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1 20:27   责任编辑:wzw@2022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26日在自治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栗那针尔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实施“14475”总体战略,逐年细化1234攻坚重点,以“四大会战”统揽全局,勠力同心、众志成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破解了一层又一层坚冰,攻克了一座又一座堡垒,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生动诠释了“团结出战斗力、创新出源动力、落实出生产力”,夺取了脱贫奔康绿色崛起新辉煌,书写了峨边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五年来,我们披荆斩棘、追梦奋斗,全面推进发展新跨越,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始终保持绿色发展定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对标人民群众新期盼,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特大洪涝灾害带来的严重冲击,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我们持续内生外引做大经济总量,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7.6亿元,五年年均增长6.8%,是“十二五”末的1.6倍;多方培源促进经济增效,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亿元,年均增长12.8%,是“十二五”末的1.8倍;努力扩大投资拉动发展,“十三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83.6亿元,是“十二五”的2.2倍;大力推进城乡市场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5亿元,年均增长11.3%,是“十二五”末的1.7倍。多措并举狠抓增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66元,年均增长8.1%,是“十二五”末的1.5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86元,年均增长10.1%,是“十二五”末的1.6倍;“十三五”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多项经济指标增速走在省市前列。
——五年来,我们昼夜兼程、万流汇聚,全员苦战“脱贫大攻坚”,彝区面貌一步千年。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坚决按照中省市决策部署,誓师立令、扛旗决战。整合集结省市定点帮扶、椒江区东西协作、市中区对口援彝和社会各界力量,汇聚成脱贫攻坚磅礴力量。全县上下党政苦抓、部门苦帮、干部苦拼、群众苦干,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攻坚态度,不眠不休、苦拼苦战的攻坚态势,精细精准、精益求精的攻坚举措,啃下了最硬的骨头,搬掉了压在彝区群众头上的贫困大山,10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7751户27885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综合满意度达到99.79%,2020年2月18日经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在全省31个摘帽县中综合排名第6位,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彝区社会再次发生“一步跨千年”的深刻巨变。
在艰难实践中,我们创新“一心五子”工作推进机制,在六个精准上创造了“峨边经验”,连续五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结果为“好”,2020年10月,峨边再次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并代表88个贫困县在全省表彰大会作先进事迹报告。我们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在推动“智志”双扶上打造了“峨边样板”,以“亲情”融合、“德古”调解、“双高”治理推进彝区文明新风的工作经验,被国务院扶贫办专刊推广,受到时任省委书记王东明同志批示肯定,主要做法多次获得中省市表彰和交流推广。我们担当历史责任,3841名大凉山自主移民在峨边建新村、住新房、立新业,在践行“不落一个民族、一户一人”上作出了“峨边贡献”。我们创新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推动物质精神同步奔康的“峨边做法”,在2020年6月2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同志出席的全国政协常委会联动协商视频会上作经验交流。2021年1月,省委省政府将峨边确定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向党中央国务院推荐表彰。
——五年来,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全程提速“交通大会战”,发展格局裂变重构。始终坚持把交通建设作为脱贫奔康绿色崛起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全县上下快马加鞭、大干快上、全员出征、全程参战,强力推进交通“六件大事”。新改建道路1649.5公里,完成投资83.7亿元,是“十二五”的23.5倍,强力推进国省县乡村组户七级联网,构建外联内畅的大循环大交通格局。县乡村道立体组团、通达通畅,国省干线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延伸骨架、拓展城乡,高速高铁贯通境内、通车在即,全面开创彝区发展新纪元,成攀经济区重要交汇带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交通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写了峨边的发展命运。
——五年来,我们顺势而为、蓄势崛起,全域推进“旅游大开发”,绿水青山效益彰显。始终坚持把旅游发展作为脱贫奔康绿色崛起治本之策,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谋定而动、顺势而为、蓄势崛起。坚持科学规划,携手国内外顶尖团队,完成景区总体规划和控规修编,厘清总体定位和“1+5”旅游发展策略;坚持招大引强,与川旅投签订投资55亿元战略合作协议,突出“世界迷踪·中国睡谷·冰雪胜地”,做实唱响“中国百慕大·世界黑竹沟”。坚持全域谋划,构建“1+1+2+N”全域旅游格局,东西南北立体呈现一大批新景点,底底古村成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坚持多元融合,推进文旅、农旅、商旅、交旅、城旅深度融合,彝风彝韵、彝家新寨高光亮彩,登上联合国舞台。坚持创新机制,理顺旅游管理体制,黑竹沟管委会升格为副县级单位,组建旅发中心、文旅投公司,成立新黑竹沟集团,推动全域旅游蓄势崛起、突破发展。
——五年来,我们富美同构、产村相融,全盘谋划“城乡大统筹”,乡村振兴全面奠基。始终坚持把城乡统筹作为推进脱贫奔康、绿色崛起的战略抓手,强化多规合一,编制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全域旅游总体规划、乡村振兴“1+7+N”规划,推进项目生成和落地建设,推动区位劣势变发展优势、资源优势变发展强势。突出亮山亮水亮文化,着力做靓县城新形象,全面完成“1234”提质扩容工程建设,背峰山公园、乾池公园等标定城市新形象,夜阑三河非遗沉浸,“记忆峨边”铭刻千年之变,背街小巷“微改造”带动民生大幸福。打造“三河三带”推动乡村发展产村相融,三河流域三个百里产业带连片联动,“一道四区三镇多村”加快发展,立体打造特色鲜明、风情浓郁、充满乡愁、产业兴旺的活力村庄,茗新村、古井村等彝家新寨群荣登“全省十大最亮眼村居”,新林镇跻身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白沙河产业园创成省级示范园区,城乡面貌绽放新颜,乡村振兴大幕徐徐拉开。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容易的一年,在脱贫攻坚终极大考之年、全面小康决战决胜之时,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我们遇难不畏难、迎难志更坚,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和奋斗精神,万众一心战疫情、众志成城战洪灾、决战到底战贫困,夺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胜利,各项工作又取得了新成绩。
一、巩固拓展脱贫成效,历史答卷不负时代
(一)打好成果巩固“总体战”。制定实施“1+6”总体方案,补齐补强“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短板。落实“五小到户”奋进奖励资金3500万元、小额信贷2018.7万元,开展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46229人次,贫困人口稳定性纯收入达11952元。建立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全覆盖开展贫困户、低保户、残疾人户房屋安全等级鉴定;教育“三免两补”全部落实,控辍保学成效明显,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入学;加强医疗扶贫,代缴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全覆盖落实农村重病、大病、慢病人员家庭签约医生和“十免四补助”。启动新一轮移风易俗攻坚,创新建立“积分超市”,大张旗鼓评选“五星文明户”,常态化开展感恩教育,促进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二)打好相对贫困“破局战”。科学确定试点对象,在勒乌、红旗、新场3个乡镇和古井、双九、草坪、凡山、先锋5个村率先试点解决相对贫困。全面摸排农村群众6407户24719名,精准确定相对贫困对象,因户因人落实发展“五小到户”产业、职业技能培训、扶持就业创业、公益岗位安置、政策兜底措施。强化产业带动增强造血功能,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群众自主发展、致富增收能力显著增强。
(三)打好国家普查“攻坚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拧紧从县到村六级责任链条,严格五方会审机制,逐户精准核准到人,“回头看”大排查问题全面清零。构建“六位一体”监督体系,常态化开展县委巡察、财政监督、专项审计“三个一批”行动,整体提升脱贫成色,顺利通过了全国脱贫攻坚普查和省级成效考核,为接续奋斗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一)山区农业提质增效。做精做优大渡河、官料河、白沙河三个百里产业带,建成桃、蔬、药、笋特色产业基地33万亩,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个,新建高标准农田1.6万亩。构建“1+6+N”梯次发展体系,白沙河果蔬产业园建成省星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天兆、正邦、兴疆牧歌等150万头生猪项目落地。强化山区农业“2+3”产业体系,持续开展品牌创建,发展电商协会、公用品牌协会注册会员182个,电商运营收入实现1.5亿元,认证“三品一标”20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647个。
(二)绿色工业加速转型。构建“4+1”产业体系,有研稀土500吨镝铁合金项目建设、科百瑞6000吨稀土技改扩能有序推进;荣成气体医工用氧生产扩容增效,打造成为西南最大制氧企业,医用液氧在全国抗疫中作出了“峨边贡献”,获得国家无偿补助资金3600万元;玄武岩纤维项目申报全省重点建设项目。推进“1+3”产业园区建设,推进毛坪-五渡绿色建材产业园及运输廊道前期建设;火烧营汽车产业园三通一平完成招标;总投资3亿元的智能装备制造项目落户“峨犍”飞地产业园,总投资1亿元的国泰通联管业单体项目落户沙湾飞地园区并投产。
(三)全域旅游亮点纷呈。突出“世界迷踪·中国睡谷·冰雪胜地”战略定位,与川旅投合作开发黑竹沟,生成项目22个,总投资55亿元。开工建设温泉中心,改造升级迷都酒店,加快建设峨边锦江宾馆。“记忆峨边”历史文化街区入选乐山文旅“新十景”,“记忆峨边”沉浸式演出成为“新网红”。统筹发展“三河流域”乡村旅游,东部旅游大通道加快建设,龚嘴驿站彝风彝韵、萌萌猪亲子乐园等主要节点全面开放;南部打造古井彝家婚俗文化产业园,“彝恋·黑竹沟”成功试演,北部羊子岩长寿文化产业园完成规划,西部莲花山彝家果酒文化产业园有序建设,与深圳中致和携手规划打造中部长滩河山地户外运动天堂。
(四)服务产业迸发活力。推进东风新城、古今寺等片区商业综合体开发,丰富铜河路、滨河路等商业业态。建成农产品初加工中心、县级电商仓储物流服务中心、冷链仓储中心,新增乡(镇)级电商服务站5个、村级电商服务点66个。实施“峨品入椒”行动,峨边农产品登陆“浙江援川”消费扶贫每周一助,全年销往椒江农产品3290万元。加快网络基础建设,商用5G投入运用,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加快发展。
三、区域协同整体联动,城乡面貌焕发生机
(一)交通格局内联外畅。“一高一铁”顺利推进,峨汉高速完成年度投资5.3亿元,峨边段通车在即;成昆复线累计完成投资30.2亿元。干线“大动脉”加快建设,峨轸路建成通车,峨美路二期完成路基工程,G245城市绕线二期开工建设,马嘶溪大渡河大桥完成工可编制。内部“微循环”全面升级,五平路、毛杨路竣工投用,黑竹沟旅游车站全面完工,建成通村通组公路20公里,打造“四好农村路”27公里。
(二)城乡建设扩容提质。推进太阳坪新城规划建设,提升松林坡村、茗新村“城市新寨”村貌和基础设施。完成长线局-火车小镇规划设计,古今寺片区拆迁有序推进。建成背峰山、乾池、羊竹坝三大城市公园。大渡河、官料河、白沙河滨水景观带全面形成,完成背街小巷“微改造”。大力整治“七大秩序”,集中整治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全面实施《峨边彝族自治县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开创民族地区城乡环境治理立法先河。
(三)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创新运用“厕污共治”模式,新改建户厕6219户、公厕176座,完成17452户污水治理。建成运行18个乡镇和黑竹沟景区生活污水处理站。建成投用垃圾中转站4座,垃圾压缩覆盖率达100%。加强工业企业、工地扬尘等重点管控,县城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04,同比改善5.8%,优良天数为330天。严格落实河长制,治理河段23.5公里,县域内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完成1.5万人安全饮水达标建设。严格天然林保护,持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绿秀嘉州”行动,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8%。
四、切实保障民生福祉,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一)疫情防控常抓不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及时应对,组建“一办十组两专班”,常态化实体运行指挥部,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新增定点医院救治床位30张,建成县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2个核酸检测实验室,县内日监测量达到3000人。组建服务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开发疫情防控公益岗位817个,减免中小微企业社保费2638万元,减免企业职工医疗保险费598万元,兑现47家中小企业稳岗补贴198万元,缓缴土地出让金950万元。
(二)教育事业成效明显。全面推进“六个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创建,“大小凉山素质教育示范标杆”纵深发展。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采取“研学跟挂”培训教师2000余人次。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平等乡和毛坪镇中心小学提质工程、太阳坪小学一期建设,建成投用双河村、茗新村和松林坡村幼儿园,全面开展“学前学普”扩大试点行动。全面落实国家教育资助政策,累计发放“奖、贷、助、补、免”资金5583万元。
(三)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继续实施“先诊疗后结算”和“一站式结算”服务,贫困患者合规住院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5%以内,全年救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782人次,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13.6万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县中医院主体工程竣工,县人民医院血透中心建成投用;借助川浙医疗扶贫和省内对口帮扶力量,建设内、外、妇、儿、透析等重要临床科室,学科短板逐步补齐。
(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深化彝汉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擦亮打响“甘嫫阿妞”文化品牌,持续开展“三大活动”,出版文化扶贫丛书16本,开展文化“大篷车”乡村行巡演40场,举办迎彝历新年暨感动峨边人物颁奖晚会。成功举办第三届“民族团结杯”趣味体育运动会、“奔跑吧•佳支依达”等活动,开展篮球、五人制足球和冬泳等群众性体育比赛,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
(五)社会保障不断加强。代缴1695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减免境内217户中小微企业三项保费6061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5%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发放城乡低保2710.7万元。开展新时代农民大培训124期培训4639人,开发新增就业岗位1046个,帮助3473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向椒江、宁波等地定向输送劳动力513人,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46229人次。推荐创业担保贷款163户,发放贷款2220万元。
五、创新推动基层治理,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一)社会治理不断深入。全面加强社会治安建设,杨村“8.23”故意杀人案历时25年成功告破,跨省抓捕“套路贷”犯罪嫌疑人34人,平安峨边群众满意度测评居全省第6位。妥善处置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维稳风险300余起,调解家庭纠纷230余起,德古协会受到司法部表彰,“德古工作法”经验被中央统战部《统战工作》专刊刊发,得到省委领导和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心连心”服务热线24小时受理群众来电来访,受理办结4203件。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双拥模范县。“七五”普法圆满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推进。
(二)重点改革不断突破。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减少乡级政区6个、村级建制40个。完成减税降费1600多万元,非税同比减收523万元。“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完成86项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审批,与浙江椒江区合作率先实施30个民生事项“跨省通办”。扎实推进招商引资,正式签约投资项目5个,总投资37亿元,全年到位资金21亿元。强化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土地增减挂钩跨省交易,实现土地收入5.89亿元。
(三)安全防线不断扎牢。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排查整改隐患2152项。强化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点监测预警,开展应急演练50余次,成功处置“8.18”“8.30”等4次强降雨突发灾害。扎实推进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升级改造防火通道72.5公里、取水点1个、直升机起降点1个,技防人防结合24小时监测林区火情。持续推进“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工作,成功守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三大安全底线。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六、切实推进政府建设,依法执政全面加强
(一)政治能力持续加强。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全面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定力,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依法行政规范用权。全面深化依法行政,自觉主动接受县人大常委会法律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依法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5件、政协委员提案34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分工负责制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召开政府常务会审议事项367件,向县委报告重大事项85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事项29件。
(三)廉政建设久久为功。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扎紧行政审批、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制度笼子,权力运行规范公开透明。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同比压减18.3%、5.9%,完成预算、结算评审项目690个,审减资金1.02亿元。
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不断进步,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人民武装、民兵预备役、工会、共青团、老龄、防震减灾、气象、科协、工商联、档案、地方志等工作成效明显。
各位代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十三五”时期及2020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打赢了一场众志成城、淬火成钢的攻坚决战,交出了一张笔力千钧、力透纸背的民生答卷,书写了一幅破茧化蝶、接续奋斗的振兴篇章,峨边大地沧桑巨变,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峨边新征程积蓄了战略动能,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部锐意拼搏、不懈奋斗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人士团结协作、携手共进的结果,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克时艰、勇往前行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民盟、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驻县部队、武警官兵、消防指战员和公安政法干警,向省、市驻县单位和企业,向椒江区和市中区,向关心、帮助和支持峨边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大、产业能级不高、开放程度不深、民生欠账较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主要矛盾。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一件一件化解,一步一步推进。
“十四五”时期主要考虑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孕育新希望。今后五年,是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峨边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五年。从国内看,“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引领性创新、市场化改革、制度型开放、绿色化转型的发展导向更加鲜明。从省内看,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乐山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全面参与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以光伏全产业链为重点的“中国绿色硅谷”,重塑经济地理新格局。从县内看,过去五年县内发展成效不断聚合嬗变,外部多重机遇不断叠加,发展潜能蓄积释放。今后五年是峨边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发展优势更加明显、发展支撑更加有力的五年。尽管我们仍然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宏观经济下行等严峻挑战,但峨边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基础和条件没有变。只要我们科学把握新发展机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就一定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
县委八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峨边彝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简称“建议”),为峨边今后5年乃至15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自治县人民政府根据《建议》组织草拟了《峨边彝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简称“纲要”),并印发大会审议。这里就相关内容作简要说明。
一、总体思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紧扣“18345”总体发展思路,始终坚持“致力绿色崛起、建设美丽峨边”发展主题,紧紧围绕“一带一门户、两城四县”八大目标,强力实施“交通强县、全域旅游兴县、绿色工业富县”三大战略,聚力攻坚“交通大突破、旅游大发展、产业大提升、民生大改善”四大重点,全面强化“人才、土地、资金、效能、制度”五大保障,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峨边开好局、起好步。
二、战略定位。《纲要》统筹短期和长远,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一带一门户、两城四县”的战略定位。我们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与时俱进谱新篇,努力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致力绿色崛起建设美丽峨边。
——建设成都平原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交汇发展带。全面实施交通强县战略,努力构建多维联动、多式联运的高效运输服务体系,北向连接成都平原经济区、南向联动攀西经济区,建成连接成都平原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的重要交汇经济带。
——建设大小凉山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门户。放大“离成都最近的彝族文化展示窗口”区位优势,立足联结成都、服务成渝,推动区域联动、区间互动、开放协作,强化交通汇集、产业聚集、商贸互通和文化交融,全面构建大小凉山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南向开放中心和重要窗口,将峨边打造成为立体全面开放的大小凉山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门户。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把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作为改善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形象的有力抓手,坚持把提高市民文明素养作为文明创建的核心,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努力创成省级文明城市。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全面参与,突出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属地管理、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工作方针,以系统创建引领提高市民素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努力创成国家卫生城市。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推动生产体系、生活模式、生态环境绿色化转型,让绿色成为峨边最厚重的底色、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努力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强势转化的最佳路径,着力构建“1+4+N”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积极融入巴蜀文化走廊、川滇大渡河风景廊道、大峨眉旅游圈,示范引领小凉山旅游圈协同发展,努力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创建全国民族地区绿色经济强县。全面构建绿色效益型产业体系,深度挖掘峨边绿色资源优势,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多元转化路径,推动生态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确保生态良好、经济稳定、资源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创成全国民族地区绿色经济强县。
——创建全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县。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面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建设生态产业兴旺乡村、幸福美丽宜居宜业宜游乡村、彝汉文化交融文明和谐乡村、民族团结进步善治有序乡村、共建共享共富乡村,努力创成全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典范。
三、发展目标。围绕以上定位,“十四五”时期,要着力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改革开放高水平、生态文明高标杆、人民生活高品质、社会治理高效能,力争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到“十四五”末经济总量达100亿元以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山清水秀的美丽峨边、现代精致的品质峨边、繁荣开放的富裕峨边、改革创新的活力峨边、平安幸福的和谐峨边。上述目标的制定,充分尊重了全县各族人民的意愿,充分考虑了峨边基础支撑,体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取向。
四、攻坚任务。未来五年,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扬优势,强力推进四大发展重点全面突破。
——交通大突破。大力实施“百亿交通工程”,加快建设“一机场一高速一枢纽三通道两循环”,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提档升级农村“四好公路”,改善内部微循环,构建外联内畅的综合交通体系,培育“交通+”新业态,到2025年新改建道路1100公里以上。
——旅游大发展。大力实施“百亿旅游工程”,坚持“一心一枢纽、一带四区、四镇多村”全域旅游布局,做大做强黑竹沟核心引擎,做精做靓县城承接枢纽、做实做优川滇国家旅游风景通道大渡河发展带,提升南部、北部、中部、西部园区发展能级,统筹四镇多村乡村旅游发展,力争到2025年末,全县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0亿元;黑竹沟创成5A级景区。
——产业大提升。实施“百亿产业工程”,推进山区现代农业高效特色发展,提升打造“三河三带四区多园”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工业绿色创新发展,建设全国最大的医用氧产地、西南最大的稀土金属制备基地、四川最大的绿色硅材生产基地、四川最大玄武岩产业基地;推进现代服务业扩量提质发展,着力构建以酒店餐饮、现代物流、商贸服务、医养融合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力争到2025年底,一二三产比重优化为12:40:48。
——民生大改善。实施“百亿民生工程”,大力推进教育中心、医养中心、社保中心、就业服务中心等建设,补强民生短板,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能力,提升民生质量,促进民生均衡,让全县各族群众共享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稳定的就业,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21年重点工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峨边的开局之年。县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和县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围绕“18345”总体发展思路,紧扣“园区建设提升年”经济工作主题,下非常之力、成非常之功,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重点要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大力实施“交通强县”战略,拉伸拓展城乡格局
(一)加快一高一铁一机场建设。加快推进峨汉高速建设,全年完成投资6.8亿元,力争在6月底峨眉至峨边段48公里全线通车;加快推进峨(边)马(边)屏(山)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成昆复线建设,力争年底全线铺轨。启动综合客运枢纽站建设,力争6月底前开工建设火车南站站前广场,完成投资5000万元,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招商建设“一个机场”,加快与川航对接洽谈,完成规划、选址、征地和招商等前期工作。
(二)加快干线公路建设。全力争取“三条通道”开工建设,立即启动峨(边)至峨(眉山)、峨(边)沙(湾)和峨(边)沐(川)快速通道前期工作,力争下半年开工建设。加快马嘶溪大渡河大桥及引道工程工可立项和设计审批工作,力争10月底前开工建设,完成投资5000万元。修复整治S309线柑子口灾害线路,完成投资5000万元。建成投用勒乌乡峨美路综合服务区,完成投资2271万元。
(三)加快内部环线建设。加快县域交通互联互通,打通乡镇之间交通大环线和乡镇内部小环线,实施沙(坪)大(堡)路中坪段、沙(坪)新(林)路、峨(边)富(林)路星星段等12条县乡村道改扩建工程,改扩建农村公路70公里,建成省级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
二、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兴县”战略,聚力打造全景峨边
(一)着力做强“一核、一枢纽”。强化核心引擎作用,推动黑竹沟景区井喷发展。突出“世界迷踪·中国睡谷·冰雪胜地”发展定位和“1+5”旅游发展策略,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加快竣工营运一批,完成古井婚俗产业园提升、水晶珠帘温泉中心、山地雪橇滑道、丛林穿越、极地运动、神秘谷探险、迷都酒店改造、地球仓酒店、房车营地等项目建设。抓紧开工建设一批,争取开工古井—依乌—彝族风情小镇—旅游车站—古井小环线、航飞黑竹沟、日月峰停机坪、自然探奇步道、穿越黑竹沟VR体验、智慧景区系统、马里冷旧研学基地、蜂巢岩-日月峰索道、全地形车环线、森林院落酒店、帐篷木屋酒店等项目。谋划储备招商一批,储备推出马里冷旧超五星级酒店、沟口—荣宏得—狐狸山和杜鹃池—挖黑罗豁索道观光、挖黑罗豁轨道观光、甘嫫阿妞文化广场、杜鹃池爱情文化片区、国际户外运动基地、挖黑罗豁滑雪场等项目。强化承接枢纽作用,推进县城服务能力大提升,重点加快峨边锦江宾馆、“佳支依达”体育中心、彝族风情美食街、背街小巷“微改造”等建设,完善旅游综合服务、特色民宿、公交换乘等旅游配套功能,常态提升记忆峨边沉浸式演出。
(二)着力做精“一带、四园区”。全力打造大渡河川滇旅游风景道示范带。完善龚嘴、小河子、等分溪、羊竹坝等节点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民宿、游乐、餐饮等配套服务,打造移民新村·铜河村、奇道门户·龚嘴、亲子乐园·萌萌猪、田园先锋·先锋村、研学康养·熊背溪、灵水人家·凤凰村、空谷幽峡·小河子、滨水公园·羊竹坝等农旅产业融合特色村和精品网红打卡地。全力打造中西南北示范园。依托“一间佛家文化庙、一条长寿文化廊、一部长寿文化戏、一家康养文化酒店、一座长寿文化馆、一桌长寿文化宴”建设,建成北部羊子岩长寿文化产业园;依托“一台山水实景剧、一场彝家婚俗礼、一次彝乡民宿体验”等项目建设,推进“彝恋·黑竹沟”彝族婚俗沉浸式演出二期工程、云上仙居高端民宿、森林康养民宿、彝族婚俗体验馆等建设,建成南部古井彝家婚俗文化产业园;依托“一城”大堡古城、“两河”长滩河、官料河山地运动产业布局,加快实施九家水上公园、官料河漂流带、长滩河峡谷户外探索公园等项目,建成中部长滩河山地运动产业园;依托“观音山影视景观、玉林农特廊桥、金珠草坪民宿、彝家美酒桐花醇”等建设,建成西部莲花山彝家果酒文化产业园。
(三)着力做靓“四镇、多新寨”。突出“一镇一品”“一村一韵”,精心打造黑竹沟、大堡、五渡、红旗等一批具有历史遗存、地域特色、民俗风情、主导产业的特色小镇;坚持以镇带村、多村联动,统筹生态、业态、文态、形态“四态合一”,东西南北中、彝区汉区立体打造提升一大批特色鲜明、风情浓郁、充满乡愁的活力村庄,推动村庄变景区、村民变市民,实现产村相融、富美同构,成为全域旅游的靓丽风景线,全面引爆峨边乡村旅游。
(四)着力做优营销服务。携手川旅投、东方龙,借力西博会、旅博会、文旅发展大会等平台,立体式、全过程宣传营销,擦亮黑竹沟旅游“金字招牌”。借力招大商、招强商、招能落地的商,全年完成旅游招商不少于10个,总投资50亿元以上。高水平策划举办三月大渡河全国体育赛事、六月黑竹沟高山杜鹃花节、九月“甘嫫阿妞”国际艺术节、十二月黑竹沟冰雪节等重大活动,推出“精致两日游”“深度五日游”等精品旅游路线,力争全年客源引流量突破100万人次以上。
三、大力实施“绿色工业富县”战略,做强做大经济支撑
(一)推进经济总量大突破。坚持抓大项目、上好项目、引新项目,构建“4+1+1”现代工业发展体系,力争工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一是优先发展新兴产业。加快科百瑞6000吨稀土金属技改项目竣工达产,启动有研稀土金属钐项目建设;加快荣成24万吨医工用气扩能生产,力争全年新兴产业总产值达20亿元。二是转型发展电冶产业。支持大电公司增供扩销、降本增效、创新拓展、扭亏为盈;加快恒业、林河7万吨工业硅粒项目竣工达产,引导明达实施4万吨工业硅项目,打造“绿色硅谷”上游基地,力争全年电冶产业总产值达35亿元。三是绿色发展建材产业。启动中建西部建设绿色建材产业项目、西南水泥银祥口水泥用石灰岩基地项目,竣工达产兴顺矿业等35万吨钾长石深加工项目,力争全年绿色建材产业总产值达6亿元。四是加快发展农特产品加工产业。推进惠康农投公司农产品加工车间提质扩面,加快农投公司与重庆初好薯类深加工项目建设;支持开发竹笋、肉类等系列新产品,做精特色农产品加工。五是融合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支持恒业、明达等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智能装备、智能车间,打造“传统制造业+数字化产业”集群。六是无中生有招引新产业。敢于“无中生有”,放开眼见、打开思路,重点围绕“高载能、高科技、高效益”绿色工业,全产业链招商。与东方龙深度合作打造精准招商平台,建好配强4个驻外招商分局,力争全年引进落户工业企业2个以上,每个驻外招商分局招引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1户以上。
(二)推进园区建设大突破。强力推进招商入园、飞地入园、退城入园,加快构建“3+1+1”现代产业园区体系。一是高标准建成绿色建材产业园。规划建设用地1210亩,建成毛坪镇等分村、五渡镇郭坝村绿色建材产业园;开工建设毛坪产业园公路、物流运输廊道等设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推进五渡产业园建设,招引2户以上玄武岩精深加工和装配式建筑关联企业入驻。二是标准化提升核桃坪产业园。实施明达、林河生态车间改造、厂区环境绿化,创建绿色智慧工厂;有序推进产城融合,联动打造马嘶溪物流服务区、“上核桃坪”旅游商贸服务区。三是高起点建设农特产品加工园。围绕“三河三带”产业布局,建设毛坪镇恒心村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加快推进北京首融、天兆、正邦等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前期工作。四是规范化打造火烧营综合物流产业园。投资2.5亿元,开工建设火烧营综合物流园一期项目,引导铜河路、黄磷厂等片区汽车、摩托车维修(经销)商聚集发展、“退城入园”。五是高效能做优“峨犍”飞地产业园。围绕先进装备制造、特色轻工、生物医药的园区产业定位,突出重点招商、链条招商,确保台州华宇总投资3亿元的智能装备制造项目建成投产,力争2-3个项目落地。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丰富完善产业业态
(一)大力发展酒店餐饮业。加快推进峨边锦江宾馆、国宇酒店等建设,引进汉庭、如家等连锁企业,支持本地酒店改造提升,支持发展特色精品民宿;成立餐饮住宿业协会,加大人员培训,整体提升酒店餐饮行业形象和水平。
(二)大力发展旅行社。利用招商平台和川旅投锦江公司,招商引进知名旅行社3个以上,全面开拓旅游业务,营销精品旅游线路,延伸旅游全链条服务。
(三)大力发展医养融合业。融合太阳坪康养城、黑竹沟景区和三河流域,整体策划、包装、设计,独特定位、招商发展地磁康养、温泉康养和森林特色康养,打造川渝医疗康养服务胜地;发展全县休闲养生度假中心、乡镇养老院、片区日间照料中心和老年活动室、社区服务点等养老机构,推动养生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四)大力发展物流业。加快推进马嘶溪、亥子坪、火车南站等物流园区和五渡、毛坪、红旗、大堡等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提升峨岭云边电商中心、乡(镇)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村级电子商务服务能力。
(五)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加快完善铁路、公路、公交综合交通服务体系,建成投用黑竹沟旅游车站,推进县城“四站同建”,提升改造五渡、毛坪、红旗、大堡、黑竹沟、勒乌等乡镇客运站,积极发展维修、加油、加气、充电等交通运输配套服务业。
五、加快发展山区现代农业,致力园区建设突破
(一)提升打造三级园区。突出抓好“1+6+N”园区建设,推动园区变景区、产业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引领山区现代农业特色高效发展。全面提升白沙河流域果蔬现代农业省级园区。发展黄泥、卷木5000亩桃蔬核心基地,打造“六丰—茗新—黄泥—楠木—乾池公园、乾池公园—楠木—黄泥—金星、楠木—黄泥”三条农旅融合产业环线,确保建成三星级园区,启动创建四星级园区。培育提升草桐粮经复合(果酒)市级产业园区。提升改造枇杷基地1000亩和粮油基地5000亩,新建桐花村家庭酿酒标准酒厂1个,打造草桐—宜坪农旅产业环线,申报创建省级培育园区。加快建设羊子岩农文旅融合长寿文化产业园区。强力推进“六个一”特色发展,加快星星驿站、蝴蝶馆、长寿文化走廊、羊子岩大桥游憩息区、背峰山乡村酒店建设,形成羊子岩—星星—庞沟农文旅融合产业环线,打造具有“网红效应”的康养福地,力争建成市级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大渡河产村相融产业园区。着力推进大渡河沿线重要节点产业提质,形成百里桃产业带和乡村发展带;在铜河村建设水果基地2000亩,完善民宿、游乐、餐饮等配套服务,形成以天坑溶洞、茶马古道、铜河“甜村”为核心的乡村农文旅产业基地,力争建成市级产业园区,带动建成一批县级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勒乌岩蜂产业园区。在马井村、勒乌村发展高山岩蜂8000群,积极培育“勒乌蜜”优质品牌,带动建设专业合作社1个,建成家庭农场20户以上,力争建成市级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大堡—红花种养循环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天兆集团大堡镇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建设,连片建设4500亩标准化蔬菜、茶叶基地,发展沙坪镇凤凰李1500亩、花椒1000亩,建设茶—菜—猪种养循环产业基地,力争建成市级产业园区。加快建设黑竹沟彝乡农文旅融合产业园区。发展依乌村、西河村、马杵千村丰水梨、桃、柑橘等采摘农业和牡丹、菊花、杜鹃等观光农业;配套发展解放村、巴溪村生态牛、跑山猪等畜禽产业,同步建成“彝家乐”20家以上;建设古井村全省彝文化和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力争建成市级园区。支持鼓励乡镇创建县级产业园区。支持沙坪镇建设李子种植示范园、新林镇建设特色中药材产业园、大堡镇建设竹笋产业园、毛坪镇建设猕猴桃产业园、五渡镇建设生猪农旅融合产业园和先锋牡丹产业园、红旗镇建设粮油产业园、平等乡建设油竹笋产业园和生猪养殖产业园、杨河乡建设蛋鸡养殖园、金岩乡建设温泉彝文化和农旅融合发展集中展示区等,确保每一个乡镇至少创建1个县级园区。
(二)延伸产业链条。壮大土里吐趣、彝峨梧桐溪、星星农业、雪山玉芝、恒大农业等本土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加工企业带动专合社、家庭作坊成立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引进农产品加工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水平。规划建设毛坪镇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快配套初加工设施装备,提升初加工质效,承接实施县域竹笋、蔬菜、水果、中药材等农旅产品初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三)争创特色品牌。坚持“峨岭云边”公用品牌核心支撑,构建“‘峨岭云边’公用品牌+企业特色品牌+农产品品牌”体系,壮大电商协会和公用品牌协会,发展“峨”字号特色生态效益型农产品。制定出台企业“三品一标”认证支撑政策,大力推进绿色、有机、生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巩固提升“峨岭云边”电商体验店,大力拓展成都、台州等城市“峨岭云边”农特产品旗舰店、商超专柜,加快推进“峨”字号农特产品进入都市市场。
六、坚持亮山亮水亮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一)做精做靓县城枢纽。加快“一城一镇”建设。完成太阳坪新城和“火车小镇”控规编制,招引建设火车小镇,启动太阳坪新城开发,掀起“峨边新城”建设热潮。加快“一心两体”建设。推进“佳支依达”体育中心建设,招商建设综合运动场,闭合串联“记忆峨边一条街—沙坪小学—河沟村—峨边中学—邮电小区-体育公园”,打造城市运动休闲游憩大环线;加快老城区旧集贸市场拆迁,建设集城市人防工程、城市主题文化广场、餐饮文化步行街、城市购物及商住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加快“一圈一街多巷”建设。启动人大—黄磷厂—消防大队—交通局环线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功能修补,打造老街韵味独具、商业氛围浓厚、配套功能完备的城市商业圈。实施大坪路动漫特色街区打造,串联背街小巷建设,提升文态、业态功能,打造彝汉融合、梦幻山水养生城。
(二)错位发展美丽乡村。大力实施乡村基础提标、产业提质、文化提神、品位提升“四大行动”,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扩展延伸,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加速集聚。提标升级沙坪镇、毛坪镇、新林镇、五渡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中心镇、重点镇。新改建黑竹沟镇、大堡镇、红旗镇、五渡镇游客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大堡镇甘嫫阿妞文化演艺基地、红旗镇亲水渔家乐、五渡镇移民文化陈列馆等;推进五渡镇铜河村、先锋村,毛坪镇凤凰村,新场乡星星村,宜坪乡桐花村,大堡镇双九村等村镇从“传统乡村”到“精致乡村”转变。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积极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
(三)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重点企业烟气深度治理,完成水泥生产企业超低排放升级改造,扎实推进工业硅行业石油焦替代工作;建设投用五渡、毛坪、新场等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强化扬尘管控治理,持续降低PM10、PM2.5指数,全面提升主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实施入河排污口专项排查整治,确保大渡河出境断面水质量达标;完成白沙河窑坪岗、大堡镇老熊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建成投用城区二水厂。打好净土保卫战。严格土壤环境质量风险管控,全面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强畜禽养殖区域监管。全面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严格落实“林长制”,巩固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成果。
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改善民生福祉
(一)坚持发展教育事业。持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实行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制管理,落实提质强能培训三年攻坚计划,持续开展县域内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工作,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升师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狠抓素质教育质量提升。常态化推进“六个示范”特色学校创建,打造“学前学普”示范典型,高质量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太阳坪教育新城建设,完成平等中心校教学楼、大堡中学学生宿舍、毛坪中学学生宿舍、太阳坪茶场小学(二期)等项目;加快“智慧校园”和校园安防工程建设。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全面落地《提升素质教育十条意见》,贯彻落实国家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推进新高考和新中考改革,推进“县管校聘”新型人事管理制度,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登记管理,推进特殊教育建设。
(二)着力推进健康峨边。加强能力建设。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完成中医院整体搬迁和勒乌乡卫生院改建,完成4个乡镇卫生院DR配置和10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实施专技人才定向培养、定向引进和素能提升“三大行动”,提升妇科、儿科、呼吸内科等薄弱学科的诊疗能力。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持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强化监督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改善优化就医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加强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医疗机构、超市、农贸市场、酒店、火车站等重点场所常态化防控举措;坚持“人物地”同防,加强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峨人员全流程闭环管理,落实进口冷链食品报告查验制度;持续开展快递、学校等重点人群、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核酸检测。
(三)大力发展文化体育。推进“两个融合”。坚持彝汉文化、农耕文化和现代文明融合发展,申报一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启动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文化大篷车”乡村巡演30场次以上;大力发展彝族刺绣、萌萌猪、桃产业等文创经济,推动刺绣合作社、五匠合作社运营。演好“一台主戏”。挖掘“甘嫫阿妞”彝族美神文化底蕴,举行甘嫫阿妞文学创作比赛和书画比赛,拍摄制作《甘嫫阿妞》动漫,建强甘嫫阿妞艺术团。办好“三大活动”。深化与中国作协、书协、美协合作交流,持续开展采风创作系列活动,创建全国文学、书画、摄影创作基地,举办全国自行车比赛和马拉松比赛。
(四)全面强化社会保障。建设多元化就业体系。持续开展“三门口”培训,“线上线下”培训不少于2500人次;组建工匠协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支持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拓宽多渠道就业路径。实施“五个一批”就业工程,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健全多层次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全民参保,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社保卡使用率达100%,提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加强兜底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健全农村留守老人保障制度;探索健全完善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畅通快报快批、“先行救助”绿色通道,实现应救尽救、托底救助;加强社会福利保障,及时足额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落实孤儿和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
八、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积蓄释放发展动能
(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加快推进企业事项快审快批、民生事项“一证办通”,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落实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加快推进县属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完善公司法人治理体系和“三重一大”事项依法民主科学决策机制。稳妥推进绿色殡葬改革,加快新林镇新林村、新场乡长虹村、宜坪乡宜坪村3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切实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后半篇”文章,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衔接。
(二)强化项目支持引领。围绕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服务业提质扩容,加速包装生成一批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以上。强化招商引资,构建“1+4”招商体系,探索创新以商招商、委托招商,每个乡镇至少落地1个招商项目、培育1个龙头企业,每个村要新发展1个专合组织、2个以上家庭农场,力争全年新签约项目投资金额30亿元以上。加强供地保障,全面开展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利用土地清理整顿,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保障建设用地需要。
(三)深化治理体系建设。启动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深入实施《民法典》,推进“一村(社区)一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建设全覆盖,高质量完成县域法治建设示范试点工作。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拓展“德古工作法”,把“德古”打造成平安峨边建设崭新名片。加强公共应急安全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公共安全风险评估、防范化解和管控处置,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突出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有效防范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处置违法犯罪行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九、强化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升行政效能
(一)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确保中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政府权责清单,履行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始终坚持把调查研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审查、公众参与和集体讨论贯彻政府重大决策始终,完善府院良性联动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察和社会各界监督,高质量办好建议和提案。加大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和备案审查力度,严格推进政务公开。
(三)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切实加强政府效能建设,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坚决整治和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面营造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清单工作法和闭环工作法,推动政府工作由及时转向实时、由创新转向创优,实现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
(四)全面深化廉政建设。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驰而不息推进高压反腐倡廉,全面打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风清朗”的干事创业环境。加强对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使用效益。坚持过紧日子,厉行勤俭节约,让清正、清廉、清明成为政府的鲜明底色。
各位代表,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峨边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14475”总体战略:“一个主题”:“致力绿色崛起、建设美丽峨边”。“四大目标”: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三位一体国际旅游目的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强县”。“四大会战”:交通大会战、脱贫大攻坚、旅游大开发、城乡大统筹。“七项重点”:抓好“破除瓶颈、打牢基础、补齐短板、提升品牌、创造环境、增添动力、凝聚合力”七个方面的工作。“五大保障”:解放思想先导工程、组织建设强基工程、作风建设长效工程、制度建设保障工程、反腐倡廉清洁工程。
2.一心五子:以党的建设为核心,修好“路子”、建好“房子”、挣好“票子”、补好“脑子”、答好“卷子”。
3.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4.五小到户:小种植、小养殖、小买卖、小务工、小刺绣。
5.“三免两补”:三免:即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两补:补助寄宿制学生生活费1700元/生/年、补助营养餐800元/生/年。
6.“十免四补助”:对贫困人口就诊免收一般诊疗费、院内会诊费,免费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免费发放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和抗结核一线药物,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健康服务、巡回医疗服务,免费药物治疗包虫病患者,免费提供基本医保个人缴费,免费实施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对手术治疗包虫病患者、符合治疗救助条件的晚期血吸虫病人、重症大骨节病贫困患者以及进行手术、康复训练和辅具适配的0-6岁贫困残疾儿童给予对症治疗补助。
7.“1+1+2+N”全域旅游格局:以黑竹沟景区为核心引擎,以县城为承接枢纽,以两个特色小镇(大堡镇、黑竹沟镇)为活力点缀,以若干彝家新寨为珍珠镶嵌。
8.“1+7+N”规划:“1”指加快编制乡村振兴总体规划,“7”指系统编制7个专项规划(乡村空间布局、乡村产业发展、宜居乡村建设、乡村生态环境、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乡村旅游业发展以及古镇、古村落、古民居、古树名木保护),“N”指逐年编制年度实施方案以及重点(特色)乡镇乡村振兴规划、重点(特色)村建设规划。
9.一带四区四镇多村:“一道”是指大渡河川滇旅游风景道示范带;“四区”是指规划建设羊子岩长寿文化产业园、长滩河山地运动产业园、莲花山彝家果酒文化产业园、古井彝家婚俗文化产业园四个示范园区;“四镇”是指着力推动五渡、红旗、黑竹沟、大堡镇特色发展;“多村”是指以镇带村、多村联动推动形成一批产村相融、美丽宜居村寨。
10.“七大秩序”:交通秩序、建筑秩序、卫生秩序、市场秩序、广告秩序、天际秩序、河道秩序。
11.“2+3”产业体系:“2”五大新理念(坚持生态有机立本、三区三带格局、农旅深度融合、利益两头联结,公用品牌支撑),五大新通道(编制规划引领、推进产业集中、构建五方联盟,搞活带动龙头、发展公用品牌)。“3”五大新抓手(“龙头企业+县级电商中心(村级网店)+电商协会(公用品牌协会)+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经纪人”),五大新层级(“农户+能人+专合组织+龙头企业+企业集团”),五大新体系(“风险防范+科技服务+质量追溯+培育营销+精深加工”)。
12.“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13.“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14.“18345”:“1”就是一个主题,“致力绿色崛起、建设美丽峨边”;“8”就是“一带一门户、两城四县”八大目标,打造成都平原经济区—攀西经济区交汇带、大小凉山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新门户,争创成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全国民族地区绿色经济强县、全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县;“3”就是三大战略,交通强县、全域旅游兴县、绿色工业富县;“4”就是四大重点,交通大会战、旅游大发展、产业大提升、民生大改善;“5”就是五大保障,人才保障、土地保障、资金保障、效能保障、制度保障。
15.“1+4+N”:“1”是以黑竹沟景区为核心引擎、县城为承接枢纽、大渡河川滇旅游风景道为发展示范带,“4”是以黑竹沟镇、大堡镇、红旗镇、五渡镇4个特色小镇为活力点缀,“N”是多个魅力村寨为明珠镶嵌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16.“一机场一高速一枢纽三通道两循环”:一机场是大堡镇通用机场。一高速是峨(边)马(边)屏(山)高速。一枢纽是成昆复线配套的综合交通枢纽站。三通道是峨(边)至峨(眉山)、峨(边)沙(湾)和峨(边)沐(川)三条快速通道。两循环是指畅通乡与乡之间和村与村之间的两个循环。
17.“1+5”旅游发展战略:做特探秘探险、做精康养度假、做强彝族文化、做优亲子研学、做好户外运动、做大精品观光旅游。
18.“4+1+1”:“4”是指优先发展新兴产业,转型发展电冶产业,绿色发展建材产业,加快发展农特产品加工产业,第一个“1”是指融合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第二个“1”是指无中生有招新生产业。
19.“3+1+1”:高标准建成绿色建材产业园,标准化提升核桃坪产业园,高起点建设农特产品加工园,规范化打造火烧营综合物流产业园,高效能做优“峨犍”飞地产业园。
20.“1+6+N”:构建以省级园区为核心、市级园区为支撑、县级园区为基础的“1+6+N”梯次发展体系,重点创建白沙河流域果蔬产业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创建羊子岩农旅融合长寿文化产业园区、勒乌高山彝家药蜂产业园区、黑竹沟彝乡文旅融合产业园区、草(坪)-桐(花)果酒循环产业园区、大(堡)-红(花)果蔬产业园区、沙(坪)-五(渡)移民后扶产村相融产业园区等6个市级园区。各乡镇要结合实际至少创建1个县级园区,以大园带小园、大中小联动发展,建成一个园区、辐射一大片区、带富一方群众。
21.“一城一镇一心两体一圈一街多巷”:一城是太阳坪新城。一镇是火车小镇。一心是“佳支依达”体育中心。两体是古今寺城市综合体、集贸市场商业综合体。一圈是“沙坪老街”商业圈,一街是大坪路动漫特色街区,多巷是背街小巷“微改造”。
22.“三大活动”:发现峨边·中国著名作家、摄影家、画家文化扶贫之旅。
23.“五个一批”就业工程:就近就业一批、协作就业一批、创业就业一批、吸纳就业一批、兜底就业一批。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