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9年勐腊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9-12 11:07   责任编辑:www

2019年3月5日在勐腊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长岩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勐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最为关键的一年。在这特殊的年份,面对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我们以脱贫攻坚统揽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新挑战、有效化解新矛盾,负重前行、排难而进,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县地区生产总值92.41亿元,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亿元,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3亿元,增长12%;旅游综合收入102.32亿元,增长27.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65元,增长7.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99元,增长9.4%;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涨幅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4.06‰。这一年,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举全力打硬仗,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我们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聚焦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退出目标,以“百日攻坚行动”等专项行动为抓手,举县区之力高质量推进扶贫工作。下派62%的县处级领导、25%的科级干部、30%的工作人员驻村开展工作,全面整合省州各级帮扶力量,深化与中船重工定点帮扶和上海松江区扶贫协作,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82亿元,整合撬动各类扶贫资金4.11亿元。突出抓好易地搬迁,象明牛滚塘新村易地搬迁全面完成;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全县所有贫困户至少有一项能长期稳定增收的产业;突出抓好就业扶贫,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2626人次,转移就业贫困人口1783人;突出抓好生态扶贫,受益贫困人口2712户11267人、享受生态补助资金1156.62万元;突出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全县适龄青少年儿童上学有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享有医疗保障,完成1461户“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同步实施“非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4259户;突出抓好基础设施改善,通行政村公路实现硬化率100%,10千伏动力电、移动电话、4G信号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自然村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100%,农村饮水集中供水率达95%以上,通村(居)民小组道路硬化率达72%,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18年,实现2个贫困乡(镇)退出、18个贫困村出列、1825户7136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89%,顺利申请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

  (二)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围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绿色经济和产业。粮食、橡胶、茶叶、蔗糖、砂仁等传统产业和澳洲坚果、柚子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新认证绿色食品2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加快推进,“1+N”产业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户,农业总产值增长6.4%。园区建设年有序推进,“一园多区”格局基本形成,县城园区开创省内资源性补偿PPP模式先例,海发木业、韵佳木业等4家企业成功落户园区并开工建设,陈升福元昌茶厂、勐腊橡胶厂等16个项目完成园区项目选址。勐仑—台湾有机农产品加工观光园建成生产,云锰新型浓缩乳胶深加工综合开发项目开工建设,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项目稳步推进。新增达规企业3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旅游革命”、全域旅游示范区、世界旅游名城建设全面推进,“一部手机游云南”与全省同步上线运行,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成果得到巩固,旅游人次增长24.3%。雨林清养康养小镇列入全省康养小镇首批创建试点,南腊河康养度假营地建设取得实效,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提升改造、长城影视文创园、龙脑香自驾车营地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加快推进。建成县域初具规模的仓储、综合物流企业5个,城市商业圈活力增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4%。

  (三)坚定不移强支撑破瓶颈,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我们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努力补齐发展制约短板。勐腊支线机场选址获国家民航局批复,勐醒至江城沿边高速公路、10个乡(镇)农村公路改造、关累镇至关累口岸公路改造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玉磨铁路勐腊段、腊满高速公路、国道213线勐腊过境段等项目加快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县城至望天树景区二级公路、象仑公路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新增农村(农场)公路213公里。建成山区“五小水利”工程1630件,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800亩。茅草山小流域、南满河曼赛段治理工程全面建成,易武集镇供水、纳甲河水库等项目顺利推进,盐塘水库、回利河水库、田房水库、曼掌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和垦区电网供电能力改造有效提升,农村光纤覆盖率达92%,中老跨境国际光缆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大力解决“用地难”问题,全县供地比上年增长14.2%。

  (四)坚定不移抓统筹强特色,城乡协调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我们进一步加大城乡协调发展的统筹力度,全面提升和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大力实施市政基础提升工程,累计投入资金8.98亿元。雨林大道、青年路、瓦竜寺等改造项目建设完工,南腊河滨水景观、滨河路、曼它拉路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勐仑国家级特色小镇、易武省级特色小镇建设以及国家级园林县城创建、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全面推进城市“四治三改一拆一清一增”工作,深入开展“两违”集中治理行动,查处违法建筑2.22万平方米、违法用地10.77万平方米。县城新水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运行有序,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100%、89%。全面推行自然村保洁制度,农村“七改三清”行动持续深入,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有序实施,省级规划建设示范村项目顺利推进,“厕所革命”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坚定不移促改革扩开放,发展动力创新活力加快释放。我们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降低成本4.2亿元,新增市场主体3846户。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县税务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挂牌成立。成功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2亿元,完成土地收入6.68亿元、增长186.7%,土地出让增量成效明显,“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项目全面启动,为全县脱贫攻坚助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考核排名全省第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国有林场改革通过省级验收,农垦企业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勐腊“橡胶价格指数保险+期货”落地14万亩。“放管服”改革“六个一”行动全面开展,勐腊(磨憨)成为全省行政审批事项划转和集中最多的县区,审批时限总体提速70%以上。磨憨国际陆路快件监管中心、关累进口肉类口岸建成运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与边民互市系统成功对接,实现中老间人民币现钞跨境调运;磨憨、勐满、关累口岸功能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成型,全县对外经济贸易总额29.54亿美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到位资金23.28亿元、增长11.9%。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国人口变动调查工作取得实效。

  (六)坚定不移强举措守底线,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我们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把勐腊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迈出坚实步伐。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地表水环境质量达Ⅲ类标准,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2%。成立县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推进湿地保护工程,初步调查湿地10.15万亩。严格落实河(湖)长制,设立县、乡、村、组“四级”河长1000名,聘请社会监督员99名,有效解决了一批影响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8.6万亩、茶园2.1万亩,完成退耕还林0.24万亩、珍贵用材林2.14万亩。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划定永久基本农田49.4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0.76平方公里,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全面启动“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完成曼旦水库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有序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转办问题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2起。关闭橡胶生绉片加工小作坊37户。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有序开展,1363辆黄标车全部淘汰,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定任务全面完成。淘汰关停勐远大展水泥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和非煤矿山转型取得实效。

 (七)坚定不移惠民生促和谐,社会事业获得较大发展。我们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将一般公共财政支出的81.9%用于民生保障。新增城镇就业2250人,发放创业贷款7307万元,各项社会保险参保42.31万人次,建成保障性安居住房2625套。全县中小学彻底告别C、D级危房,“一村一幼”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通过国家评估验收。试验区医院开工建设,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县医院提质达标有序开展,县二院与州医院建立紧密医联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全县。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进,县职工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县老年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新建老年活动场所15个。启用“西丽园”民族文化广场,成功举办足球锦标赛、摩托车越野赛、北纬21°勐腊热带雨林跨境越野赛等赛事,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更加巩固。勐腊县荣获云南省第十届“双拥模范县”称号。扫黑除恶高压态势初步形成,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成效显著,率先在全省开展境外反邪教工作会晤。打击走私取得新突破,查获各类走私案件251起,拍卖走私物品入库600余万元。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提升。登革热疫情和非洲猪瘟防控告捷。

  (八)坚定不移转作风强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我们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加强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工作。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审计监督,切实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修改完善《勐腊县人民政府议事规则》,调整充实县人民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主动接受监督,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116件、县政协提案98件,办复率100%。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开通12345政府热线,妥善办结各类诉求66件,办结率100%。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工作取得新成绩,信访、保密、外事侨务、移民、消防、统计、地震、气象、史志、档案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回望2018年,我们全力“赶”、加快“转”、奋力“超”,绘就了勐腊砥砺奋进的崭新画卷。这是州委、州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县各族群众凝心聚力、合力攻坚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群策群力、众志成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县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省州属驻县单位,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勐腊改革、发展和建设的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成绩固然可喜,但奋进的勐腊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步伐不够快,市场主体发育不够,口岸经济支撑力不强,固定资产投资没有实现目标,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仍然繁重;沿边开发开放规模和层次处于较低水平,营商环境不够优,区位优势未充分发挥,推动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任务仍然繁重;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安全生产、污染防治等领域还有不少难题,管边控边形势严峻,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任务仍然繁重;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少数干部担当意识不强,提高行政效能任务繁重。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9年重点工作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省“两会”、州委八届六次全会、州“两会”、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县区融合跨越发展的主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对外经济贸易总额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

  实现以上预期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9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健全金融监管和风险处置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防范化解企业信用违约风险,规范投资和大额资金使用行为。加强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加,积极妥善化解存量。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进一步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继续将主要精力放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上,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精准制定脱贫奔小康巩固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规划,实施深度贫困村脱贫、产业发展等11项巩固提升工程。继续推进与中船重工的定点帮扶、上海松江区的扶贫协作,加强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和驻村队员的关爱激励。倡导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社会风尚,补齐“精神短板”,持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聚焦特殊贫困群体,确保剩余380户1214名贫困人口脱贫、1个贫困村出列,2020年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力争水、声、气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完成《勐腊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编制。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确保河(湖)水质持续改善。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彻底转变“不给钱就不治理”的工作格局和“救火式治理”的工作方式,下决心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6平方公里。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常态化曝光、处理、问责机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加强环境保护和监管,严惩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加快整改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发现问题。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完成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

  (二)多措并举高质量发展产业

  扎实推进第一产业提质增效。继续优化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做大做强做优绿色食品产业,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支持发展绿色有机生产基地,壮大地方特色热带水果、南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小耳朵猪、茶花鸡、淡水鱼等特种养殖产业化发展,逐步提升“名、特、优”产品在全县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延长普洱茶精深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力争培育农业龙头企业3户。强化标准化生产和食品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力度。力争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

加快推进第二产业做强做大。全面总结园区建设年的经验和做法,继续推进以勐腊园区为重点的“一园四区”工业园建设。做实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力争开工建设园区6个项目,大幅提高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用好用活园区优惠政策,增强园区招商实效,全面推动以橡胶制品、普洱茶、傣药南药、绿特食品为重点的加工制造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项目投产运营,新山铁矿复工复采。继续实施“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贷款培育工程,支持小微企业和成长型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力争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2.8%。

  着力推进第三产业全面发展。以创建世界旅游名城为抓手,大力构建“大健康+全域旅游+康养+特色小镇”链条,加快推进雨林清养康养小镇建设,推动望天树景区创5A、长城影视文创园等旅游项目,完成3个汽车营地,新建12个旅游厕所,全方位拓展旅游深度,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深化“旅游革命”,用好“游云南”APP,持续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唱响“澜湄国界纯翠勐腊”城市名片,力争全县旅游接待达9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121亿元。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健康、商贸和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3%。

  (三)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

  加快构建互联互通交通网。全力配合建设玉磨铁路勐腊段,快速推进腊满高速公路、国道213线勐腊过境段、勐醒至江城沿边高速公路、关累镇至关累口岸公路改造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勐腊支线机场、远关高速公路、县城至望天树景区二级公路、象仑公路改造工程前期工作,确保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运等运输方式有机衔接。提升县乡公路和行政村(生产队)道路等级,新增农村(农场)公路383公里,力争通村(居)民小组道路硬化率达95%,行政村通班车率达100%,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加快构建水利和能源保障网。突出抓好饮用水源、农村供水、农田灌溉等安全可靠水网建设,开工建设澜沧江关累港口界河二期治理工程,加快推进盐塘、回利河、田房、曼掌等水库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实施关累纳甲河水库、补远江勐仑段治理工程建设,新建山区“五小水利”工程500件,力争水利化程度达46%。巩固提升农村人饮安全保障,易武集镇供水工程竣工通水。统筹谋划推进绿色能源开发,探索发展城市天然气管网,加大太阳能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产品推广力度。升级改造农村配电网,推进实施农网项目11个。加快提升垦区电网供电能力,开工14个标段工程。

  加快构建共享高效信息网。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壮大信息产业,科学谋划“数字勐腊”总体布局,逐步建设成为集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为一体的信息平台,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畅通、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互联网。实施“快递进村寨”工程,构建不同规模、多种功能邮政物流配送中心网络,逐步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加快构建全方位服务保障网。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和滚动接续机制,精准抓重大项目建设,引领固定资产投资强劲提升。继续实行“五个一”项目保障工作机制,坚持项目挂图作战、清单销号管理,强化项目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完成预期投资。全面压缩项目审批时限。加大土地供给力度,加快闲置土地清理,用好“增减挂钩”政策,力争新增建设用地结余指标2000亩,保障项目用地需求。

  (四)脚踏实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夯实农业农村基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2.05万亩。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制,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粮食产量稳定在8万吨以上。因地制宜打造美丽乡村,加快推进25个省级规划建设示范村项目。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建立路长制,强化农村道路网格化管理。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风尚。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承包土地信息联通共享。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推广力度,探索特色农业保险新品种,提高“三农”风险的综合保障能力。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镇道路循环系统。积极推进勐腊—磨憨一体化,以县城基础设施改造和南腊新区建设及勐仑和易武特色小镇建设为重点,分类开展现代农业型、旅游型、边境口岸型特色小城镇建设,加快勐仑、勐捧、勐满等中心集镇一体化发展,力争城镇化率达45%。力争国家级园林县城创建成功,完成“美丽县城”入围申报工作。

  (五)蹄疾步稳推动改革落地见效

  突出关键领域改革。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任务,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六个一”行动和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做好“一部手机办事通”上线运行。不断深化农垦改革、医疗一体化、统筹城乡义务教育、金融财税体制等关键领域改革,全面实施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和激励县区干部职工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加快沿边开发开放。完善磨憨、勐满、关累口岸基础设施,抓好口岸电子化建设,推进“一口岸、多通道”通关模式、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信息共享、执法互助合作机制建设,提高查验效率和通关便利化水平。全力推进合作区中方园区围网建设,强化功能布局和资金争取。加大精准招商力度,建设一批外向型产业基地和进出口商品加工基地。支持和鼓励企业“走出去”,做大特色农产品、建筑材料、轻工产品等出口。加快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抓好国有资本运作和平台建设。

  (六)持之以恒建设生态文明

  厚植生态发展优势。加快推进湿地认定,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发展珍贵用材林1.33万亩,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8万亩、生态茶园1万亩,持续推进清洁能源替代薪柴制茶工作。健全生态保护和建设制度,加大自然保护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林地等违法行为。加强与老挝周边地区生态保护合作,构建边境生态安全屏障。继续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改善提升城乡面貌。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提升年”行动,以集镇、道路沿线、景点景区等关键区域为重点,加快推进违法建筑、违法用地“两违”问题整治工作,确保增量得到有效遏制、存量得到有序处置。全面完成“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工作。持续集中力量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小广告等城市“顽疾”。加快数字城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智慧城管。加快城市美化亮化,抓实抓好新城开发、旧城改造,完善城市路网结构。规划建设城市综合管廊,发展公共交通,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加大县城、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新建乡镇(农场)和行政村(生产队)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5个、垃圾集中填埋场5个。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重点做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工作,村庄生活垃圾治理率达90%以上,80%的镇区和70%的行政村消除旱厕,重点区域村庄生活污水得到治理。

 (七)竭尽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高就业创业质量。加快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搭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做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人群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技能水平,力争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0人。加强对外劳务合作,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力争城镇新增就业2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稳步推进教育发展。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三年振兴计划,强化控辍保学,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确保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2%以上。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多渠道解决学前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力争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5%以上。加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促进办学条件均衡发展。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力争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以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专业实训基地达到国家标准。推进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骨干教师、名优校长发展培养机制。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均衡配置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实施文化惠民工程8个,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能力。抓好文化精品工程,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艺术活动,挖掘、传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大力培养乡土民族文化能人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推进“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

  提升卫计服务能力。加快建设试验区医院。全面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工作,力争完成县医院达标晋级,强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有效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级评审和队伍建设,大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办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与周边国家传染病防治合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推进优生促进工程,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各类保险的参保人数,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社会养老服务,稳步推进勐腊镇农村敬老院公建民营试点项目。进一步完善住房市场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关心和支持残疾人、红十字会慈善事业发展。加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八)尽责尽职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全力维护社会治安。推行“枫桥经验”,实现矛盾纠纷不上交,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做好征地拆迁等工作,妥善解决合理诉求。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边境维稳管控,重点抓好反恐维稳、禁毒防艾、打击走私等工作,全力维护政治大局和社会治安持续稳定,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纵深推进“平安勐腊”建设。

  全力维护重点行业领域安全。强化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旅游、地质灾害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安全防控,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饮食用药安全。

  全力维护团结稳定。抓好新一轮“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促进各民族大团结、大融合、大发展。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少数民族聚居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加强宗教场所及人员管理,巩固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加强军地融合,深入推进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工作。

  (九)全心全意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确保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州委、县委各项要求落地见效。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定期清理、公布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严格依法办事。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监察委员会的监督,高度重视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大力推进政府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严格执行工作岗位责任制和督查问责制,确保决策部署、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推进落实。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着力提升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积极主动、依法依规服务市场主体,为全县发展营造更加规范、更加诚信、更加开放的良好环境。

  持续加强作风建设。落实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巩固扩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成果,执行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着力解决不想为、不会为、不敢为的问题。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加强重点领域特别是扶贫和环保领域的监察审计,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各位代表!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都是奋斗者,我们都是追梦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满怀激情,聚力攻坚,奋力开创勐腊改革发展稳定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名词解释

  1.4类重点对象:是指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五保户)和贫困残疾人家庭。

  2.世界一流“三张牌”:是指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

  3.“1+N”:“1”是指粮食、橡胶、茶叶、甘蔗等传统产业,“N”是指其他特色产业。我县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则旅”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着力打造“1+N”产业格局。

  4.PPP: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5.“五小水利”工程:是指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的总称。

6.“四治三改一拆一清一增”:是指在城市全面实施治乱、治脏、治污、治堵,改造旧住宅区、改造旧厂区、改造城中村,拆除违法违章建筑,清理违法违规、出租、占用土地,增加绿化提升品质。

  7.“七改三清”:是指在农村全面实施“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综合行动,实行人畜分离、厨卫入户,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

  8.“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9.“占补平衡”:是指《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要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10.“放管服”改革“六个一”行动:是指企业开办时间再减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一半、政务服务一网办通、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

  11.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指参与国际贸易和运输的各方,通过单一的平台提交标准化的信息和单证以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的要求。

  12.“大棚房”:是指一些企业或个人,以农业大棚为名义,违法违规建设“私家庄园”等非农业设施,不但占用了耕地和基本农田,还可能破坏农业生产,侵害农民利益。“大棚房”属于违法产物,不仅是对耕地资源的破坏,而且还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13.“四个意识”:是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14.“四个自信”: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5.“两个维护”:是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16.“四好农村路”:是指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17.新一轮“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是指2019—2021年,在全省范围内选择创建1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10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100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1000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