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3 19:52   责任编辑:www
2020年5月28日在台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上
台山市市长 谢少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台山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9年以来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台山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砥砺前行的一年。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江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市政协的支持下,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1]和江门市委“1+1+5”工作举措[2],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
——过去一年,我们紧盯目标,奋力拼搏,较好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156项277个政府重点工作全部落实到位,市人大代表票决的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过去一年,我们攻坚克难,干事创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2.2亿元,同比增长5%,在江门排第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7亿元,增长8.2%,在江门排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亿元,增长9.3%,在江门排第二;固定资产投资307.7亿元,增长12.6%,在江门排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9.8亿元,增长5.7%,在江门排第四。
——过去一年,我们继往开来,争先创优,城市综合竞争力大大提升。获得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十大田园城市”、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等国家级荣誉25个,获得广东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县、省农业科技园区等省级荣誉80个。
——过去一年,我们践行宗旨,实干为民,为群众解决了一大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年民生投入达48.3亿元,同比增长10.2%。建档立卡的817户、2447人基本实现脱贫。精准发放生活补贴1.54亿元,累计保障34.88万人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新增义务教育学位810个、幼儿园学位2100个。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保持江门首位,“台山蓝”成为常态。
——过去一年,我们用心用情,安商暖企,市场活力充分释放。实现对全市2079家工业企业“暖企”全覆盖,解决企业困难110个,为企业减负超20.6亿元。倾情帮企扶企,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243家,新发展市场主体6824户,增长5%。竭力选企引企,新引进超亿元项目31个,投资额达485.1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5个。
一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心无旁骛狠抓发展,实体经济稳步壮大
“六稳”工作扎实推进。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六稳”工作部署,认真落实江门市推动“六稳”工作50条政策措施及11批清单任务,及时采取措施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举办“春风行动”等就业帮扶活动,城镇新增就业5468人,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2.62%。台山农商银行挂牌开业,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0.68%,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00亿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提升。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活动60场次,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压缩51.24%、77.87%。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1.77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37.36%,位居江门第一。每季度举办一次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活动,新动工项目31个,新投产项目25个。高质量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入户登记工作。
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工业提质稳步前行。先进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1.4%,在江门排第一。新材料、大健康等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分别增长10.6%、5.41%。台山核电一期2号机组投入商运,富华重工智能制造、金桥轻合金汽车零部件、镁合金新材料基地等先进制造业拳头项目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亮点纷呈。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4.85万亩,培育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家、家庭农场6家,新增“三品一标一名牌”[3]5项,“台山蚝”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台山大米”被评为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域旅游有声有色。总投资达300亿元的融创滨海文旅项目成功签约,旅游大数据中心成为全国旅游信息化示范项目,获得2020年第二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承办权,斗山浮石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汀江华侨文化走廊一日游线路入选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年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3.3%、20.1%。
重大平台优化提升。工业新城被省工业园区协会评为“五星级园区”,园区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新增平整土地1000亩,万亩园区纳入省产业园政策范畴。广海湾工业园区积极融入珠江口西岸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编制完成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区位调整、区域环评4大文本,LNG接收站项目确定选址。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一区多园”格局加速形成,PPP基础设施项目开建,5个产业项目入园动工,省级鳗鱼现代农业产业园启动建设。大湾区农产品交易流通中心启动征地及规划编制工作。全市共盘活闲置用地2037.6亩、低效厂房14.9万平方米。
二、全力以赴对接湾区,发展格局加快构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工程审批制度改革纵深突破,完成投资项目承诺制审批28项,开展“容缺办理”[4]事项105个,政府投资、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减至90个、55个工作日内。商事制度改革大步迈进,推进商事登记跨境“离岸登记”[5]和“微信+智能审批”,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开办企业“1天办结”。“数字政府”加快建设,完成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建设任务,不动产登记实现“一窗受理”,发布政务服务标准化实施事项1772个,“5+X”预约服务[6]全面铺开,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一次办”比率均超过90%。
互联互通全面提速。“硬联通”更加便捷,“交通大会战”完成投资14.6亿元,黄茅海跨海通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中开高速台山段完成征地拆迁及总体工程的70%,台开快速完成路基工程的85%,国道G240那金至广海段改扩建、省道S273开平水口至台山大江段进入工可审查阶段,省道S273东方桥至四九洞美段完成主体工程;通用机场项目纳入省级布局规划,并完成选址和航行分析报告。“软联通”更加顺畅,加快推进“湾区通”工程,开设大湾区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可办理50多项服务;积极组织“奋进新时代共建大湾区”对接会等一系列交流活动,前往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对接交流超100次。
创新驱动成效显著。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创建,完成技改投资任务数的114%,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分别增至122和28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49个,主营业务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覆盖率达100%。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创建扎实开展,新增发明专利申请量112件。工业新城小微双创基地孵化器正式成立,巾帼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寻皇千岛湖胡蜂生态园、龙飞生物被评为省“星创天地”。引进高层次人才10名,博士、博士后4名,硕士51名,新增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60名,584套人才公寓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三、精益求精优化环境,美丽台山魅力绽放
城市品质巩固提升。投入9.85亿元开展城市品质提升行动,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年度测评。24条历史街区活化提质工程即将完工。金星大道东延线建成通车,星衢路、石岭路基本建成,石花文化广场平交口优化提升,新建市政道路3.94公里。新档案馆和华侨文化博物馆顺利建成,金星湖湿地公园、长岭公园开门迎客。完成广场、公园绿化提升10万平方米、道路绿化提升12.5公里。新增“三旧”改造项目503.3亩,完成“三旧”改造项目325.6亩。
美丽乡村全域推进。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水步镇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高分通过国家终期验收,并作为全省唯一代表赴北京作经验分享;大江公益古埠、三合温泉侨圩、四九骑楼旧街等焕发生机。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7]任务,深入推进“七强八改九提升”[8],全市干净整洁村达80%以上。完成全市275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新建4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42个。建成无害化卫生公厕773间、户厕2.3万间,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9.1%以上。完成“四好农村路”[9]67公里,改造危桥5座。打造16个生态宜居示范村,53个行政村被评为“江门市生态村”。海宴镇五丰村成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村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斗山镇横江村、端芬镇东宁村获评为“中国传统村落”。
生态环境稳定向好。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整治“散乱污”企业[10]628家、生物质燃料锅炉99台,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1天,保持江门第一。实现潭江流域69家排水企业减排三分之一,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省考公义断面平均水质达Ⅲ类考核目标。完成6个镇级垃圾填埋场整治。完成森林碳汇工程507.9公顷、沿海防护林236.9公顷、生态公益林扩面6120公顷,建设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19个。
四、千方百计惠及民生,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社会保障不断提高。扶贫成效进一步巩固,创建14个就业扶贫安置基地,打造22个产业和资产收益项目。培训“粤菜师傅”1540人,工作成果获得中央、省、江门市媒体一致认可。城乡低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统筹支付比例由55%提高到65%,城乡医保住院统筹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20万元提高到30万元。完成693套保障房主体工程,缠溪城市棚户区安置楼竣工验收。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组建成立18个教育集团,扩建、升级8所中小学校,改(新)建幼儿园9所。投入2000多万元继续推行校车服务,保障9200多名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人民医院石花分院投入使用,新妇幼保健院主体工程结构全面封顶。通过省卫生城市复审,完成129间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创建448个省卫生村。建成全市第一家残疾人托养机构。新增15间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试点出色通过验收,升格为全国试点。建成文化馆总分馆及7个乡镇图书馆分馆。粤港澳大湾区排球促进会、省排球协会训练基地落户台山。顺利通过台山“中国曲艺之乡”复评。
社会大局安定有序。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侦破“1·10”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丽人医院涉黑恶犯罪团伙案,大力实施全民禁毒工程,全市刑事警情、刑事立案同步下降,社会治安平安稳定。创新推行“一村一辅警、一组一协警”“台山志愿警”等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十五合一”防减救应急指挥平台[11]实现“一键通”单兵作战系统配备全覆盖,平台建设得到国家、省有关领导一致肯定。新设市人民调解委员会和3个专业调解室,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渠道更顺畅。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落实“双拥”工作常态化。稳步推进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武装、外事、对台、统计、物价、计生、青年、妇女儿童、工会、工商联、文联、老龄、体育、民族、宗教、档案、方志、保密、人防、邮政、广电和红十字会等工作均得到加强。
五、雷厉风行提升效能,政府运作高效有序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到政府工作各个方面,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高标准抓好省委巡视整改落实工作。加强市政府党组建设,制定实施《中共台山市人民政府党组工作规程》。稳妥有序完成政府系统机构改革各项工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3件、政协委员提案139件,满意率均达100%。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对516项政府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市会议费及“三公经费”支出同比减少9.85%,以市政府或市府办名义制发文件总数同比减少38.3%,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同比减少42.9%。持之以恒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严肃惩治腐败,不断深化审计监督,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迈入新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市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市政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动员全市上下团结一心、主动作为,投入6800多万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市被划定为低风险地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实现复工复产。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帮助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台山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和不足:一是稳增长压力加大。受发展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龙头企业支撑不足,工业增长乏力,外贸形势严峻,经济企稳向好势头有待巩固。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高。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不够,产业层次整体不高,科技研发投入相对不足,企业自主创新和人才吸附能力不强,南北及城乡区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三是民生保障有待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与群众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地表水国考断面牛湾水质未能稳定达标,污染治理和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四是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政府执行力、行政效能需进一步提升,对企服务政策精准化、个性化水平有待提高,政府系统一些干部主动担当、敢于创新、攻坚克难的意识不够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醒,尽最大努力予以有效解决。
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肩负着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历史任务。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和江门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台山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江门市委“1+1+5”工作举措,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54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为此,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抢抓“双区驱动”机遇,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
1.落实创新驱动发展“八大举措”,主动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探索建立“广深总部+台山基地”“广深研发+台山转化”创新协作模式,全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
2.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60%以上。
3.推广“机器换人”“互联网+”,推动30家以上重点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实施超亿元技改项目3个以上,争取完成技改投资超30亿元。
4.深化产学研合作,探索建立富华重工-吉林大学、绿岛风-华南理工大学、诚辉医疗-西安交通大学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机制。
5.培育壮大工业新城小微双创基地孵化器、巾帼创业创新基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增至290家。
6.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争取全市申请发明专利260项以上。
7.高标准打造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台山分中心,争创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8.力争全年新引进博士4人、硕士35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名,新增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00人。
9.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制定《人才公寓管理办法》,用好584套人才公寓。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10.深入推进“安商暖企”全覆盖,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力争全年为企业减负超11.8亿元。
11.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大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微信+智能化”审批改革力度。
12.继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一张表单”“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
13.强化“数字政府”建设,全力配合打造全数字化“掌上政府”和“智慧大脑”,推广“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等应用平台。
14.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容缺受理”机制,进一步缩短不动产交易、房屋租赁、社保费缴纳办理时长,切实为群众解难题。
15.推进“政务服务无堵点城市”建设,实现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率、就近办率、马上办率、网上可办率达100%,全流程网办率达60%。
16.优化水电气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接入服务,推行市政公用服务“互联网+线上办理”模式。
17.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推进农商银行法人治理,继续完善政银企平台,加快实施“政银保”保费扶持政策。
18.深化国资国企管理体制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完成国有“僵尸企业”出清任务。
19.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完善“双随机、一公开”[12]监管审查等制度。
打造珠江西岸交通枢纽
20.全年计划投入15.6亿元,实施18项重点交通项目,持续完善外联内通交通网络,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
21.配合推进黄茅海跨海通道立项并开工,完善落地点周边路网规划。
22.推动中开高速台山段建成通车,推进台开快线建设,加快广台高速开平至台山段、斗恩高速前期工作。
23.推进国道G240大江至那金段建设,力争那金至广海段工可报告通过审查。
24.完成凤凰大道西延线一期、省道S386线大同市至福安桥段等项目主体工程,动工建设省道S275线东湾至独湾码头段等工程。
25.力促广海湾作业区进港航道、防波堤、LNG码头和万吨级通用码头工程开建,加快推进鱼塘港码头续建工程。
26.开展川岛镇5个客货运码头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27.积极推进台山通用机场建设,力争取得行业部门批复。
28.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通自然村道路硬底化38公里、危桥改造5座。
建设精品宜居城市
29.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统筹确定市域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总体格局,实现“多规合一”,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30.深化“创文”工作“查问题,补短板,促提升”行动,高质量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全力以赴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31.扎实开展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投入10.04亿元实施22项重点项目。
32.实施好台城历史文化街区活化提质工程,构建独具侨乡魅力、别有历史风情的城区。
33.建成塔山公园、气象公园。
34.推进在建“三旧”改造项目,加快实施旧村庄“微改造”,探索推动“工改工”[13],新增改造项目500亩,完成改造项目350亩。
35.加快推进沙岗湖路幸福里至南环路段建设,完成环市西路广海路口至华侨花园路口段改造。
36.大力整治江湛铁路、新台高速以及重要交通道路沿线环境,抓好高铁沿线美化工作。
37.进一步扩大5G覆盖面,建设基站180座。
38.加快智慧城市创建,完善“智慧城管”平台硬件建设,加强“六乱”治理,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39.建成综合管廊2.5公里。
40.推进台城商业城、台城步行街等“老商圈”焕发新活力,支持昌大昌广场、万达广场等“新商圈”稳步壮大,促进夜间经济加快发展。
41.深化“几个一”[14]小城镇建设,打造一批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的魅力小镇。
二、把握“六稳”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42.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把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大健康、新材料等五大新兴产业上来。
43.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专用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推动富华重工智能制造、鸿特精密二期加快建成投产。
44.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进程,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和5G产业,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45.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南高科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主攻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形成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46.加快新材料产业集聚,推动镁合金新材料基地加快建设,扶持富通达、新图美等项目达产满产,积极引进、培育新材料上下游企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条。
47.持续发展大健康产业,加快特一药业中药饮片扩建项目建设,扶持通用医药、诚辉医疗等企业发展,实现医药、保健行业协同发展。
48.大力拓展现代物流业,完成昌大昌总部及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建设,加快普洛斯物流主体工程建设,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集聚发展。
49.扎实开展“小升规”“个转企”行动,争取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
建设产业集聚高地
50.推动工业新城提质增效,完善园区路网和生活配套,推进集中能源供应等工程建设,争创省级高新区。
51.抓紧建设万亩园区拓展区,新增“三通一平”800亩,加快高铁科创新城、石花北商务区开发。
52.主动参与珠江口西岸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规划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广海湾、赤溪片区产业规划,深化海岸带产业布局研究,完善细化广海湾工业园区各专项规划。
53.继续推进香港惰性拆建物料处置工程,妥善解决台山处置区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加快海域使用权证办理。
54.推动广海湾LNG接收站项目、道氏技术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加快落地。
55.完成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基建项目首期工程,力促恒大农牧项目建成投产,加快省级鳗鱼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申报丝苗米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招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发展。
56.推进大湾区农产品交易流通中心建设,完成征地拆迁、立项等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57.推动工业用地集约化利用,争取盘活闲置用地2000亩、低效厂房5万平方米。
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58.瞄准大湾区核心城市群,开展精准招商、委托招商、敲门招商,争取引进超亿元项目25个以上、超10亿元项目2个以上,力争引进超30亿元项目至少1个。
59.推动外贸稳定增长,用好用活外贸新业态政策,加强与港澳在现代农业、冷链物流领域的合作。
60.发动、组织企业参加外贸展览会,推动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市场。
61.积极谋划建设川岛对外开放口岸。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62.以擦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金字招牌为抓手,宣传推介台山精品旅游路线,举办富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旅游活动。
63.持续加强旅游配套建设,新建旅游厕所7座,完善全域旅游导览图和旅游导向指示牌。
64.支持川岛申报省级旅游度假区,加快融创滨海文旅项目、顺峰滨海项目建设。
65.加快海丝史迹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承办好第二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
66.提升中国农业公园等景点品质,推动神灶温泉二期、盘皇岛白鹤洲红树林生态度假村等项目建设,引导伍炳亮艺博馆等一批景点创建国家AAA级景区。
67.大力发展乡村民宿游、研学知识游、房车自驾游等新业态,打造文旅示范镇1个、文旅示范村2个、乡村旅游新业态创客基地1个、乡村旅游新业态旅游民宿1个、省旅游风情小镇1个。
三、致力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城乡建设高品质
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68.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奖补试点,鼓励适度规模化经营。
69.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做好粮食安全工作,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
70.建设高标准农田10.82万亩,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水平超88.3%,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超63.5%。
71.发展生态规模养殖,做到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稳价。
72.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7家,培育重点龙头企业1家、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家、示范家庭农场3家,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20人以上。
73.构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格局,新增“三品一标一名牌”产品1个以上。
74.完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实现各镇(街)快递服务网点全覆盖。
75.积极发挥供销社系统优势,推进供销合作社新型乡村助农服务示范体系建设。
加快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76.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推动全市288个村(社区)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60%以上的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77.全面完成“七强八改九提升”任务,建设57个标准化乡村公园;改造农村危房50间;建立农村标准化公厕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100%。
78.推进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解决146个自然村集中供水问题。
79.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农村网络,确保百兆网络用户达到60%。
80.建成14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
81.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推动全市文明村镇覆盖率达95%。
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82.做好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推动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达到“八有”指标[15],并有序退出,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83.继续加大产业、就业、资产收益等“造血式”帮扶力度,探索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实现农村帮扶对象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8905元以上,城镇帮扶对象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14832元以上。
84.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常态化长效帮扶机制,全市城乡低收入人口发生率控制在2%以内。
四、践行“两山”理论,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85.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工作任务,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环保督察整改。
86.着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治任务,全面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提升扬尘污染防控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露天焚烧污染管控,确保达标天数比例不低于去年水平。
87.着力打好碧水攻坚战,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开展6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确保潭江牛湾断面达到上级考核目标要求,确保江门市考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
88.着力打好净土防御战,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加大对裸露石场、废旧矿山的整治,确保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
89.建立健全海域综合管理运行机制,完成全市违法养殖用海清理整治任务。
推进生态工程建设
90.深化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新增生态公益林8万多亩、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9个。
91.大力培育和发展森林特色小镇2个。
92.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开展1000多亩沿海防护林的修复和种植改造。
93.加强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公园管理机构。
94.开展大隆洞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
95.高质量推动碧道建设,重点打造新昌水(台城至五十段)城镇型碧道10公里,结合潭江河流治理工程打造潭江(大江至水步段)乡村型碧道10公里。
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96.新建872个自然村覆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成3051个自然村的雨污分流建设,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达47%以上。新建城镇污水管网12.72公里,修复、改造老旧管网3.6公里,力争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
97.深化环卫一体化改革,积极推进城镇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力争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98.完善城区充电站、充电桩等设施,投放一批新能源公交车,让群众出行更加低碳环保。
五、以人民为中心,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99.全年民生预算安排53.37亿元,增长10.5%。实施好十件民生实事,着力解决好一批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做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100.完善公共服务就业体系,鼓励高校毕业生、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就近就地就业创业,推动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700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101.持续提高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16]和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持续推进城乡医保一体化改革。
102.完善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管理系统,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确保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康复率达到90%。
103.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进一步优化配置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确保上半年实现医共体全覆盖。
104.完成市妇幼保健院新院装修工程。
105.加快市中医院赤溪分院建设,打造成以慢病康复为主的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
106.推动市人民医院汶村分院二期建成投入使用。
107.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培养,积极实施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计划。
108.关注“一老一少”问题,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建设区域型养老服务中心1家、居家养老服务站5家,推进长者食堂建设,探索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
109.支持白沙镇创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
110.推进“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培训粤菜师傅1400人以上,培养一批家政服务从业人员。
111.推动“双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112.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职教之城”“智慧之校”,优化办学模式,全面提升办学综合实力。
113.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确保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50%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80%以上。
114.新建或改扩建4所义务教育学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600个,有效缓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
115.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好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和文化馆国家一级馆复评工作。
116.做好侨乡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和活化利用,强化侨界名人祖屋(故居、旧居)保护。
117.加强国家级非遗项目——台山广东音乐的传承推广。
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118.深化平安台山建设,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严厉打击“套路贷”“校园贷”、地下“出警队”等新型违法犯罪活动,巩固全民禁毒工作成效。
119.推进智慧新警务建设,继续实施“雪亮工程”,提升科技强警能力水平。
120.深入推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全力打造多元化“智慧社矫”[17]新模式,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121.认真开展“法律六进”[18]等专项普法活动,完成“七五”普法各项工作。
122.拓展“十五合一”防减救应急指挥平台综合功能,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水平。
123.推进南区特勤消防站建设,完成智能立体消防建设目标。
124.加快上川岛国家天气雷达和相控阵雷达网建设。
125.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
126.坚守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底线,落实《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监管。
127.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继续坚持必要的人员管控和健康监测措施,有针对性加强输入性风险防控工作,努力把疫情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最小范围。
128.继续做好人口计生、对台、青年、妇女儿童、红十字会、统计、物价、邮政、广电、电信、武装、民族、宗教、口岸、档案、方志、保密、气象、海防等工作。
六、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
129.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130.在市委的领导下,持续加强市政府党组建设,严格落实“三重一大”[19]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坚持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
131.深化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成果。
132.坚决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将意识形态考核纳入政府系统绩效考核。
加强法治建设
133.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不断提高建议提案办理质量效率。
134.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20]建设,大力创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135.加强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及备案审查工作。
136.坚持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实施年度学法计划。
137.稳步推进“阳光政府”建设,加大在公共资源交易、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及财政预决算、医疗、住房保障、征地等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和深度。
加强作风建设
138.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镇(街)干事创业积极性。
139.狠抓政府系统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140.严控“三公经费”预算及支出,坚决取消不必要的项目支出。
141.进一步精简文件会议,改进文风会风,推进无纸化办公,加大督查考核问责力度,全方位提升政府工作效能。
142.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强化干部担当精神,更好发挥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和作用。
加强廉政建设
143.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面接受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自觉接受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和巡察监督。
144.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审计力度,持续开展对公共投资项目审计,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
145.保持惩腐高压态势,严肃惩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提升政府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使命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梦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举全市之力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开创新时代台山工作新局面,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为江门加快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台山贡献!
有关用语说明
1.省委“1+1+9”工作部署:第一个“1”是指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政治保证;第二个“1”是指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发展主动力;“9”是指9个方面重点工作。
2.江门市委“1+1+5”工作举措:第一个“1”是指坚定不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第二个“1”是指以新担当新作为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5”是指5个方面重点工作。
3.“三品一标一名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
4.容缺办理:是指对纳税人、缴费人到办税服务厅办理涉税事宜,提供的相关资料不齐全但不影响实质性审核的,经纳税人作出书面补正承诺后,可暂缓提交纸质资料,按正常程序为其办理。
5.离岸登记: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局,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侨乡资源,以推动港澳投资者在江门投资创办企业便利化为切入点,开启服务新时空,让有意到江门投资的港澳投资者足不出港澳就能办理营业执照。
6.“5+X”预约服务:是指申请人于周五下午5点前通过微信公众号(江门政务)、电话、现场预约等方式提出在服务时间内预约办事的申请,并在预约的时段内到市、镇(街)、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大厅办理相关业务的服务模式。
7.“三清三拆三整治”:“三清”即清路障、清淤泥、清垃圾;“三拆”即拆危房和残破建筑、拆违章建筑、拆旱厕;三整治即整治垃圾乱扔乱放,整治污水乱排乱倒,整治“三线”(电力、电视、通信线)乱搭乱接。
8.“七强八改九提升”:“七强”即强化卫生整治、强化村道亮灯、强化公园建设、强化文化设施、强化医疗服务、强化消防安全、强化乡村旅游;“八改”即改造危房、改造水源、改造电网、改造村道、改造危桥、改造公厕、改造塘沟、改造“三线”;“九提升”即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提升城乡居保政府补贴标准和养老保险待遇、提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提升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升高龄老人津贴、提升优抚对象抚恤标准、提升农村困难家庭学生助学标准、提升农村干部待遇。
9.“四好农村路”:即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10.“散乱污”企业:是指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未办理工信、发改、规划、环保、工商、质监、安监、电力等相关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
11.“十五合一”防减救应急指挥平台:是指接入了应急管理、水利、气象、自然资源、公安、城管、文广旅体、农业农村、住建、环保、教育、卫健、发改、交通、林业等15个部门的63类数据,初步完成了三个中心一个应用的建设,实现在一个平台上完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数据统筹、综合分析、在线协同和高效指挥。
12.“双随机、一公开”: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3.“工改工”:拆除旧的产业用房,盖新的产业用房。
14.“几个一”:实现每个镇街都有一间商品丰富的大型超市、一座特色鲜明的文化中心、一条通达宽敞的中心大道、一个干净整洁的农贸市场、一个舒适靓丽的休闲广场、一个配套完善的住宅小区、一幢功能齐全的商务酒店。
15.“八有”指标:指有安全住房、有安全饮用水、有电用、有网络信号、有教育补助、有医疗保障、有电视信号、有收入来源或最低生活保障。
16.残疾人“两项补贴”:即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17.“智慧社矫”:是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等科学技术对社区矫正对象全方位、多维度监管矫治。
18.“法律六进”:即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19.“三重一大”:即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的制度。
20.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是指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