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17 15:09   责任编辑:www
2020年1月15日在濉溪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濉溪县人民政府县长郭海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中共濉溪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六稳”工作要求,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抢抓政策机遇,守好生态底线,强化民生保障,勇于担当,真抓实干,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转型崛起的动能更强,迈向小康的步子更稳。县域经济总量连续五年保持全省县级前十;我县跻身2019中国中部县域经济百强榜单,位居第78位,较2018年提高11位。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增长超过6%;剔除退规企业带基数及三大集团在地统计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6亿元,增长11%;财政收入41.8亿元,其中地方性财政收入20.7亿元,分别增长5.4%、12.4%;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124元、13854元,分别增长8%、9%。
这一年,我们克服下行压力,着力转换动能,经济运行稳中趋优
工业结构更加优化。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推进“互联网+制造业”行动,落实县领导联系54家重点企业制度,开展“四送一服”活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转型发展。全年对接要素293个,提供担保6亿元,办理过桥资金6.6亿元,减税降费5.4亿元。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3家,总数达301家,总产值突破700亿元。6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口子酒业入选全省制造业综合实力50强,制造业质量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壮大,增加值(剔除不可比因素)增长10.6%,战新产业加速成长,产值增长14%,铝产业集聚效应突显,增加值增长9%,成为支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铝产业基地入选全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英科医疗等29个项目建成投产,美信铝业二期等51个项目加快建设,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87.1%,技改投资增长25%,贡献率分别达55.2%和64.1%。
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完成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增粮工程,土地产出率稳步提高,粮食总产实现“十六连丰”,“濉溪粮食”“濉溪良种”两大品牌全面推广,我县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良种(小麦)繁育基地。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2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7家,产业化步伐持续加快。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和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落实稳定生猪生产政策,培育省市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20个。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年新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7家,农业形势持续向好。
服务业拉动更加强劲。围绕提质增效目标,扩大服务业发展优势,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7%,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新城吾悦广场项目成功签约,中瑞农产品批发市场启动搬迁,濉溪汽博城项目规划启动,新增限额以上单位27家。依托临涣古镇、韩村小李家等旅游资源,开通红色旅游专线。隋堤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县3A级景区总数达5家。电商产业不断壮大。新培育电商主体157家,总数达362家,全年交易额17.6亿元,增长40%,居全市第一。我县荣获全省电商民生绩效评价第1名和全省农村电商巩固提升示范县称号。出台《濉溪县促进外贸发展实施意见》,加大外贸扶持力度,对外贸易稳定增长,预计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4亿美元。
项目支撑更加有力。以实施棚户区改造、铝基产业提升等“十大重点工程”为重点,全面落实“四督四保”和“五项机制”,开展“季度观摩”和“六稳”集中开工活动,强化要素和服务保障,一批强产业、补短板项目加快推进。S101二期建成通车,南坪船闸、南坪港投入运营,交通网络更加完善。亚明电子箔、名开机车等制造业项目建成投产,华润风电、中远溪二期等新能源项目加快建设,产业发展动力强劲。全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6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6.5%。项目申报持续发力,争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各类专项资金3.8亿元,有效支撑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这一年,我们聚焦一体发展,着力补齐短板,城乡面貌华丽蜕变
城市颜值更靓、基底更强。城市大投入、大建设、大配套扎实推进,河西区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体育场等地标即将开放,县老年大学、濉溪二中新校区建成移交,县医院综合门诊楼投入使用。恒大中央公园等8个高品质商住项目、北环欣居等25个棚改项目加快建设,中苑大厦、四季广场、宏宇·之心城项目全面复工,城市形象不断提升。污水处理厂二期、雨污分流工程等项目进度加快,虎山路人行道改造有序推进,2个老旧小区、14条背街小巷完成改造,8431个充电桩建成使用。数字化城管平台高效运行,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濉溪县城荣获安徽省卫生县城称号,入选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名单。
乡村环境更美、面貌更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全面推进,村容村貌显著改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改革稳步实施,刘桥镇王堰村垃圾分类试点初见成效,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93%以上,12071户农村群众用上卫生厕所。“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设再获突破,新建和养护农村道路286公里;巩固提升单村水厂62个,改造规模水厂7个,新建南坪水厂、临涣水厂,农村饮水安全更有保障;贯穿全县的供气专线建设完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9个省级和11个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加快建设,濉溪镇蒙村、南坪镇任集村获评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到农村观光游玩成为新时尚。
规划布局更优、标准更高。坚持规划先行、多规合一,统筹编制各项规划,规划引领作用持续增强。组织编制《濉溪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濉溪县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完成《濉溪县域村庄布点规划》《濉溪县燃气专项规划》方案编制,城乡建设标准全面提升。启动编制《濉溪县服务业规划》,完成《濉溪县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规划》编制,产业定位更加清晰。完成南部次中心供水、燃气等13个专项规划编制,保障了次中心高标准建设。
这一年,我们突出改革创新,着力扩大开放,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综合改革多点突破。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编制和运行保障实现优化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长三角一网通办服务,完成“三省一市”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实现异地办理事项31项。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对103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市场活力加速释放。全年新增私营企业2278户、个体工商户6913户。建投集团全面转型,市场化运营步伐加快。金融服务不断创新,“税融通”业务累计发放贷款2.5亿元。开发区体制改革启动实施。完成交通、文化和农业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发展活力增强。
创新创业齐头并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落实创新政策,培育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县入选首批省级创新型县建设名单。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总数达35家,增长80%,创历史新高。县中小企业现代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示范平台,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新增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省级高层次创新团队1个,申请专利1588件,专利授权261件。全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建设全面推进,小老板培育成效凸显,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1.6亿元,实现创业带动就业3.8万人,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淮海壹号众创空间被认定为安徽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我县在全国返乡创业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濉溪经验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
开放平台日益完善。县开发区承载力、竞争力和创新力持续提升,进入全省30强行列,获评“数字智慧园区”“绿色生态园区”,并被省政府纳入“皖北6+2+N承接产业转移试验区”政策支持。安徽中德(濉溪)国际合作铝基产业园成功揭牌。濉芜产业园路网、供水、供气等配套更加完善,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竣工使用,承载能力持续增强。“高端铝箔产业园”“智能家电产业园”“新能源电池产业园”“双创氢能产业园”“高端医疗产业园”错位发展、特色鲜明,力幕科技、金鸿盛电气、理士电源、伯肯氢能源、英科医疗等龙头企业强力带动,主导产业加速集聚。依托园区特色产业优势,成功举办长三角产业对接会、中国铝产业创新与绿色发展论坛等招商活动,理士电源安徽总部、重药控股全球采购平台、皖北煤电国贸物流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濉溪。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7个,引进省外资金160亿元,利用外资1.3亿美元。
这一年,我们严守生态红线,着力强化监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污染防治持续发力。大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城乡生态文明环境持续优化。推进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15家,完成38家建筑工地、14家混凝土搅拌站扬尘治理,报废老旧机动车1089辆,严控餐饮油烟和烟花爆竹燃放,PM10、PM2.5平均浓度较去年分别下降4%、9%,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完成7镇9座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和43处入河排污口整治,水质环境明显优化。取缔散乱污企业182家,规范管理84家危废产生单位,农业面源污染有效防治,土壤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生态修复持续推进。乾隆湖生态修复、凤栖湖湿地公园等项目加快建设,沱河、怀洪新河洼地治理全面推进,岸线绿化工程稳步实施,水清岸绿、鱼游景美的河湖景观逐步显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及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实施工矿废弃地及补充耕地复垦项目,累计新增耕地面积6426亩。开展“森林进村庄,经果林进庭院”行动,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万亩,森林抚育面积1.9万亩,创建省级森林村庄10个,全县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8.5%以上。
环境监管持续加强。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切实强化环保监管,印发实施《濉溪县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建立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全县水体质量达到四类标准。加大畜禽养殖监管力度,对全县168家规模养殖场验收奖补,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0%。完成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50个,处理信访案件342个。完善土地及森林保护制度,开展违建别墅排查整治,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这一年,我们紧盯民生福祉,着力加大投入,幸福指数大幅跃升
脱贫攻坚精准施策。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九大工程”,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四季攻势”,锁定脱贫目标,1048户3044人实现脱贫。坚持项目带动脱贫,年初谋划的587个扶贫项目实施502个。坚持就业促进脱贫,设立9个扶贫车间,开发2038个辅助性岗位、2894个公共服务岗位和1000个秸秆禁烧员临时岗位,带动一批贫困户实现就业脱贫。坚持产业助力脱贫,四铺镇新庄村菊花种植、铁佛镇黄集村多肉植物、双堆集镇旱稻种植等特色种植,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增收。创新建设扶贫“爱心超市”,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救助+政府兜底”保障体系,有效防止因病致贫问题。涌现一批扶贫典型,民益商贸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刘桥扶贫工作站获评安徽巾帼文明岗。
社会保障稳步提高。实施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7.7亿元。就业政策落地见效,新增城镇就业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以内,我县获省政府“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地区”表彰。教育资助持续扩大,发放资助资金1412万元,受助学生14391人次。改造农村危房947户,完成棚改基本建成任务3307套,住房安全更有保障。加快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新建4所,规范120所。推行优秀教师引进和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引进县外优秀教师69名,招聘中小学教师213名,偏远地区师资力量持续增强,乡村教师待遇明显提高。紧密型医共体和智医助理加快建设,乡村医养结合PPP项目稳步推进,分级诊疗体系更加完善,县医院获评“三级医院”,医疗卫生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公交更加便民,实现建制村通车率和新能源公交覆盖率100%,城乡客运一体化考核全省县级第一。老龄事业健康发展,妇女儿童工作特色彰显,我县荣获省“两纲示范县”和“弘孝示范城市”称号。启动濉溪明清酿酒作坊遗址考古发掘,抢险加固柳孜运河遗址,文物安全更有保障。组建退役军人服务机构,保障退役军人权益,军人社会尊崇度明显提升。国防动员、人防和双拥优抚、外事侨务、统计调查、防震减灾、民族宗教、科普、气象、档案、地方志、残联、青年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任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水平明显提升。“雪亮工程”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59个,破获刑事案件152起,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综合执法力度加大,食品安全防线更加稳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我县入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幸福邻里、智慧社区、市民驿站等创新社会治理试点项目被中央媒体报道。濉溪镇、双堆集镇芦沟村分别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和示范村。人民调解队伍加快建设,重点打造“茶馆调解”品牌,全年调解矛盾纠纷3116件,成功率达98%。
这一年,我们狠抓作风建设,着力转变职能,政治生态持续净化
政治建设更加扎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巩固“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成效。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全面贯彻基层减负年要求,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文件会议精减1/3以上,让基层减负有感。严格遵守《准则》《条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履行“一岗双责”,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干部作风持续改进。
政府行为更加规范。完善政府常务会、规委会、国有资产委员会等会议制度,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民主、规范高效,财政资金使用和政府性投资效益持续提升。开办电视问政栏目,打造政风行风舆论监督平台。落实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审计全覆盖,全年审计政府性投资项目677个,审减资金2.1亿元。试点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审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1名。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完成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545个,节约资金5.5亿元;政府采购开标项目521个,节约资金0.3亿元。
职能转变更加有效。落实“三单”调整,减少权力事项50项,减少公共服务事项8项,减少中介服务事项8项,政府职能不断优化。畅通政民互动渠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县政务公开、政府网站、政务信息三项工作获全省先进。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办理市县人大代表议案建议92件、政协委员提案141件。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不断健全,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感不容易、不简单、不平凡。纵观国内外形势,中美贸易争端长期复杂,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实体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保持稳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面对空前压力和繁重任务,全县上下鼓舞斗志、卯足干劲,奔着问题啃“骨头”,万众一心加油干,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逆势前行,取得骄人成果。最令人振奋的是,淮宿蚌、淮宿阜高速铁路取得实质进展,淮北南站在濉选址,双堆集站配套工程开工建设,濉溪正式跨入“高铁时代”,濉溪人民“家门口的高铁梦”即将实现;最令人鼓舞的是,全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暨智医助理建设推进现场会、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濉溪经验在全省推介;最令人期待的是,乾隆湖城市“绿心”公园即将开放,老城历史文化古街加快改造,一座水街与古街交融、文化与自然邂逅的打卡地标即将呈现。
各位代表!一年的克难攻坚充满艰辛,一年的负重前行洒满汗水。在困难接踵的复杂形势面前,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同甘共苦,付出了超常努力,作出了巨大牺牲。全体党员干部,夜以继日忙碌在项目现场,加班加点奋战在扶贫一线,任劳任怨投身在基层事业,特别是有的干部夙夜在公、倾心为民,把年轻的生命奉献在濉溪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驻濉部队及广大民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为濉溪发展做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经济发展总体质量不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依然存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遭遇瓶颈制约,新兴产业成长缓慢;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民生社会事业欠账较多;极个别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等懒政怠政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规划谋篇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全力冲刺。展望发展大势,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矛盾叠加,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较多,但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鼓励扩大投资、释放市场活力、优化金融服务等支持政策将不断出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保障措施将持续完善,可以说经济形势既有负重承压的一面,更有红利叠加的一面。对此,我们必须客观分析形势,抢抓机遇、趋利避害,克难攻坚、砥砺奋进,力争实现濉溪经济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
202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遵循“六稳”工作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机遇,谋深谋实“十四五”规划,按照“4833”总体思路,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谱写濉溪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财政收入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节能减排降碳等指标控制在省市调控要求内。
2020年,我们将全力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紧扣“三大攻坚”,突出精准施策,在决胜全面小康上全力冲刺
高质量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因人因户施策,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继续实施脱贫攻坚“九大工程”,强化精准帮扶,科学谋划项目,巩固脱贫成果,切实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大力推行“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和“三有一网”点位扶贫模式,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链条;积极推广“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模式,健全稳定脱贫和逐步致富的长效机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推进饮水型氟超标地方病防治,全面解决40.6万人饮水氟超标问题。强化扶贫领域制度建设,完善贫困村、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抓实政策兜底保障,力争把短板补得更扎实,把基础打得更牢靠,确保脱贫攻坚任务高质量完成。
高标准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森林、河流、湖泊等自然生态保护,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和用地结构,做实做细秸秆禁烧工作,推进城西沟、孟沟等黑臭水体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政府监管责任;严格落实生态修复补偿、生态环境破坏赔偿制度;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高质量完成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
高水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规范政府举债行为。推进建投集团市场化转型,完成交投公司组建,统筹整合资源资产,做大做强国有资本。完善排查预警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校园贷、套路贷等非法借贷行为,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建设物资装备库和物资储备库,推进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防范各类自然灾害风险和社会风险。
(二)紧扣工业强县,突出提质增效,在促进转型升级上全力冲刺
改造传统产业。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制造业质量为目标,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推进“皖企登云”和“互联网+制造业”行动,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深化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鼓励食品加工、煤电及矿产采选、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应用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转型发展。支持口子酒业、盈科安防等重点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乐枫电器、松菱电器等项目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优化产品结构,打造智能家电生产基地。聚焦传统优势产业,开展强链、延链、补链行动,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
壮大新兴产业。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目标,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厚植工业发展新优势。围绕“三重一创”建设,谋划推进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培育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利用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加快上海电气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支持斯瓦克车业等一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壮大规模,打造汽车零部件出口加工基地。大力发展铝材深加工及铝基高端产品,加快发展移动空调、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濉溪铝基金属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力争全年完成铝产业产值200亿元,培育年销售10亿元企业2家。推进氢能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北京伯肯加氢站项目进度,推动氢瓶生产、燃料电池技术转化生产等涉氢项目尽快落地,促进氢能产业集聚发展。
育强龙头企业。发挥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撬动作用,筛选鸿基机械等50家骨干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促其做大做强。选择弘昌新材料等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中小企业,改造提升工艺和装备水平,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大力实施规模企业培育行动,鼓励企业增资扩股、嫁接盘活、技改扩建,实现创新发展。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0家以上,实现工业投资增长8%。发挥标准带动、技术支撑和品牌促进作用,引导铝基新材料、装备制造、氢能产业企业,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打造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
(三)紧扣项目引领,突出有效投资,在增强发展后劲上全力冲刺
狠抓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项目稳投资、补短板的关键性作用,完善“四督四保”、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等制度,持续推进乡村振兴、铝基产业提升、高端装备制造、新城开发、两站两铁、新能源集聚、交通网络、大运河保护、棚户区改造、民生改善保障等“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全年安排重点项目206个,总投资863.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7.8亿元。重点推进淮宿蚌、淮宿阜高速铁路和淮北南站、双堆集站建设,加快建设G3高速双堆集出口,实现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高效联动。开工建设淮北港韩村港区码头,发展临港经济,实现通江达海。加快乾隆湖及周边工业集中区环境治理、银华康养等项目进度,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理士电源安徽总部深耕濉溪,打造百亿新能源产业。
突出项目谋划。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原经济区等四大国家战略和“两站双城”建设机遇,重点谋划一批产业转移、生态旅游、公共服务类项目;谋划一批文化传承、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类项目;谋划一批交通设施、创新发展、民生保障类项目;谋划一批商贸服务、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类项目;谋划一批脱贫攻坚、基础配套、能源利用类项目,为高质量发展增强后劲和活力。
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建立健全用地年度计划和管理机制,规范重点项目用地统筹规划,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全年完成增减挂和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7000亩,盘活土地存量1300亩。坚持依法依规,实施阳光操作,稳妥推进房屋征收,全年完成房屋征收面积10万平方米。加大资金保障,积极对接国家及省市投资政策,争取项目资金,拓展融资渠道。做大做强建投集团,发挥交投公司作用,增强融资能力,推进濉芜产业园双创孵化园非标专项债、乾隆湖及周边工业集中区综合治理等项目债券资金使用及银华康养等项目融资工作,保障项目建设。
(四)紧扣消费拉动,突出业态创新,在释放消费潜力上全力冲刺
做强现代服务业。落实《濉溪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强化政策支持和招商带动,推进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现代商贸、医疗教育、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重点推进新城吾悦广场、红星美凯龙、农机大市场、中瑞迁址改造、濉溪汽博城等项目建设,扶持一批潜力商贸企业做大做强,力争申报10家限上单位。强化电商主体培育,鼓励支持回乡大学生、农村青年等发展电子商务,新培育电商主体150家。加快推进开发区电商园、濉溪新经济园、百善物流园等重大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发旅游服务业。抢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推进柳孜运河考古遗址公园、百善遗址展示馆、临涣古城墙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建设,实施临涣古镇-柳孜隋唐运河遗址-隋唐运河百善遗址-口子文化博览园遗产线路工程,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研学游精品旅游线路,讲好大运河故事。依托县内5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结合双堆集烈士陵园、临涣文昌宫等红色基地,联通乾隆湖、凤栖湖等生态湿地,突出石板老街、民风民俗等文化旅游资源,打造1-2条精品旅游线路。支持柳孜文化园申报国家4A级景区,做响柳孜大运河文化艺术节、临涣民俗文化节、韩村小李家旅游季等节庆活动,做靓濉溪旅游品牌,打造濉溪旅游新经济。
扩大外贸服务业。严格落实稳外贸政策措施,优化进出口结构,推动外贸扩规模、提质量。出台扶持企业参与国际合作政策,加强服务指导,提高企业参与意识和抗风险能力,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出台跨境电商支持政策,建设跨境电商园区,培育2家跨境电商企业,实现网销额500万元。发挥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作用,积极承接长三角区域产业转移,着力引进一批规模体量大、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外贸企业,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量。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3亿美元。
(五)紧扣招商带动,突出建强载体,在推进双招双引上全力冲刺
推进园区建设上台阶。对标国家级开发区创建要求,明确铝基、碳基、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定位,加快“一区三园” 规划调整。利用县开发区被纳入“皖北6+2+N承接产业转移试验区”政策支持机遇,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加快中德产业园项目建设,形成“一心二轴三片区”结构布局,打造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先进铝基产业基地和中德经济合作战略平台。加快路网改造、绿化提升等工程建设,推动县开发区争创国家级经济示范园区和国家级绿色园区。发挥高铁新区带动作用,加快濉芜氢能双创产业园建设,采取定制化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1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提高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启动乾隆湖工业园搬迁,合理规划功能及产业定位,实现园区错位、协调、共赢发展。
推进招商引资提质量。强化领导带头招商和以商引商,推进重大项目招商组和专业队伍招商,围绕主导产业及配套产业实施精准招商,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放眼全球,着力引进一批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依托进博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平台,围绕“高端铝箔产业园”“智能家电产业园”“新能源电池产业园”“双创氢能产业园”“高端医疗产业园”等“五大特色产业园”进行产业链招商,助推产业集群发展。紧盯“高精尖”、着眼“大格局”、瞄准“小而强”,寻求与央企、国企、实力民企合作,推动招商引资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个,引进省外资金160亿元,利用外资1.2亿美元。
推进招才引智促转型。推行“走出去”和“请进来”并举、“引人才”和“留人才”并重的人才引育体系,加快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建设,鼓励园区搭建企业用工平台,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提升住房、医疗、教育、社保、娱乐等保障服务水平,增强园区人才吸纳能力。加大政产学研合作力度,推动园区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组建实验室、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共创空间,吸引高科技人才团队来濉设立研发平台。重点推动上海应用物理所同位素技术研究所落户濉溪,力争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个、高层次人才25名,增强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六)紧扣创新驱动,突出改革攻坚,在激发双创活力上全力冲刺
深化改革攻坚。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一网一门一次”工作要求,优化办事流程,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建设省级创新型县为契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增强创新发展动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机制,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药品耗材招采制度、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规范管理。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保障司法公正权威。
创优营商环境。全面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打造公开、透明、高效的营商环境,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推进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改进和完善政务服务标准体系,提升全流程网上办事水平。设立企业开办专厅,打造便捷高效服务。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万户,其中私营企业2400家。加快建设“数字濉溪”,推动“智慧政务”,逐步建立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完善开发区政务服务分中心建设,实施深度授权,提升服务能力。精准推进“四送一服”,完善落实县级领导帮扶联系机制。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保障企业轻装上阵。
强化科技支撑。突出创新主体培育,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君意达等14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全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0个。推动省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功争创国家级中心,增强铝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发挥聂祚仁院士工作站、徐斌士院士工作站及铝产业创新研究院等科技平台作用,破解企业创新难题。加大科技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新增专利申请1600件、专利授权400件。
(七)紧扣乡村振兴,突出产业融合,在实现富民强村上全力冲刺
着力实现农业产业更强。按照“124”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和“121”水利发展思路,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增后劲,建设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积极打造100万亩专用品牌粮食和50万亩标准化优势种子生产基地,扩大“濉溪良种”“濉溪粮食”品牌影响。推进10万亩高标准农田治理,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挥牧原食品和汉世伟生猪产业化项目引领作用,培育省市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5个,打造年饲养量100万头生猪生产基地。支持百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争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五铺现代农业科普示范区争创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区。设立“土流网”濉溪服务中心,推动土地规模流转,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60个以上。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支持宿半夏道地中药材种植,打造宿半夏道地中药材品牌,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支持四铺镇菊花主题特色小镇建设。
着力实现农村环境更美。完成《濉溪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濉溪县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过85%。推进249公里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建设,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建设林长制改革示范区项目3个,完成长防林造林1000亩,建成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10个,打造村在林中、林在村里的生态美景。统筹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完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新改建农村厕所1.4万户,力争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9%以上。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完成1965个自然庄整治,建设17个省级和16个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着力实现农民生活更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就业技能。加快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年底基本完成。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工作,做好资源整合,完善返乡创业体制机制,完成2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建设,打造良好创业环境。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养业,拓展致富渠道,实现稳定增收。
(八)紧扣三城联动,突出扩容提质,在推动宜业宜居上全力冲刺
建靓濉溪主城。坚持老城变形象、新城提品质、河西立新貌,加大市政投入,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重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停车场及北环路、虎山路、前大街等铁路立交桥建设,启动老城乾隆湖路、沱河路等4条道路改造,完善河西区路网、供给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打通新城老城河西“微循环”。完成雨污分流管网、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健全防洪排涝体系,彻底解决城区内涝问题。加快老城石板街改造、乾隆湖生态修复等项目建设,实施碱河路、二关路、闸河中路等节点绿化,打造生态宜居绿色城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安全监控体系,优化公交线路,争创全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
启动高铁新城。抓住淮北南站建设机遇,规划高铁新城建设,突出产城融合、站城一体,发展高铁经济。编制高铁新区规划,拓展县城空间,完善产业布局,实现高铁新区与开发区、濉芜产业园交通体系、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结合高铁新区建设,构建枢纽偏好型产业体系,培育特色临铁经济,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商贸物流、商务会展等产业。规划高铁新区与S101、S202等国省干道及周边市县的无缝衔接,谋划建设濉永快速通道、交通换乘中心,力争把高铁新城建设成带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样板区。
打造南部双城。推进南部次中心起步区基础设施PPP项目建设,完成李乡一期、叶刘湖棚改、煤化工安置房等住房改善项目,开工建设九年制学校、县委党校、职业高中、县医院分院及市政道路设施工程,落地产业项目,凝聚人气商气,促进南部次中心蓝图变现实、愿景变实景。依托双堆集高铁站枢纽,建设双堆新城,统筹推进双堆集镇、南坪镇一体化发展。南坪镇依托南坪港、南坪闸,发展临港经济。双堆集镇结合京台高速出口、高铁站及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观光农业等绿色产业,推进爱国主义、党性党史、红色教育、干部培训“四个基地”建设,将双堆新城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濉溪南大门。
(九)紧扣民生主线,突出共建共享,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全力冲刺
提升群众幸福感。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特殊教育统筹协调发展、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城关4所小学及附属幼儿园建设,改建薄弱学校。依托省级健康促进县创建,完善健康促进政策,让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加快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支持中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推进乡村医养结合PPP项目、家庭医生签约、紧密型医共体及智医助理建设,完善分级诊疗机制,力争县域内就诊率达90%。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聚焦增强人民体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体育赛事,争创全省体育强县。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健全退役军人保障制度,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提升群众获得感。加大民生投入,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推进“银龄安康行动”,提高老年人参保率。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认真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重点推进烈南等25个棚改项目建设,推进理想城等商品房小区建设,改善居住条件。
提升群众安全感。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推进公安大数据中心及实战应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零容忍”的态度,再掀扫黑除恶强大攻势,坚决铲除黑恶势力,实现扫黑除恶“长效常治”目标。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失信惩戒。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动濉溪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重担,我们必须紧扣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系统科学、运行高效的政府职能体系,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民满意政府。
坚定政治立场,做到绝对忠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不断锤炼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增强践行初心使命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坚决依法行政,做到规范用权。强化法纪思维和制度意识,健全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公共财政开支等重点领域监管制度,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强化审计监督,严肃查处公共资金资产资源领域腐败问题和违法违规行为。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增强决策透明度。
坚持担当有为,做到真抓实干。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督查督办机制,加强政策落实跟踪问效,提高政府执行力,打造高效型政府。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干部担当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斗争本领,破解发展瓶颈,建设担当型政府。畅通企业家提出意见诉求通道,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打造服务型政府。
坚守廉洁底线,做到遵规守纪。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面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斩断“围猎”和甘于被“围猎”利益链,全力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同心迎小康,奋进新时代。让我们在中共濉溪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工作干劲,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濉溪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附件:
名词解释
1.“六稳”:201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四送一服”:2017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省企业中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的实施方案》,决定面向全省企业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即组织千名机关干部,深入千家企业,送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
3.过桥资金:指为缓解市场主体因贷款到期发生临时性资金周转困难而设立的专项资金。
4.大棚房问题:指一些工商企业、个人及组织借建农业基础设施或农业园区之名,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行为;其本质是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改变农业生产功能,就是触碰耕地保护红线和农地非农化。
5.“三权分置”:2016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了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的格局。
6.“四督四保”:指省政府为加快推进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出台的一项重要的协调调度制度,具体是指督查推进新建项目,保证开工率;督查推进续建项目,保证竣工率;督查推进竣工项目,保证达产率;督查推进储备项目,保证转化率。
7.“五项机制”:指目标责任机制、台账管理机制、动态管控机制、运行调度机制、督查考核机制。
8.“四好农村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3月4日提出的。习近平指出“要求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9.“放管服”改革: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10.“证照分离”改革:指工商部门(现为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审批的改革。
11.“税融通”: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中小微企业纳税情况,向依法诚信纳税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一定数额的信用贷款或担保贷款。依法诚信纳税的中小微企业,可以将纳税记录作为企业信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12.“皖北6+2+N承接产业转移试验区”:指我省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在皖北打造6个市级承接产业转移试验区,2个县级承接产业转移试验区,经验和模式推广至皖北N个市县。
13.脱贫攻坚“九大工程”:指产业脱贫工程、就业脱贫工程、智力扶贫工程、社保兜底脱贫工程、健康脱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金融扶贫工程、社会扶贫工程、生态保护脱贫工程。
14.PPP: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
15.“雪亮工程”:指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它通过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称之为“雪亮工程”。
16.“三单”:指政府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
17.“4833”总体思路:“4”指工业强县、招商带动、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四大发展战略”。“8”指市县同城发展、老城新城统筹发展、开发区与河西区对接发展、南部次中心与临涣煤化工基地联动发展、濉芜产业园与高铁新区协调发展、南坪与双堆新城一体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频发展、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八大发展重点”。“3”指实现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3”指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18.“两不愁三保障”:指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
19.“四带一自”:指各类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家庭农场)带动和贫困群众自种自养。
20.“三有一网”:指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网络电商。
21.“三业一岗”:指生态友好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出打工就业、公益性岗位。
22.“皖企登云”:为落实2018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实施“皖企登云计划”的要求,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于2018年6月28日出台《“皖企登云”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推动企业使用云平台的各类资源,可以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促进共享经济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登云”是指企业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业务等方面应用,并通过互联网与云计算手段连接社会化资源、共享服务及能力的过程。
23.“三重一创”:指加快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建设,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24.“两站双城”:两站即淮宿蚌高速铁路新建车站淮北南站和双堆集站,两城即南部次中心和双堆新城。
25.“一区三园”:“一区”即安徽濉溪经济开发区,“三园”即濉溪经济开发区、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濉溪芜湖现代产业园。
26.“一心二轴三片区”:“一心”即集园区管理及相关会计、法律、咨询等专业咨询服务机构和涵盖德国特色餐饮、咖啡馆、体育馆、健身房等配套服务机构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二轴”即两个景观轴,一个文化轴和一个生态轴。“三片区”即三个功能片区,分别为一个铝基产业生产区、一个科研机构集聚区和一个物流仓储区,为生产制造、研发试验和物流存储及运转区域。
27.“一网一门一次”: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28.“124”现代农业发展布局:指一带、两园、四产业。即建设宿永路一线“良繁带”,打造百善现代农业示范区、五铺现代农业科普示范区,培育发展品牌粮食、高效瓜菜、健康畜牧、农产品加工业四大主导产业。
29.“121”水利发展思路:“1”指以河(湖)长制为统领,“2”指实施农户供水、排水两大重点工程,“1”指夯实农业基础保障。
30.“银龄安康行动”:省老龄办联合保险机构推广的一项针对老年人的“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凡年龄在60至80周岁的老年人均可自愿参加,保险期限为一年,最低保费每份50元,意外伤害保额15000元/人,意外医疗保额6000元/人。对生活困难的低保户、五保户老年人实行优惠政策,最低保费每份40元。
31.“枫桥经验”:“枫桥经验”源于公安,来自基层。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1963年,毛泽东主席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经过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老“三不”)。进入新时代,“枫桥经验”继续发展创新,形成了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即“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新“三不”)。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