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1年青川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6-21 20:35   责任编辑:wzw@2022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3月29日在青川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青川县人民政府县长刘自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20年工作回顾和“十三五”发展主要成就

  2020年是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委书记彭清华亲临青川视察,对青川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称赞“青川大有希望!”。我们倍受鼓舞、倍增力量!

  一年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巨大关怀鼓舞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顽强拼搏,共克时艰,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经济快速企稳回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2.07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3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18元。

  一是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疫情。第一时间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措施,严防死守,坚韧作战,全县持续保持“零病例”势态。在全省创下了“四个率先”成果:率先发布《致全县居民的一封信》,动员全县党员干部、社会群众、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志愿者、大学生等群体驻村社、守卡口,构筑起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铜墙铁壁。率先启动“两站一场”健康查验,全面实现城镇小区、农村(社区)封闭式管理。率先对湖北籍游客开放定点宾馆,对全国医护工作者免费开放景区。率先提出“疫情防控以县域为单元,分区分类制定差异化防控措施和高三复学全省统筹、初三复学各市统筹,先解决高三、初三复学,再解决其它年级复学,梯次推进”的建议,得到省上采纳。在全市创下了“两个率先”好做法:率先发布疫情防控通告,第一时间公布专家咨询和举报电话。率先设立疫情防控资金专户、安排资金1806万元,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第50期简报刊载青川、成都、自贡等5个市县疫情防控好做法,新华社、人民网、学习强国、中国日报、四川新闻、腾讯、新浪等媒体网络先后对青川疫情防控工作专题报道。

  二是全力以赴打赢三大攻坚战。持续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一体推进回头看大排查等发现问题整改清零,全力巩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成果。剩余7户21人减贫任务高质量完成。中国扶贫“832”、浙江“政采云”等平台销售扶贫产品7.3亿元,消费额居全省第一。大力发展“白叶一号”,试采试制的“白叶一号”小茶包走进人民大会堂。青川创建全省东西部扶贫协作示范县“三连冠”目标如期实现。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碑垭新材料产业园4家企业10个突出环境问题全面整改销号。森林覆盖率达74.01%。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川东北34个县区首位。主要河流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水质,白龙湖出境断面长期保持Ⅰ类水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得到国务院表扬。青川被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备选名单。扎实做好重大风险防控工作,金融风险防范有力,政府存量隐形债务有序化解。

  三是精准施策保障经济回升。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减免补等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1878万元,惠及市场主体376户。强化经济运行调度,率先在全省推动复工复产、复市复业,快速恢复行政审批服务。全力谋划实施项目,谋划储备项目415个、1348亿元。广平高速、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等一大批项目加快推进。木沙路、吴兴-青川产业园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如期完工。集中开工6批次112个重大项目,完成有效投资43.9亿元。积极向国省争取各类到位资金28亿元,增长19.7%。县属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实现4172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7%、居全市第一位。

  四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狠抓农业扩面增产,建成高标准农田2.7万亩,粮食产量12.7万吨。持续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出栏生猪16.2万头,增长10.8%。新种植绿茶4000亩,启动茶业BOOT模式试点。建成省三星级青川县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市级孔溪现代农业园区。狠抓机械制(铸)造、新(型)材料等产业发展要素保障,四川青川经济开发区工业天然气价格降至1.99元每立方,新建标准化厂房1.6万平方米,培育进规企业5户,工业产值实现50.2亿元。坚持文旅融合,巩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乔庄镇张家村、青溪镇阴平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青溪古城创建为省级文化旅游特色小镇,青川成功入围2020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上榜2020中国国家旅游年度臻选全域旅游目的地。“熊猫家园·大美青川”品牌再次亮相纽约时代广场。青川作为四川唯一代表入选世界乡村旅游大会成员单位,作为西部唯一县区在浙江召开的全国全域旅游培训班暨首届全域旅游发展绿色对话上作经验交流。狠抓服务业壮大,新发展个体工商户849户、民营企业1296户;社消零总额实现22.71亿元,增速全市第三。成功争取国家第二轮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20年农商互联暨农产品供应链项目。电子商务年交易额实现14.6亿元、增长21.7%。培育进规上限服务企业4户、外贸出口企业1户。

  五是整合资源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县城和乡村规划编制,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青川。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整治31个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利用,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65%以上。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1个、示范村3个,市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2个、示范村7个。实施土地增减挂钩3630亩,土地节余指标流转变现2.8亿元。持续抓好特色小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竹园镇申报为四川省第二批“百镇建设行动”扩面增量试点镇,青溪镇创建为省级特色小镇,加快沙州镇省级特色小镇申报工作。

  六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创新。推进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全县198个建制村调整为138个,1394个村(居)民小组优化为936个。完成竹园镇撤镇改街道申报工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下放公共服务事项144项,取消证明事项65项。全面推广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经验,完成26个试点领域政务公开标准目录梳理工作。深化经济体制、教育卫生、国资国企、自然资源等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国家级科技企业13家,取得科技成果3个,科技成果转化产值23.9亿元。青川被确定为四川省科技创新法治示范区创建试点单位。

  七是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全面完成23件省定、4件市定和10件县定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比达7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6%、增速全市第三位,法定人群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5%以上,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实现100%,15所学校被评为全市“美丽乡村学校”,2所学校创建为国家足球特色学校。发展优质高中教育,本专科上线率保持在98%以上。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川剧作品《夕照祁山—五丈原》获省第五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二等奖,音乐作品《指北针》获2020年四川省乡村艺术节群众文化艺术作品比赛音乐类第一名。成功创建为省十一届双拥模范县。成功创建第三届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提升“平安青川”建设,建成平安智慧小区5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扎实开展。打击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

青川在省十九次地方志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奖项3个,名列全市第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序推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全面完成。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和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和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审计、统计、档案、保密、信访、机关事务管理和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2020年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十三五”收官划上圆满的句号。回望五年奋斗历程,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过去五年,青川脱贫攻坚取得新成就。整县实现脱贫“摘帽”,全县绝对贫困得到历史性消除,贫困村全部退出,累计减贫9809户30338人,贫困发生率从16.59%降至0%。贫困面貌发生历史性改变,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旧房改造8440户,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农村饮水安全全面保障,农村电网全面改造升级,光纤网络基本通达。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果丰硕,2018年至2020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亿余元,实施项目149个,惠及20000余名群众。2020年代表四川接受国家考核,以全省第一的成绩,为四川增光添彩。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三年均获第一等次。青川《发展全域旅游,助力脱贫攻坚》荣获中国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十佳案例奖,吴兴东西部扶贫协作入选《中国减贫学》十大案例,被18个国家的主流媒体报道。浙江“爱在青川公益联盟”持续结对帮扶优秀贫困学生。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的“白叶一号”扎根青川,续写“一片叶子再富一方百姓”的佳话。脱贫攻坚2018年、2020年两次代表四川接受国家考核,两次以优异成绩为四川增光添彩!连年获全省先进县。《拔掉穷根子走上振兴路—脱贫攻坚的青川实践》在中国日报首页刊发,《四川青川转换生态价值走上振兴路》在新华社内部参考出版。

  过去五年,青川综合实力实现新突破。经济总量突破5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7%,比2015年增长38.6%。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5年的1.5亿元增加到3.15亿元,比全市增速高8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8.5%、10.1%。四川青川经济开发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增市场主体6272家,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9.1%,新增“四上”企业45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提升,金融机构期末存贷比由2015年的56.74%提高到63.55%。

  过去五年,青川文旅融合发展达到新高度。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县建设加快推进,全县AAAA级、AAA级旅游景区均达到4个。创建国家级传统村落4个、省级传统村落5个,青溪镇上榜四川首批“熊猫生态小镇”名单。2019年,青川从全省183个县区中脱颖而出,与都江堰市、峨眉山市并驾齐驱,建成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青川文旅历史性地推进到全省三甲位置。文化旅游部在世界旅游联盟·湘湖论坛上肯定青川:“积极推进全域旅游,走出了一条特色绿色旅游发展之路”。原文化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在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上点赞青川全域旅游创建的机制创新。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国家旅游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乡村振兴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目的地殊荣。

  过去五年,青川特色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次产业占比由23.4:31.9:44.7调整为24.3:26:49.7。“6+3”现代农业产业优质高效发展,建成高标准农田15.2万亩,粮食、生猪实现稳产保供。成功创建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等系列“国字号”招牌,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个。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0个、村特色产业示范园190个,农特产品远销欧美。“3+1”新型工业体系加快成势,四川青川经济开发区被纳入四川省100个重点特色园区。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良好,获评四川电商十强县。全面提升服务业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9.7%。

  过去五年,青川人民追求幸福过上新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民生支出占比65%以上。西成高铁青川站建成通车,青川人民进入高铁时代,“坐高铁走四方”的梦想终成现实。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登记失业率持续控制在4%以内。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在广元市第一个建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青川中学成功晋升省二级示范普通高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快推进。“健康青川”建设深入推进,建成全市首个省级健康促进县,成功建成结核病综合防控、艾滋病综合防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和免疫规划等4个省级示范区。成功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家。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4个,创建率居全市首位。国家卫生县城高质量通过复审。常态化开展送文化下乡,常态化免费开放“五馆一站”,常态化举办国际半程马拉松等赛事活动,成功承办省十三届运动会部分赛事。连续三年荣获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县,连续五年荣获全省防震减灾示范县。建成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圆满完成“七五”普法工作。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成效明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保持全省前列,成功入选“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

  过去五年,青川政务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45件、政协委员提案488件,办复率均达100%。圆满完成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2018年,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浙江宁波召开,全国共6个县作经验交流,青川作为四川唯一代表在大会上作经验交流。2020年,在每月发布的县级传播力影响指数排名中,青川始终稳居全省183个县区前列。第十届管理决策效率评价研讨会暨《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2020)》发布会上,青川在全国2861个县市中名列“中国地方政府防贫效率榜”第68位,“中国地方政府效率榜”第70位、四川省第2位,青川政务服务水平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各位代表!五年发展披荆斩棘,五年成绩来之不易。五年来,我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应对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办成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大事,解决了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难题,厚植了一系列后发赶超的优势,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就。发展历程令人难忘,发展成果令人鼓舞。我们深知,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历届班子的艰辛付出,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离不开浙江亲人关山无阻、万里为邻的关心和帮助,离不开全县上下同心同向、奋力攻坚。特别是过去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历程极其艰辛,过程为之感动,我们为逆行出征、向死而生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疾控人员、志愿者而感动!我们为初心如磐、坚守岗位的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应急救援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基层干部而感动!我们为平凡岗位上的各界人士而感动!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武警官兵、消防救援人员、政法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青川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县域经济总体规模较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二是区域协调发展不够,中心城镇发展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巩固脱贫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艰巨。三是安全发展风险依然存在,自然灾害、安全生产、森林防灭火等方面压力还很大。四是社会治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确保各方面工作再上新台阶。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总体考虑

  “十四五”时期,是青川高颜值建好生态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建优生态经济先行区、高水平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县,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核心期。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和县委《关于制定青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县政府组织编制了《青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查。

  《纲要草案》紧密结合青川县情实际,提出“十四五”时期,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70亿元以上。展望2035年,《纲要草案》提出全县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明显跃升,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纲要草案》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青川新征程的纲领性文件,推动“十四五”期间各项重大部署落地落实,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坚定不移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搭建协调发展的平台。积极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拓展区域合作,深化与重庆、成都等地合作,推动与资源相近、优势互补的相关县区缔结友好城市。突出青川特色优势,积极培育新消费热点和投资增长点,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高品质生态康养“后花园”、绿色产品供给地和产业协作配套基地建设,为成渝北翼振兴提供协作平台。

  二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做强经济发展的引擎。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一核两极三线四链”产业发展布局,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培育壮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持续提升绿色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加快建设全国生态产品供给地和特色农业强县。深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机械制(铸)造、新(型)材料、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和健康等产业向产业园延链集群发展,着力打造川陕甘结合部生物医药产业原材料供应基地和食品饮料加工基地。坚持把生态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康养产业,做靓大熊猫文旅IP,提升“熊猫家园·大美青川”品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现代服务业供给质量和水平。

  三是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的样板。加快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布局,提升配套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中心镇,培育发展一批特色城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发展。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地区发展活力。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再是一种奢望,而是一种新常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加快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四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永葆发展不竭动力的源泉。聚焦重点领域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大做强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培育高质量创新主体、打造高效率创新生态。大力实施大开放大合作战略,扩大区域交流合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形成全域开放的新态势。

  五是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努力争当绿色发展的标兵。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切实筑牢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美青川。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4%以上。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利用,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断增强生态效益。深化重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不断完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六是坚定不移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美好向往的家园。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做起,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助力城乡居民稳定增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教育教学、卫生健康等民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发展观,强化底线思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常态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县,提升城乡基层治理能力,有效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推动“平安青川”建设走在省市前列。

  各位代表!锦绣蓝图鼓舞人心,美好愿景催人奋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坚信,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十四五”规划的美好蓝图一定能变为美好现实。

  2021年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系列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围绕“稳农业、强工业、促消费、扩内需、抓项目、重创新、畅循环、提质量”工作思路,深入推进“三大目标”和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县建设,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左右,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

  一、全力扩大投资消费,打好经济发展物质基础

  全面谋划争取项目。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谋划一大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好项目、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省专项规划。深入研究宏观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全员全力争取国省各类项目专项资金,力争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全方位加大线上线下招商引资,年内引进市外到位资金增长15%以上,动态储备的项目投资保持在1200亿元以上。

  超常举措实施项目。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县重点项目工作专班作用。充分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着力解决项目用地、用水、用电、用气、地材和物流等保障问题,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抓好县城和青溪2个AAAA级景区提升、金洞坪城市会客厅、富临·青溪旅游度假区、大熊猫国家公园青溪示范区、10万吨再生铝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项目提前开工建设。抓好青溪悦城、四川青川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畜牧设备制造、电池前驱体生产、竹园生猪产业集群发展等一批在建项目提前竣工投产。抓好唐家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煤炭储备基地及物流园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全年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6批次以上,努力完成全年投资目标任务。

做强交通区位优势。抢抓“交通强省”“交通强市”发展机遇,加快建设全域畅达的现代交通体系,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强力推进广平高速、S208线县城至青川互通段、青溪至官帽顶旅游公路和建峰至月坝旅游公路建设,年内实现广平高速骑马互通至县城段建成通车。加快推进S31青剑高速、青川通用机场、S209线东河口至石坝段、S301线凉水经转嘴子至马鬃关段、竹园至唐家河山地轨道交通等项目前期工作。全力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挖掘县乡消费潜力,持续扩大农村商品消费。积极发展“电商+直播”新业态,大力开展传统节假日促销、市场拓展“三大活动”,推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支持培育首店经济,推动人民公园特色街、华西特色街、县城步行街等特色街区改造提升。积极培育夜间经济带,活跃夜食、夜购、夜娱、夜秀等消费业态。合理增加公共消费。

  二、着力培育现代产业,健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

  高效益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围绕“6+3”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全面保障粮食安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以上,全县粮食总播面稳定在45万亩、总产量13万吨以上。推动特色农业产业扩量提质,茶叶、食用菌、中药材年产量分别实现0.8万吨、1.5万吨、2万吨。持续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全年出栏生猪20万头、肉牛1.85万头、肉羊10.1万只、家禽640万只,水产品4800吨以上。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动上马现代农业园区升级为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地坪茶叶现代农业园区创建成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推动蒿溪产业强镇项目建设。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农民专合社2家。

  高质量发展生态工业。围绕“3+1”新型工业体系,发展机械制(铸)造、新(型)材料、食品饮料等特色产业,大力招引上下游企业,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大存量企业技术改造,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用好产业扶持政策,降低工业企业运行成本。加快中哲四氧化三锰、机械设备制造等项目建设。实施企业梯度培育,支持市场主体“个转企”“小升规”。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加大四川青川经济开发区产业园扩面提质,启动庄子产业园二期,新建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以上,围绕机械制(铸)造和硅、锰系列产品,择优引进企业入园发展。建好东西部协作特色产业园,实现满园入驻。盘活木鱼食品产业园僵尸企业。完善工业项目入园用地评估机制,实施亩均论英雄评价,提升工业发展质效。

  高水平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4+6”现代服务业体系,聚焦扩内需增活力,按照全省服务业“三百工程”要求,做实青川工程。健全完善服务业发展意见。积极开展名菜、名店、名厨评选,培育特色餐饮产业。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生态环保、绿色康养等产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出口骨干企业。培育规上服务业企业3户以上。

  高颜值发展现代文旅业。巩固提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成果,努力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大力实施“文旅+”“+文旅”战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大熊猫国家公园、官帽山冰雪小镇、白龙湖滨水旅游等重大项目建设。抢抓新基建机遇,加强智慧旅游集散体系建设,提升全县文旅数字化、智慧化服务水平。加快实施“大熊猫IP”引领品牌整合营销工程,积极申办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持续提升“熊猫家园·大美青川”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积极推进白龙湖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深入挖掘青川木牍、薅草锣鼓等特色文旅资源,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大力培育地质、农业研学旅游业态,打造1-2个旅游研学基地。持续办好红叶节、紫荆花节等特色节会,提升文旅品质。

  三、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千方百计缩小城乡差距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抓好“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建设,做大做强竹园、青溪等中心镇,进一步引导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分区实施县城老旧小区改造。积极推进“海绵城市”规划,加快县城和竹园的供排水提升改造,提升城市防内涝能力。改造提升县城区道路,做靓县城AAAA级景区。提升城镇治理水平,加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开展小区专项整治,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强化文明执法,规范市容秩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严格落实中央“五年过渡期”和“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千方百计争取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创建乡村振兴先进乡镇3个、示范村12个。推进农村路、水、电、气、通讯“五网”建设和村庄清洁、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畜禽粪污资源利用、污水处理“五大行动”。完成曲河水库大坝工程,开工建设东阳水库。做好农村集体资产盘活、资源利用和资本运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四、纵深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协调发展活力

  大力推进创新改革。抓好城市水价、户籍制度、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等重点改革事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强重点工作财力保障。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成县属国有企业重组。推进嘉陵江流域跨界生态补偿改革试点。加快青竹江河湖公园建设试点。加强科技宣传推广,加强科技高新企业培育和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研人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创新创业服务。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天府通办”应用,让群众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提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理质效,做实政务服务“好差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企业开办、建筑许可、财产登记、水电气讯报装等审批流程,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做好乡镇扩权赋能和权责清单编制工作,加快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水平。落实便捷的民营企业扶持政策,提供更加灵活的金融服务,构建良好的政银企关系。规范行政执法和市场行为,开展政务诚信评价、重点领域失信问题整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加强与成渝地区对接,深化与成都龙泉驿、绵阳平武等地的合作。深化与陇南、汉中等周边地区在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市场、大蜀道保护等方面协同联动合作。加强东西部协作,持续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大力开展新材料、食品饮料等项目的招引。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积极参加西博会、农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重大活动,提高青川产品市场占有率。

  五、加强风险研判管控,夯实安全发展基础保障

  筑牢生态保护屏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巩固提升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做法。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行动。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深入开展国土绿化,大力推行林长制,提升森林生态质量。持续推进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捕工作落实。抓好长江经济带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做好迎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做好防灾减灾救灾。持续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的不健全机制”问题。认真做好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森林防灭火工作,坚决防范遏制森林火灾发生。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切实做好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全面开展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区域应急联动工作机制。

  全面加强社会治理。推动法治青川、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持续强化“打非治违”。加快推进全省科技创新法治示范区建设。坚持领导干部接访督办和包案化解信访工作责任制,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探索建立“五控一体”网格化管理机制。做好重要敏感时期信访稳定工作。全面建成联勤警务站。完成“平安智慧小区”平台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常态化推进反恐防暴、防邪、禁毒、法律援助、特殊人群管理、公共法律服务等工作。

  六、常态抓实疫情防控,慎始如终保障人民健康

  全面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强化指挥调度和协调联动,严格落实“四方责任”,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突出农贸市场、商超景点、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和冷链物流运输等重点环节,动态优化人、物、环境同查同防措施,强化应急处置准备。全力做好“四川天府健康通”使用。加强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全面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着力构建免疫屏障。

  加快推进“健康青川”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疾病防控体制改革。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强化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健全中医治未病体系。加强妇幼健康和职业卫生工作。全面实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降低群众用药负担。优化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和省级卫生县城、卫生乡镇成果,持续开展卫生乡镇、卫生村争创工作。完善公共设施,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开展集贸市场、宾馆酒店、公共场所、交通运输、餐饮行业和居民小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强化病媒生物防制。广泛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意识。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行动,抓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建设。

  七、弛而不息改善民生,共建共享美好品质生活

  全力促进就业创业。加大对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政策支持力度,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强创新创业园区建设,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扎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大力推动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常态化做好转移输出、权益维护等服务保障。

  强化基本民生保障。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65%以上。依法管控、化解政府债务,严禁违法违规新增政府债务。做好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保障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全面实施医保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医疗保障行业系统治理,持续完善四级医保办理服务体系,继续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十百千”工程。加强居民“菜篮子”“米袋子”“肉盘子”供应保障。加强价格监测预警,保持物价总体平稳。做好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关爱工作。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农村教育薄弱学校改善和能力提升计划,新建竹园梁沙幼儿园,启动乔庄初级中学校迁建工作。持续办好高中教育,提升高考本科上线率。深化职高PPP办学模式。实施养老服务“七大工程”,大力开展普惠养老、普惠托育等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各类体育赛事活动。

  全面加强国家安全、退役军人事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审计、统计、档案、人民防空、保密、地方志、气象等工作。全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文联、作协、红十字会、残联等各项事业发展。

  八、坚守忠诚担当奉献情怀,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着力加强政治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巩固深化“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着力加强法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监察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善“三重一大”等决策机制,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着力加强廉政建设。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履行党风廉政责任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执行省委、市委、县委相关规定,坚决惩治腐败行为,推动廉洁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强化资金绩效管理,严格执行经费开支标准,严控“三公”经费。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真正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

  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坚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心实意对待企业、对待群众、对待基层反映的困难问题,对企业“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让企业发展得更快更强,让群众生活得更好更有尊严。大兴创新实干之风,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举措抓工作,“说千道万,落实最关键”“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成才是硬道理”,决不能“把说的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

  着力加强能力建设。能力源于坚持不懈的学习和锲而不舍的实践。善于学习思考,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善于调查研究,做到目光所至看到问题、耳朵所听想到问题、用心所思直面问题,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创先争优,“没有追求就没有成就”“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没有两样”,惟有奋力拼搏、比学赶超才能打造最美忠诚者、最佳实践者、最牛领跑者,不断提高推动发展的能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各位代表!恰是百年风华,奋斗正当其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永葆初心本色,牢记使命担当,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续奋斗,为绘就青川现代化建设新画卷破浪前行,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名词解释和说明

  (1)“两站一场”:客运站、火车站、机场。

 (2)“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3)“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4)“百镇建设行动”:四川从2013年开始实施“百镇建设行动”,每年选取100个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特色优势明显的小城镇进行重点培育,为试点镇量身定制总体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给予政策支持,探索扩权强镇改革,打破制度“坚冰”。

  (5)“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6)科技创新法治示范区: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创新开展新时代法治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科技创新法治示范区创建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省科技厅、依法治省办将青川县确定为科技创新法治示范区创建试点单位。(川科规〔2020〕7号文件)

  (7)“平安青川”建设: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有序,青川长治久安。

  (8)“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9)“6+3”现代农业产业:名优茶叶、绿色山珍、木本油料、道地药材、生态养殖和风景银杏六大优势特色产业,现代优势特色农业种业、现代优势特色农业装备、现代优势特色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产业。

  (10)“3+1”新型工业体系:机械(铸造)、食品饮料、新(型)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

  (11)“健康青川”建设: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健康四川”行动的重要举措,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开展一系列专项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提高全县人民健康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12)“五馆一站”: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地震遗址博物馆,乡镇文化综合站。

  (1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其主要目的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14)“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从2019年5月底开始,自上而下分两批进行。根本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总要求是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具体目标是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

  (15)“一核两极三线四链”:“一核”就是构建以县城为核心的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两极”就是构建以竹园新区和青溪古城为重点的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三线”就是依托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格局,围绕“乔庄—竹园”“乔庄—青溪”“乔庄—姚渡”三条主线,构建经济大走廊。“四链”就是要按照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思路,着力延伸和壮大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链,着力打造一批百亿级的现代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

  (16)“六稳”工作: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17)“六保”任务: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18)“三大目标”: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经济先行区、生态文明示范县。

  (19)“四好农村路”: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20)市场拓展“三大活动”:“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和“万企出国门”。

  (21)首店经济:一个区域利用特有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区域首次开设门店,使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22)“个转企”:指的是政府按照市场主体自愿原则,支持原领有个体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通过转型升级,改领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或有限公司等企业类型营业执照的政策(原则上要求改领有限公司营业执照)。

  (23)“小升规”:鼓励小微企业规范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

  (24)亩均论英雄评价: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制度,目的是探索完善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为导向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导机制,切实提高园区及工业企业单位面积产出效益,积极推动工业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25)“4+6”现代服务业体系:商业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体旅游等4大支柱型服务业和科技信息服务、商务会展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川派餐饮服务、医疗康养服务、家庭社区服务等6大成长型服务业。

  (26)服务业“三百工程”:建设100个重大项目、培育100个重点企业、打造100个重点品牌。

  (27)“海绵城市”规划: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28)“三权”分置: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

  (29)“碳达峰”: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30)“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31)河湖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湖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32)“八五”普法:指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33)“打非治违”:“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活动行为”的简称,是以执法部门为主体,社会组织,民间机构和个人共同协助参与的一种清除社会不安全因素的行为。

  (34)“五控一体”:主要指“火源管控、疫情防控、灾情掌控、舆情把控、治安联控”为重点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35)“四方责任”:在疫情期间,把全市动员起来,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建立全社会共同防控体系。

  (36)医保全民参保计划:依据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坚持“应参尽参”原则,以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和精确管理为目标,对各类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情况进行记录和规范管理,推进全民全面、持续参保,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待遇的基础性、战略性行动。

  (37)四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自上而下抓好省、市、县、乡镇(街道)四级医保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经办服务网络,进一步提升医保服务的便捷性、可及性,方便参保群众就近办理医保业务。

  (38)“菜篮子”:城镇的蔬菜、副食品的供应。

  (39)“米袋子”:城镇的粮食供应。

  (40)“肉盘子”:城镇的肉类产品供应。

  (41)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十百千”工程:通过完善设施、设备配置,加强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中药制剂能力、人才培养能力、科研能力以及信息化等方面的建设,将10个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打造成为中医医疗区域中心,支持100个县级重点中医医院(民族医医院)、1000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和1万个村卫生室中医角服务能力建设。

  (42)养老服务“七大工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工程、机构养老服务提档升级工程、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工程、养老服务功能拓展工程、养老消费促进工程、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综合监管能力提升工程。

  (43)“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44)“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5)“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46)“三项制度”:指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47)“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接待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48)一般性支出: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经费支出,主要包括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活动费用,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活动费用,主要包括:差旅费、会议费、接待费用、日常办公、购车及车辆运行费、楼堂馆所及装修支出等。