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年新沂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9-17 15:06   责任编辑:www

2020年1月3日在新沂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陈堂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中共新沂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紧扣“两城一地”发展战略,聚焦“五大突破”牵引性工作,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统筹做好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取得了一批开创性、突破性的成果,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0亿元(预计,下同),增长6.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5亿元,税占比达81.7%;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达92.5%以上,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县第58位,较好完成了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政府系统政治建设全面加强,履职能力加快提升。一年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过硬成果。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一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重大风险、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坚守底线思维,社会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向好。具体来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始终保持发展定力,全力以赴攻项目、促转型,经济发展质效不断提高。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360亿元,增长2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增长8%和6%,工业利润增长1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总产值比重达28%;工业用电量26.1亿千瓦时,增长9.8%;位列全国工业百强县(市)第71位。转型发展步伐稳健。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一二三产占比11:40:49,位列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第48位。企业工业技改力度持续加大,投资360亿元实施工业技改项目78项,其中投资150亿元的中新钢铁特种装备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环评手续获批,基础配套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投资57.5亿元的晋煤恒盛新材料项目完成设备订购,主体工程建设加快。制定《新沂市化工产业安全环保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关停取缔企业8家、重组2家、保留转型发展11家,完成“僵尸企业”及“半拉子”工程处置18家。现代服务业提速增效。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32亿元,占GDP比重达49%;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亿元,增长6.5%。枢纽偏好型产业蓬勃发展,铁路物流园纳入国家铁总物流基地建设规划,公路港物流园获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效明显,全市游客接待量突破800万人次,增长45.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增长47.1%。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10亿元,贷款余额385亿元,为65家企业提供小微企业转贷资金9.8亿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提升。

  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始终强化改革开放创新,持之以恒聚要素、增活力,区域发展动能加快培育。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完成实际到账注册外资3亿美元、增长11.1%,完成进出口总额90亿元人民币、增长12.5%。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深入开展“国际招商突破年”活动,赴德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地开展境外招商6批次,高质量完成徐州(北京)投资洽谈会、徐州(上海)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恳谈会、新沂(北京)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招商推介会等系列招商活动,成功举办第十七届经贸投资洽谈会,累计完成签约注册项目80个,总投资425亿元。普润特智能制造、万福阳智能制造、苏合冷链物流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先后签约落地。开放型平台建设加快,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通用机场完成首飞,新沂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万标箱,形成了极具竞争力的发展优势。重点改革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持续优化,“3550”标准提高到“2230”,投资建设审批环节精简70%,在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县中位列第69位。机构改革顺利实施,行政及所属事业单位转隶、“三定”工作全面完成。颁发全省首批“二三维一体化”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成为全国8个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试点城市之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明显,拓宽了集体增收渠道。供销总社综合改革入选全国供销系统改革发展典型案例,地方财政改革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实施《新沂市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47家企业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提升,投资1.1亿元建设智能卡基材和功能性薄膜国家级研发机构,利民股份成为代森锰锌国际标准的制定企业。强化产学研合作,锡沂高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徐州共进智能设备制造技术研究院、省农科院水蜜桃产业研究院签约落地,经开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高新区获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三、城市面貌加快改善。始终注重形象品质,坚持不懈抓基础、提内涵,城市发展能级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六大类135项城建重点工程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马陵山路沭河大桥、临沭南路、新戴南路建成通车,城市交通更加便捷。高铁南站综合客运枢纽开工建设,合新高铁完成预可研审批,京沪二通道潍坊至新沂段已开展勘察设计招标,区域性综合高铁枢纽初见雏形。沭河之辰、新戴河景观带、徐海路街头游园建成开放,大桥路、市府路、人民公园绿化提档升级相继完工,新增主城区绿地20万平方米,荣获省生态园林城市称号。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启动建设高铁商务区绿地空间站,花厅水街建成投入使用,新悦广场地上主体建成,即将投入运营,城市商圈更加繁荣。实施城市集中供热工程,恒盛花园小区正式供暖,明珠花苑二期和星河湾D、G地块集中供热施工有序推进。新开工建设安置房11518套,基本建成3542套,获得省“真抓实干”激励表彰。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实施城市管理下沉,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小区、街道面貌井然有序。综合整治城区流动摊点、占道经营、非机动车乱停等不文明行为,市容秩序更加规范。扎实推进停车便利化工程,新增停车泊位1500个,出新停车泊位2550个,新设停车泊位限位器3000套,城区停车难明显缓解。稳步推进良辰花苑、华源公寓等老旧小区改造4个,惠及居民1553户。“城区水环境治理”项目深入实施,完成城中引河西段、新戴运河及臧圩河北段清淤疏浚,城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荣获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四、乡村振兴纵深推进。始终坚持“三农”优先发展,坚定不移集政策、强保障,乡村振兴活力有效释放。现代农业扩量提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全年流转土地5.3万亩,新增高效设施农业4500亩、高标准农田2万亩,新扩水蜜桃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亩、“稻+N”综合种养面积2.1万亩,新沂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省级示范园,时集镇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示范强镇。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备案家庭农场1900家,花样年华果蔬专业合作社被授予“国家级示范社”称号。农业品牌加快培育,全市“两品一标”累计达到23个,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61%,“新沂金丝皇菊”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举办了江苏省葡萄发展大会、新沂市首届阿湖葡萄文化节和2019“中国工”—中国(新沂)小品盆景国家博览会。镇村环境明显改善。公共空间治理成效突出,全市1245个自然村实现全域整治。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投入3100万元改造农村户厕5225户、修缮户厕9700户、新建镇村公厕464座。投入1.8亿元新建村内道路616公里,投入5亿元提档升级农村公路242公里,获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投入1.9亿元实施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57个,新建镇区污水管网30公里,镇级污水集中处理率达60%以上。累计安排农房改善专项资金6.6亿元,启动建设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44个,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1.2万户,棋盘镇杨庄村入选省级首批苏北农房改善示范项目。创建美丽宜居乡村30个,高流镇范南村入选省级第三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马陵山镇高原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强村富民取得突破。实施产业富民、就业富民等举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00元,增长9.1%。投入财政资金1亿元,新建村综合服务中心48个,改扩建50个,村党群服务中心全面达标,服务群众能力大幅提升。脱贫攻坚深入开展,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36亿元,投入扶贫资金4116万元,9029名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为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18万+”行动计划,实现村均增收36万元,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18万元的经济薄弱村全面消除,超50万元的行政村达158个、超百万元的达46个。

 五、生态建设成效凸显。始终践行“两山”理念,攻坚克难抓治理、补短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综合治理扎实有力。落实工业烟气、燃煤锅炉、工地扬尘等治理举措,PM2.5浓度为44.9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15.4%;二级以上优良天数比例为80.3%,较去年同期上升7.2%,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河湖长制”全面落实,国考沭河壅水坝和省考沂河断面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省级区域补偿考核断面新沂河大桥水质稳定达标且实现反向补偿。开展“减库存、控风险”专项行动,全面做好在产企业危废减库存及关停取缔企业遗留废弃物处置,全市库存固(危)废总量持续压减。监管执法更加严格。强化智慧环保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城南和19个镇级空气自动监测站建成运行,空气质量监测实现全覆盖。化工集聚区“一园一档”环境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有序推进,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环境质量监控系统建成投入运行。全面排查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行及达标排放情况,对化工行业环境隐患开展专项整治,全年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129件,处罚金额465万元。生态修复深入实施。全面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三期投入运行,完成9个镇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污水处理能力有效增强。深入开展“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危废焚烧二期、危废刚性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建设加快。大力实施国土空间绿化行动,完成成片造林3.7万亩,森林抚育5000亩,更新农田林网10万亩,建成省级绿化示范村庄11个。骆马湖(新沂)退圩还湖专项规划获省政府批复,“两违三乱”专项整治深入实施,完成清理违法行为1123处,整改率达97.7%。

  六、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以贯之强投入、办实事,发展成果更加公平普惠。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七大类44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面推进,新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文博广场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10.6亿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进展顺利,地表水通达率100%,入户率92%,农村供水水质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投放新能源公交车90辆,优化开通城市公交线路8条,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加速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暨融媒体中心建成运行,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新沂环骆马湖自行车公路公开赛等特色赛事,文体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更加均衡。投入5亿元建成北京路小学、人民路小学等城区小学6所,改扩建窑湾中学、合沟镇界沟小学等镇村中小学7所,新三中建成投入使用,招聘教师1300人,返聘退休教师200人,清退临时代课教师478人,教育资源持续优化。中高考成绩居徐州县(市)区第一方阵。人民医院创成三级乙等医院,总投入9.8亿元的中医院新院投入使用,妇幼保健院新建工程开工建设,投入1040万元新建省示范村卫生室26个,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提升。养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投入960万元建成标准化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6个、标准化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6个。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强化创业就业扶持,转移农村劳动力5769人,新增城镇就业61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兜牢民生底线,发放特困人员供养金3010万元、困难残疾人两项补贴4828万元、城乡低保救助金8870万元,发放尊老金1793万元,建成老年人助餐点10个、日间照料中心3个,为全市8万名老年人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

  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始终强化底线思维,不遗余力抓治理、保稳定,发展环境保障有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开展。聚焦中央重点打击的11类黑恶势力犯罪,紧盯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主动进攻、深挖彻查,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6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4起,打掉恶势力团伙23个,抓获各类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535名,有力打击震慑了黑恶势力犯罪,社会治安环境明显好转。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牢牢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底线,全面压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企业主体“三个责任”,严排查、严整治、严监管,切实打赢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硬仗,全年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7.5%、56.4%,安全发展水平得到提升。社会治理体系持续优化。网格化社会治理深入推进,非法集资、问题小区、群体性信访“三大遗留问题”实现“清仓见底”,社会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升级,投入2200万元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实现信息化应用、智能化提升,群众安全感达98.5%。

  在全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我们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坚决落实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政府系统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全面增强。制定出台《2019年法治政府工作要点》《2019年全市行政执法工作监督要点》等文件,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09件、政协委员提案141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100%。国有资产资源、民生环保等领域审计监督不断强化,审计投资项目231个,综合审减率7%,审减资金7亿元。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三公”经费持续削减。与此同时,人民武装、退役军人事务、医疗保障、台侨、民宗、地方志、物价、人防、地震、气象、档案、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等工作也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和新沂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新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离退休老同志、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新沂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相比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们在其内在规律和实践路径的把握上还不够精准,还缺乏持续深入地用新思想、新理念来统一思想、指导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没有准确把握和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二是相比于“两城一地”的发展战略,我们对自身优势和短板还缺乏清醒的认识,在产业转型、生态转型、城市转型等方面还有诸多不足,特别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较重,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还不顺畅,交通区位优势催生产业发展优势的效应尚未充分释放等,还需要进一步增强转型出关的决心和底气。三是相比于社会善治的目标,全市安全生产的基础依然脆弱,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还有短板;基层矛盾纠纷的化解机制还不健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易发多发;污染防治的形势依然严峻,生态产品供给与需求矛盾还比较突出,对政策举措精准性的把握还不尽如人意。四是相比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水平有待提升,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公共服务的有效覆盖面还不够广,乡村振兴战略还任重道远。五是相比于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任务,我们的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树的不牢;政府部门作风转变还不彻底,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不同程度依然存在,抓落实的能力亟待提升。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20年政府工作安排

  2020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起始之年,也是新沂撤县建市30周年的喜庆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徐州市委、新沂市委全会部署安排,紧扣高质量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大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以优异成绩庆祝撤县建市30周年。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GDP增速;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自营进出口总额、实际到账注册外资、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低收入人口达标率、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完成徐州市政府下达任务。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我们要准确把握新沂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关于“转型出关、生态宜居、开放枢纽、善治样本”四大决策部署安排,按照系统化思维、项目化推进的理念,始终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始终保持力度不减、韧劲不松,以强烈的“答卷”意识,加快将市委谋划的发展蓝图转化为现实图景,奋力打开发展新天地、开辟发展新境界。为此,我们必须做到:一是持续深入用新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入地推进思想大解放、思想大统一,保持探路者的锐气和智慧,努力打破惯性思维束缚和传统路径依赖,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彻底告别“过去时”、适应“新时代”;二是坚定不移以新发展理念破解难题、推动发展。要更加自觉地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红绿灯,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一个体系整体推进,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来,不能再回到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上去;三是毫不动摇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规律、积极作为。要善于从形势复杂变化的表象中认识和把握内在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正确把握当前与长远、重点与整体、局部与全局、动力机制与反馈机制的关系,着力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系统优化;四是坚持不懈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激扬意志、激励担当。要深化“作风建设年”成果,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迎着历史积累的矛盾上,迎着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迎着影响安全稳定的风险上,努力在新的征程中大展身手、大有作为,不负人民重托。

  具体实践中,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实体经济,突出提质提效,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扭住新发展理念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促进产能优胜劣汰,推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坚定不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立足产业发展区域性、阶段性特征,坚持总量集聚与结构提升有机结合,固强固优和补短补缺统筹兼顾,持续推进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和绿色化发展,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增强科技创新引领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合作,高水平建设经开区科创园、高新区明发软件谷等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确保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继续抓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经开区与中科院、兰州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联合建设新型研发平台,推动高新区与江苏师大合作共建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争创徐州市产业研究院分院。突出抓好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牢牢把握新沂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的阶段性特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动医药健康、先进材料等优势主导产业集聚发展、裂变扩张,培育形成500亿级的产业集群,打造1-2个具有“新沂标志”的产业标杆。以打造国内知名的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高地为目标,积极推进张江高科实验室、光大生物科技、国奥源干细胞、达尔美医疗器械等项目建设,加快形成集研发、医药制造、器械生产、医疗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价值链提升技术链,加快华信功能性薄膜研发及生产中心建设,全力打造国家卡基—智能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在“链”上动脑筋,在“聚”上下功夫,引导东方雨虹、阿尔法新材料、东联防水等企业之间纵向配套、横向协同,加快形成规模优势明显、核心技术领先、产业配套完善的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打造新型防水材料和新型建材产业基地;依托光电产业园、非晶材料产业园、3D打印产业园等产业研发和集聚平台,为加快形成高端先进材料集群提供智力和基础支撑。加快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以“三化一补两提升”为方向,引导中新钢铁、伟业铝材等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着力构建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工业物联网,引导和支持利民化工等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培育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加快投资3.8亿元的沪千人造板自动化技改提升项目建设,推动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大力推动化工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投资57.5亿元的晋煤恒盛新材料、投资10亿元的星诺医药原料药基地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日用化工、医药化工、化学新材料,推动化工产业提质升级。按照“压低上高、压小上大”的要求,坚持“本质安全、绿色高端”的原则,依法依规淘汰环保不达标、安全没保障、技术低端落后的企业和项目,打造全省一流的化工园区。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抢抓5G时代新经济发展机遇,瞄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未来产业,积极绘制“产业链图谱”,科学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VR、AI应用领域的产业化突破,力争引进1-2个产业地标性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入。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始终牵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着力优投向、扩投量、增投效,以产业的大投入有效对冲经济下行趋势,稳住发展的“基本盘”。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力抓好今年实施的110个总投资1046亿元、年度投资38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切实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账率和项目开工率。坚持集中会审、并联审批、全程代办,健全完善预判预审、问题会办制度,提升协同攻关能力,有效破解要素制约瓶颈,力争投资30亿元的普润特智能化印刷基地、30亿元的满源工业特种玻璃制造、30亿元的伟业高档家居铝型材生产基地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强跟踪调度,强化过程节点管控,形成重大项目建设上下贯通、层层衔接、环环相扣的“工作闭环”,压茬推进投资52亿元的圣戈班铸管生产基地、25亿元的华映液晶显示、10亿元的正驰动力发电机组制造等新开工项目的形象进度。重点加快投资150亿元的中新钢铁特种装备材料生产基地建设,推进高炉主体施工和部分设备安装,着力打造淮海经济区特色鲜明的钢铁产业示范基地。坚持“高位化调度、扁平化协调、一体化办理”,强化要素、政策和资金保障,确保投资50亿元的万福阳智能数控高端装备制造、50亿元的铭宏生物大健康产业园、10亿元的三环奥纳纳米晶带材等已开工建设项目尽快投产达效。

  坚定不移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展“营商环境深化年”活动,按照“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和上级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要求,巩固提速清障“十大专项行动”成果,叫响“心怡营商·赢在新沂”品牌。深化放管服改革,瞄准“2230”目标,创建“一件事”办理新模式,落实落细开办企业、不动产登记、办理施工许可等工作,完善容缺预审、并联审批机制,着力打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探索实行营商环境监测点、涉企综合性服务平台等创新举措,一站式解决企业诉求。坚持靶向发力,着力解决政策不落地、要素不匹配、保障不充分等企业关注的痛点堵点问题。大力实施骨干企业、上市企业、规模企业培育工程,加快斯尔克公司上市融资工作,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家以上。加大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二、聚焦双向开放,突出高端高速,加快集聚优质发展要素。抢抓省“一带一路”交汇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等战略机遇,更大范围拓展开放空间,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高效配置,厚植发展优势。

 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坚持全市招商“一盘棋”思想,探索招商成果共享收益模式,构建市场化招商机制,不断提升招商的精细化水平。围绕“4+3”主导产业体系,聚焦细分领域和上下游关键环节,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以及行业50强企业,全力招引一批产业关联度高、资本密度高、投入产出效率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在50亿元、100亿元大项目招引上实现更大突破。抢抓深圳技术转移、北京国企再投资、上海外资扩张契机,发挥好10亿元产业基金的撬动作用,深化与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上海申创中心、深圳新材料协会等机构的合作,切实提升招商的专业化水平。围绕撤县建市30周年,精心筹备好境内外招商推介会及第十八届金秋经贸洽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确保招商活动滚动发展、梯次跟进。用好招商引资项目论证机制,严把项目投资强度、技术层次、亩均效益“三道关口”,提高科技、环保、安全“三个门槛”,从源头上提升招商质量。

  壮大枢纽经济规模。围绕打造“极具优势的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枢纽城市”建设目标,坚持用枢纽聚产业、用产业强枢纽,加快建设全国县域枢纽经济发展先行区。航空产业园加快展览馆、二期标房建设,加强与中航通飞、威翔航空及上海啸翔等公司合作,大力发展航空消费、航空物流、航空制造等产业,打造淮海通航产业新引擎、通用航空消费类示范基地。公路港物流园深化与G7物流、山西快成合作,加大总部经济、智慧物流、物流金融招引力度,推动园区由“无车承运人”向“网络货运经营”转变,争创国家级重点物流基地。快递物流园加快搬迁步伐,瞄准全国物流50强及行业“独角兽”,大力招引区域总部、区域分拨等企业,丰富物流业态,实现由“物业管理型”向“产业链条型”转型,争创全国快递示范园区。国际铁路物流园抢抓连云港自贸区发展机遇,深化与上海铁路局的合作,建设国家二级区域性铁路物流园区。

  提升载体平台能级。抢抓“一带一路”、淮海经济区等重大机遇,通过普洛斯、敦煌网、上海联仓和澳亚工商总会等平台招引外资企业、货代公司入驻,加快构建“一中心一园区一口岸”开放平台体系,确保全年保税中心业务突破3亿元。新沂港以创建内河二类口岸为目标,深化与南京港、中外运长航等港口、大型航运企业的合作,大力招引临港偏好型企业,做大做强大宗工业品物流,确保货物吞吐量达400万吨、集装箱1.5万标箱。经开区围绕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目标,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启动50万平方米的医药大健康标准厂房、19万平方米的工业邻里中心等项目建设,高标准打造西部产业新城。高新区加快推进30万平方米的工业邻里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东陇海科创园承载能力,全力打造生态科技新城。镇工业集中区按照集约化、特色化的要求,大力培植优势产业,加快马陵山旅游康养医疗器械产业园、阿湖硅材料产业园、双塘新材料产业园建设进度,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板块。

  三、聚焦美丽宜居,突出品质品味,加快建设现代中等城市。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做足“水”的文章,厚植“绿”的底色,彰显“文”的内涵,高品质打造现代化的滨水生态园林城市。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年底前基本建立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抢抓全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契机,紧扣“枢纽城市”定位,全力做好京沪二线、徐连高铁及合青高铁等交通大动脉策应服务工作,打造南北融汇贯通、东西双向开放的综合交通枢纽。围绕年底徐连高铁建成通车,加快推进G235下穿、新华路下穿、绿地高铁商务中心等项目建设,缝合城市屏障、增加城市粘性,推动城南与中心城区空间融为一体、功能无缝对接。按照“快速成环、干路成格、支路成网”的思路,重点抓好城南综合立交、徐海路沭河大桥等道路桥梁建设,着力构建外联内畅、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坚持当前可承受、长远可持续,合理谋划动迁规模和范围,规范、高效、阳光地完成200万平方米以上动迁任务,为城市开发建设提供空间保障。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探索“梯度开发”“成片开发”“规模开发”模式,有序推进土地上市,大力招引品牌城市运营商,持续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加快投资35亿元的沭东中央湖CBD商业综合体、15亿元的新城控股吾悦广场以及6亿元的城投双子座商务中心建设,引领和带动城市片区发展。提升花厅水街运营能力,推动“水环”景区与特色街区相融合,打造集休闲、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新街区。发挥高铁商务区绿地空间站集聚资源、吸附要素的“虹吸作用”,以文化创意、高端商务、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催生城市经济发展新高地。扎实推进“建绿、扩绿、补绿、透绿”工程,加快臧圩河景观带南延、临沭南路景观工程等项目建设,修复岸带生态,均衡绿地布局。坚持改造与改善并举,抓好高铁花园、变电北苑、锦城花园等安置房建设,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依托“一山一湖一古镇”自然禀赋,深挖花厅文化、漕运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人文资源,推进马陵山、窑湾古镇国家5A级景区和双塘镇圣泉湖4A级景区创建工作,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为抓手,深化管理内涵,提升管理水平,让城市经得起远眺,耐得住细看。进一步做好城市管理、物业管理下沉街道后续工作,有序推进城市治理重心下移,高标准布局一批“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管理有序、服务便利”的城市社区服务中心,提升治理载体功能。根据“按区实施、分片改造”的原则,对新华小区、华社商城及铁路宿舍等小区实施改造,加快提升群众生活舒适度。深入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和美丽宜居城市试点,开展背街小巷长效治理、城市外立面综合管理行动,重点整治四华里南巷、城关里、钟吾西巷等15条街巷。加大公共停车泊位有效供给,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00个以上,确保城市停车秩序井然。

  四、聚焦强村富民,突出补短补软,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步伐。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有的放矢补短板、精准施策谋长效,加快构建美丽产业与富裕生活交融、原乡风貌与现代功能交汇、生态之美与文明乡风交织的发展新格局。

  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实施“54310工程”,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做大做强优质粮油、绿色果蔬、花卉苗木、生态养殖四大产业集群,高标准建设十大农业园区,拓展稻鸭、稻虾、稻蟹等高效种养模式1万亩。加大与中粮集团、江苏农垦集团等企业对接力度,大力发展订单模式农业,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深入开展优质农产品品牌创建活动,着力打造“新沂水蜜桃”“阿湖葡萄”“新沂大米”等一批优势农产品品牌,力争认证绿色食品10个、有机农产品1个以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以上,新沂水蜜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大力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苏合冷链物流智慧产业园、华英绿色循环农业产业园、益客未来牧场等项目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群化、效益化发展。

  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要进一步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大力推进农村水体净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等工程,建成美丽宜居乡村30个、省级及徐州市级特色田园乡村7个,创建绿美示范村50个。加快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实施村庄污水治理工程27个,新增镇级污水管网30公里,疏通原管网20公里,疏浚整治农村河道10条。建设“四好农村路”50公里、村内道路600公里,年底前实现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全部通达。贯彻落实省委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要求,启动建设时集镇桃花居、马陵山镇小周、港头镇后行等55个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力争让1万户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年底前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入户率达100%。

不断拓宽强村富民渠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采取资源开发、资产经营、产业发展、服务创收、股份合作等路径,培育壮大村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力争60%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巩固农村公共空间治理成果,发挥好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作用,通过市场化手段盘活集体资产资源,确保集体收益“颗粒归仓”。大力实施“三乡工程”,认真落实鼓励就业创业支持政策,深入实施富民增收“75条”,巩固工资性收入、提高经营性收入,让农民的“钱袋子”进一步鼓起来。大力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提升行动”,推行土地入股、土地流转等多种经营方式,力争全年流转土地5万亩,促进农业转型、农民增收。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战成果,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对已脱贫人口开展“回头看”,高度关注已脱贫和边缘群体,切实增强低收入家庭抵御风险能力、减少返贫几率,提高全面小康成色。

  五、聚焦民生改善,突出共建共享,顺应群众美好生活期盼。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更加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加公平普惠,推动公共服务更加均衡。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空间布局,投入7.4亿元建设西城高中、建邺路小学等75个中小学项目,着力破解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开展小区配套园专项治理,完成看护点取缔工作,改造提升合格幼儿园23所,加快构建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大力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差距、师资差距,重点提升农村小学语数外三科及格率,逐步形成办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均衡发展的良好格局。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发展,完成第三中学四星级、东华中学和高流中学三星级创建任务。招聘在编教师700名、劳务派遣教师300名,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以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为依托,加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多级联动分级诊治体系。加快推进妇幼保健院、新安中心卫生院迁建、阿湖卫生院改扩建等工程。支持市中医院积极争创三级中医医院。完成1个省示范乡镇卫生院和30个示范村卫生室的创建任务,所有行政村卫生室达到徐州市规范化建设标准。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推动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完善市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建设,实现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着力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10里文化圈”。抢抓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机遇,推进“一园三点”文化公园建设,科学布局运河沿线文旅产业,打造新的“文化地标”。大力发展文体事业,积极推进投入3.2亿元的老体育场改造工程,加快建设投入5.8亿元的文博广场,办好第十届环骆马湖自行车公路公开赛,更好满足群众文体需求。

  增加优质养老服务供给。针对我市农村敬老院安全隐患大、服务能力弱、集中供养水平低等短板弱项,投入1.6亿元,新建唐店、瓦窑等6个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60%以上。深入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建设,投入1200万元新建6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8个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个老年人助餐点和4个老年人精神关爱站,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投入2亿元,建成公交保养场、首末站、客运站6座,优化开通城乡公交专线9条,投放新能源公交车100辆,推动城市公交覆盖率提升至90%。大力发展智慧公交,建设公交信息指挥中心,解决群众出行“等车急、坐车难”问题。按照“公车公营、回归公益”的要求,城乡公交票价降低50%,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现役军人免费乘车。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动全民参保,加快筑牢以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孤残儿、城镇“三无”老人供养为重点的保障体系,年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续保扩面2万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人才、岗位精准对接,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900人以上。坚持用创业带动就业,扶持在外能人、退役军人、登记失业人员等群体自主创业,年内创成徐州市级以上创业示范基地2家,其中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家。

  六、聚焦社会治理,突出治标治本,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紧扣高质量发展“急需”和民生关切“必备”,始终以如履薄冰的心态抓好安全、生态和稳定各项工作,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力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以国务院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督导为契机,深刻汲取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教训,真正做到举一反三、亡羊补牢,坚决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围绕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对照国务院事故调查报告指出的8个方面教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在消除监管盲区、化解风险隐患、压降事故总量上打一场攻坚战、歼灭战,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推进安全监管执法机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加快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确保科学有序迅速开展事故处置救援,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工作要求,压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企业主体“三个责任”,切实将“全域安全”的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真正做到思想上更加警醒、责任上更加严密、防范上更加有力。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力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做好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三篇文章”,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大力实施城区黑臭水体治理、雨污管网改造、沿河截污等工程,构建良好的水生态系统。深入实施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工程,大力开展控煤、治污、管车、降尘“四大行动”,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抓好“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完成光大环保危险废物焚烧二期、刚性填埋场项目建设,加快东升、万红等关停企业固(危)废处置,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业固(危)废无害化。实施多彩通道、生态廊道、绿美村庄及森林城市等工程,完成植树造林面积5万亩、四旁植树200万株,完善提升农田林网20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5.5%,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森林生态系统。巩固河湖“两违三乱”专项整治成果,稳步推进骆马湖退圩还湖工程,压缩围网养殖4万亩,加快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平安新沂建设,做好案件办理提速增效、打伞打财查漏补缺、行业整治分类推进等重点工作任务,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胜战。重点推进农村公共区域、城乡结合部视频监控建设,建成涵盖市、镇、村三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体系,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构建以党建为统领、德治为先导、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探索实施风险防控“四项机制”建设,坚持减少存量、控制增量,更加注重源头防控,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完善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强力化解信访积案。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前进动力,牢牢把握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持续用力、深处着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定对党忠诚的立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以实际行动实际成效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持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始终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

  永葆执政为民的情怀。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始终以真挚的人民情怀和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永远不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主动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全力推进七大类4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解决群众在就业、就医、教育等方面的诉求和期待,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对实施的民生实事、城市建设等项目,多渠道倾听群众呼声,使政府工作更加贴近实际,更加便民惠民。

  弘扬担当实干的作风。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全面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切实提高政府系统干部的履职能力。继续加强作风建设,着力破解“标准不高、担当不强、执行不快、落实不准、业务不精、服务不优”六大顽疾,以作风的再提升、再加强,打通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始终保持“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的进取精神,把“马上办、办到位”作为工作准则,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推进,努力创造更大发展业绩。

  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坚持推动发展和反腐倡廉两手抓、两促进,切实做到秉公廉洁用权、勤勉干净做事。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勤俭节约,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压减一般性支出,把资金更多地用于民生改善。加强财政审计监督,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项目的审计和监管力度,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梦想、奋斗创造未来。让我们在新沂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团结依靠全市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新沂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两城一地:极具实力的东陇海经济带第三大工业城市、极具优势的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枢纽城市和极具特色的淮河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高地。

  2.五大突破:在三大攻坚战上实现更大突破,在重大产业项目上实现更大突破,在人居环境改善上实现更大突破,在破解瓶颈制约上实现更大突破,在干部作风建设上实现更大突破。

  3.3550、2230:3个工作日内开办企业、5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登记、50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2个工作日内开办企业、2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登记、30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

  4.二三维一体化:将二维不动产权籍数据与三维数据空间套合,并将新型测绘技术形成的倾斜摄影建模成果与自动构建的三维楼盘模型套合,三维楼盘模型细化至房屋楼幢内的每一个不动产单元,各类数据通过主键进行关联。

  5.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

  6.一园一档:一个化工集聚区、一套环境信息档案。

  7.两违三乱:违法圈圩项目、违法建设项目;违法占用河湖空间范围行为,违法建设涉水建筑物行为,违法向河湖排放废污水、向河湖管理范围倾倒废弃物行为。

  8.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9.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10.三化一补两提升: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补短板、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提升质量水平。

  11.十大专项行动:行政审批清障提效专项行动;打破信息壁垒攻坚专项行动;服务品牌创建专项行动;机关作风“慵懒散浮拖”专项治理行动;政企同行专项行动;涉企治安环境治理专项行动;执法司法专项整治行动;政府企业失信专项治理行动;开展治乱减负专项行动;亲商重商专项行动。

  12.一中心一园区一口岸:新沂保税物流中心、经开区对外贸易加工园区、新沂港。

  13.54310工程:有机稻麦、优质粮油、绿色果蔬、花卉苗木、健康养殖五大领域特色农产品;优质粮油、绿色果蔬、生态养殖、花卉苗木四大产业集群;果品、瓜菜、花木、渔业、粮食、鲜食毛豆、有机茶、稻田综合种养、绿色循环农业、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十大农业园区,争取三年内实现农业总产值350亿元。

  14.三乡工程:人才下乡、能人返乡、资本兴乡。

  15.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

  16.一园三点:窑湾核心展示园;花厅遗址考古公园、马陵山森林公园、宿北大战纪念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