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9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9-13 15:13   责任编辑:www

2020年1月20日在自治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 黄炳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狠抓“六大行动”攻坚活动,较好完成了自治县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初步预计,201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财政收入增长44.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4%;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3%。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决胜脱贫攻坚,精准脱贫取得历史性新成就

  扎实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狠抓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推动整个社会合力攻坚,脱贫攻坚成效显著。2019年减贫4873户17288人,28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8年的6.64%降至1.48%。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创新帮扶机制,压实工作责任。落实“七包”责任制和“三个统一”制度。实行脱贫攻坚大村长责任制,123个县直单位“一把手”下沉到143个定点帮扶联系村任“大村长”,啃下脱贫攻坚最后一批硬骨头。选派驻村工作队员380名开展驻村工作,派出7385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26337户,实现领导包点联系行政村(社区)、后援单位定点帮扶行政村(社区)、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贫困户“三个全覆盖”。中共中央组织部、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相关刊物分别刊载我县“百日攻坚冲刺”工作和“局长”当“村长”为老百姓解难题解民忧的典型做法。

  二是创新社区管理新模式,共筑幸福和谐新家园。狠抓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创新推出“六联一带”后续管理模式,引入“三社联动”机制,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17860人搬迁任务,实现入住率100%。实施“两园双基双带”产业联扶,实现全县4360户搬迁户产业全覆盖;依托工业园区、扶贫车间、扶贫商铺等拓宽搬迁户就业渠道,解决就业1500多人;落实搬迁户自主创业扶持资金820多万元;设置安置区办事机构,成立安置区党支部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功选举产生社区“两委”。筹资8.19亿元建设学校、扶贫车间、农贸市场、便民服务中心、培训中心等16个项目,多层次、多功能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成型。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显著提升。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到我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调研时,充分肯定我县创新做法;全区易地扶贫安置点“基层组织建设现场学习交流会”在我县召开;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相关刊物先后专题刊发我县易地扶贫搬迁新型社区“六联一带”管理服务模式,得到自治区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三是创新产业扶持工程,筑牢脱贫根基。大力创建村集体经济、易地扶贫搬迁户后续扶持、脱贫户后续扶持等三个扶贫产业园,进一步夯实脱贫根基。其中,创新实施的“万亩万户·一基双带”后续产业扶持工程,因工程的创新性与典型性得到了国家和自治区相关部门充分认可。深化实施“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全县桑园19.56万亩,“三特”水果13.17万亩,核桃17.1万亩,林业(松杉)93万亩,油茶9.7万亩,糖料蔗、淡水生态养殖、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香猪、肉牛肉羊等产业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环江油茶产业核心示范区被评为广西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全县已建成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3个,市级和县级示范区6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342个;全县145个行政村(社区)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4万元以上;贫困户“5+2”产业覆盖率达94.63%。人民日报头版报眼位置刊登题为《强了主心骨 脱贫更有谱》文章,详细报道了我县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拧成一股绳、全力发展脱贫产业的事迹;在全区农业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上,我县作了典型发言。

  四是强化资金投入,保障脱贫攻坚稳步推进。积极筹措资金,共整合8.02亿元投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其中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87亿元,整合其他财政涉农资金8656万元,争取广东帮扶协作资金6274万元和上级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债券资金2.66亿元,安排各乡镇、各单位保障类扶贫资金8994万元。

  五是强化补齐短板,全面扎牢民生保障网。实施教育扶贫工程,采取教育资助、控辍保学“双线四包”、行政劝返及送教上门服务等措施,实现建档立卡贫困生零辍学,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我县控辍保学工作成效作了专题报道。实施住房安全保障工程,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推倒重建、维修加固等解决住房问题,全县稳固住房保障率99.46%,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固住房保障率100%。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投资3369万元完成12所卫生院和130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村级标准化卫生室达标率、农村贫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均达100%。贫困户患病人口享受住院治疗“先诊疗、后付费”报销比例达到91.01%,门诊诊疗费用报销81.51%;县级医院和12家乡镇卫生院全部落实“一站式”结算。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投资5445万元新建集中供水工程264处,巩固提升受益人口9.34万,其中贫困群众2.1万,安全饮水达标率为100%;下南乡抗旱应急供水工程竣工使用,1.5万毛南族聚居地群众的饮水难问题得到解决,毛南族群众代表为此给总理写感谢信,得到总理的批示。

  六是强化粤桂扶贫合作,整合社会力量帮扶。争取深圳帮扶资金6274万元实施项目20个;福田区36个帮扶单位帮扶资金360万元;广东村村结对帮扶41个贫困村,扶贫协作取得良好成效。共获得社会捐资986万元;县级7家企业结对帮扶76个贫困村;创建扶贫车间82家,通过认定21家,排名全市第一;“千村万企”职业技能培训贫困户2855人。

  (二)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紧扣全年工作目标任务,扎实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切实筑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础。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抓好自治区级、市级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建设,严格落实县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工作制度,着力解决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形成有效投资。2019年,全县列入自治区级、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共37个,华能环江界子良风电场、华山至驯乐二级公路等15个项目顺利开工;环江县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毛南家园、环江商贸城推倒重建工程等9个项目已竣工使用;环江扶贫异地搬迁配套道路工程(东环路)、猫鼻岭至金环大道一期工程、和富·翰林华府等3个项目实现当年谋划当年开工建设。年度计划投资18.19亿元,完成投资18.56亿元。全县2019年度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1个,计划投资1.65亿元,完成投资1.11亿元。

深入实施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大会战。开工建设川山至下南二级公路、猫鼻岭至金环大道道路一期工程。扎实推进华山至驯乐(何家寨)、英豪至大安、罗城四把至环江等项目建设,完成投资4.5亿元。完成贵南高铁环江段项目征地工作,完成房屋拆除任务的93.75%。贵州荔波经环江至德胜高速公路列入《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2018-2030)中期调整,项目已完成相关前期工作。争取水利项目资金1.57亿元,完成投资1.25亿元;其中投资3958万元实施大环江驯乐河道防洪、龙岩广荣村河道、驯乐上朝工业区河道等中小河流整治项目;投资1691万元实施恩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投资1797万元实施水源和平、驯乐山岗、龙岩汝足、洛阳文雅等4条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

  (三)全力以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业经济跨上新台阶

  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年活动,加快培育发展新一代电子材料、电子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加快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全县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培育规上工业企业6家,全县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5.7亿元。

  强力推进“双百双新”产业项目。一是投资10亿元的广西华威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万台智能终端产品项目一期工程竣工投产,河池首台智能手机正式在我县下线,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环江造手机走向世界;项目实现了当年招商、当年落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创造环江新时代项目建设新速度;二是投资11.23亿元的华能界子良风电场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完成投资4.3亿元;三是投资1亿元的广西北山矿业发展公司技术升级改造项目顺利竣工投产,年采选矿能力达60万吨,产值达5亿元。理昂农林废弃物热电项目、伍香源山茶油一期工程、溅射靶材项目一期工程等全部竣工投产,实现产值9000多万元。

  大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北山矿业、挺峰矿业、江缘茧丝绸、凯喜雅丝绸、佳和木业等公司不断加大技改力度,有效提升了生产能力。全县有色金属工业总产值2.53亿元;茧丝绸工业总产值6.52亿元,蚕农养蚕总收入13.05亿元;2018/2019年度糖蔗总产量21.68万吨,农民蔗款收入1.07亿元;木材加工总产值15.8亿元。伍香源食品有限公司和环江长达方格蔟有限公司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佳和木业被认定为自治区级林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

  提质发展特色园区。强力推进园区城西污水处理厂、农民工创业园(扶贫产业孵化基地)“两横一纵一渠”路网、高端茧丝绸产业园、电子科技及仓储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新引进项目10个,开工建设巨纳新能源路灯、环江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等5个。华能界子良风电等18个项目到位资金19.54亿元。环江农民工创业园被认定为“自治区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河池·环江工业园区荣获2019年第一批“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特色小微企业示范园”称号。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0亿元,工业增加值4.6亿元;完成招商引资19.5亿元。

  (四)全力以赴推进行政服务提速,优化营商环境实现新提升

  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切实落实“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成本”等“四减”措施,全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县本级“最多跑一次”达99.57%;积极推进“一网通办”改革,县本级“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1164项,网上办事率达100%。以“六个着力”为抓手,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受理各类事项当前办结率达99.97%,群众满意率达99.36%。累计举办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214场次,完成总交易额8.11亿元,节约资金1085万元。

  服务企业力度不断加强。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税规模达2950万元。全力做好政府性融资担保工作,共办理政府性担保业务26笔,新增担保总额1.21亿元。成功申请追加林木采伐指标15.29万立方米,极大缓解了企业木材供应紧张问题。税务局办税服务厅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在各种招商活动中与外商签约项目19个,投资总额23.76亿元;当年资金到位32.89亿元人民币,外资到位100万美元,均超额完成指标任务。

  (五)全力以赴抓好城镇化建设,城乡协同发展实现新变化

  以新型城镇化示范县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宜居城市建设。

  城镇化建设力度持续加大。科学谋划实施高铁新区。加快推进新城区城市综合体、“三横六纵”路网、江滨体育公园等一批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城市建成区12平方公里、城市拓展区25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9.2万人,城镇化率32.2%。城区绿化、公园等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城区面貌日新月异。东兴百镇建设示范项目竣工验收。持续加大城区市容综合整治;大力开展“两违”整治工作,有效遏制违法违建现象发生。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进一步巩固提升“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活动,扎实推进“幸福乡村”活动,完成“三清三拆”整治任务,农村环境持续改善。

  (六)持之以恒提升旅游品牌,旅游文化产业取得新进展

  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为总抓手,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大景区建设,积极打造知名文化旅游品牌。

  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坚持规划引领,编制自治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出台自治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扶持政策及奖励办法等,确保全域旅游开发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继续推进环江游客集散中心项目。持续提升木论喀斯特生态旅游区、牛角寨瀑布群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大力开展琼园山庄五星级乡村旅游区、下南毛南族发祥地旅游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夜游环江河项目和长美“山高水长”康养旅游项目。全市首个直升机观光项目在木论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正式启动。牛角寨瀑布群生态旅游区荣获“自治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

  积极唱响旅游文化品牌。“毛南音韵”艺术团赴澳大利亚墨尔本演出,毛南文艺之花在国际大舞台绚丽绽放,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澳大利亚中文广播电台等多家国内外媒体相继报道。充分利用参加全国“两会”、区内外文化旅游博览会等,大力推介民族旅游文化。成功举办毛南族分龙节暨第五届世界自然遗产文化旅游节、第三届桃花节等旅游文化活动,荣获“广西十大最美县域”“广西十大最美乡村”称号。初步统计,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208万人次,增长37.3%;旅游总消费23.7亿元,增长45.4%。

  (七)持之以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三农”工作实现新发展

  把“三农”工作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农村改革稳步推进。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向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双高”糖料蔗基地流转,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为14.7万亩。圆满完成大安社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创新供销社“县基一体化”综合改革助推产业发展和气象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工作,2019年全区供销社产业扶贫综合改革现场推进会、气象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现场会先后在我县召开。供销系统实现商品销售总额9.3亿元,增长12%。环江老科协积极服务产业发展,荣获2019年全国老科协先进集体称号,是广西唯一获奖的县级单位。

  “三农”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全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4家,达481家;全县新增家庭农场20家,达83家。积极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完成河池首个红心香柚气候品质认证。江缘公司被认定为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共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3009万元,受益农户70620户。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0.36%。有序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成功举办电商大集暨第五届环江红心香柚节,不断拓展红心香柚销路。实施宽带村村通工程,提高宽带通信网络覆盖能力。

  (八)持之以恒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美丽环江建设开创新局面

  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完成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全面实行“河长制”“林长制”工作,强化县域河道管理保护,有效整治江河湖库“四乱”问题;全县完成造林5万亩、义务植树50万株。大力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深入开展城区扬尘专项治理攻坚行动,全面排查并整治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投资1300万元完成古宾选矿厂尾矿库及周边污染土壤修复、大环江流域大安乡合龙屯受污染农田治理等重金属污染整治项目。县城区空气优良天数333天,优良率达97.9%;地表水水质监测点合格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水质合格率100%。

  持续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全力推进整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完成投资1亿元;开工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30个。强化矿产资源管理,规范矿业开发秩序。大力开发绿色经济,完成林下经济发展面积110万亩,经济产值9.4亿元。完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兑付任务3549.98万元。在下南乡中南村南昌屯举行全区生态公益林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首发仪式。

  (九)持之以恒保障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步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财政绩效综合管理成效显著。狠抓收入质量提升,精心组织预算执行,持续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创新,不断提升财政管理绩效。财政部对全国1868个县2018年度财政管理情况开展绩效综合评价中,环江绩效综合评价总分排名进入全国前200强(排第192名),其中“强化预算执行”“加大预决算公开”两项分项指标绩效评价得分均并列全国第一名。

  教育事业硕果累累。大力推进国家级学前教育实验区改革建设工作,投入资金2300万元对全县公立幼儿园进行升级改造,在2019年全区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我县就学前教育改革作经验交流发言。全县义教巩固率达98.74%;着力打造壮汉双语教学特色品牌,全区壮汉双语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我县召开。筹措资金2.68亿元建设和完善义务教育学校58所。发放各项教育资助资金4200万元资助65000人次。高中教育质量不断提升,2019年高考有285人考上一本,一本升学率排在广西33个国定贫困县前列;环江高中荣获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环江二高四名学生荣获全国智能设计大赛二、三等奖,学校荣获自治区“科技教育创新优秀学校”称号。下南乡初级中学荣获第三批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落实公租房分配入住1215套。年内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1%,低于4.5%以内的指标要求。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9.46%、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8.86%。扎实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完成“全区一张网”公车平台建设任务。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卓有成效。全力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大力支持民族企业发展,16家企业被自治区确定为“十三五”民族贸易企业。加强民族体育事业发展,环江龙舟代表队代表广西参加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3银7铜佳绩。全面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切实维护宗教界和谐稳定。思恩镇陈双村荣获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称号。1名基层公安干警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文化广电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全面完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示范项目“六个一”建设任务,新建改建体育场地32个。环江龙舟队代表河池市出征广西第十四届运动会群众体育项目比赛暨2019年广西龙舟系列赛总决赛,斩获5金1银3铜佳绩。凤腾山古墓群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成功纳入国家级文物保护项目库。

  社会综合治理创新推进。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创新,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亮剑·2019”“百日会战”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违法犯罪活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组建县乡村三级退役军人事务机构,优抚安置工作持续稳步推进。强化市场监管,全县没有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全力推进信访“三化”建设,8年来首次实现进京零非访目标。1名基层司法干警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长”称号。

  (十)持之以恒守初心担使命,政府自身能力建设实现新提高

  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担当实干,扎实推进“基层减负年”,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着力增强政府工作执行力。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社会和舆论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0件、政协委员提案42件,办复率均100%。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各项纪律规定,持续加强审计监督,深入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大力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案件,群众对反腐败成效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此外,统计、税务、外事、侨务、粮食、消防、地方志、档案、通信、气象、地震、水文等工作迈出新步伐。老干部、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保障等事业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驻环江中直区直市直各单位支持地方发展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们凝心聚力、砥砺奋进,顶住了压力,经受了考验,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为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自治县党委统揽全局、科学谋划的结果,是自治县人大、自治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一心、合力攻坚的结果,是离退休老干部鼓励支持、建言献策的结果,是驻环江部队、武警官兵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全县38万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环江中直区直市直各单位和驻环江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环江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发展基础薄弱,农业效益偏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新动能发展不足;项目建设融资渠道不顺畅、配套资金保障不足;深度贫困群众脱贫仍然任重道远,余下贫困村、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不足;部分干部工作作风不实、能力不足、担当精神欠缺,干部执行力亟待提升等。当前,环江正处于负重前行、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紧要关头,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和问题,迎接挑战,更要保持定力,增强信心,努力在破除瓶颈、补齐短板上取得明显进展,把政府各项工作做得更好,绝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殷切期望!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做好全年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总目标总要求,全面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按照市委“1234”总体工作思路和自治县党委“54321”长远发展思路,以开展“六大行动”决胜年活动为统领,突出抓好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交通、旅游为重点的项目建设,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加快建设生态宜居、休闲养生、文化绚丽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奋力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财政收入略有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狠抓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强化脱贫摘帽巩固提升,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狠抓贫困县退出工作落实。紧盯重点目标任务,扎实开展国定贫困县退出评估检查迎检工作。围绕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九有”“三率一度”等指标达标情况,对照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材料清单,切实强化责任担当,严肃工作纪律,深入一线,全面查漏补缺。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关注贫困县退出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盲区死角,切实抓好整改。做好群众思想宣传工作,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坚决打赢“整县脱贫摘帽”决胜战。

  全力夯实脱贫成果。继续实行“七包”工作责任制,压实工作责任,持续打好“四大战役”“五场硬仗”。认真制定年度巩固脱贫总体方案和边缘户、脱贫监测户具体扶持办法,有效防范脱贫户返贫风险和非贫困户新增致贫风险,确保脱贫不返贫。围绕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摘帽标准,认真制定未脱贫贫困村和未脱贫贫困人口年度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把脱贫目标任务落实到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具体负责人,确保我县贫困村、贫困户全部清零。继续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继续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回头帮”专项行动,做好扶贫产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贫困户医疗救助跟踪帮扶、适龄学子义教跟踪帮扶等工作,巩固扶贫成效。

  突出抓好扶贫产业。深化实施“万亩万户、一基双带”的脱贫户后续产业扶持工程,重点建设油茶良种繁育园、油茶标准化种植园、油茶高效经营展示园和油茶加工综合服务园等“四园”。加快培育形成有规模、有特色、有品牌、有效益、能够辐射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坚持新种、改造、管护并重,深入推进“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完成市级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深化实施“贷牛还牛”工程,提升环江菜牛品牌,建设1个1000头以上的种牛繁育基地。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和带动,“十大百万”每个产业至少打造1个高效标准示范区,凸显引领带动作用,促进贫困户产业增收。

  强力推进极度贫困村脱贫摘帽。加大对驯乐苗族乡山岗村、龙岩乡达科村两个自治区级极度贫困村的产业扶持力度。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实际,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种植面积、养殖数量、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争取早日脱贫。

  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管理。持续深入实施“三社联动”助推易地扶贫搬迁“六联一带”后续管理服务,加快社区居民融入,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拓宽搬迁群众就业和创业渠道,创建就业社保服务窗口。在县城安置区为有自主创业能力的搬迁户安排部分铺面予实现自主创业;创建20个以上就业扶贫车间,提供3000个以上就业岗位。推进大型安置区与城镇一体化规划建设、补齐配套设施短板,毛南家园安置区新建初中1所,城西安置区新建小学、初中各1所。稳步推进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工作。

  持续推进社会扶贫。加强与深圳福田区对口帮扶广度深度,把粤桂扶贫协作落到实处。继续鼓励社会组织和各界人士参与扶贫、助力扶贫。

  (二)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快速发展

  大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档升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促进农业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加大对农业园区、优势主导产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扶持力度,力争建成自治区五星级特色农业示范区1个、县级4个、乡级12个、村级50个。统筹推进“产业富民”,桑园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产茧量达59万担;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加强甘蔗“双高”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甘蔗更新面积2万亩、扩种面积1.5万亩,力争全县发展糖料蔗种植面积达6万亩。重点发展红心香柚、沃柑、沙糖橘、九万李等水果优良品种,实现良种覆盖率90%以上。全力抓好生猪恢复生产和市场供应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互联网”发展力度,进一步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着力办好一年一度的红心香柚节,扩大影响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大财政资金投资效应。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后续工作,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任务。组建供销集团公司,构建服务“三农”的全县供销资本投融资运营平台,提升供销系统基层社综合服务实力。积极组织开展树品牌创名牌活动,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三品一标”和商标知名品牌。提升全县农机装备水平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年内新增专业合作社24家。抓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示范带动作用,有力促进林下经济发展。

  (三)强化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围绕“产业集群有规模、产业链条有延伸、循环利用有突破”,提升有色金属、茧丝绸、优质饮用水等优势产业发展。推进环江北山公司年采选60万吨升级改造工程、环江挺峰有色集团日处理1050吨铅锌矿选矿厂及尾矿库改造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县年采矿、选矿各达100万吨,产值达10亿元;加快推动洛阳工业园建设,推动林产加工企业分批入园发展,实现林产品加工的集群发展,木材加工总产值达15.8亿元。加快推进茧丝绸精深加工步伐,重点打造环江高端茧丝绸产业园,产值达14亿元。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切实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完成“两横一纵”路网建设,完成标准化厂房建设和地下停车场项目建设;启动电子科技与仓储物流园建设。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加快特色产业园建设,不断提升园区综合接纳力、承载力和竞争力。2020年,力争完成全年工业总产值21亿元,工业增加值4.8亿元;新增入园项目5个,完成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15亿元以上。

  加快推进“双百双新”项目建设。强化服务企业力度,协调解决企业融资担保、前期工作推进慢、落地难等难点堵点问题,加快推进华能界子良风电场、广西北山矿业发展公司技术设备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推动伍香源山茶油、溅射靶材等项目达产达效。开工建设电子产业园(扶贫车间)项目建设,力争尽快交付使用。加快推进华威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终端产品二期工程,引进智能终端原材料配套企业,在园区内实现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发展,力争实现产值5亿元。开工建设广西广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太阳能路灯及环保设施项目、广西益香园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项目、佳和木业特种板材、广西环江耀德食品公司入园香饼项目、环江伍香源山茶油护肤品生产线、木论思泉包装饮用水技改等6个项目。

  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推动政策、资金、人才等关键要素向龙头企业聚集,规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8亿元。扶持华威科技、里昂热电、宝丰健新材、江缘茧丝绸、桂合茧丝绸、佳和木业、北山矿业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加大规上企业培育力度,加快个转企、小升规,年内新增3家以上规上企业,形成工业经济增量。有序推进生态公益林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工作,不断扩大贷款面,切实解决林业生产融资困难问题。

  (四)强化城乡统筹发展,打造特色现代宜居城镇

  加快宜居城镇建设。谋划培育区域发展新板块新动能,高质量规划实施贵南高铁环江站站房建设,创造条件推进高铁大道、高铁小镇及其配套附属设施项目建设。依托高铁新区和通站大道,优化空间开发和生产力布局,促进形成多点带动、多极突破的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推动产业、人口向县城集聚,带动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抓好县城区一批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城西新区路网、民族路道路扩建工程、花竹帽文化活动中心等。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为重点,抓好农贸市场、地下停车场、凯丰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有效融合。开展园林海绵城市建设申报工作,提高城区绿化管护水平。

  深入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程。积极推进自治区百镇示范、少数民族乡试点、乡土特色示范点、村庄公共照明、生活污水处理等建设项目。

  强化城市管理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日常巡查,实现源头治理。完善网格化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强化执法联动,加大“两违”整治力度。

  (五)强化服务业提效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

  加快发展全域旅游。以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旅游品牌创建,重点打造木论喀斯特生态旅游区、环江游客集散中心和牛角寨瀑布群景区等。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统筹推进夜游环江、长美“山高水长”康养旅游等项目落地;着力开展“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打造“天然氧都”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陈双毛苗瑶新村、瑞良景区等农家乐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全年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强化旅游资源宣传推介,通过各级各类旅游展销会、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唱响“世遗环江·多彩毛南”品牌。抓好旅游精品线路的宣传推广,提高环江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统筹发展服务业。坚持线上线下市场并重,利用各种节庆各种活动开展大型商品展销促销活动,拉动批发、零售、餐饮、住宿、汽车销售等行业的发展。重点打造环江特色品牌,推介“五香”等特色产品,开拓市场,提高销量。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加快促进各行业“触网上市”,活跃农村电子商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增加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供给,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服务业。

  (六)强化项目建设再提速,不断夯实发展后劲

  抓好项目谋划。聚焦“十大百万”、有色金属、优质饮用水、茧丝绸、旅游康养等重点产业,紧盯交通水利、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生态环保等民生领域,认真谋划一批“含金量”高的重点项目。全年谋划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80个以上(其中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5个)。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加大跑项目、增投资、争资金力度,确保更多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进入国家和自治区“十四五”规划盘子。

  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加快征地拆迁进度,健全完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突出解决好项目推进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实施自治区级、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30个以上,确保完成投资16亿元以上。狠抓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2020年度项目开工率90%以上,投资完成率60%以上。扎实推进民族路道路扩建、金禾南路道路、环江汽车总站城北一级客运站等在建工程。加快推进猫鼻岭至金环大道道路一期工程,大安至英豪、华山至驯乐、都川至下南3条二级公路以及扶贫新城易地扶贫搬迁配套道路工程(东环路)等项目建设。全力做好荔波经环江至德胜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积极推进下南至车河、罗城四把至环江二级路环江段的工程建设。推动环江供销社大院升级改造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快“四建一通”工程建设,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抓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建设。全面实施重点水源、农村水利、防洪减灾三大工程;继续推进上帮水库和红水河谷灌区等工程前期工作。

  (七)强化服务能力提升,不断优化投资营商环境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行政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和“一次不用跑”的基础上,优化办事流程,缩短企业办事环节,简化企业开办申请材料。建设全县政务服务“一窗受理”信息平台,实现“一窗受理”“一事通办”,力争8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零跑腿”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投资项目审批等行政审批时限低于自治区规定时间,营商环境综合水平进入全区全市前列。进一步完善交易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行政服务事项向基层下放延伸,发挥综合服务效益,降低公共服务成本。坚持公开透明,全面公开服务事项及办理信息。

提升服务企业效能。继续抓好“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巩固解决民营企业突出问题百日攻坚行动成果,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力度,对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支持。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产业大招商攻坚突破年活动,积极参加恳谈会、品牌节会、桂粤合作驻点招商等推介活动,2020年完成内资到位资金26亿元人民币,外资到位资金100万美元。

  (八)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经济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新《环保法》及其配套办法,严格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巩固中央环保督察问题“回头看”整改落实工作成果。进一步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落实好“林长制”“河长制”责任,切实抓好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实施“金山银山”工程,深入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抓好石漠化综合治理。有序推进环江国家沙漠(石漠)公园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推进城乡绿化花化彩化。加强监管,提升自然遗产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深化美丽环江建设。结合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持续开展“美丽环江·幸福乡村”活动,创建环境整治精品示范村庄,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95%以上,全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0%以上。巩固提升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和宜居乡村活动成果,努力打造宜居乡村、舒心家园。

  (九)强化财税金融管理,增强发展保障能力

  加大财政收入组织力度,切实优化收入结构,提高支出执行效率。坚持减税降费调结构稳增长,抓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见效,激发市场活力。坚持优化调整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采取增收节支、降低过高支出标准等措施,切实保障“三保”支出落实到位。发挥国有融资平台作用,扩大融资规模。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预警和监管,防止形成新的隐性债务。强化扶贫领域资金监管,加强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管控。

  (十)强化民生改善,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教育发展方面。深入实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稳步推进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建设,确保顺利通过国家、自治区两级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评估验收。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抓好学生资助和义教控辍保学等工作。不断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力争满足全县初中毕业生升学需求,完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评估验收工作。

  健康环江建设方面。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进一步完善基层医改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深入推进县域医共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县乡卫生计生医疗技术服务资源,扎实推进卫生计生民生工程。切实抓好“198”政策和财政资金补助的落实工作,确保医疗保障政策落地,服务惠民。

  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政策,继续实行职工医疗双保险制度。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残疾人保障服务水平。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提升职业培训质量,提高培训后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4300人以上。全面推进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改革。抓好全民参保工作。加强低保规范化管理。抓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文化体育建设方面。抓好群众文化、节庆文化、文艺精品创作和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着力打造三大节庆品牌、三大文艺品牌、一大体育品牌;着力推进“文化+”行动计划,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做好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深入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平台建设。

  社会综合治理方面。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强化反恐维稳安保工作措施,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亮剑”系列专项行动;全面推进乡镇村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继续加大“打非治违”力度,确保全县道路运输安全、稳定发展。抓好基层政权及社区建设工作。提升退役军人服务质量,持续做好优抚金发放、退役安置、信访维稳等工作。优化消费环境,加强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抓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加强公车管理平台规范化。加快推进法治环江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要求,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于作决策、想问题、抓落实的全过程,推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

  强化担当抓落实。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实干苦干、不务虚功,狠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大事实事,推动环江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大力推动思想大解放、改革再出发,勇闯新路、敢于实践,不断增强政府工作的开拓性和创造力。坚持一切工作以结果说话、以实绩论英雄,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强化绩效管理、政务督查和行政问责,坚决整治庸懒散拖、落实不力、敷衍塞责等行为。

  依法行政促发展。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水平。依法接受自治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自治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落实自治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认真做好行政诉讼应诉工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透明政府。

  正风肃纪树形象。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强力推进各类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强化审计监督全覆盖,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

  各位代表,新时代展现美好前景,新使命更加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自治县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开拓奋进,为顺利实现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为早日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名词解释

  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

  2.“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4.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5.“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

  6.“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7.“三大定位”新使命: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

  8.“五个扎实”新要求: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扎实推进民生建设和脱贫攻坚、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扎实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9.自治区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战略部署: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奋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10.市委“1234”总体工作思路:坚持稳进突围、提质发展“一个总基调”,实施“河路经济”发展和“一城三区”建设(“生态长寿地·三姐文化城”、精准脱贫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两大战略”,打好精准脱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三大攻坚”,抓好高、果、游、园“四个重点”。

  11.“六大行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三大生态”和实施精准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产业转型升级攻坚。

  12.县委“54321”长远发展思路:5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4是坚定不移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富县、文化活县”的“四县”发展战略,3是坚定不移实施“三靠扰、三融入”发展策略,2是在全社会唱响世界自然遗产和多彩毛南文化两大品牌,1是把环江建设成为生态宜居、休闲养生、文化绚丽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13.“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14.医疗保障“198”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合规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门诊特殊慢性病符合规定的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0%。

  15.“双百双新”项目:“双百”项目,指投资超过百亿元或产值超过百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双新”项目,指新产业、新技术项目,其中新产业项目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重点项目;新技术项目是指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点项目。

  16.“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公路建设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17.“四建一通”工程:乡乡通二级或三级公路建设工程、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建设工程、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建设工程、建制村窄路拓宽改造建设工程和建制村通客车工程。

  18.“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19.“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十三五”期间,河池市规划发展300万亩核桃、100万亩“三特”水果、150万亩油茶、100万亩糖料蔗、100万亩桑园、100万亩板栗、150万头(只)肉牛肉羊、200万头香猪、100万亩淡水生态养殖、100万亩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基地。

  20.脱贫攻坚“七包”责任制:自治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和党委常委同志分别担任乡(镇)第一书记包乡镇脱贫摘帽,政府分管领导包专项工作脱贫摘帽,其他处级领导干部包片督导脱贫摘帽,县直单位和乡镇包村脱贫摘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组长以及工作队员包屯脱贫摘帽,干部职工包联系贫困户脱贫摘帽,查漏补缺项目资金包到乡镇,全县上下大扶贫工作扎实开展。

  21.“三个统一”制度:统一明确时间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工作例会,及时解决疑难问题;统一明确每周扶贫工作主题和任务清单;统一制定每月扶贫工作要点,让所有干部职工明确工作任务,全力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

  22.易地扶贫搬迁“六联一带”新型社区创建模式:党建联抓、自治联管、产业联扶、就业联创、文化联办、服务联动,全力带动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23.“三社联动”服务机制:三社是指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即在环江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管理服务工作中,驱动社区治理创新的“三驾马车”—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共同发力,互联互动,全面提升安置区管理水平。

  24.“万亩万户·一基双带”后续产业扶持工程:“万亩”,即从原华山林场国有林地划出1.2万亩林地。“万户”,即创建覆盖建档立卡脱贫户1.8万户的万亩现代特色林业(油茶+中草药)扶贫产业园区,作为脱贫户后续产业发展项目。“一基”,即创建以种植油茶、林下间套种中草药为主,采用“1+1”的“茶中药”+“树中药”立体种植发展模式的生态扶贫产业项目基地。“双带”,即基地带动贫困户,通过创建万亩油茶基地带动1.8万户脱贫户发展油茶产业;大产业带动小产业,通过万亩现代特色林业扶贫大产业,带动全县脱贫户特色小产业的发展。到2020年,辐射带动全县发展种植油茶产业13万亩以上、桑园面积20万亩以上、“三特”水果15万亩以上、核桃17万亩以上、商品林93万亩以上。

  25.“两园双基双带”产业联扶:“两园”就是易地搬迁户后续扶贫产业园和脱贫户后续扶贫产业园;“双基”就是“三特”水果基地和“油茶+中草药”基地;“双带”就是利用农业龙头企业和万亩国有林场资源,通过政府平台公司建立扶贫产业园,带动易地扶贫搬迁户和万户脱贫户致富。

26.“双线四包”:“双线”是指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中政府控辍保学一条线,教育系统控辍保学一条线;“四包”指的是在政府一条线中,由县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村民小组、村民小组包户(帮扶联系人包户)。在教育一条线中,由教育局领导包学校、学校领导包年级(包村)、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人。

  27.优化营商环境“六个着力”:着力减少行政审批、着力提升“一次办”、着力优化“网上办”、着力主导“集中办”、着力设置“集成办”、着力解决“容缺受理”。

  28.“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