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1年卢氏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6-20 20:39   责任编辑:wzw@2022

2021年卢氏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4月12日在卢氏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卢氏县人民政府县长张晓燕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20年主要工作和“十三五”发展回顾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的关键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央、省、市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9.4亿元,同比增长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9184元,同比增长1.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479元,同比增长7.1%;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8.3亿元,同比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7.7亿元,同比增长3.1%。

  2020年,我们重点做了八个方面工作:

  (一)逐梦小康、砥砺奋进,脱贫攻坚交出精彩答卷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卢氏县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成效持续稳固提升。

  产业就业支撑有力。以扶贫规划为引领,强力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全县扶贫项目竣工率100%。全县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4.1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应就业尽就业;新增公益岗850个,累计达到1.3万个;开展各类技能培训8300人次。发放户上产业奖补资金1085万元,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1.5万户,发放就业奖补1600余万元,惠及1.8万户贫困户。

  金融扶贫持续深化。全年新增金融扶贫贷款6.2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301笔2.5亿元;合作社77家2.8亿元;龙头企业11家9600万元。创新推出“香菇贷”等新型普惠信贷产品,发放各类普惠金融贷款1.1万笔9.3亿元。

  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健全管理体系,完善配套设施,设立了兴贤里街道办事处,在全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新建19个居委会、160个居民小组;配建了2所标准化幼儿园;加大就业培训和输出力度,有劳动能力的1.7万名搬迁群众全部实现稳定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入选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并受邀在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会上交流经验。

  (二)众志成城、科学防控,守住清清卢氏一方净土

  我们紧紧围绕“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要求,闻令而动、迅速部署,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组建医疗专家组。11个出县卡点、856个乡(镇)村卡点及时设防到位。9000多名公益岗和护林员就地转化为防疫宣传员,1.6万名党员干部和扶贫工作队员变为疫情信息核报员、排查管控组织员、联防联控劝导员,乡(镇)村组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警务医务人员、广大群众人尽其力,构建了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加快提升常态化防控能力,构建了以县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为依托,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网络机制;建成了核酸检测实验室,实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防疫需求。加强防控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工作机制,认真做好9类人群疫苗接种,实现重点人群疫苗“应接尽接”。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选派7名医护工作人员千里驰援武汉,奏响了“卢氏人民有情,莘川大地有爱”的壮丽凯歌。截至目前,全县没有疑似和确诊病例,守住了清清卢氏一方净土,卢氏县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

  (三)固本培优、提质增效,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绿色农业提档升级。聚焦“菌、药、果”等主导产业,夯实稳定脱贫基础。食用菌,全县生产规模超过3亿棒,新建工厂化菌棒加工基地3处,高标准出菇基地70余个、大棚1529座,全县标准化大棚累计超过5000座。成功申报省级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香菇产业集群,与渤海商品交易所合作共建了全国唯一的P2C香菇交易中心。中药材,打造万亩示范基地5个、千亩示范基地34个,全县高效连翘突破100万亩,丹参、黄芩、天麻、桔梗等中药材已达15万亩,带动贫困群众1.9万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林果业,持续推进百万亩核桃提质增效工程,核桃产值达5.9亿元,惠及贫困户1.4万户3万人;新发展大樱桃、苹果等7000余亩;全县水果总面积达到7万亩,年产值1.5亿元。蜂产业,培育壮大“原本卢氏”蜂产业品牌,年产优质蜂蜜3000吨,产值7000余万元。烟叶,种植8.4万亩,产值2.8亿元,税收6200万元。完成绿色产品认证12个。

  特色工业不断壮大。年度安排的25个工业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7亿元;完成产业集聚区体制机制改革,发展活力进一步提升,入驻企业和项目63个,建成56个,在建7个,“四上”企业35个。投资2.2亿元的江苏三和集团“环保装备制造卢氏基地项目”和投资1.2亿元的无锡同方热泵烘干研发中心项目成功落地,加工制造产业集群规模持续扩大。实施“三大改造”项目20个,完成投资11.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3%;积极实施招才引智,落实人才项目奖补资金160万元,新申报人才项目4个。

  文化旅游厚积成势。先后荣获“中国最具特色生态旅游名县”“中国文旅融合发展优秀县”“2020中原文旅融合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旅游市场逆势上扬,累计接待游客815万人次,同比增长2.8%,旅游收入达28.7亿元,同比增长3.3%。成功举办2020卢氏“百佳深呼吸小城”、第三届越野精英挑战赛等一系列特色活动,“自由山水·清清卢氏”旅游品牌持续叫响。切实抓好文化项目建设,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曹靖华故居修缮完成并对外开放。大力开展文化惠民进基层等多项活动,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电子商务稳步推进。深入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不断优化创业平台,一大批卢氏籍成功人士返乡创业,上海宝客、未之星、华宇时代等电商直播企业入驻卢氏,我县电商直播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完成投资7120万元的农村物流三级网络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对50个村级服务站进行升级改造,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开展各类电商培训班10期,培训600余人。

  (四)惠企纾困、狠抓项目,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面对疫情冲击,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各项优企政策,及时出台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二十条措施”等惠企政策,累计为企业减免社保费2200万元、电费760万元,清理拖欠企业账款7300万元,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信贷277家18.6亿元,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紧抓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全县重点项目107个,年度投资133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01%。其中,列入省市重点项目31个,年度投资102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48%。省重点项目大唐卢氏石牛岭风电项目50台风机已全部建成实现并网,浩洋国际服饰二期、县城南岸污水主管网等一批项目全部完工,栾卢高速、生态廊道等市定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河南中锦园中药饮片及香菇加工、京东方后稷科技智慧农业示范园等项目开工建设。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围绕产业培育、旅游康养和城市提质方面共谋划储备项目787个,总投资6028亿元;打造了香菇、苹果、连翘、核桃、蜂、畜牧和碳酸钙七大产业链,建立链长制,经济社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五)补齐短板、夯实基础,城乡建设协调推进

  城市品质显著提升。以“百城提质”为抓手,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掀起城市建设新高潮。靖华路东西贯通;西苑路等7条道路建成通车。杜关镇等6个乡镇污水治理项目开工建设;思源水厂和熊耳路供排水项目建成投用;完成4处老旧小区改造和15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棚户区改造、城区水生态建设、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厂和建筑垃圾处理再生利用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持续开展城市“四治”及“打非治违”等行动,整洁畅通有秩序的社会好生态持续巩固。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方面,栾卢高速、三淅高速出口连接线、卢氏县生态廊道示范项目稳步推进,卢洛高速开工建设,干线公路与“十三五”交通扶贫建养一体化等附属工程如期完工;“四好农村路”“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统筹推进。水利方面,投资3891万元的东沙河治理工程主体完工,整治河道2.8公里;维修改造饮水工程76处,实现饮水问题全面清零。电力通讯方面,投资5186万元完成32项电力配套工程;累计投资4175万元建设5G基站111个,实现卢氏北城区核心区、重要场所5G网络全覆盖。

  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攻坚、陈年垃圾治理等专项整治活动扎实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成效明显;保洁员队伍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100%;完成农村户厕改造2900户,完成生活污水治理70个行政村;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个,首批省级“美丽小镇”1个。

  “三城联创”成效明显。国家卫生县城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提名县城顺利通过年度测评,“文明诚信家庭”“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脱贫攻坚先进人物”等评先活动成风化人,典型引领带动作用有效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建设成效显著。国家园林县城创建稳步推进,新增绿地面积9万余平方米,成功创建省级园林乡镇1个、省级园林单位2个、市级园林单位7个,城市绿色生态效益不断提升。

  (六)防治结合、优化环境,生态优势愈加凸显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有力。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空气质量国家二级标准达标县。完成全县1.4万户“双替代”任务,深入推进“三散”污染防治,提升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能力,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全年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337天,同比增加33天,PM10、PM2.5年累计平均浓度分别为55微克/立方米、35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2.6%、14.6%,三项主要指标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

  土壤污染防治管控有效。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速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方案,实现使用量零增长;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加强受污染耕地严格管控,农用地风险防范有力有效。

  水污染治理推进有序。全面贯彻落实“河长制”,多举措保障地表水环境质量安全;提高污水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水平;持续强化水源地保护,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洛河、老灌河、淇河三个地表水出境断面、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均稳定保持100%。

  国土绿化面积稳步提升。完成国土绿化22万亩,义务植树120万株,森林抚育29.4万亩,圆满完成各项绿化任务。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面积693亩,绿色矿业顺利推进。

  (七)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市场主体更具活力

  重点改革推进有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服务流程;136项行政许可高频事项实现“一证通办”;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8项、合并15项;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税降费8022万元;“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受理群众各类诉求3501件,按时办结率83%,群众满意率86%;大力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新增市场主体3004户。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不断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快建设“绿色通道”,围绕绿色农业、特色工业、全域旅游,狠抓招商引资。全年招商引资完成113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105亿元的108%;节会签约项目19个,签约金额90亿元。

  科技创新增添新动能。我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6家,新创建省级研发平台3个,市级研发平台4个,省级星创天地4家,市级星创天地7家,创建市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

  (八)富民惠民、共建共享,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就业更加充分。全县劳动力就业15.6万人,实现了逆势增长;城镇新增就业7300余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700余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755万元,带动2500余人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2.3%,控制在4.5%以内,稳住了就业基本盘。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持续扩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6.3%,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4.9%,困难群众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城镇退休职工养老保险金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持续提高;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下拨困难群众补助资金8052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95.6万元,发放临时价格补贴802万元,惠及困难群众24.5万人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攀升。

  “三保”工作更加有力。大力压减部门一般性支出和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全力做好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工作,集中保障疫情防控、民生和重点领域支出,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民生实事市定16件已经完成,县定10件完成9件,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厂正在推进。

  社会事业发展更加全面。教育,中小学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全年投入1.7亿元,教育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学前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所,达到所有乡镇都有一所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全县公办园在园人数达到7190人,占比50.4%;建成卢氏游泳馆及7个社会足球场。医疗卫生,县医院医技综合楼和心血管病医院影像中心综合楼完成主体工程;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项目正在装修;残疾人康复中心建成投用。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健全“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社会治理效果更加明显。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推进,积极开展民法典宣传工作,群众法治观念不断增强。顺利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信访积案化解工作,被授予省、市综治和平安建设优秀县、信访工作成绩突出县。依法依规管理宗教事务,积极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安全生产、信访形势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成果;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工会、共青团、妇联、档案、科协、文联、残联等为卢氏发展作出新贡献;民族宗教、防震减灾、供销、气象、水文、电力、通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狠抓政府自身建设,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持续提高政府效能,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多措并举,完善制度,认真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始终把代表及委员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和检验办理工作的重要标准,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69件、政协委员提案110件;开展重点工作常态化跟踪审计,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政府自身建设水平和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五年来,面对追赶超越的总体目标、脱贫攻坚的历史重任、生态建设的时代课题,我们保持定力、铆足干劲,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增后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过去的五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五年。我们凝心聚力实施精准脱贫战略,2020年2月28日,卢氏县正式脱贫摘帽。全县累计脱贫2.6万户9.4万人,“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15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7409元增加到2020年的1.2万元,困扰卢氏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创造了金融扶贫“卢氏模式”、易地扶贫搬迁“卢氏样板”,书写了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时代答卷”。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我们抢抓脱贫攻坚历史机遇,坚持做大存量与做优增量并重,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78.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19.4亿元,年均增长超过7.3%,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引进省外资金超过180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76.5%;共实施重点项目474个,累计完成投资额430.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9%;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4%,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1%,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各项重要指标年均增速均高于国家、省、市平均增速。

  过去的五年,是生态建设卓有成效的五年。我们坚持“生态立县、‘三生’融合”,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扎实推进“123456”行动。全县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扎实开展“四水同治”,水域美景扮靓山城;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三城联创”捷报频传,“省级生态县”“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城市”“百佳深呼吸小城”等一大批荣誉花落卢氏,“自由山水·清清卢氏”名片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过去的五年,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的五年。我们建链条育品牌提效益,引龙头建基地强带动,以香菇、连翘、核桃为主的绿色农业迅猛发展,食用菌由1亿棒增加到3亿棒,高效连翘、核桃面积分别由50万亩、42万亩发展到超百万亩,农业龙头企业增长了3倍,农民专业合作社增长了8倍,产业基地从30余个发展到近400个,产业增收大棚由不足百座发展到5000座。以全域旅游为主的服务业蓬勃发展,接待游客量、旅游收入分别是2015年的13倍和3倍多。先后获得“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国家级出口香菇质量安全示范区”“卢氏连翘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河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十强县”等称号。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的五年。我们坚持规划引领,不断提升承载能力,洛河水生态魅力彰显,靖华大道贯穿东西,洛南新区框架拉大,跨河发展初具规模;城区道路、管网、城市绿化、棚户区改造、特色商业区等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车真通实达,饮水安全持续巩固,生产生活用电全面保障;“危房清零”“六改一增”强力推进,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有品位、有韵味、有滋味的自然山水城市芳容初现。

  过去的五年,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的五年。我们坚持以“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统领,全力以赴兜底线、惠民生。累计投入20亿元以上,用于教育、卫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河南省文化先进县”。坚持促创业、扩就业,年均新增就业7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2%以下。累计发放低保金、救助资金、残疾人两项补贴2亿元以上,社会保障网络织密扎牢,形成了文化事业繁荣、居民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治理更加有效的五年。我们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县安全生产、妇女儿童、民族宗教、拥军优属等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新成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显,公众安全感指数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连续四年被授予省、市“平安建设优秀县”称号。

  各位代表!五年发展,成之惟艰;五年耕耘,收获颇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市、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海关总署、北京市怀柔区、郑州市、省农业农村厅、郑州大学等倾力帮扶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以及各方面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和衷共济、奋发有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创业投资者,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卢武警官兵、政法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卢氏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受疫情和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从经济发展看,经济总量不大,实体经济困难增多,产业层次仍然较低,高质量发展基础还不牢固。从蓄势动能看,大项目储备不足、转化不多,有效投资增长乏力,支撑重大项目的要素保障、服务保障还不够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偏弱。从群众期盼看,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平衡不充分,城市治理、社会治理还有待加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从政府自身看,少数政府工作人员思想不够解放、专业能力不够过硬,不敢担当、不善担当等问题依然存在,服务效能还需进一步提升。我们一定要直面问题和挑战,尽心竭力改进工作,决不辜负人民期待!

  二、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发展思路及2021年工作安排

  按照县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部署,根据《中共卢氏县委关于制定卢氏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县政府编制了《卢氏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纲要(草案)》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我们要努力打造“四个卢氏”。打造开放创新卢氏。强化开放意识,培育开放产业、打造开放载体、打通开放通道、优化开放环境,深度融入黄河金三角协同发展、洛阳都市圈、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等战略,以扩大开放加速振兴发展。把创新作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子,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大创新投入、培育创新主体、优化创新平台,切实发挥其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使开放创新各项指标达到全省同类县(市)上游水平。打造宜业宜居卢氏。立足自身实际,突出特色优势,着力推动产城融合、以产兴城,建成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集中生活的特色县城,居住空间更加充足,公共空间开阔有序,生态环境优美舒适,交通出行便捷高效,教育质效全面提升,医疗能力满足需求,社会保障扩面提质,群众居住舒适度、便利度、保障度全面增强。打造富裕文明卢氏。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准高质量发展方向,推动县域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和服务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收入赶上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群众富裕富足取得重大进展;做深做实文明创建,提升文明程度,培育文明风尚,建设文明社会,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打造和谐幸福卢氏。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和合包容、理性平和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提高诚信意识,完善诚信体系,打造诚信社会、诚信政府,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强化法治思维,完善法治保障,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卢氏、信用卢氏、法治卢氏;树牢安全意识,守牢底线红线,安全生产平稳有序,食品安全保障有力,风险防控机制更加健全,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十四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县工作大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发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持社会全局和谐稳定,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出新彩、出浓彩、出靓彩!

  “十四五”期间,我们要建成“三区两县一基地”。河南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培育融合主体、聚焦融合业态、搭建融合平台,完善联结机制,形成产业新业态,构建结构更“优”、潜力更“大”、底色更“绿”的现代产业体系。中西部深呼吸深睡眠体验区。依托“深呼吸十佳示范县”、天然氧吧、康养60强示范县,着力打造深呼吸深睡眠游客体验胜地,山地氧疗深呼吸、负氧高原洗洗肺、运动康体森林浴、调身调心深睡眠、中医药康养等旅游业态全面发展,清凉洗肺、运动康体、中医中药健身等体验消费产品升级增值,生态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国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区。打造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示范区。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向上向善讲文明人文好生态;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基层组织功能,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统筹城乡互动,传递文明风尚,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生态旅游名县。做好绿色文章,挖掘红色文化,彰显山水优势,提升“自由山水·清清卢氏”品牌效益,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长足发展,城乡环境整洁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特色农业强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壮大主导产业,抓好品牌创建,培育特色优势,“原本卢氏”公共品牌叫响全国,实现发展与提高并举、加工与基地配套、服务与生产相宜、规模与效益并重。“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全面拓宽,生态产品供给水平和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推动生态禀赋转换为发展优势,实现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同步推进。紧抓“三区两县一基地”的目标定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科教强县、文旅活县”战略和创新提能、产业提级、三农提优、城镇提质、基础提档、生态提标、文化提升、民生提效“八大工程”,推动卢氏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主要发展目标: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经济总量显著增加,人均GDP在全省排名位次不断前移,主要经济指标年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质量同步改善、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生态建设取得新成就。持续巩固空气质量国家二级标准达标县成果,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县域水生态和水环境不断改善,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工业绿色化循环改造取得新进展,国土绿化行动持续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人民绿色出行,健康低碳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生态优势更加明显,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开放协作展现新作为。深度融入洛阳都市圈和黄河金三角协同发展,推动成立洛河流域县市合作组织,找准区域合作定位,争取更多平台、项目、资金落地扎根,打造区域合作示范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做示范、走在前。乡村振兴打开新局面。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全面融合发展,农业的科技含量、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市前列。文旅事业迈上新台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显著增强,全民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明显提高;文艺创作出新彩,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持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成功创建,思想引领、文化引领作用达到新高度。全域旅游格局基本形成,重点景区特色鲜明,智慧旅游初步彰显,力争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完善,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人民群众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明显提升,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政治生态持续优化。

  各位代表,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首战之年。我们要着眼五年,立足当前,砥砺奋进,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省市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8%,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新增就业5300人,粮食产量保持在1.3亿斤以上,进出口总值稳定增长,节能减排相关指标完成省定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四个不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用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置5年过渡期”的政策优势,做好主要帮扶政策的稳定、延续、优化、调整等工作,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抓好“两类人群”动态监测帮扶,研究建立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夯实增收基础。加大带贫龙头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户上产业,强化产业奖补,持续发挥带贫效益。持续开展消费扶贫,做好扶贫产品的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扩大劳务协作范围,抓好就业创业帮扶,保障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深化金融扶贫。持续深化“四大体系”建设,巩固提升金融扶贫“卢氏模式”工作成效,保障“全省金融扶贫试验区”创建成果。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开发普惠金融科技平台,全面推进特惠金融向普惠金融发展。借势农业信贷担保助推农业发展新机制,加快建设“政银担保投”联动发力示范县,打造县域产业融资新样版。持续推广特色农保、“防贫保”等各类民生保险,构筑防返贫屏障。全力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全县金融稳定。

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利用配套产业基地、公益岗位等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实现稳定就业;发挥好搬迁社区居委会作用,实现搬迁群众自主管理;落实搬迁群众各项保障措施;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持续用好帮扶资源。积极对接海关总署、北京市怀柔区、郑州市、省农业农村厅、郑州大学等帮扶力量,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继续吸引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二)坚持聚焦三农,开启乡村振兴新局面

  实施“三农”提优工程,以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契机,分类施策,以点带面,梯次推进,推动乡村产业、生态等全面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以食用菌、中药材、林果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快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深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规范提升发展农民合作社,加大家庭农场培育力度,新培育合作社50家,家庭农场20家。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推进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编制。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高质量打造60个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创建4个美丽乡村重点村,完成10个省级示范村创建任务。实施“美丽家园”创建和“户容户貌”提升专项行动,打造一批“五美庭院”。扎实推进农村户用和公共卫生厕所建设改造,扩大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覆盖面。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优化提升农村水、电、路、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不断提升乡风文明程度。

  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宅基地改革管理,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进一步完善设施农业用地政策。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卢氏林地资源优势,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提高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保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不断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

  (三)坚持创新引领,培育跨越发展新动能

  实施创新提能工程,激发转型发展活力。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创新催生新发展活力,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持续吸纳人才。要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引人用人,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团队来卢氏创新创业。全面做好“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引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雁归乡”计划以及教育、卫生等其他专项人才引进工作;加大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使其尽快成长,发挥作用。

  推动政府治理能力提升。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应用,推动“一网通办”“一网通管”,持续提升政府部门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和依法监管水平,打造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持续推进全域网格化管理平台、智慧城管平台、智慧社区平台在全县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县域社会治理能力和民生服务水平,构建便民有序的数字社会。加快智慧农业、智慧工业、智慧旅游等项目建设,培育富有活力的数字经济,持续提升辐射带动作用和综合竞争优势,努力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强化创新驱动。全面实施2020年度第三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申报、审核、受理工作。再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做好年度申报工作。实施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建设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星创天地各1个,建设市级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1个。

  (四)坚持延链强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施产业提级工程,培育新兴产业链,壮大发展新动能,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实现产业全链条式发展。

  构建特色农业体系。围绕食用菌、中药材、林果等特色产业,落实链长制,做强项目载体、做优产品品牌。食用菌。围绕“省级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级香菇产业集群”建设要求,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实施菌种研发、菌棒加工、基地建设、交易市场建设和精深加工等,力争2021年出菇示范基地达到80个,高标准大棚达到5100座;建成菌种研发中心1个、交易市场1个、精深加工产业园1个;食用菌生产总量稳定在3亿棒,综合产值突破40亿元。中药材。着力推广间作套种、立体开发种植模式,新发展连翘2万亩以上,柴胡、丹参等中药材3万亩,确保每个乡镇打造1—2个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着力加工基地建设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力争2021年建成中药材初级加工基地5个、连翘饮片深加工产业园1个、连翘产业质量追溯平台1个,叫响“全国连翘第一县”品牌。林果业。加快百万亩核桃提质增效,重点抓好5个精品基地,45个示范基地以及50余个标准基地科学化管理。持续扩大大樱桃、苹果、玉露香梨等种植规模,优化品种结构,形成集观光采摘、林下种养殖、文化科普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产业模式。新发展苹果2000亩,建成果品分拣冷藏加工基地1个、果品智能物联网系统1个。全年完成“三品一标”认证10个以上。蜂产业。以建设“一园一游两区四社”为总体布局,扩大蜜蜂健康养殖规模,推广蜂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工体系,拉长产业多维度发展链条,加大蜂产品检测和科技研发力度,培育优质高端品牌,打造中国槐蜜之乡和创建国家级高效优质蜂产业发展示范区。

  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以卢氏优势资源为依托,发展食品加工、中医药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设备制造等主导产业。聚焦高新技术产业,抓好以圣玛斯为代表的高新企业提质增效;聚焦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抓好林海兴华、金海生物、玉皇山制药二期为代表的食用菌、中药材等精深加工项目;聚焦加工制造业,拓宽以思科锐、清华同方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领域。用好我县企业上市“直通车”政策,再培育一批高新企业,全县达到7家,全年力争实现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完成产业集聚区东扩批复和控规批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要素保障能力。抓好渤海香菇交易中心等平台建设,创建市级科技研发平台2个、省级1个。推进“三大改造”。推动企业技术化改造,推进新润矿业等提能升级;推动智能化改造,完成林海兴华互联网工厂智能化管理等9个5G场景应用项目;推动绿色化改造,积极做好圣玛斯、金海、乐氏同仁等企业的绿色工厂培育和绿色设计产品申报工作。强化数字赋能。抢抓数字时代发展机遇,围绕工业互联网、5G网络、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培育新动能,着力提升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能级,引领产业迭代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提升服务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紧抓卢氏县列入《洛阳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契机,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抓手,着力把卢氏打造成全国康养旅游目的地城市。持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豫西大峡谷景区智慧化改造、双龙湾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以及冠云山、飞龙山、九龙山3个国家4A级景区创建。建设2个旅游特色小镇、2条主题线路、20个旅游公厕。全面发展景区特色住宿、乡村民宿等休闲度假住宿业,形成以精品民宿为引领,旅居客栈、特色民宿为支撑的民宿集群,带动旅游全要素品质提升,不断壮大旅游市场。力争年接待游客突破9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2亿元。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以兰草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为核心,打造红军入卢、出卢、进陕的卢氏红色百里文旅精品线路,并积极推进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卢氏段)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卢氏红色元素内涵。推进电子商务。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升级版项目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提升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加大“原本卢氏”品牌宣传力度,持续提升品牌效益;着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助推农产品上行;完善物流体系建设,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瓶颈制约问题。积极培育生态产业。围绕“一核三中心”,即以中医院、双龙湾旅游度假区为依托的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标县城康养服务核心区,玉皇山等南部森林康养中心,汤河温泉疗养中心,豫西大峡谷等山地休闲康养中心,加快建设一批康养谷、康养小镇、康养产业园、康养度假区,逐步形成康养医疗、康养养老、康养中医药、康养食品、康养运动、康养文化、康养温泉、康养教育、康养地产九大康养产业体系。

(五)坚持改革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破解难题、做大增量的有效途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推动各项改革。深化土地、户籍、技术、金融和数据等要素市场改革,提高在新发展格局下的要素配置效率。持续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探索存量宅基地退出有偿制度,鼓励金融机构依法开展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融资,吸引优秀农民工、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持续增加金融有效供给。继续做好涉企收费清理工作,加快推进增值税改革、新个人所得税法、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社保降费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确保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推进招商引资。进一步优化招商政策,抢抓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机遇,把准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重点,争取更多质量高、体量大的投资项目落地卢氏;加强区域协作,利用好海关总署等对接帮扶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资源优势,做好项目谋划和包装,力争在重大项目招商、5G新技术产业招商和大健康产业招商方面取得突破。全年完成招商引资不低于105亿元,引进省外资金不低于40亿元。

  扩大有效投资。抢抓“两新一重”、中原崛起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最大限度扩大中央预算内资金、省专项建设资金和政府专项债券的争取规模,全年实现争取政策性资金10亿元目标。全面抓好总投资40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8亿元的卢氏县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园、河南中锦园中药饮片及香菇加工、南山北岭森林公园、卢氏县春晖苑教师小区等82个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城区水生态建设提升工程等5个省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抓好总投资16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0.8亿元的34个市定重点项目建设。持续优化项目服务,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环保指标和融资需求。完善项目储备库,根据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发展需求,加强项目研究和论证,稳步提高项目储备总量和质量。

  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探索不见面审批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完善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全程代办等配套制度。做好“12345”政府服务热线诉求工单的办理,积极发挥政府热线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强化要素保障,充分发挥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首席服务员作用,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做好服务。服务好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仍然受疫情和外贸影响的企业延长各项帮扶政策期限,从加大金融保障、稳定职工队伍、减轻企业负担、提升企业服务等方面给予长效支持,着力消除痛点、化解难点、疏通堵点,切实帮助企业解困纾难。

  (六)坚持品质至上,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

  实施城镇提质工程,统筹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努力建设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

  全面推进城乡建设。建立“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引领城乡科学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步伐,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推进老城区改造;完成总面积4.5万平方米的11个老旧小区、3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快2020年开工的7个地块建设进度,力争年底前交房一批;站前广场、照村、农资市场、衙前村和靖华西路棚户区改造项目年底前开工建设。优化路网结构,提高路网密度,完成总里程13525米的兴贤大道、新建南路、顺义路等9条道路建设;完成第三污水处理厂、城区雨污分流、滨河路污水主干管、一水厂至张麻村供水主管网建设任务,不断完善地下管网。加快实施洛河滨河景观带、洛河支流生态修复、南城城市水网、洛北大渠提升、城区景观提升、城市绿道等水生态建设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品味。实施城乡协调发展行动。着力构建以县城为核心、以区域重点乡镇为支撑的“一主两副”城镇空间结构,即以县城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以五里川镇—朱阳关镇为县域副中心,辐射带动南部乡镇;北部官道口镇—杜关镇组团发展。选择在有条件的乡镇政府所在地或中心村,打造一批功能齐全、产业繁荣、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和特色村庄。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做好城区市容市貌秩序、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管理;加大城乡结合部、重点区域违法建设查处制止、拆除力度。加强餐饮业油烟治理源头管控,加强户外广告设施管理。持续推进环卫、绿化、充电桩、中心环卫站、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智慧路灯、停车场等智慧城管系统,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基础提档工程,增强硬件支撑能力。以新基建为抓手,全面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断提升保障和支撑能力。交通方面。完成省道246线铺油、生态廊道示范项目和三淅高速两个出口连接项目,争取国道344线城区段南移工程早日开工建设;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推进卢洛高速、栾卢高速建设;认真抓好公路养护,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水利方面。实施四水同治行动,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力争金卢水库上半年开工建设;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工程,持续推进水源建设工程;持续做好河道砂石依法管控经营,严控生态风险;加大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力度。电网方面。全面完成年度配电网工程建设,重点实施城区电网改造提升工程,满足产业集聚区、城南区、城北区供电需求,做好应急抢险各项准备和疫情防控期间应急保电工作。通信方面。完成5G基站年度建设任务,推动5G+场景应用及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完成所有乡镇及重要场景应用地以及主街道5G网络覆盖。

  持续开展“四城联创”行动。巩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空气质量国家二级标准达标县、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全面提升城市品位,积极打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美丽山城,为争创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七)坚持生态立县,提升宜居环境新优势

  实施生态提标工程,依托山水资源优势,持续彰显绿水青山魅力,不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建设宜业宜居卢氏。

  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治理“三散”、实施“六控”,确保全县PM2.5年均浓度达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年均浓度达到70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85%以上;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保持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重点流域地表水环境治理,持续推进农村水污染防治,加大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整治力度,确保老灌河、洛河、淇河达到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管理,严控土壤污染源头防治。持续开展土壤污染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健全土壤环境监测制度与能力建设,强化工矿企业环境监测,积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

  实施国土绿化工程。以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为抓手,完成国土绿化造林任务15.8万亩,森林抚育15.2万亩,高标准完成南山北岭郊野生态公园建设规划任务,完成卢氏洛河省级湿地自然公园建设规划,建设森林特色小镇1个、森林乡村22个、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1个。

做好生态保护与修复。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环境生态修复和黄河流域中游右岸干支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作;持续开展露天矿山专项整治,积极推进绿色矿业建设,实现“山长制”工作常态化。

  (八)坚持民生为要,谱写幸福和谐新篇章

  实施民生提效工程,坚持民生投入力度不减,健全民生保障体系,提供普惠均等、兼容并包的城市公共服务。

  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持续做好冷链物流、重点人群排查等管控,加快推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进度,科学合理储备物资。推动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质升级,完善疫情应急管理体系和防控救治体系,筑牢疫情防控坚实防线。坚持将爱国卫生运动与疫情防控相结合,深化病媒生物监测消杀工作,积极推行分餐公筷等饮食新风尚,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办好民生实事。在扎实做好省市民生实事的基础上,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做好城乡5G网络建设、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乡村教师周转房全覆盖等十件实事。

  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着力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业能力提升行动”,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依法依规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工作;推动县级公共实训基地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成投用,织牢民生安全网。

  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医疗卫生,加快推进健康卢氏行动,持续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质量;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县医院医技综合楼和心血管医院综合楼项目建设,完成范里镇、官道口镇、五里川镇、官坡镇中心卫生院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做好新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和规范化投用工作,持续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坚决守护好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教育,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稳步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程度,强化职业教育,办好特殊教育;加快推进农村教师住房建设项目、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任务,实现寄宿制学校服务能力达标。文化,实施文化提升工程,弘扬人文卢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讲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卢氏故事”,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防范重大风险隐患。坚决守住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底线,强化政府债务常态化监测和风险评估预警,多措并举稳妥推进政府债务化解工作。持续巩固存量资金专项清理整治成果,加强跟踪问效、严防反弹回潮。抓好金融风险防控,严力打击非法集资、非法互联网金融活动,加快现有非法集资案件处理进度,有效遏制新增案件发生。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加快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综合性、信息化网格,加快建立“互联网+网格化管理”的城乡社区社会治理模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推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扎实开展信访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切实抓好专项治理重复信访、重点时期信访保障等工作。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和宗教治理,加大对电信诈骗、新型网络犯罪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履职全过程,以党建高质量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确保中央、省、市和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坚持为民执政。坚持把干事创业谋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最大责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政府工作的奋斗目标,把更多财力投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始终秉承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雷厉风行、事不过夜、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工作效率。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培养专业素养和专业精神,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创新再发力、开放再提质、工作再抓实。

  (三)坚持依法行政。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意识,健全学法用法长效机制,维护法治权威,推进协商民主,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热点。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规范政府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

  (四)坚持廉洁从政。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断加强政府系统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层层传导责任压力,让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持不懈整治“四风”,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严格财政资金绩效管理,集中财力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以清正廉洁形象取信于民,努力营造政府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起航新时代,奋斗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勇往直前,砥砺奋进,全力推进“四个卢氏”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