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19 12:23   责任编辑:wzw@2022
2021年6月10日在周口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周口市人民政府市长 丁福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20年工作回顾和“十三五”主要成就
过去的一年,是周口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盯“三高三优”目标,聚焦“四件大事”,狠抓“四大经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267.19亿元,增长1.7%,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2%,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5%,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首次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城镇化率稳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好于全省平均水平,“三高三优”目标顺利实现。
过去的一年,我们果断出击、勇担使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认真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措施,按照市委作出的系列部署,村自为战、众志成城,筑牢严密防线,迅速阻断了疫情扩散蔓延,取得了医护人员零感染、市内治疗零死亡的“双零”战果。动员全市倾力支援湖北,3批86名援鄂医疗队员奔赴抗疫最前沿,贡献了“周口力量”。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出台一系列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具体举措,在全省率先开展点对点“直通车”返岗服务,开通返岗就业专列专车14趟次、省际包车430多辆次,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有力有序恢复。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抓牢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累计拨付疫情防控资金7.5亿元,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不断完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实现县域全覆盖。
过去的一年,我们聚焦短板、精准发力,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76个、带贫46.69万人次。当年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5.1亿元。全市贫困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2906元,增长27.23%。剩余4.5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优良天数达260天,增加59天;PM2.5下降10.7%;PM10下降20.2%,降幅全省第一;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第三。44条城市黑臭水体完成整治任务,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通过住建部和生态环境部现场核查。重大风险防范有力有效,圆满完成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年度目标。莲花健康成功实施司法重整,撤销退市风险警示。问题楼盘化解攻坚工作位居全省第二。清偿农民工工资2362万元。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信访总量持续下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群众安全感大幅提升,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过去的一年,我们筑牢支撑、加速转型,高质量发展态势趋稳向好。临港经济上升为省级战略,沙颍河航道升级改造项目控制性工程主体全部完工,大广高速港区互通立交建成,中心港中部作业区47个千吨级泊位全部完工。开通了周口中心港至连云港港、上海港、盐城港集装箱航线,“豫货出海”内河集装箱航线组网基本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86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实现8064标箱。成功举办2020全国港口行业多式联运大会。多式联运枢纽港建设纳入交通运输部“十四五”规划。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新建高标准农田86万亩,全国农田建设工作现场会、全省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创建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粮食总产186.8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周麦33、周豆26、周豆28通过国审。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00多家,经营收入超800亿元。周口农高区创建正式进入国家第二批拟建序列。太康被评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工业生产稳中向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高于全省3.2个百分点。实施“三大改造”项目398个,完成投资425.64亿元。太康、沈丘产业集聚区晋升为三星级产业集聚区,商水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返乡经济步伐加快,连续举办6次情系家乡周口行活动,成功举办第一届周商大会,出台支持返乡下乡创业23条政策措施,新增返乡创业1.94万人,新创办各类市场主体1.92万家。项目支撑更加坚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62个省重点项目和324个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耕德电子智能通讯终端制造、豫东LNG应急储备中心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周口民用机场通过预可研阶段国家民航局行业审查。恒大智慧农业现代产业园开工建设,投资超百亿元的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签约落地。争取新增债券资金118.6亿元、特殊转移支付资金27.7亿元、抗疫特别国债26.4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增速均居全省第一方阵。
过去的一年,我们协同发力、提升品质,城乡发展步伐坚实。实施百城建设提质项目608个,完成投资413亿元。建成棚改安置房27325套,交付17030套。完成2019年度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53个,开工2020年度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56个。周淮路升级改造、新北环、中原路跨沙颍河大桥等一批工程建成通车。开元万达广场开业运营。周口野生动物园、沙河湾湿地公园建成开园。30座一类公厕、34个街头游园建成投用。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新改建农村公路1078公里、桥梁133座3832延米,完成450个自然村通硬化路任务,改造农村危房6127户、农村厕所16万座,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村容村貌明显提升,被授予“农村垃圾治理省级达标市”称号。
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动力活力有效激发。“放管服”改革落地见效,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网上可办,76项事项实现“掌上办”,事项申请材料平均减少30%以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部完成,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4971个。财税、价格、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好税收和社保费减、免、缓、降、返政策组合拳,减税降费25.23亿元,累计发放各类再贷款、再贴现28.07亿元,为市场主体节约成本1.1亿元。新登记市场主体9.42万户。开放步伐持续加快,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12个,总投资2350.9亿元。豫沪合作周口产业园、中垣环保科技印染产业园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外贸进出口总额106.9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10.79亿元。鹿邑、西华被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新增省外资金项目246个,合同引进省外资金1433.7亿元。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申报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荣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过去的一年,我们倾心倾力、保障民生,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财政民生支出539.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3%。省重点民生实事和中心城区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新增城镇就业7.2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39万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4所,92所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和无证幼儿园全部完成治理任务。完成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阶段项目986个,“大班额”问题得到缓解,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验收。郸城一高周口校区如期实现秋季招生。建成教师周转房1161套、农村教师住房3988套。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以上。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持续提高。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38亿元,惠及困难群众378.55万人次。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人民防空建设,军民融合深入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不断强化。民族宗教工作成效显著。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统计、海关、公积金、史志、档案、气象、地震、外事侨务、社科研究、援疆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我们自觉接受市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审计监督,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政府自身建设水平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凝心聚力谋发展,全力以赴抓落实,“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周口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五年,是综合实力大跨越的五年。全市生产总值跨过3000亿元台阶,连续8年稳居全省第五位。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19142.8元,是“十二五”末的1.5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48.2亿元,税收收入达105.4亿元,税占比71.1%,财税收入增幅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这五年,是发展动能大积蓄的五年。临港经济蓄能增势。加快港口及配套设施建设,组建港航集团,成功加入河海联运港际合作联盟,有效融入“一带一路”水运港口码头体系,周口成为河南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起点、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和豫东南对外开放的新枢纽。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7%。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产业跃进千亿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产业迈进五百亿级。培育出驰名商标12个、省长质量奖3家。安钢产能置换项目的落地建设,填补了周口没有大型重工业项目的空白。返乡经济繁荣发展。吸引返乡创业人员24.82万人,创办市场主体20.74万家,带动就业130.51万人。全国部分省份返乡创业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走出一条由“北雁南飞”的打工经济向“群凤还巢”的返乡经济转型新路子。
这五年,是中心城区大蝶变的五年。确立了“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的城市定位。拆除违章建筑460多万平方米,完成棚改征迁4.9万户、1700多万平方米,建设棚改安置房10.5万套,开工建设安置小区33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67个。108个街头游园、100座公厕以及森林公园、铁路主题公园、沙河湾湿地公园、野生动物园等主题公园建成开放,实施7条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打通47条断头路,建设20条精品街,提升40条背街小巷,实施夜景亮化工程,提升改造城区4个高速出入口。万达、昌建等一批城市综合体建成投用。全省百城提质工程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周西、周项、周淮、文昌大道东延至郸城、八一大道南延至商水,以及安罗、商南高速周口段建成通车。郑阜高铁通车运行,圆了千万周口人民的高铁梦。淮阳成功撤县设区,结束了“一市一区”的历史。
这五年,是县域经济大发展的五年。6个县生产总值超过300亿元,5个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入十亿元时代。“一县一主业”集群发展计划有效实施,主导产业不断壮大,特色名片越擦越亮。全市拥有2个三星级、6个二星级产业集聚区和1个三星级、6个二星级、2个一星级服务业“两区”。鹿邑化妆刷、项城建筑防水、商水渔网编织、西华无人机植保喷防、太康锅炉制造、扶沟蔬菜、郸城制伞、淮阳塑料、沈丘聚酯网等特色产业名片享誉全国。鹿邑成为第一批全省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
这五年,是“三农”基础大夯实的五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4%。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111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4.6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87万亩,粮食产能连续3年稳定在180亿斤以上,稳居全省第一位,蔬菜产量占全省的八分之一。畜牧业产值318.56亿元,连续5年居全省第三位。所有村庄通自来水,90%的自然村通硬化路,3260个行政村完成电网改造,2583个行政村通天然气,村庄绿化覆盖率35%以上,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这五年,是生态环境大提升的五年。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PM10、PM2.5、空气优良天数连续5年均优于全省平均值,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省第一方阵。稳步推进“四水同治”和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一带四林百园”工程稳步实施,新造林97.44万亩,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成功。沙颍河生态廊道建设和汾泉河、洺河等综合整治效果显著,11个地表水目标考核断面全部达标,4条主要河流、6个断面水质从V类提升到IV类、III类。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土壤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这五年,是质效动力大变革的五年。改革推进更加有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企事业单位改革、国企改革深入推进。郸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鹿邑“双创”做法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开放合作更加深入。全市共引进招商项目1251个,总投资9553.4亿元。实际吸收外资27.83亿美元,引进省外资金2259.2亿元。创新动能更加强劲。高新技术企业由28家增加到116家。新增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
这五年,是民生福祉大改善的五年。财政民生支出2366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7倍。城镇新增就业超过42.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8万人。新改建幼儿园、中小学7246所,新增学位38万多个,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部通过国家验收,高中教育品牌享誉全国。周口市高级技工学校、周口联营职专分别晋升为周口技师学院、周口交通技师学院。河南科技职业大学挂牌招生,结束了周口没有市属本科院校的历史。“健康周口”稳步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985万人。5万多名特困人员纳入“五养模式”,有效破解了农村特困人员脱贫和养老难题。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122个,开展文化送基层活动1.2万多场。淮阳平粮台城址和时庄遗址分别入选2019年度、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文化馆、图书馆实现县域全覆盖。成功承办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河南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连续举办了周口马拉松暨中国慈善马拉松赛、周口中华龙舟赛等品牌赛事。平安周口建设有序推进,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
五年的奋斗、五年的收获,历程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大干苦干实干的结果,也是历届市委、市政府接续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市各行各业的广大劳动者,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中央、省驻周单位的同志们以及驻周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周口建设和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从短期来看,产业层次总体不高,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占比小,产业链条延伸不足;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储备不足,有效投资增长乏力,支撑重大项目的资源要素保障还不够强;消费市场恢复缓慢,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困难较多。从长期来看,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科技创新支撑不足,产业发展不够充分,人均指标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偏低,环境资源约束趋紧,公共服务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营商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从政府自身来看,一些干部能力作风不适应新时代要求,思想不够解放,专业能力不够过硬,缺乏创新意识、担当精神,服务效能还需进一步提升,一些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不负人民重托。
二、2035年远景目标及“十四五”时期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但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在我省叠加释放。周口作为中原连接长三角的重要节点,一千万人口大市场、沙颍河内联外通大通道、多式联运大枢纽的优势更加突出,特别是临港经济上升为省级战略、周口农高区上升为国家级平台,为我市加速推进高质量跨越发展、打造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带来了重大机遇。综合研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周口正处于战略机遇凸显期、优势潜能释放期、跨越发展加速期、整体形象提升期、风险隐患多发期。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大势、发挥优势、补足劣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奋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根据《中共周口市委关于制定周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编制了《周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纲要草案》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紧紧围绕跨越发展、更加出彩,坚持“两个高质量”,基本建成“一个港城、两个高地、三个强市、四个周口”的现代化新周口。在中原港城建设上,基本建成现代化的“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中原港城,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以港促城的实践更加生动,“万家灯火、千帆云集”的繁荣景象全面再现,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在豫东南开放高地建设上,成为中原经济区连通淮河生态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水平大幅提升,营商环境实现根本好转,开放优势显著增强。在区域性创新高地建设上,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科技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效显著增强,在全国全省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位势大幅提升,人才强市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在经济强市建设上,经济总量跃上新的大台阶,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综合实力、竞争力大幅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在农业强市建设上,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生态强市建设上,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生态环境实现根本性好转,生产空间安全高效,沙颍河生态经济带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法治周口建设上,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周口基本建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更加浓厚,社会和谐有序。在平安周口建设上,基本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安全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基本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网络清朗全面实现。在健康周口建设上,建成现代化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人人享有更高质量健康环境和更高水平健康保障,群众健康水平、生活品质、健康公平显著提升,全民健康管理、健康素养大幅增强。在幸福周口建设上,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人民的基本需求满足感、就业创业成就感、生产生活安全感、人居环境舒适感和精神生活充实感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新目标是新使命,要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关键在于坚持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周口提供根本保证。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周口绚丽篇章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加快建设“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中原港城的关键时期。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守正创新、继往开来,深入落实“四个着力”,持续打好“四张牌”,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周口”的总体目标和“三高三优”的工作目标,坚持“务实重干、敢于担当、加压奋进、跨越发展”的工作方针,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大经济”,加快建设“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的中原港城,坚决兑现“大干快上三五载、请君再看周口城”的庄严承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周口开好局、起好步,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中奋勇争先、行稳致远。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我市实际,《纲要草案》用“实现八个新突破”描绘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新增长极培育实现新突破。当好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的桥头堡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加快沙颍河生态经济带、高铁经济带建设,新兴临港经济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在全省新增长极培育上取得重大进展,“三高三优”更高层次实现,经济总量保持全省第一方阵。二是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5%。周口国家农高区、国家级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三是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新突破。内需潜力充分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以上,背靠中原、辐射东南、联通全国、对接世界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多式联运枢纽优势更加凸显,内河航运综合效益明显提升,“四条丝路”高效协同,多层次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营商环境重点领域迈入全省第一方阵,豫东南开放高地建设实现更大作为。四是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农业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中原粮仓”“中原菜都”优势更加凸显,农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乡区域融合发展取得显著进展,探索打造出乡村振兴的“周口样板”。五是文化软实力实现新突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文旅融合步伐加快,周口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强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六是生态保护治理实现新突破。生态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持续优化,沙颍河生态廊道和流域水系生态廊道、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加快形成,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走在全省前列,森林周口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七是增进民生福祉实现新突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难题有效解决。健康周口、幸福周口建设全面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八是治理效能实现新突破。法治周口、平安周口建设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府加快建设,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基本形成,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大幅提升。这些目标顺应了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我们将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创造现代化周口建设的新业绩!
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纲要草案》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从开放高地、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数字周口、新发展格局、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经济、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人力资本、人民生活品质、安全发展等14个方面,提出了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这些是市委“十四五”时期战略意图的具体体现,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大依据,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心。“十四五”规划是周口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指导全市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激发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各级政府要按照规划要求,迎难而上、奋勇争先,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中作出更大贡献!
三、2021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2021年是我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乘势而上,努力为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进出口总额稳定增长,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粮食产量保持在180亿斤以上。
完成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供需两端发力,提升经济效能。坚持把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经济整体效能。
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把扩大有效投资与补短板、强弱项、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加大“两新一重”投资力度,围绕新基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产业升级、乡村振兴和防灾减灾等领域,认真谋划实施一批项目。完善落实领导分包、“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等机制,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做好工业用地收储、标准化厂房建设、手续报批等前期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开工、建成达效。重点推进73个省重点项目和366个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656.68亿元。优化政府投资,激发民间投资,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动政府投融资公司市场化转型,形成多元化投资体系。
激发消费潜力。持续提升消费供给。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优化传统商贸布局,增加高品质健康、养老、育幼、体育等服务供给,积极培育信息、时尚、体验、定制、夜经济等新兴消费热点。强化文旅消费供给,完善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体系,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围绕“祖、道、根、红、水、农”做文章,谋划一批系统展示周口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沿河风光、风俗民情、港城风貌、田园生活的文旅项目。加快推进周口杂技文化产业园、沙颍河水上旅游、黄泛区生态旅游、商水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等项目建设。推动太昊陵争创国家5A级景区。合理引导消费需求。顺应消费主体多样、消费结构升级、消费业态更新的趋势,扩大多层次供给,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全力做好稳市场、保供应、防通胀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针对不同群体消费能力、消费内容和消费方式等特点,在稳定传统消费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增加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供给,合理引导形成分层错位的消费热点。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扩大电商、快递、品牌商超农村覆盖面,引导消费新业态和新兴消费向农村延伸,激发农村消费潜力。积极创新消费模式。适应消费数字化、品质化、个性化、多元化趋势,不断拓展丰富消费场景和业态模式。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大力发展网络消费,培育壮大“直播带货”“体验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
(二)狠抓“四大经济”,完善产业体系。“四大经济”是我们发挥区位和人力资源优势、补齐工业化和城镇化短板的重要抓手,也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抓下去。
以发展多式联运为重点,进一步提速临港经济。树牢“临河就是沿海,腹地也是前沿”的开放思维,进一步畅通循环通道,着力打造新时代多式联运枢纽港,全面提升港区集货能力、岸线使用能力、航道通行能力、海关便捷通关能力,全力建设新兴临港经济城市。提高设施水平。主动对接国家、省级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周口港规划,实施港口铁路专用线工程,加快构建“公铁水”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体系。完成沙颍河航道升级改造。推进智慧港口建设,完善中心港堆场、岸电、后方物流园等配套设施,加快申建水运口岸、粮食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配套功能区。支持项城、淮阳、沈丘发展多式联运。提升运营能力。积极推进港口、船舶企业向多式联运转型,建立统一的多式联运信息系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深化与淮河生态经济带港口群、大型海运公司沟通对接,增加集装箱航线对发班次,积极开辟新航线,力争年内达到3万标箱以上。引进一批货代企业,加强与上港集团合作,提升集货能力,力争年内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500万吨。举办好2021河海联运大会。培育临港产业。加快建设临港物流产业园,大力发展大件物流、集装箱物流、保税物流等现代临港物流。推进临港粮食产业园建设,以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为龙头,着力打造食品制造示范基地。大力推进铝精密制造产业园、豫东南能源交易储备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金融保险、运输代理、船舶修理、航运交易等业务,拉长临港产业链。支持沿沙颍河各县市区错位发展临港产业。
以提高产业水平为重点,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坚持做大总量、做强存量、做优增量,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深入实施产业链提升行动,巩固提升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纺织服装三大支柱产业,着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三大高成长性产业。持续推进“三大改造”,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和价值链中高端延伸。重点围绕钢铁上下游产业补链延链,加快推进周口千万吨钢铁基地建设。以金丹科技为龙头,加快打造周口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基地。推动富士康科技工业园二期建成达产。加快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提升新兴建筑工业化水平。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智能装备、5G及工业互联网、新能源及充电设施等产业为重点,立足产业基础,开展建链引链育链行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数字化赋能行动,重点推进数字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建设,促进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鼓励各县市区和重点企业积极探索5G场景示范应用。培育激活市场主体。通过巩固发展一批、承接引进一批、整合扩张一批、成长壮大一批等方式,推动骨干企业快速做强做大。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引导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力争培育一批“隐形冠军”。
以增强辐射带动为重点,进一步繁荣城市经济。深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扎实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定不移做强做大中心城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统筹推进老厂区、老市场、老庭院、老街道及低效利用土地的改造和再开发。启动棚户区改造项目2个,新开工建设安置房2120套,建成14824套。改造老旧小区508个。持续完善功能设施。加快龙源路升级改造、七一路东延、中原路北延、周口高铁片区至淮阳快速通道、中州大道北延至西华、武盛大道南延至商水等工程。建设一批“小、精、特”的“袖珍公园”。持续推进沙颍河城区段治理、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加快实施交通干渠与清水河连接疏通工程、沙北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工程。加快实施河西和港区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着力深化精细管理。紧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加快提升城市市容标准、生态品质和文明程度。全面落实《周口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大力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加大道路清扫、保洁、洒水、降尘力度,重点整治窨井设施、临街建筑物外立面、城市家具设置、供电通信线路等突出问题,建设一批示范路和达标示范街。大力繁荣城市服务业。编制中心城区商业布局发展规划,引导商业网点合理布局,加快传统商场、商业街硬件设施改造和商业业态创新,推进中心城区高品质步行街、商业综合体、新型商圈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高铁片区建设,支持华耀城商贸物流发展。加快提升县域经济。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根本遵循,抢抓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机遇,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百园增效”行动,推动节约集约发展,实现提质增效。聚焦“一县一主业”,持之以恒抓好主导产业升级、特色产业培育。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全面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坚持以城带乡,引导特色小城镇发展,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和民俗文化等魅力小镇。
以提升层次效益为重点,进一步培育返乡经济。坚持把返乡经济与县域经济、乡村振兴、稳定就业等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相衔接,统筹推进,多点发力,不断扩大返乡经济综合效益。强化政策支撑。进一步完善支持返乡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政策协同联动落实机制,加强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突出产业特色。依托本地资源和在外人员自身优势,结合市场条件,在“一县一主业、一乡一品牌、一村一特色”基础上,逐步构建“特色更加突出、品牌更加丰富、规模更加集聚”的返乡经济新格局。推动集聚发展。依托现有产业集聚区等各类园区,加快新建、改建一批返乡创业园,不断完善园区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推动返乡创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布局,促进土地集约利用、资源集合共享、企业关联共生。注重链条融入。鼓励引导返乡创业企业,适应产业分工细化的需要,通过嵌入、打通等手段,主动融入大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解决自身原料采购、产品销售等问题。同时,根据各县市区产业特点和龙头企业发展需求,指导返乡企业选准优势,主动融入本地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大盘子。
(三)聚焦三农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坚持把扛牢粮食安全责任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着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严守耕地红线,健全“一网两长”机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100.9万亩,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2063万亩以上。推进“良种工程”培育攻关,加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力度,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培育国家和省级驰名品种2~3个。全面贯彻新修订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提升收储调控能力,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文章。坚持不懈制止餐饮浪费。
优化农畜产品供给。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果蔬分别稳定在200万亩、200万亩、300万亩。支持扶沟蔬菜、西华小杂果、郸城红薯、淮阳黄花菜、项城白芝麻等特色农产品发展,创建一批优质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积极做强生猪产业、做大牛羊产业、做优家禽产业,加快推进商水牧原生猪屠宰项目建设,支持沈丘槐山羊产业发展。重点抓好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绿色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擦亮“中原粮仓”名片、叫响“中原菜都”品牌。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利用好国家、省支持政策,加快推进国家农高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强化科技支撑,加强与陕西杨凌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对接合作,着力打造小麦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黄淮平原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全国乡村振兴典范区。坚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进绿色食品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打造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积极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一批“生物育种+科学种植+精深加工+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文旅农业、创意农业,积极发展“农业+制造”“农业+电商”“农业+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深入开展“六村共建”,有序推进“百镇千村”规划试点工作。扎实开展小城镇建设三年提质行动。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优化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加强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深化文明村镇创建,不断提升乡风文明程度。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挡、政策不留空白,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坚决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展好。
(四)深化动力变革,增强发展活力。持续强化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三大动力,不断促进更高质量发展。
更大力度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重复、变相和违规审批,广泛推行告知承诺制,推动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统一接口、统一标准,加快政府系统数据联通归集共享,有序推进数据开放和应用。优化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动更多事项“一网通办”“一证通办”“掌上可办”。加快农业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用足用活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扎实推进粮食储备制度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以开发运营去行政化和主责主业去社会化为切入点,探索“管委会+公司”“政区合一+公司”“纯公司化”等运营模式,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产业发展集聚区、改革开放试验区、科技创新引领区。
更高水平扩大开放。深化开放合作。充分发挥沙颍河通江达海的优势和郑阜高铁内联外通的快速通道优势,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原城市群等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各市县的协调联动,深化与郑州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的对接,积极参与推进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建设,支持鹿邑、沈丘、郸城等省市边界县主动对接周边区域发展。全面加强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领域的合作。畅通开放通道。加快推进阳新高速宁陵至沈丘段项目,开工建设阳新高速沈丘至豫皖省界段、兰沈高速兰考至太康段、沈卢高速沈丘至遂平段,加快推进平漯周高铁项目、沙颍河周口以下航道4级升3级前期工作,持续推进周口民用机场前期工作,支持鹿邑通用机场建设,加快构建“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的开放大格局。突出开放招商。深化提升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大力推行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网络化招商,重点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根据“一县一主业”发展需求,分产业、分区域精准招商。精心筹办好第二届周商大会。稳定对外贸易。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进出口商品监控服务,壮大出口退税资金池和中小外贸企业纾困资金池规模,完善运营机制,帮助外贸企业寻求开拓多元化市场。支持出口基地、出口企业开发适销对路产品,促进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升级。
更加全面推进创新。聚焦产业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大主导产业科技攻关力度,着力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工程和高新技术产业提质工程。重点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装备制造等产业,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联合县市区统筹实施县级科技重大专项。聚焦平台建设。培育发展一批产业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中原学者”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新建各类省级创新平台10家、市级创新平台40家。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一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支持淮阳、项城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聚焦人才引育。依托周口师范学院,整合市农科院及其他高校力量,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推进普工向技工转型,壮大高水平技能人才队伍。
(五)持续优化环境,提升综合实力。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抓手,增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竞争力。
优化营商环境。以“营商环境提升年”为抓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着力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最大限度减少申请材料、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持续推动政务信息数据跨层级、跨部门按需共享、交换、互认。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落实负面清单制度,坚决破除各种隐形门,坚决避免朝令夕改、内外有别,政府带头重信践诺,坚决治理“新官不理旧账”等政府失信行为,坚决破除阻碍企业活力发挥的各类垄断。着力营造宽松有序的经营环境。深化企业服务,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千方百计破解企业在市场、资金、人才、创新等方面的瓶颈制约,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着力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推行联合执法,杜绝多头执法、越权执法。全面施行“双随机一公开”,严厉打击强买强卖、非法阻工等行为,切实维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改善生态环境。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贯彻落实《周口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深化“尾气、废气、烟气、油气”等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开展施工扬尘、道路扬尘等专项治理,全面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在城市外环建设大型综合停车场,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开展“四水同治”,实施重点河流全域清洁行动,依法保护水资源生态平衡,加强龙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确保成功创建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持续推进“白色污染”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化和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持续实施国土绿化行动。统筹推进国土开发保护和生态修复。加快沿铁路、高速、国省县道等交通干线生态廊道建设,积极推进沿河、湖、沟、渠绿色林带建设,完善农田林网,新造林10万亩、森林抚育6.2万亩。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研究制定碳排放达峰方案。深入推进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调整,持续加大能耗双控,推广清洁取暖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推动大宗货物“公转水”“铁转水”,大力推进静脉产业园建设,不断降低能耗排放。支持商水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园区。
提升社会环境。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动摇,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接诊能力、救治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积极稳妥化解债务金融风险。加强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切实管控和化解好政府债务风险。健全重点企业风险台账,严控企业债务风险。健全金融监管、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加大非法集资防范处置力度,强化互联网金融风险排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侵害群众利益、扰乱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快问题楼盘化解,科学规划商品房开发,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全覆盖,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全面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重点提升城市低洼地段、排水防涝主出口等薄弱环节蓄排能力,提高城市排洪除涝能力。
(六)切实改善民生,提高共享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办好省重点民生实事和中心城区十件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着力扩大稳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劳务输入地沟通对接,积极搭建外出就业平台。深入挖掘本地就业岗位,引导实现就近就业。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不断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搭建创业平台,开展创业培训,以创业带就业。
持续完善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攻坚行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完善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全面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全面落实国家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完善低保、特困、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提高社会救助政策的覆盖面和精准度。发放好高龄津贴,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严格落实孤儿、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政策,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重点推进周口市中心医院、中医院新区医院建设和周口市传染病医院改扩建。严格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配建管理政策,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加大学校建设投入,积极化解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超大班额”“大班额”问题,推动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跨越。继续实施国家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省普通高中改造项目,提升高中办学条件。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和职业院校质量提升工程,引进和发展一批高等院校在周建设高校园区。支持河南科技职业大学、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周口文理职业学院等学校发展,打造周口职教品牌。推进“满城文化”建设,谋划实施一批公共文化项目,打造周口文化特色。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重视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好周口市第四届运动会,启动2022年全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筹备工作。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加强城乡社区治理、服务体系和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持续做好“一村(格)一警”工作。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大力弘扬法治理念,积极整合优化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平安周口建设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
支持驻周解放军、武警部队、消防救援人员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退役军人事务、双拥共建等工作,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维护农民工、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关心残疾人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做好统计、审计、海关、公积金、史志、档案、气象、地震、邮政、外事侨务、援疆等工作。
各位代表!
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完成新使命,更需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在实干苦干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实干中强化政治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在实干中推进依法行政。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司法、监察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实干中展现务实作风。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的优良作风,推动创先争优。强化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优化工作运行机制,提高部门协调和督办效率,提升政府系统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推动落实的能力。在实干中树牢清廉形象。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不断加强项目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继续为基层减负,坚持厉行节约,持续压减政府部门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专项资金。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本色。
各位代表!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唯实干者胜,唯担当者成,唯奔跑者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周口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