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2年阳谷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8-27 19:31   责任编辑:www

  2022年1月27日在阳谷县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阳谷县代县长 杨旭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及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又逢“两个百年”交汇、“两个大局”交织,是阳谷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对标“三个走在前”发展定位,凝聚“争创一流、走在前列”信心决心,团结奋进、砥砺前行,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阳谷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15亿元,增长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31元,增长10%。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7亿元,增长7.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02亿元,增长16.1%。

  (一)产业发展持续提质。坚持产业为基、项目为王,发展层级不断提高。重点项目加快建设。85个实施类省市县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并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41个项目竣工投产;新签约过亿元项目32个,到位资金46亿元。主导产业更显优势。新增“四上”企业42家。铜及铜加工产业被确定为省产业集群,祥光铜业获选链主企业。华泰化工入选省高端化工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名单。天盾矿用设备等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称号;培育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家、离岸创新人才1人,均实现全市“零”的突破;新增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质量标杆企业3家、“瞪羚企业”2家,市长质量奖2项,数量均居全市首位。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新增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1个、服务业专业人才1人。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钢铁十姊妹精神传承展馆对外开放,苏海森林动物园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

  (二)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坚持改革赋能发展。成功承办承接省级以上现场会11次、改革试点9个,推广创新经验141项,被确定为“全省点菜单式改革试点县”。有序实施跨域通办、“小时制”审批、验收即办证等“放管服”改革,上半年营商环境评价居全市第1位。稳妥推进国企改革,景阳冈酒厂混改全面完成。加快推进“腾笼换鸟”,盘活14家企业、1323.43亩土地。勇于推进金融改革,完成直接融资13.3亿元,电缆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债务风险化解取得显著成效,全县不良率降至2.44%。坚持开放激发活力。完成进出口总额15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894万美元。开通阳谷至霍尔果斯中亚班列。新增跨境电商企业8家,实现销售额11.59亿元。维尔康食品与荷兰公司签订2亿美元猪肉采购项目,为第四届进博会全市唯一签约项目。

  (三)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农业产业日趋现代化。建设高标准农田6.5万亩,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54.4%。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通过验收。西湖镇获评省级农业产业强镇。成功承办全省首届高素质农民技能大赛。农村电商销售额12.8亿元。乡村环境日趋生态化。创建市级城乡环卫一体化示范村143个,新建农村公路100公里,高标准完成88个行政村污水治理,清洁取暖改造2.4万户。农村治理日趋精细化。将856个村优化整合为382个行政村(社区)。全面深化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蔚然成风。返贫致贫监测和即时帮扶机制不断健全;开发各类扶贫就业岗位469个,依托扶贫产业项目人均增收600元以上。

  (四)城市功能持续提升。投资4亿元实施市政重点项目41个。强力抓建设。改造提升城区道路8条,新改建雨污分流管网39.41公里,低洼地段“逢雨必涝”顽疾得到根治。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4个,建成回迁安置房5212套。注重优品质。完成迎宾广场、消防绿地建设,新建市民游园10处,新增绿化面积19万平方米。聊阳渠生态文化湿地建成开放,继“北山”“南湖”后又多了一个群众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持续强管理。5G网络实现城乡规划区全覆盖,省级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扎实推进。城区保洁市场化运作日趋完善。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五)发展底板持续稳固。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疫情防控有序有力。严格落实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疫苗接种143万剂次,3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88.83%。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空气综合污染指数4.77、优良天数255天,分别居全市第1、第2位。省控、市控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重大风险有效防范。面对百年不遇汛情,严守金堤奋战33个昼夜,避险安置群众5066人,取得防汛抗洪决定性胜利。社会环境安定和谐。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新一轮三年禁毒人民战争、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有效防范。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民生支出36.95亿元,争取专项债19.3亿元。承诺的民生实事全部圆满办结。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4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597万元,新增城镇就业5634人。县中心医院一期工程主体完工,改扩建乡镇卫生院7家,开通村级卫生室报销点20个、医保工作站40家,打通了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新建日间照料中心4家,改造提升中心敬老院5处。县殡葬服务中心主体竣工。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圆满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人民团体、港澳台侨、民族宗教、退役军人、气象地震、商业供销、人民武装、公积金等各项事业均取得全面进步。

  (七)自身建设持续加强。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12345市民热线”“三遍访”“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度融合,有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旗帜鲜明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强化审计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高质量办理建议、提案247件,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过去的2021年,我们遭遇了诸多风险挑战,克服了诸多艰难险阻,也收获了诸多璀璨荣誉。一年的工作也是五年的缩影。回首过往五年,县政府紧紧依靠全县人民,持之以恒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

  五年来,我们坚持专注发展、敢为人先,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1%,跃上300亿级台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6%。进出口总额连续10年全市第1。市对县考核取得一等奖第一名最好成绩,开发区综合评价稳居全市首位,重点项目观摩、群众满意度测评、营商环境评价等成绩始终居于全市前列。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等11项“国家级”荣誉,成为全市唯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外贸高质量发展区。

  五年来,我们坚持调优存量、做大增量,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9.9:33.9:46.2。粮食总产稳定在15亿斤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4家。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45%。凤祥股份成功上市,成为全市唯一拥有2家上市公司的县。新增市场主体3.68万家,“四上”企业达314家。新材料、医养健康等一批新兴优势产业持续壮大、已成规模,波米科技、北赛电工等一批高端智造项目建成投产、领跑市场,双创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从无到有、发展迅速。税收过百万、过千万、过亿元企业分别达214家、31家、4家,“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正在加快形成。

  五年来,我们坚持拓展空间、提升品质,城乡面貌明显提升。改造棚户区(城中村)29个、老旧小区32个,北部新城12个现代化高档小区拔地而起;新建改造城区主次干道30条,配套雨污分流管网73.52公里;建设大型主题公园5个、街头游园28处,新增绿化面积101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拓展至33.3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7.1%。新建“四好农村路”1436公里,清洁取暖改造9.87万户,污水处理、天然气实现“镇镇通”,文化广场、安全饮水、旱厕改造、胡同硬化、快递邮寄等实现村庄全覆盖。雄商高铁阳谷东站获批同步建设,东阿至阳谷高速连接线完成规划设计,郑济高铁建设稳步推进,“赴济进京”互联互通更加便捷。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累计完成民生支出143.23亿元,争取专项债47.61亿元。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建设扶贫产业项目104个,开发各类扶贫就业岗位1013个,5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77万户、3.83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未发生一起致贫返贫问题。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向污染宣战,空气优良率、综合污染指数改善率稳居全市前列,优良天数较2016年增加119天,空气质量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96处,大班额全部“清零”,“全面改薄”圆满完成;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2%以内;医疗保障、养老保险服务实现全民覆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低保五保、残疾人、孤儿补贴连续提标;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扫黑除恶等底线工作持续稳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各位代表!奋斗成就梦想,实干铸就辉煌。过去五年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指引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历届领导班子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凝心聚力、顽强拼搏、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阳谷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兴不忘忧,安不忘危。在肯定成绩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是:疫情防控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统筹发展和安全任务艰巨;产业结构和要素保障还有待优化和加强,高质量发展水平亟需提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还需加大力度;城乡建设和民生事业还存在短板弱项,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五年,也是阳谷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加快崛起、跨越赶超的关键五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奋力谱写阳谷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紧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改革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以“争创全市现代化建设先行区”为引领,全面实施富民强县“七七工程”,担当实干勇争先,阔步迈向新征程,为聊城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作出阳谷贡献。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奋斗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主要指标“保三争一,只进不退”,领先指标在全省争先进位。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一是坚持走好工业立县、产业强县之路。牢固坚持“强二优三稳一”发展目标,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驱动、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聚焦“九大产业”,继续实施“项目带动、创新驱动、产业联动”战略,突出政策引领,强化要素支撑,谋划一批优质项目,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建设一批专业园区。力争到2026年,制造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电商交易额突破100亿元,现代农业突破30亿元。

  二是坚持走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之路。聚焦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事业、政务服务等领域,破除思维定势,完善体制机制,力争承接省级以上改革试点50项以上,真正让阳谷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改革先行区和排头兵。全面构建综合交通网络,着力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每年引进过亿元项目20个以上,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以上,进出口总额稳居全市首位,且结构不断优化、业态不断升级。

  三是坚持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举一反三抓好各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力争空气优良率稳定在65%以上,不断提高Ⅲ类水体占比,持续改善土壤环境。以更大决心强化能耗管控,严控“两高”项目,深入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农业结构,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能耗、水耗控制目标。

  四是坚持走好城乡统筹、宜居宜业之路。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按照“北拓、东跨、西延、南优”总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力争到2026年,“城中村”实现“清零”,路网结构持续优化,雨污分流全面改造,游园绿地随处可见,建成区面积达到39.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盯紧盯牢“五大振兴”,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壮大现代农业产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人居环境提升,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五是坚持走好人民至上、共同富裕之路。确保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续推进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等各项民生工程,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更加严密的安全发展体系,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三、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下半年还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着眼五年、立足当年,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外贸进出口实现量稳质升,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指标。重点抓好7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以赴推进工业提级增效。始终坚持“制造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加快理念创新、技术革新和业态更新,持续激发工业发展新活力,助力新旧动能转换“五年突破”取得扎实成效。突出创新引领。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新授权发明专利20项以上。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引、育、用、留机制,引进各级高层次、高技能人才400人以上。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发展,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新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家、“瞪羚”企业1家。启动新一轮技改升级行动,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5亿元以上。建强园区平台。以“链长制”为引领,做足强链延链补链文章。按照“链主企业+产业链+专业园”发展新模式,加快打造一批“领航型”企业,引领现代装备智造产业园、汽车用品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快速发展,新增入园企业20家以上。坚持“亩产论英雄”,倒逼低效企业“腾笼换鸟”,盘活闲置存量土地400亩以上。优化金融生态。搭建政金企对接平台,引导金融优先支持实体经济,培植首贷企业1000家,辖内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8%、10%以上。鼓励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完成直接融资10亿元。多措并举化解不良贷款,确保不良率持续低位运行。推动凤祥股份A股上市取得实质性进展,波米科技启动科创板上市准备工作。壮大数字经济。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以工业互联网、工业机器人、大数据赋能工业发展。建设5G基站135个。引导企业走两化融合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增企业上云200家、设备上云1000台、市级以上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2家。加快智慧产业创新城、景阳冈酒厂智能化工厂等项目建设,打造数字经济阳谷样板。

  (二)全力以赴挖掘“三驾马车”潜力。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持之以恒稳投资、促消费、扩出口,拉动经济稳步增长。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坚持“专班招商”“以企招商”“亲情招商”“园区招商”多管齐下,精准承接京津冀等发达地区优质产业、企业转移,力争新签约过亿元项目36个以上,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亿元以上。完善招引项目论证机制,坚持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保障围着项目转,全年谋划实施重点项目80个以上,全力加快11个省级重点项目建设,力争15个以上项目列入市重点,争取60个以上项目开工建设、40个以上项目竣工投产。深入挖掘消费潜力。加快批零住餐等传统服务业、商贸康养等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新增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8家以上。大力发展直播经济、美食经济,培育电商示范村6个以上,打造网红直播基地2个,电商销售额增长10%左右。按照AAAAA级景区标准,谋划景阳冈景区提升扩建工程;积极筹备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园申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建成坡里暴动纪念馆;推动景阳冈酒文化景区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精心打造“红色游”“水浒游”“运河游”“工业游”“乡村游”“农耕游”特色旅游精品线路,串点成线,以线带面,做精“半日游”,打造“一日游”“两日游”,不断拓展旅游消费市场。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组织祥光铜业、华泰化工等重点进出口企业参加“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做好“线下线上”两类展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力争新增自营进出口权企业6家。积极对接国外、境外投资,力争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500万美元以上。

  (三)全力以赴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全力推动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融合发展。扛牢稳产保供重任。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非农化”“非粮化”,突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粮食产能保持在15亿斤以上,争创全市首个“吨粮县”。认真抓好“菜篮子”“肉盘子”工程,确保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48.5万亩以上,生猪出栏量达到40万头以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壮大以凤祥股份、维尔康食品等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农业优势产业集群,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农业产业强镇2个。积极争取承办国家级农业现场会、黄河流域生态农业高峰论坛,不断扩大“洼地效应”,集聚更多政策项目,全面提升阳谷农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全面优化农村环境。以治理脏、乱、差、丑、危、污为重点内容,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危房改造30套,规范户厕2000个,完成4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验收,确保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推动农村环境大幅改善。保障农民持续增收。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推广“党建+劳务合作社”就近就业改革经验,拓展农村就业空间;用足用好农村综合改革政策红利,推动资源变资产、变资金。集中连片、循序渐进建设“春和八里”“乡悦安镇”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打造乡村振兴阳谷样板。

  (四)全力以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以改革破难题、强动力、增质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18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规范化、标准化运行,打造“10分钟惠企便民服务圈”。创新实施数字化、综合化、公平化监管,使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强化数据互联互通,着力打造“无证明城市”。不断创新审批方式,围绕工建改革“一厅一区”集成审批、证照“三联办”、市政工程一件事报装等领域打造一批创新经验,推动营商环境实现大的提升。持续推进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改革,切实提高医疗服务和医保管理精细化水平。巩固国企改革成果,提升国企治理效能。推动“标准地”改革覆盖所有新建项目,通过科学设定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建筑容积率等前置条件,加强供后监管等手段,切实提高土地效益。

  (五)全力以赴推动生态优先发展。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大力倡导绿色经济,持续激发绿色动能,不断厚植绿色优势。坚持铁腕治污。聚焦企业废气、工地扬尘、露天焚烧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零点行动”,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深化河道排污口、工业企业污染整治,严格落实排污许可制度,加强县级以上断面巡查监测,确保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从严打击危废处理违法行为。坚持系统治理。督促引导28家重点企业进行深度治理。稳步推进聊阳渠片区污水处理项目,有序启动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及配套管网建设,持续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确保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3%,农药化肥实现双减量。坚持绿色发展。坚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坚决做到“严控‘两高’、优化其他”。推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积极争取国家级“工业园区绿色化改造示范项目”,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工厂2家以上。推广建筑节能,新增太阳能光热一体化建筑12.5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17.4万平方米。

  (六)全力以赴建设精致宜居城市。坚持以人为本、建管并重,完善功能分区,合理优化布局,让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科学规划扩展空间。高标准绘制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划定落实好“三条控制线”,跟进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着力塑造阳谷高品质城市形象。强化规划刚性约束,以零容忍态度全域控违拆违,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完善设施优化功能。投资4.8亿元重点实施3大类20项市政重点项目。对黄山路、兴隆街、纬三路、棋盘街等道路、排水及附属设施进行优化升级,改造提升道路19.63公里,新铺设雨污分流管网39公里。重点实施清河路、运河路沿线老旧小区、企事业单位雨污分流改造。对城区部分节点实施绿化提升改造,新增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新发展天然气用户1000余户,新增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精细管理提升品质。扎实推进省级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食安阳谷智慧监管平台、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等12个创新应用场景。深入开展餐饮油烟、无序停车、噪声污染、不文明养犬等市容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新建改造便民市场5个,新建公厕5座。持续提升城区保洁水平,力争深度保洁率达到90%以上。主城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七)全力以赴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理念,竭尽所能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民生实事。①投资8200余万元,推动2处中小学扩建项目、2处幼儿园开工建设,确保2处中小学扩建项目、3处幼儿园投入使用。②加快县医院传染病房、精神病房、康复中心建设,启动县中医院综合病房楼建设;投资2600余万元,推动博济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主体完工,寿张镇、高庙王镇、张秋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竣工投用。③推动实施省内跨市医疗费直接联网结算、跨省医疗费备案后直接联网结算,真正方便群众外出就医。④高标准改造提升紫汇湖文化休闲广场,推动图书馆新馆、狮子楼街道城市书房、利客来购物中心城市书房投入使用,逐步实现城市书房、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三级全覆盖,倡导全民阅读、终身阅读,着力建设“书香阳谷”。⑤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年送戏下乡400场、送电影下乡10000场,组织各类文艺演出活动1500场。确保广播电视塔建成投用。⑥投资45.2亿元,启动7个棚户区、3758户回迁安置房建设,建成回迁安置房718套,改造老旧小区11个。⑦投资7500万元,新改建农村公路6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30公里、中修及预防性养护工程211公里。启动东阿至阳谷高速连接线建设。做好雄商高铁阳谷段开工的充分准备。⑧投资4.4亿元,完成51541户清洁取暖改造。⑨投资1.9亿元,新建110千伏变电站2座,增设中低压电网变压器40台,配套建设110千伏线路10.1公里、中低压线路92公里。⑩引进社会资本启动全县农村饮水安全智能化改造提升,根治农村供水“跑冒滴漏”问题,实现农村群众用水缴费便捷、价格低廉。完善社会保障。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00万元以上,全年新增就业4900人以上。聚焦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新业态从业者等重点群体,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落实好低保“五保”、特困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按时足额发放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推动“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综合服务平台乡镇全覆盖。加强退役军人权益保障,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营造和谐环境。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总策略,从严从实抓好每个环节关口,持续强化应急能力建设。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实现应接尽接,筑牢免疫屏障。加快“情指勤舆督”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建设,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推动“雪亮”工程升级改造,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纵深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坚决保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进一步提升信访工作温度、事项办理速度、问题化解力度,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持续关注食品安全,实现网络订餐企业“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保障社会环境持久安定和谐。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扎实举措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国之大者”,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落实好党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奋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一)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行政决策机制,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确保政府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教育,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二)坚持担当作为,建设实干政府。积极弘扬实干精神和严实作风,激励广大干部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全部精力用在求真务实上,真正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大兴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之风,事不避难、一抓到底,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整治文风会风、优化督查考核,持续为基层减负松绑,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三)坚持人民至上,建设服务政府。坚持“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仰仗人民,惠及人民、造福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从人民群众的立场和角度想问题、作决策。严格落实县级领导接访遍访制度,充分发挥12345市民热线作用,畅通民意交流渠道,及时回应“民生呼唤”,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努力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四)坚持从严治政,建设廉洁政府。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强化重点领域监管,推进司法、审计和财政监督全覆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继续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让政府的紧日子变成百姓的好日子。进一步畅通政商交往渠道、规范政商交往行为,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惟有奋斗,扬帆破浪,正当其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争创全市现代化建设先行区不懈奋斗、勇毅前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附: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三个走在前”(P1):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勉励山东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2.“四上”企业(P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的总称。

  3.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称号(P2):天盾矿用设备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重点企业;昊泉机械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凤祥股份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太平洋光缆获评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合创环保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4.“瞪羚企业”(P2):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5.跨域通办(P2):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充分运用大数据,打破地域阻隔和部门壁垒,方便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

  6.“小时制”审批(P2):对总建筑面积不大于3000平方米、地下不超过一层且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平方米,功能单一,技术要求简单,建筑物性质为办公、商业、公共服务设施、普通仓库、标准厂房等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最快一个小时办结。

  7.验收即办证(P2):建设项目完成各类竣工验收,并取得竣工验收备案证后,当天即可办理不动产权证。

  8.“腾笼换鸟”(P2):通过迁出或淘汰园区内低端产业、企业,腾出土地、环境等资源,引入并发展高端产业,从而完成园区内的产业置换、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9.省级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P3):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标》(DB37/T3890)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标分为一星至五星5级标准。数字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逐年筛选确定建设试点,我县于2021年10月被确定为省级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10.“三遍访”(P4):按照全市干部作风整顿工作部署要求,组织县直单位机关干部开展的集中遍访企业、遍访村居、遍访群众行动,广泛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村居治理服务、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诉求,帮助企业、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11.开发区综合评价(P5):省商务厅、省科技厅对全省160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开展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亩均效益、对外开放、创新驱动、产业集聚等4个一级指标,亩均税收、投资强度、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量和增幅、科技资源、科研能力、产业集聚度、十强产业等8个二级指标。2019年、2020年,阳谷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在全省分别居第49位、43位,在全市稳居第1位。

  12.“四好农村路”(P6):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3月对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即“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13.“全面改薄”(P6):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是党中央、国务院聚焦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而作出的决策部署。

  14.富民强县“七七工程”(P8):中国共产党阳谷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的今后五年我县的发展目标和总体思路,即聚焦聚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激发发展活力动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城市载体功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进民生福祉”“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七大攻坚突破,奋力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改革开放”“乡村振兴”“精致宜居”“黄河流域绿色发展”“共同富裕”“社会治理现代化”七个先行区。

  15.“九大产业”(P8):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结合我县产业基础,《阳谷县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2018-2022年)》中确定我县重点发展铜精深加工、光电信息、高端化工、绿色食品、轻纺及汽车饰品等五大主导产业和新材料、文化旅游、医养健康、现代高效农业等四大新兴产业。

  16.“两高”项目(P9):“六大高耗能行业”中的煤电、炼化、焦化、钢铁、水泥、铁合金、电解铝、甲醇、氯碱、电石、醋酸、氮肥、石灰、平板玻璃、建筑陶瓷、沥青防水材料等16个细分行业上游初加工、高耗能高排放环节投资项目。

  17.“五大振兴”(P9):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部署,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18.“专精特新”企业(P11):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企业。

  19.“链长制”(P11):推动产业链条式、集群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具体到我县,由县级干部担任重点产业的“链长”,通过梳理剖析,摸清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关键技术、研发机构、区域布局、重点项目等情况,精准发力做好重点产业建链延链强链补链的长效机制。

  20.“链主企业+产业链+专业园”创新模式(P11):我县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的创新模式,即以产业链上的骨干企业为引领,将产业链发展与特色专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全力推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

  21.“领航型”企业(P11):即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拥有整合带动产业链发展的关键核心资源,在产业链完善、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2.A股上市(P11):境内注册公司获准在交易所挂牌交易,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以实现股权融资获取资金。

  23.科创板(P11):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的新设上市板块,独立于现有主板股市,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

  24.“上云用数赋智”(P11):“上云”指探索推行普惠型云服务支持政策;“用数”是在更深层次上推进大数据的融合应用;“赋智”是加大对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推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5.两化融合(P11):是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26.“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P12):省商务厅确定的境外主办类展会及联展项目、重点组织类展会、重点推荐类展会共100余个,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

  27.“两个市场”“两种资源”(P12):“两个市场”指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种资源”指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

  28.“藏粮于地”“藏粮于技”(P13):是我国确保粮食产能和粮食安全的新思路新途径。“藏粮于地”主要指坚守耕地红线,提升耕地质量,保证耕地安全。“藏粮于技”主要指通过加快农业科技改革创新,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水平,促进粮食生产能力可持续增长。

  29.“吨粮县”(P13):小麦和玉米(或其他秋粮)两季平均单产之和在1000公斤以上。

  30.党建+劳务合作社(P13):为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大龄、闲散、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问题,我县采取试点方式,以村级党组织、合作组织党员带头人为依托,建立的“党建+劳务合作社”就近就业帮扶模式,吸引有就业需求的群众入社,面向周边提供农业生产、绿化保洁、道路养护、家政服务、企业临时用工等零散用工服务。目前,“党建+劳务合作社”改革经验被中央改革办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31.“无证明城市”(P13):聚焦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无纸质证明办理,基本实现全部证明事项无需群众提交。

  32.工建改革“一厅一区”集成审批(P14):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从意向对接到开工建设的全流程集成审批服务。“一厅”即投资项目会客厅,涵盖各阶段审批服务事项的前期咨询申报、申请审理;“一区”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区,用于集中办理立项、环评、规划、施工许可等41个审批事项。

  33.证照“三联办”(P14):对各行业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实行联合开办、联合变更、联合注销。

  34.市政工程一件事报装(P14):对市政工程关联的用水、用电、用气、用暖报装业务进行集中受理,实行“一表申请、一次踏勘、并联审批、一窗出件”,切实解决企业“多头跑、折返跑”等问题。

  35.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改革(P14):将疾病按照严重程度、治疗方式的复杂程度以及治疗成本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组,以组为单位分别打包定价,有助于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减轻患者负担。

  36.“标准地”改革(P14):在县经济开发区开发边界内具备供地条件的区域,对计划使用国有建设用地的新建工业项目,先行完成区域评价,先行设定控制标准,并实现项目动工开发所必需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条件后,再进行土地出让,可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缩短工业项目建设审批时限。

  37.“零点行动”(P14):对重点扬尘源、工业源、移动源、散煤等污染源开展夜查行动,确保各类污染源从事夜间生产活动时,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8.碳达峰、碳中和(P14):碳达峰指碳排放量达到峰值,之后慢慢削减,我国已承诺到2030年达到峰值;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二氧化碳产生量与吸收量的平衡,达到“零排放”,我国已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39.“三条控制线”(P15):指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40.“如康家园”(P17):山东省残疾人之家的建设品牌,为16周岁以上家庭生活困难且有需求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群体提供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社区康复等常态化服务。

  41.“情指勤舆督”合成作战指挥中心(P17):以服务实战为导向,以提升效能为目标,突破部门警种壁垒,集成情报、指挥、勤务、舆情、督察督导等功能于一体,促进公安工作质效和动力全面提升的运转新机制。

  42.“十百千万”工程(P17):创建“十”个平安示范村居,聘请“百”名执法监督员,物建“千”名社会信息员,组建“万”名义警队伍,构建基层治理新体系。

  43.“雪亮”工程(P17):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综治信息化为支撑,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44.“互联网+明厨亮灶”(P17):利用视频监控和互联网技术对餐饮单位的后厨进行实时直播,通过手机等端口,监管人员和公众可以实时查看到后厨情况。

  45.“三公”经费、“一般性支出”(P18):“三公”经费是指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一般性支出”是指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用于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满足社会公共部门正常开支需要的财政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