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31 20:23   责任编辑:www
2017年2月26日在莱阳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莱阳市代市长慕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政府工作的回顾
2012年以来的五年,是莱阳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复杂严峻形势,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在中共莱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市人民,同心同德,砥砺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任务目标,开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过去五年,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五年。2016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0.6亿元,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8.3%;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7亿元,年均增长10.9%;固定资产投资181.1亿元,年均增长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9亿元,年均增长12.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842元和14319元,年均分别增长10.3%、10.2%;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各项任务目标。我市荣获中国花生油之乡、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第四届省级文明城市、第二届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全省农村公路网化工程示范县、全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县、全省首批科技创安示范城、全省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等荣誉称号,蝉联省级双拥模范城“八连冠”,2015、2016连续两年荣获烟台“科学发展突出贡献奖”,并获评2015年度烟台对外开放工作一等奖、2016年度烟台“发展标兵集体”。
——过去五年,是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的五年。持之以恒抓产业促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13.8:53.3:32.9调整到13.6:45.9:40.5。工业强市成效明显。绿色食品、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快速崛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分别达到962.3亿元、78.5亿元,年均增长11.5%和17%。鲁花集团、龙大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突破230亿元和100亿元,双双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舒驰公司进入全国新能源客车10强行列;龙大肉食、鲁亿通智能电气、盛华科技、科盾科技等7家企业上市挂牌。服务业突破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8%,比重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金融体系日趋完善,五年累计引进设立各类金融机构和地方新型金融组织24家、总数达到60家,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74.8亿元和175.2亿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规划建设了电子商务产业园、创业孵化园和跨境产业园,建成“农村淘宝”“智惠三农”服务站400个,电商交易额、网络零售额分别达到225亿元和69亿元;文化旅游业提档升级,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开园运营并通过国家验收,梨文化节、樱花节等节庆活动成功举办,全市旅游收入由2011年的3.7亿元增加到11.8亿元。农业效益稳步提升。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41万亩,全市粮油总产达到44.2万吨;新增标准化养殖场102个、“三品”认证55个,五龙河鲤、五龙河河蚬、莱阳缢蛏获批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社1873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4家。
——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创新创业活力迸发的五年。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争创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等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16个,农信社银行化改革全面完成,运用PPP模式实施了第二人民医院迁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全国食用油行业首个价格指数—鲁花花生油价格指数正式运行。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五年共引进过亿元项目189个,与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项目达到12个,全市累计使用外资3.5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7.4亿美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鲁花集团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第六届省长质量奖、入选央视“十大国家战略品牌”,全市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11个,新培育中国驰名、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36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五年来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9万户,总数达到6.4万户,年均增长38.1%。
——过去五年,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的五年。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围绕五龙河流域保护开发和主城区扩容提质,加快推进义乌国际新城、梨花古镇、健康小镇、鸿福莱颐养中心等重点项目布局,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2.2平方公里。承载功能更加完善,累计投入17.8亿元,实施蚬河公园一期改造、白龙河整治、中水回用等城建重点工程170项,新建改造城区道路和背街小巷40条,敷设供水、供气和污水管网149.3公里,新增供热面积262万平方米、城市绿地112万平方米;南关及大寺街、冯家疃等棚户区改造顺利推进,改造城中村15个、总面积49万平方米。交通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青荣城际铁路、青龙高速公路(青岛至莱阳段)通车运行,G204城区段北迁全面开工,新建改建国省道7条、县乡公路17条、村级公路780公里,全市公路网总里程达到2600公里。城乡统筹步伐加快,改造农村危房2430户,升级农村电网1548千米,解决了193个村、19.5万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目标;累计植树造林9.6万亩,新建镇街垃圾转运站15座,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姜疃入选小城镇建设“全国重点镇”,照旺庄获评全省首批“宜居小镇”,龙旺庄入选省特色产业镇20强,濯村获评“全国美丽宜居村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过去五年,是群众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的五年。五年共投入民生资金105.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1.2%,累计办结为民服务实事100件,一些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逐步得以解决。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新增城镇就业2.9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2%以内。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保补助、居民基础养老金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标准持续提高,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58.8万人。市社会福利中心建成投用,1068套保障性住房分配到户,新建养老机构14处,6754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17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顺利“摘帽”。扎实推进校舍标准化和薄弱学校改造,为50所中小学新建加固校舍37.3万平方米,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验收。新建改建医疗机构11处,规范化建设村卫生室297处,镇街卫生院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化要求,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四德”工程纵深推进,“欢乐梨乡行”等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胶东第一县委革命历史文化展馆”入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标准创建了89000民生服务平台,“天网工程”高效运行,社会治安、信访维稳、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妇女儿童、人口计生、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史志档案、气象地震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过去五年,是行政效能快速提升、政府建设全面加强的五年。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决查改“四风”和“不严不实”问题,集中整治“庸懒散”和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干部队伍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明显改观。大力简政放权,公布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清单、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市级许可事项精简29%,行政权力事项压减47%。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顺利完成“六五”普法规划,法德讲堂基本实现全覆盖。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085件,答复率100%。成立行政复议委员会,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全面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有效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法治化和规范化水平。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规范办公用房和公务接待,
公车改革顺利实施,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实现全面公开。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续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成绩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五年的探索与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信念,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是我们推动各项事业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坚持解放思想、高标定位,在对比先进中查找不足,在比学赶超中争创一流,是我们不断开创新局面的重要法宝;坚持科学发展、提质增效,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持之以恒转方式调结构,是我们实现富民强市的必由之路;坚持改革开放、锐意创新,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我们重塑竞争优势的强大动力;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群众,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坚持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勠力同心,激情创业,是我们完成工作目标的坚实保障。所有这些,既是过去五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又是我们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
各位代表,五年的务实拼搏,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累累硕果;五年的开拓奋进,开创了莱阳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崭新局面。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莱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莱阳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发展质量和产业层次不高,转型升级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二是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城乡面貌仍需进一步改善;三是受财力制约,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不足,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四是工作作风、办事效率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政府自身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市蓄势崛起、进位赶超的关键时期。纵观国内外形势,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一带一路”、中韩自贸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等发展计划的加速推进,为我们广泛参与区域合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拓展了新空间、孕育了新动能;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念更加坚定、愿望更加迫切,都为莱阳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要看到,我们还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区域间竞争更加激烈、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等严峻挑战,前进的道路上还将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坚信,只要认清形势、科学谋划,抢抓机遇、务实苦干,就一定能够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赢得主动、重塑优势,后发赶超、再续辉煌!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围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按照“两区一带”总体布局和“实现一个前移、培育两大引擎、力争三个翻番”思路目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纵深推进产业转调、城乡建设、改革开放、项目经济和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应势借力、进位赶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具体目标是:
——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加快经济发展动力机制转换,以培育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引擎”为抓手,着力打造工业“升级版”、服务业“加强版”和农业“精品版”,推动产业向集聚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中高端迈进。到2021年,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突破30亿元和360亿元,均比2016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在烟台排名前移1-2个位次,在省内县域城市排名前移4-5个位次,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全面提高。
——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更加优美。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以入选全省中等城市试点为契机,加快主城区、丁字湾滨海新区和五龙河滨河产业带“两区一带”建设,实现城市扩容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持续开展大绿化行动,强化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大气污染防治,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到2021年,主城区“四环两轴”框架全面拉开,丁字湾滨海新城初具规模,五龙河滨河产业带“业兴人聚”的先期目标基本实现,逐步建成天蓝地绿水清、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
——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投融资体制、要素市场体系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政府职能转变,营造快捷高效、公开透明的政务服务环境,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发挥好园区招商引资“主战场”作用,促进更多的物流、商流、资金流向我市聚集。到2021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改革开放新格局。
——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发展成果进一步普惠,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将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住房、就业、医疗、养老、教育等问题。千方百计提高收入水平,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总体快于经济增长。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富足安康、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到2021年,累计投入民生保障资金19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
三、2017年政府工作安排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落实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工作,对于实现五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8%以上,外贸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完成节能减排各项约束性目标。
(一)以结构转调为主线,做强二产、做优三产、做精一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做大做强工业集群,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强化产业分类指导,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构建传统产业现代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模式,推动工业结构优化、总量扩充、质效提升。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11%、13%。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以攻克关键技术、壮大产业规模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突出抓好鲁花生物科技三期、龙大肉食调理食品、舒驰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盛华科技创业园、巨力精细化工技改、百盛科技等重点项目建设,带动食品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规模化、高端化、集聚化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着力点,引导春雪、华源莱动、山汽、鸿杰制药、奥佳鞋业等企业,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技术改造和商业模式创新,培植“拳头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食品加工、机械汽车、化工制药、服装鞋帽等传统工业优化升级、重焕生机。持续强化品牌培育。实施质量强市和品牌带动战略,引导企业发扬“工匠精神”,扩大高质量产品供给,努力打造一流品牌、建设“百年老店”,年内争创烟台市长质量奖1个。扶持保障企业发展。完善重点企业包帮制度,实施部门帮扶企业行动计划,加快形成支柱型企业、成长型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微企业梯次发展格局,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145家以上;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开展好“助保贷”“政银保”业务,全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实施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深入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力争上市挂牌企业2家以上;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提升综合素质,弘扬敢为人先、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引领企业做大做强、跨越发展。
二是做优做亮服务业态,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借力“互联网+”等新模式,促进服务业丰富业态、扩大规模。年内完成服务业投资77亿元、增长13%。提档升级文化旅游业,整合丁字湾省级旅游度假区、梨乡风情旅游区、中国最美乡村濯村、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等特色旅游资源,强化品牌培育和宣传推介,加快梨花古镇、濯村西山旅游、娘娘山旅游等项目建设,打造滨河滨海休闲游、恐龙文化游、美丽乡村游等旅游精品,力争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3亿元。超前布局医疗健康产业,实施好健康小镇、鸿福莱颐养中心等项目建设,深化与北大医疗集团合作,推进康复学校、医疗产业孵化器和研发中心等上下游配套,延伸“居住养老+健康生活+医疗康复”休闲康养产业链,逐步构筑大健康产业发展格局。持续壮大电商产业,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跨境食品电商园建设,依托“莱阳绿色大厨房”等本地电商平台,全面整合特色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资源,全渠道进行推广销售,带动莱阳绿色食品“量价齐升”;抓好“农村淘宝”“智惠三农”等电商工程,着力培育一批淘宝村、淘宝镇。年内全市电商交易额、网络零售额均增长36%以上。提速发展现代物流业,立足交通区位优势,抓好郑明物流、圣丰智能物流园、东信物流园等项目建设,补齐食品工业冷链物流短板,加快打造半岛区域性物流中心。持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做好中泰证券、信达财险等金融机构引进,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大资产规模,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力争新增各类金融机构和地方新型金融组织5家以上。改造提升商贸餐饮业,推进实体商业创新转型,抓好义乌国际新城、阳光银座、正源百货等企业运营,优化整合小商品城、商贸城等市场资源,合理布局商业综合体和城市商圈,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区域特色的商贸集聚区。
三是做精做特现代农业,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稳步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实施好21.5万亩高产示范田创建,新发展优质果园1.5万亩,全市肉蛋奶总产量达到65万吨。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抓好莱阳梨、五龙鹅等地标产品品牌保护和开发,年内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争创省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5个,新增“三品”认证6个以上。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检验检测、质量追溯等体系,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确保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年内新增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40个以上。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实施胡城拦河闸、小平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水利工程,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9000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9万亩,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二)以深化改革为抓手,借助外力、激发内力、挖掘潜力,着力增创区域发展优势。
一是抓好重点领域改革,释放发展红利。坚持以改革精神破解发展难题,认真落实上级各项改革部署,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公布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推进网上政务大厅互联互通,抓好新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全新的政务服务“超市”。积极探索财政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两区一带”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升级、产业培育和生态保护,年内力争引进社会资本50亿元以上。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林业综合改革,做好土地确权颁证扫尾工作,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深入实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均衡化发展。扎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减轻就医负担,让群众分享更多改革红利。
二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发展后劲。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中韩自贸区建设,完善以商招商、代理招商、中介招商等市场化招商模式,主攻符合产业调整方向的大项目、好项目,年内力争引进过亿元项目40个以上,其中过10亿元项目6个以上、过20亿元项目3个以上。充分发挥经济开发区、食品工业园招商引资“主战场”作用,创新管理体制,提升承载能力,推动要素资源、产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加快新材料产业园、鲁花生物科技产业园等“区中园”建设,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创新对外贸易方式,支持有条件的本土企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做大做强;在稳定食品行业出口的基础上,壮大机电、化工产品出口规模,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确保对外贸易实现稳定增长。
三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激发发展活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深化与中科院、江南大学等70余所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实施好30项关键技术攻关,全年新增合作院所(校)10家以上、合作项目20个以上。强化创新载体培育,加快南工盛华研究院、鲁花研究院、康宝生物材料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建设,引导企业积极搭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大力培育科技孵化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年内争创烟台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家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创新创业团队、产业领军人才和实用技能人才为重点,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年内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3个以上。扎实做好“放、管、服”文章,持续降低创业门槛,积极发展微创经济,推动各类市场主体铺天盖地发展,年内新增企业3800家以上。
(三)以完善功能为支撑,聚焦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不断优化城乡发展布局。
一是高起点建设“两区一带”,筑牢科学发展平台。大力推进主城区、丁字湾滨海新区和五龙河滨河产业带“两区一带”建设,强化产业培育,加快产城融合步伐。提质扩容主城区,投资31亿元,实施城建重点工程64项,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中心城区,抓好南关及大寺街片区、北关等棚户区改造,实施4个老旧小区设施升级,不断改善城区面貌;大修改造富山路,打通清水南路、大寺街等“断头路”,畅通城区“微循环”;加快五龙路、龙门路等现代商业轴建设,推进好财富中心、瑞丰大厦等项目,打造新的城市商圈。东部城区,实施旌旗路和金山大街东延、黄海四路北延、文化北路等道路建设,推进好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项目,统筹开展文昌路沿线产业招商,加快与食品工业园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滨河宜居新区。南部城区,抓好蚬河路南延公铁立交等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冯家疃、中西古城等棚户区改造,抓好商业综合体建设,大力发展站点经济,加快形成南部城市商贸业态聚集区。西部城区,进一步完善路网架构,启动东赵疃旧村改造,推进好健康小镇、恩源电子产业园、义乌国际新城二期等项目,打造开发区与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组团发展的主阵地。北部城区,依托G204城区段北迁,超前做好沿线产业项目规划布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综合康养和休闲生态农业,打造城市北部经济隆起带。突破发展丁字湾滨海新区,加快实施经四路、经十六路等路网工程,抓好净化水厂、垃圾处理场和蓝海香湾污水处理站建设,争取青岛滨海大道至丁字湾新区连接线工程落地开工,不断提高新区承载能力;积极推进博爱医院、文博园、铁路文化乐园等项目进程,着力培育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医药康养等高端产业,建设滨海宜居新城。提速打造五龙河滨河产业带,市场化融资25亿元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开展蚬河两侧绿化工程,加快芦儿港段河道整治,完成姜疃和蚬河人工湿地建设,力争蚬河路南延、滨河道路(五龙汇涨至韩格庄大桥段)竣工通车,改善流域周边环境;扎实做好沿线产业布局,推进好梨花古镇、濯村西山旅游、润璟旅游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绿色新型经济和智慧创新经济隆起带。
二是高标准统筹一体发展,改善城乡基础面貌。坚持高点定位、规划先行,投资1500万元,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启动照旺庄、柏林庄等6个镇街控规和138个村庄规划编制,用科学完善的规划引领城乡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好姜疃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濯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的示范带动效应,因地制宜培育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名镇、生态宜居乡村,年内争创烟台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13个。加速城乡一体进程,积极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无害化改厕,全面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年内确保全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到85%以上。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路网体系,投资43.4亿元,实施综合交通重点工程13项,全力推进G204城区段北迁、文莱高速及连接线、城铁客运枢纽站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同心路北延和共建路、莱羊线大修改造,升级改造村级公路125公里,实现城乡路网高效畅通,再造交通区位新优势。
三是高效能抓好城市管理,提升整体品位形象。以建设智慧城市为目标,加快数字化管理向智能化升级,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按照“一街一主题”的目标,打造五龙路南段、旌旗路等“精品街”,以点带面,逐步拓展,实现市容市貌整体提升。深入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优化调整重点路段信号配时和路口渠化,努力缓解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大城管委体系,因地制宜科学增设果蔬销售点、停车场和非机动车停车架,为广大市民提供便利服务。持续开展“治脏、治乱、治差”城市环境大美化活动,维护城市文明形象。
(四)以生态文明为方向,科学治理、依法治理、全民治理,努力打造宜居宜养环境。
一是加强环境治理,守护绿水蓝天。以提升五龙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为切入点,深入开展环保整治攻坚战,狠抓企业废水超标排放、河道垃圾、河流直排口及黑臭水体治理,扎实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区畜禽养殖场关闭搬迁和五龙河流域养殖小区整治,严厉打击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以铁腕重拳严守生态红线;实施第一污水处理厂扩建和污泥干化工程,抓好团旺污水处理厂续建和开发区、照旺庄、姜疃污水管网建设,确保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强化建筑扬尘、机动车尾气等综合整治,加快燃煤锅炉淘汰和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进一步健全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网络,启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垃圾处理能力,打造生态优美、整洁有序的城乡环境。
二是推进节能降耗,集约利用资源。严把新上项目准入关,从源头上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严控建设用地批供,盘活闲置土地和低效企业用地,用足用活“飞地经济”,引导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严守耕地红线,保持土地执法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实施“工业绿动力”计划,加大节能技改力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行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强化用水管理和节水措施,严格落实全市用水总量控制、水资源有偿使用等制度,切实提高用水效率。
三是持续造林增绿,构筑生态屏障。完善提升城市绿地系统,启动蚬河公园二期工程建设,抓好旌旗广场、剧院广场改造,对凤凰路、文昌路和金山大街等道路两侧进行绿化,新增城市绿地41万平方米。实施山水林田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抓好工矿废弃地复垦,以娘娘山、老寨山、旌旗山等为重点抓好植被修复,完善城铁沿线、国省道、干线公路及连村路绿化带建设,全年完成造林9000亩,森林抚育1.8万亩。加快林博园规划建设,带动林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全面提升城乡绿化水平。
(五)以服务民生为根本,政策惠民、就业富民、和谐安民,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是完善公共保障体系,让群众生活更放心。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安排民生投入30亿元,全力办好为民服务实事。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切实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60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摘帽”、5510个贫困户和9459名贫困人口全部“销号”。扎实落实就业创业促进政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5500人。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力落实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等惠民政策,对农村困难家庭老年白内障患者、低保家庭尿毒症患者、12岁以下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460元。稳步推进镇街敬老院改革,建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4处,新增养老床位2000张以上。提高优抚轮养服务标准,年度轮养优抚对象400人。
二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让群众生活更舒心。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投资3亿元新建、改扩建实验中学、文昌中学、古城小学、穴坊中心初中等学校4所、镇街幼儿园5所,对14所学校运动场进行改造,改善办学条件,逐步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高标准推进第二人民医院建设,加快实施市妇幼保健院迁建,推动市中医医院与北京同仁医院、阜外医院合作建设远程会诊中心,完善市镇村三级医疗服务机构对口支援措施,力争基本建成分级诊疗制度。加强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升级改造市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新建市艺术中心,全市村庄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覆盖率均达到70%以上;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争创“全国武术之乡”;深入开展送影下乡、“欢乐梨乡行”等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扎实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积极发展妇女、儿童、青少年事业,推动气象服务、民族宗教、史志档案、双拥共建等工作全面发展。
三是创新加强社会治理,让群众生活更安心。坚持依法治市和以德治市相结合,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法德共进”等活动,增强公民法律意识。抓好89000民生服务中心热线运营,打造烟台领先、服务一流的民生服务平台。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有效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天网工程”向农村延伸,着力打造烟台发案率最低、治安秩序最好的平安城市。深化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和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县创建,全力守住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一把不松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始终坚守安全生产、森林防火“底线”,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始终牢记宗旨、不辱使命,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履职能力,努力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
(一)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健全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主动加强同人民政协的民主协商,确保各项决策科学民主、依法依规。扎实有效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为民政府。坚持把民之所望作为施政所向,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公仆情怀,充分发挥89000民生服务中心、网上民声等平台作用,完善群众诉求反映反馈机制,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全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加快补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领域发展短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三)坚持从严治政,建设清廉政府。巩固提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促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始终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全面落实主体责任。认真执行“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和公开制度,加强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监管监察,强化预算执行、民生资金等关键环节跟踪审计,严厉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崇廉尚实、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
(四)坚持真抓实干,建设务实政府。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奋发有为的创业激情,围绕全市发展目标,狠抓工作落实,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对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要工作,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一抓到底,抓严抓实。强化“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多下打基础、利长远的真功,多干促发展、惠民生的实事,不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各位代表,东风浩荡春潮涌,扬帆破浪正当时。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我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面对新任务,实现新作为,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莱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扎实苦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莱阳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市第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名词解释
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主要目的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纲领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3.中韩自贸区: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简称,2015年12月20日,中韩自贸协定(FTA)正式生效,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
4.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复同意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烟台、威海等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5.实现一个前移、培育两大引擎、力争三个翻番:莱阳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今后五年思路目标。实现“一个前移”,即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在烟台排名前移1-2个位次,在省内县域城市排名前移4-5个位次;培育“两大引擎”,即加快培育以食品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引擎”和以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引擎”;力争“三个翻番”,即公共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民生保障投入比2016年“翻一番”,分别突破30亿元、360亿元、50亿元。
6.两区一带:“两区”即主城区和丁字湾滨海新区,“一带”即五龙河滨河产业带。其中,主城区包括中心城区、东部城区、西部城区、南部城区和北部城区。
7.全省中等城市试点:省政府从全省城区人口20-50万的39个Ⅰ型小城市中,选取莱阳、平度等15个县(市)进行试点,到2020年培育成为5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
8.四环两轴:“四环”即黄海四路、长江路、北迁后的G204和新建的文莱高速公路,“两轴”即五龙路和龙门路。
9.莱阳绿色大厨房:我市着力打造的区域公共电商品牌,采取“线上营销、线下服务”“线下体验、线上交易”的经营模式,将全市绿色食品打包在电商平台推广销售,实现莱阳绿色食品“量价齐升”。
10.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2015年,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破解农村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国家林业局决定在全国22个县市区设立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我市位列其中。
11.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国家发改委选取一批发展潜力大、改革创新意识强、勇于探索和试验的不同类型小城镇在全国开展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我市姜疃镇位列其中。
12.农村淘宝:是阿里巴巴集团与各地政府开展合作、将“淘宝链”延伸到农村的项目。莱阳农村淘宝县级服务中心于2015年8月开业运营,是烟台首家、山东省第15家、全国第88家投入运营的县级服务中心,现已在全市建立100余个村级服务站。
13.智惠三农:是我市与京东集团合作建设的本土农村电商项目,通过建立市镇村三级电子商务网络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网上购物、农技农资、农产品销售及金融、旅游、缴费等便民服务。目前已建立了市级运营中心、18个镇街服务中心和300个村级服务站,物流可直送到村。
14.地方新型金融组织:通常指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民间融资机构、开展信用互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15.“三品”认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
16.农产品地理标志: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
18.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传统行业”,是指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19.“四德”工程:即“爱德、诚德、孝德、仁德”,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建立良好道德规范和构建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凝聚道德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撑。
20.“六五”普法:1986年党中央宣布进行全国普法,将每五年作为一个周期,2011年-2015年,是第六个普法规划周期,因此称为“六五”普法。
21.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