能明显提升。坚决落实省委巡视、荆州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强化重点领域监督审计,持续开展“电视问政”,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0起,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4]处理556人。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考核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老龄残疾、妇女儿童、邮政通讯、人民防空、防震减灾等事业都有了新进步,机关事务管理、烟草、粮食、气象、石油、公积金、检验检测、洲滩、供销、史志、保密、科协等工作均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201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项目招商卓有成效,一大批促转型、增动能的重大项目签约落地;这一年,我们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一项项惠民生、提品质的实事好事齐头并进;这一年,我们交通建设大事喜事连连,大桥梦、铁路梦圆梦石首!这些成绩得益于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得益于历届石首党委、政府的不懈奋斗,得益于广大石首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石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全市人民及所有关心支持石首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发展永无止境,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短板:一是经济总量偏小,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推动石首高质量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二是民生保障存在短板,就业、教育、养老等方面与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还有不少薄弱环节;三是政府自身建设仍有不足,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少数部门和工作人员作风不实、不优,政策落实存在“中梗阻”。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奋战2020,我们锐意进取,共克时艰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按照“既要打赢战争,又要赢得民心”的总体思路,迅速投身到这场对手隐身、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市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主动应战、敢于担当,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全面打响硬核防疫第一枪,赢得了抗疫主动权,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石首在荆州率先进入全省低风险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凭绿码通行。在抗疫实践中,我们探索总结出了“五个起来”[5]“八个到底”[6]“41N5包保”[7]“2.5工作法”[8]等经典战法,为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石首经验,得到了省、荆州市领导的一致好评,这也必将为石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结果,离不开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广东、海南专家医疗队的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离不开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新闻工作者、志愿者坚守岗位、无我担当;离不开快递、环卫、抗疫物资生产运输人员不辞辛苦、不惧风雨;离不开“两代表一委员”和无数爱心人士的捐款捐物、大善大爱;更离不开全市人民积极配合、默默奉献。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同志们辛苦了!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2020年工作,实现“两个走在前列”[9]的奋斗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当前,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做好“六稳”[10]工作,完成“六保”[11]任务压力很大,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功成必定有我”的志气,加压奋进,克难攻坚,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根据市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2020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扣新发展理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亲临石首殷殷嘱托,对标全省“一芯两带三区”[12]总体布局和荆州“四轮驱动、两翼保障”[13]发展路径,找准“万里长江、美在荆江”石首坐标,全力实施“四策并举”[14],深入开展“四年并进”[15],奋力推进“四区并建”[16],全面深化“一个中心、三个城市、五个石首”,奋力谱写石首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综合研判形势,我市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增速高于荆州市平均水平,力争走在荆州各县市前列,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速同步。
(一)坚持工业引领,加快建设滨江工业城市。
——坚定不移培育主导产业。牢固树立“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理念,着力培植医药化工、汽车零部件及机械制造、新型建材三大主导产业和创新型特色产业。确保楚源集团、能特科技等骨干企业稳定运行,推动海珥玛精细化工、鸿强矿业等企业抱团发展。壮大钱潮精密件、荆安汽配等企业,推动机械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以吉象木业、卓宝科技为龙头,大力发展中高密度板、改性沥青、建筑防水等项目,壮大新型建材产业。下大力气引进体育装备、体育设施、体育用品等上下游企业,力争将石首华中体育产业园打造成华中地区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专业园区。启动绣林中小企业孵化园二期项目建设,支持网瞳物联、德尔能新能源、易制科技3D打印等一批高科技企业集群发展。
——坚定不移抓好招商引资。按照“全员招商年”的要求,招大商、大招商,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3个,其中工业项目40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成立11个产业招商小组和1个重大项目招商小组,组建3个招商小分队,紧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开展招商。聘请“石首招商顾问”和“石首招商大使”,着力打造专业机构引领、部门专班参与的招商尖兵队伍。依托浩吉铁路开展关联项目招商。抢抓对口援石抗疫机遇,积极承接广东、海南产业转移,促进本地产业升级。严格落实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实行奖优罚劣、硬账硬结。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合同投资额300亿元以上,引进的工业项目数量和引资总额均占全年招商总量的70%以上。
——坚定不移推动项目建设。深入推进“项目突破和项目争取年”活动,抢抓后疫情时代政策窗口期,聚焦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8个领域[17]、中央新增预算支持的4个领域[18]和政府专项债券11大类投向[19],按全省平均1.5倍系数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跟踪衔接申报各类国家资金,争取更多“新基建”[20]和社会再投资,不断开辟固定资产投资新战场,提升发展质效。继续推进经济开发区“半年大会战”、重点项目季度拉练和滞后项目政府常务会议表态机制,推动中材产业园、卓宝科技、河南明阳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快建设、早投产。确保滚动开工项目70个以上,新增规模企业20家以上,完成工业投资80亿元,力争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
——坚定不移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黄金30条”,推动“石首环境”进入全省前列。着力推进“五个一”工程[21],全力打造政务服务石首版。深入实施“1335+80”[22]改革,推行窗口业务“网上办”“零见面”“预约办”,进一步简化流程、优化服务。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加快推进平台交易全覆盖。加快城投公司市场化改革进程,实现自我革命、华丽转身。开展“四大家”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项目)和“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进厂房进车间进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启动经济开发区中远期扩园规划,争取金平工业园纳入省级工业园区范围,完成张城垸、金平合规化工园区确认有关工作。做实经济开发区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新型银政担、“过桥续贷调度资金”等金融产品作用,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级创新型县(市区)。
(二)坚持城乡同治,加快建设生态旅游城市。
——提升城镇品质。完成东十路、环城北路、民族路、城关东路道路建设。逐步完善下水道改造、道路雨污管网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谋划山底湖生态修复二期工程。力争年底完成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完成公共智能停车场建设。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三年攻坚行动,启动中石化工小区、棉花公司宿舍等8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强集镇设施建设,推动各类资源向乡镇倾斜,着力解决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短板,提升集镇承载能力。开展城管大会战,聚焦城市背街小巷和社区死角,强化卫生保洁、环境美化和文明创建,确保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功。以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基层治理,启动新一轮“共驻共建”,在“41N5”战区机制基础上推进“三社联动”[23],建立“三方联动”[24]机制,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建设富美乡村。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培育以高基庙、东升、大垸等乡镇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力争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68亿元。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确保粮食种植面积90万亩,粮食总产量8.2亿斤。落实生猪稳产保供措施,争创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开展“品牌创优”行动,着力打造“玉石首”公用品牌,擦亮鸭蛙香稻、笔架鱼肚、清水荻笋、桃花山鸡蛋、江外江清水鱼等地方名片。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大行动”和“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乡村绿化“整村推进计划”,完成村庄绿化1.5万亩。打造新港口、杨家潭、新垸子等20个文化示范村。积极组织参加全省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继续办好糍粑节、农民丰收节等精品推介活动和湘鄂边乡村旅游发展联盟论坛。积极推行全域禁鞭,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
——打造生态长江。系统推进长江大保护和生态修复,全力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以美丽上津湖生态治理项目为抓手,联动华容、安乡,持续推进民建渠综合治理,着力打造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修复样板工程。启动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开展丢家垸至三义寺汽渡生活污水治理,狠抓园区涉水企业废水达标排放整治,全面加强船舶污染治理和沿江排污口监管,确保长江石首段面水质稳定达标。持续开展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专项战役。开展长江航道疏浚,全面加强河湖渠污染治理,让水清岸美成为常态。完成河湖划界确权。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实施天鹅洲、东升、调关、桃花山“四区联动”,着力打造百里长江文化旅游休闲带。加快推进天鹅洲湿地主题乐园、国际康养生态社区等项目建设。完成走马岭遗址保护加固与展示工程。启动调弦口生态湿地景观公园建设。完成“桃源小镇”七彩花田、商业街等项目建设。
(三)坚持区域联动,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城市。
——加快构建立体交通。争取石首港纳入荆州港总体规划,港铁联运项目纳入上级“十四五”规划。争取浩吉铁路石首站开通客货运、武贵高铁走中线方案设计。加快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完成G234江北段、S221城区至桃花山段、调关至高家岭公路、天鹅洲旅游公路S220到麋鹿保护区段建设,稳步推进G234江南段、焦山河大桥建设。加快构建乡镇循环路网,完成通村公路50公里以上,提档升级公路300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300公里,美丽农村路200公里。启动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抢抓疫后物流业发展新机遇,大力发展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现代物流产业,着力打造湘鄂边物流集散中心。鼓励快递企业充分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优化服务网络布局,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引导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深度合作,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创新,培育无接触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强化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系统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与衔接。
——加快推动消费回升。落实落细刺激消费和扶持三产业发展的相关措施,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科学制定出台《石首市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对投资石首的商贸物流项目,在减税降费、基础设施建设、物流成本补贴等方面予以支持。全面加快中央城、旺和广场、才知文化广场、钰程欢乐园等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进度,不断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增进民生福祉。
——抓好疫后重振。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坚决守护人民健康。健全重大疫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救治体系,切实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积极争取中央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惠及石首,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持续开展网上招聘活动,充分发挥“农产品+直播”带动作用,拓展群众就业增收渠道,让群众能打工、有收入。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打赢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入开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清零行动,确保存量贫困人口22户62人全部脱贫。坚持“四个不摘”,大力实施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帮助贫困户稳岗就业。建立健全动态监测和跟踪问效机制,因人因户及时帮扶,防止因疫返贫致贫。保持财政支持扶贫力度不减,2020年全市整合各类涉农资金不少于1.7亿元,其中支持产业扶贫专项资金4988万元。
——做好民生保障。加大“六稳”“六保”工作力度,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探索建设农村老年人托管中心,推进“两院两中心”和殡仪馆吊唁堂建设。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对贫困人员实行应保尽保。积极开展“新样态”学校和数字校园试点建设,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布局调整,抓好南岳高中改扩建;增加优质学前教育学位供给,加快城区新建幼儿园项目和邓初民陈列馆的筹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医共体建设,推进医疗服务智能监管系统全覆盖。加快推进人民医院二期和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积极申报创建全省新全民健身工程示范市。争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快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继续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持续推进平安法治石首建设,全面完成“七五”普法工作任务,有效化解疫后综合症,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争创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统筹抓好政治安全、意识形态、金融等领域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提高全社会预测预警预防风险能力。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城市。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加快完成石首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继续做好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行政学校、邮政通讯、防震减灾、防汛抗旱、审计、烟草、气象、石油、机关事务管理、公积金、供销、检验检测、洲滩、保密、老区等工作,支持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工商联、科协等工作。
三、担当作为,锤炼作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之中见本色。新冠肺炎疫情对石首政府治理体系和能力是一次“大考”,在这个异常艰难的特殊时期和关键时刻,我们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苦日子”的思想,坚定信心、勇挑重担、奋勇前行,在奋斗一线传递初心力量。
(一)讲政治。强化政治引领,把政令畅通摆在首要位置。坚持分工负责、层级管理,对特殊事项实行“交办大于分工”工作机制。坚持与市委同频共振、步调一致,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摒弃“私人领地”的思想,以昂扬的斗志、奋进的姿态答好“两个走在前列”的时代考题。
(二)讲担当。按照“首创、首试、首闯、首干”的工作要求,聚焦全市中心工作,突出主责主业,时刻保持竞进的工作姿态,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把解决问题、抓好落实作为评判工作的重要标准,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敢于担当、善于攻坚,“说了”就能“做到”,“动了”就要“干成”。
(三)讲法治。坚持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落实市政府常务会议议事规则及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进一步强化干部学法用法意识,增强依法履职能力,着力提升政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水平。
(四)讲廉洁。扎实开展政府系统“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按规则办事,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牢固树立干净、温暖、阳光的政府形象。持续推进巡视巡察问题整改,加大对重点行业领域、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度挖掘、宣传身边的勤廉典型,大力弘扬廉政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机遇与挑战并存,荣耀与艰辛同在。让我们在荆州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作为、奋发有为,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为实现“四区并建”新目标,谱写石首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注释: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0%:2019年年初向市人大报告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为增长8%以上,后因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根据上级要求,在2019年期中将目标调整为增长2%,2019年已超额完成财税目标任务。
2.“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3.“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群众安全感、公正执法满意度、矛盾纠纷调解有效率、扫黑除恶行动评价。
4.“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5.“五个起来”:党员站起来、党旗飘起来、党徽亮起来、党的声音响起来、党员干部冲到最前面来。
6.“八个到底”:一封到底、一管到底、一查到底、一沉到底、一网到底、一创到底、一帮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
7.“41N5包保”:以“干部+党员+警员+医护人员”4类人员组成的工作专班为基础,将每个村(社区)划分为N个小分队作战单元;每个小分队作战单元由1名党员(干部)包保N个对象,建立微信群,落实五项工作职责,当好“宣传员、劝导员、信息员、卫生员、服务员”。
8.“2.5工作法”:凡是可以在中心城区或乡镇内解决的1个小时内解决;石首市内不能解决,必须到市外解决的1天之内解决;乡镇本地不能解决要到石首市内才能解决的半天之内解决。
9.“两个走在前列”:既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走在荆州前列,又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走在荆州前列。
10.“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11.“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12.“一芯两带三区”:“一芯驱动”,即打造产业之“芯”、形成区域之“心”、激活动能之“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两带支撑”,即以长江绿色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带、汉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为纽带,以沿线重要城镇为节点,按照轴带延展、集群支撑的思路,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走廊;“三区协同”,即按照区域统筹、产业集聚的思路,推动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竞相发展,形成全省东、中、西三大片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纵深。
13.“四轮驱动、两翼保障”:“四轮驱动”是指长江大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业兴市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两翼保障”是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强党建引领。
14.“四策并举”:党建引领、产业兴市、城乡同治、区域联动。
15.“四年并进”:全员招商年、项目突破和项目争取年、城乡同治年、作风建设年。
16.“四区并建”:新时代基层担当作为模范区、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荆江生态保护示范区和湘鄂融合发展样板区。
17.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8个领域: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农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驱动和结构调整、“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节能环保与生态保护建设、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
18.中央新增预算支持的4个领域:公共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19.政府专项债券11大类投向: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0.“新基建”:新基建是相对于传统基建的一种新概念,可看作为宽泛定义下的信息基建,如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电动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等。
21.“五个一”工程:“一站导引”“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库共享”“一端服务”。
22.“1335+80”: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办结,不动产登记3个工作日完成,小型工业建设项目35个工作日取得施工许可,工程建设项目80个工作日取得施工许可。
23.“三社联动”:在政府主导下,在社区治理中,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并实现“三社”相互支持、协调互动的过程和机制。
24.“三方联动”:在街道和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联动服务的三方机制。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